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吉林省培育工业经济怎么样

吉林省培育工业经济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3-04-22 09:32:41

⑴ 吉林市工业发展潜力如何

吉林市工业发展潜力很不错,因为吉林市吉林,是吉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做磨昌的吉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游颂和新型工业基地、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工业纯扒是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石,承载着实现富民强市的希望。受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和国内外复杂环境影响,我市工业发展面临。

⑵ 同美国东北部相比,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工业明显不足的资源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1、工业技术装备老化 2、不利的经济结构 3、市场经济的冲击 4、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具体如下
1东北大中型骨干企业工业技术装备老化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目前唤碧吉林省工业企业工艺装备属于20世纪90年代初水平的只有15%左右,60%以上的还处于70-80年代水平,另外还有15%的工艺装备仍停留在50-60年代。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上不去,直接导致了产品档次低、产业升级慢,产品消耗大、成本高、效益差,环境污染严重,企业缺乏市激茄场竞争力。

2能忽视老工业基地衰落的“结构效应”。它不仅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还包括所有制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从东北工业制造业结构来看,在29个行业中,1998-2001年相对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相应行业的只有10个,而相对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同行业的达19个。

从产品结构来看,产品类型单一,东北主要和铅举工业品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多数在下降。1998-2001年14种主要工业品只有3种市场占有率上升,

企业组织结构方面,企业平均规模大,大型企业数量多,而中小企业数量少,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配套水平较低,以致大企业的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发挥出来。

所有制结构方面: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过高。仅以吉林为例,国有经济占8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1.6个百分点。黑龙江省现在国有企业占有的固定资产比重达88%。

3三大原因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产生

一是产业发展的自然结果。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时间比较早,一些产业进入衰退期,市场竞争力下降,而替代产业又没有发展起来,特别是一些资源型城市,面临巨大的困难。二是市场失灵的产物。三是体制转换的迟滞与转换成本的制约。中国老工业基地问题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产生的。

4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有分析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跟上发达国家广泛应用高新技术促进产业全面升级的潮流。

区位条件-东北三省拥有的明显优势:

一是工业基础雄厚;二是自然资源丰富;三是生态环境优良;四是地缘特色明显;五是人才队伍精良;六是发展环境良好。

⑶ 吉林工业经济学校好吗

您好,吉林工业经济学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52年,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主管的本科高等院校雹敬。学校地处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长春路1699号,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岩芹美。学校现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本科专业36个,涵盖工、管、文、法、理、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学校教师队伍庞大,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骨干,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到了近三分之一,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很高。此外,学校还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实践的学习环境。

总的来说,吉林工业经济学校教学质量较为稳定,学校拥有一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并且与企业合源枣慎作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但是,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投入方面还有待加强,学校的学术声誉和知名度相对较低。因此,如果考虑到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优势与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相符,那么选择吉林工业经济学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⑷ 吉林省现在的主导产业,关联产业,潜导产业是什么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增收主要途径,是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支柱,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措施。

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地位

回顾该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三次跨越。起步于“八五”阶段,快速发展于“九五”阶段,整合扩张于“十五”阶段。2000年底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比1995年翻了一番,实现了第一次跨越;2004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670亿元,比2000年又翻了一番,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去年突破1800亿元,在2004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了第三次跨越。

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努力做大做强以玉米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初步走出了一条农业资源大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强工兴农、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近五年,农产品加工业每年都以25%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最具活力和希望的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从五个方面推动了全省经济发展。

一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稳定了粮食和畜产品市场及其价格,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这是该省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近三年连创历史新高,2008年产量达到568亿斤的根本原因,也是畜牧业快速发展,肉类总产量达到384万吨,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11年居全国之首的基本保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到500亿斤阶段性水平,而且也提高了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推动粮食产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拉长了粮食产业链条,转化增值的幅度不断提高,把几代吉林人的玉米黄金梦变成了现实;另一方面,破解了卖粮难这道困扰我们十几年的难题,彻底扭转了过去丰收后粮食卖不了、储不下、调不出、补不起和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局面。

三是形成了农民多元就业增收、快速增收的新格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解决城乡就业近330万人,占全省城乡就业人员的20%,形成了就地就近省内为主的就业局面。同时,使农业生产效益稳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劳务收入明显增加,再加上其它产业的发展,目前广大农民已经形成了多路进财、多元增收的格局。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8.6%,2006年增幅8.8%,2007年增幅10%,2008年达到17%以上。

四是推动了全省工业结构升级。多年来,吉林工业一直是汽车和石化两大产业支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壮大,使工业经济从两轮驱动转向三足鼎立。到2008年底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860亿元,增长18%。

五是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目前,多数县份,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县域工业的主导产业,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销茄缺财政收入三项指标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08年底,县域GDP增长1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财政收入增长30%以上。“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状况正在有效改变。

二、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

该省农产品加工业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大做强的关键在于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强化措施,合力推进。

一是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从多年实践探索中我们体会:统筹城乡、工农纳烂和整个“三农”工作,必须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坚持用效益理念运作农业,坚持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农村经济。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举全省之力将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该省的支柱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正是我们抓住了农产品加工业这个关键点,不仅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而且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多环节亏辩增值增效;不仅使农民分享到了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增值收益,而且还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规模发展集约经营,而且还推进了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产品提质增效。全省上下形成了发展粮食不是包袱是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是权宜之计是战略之举的共识。

二是大力培植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上连市场,下连基地,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在加工转化、多重增值、打造品牌、开拓市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三年来,我们采取内扶外引、重组兼并、技改扩产等措施,新上较大规模农产品加工项目2025个,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就有52个,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业、中药、特产、乳业、绿色食品等10大龙型加工企业群。全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510多户,省有重点龙头企业320户,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90多个;粮食加工能力达到350亿斤,实际加工280亿斤,畜禽加工能力达到4.1亿头(只),实际加工3.1亿头(只);农产品加工业覆盖农户25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6.4%。

目前,长春大成玉米公司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玉米深加工企业之一,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二,赖氨酸销售占据世界市场的70%。皓月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肉牛加工企业,牛肉出口量占全国的50%;德大公司成为国内最大肉鸡加工企业,进入全国进出口500强企业行列。短短几年,粮食、畜禽和特产品加工品种从不足100个发展到3000多个。玉米加工增值幅度达到数十倍。

三是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生产基地是加工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围绕基地建设,主要抓了三件事:

(一)推行标准化。从产地环境,种植养殖过程,到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全程实行标准化,制(修)定和执行各类各项标准达到1096项。

(二)技术集成化。从2004年开始,该省连续五年通过财政补贴13500万元,组装集成了一批绿色食品生产操作技术和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技术,在基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基地建设规模化。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中部黄金玉米、东部林特药、西部杂粮油料和城郊肉蛋奶瓜果菜等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不断上规模上水平。

四是坚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从该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进程看,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和指导力度,努力搭建了五个平台。

(一)政策平台。为促进该省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2005年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吉发[2005]26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吉发[2005]27号)两个文件,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连续三年在全省开展了乡镇企业“创业杯”竞赛活动,全力推进该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对成绩突出的市(州)、县(市、区)政府和部门进行表彰奖励。

(二)融资平台。省政府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形式,引导金融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业。2007年和2008年分别安排2亿多元,拉动社会投入300多亿元,其中固定资产贷款100多亿元,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利益连接平台。近几年省政府组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与县市区开展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4806个,带动农户205万户,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四)市场开发平台。各级政府把培育品牌、推介名牌、开发市场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整合了吉林“鼎吉”大米、吉林长白山人参、通化葡萄酒和长白山泉阳泉矿泉水四大品牌。皓月分割牛肉、德大火腿肠、通化葡萄酒等一些产品相继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农产品,尤其是连续举办7届长春农博会和30多次境内外展会以及全国乡镇企业振兴东北老基地农产品加工贸易博览会,推介名优特绿新产品2000多个,打造了吉林农产品加工业这一优势品牌。

(五)项目建设平台。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库,储备农产品加工项目500多个,同时建设了22个农产品加工业集中区,实行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区域推进,大项目、重点项目集中摆放,中小项目加大扶持力度,有效地解决企业资金、用地、水电等一系列制约性问题。

三、立足全局、精心谋划,在高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吉林是全国粮食主产区,是商品粮主要调出省份之一,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我们将立足建设现代农业,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资源整合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家成长机制,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区域联合、集群发展、多极增长、整体推进。

一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食品加工业发展。逐步增加农产品加工专项资金额度,大力扶持引导发展绿色、文明和现代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2009]56号文件精神,确保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以上,到2015年达到6000亿元以上,在现在的基础上实现翻二番的目标。

二是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通过增产100亿斤商品粮工程,实施沃土工程、科技创新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等综合措施,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全省粮食产量在500亿斤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亿斤,总产量达到600亿斤。粮食加工能力稳定在350亿斤水平。

三是强化管理,搞好服务。2007年8月省编办已批准省乡企局加挂农产品加工局牌子,明确了农产品加工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条例》已列入省人大五年立法计划。今后我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力度,整合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该省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该省农产品加工业,正在走出一条农业良性循环发展之路,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省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编后语: 农产品加工业不仅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而且在活跃经济和满足人们多方面需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看到,在眼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场重大战役中,农产品加工业既是被扶持对象,更是“冲锋陷阵”的重要力量。在应对危机中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是保当前增长的需要,更是保长远发展的需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保增长增添动力、为扩内需创造条件。从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来看,我国经济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具备坚实基础,把这些好的条件和因素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应对危机中把农产品加工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就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⑸ 吉林公主岭的产业经济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0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051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46145万元,同比增长6.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9844万元,同比增长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4529万元,同比增长13%。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的结构由2005年的47.9:22.6:29.5调整为2006年的45.9:24.3:29.8。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6%、40%和32.4%。 按常驻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上年的9958元上升到11252元,同比增长13%;工农业总产值达1483246万元,比上年增长13.7%;一般预算内全口径财政收入达40931万元,比上年增长6.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866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和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6539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6%。 农 业 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77645万元,比上年增长8.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8万公顷,粮食产量达22.6亿公斤,其中:玉米产量20亿公斤,水稻产量1.5亿公斤,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对于拉动农业经济的增长,牧业生产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全年实现牧业产值493668万元,比上年增长9.6%,并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的56%。全年生猪发展到358万头,羊发展到33.9万只,禽发展到533.8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6.2%、13.4%和下降12%;肉类产量达39.5万吨;禽蛋产量达13.6万吨;奶类产量达0.84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6%、增长5.4%和5.0%。 生产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460公顷,植树2100万株,成林抚育950公顷,育种育苗21公顷,全年完成林业产值2719万元,比上年增长9.3%。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装备越来越好。到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66万千瓦时,拖拉机及配套机械达3011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1604台;农业种植机械达12200部(台),农用排灌机械达16000台;农业运输车达4100辆;畜牧业机械达1817台。 农业投入变化不大。全年化肥施用量18.2万吨,农膜使用量1341吨,农村用电量为11753万千瓦时。分别比上年下降1%、增长4.1%和2.5%。 工业和建筑业 坚持“工业立市”的战略思想,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为主攻方向,工业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工业产值605601万元,增加值23309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和2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02144万元,增加值19688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22.5%。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产值491680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9544万元,比上年增长24.3%;实现工业产品产销率98%;实现利税20418万元;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4万元/人。足以看出,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有明显提升。 建筑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全年完成建筑、安装工程产值19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7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4%。建筑业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6%。 固定资产投资 由于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8.6%。其中,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6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房地产开发投资3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商品房销售面积14万平方米。空置面积6万平方米,基本与历年持平。 交通和邮电 2006年,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持续发展。到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2080公里,公路密度达32%,晴雨通车里程为98.8%,农村公路里程达1800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7%;民用汽车保有量为5220辆;全年客运量为1017万人,货运量为1270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2%;客运周转量为28230万人/公里,货物周转量为59980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2.7%。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达2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邮政业务量3968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全市固定电话户数已发展到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34.2万户,互联网用户为2.8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28.6%、32%和27%;全市乡、镇、村通电话率达100%,电话村已达310个,公主岭市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升级3G移动网络的地区。 商 业 受新一轮消费结构升级和假日经济的影响,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市场繁荣,购物活跃。全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额407852万元,比上年增长15.1%。分城乡看,实现城市商品零售额266624万元,农村商品零售额14121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1.1%;从规模上看,限额以上商业企业实现销售额79007.5万元,限额以下及个体实现销售额292420.8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6%和9%;从行业上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销售额371428.3万元,餐饮业实现销售额36423.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和36.3%。 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实现较快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40931万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065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全口径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8200万元,同比增长20.3%。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其中:科学事业费支出168万元,同比增长248.6%;教育事业费支出16631万元,同比增长10.6%;农业支出5379万元,同比增长31.3%;医疗卫生支出4826万元,同比增长49.7%;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6805万元。同比增长34.5%。 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到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77387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为562687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9%和14.3%。 全年保费收入实现1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4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人身险保费收入9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7%。全年各类保险赔款给付支出6000万元。其中:财产险赔款2600万元,人身险赔款与给付3400万元,均与上年持平。

⑹ 吉林市已经宣布经济怎么了

工业经济快速回升,汽车制造业上拉作用明显。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绝对的第二城,这几年发展得略显不尽人意,千亿的体量放到全国范围内确实偏低。虽然吉林市作为省内老二的江湖地位还是很牢靠的工业经济快速回升,汽车制造业上拉作用明显。

⑺ 吉林省经济情况怎么样

经济状况非常好,吉林可是利税大省。农业大省。
拓展资料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巨大冲击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省委、省政府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市场活力动力不断增强。
一、当前全省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增速由负转正。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较上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延续了二季度以来的回升态势,实现由负转正。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位列全国17位,在东北板块处于领先位置。从产业来看,受主要畜禽生产形势较好和农牧产品价格较高等正向拉动,农林牧渔增加值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1.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高于全国5.0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三位,9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9.5%,居全国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低于全国平均1.5个百分点。
(二)投资“硬支撑”作用增强。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8.9%,增速较上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额增长19%,房地产投资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0.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6.5%,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7%。总体看,我省投资增速保持高位,为经济企稳向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支情况好于预期。前三季度地方级财政收入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5%,降幅收窄7.2个百分点,财政支出2703.2亿元,增长0.4%。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提升。前三季度,各项存款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实体融资结构改善,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占全部贷款增量57%,较年初提升21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增长稳定。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2%,位居东三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3%,居全国16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6个百分点。
(四)经济先行指标逐步回升。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较去年同期提高3.2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2.6%,工业用电量持续回升,增幅为2.26%。全省累计发送货物量同比增长3.7%,其中,铁路、公路货物发送量分别增长20.6%和1.7%。全省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1%,连续四个月保持在荣枯线水平以上。石化产品、原油、钢材等重点产品价格保持稳定,生产稳步好转。

⑻ 吉林经济条件

吉林市消费水平

吉林市的消费水准相比其他城市算是比较低的~
但这几年逐年再上升!
你要问的风土人情。主要景点。消费场所这些地方还算可以,价钱都可以接受~
比如旅游景点,江南公园,北山,朱雀山,北大湖之类的,一个人100也能玩,200也能玩,不是很贵~
消费场所稍微贵一些,夜生活消费总是要高一些的~
饭店酒楼之类的还可以,200,300的基本都能解决~
出去玩就贵一些,唱歌,慢摇之类的稍微贵一点~
例如夜宴,第五,中国,飞来,这些地方稍微贵一些!但也有套餐,夜宴最贵的时候,圣诞套餐588,其他中国什么的都是198,258套餐,过年期间第五,中国最低消费是300!中国这阵子新出的贵宾包,据说最低消费3000起,这个就没去过了~
东路狼嚎一条街就便宜不少,坐台50块2小时,100块3小时~出台另算~消费就是150或99套餐~
其他小的足疗,洗浴更是便宜~
其他的,吉林也没有什么特产,吉林有的,其他地方都能买到,就比方说吉林的煎粉,哪都有,很多人都以为是吉林特产,只不过别的城市不叫煎粉,哪都可以吃到,所以特产之类的没什么~
其他地方没有的景点也就是看看雾凇了...

求吉林市的自然条件,不要吉林这么笼统的答案,一定要“吉林市”的

吉林市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烂键春市以东124公里处。吉林原名“吉林乌拉”,古代满人居住地。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 吉林市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市最繁华的街市在东市场、大东门一带。 吉林是中国北方着名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迩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掩映。松花江似物历罩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淞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吉林市历史悠久,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吉林市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福布斯》中国内地最适宜开工厂的城市榜首。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揉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 吉林的冬季格外引人注目。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与黄山云海、泰山日出、钱塘潮涌并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吉林雾凇。还有全国着名的北大湖滑雪场是亚洲设备最先进条件最好的滑雪场,2007年亚冬会雪上项目在此举行。以滑冰馆、练习馆、速滑场组成的大型冰上运动中心,经常举办国际性冰雪项目竞赛。
编辑本段地理罩闹概况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E~127°56′E,北纬42°31′N~44°40′N。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 自然气候:吉林市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寒冷多雪。受地形影响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3.9℃,一月平均气温最低,一般在零下18℃—20℃;七月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在21℃—23℃。全年平均降水量650-75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一般在2300~2500小时。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吉林市形成了夏季是避暑度假胜地,冬季是冰雪旅游乐园的自然环境 地貌特征:吉林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的形势。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以及江河的侵蚀、剥蚀和堆积,形成了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的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地理景观。 中山山区,位于吉林地区中、东部和东南部,是全市主要林区和特产区域。南有长白山地龙岗山脉,档南有龙岗山脉的余脉富尔岭,东北部和呼兰岭。松花湖东有老爷岭,湖西有摩天岭、南楼山、肇大鸡山,皆为中山山群。山区中有1000米以上高峰110座。最高山峰南楼山,海拔1404.8米。 低山丘陵区,分布在蛟河、桦甸和舒兰市、永吉县的中部。山岭海拔300-400米,少数山峰高600-700米,是开发较早的区域。森林已经逐渐减退。除占地1748平方公里的吉林市城区外,其他区域是全省重要的农业、林业、畜牧、渔业及工矿区。 峡谷湖泊区,分布在丰满电站大坝到白山水库上游金银别的沿湖、沿区区域,是丰满、红石、白山三大梯级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地貌区域,环境幽美,景色状观,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产、渔业、旅游综合性经济开区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经济区。 河谷平原区,分布在松花江中游、永吉县北部、舒兰市中部及松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一般海拔170-220米,耕地集中,土壤肥沃,适宜农事耕作,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 吉林市土地总面积为27659.79平方公里,各类耕地面积2000年为9959851.3亩,占总面积24.01%,园地381895.1亩,占总面积0.92%,林地面积25298167亩,占总面积60.7%,未利用土地面积1442020.5亩,占总面积3.48%。 自然资源: 东部山区:吉林省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 长白山脉连绵千里,素有“长白林海”之称。全省林业用地面积982.8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2.03%,列全国第12位;其中林地面积788.2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19%,列全国第8位。 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为8.18亿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林木年均生长量2324.36万立方米,生产率2.88%; 森林覆盖率为42.1%。 全省最高点为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 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藏136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8种。 有2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 石油、 天然气、 煤炭的储量也很丰富。吉林省山地资源丰富,尤以长白山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最。吉林省是闻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故乡。灵芝、天麻、不老草、北芪及松茸、猴头蘑、田鸡油等都在国内外很有影响。 中部平原:吉林省土质肥沃,气候条件优越,平均年降水500-600毫米,日照2200-3000小时,无霜期120—160天,具有雨热同季特点,对各种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特别适宜种植粮豆、油料、甜菜、烟、麻、薯类、人参、药材、水果等各种作物。播种面积为395.9万公顷。粮食人均占有量、 粮食商品率、 粮食调出量、 玉米出口量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吉林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等。松辽平原平均海拔在110米~200米之间。 西部草原:吉林西部是欧亚草原的最东端,是中国着名的草原之一。 西部地处松嫩草原中心, 是我国着名的草原之一,以盛产羊草而驰名中外,生长以多年生根茎禾草和丛生禾草占优势,覆盖率达50%—70%,属平原草甸草场类。 水资源 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自东南而西北斜贯整个吉林地区,曲折流经400多公里。除此之外,辖区内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流长10公里以上的干支河流374条,河网配置和发育良好,仅松花湖面积就达550平方公里。地表水资源16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7亿立方米。白山、丰满、红石三大水电站均在市辖区之内,使吉林市成为全国少有的水丰电足的城市。 森林资源 吉林市东部山区素有“林海”之称。全市现有林地面积14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3%,森林总积蓄1.45亿立方米,居全省前列。植物有73目,2,400种之多,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长白山植物区系。其中材用植物主要有红松、云杉、落叶松、岳桦、钻天杨、蒙古柞、水曲柳等近50种;药用植物主要有人参、党参、黄芪、天麻、贝母、五味子等875种;还有食用类植物、香料类植物、观赏类植物、纤维类植物、饮料类植物等丰富多彩,酷似一个巨大的植物博物馆。 野生动物 鱼类主要有细鳞、江雪、哲罗、鲤、狗鱼等15科50多种;兽类主要有东北虎、豹、狼、狐、鹿、貂、獭等6目20多种;鸟类主要有鹰、大天鹅、丹顶鹤、鸥、雁等18目277种;还有众多的两栖、爬行、昆虫类动物,其中以野生林蛙最为有名。吉林市是闻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其中人参和鹿茸产量居全国之首。 矿藏资源 长白山区独特的地质构造,生成了种类繁多的地下宝藏。主要有金、银、铜、铝、镍、钼、煤、油母页岩、铀、铁、锰、钛、稀土以及五花八门的建材用矿藏。现已发现的矿藏6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43种。其中进入全国前十位的5种,居全省首位23种。吉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成矿条件好,大多埋藏比较浅,地质水文条件好,靠近铁路、公路、能源,便于综合开发利用。

吉林省的经济来源都是什么

南东莞,北长春

吉林省经济情况怎么样

和大城市没法比 看起车价就知道了 5快

吉林的经济怎么样

吉林省2018年GDP1.51万亿元,同比增长4.5%,目标2019年GDP增长5-6%。

请问吉林省延边地区的经济情况怎么样

延边经济状况一般,8个县市以延吉经济较好,其他城市较差,延吉是州府所在地,各地精英聚集,韩国资本较多,信息度较高,餐饮业高度发达,,,,,,不知道你到延吉做什么,

吉林市的主要经济产业是什么

是农业。主要经济增长点是农业和旅游业。未来吉林市会提升金融供给质量、畅通资金循环堵点,统筹推进稳增长、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促融合,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展前景会更好。

吉林市的第一产业发展状况:

1、2017年,吉林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8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769.91亿元,增长5.3%。

2、林业增加值62.01亿元,下降5.4%;牧业增加值570.06亿元,增长2.5%;渔业增加值27.23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2.91亿元,增长2.6%。

(7)吉林经济条件扩展阅读:

吉林市未来的改革方向:

1、丰富融资模式,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担保、创投等机构加强合作,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入合格投资者。吉林省还设立了省级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国开行吉林省分行深化银政企合作,引导和支持成长型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与企业在专项建设基金、技术改造项目贷款、PPP等领域深化合作,优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纳入省级拟上市企业资源后备库。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穿越产销那道“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吉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吉林市怎么样

市名:吉林市
别名:北国江城
市树:垂柳
市花:玫瑰
市标:摇橹人
城市精神:摇橹人精神(同舟共济,激流勇进)
总人口:432.4万人
市区人口:200万人
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3636平方公里
位置: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略偏东,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松花江干流纵贯全境
气候: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700毫米
城市特征:松花江呈“S”形穿城而过,冬季不封
【殊荣】
1、中国魅力城市
2、国家园林城市
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4、中国内地最宜开设工厂的城市的榜首城市
【城市概况】
吉林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境内居住汉、满、朝鲜、回、蒙等35个民族。吉林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位于长春市以东124公里处。吉林原名“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东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连樯接舰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称。
吉林市资源丰富,物产丰饶。土地、水利、矿产、森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水利资源蕴藏量较大,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是全国少有的不缺水城市之一。
吉林市为多民族居住地之一,乌拉街满族风情,阿拉底村、兴光村朝鲜族风情,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吉林市最繁华的街市在东市场、大东门一带。
吉林是中国北方着名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尔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掩映。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吉林市历史悠久,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甲级开放城市和全国32个特大城市之一。吉林市还被评为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央视《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绍的中国名城》、《福布斯》中国内地最适宜开工厂的城市榜首。公元14至19世纪,吉林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在清末、民国及解放初期,吉林市是吉林省省会城市。在市区有1742年修建的东北最大的孔庙--吉林文庙;有佛、道、儒三教杂揉的北山古庙群;有明代留下的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有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之最”吉林石陨石,还有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族风情。
吉林的冬季格外引人注目。天下独秀,神奇造化的冰雪景观更令海内外宾客心驰神往。有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并称中国四大奇观的吉林雾凇。还有全国着名的北大湖滑雪场是亚洲设备最先进条件最好的滑雪场,2007年亚冬会雪上项目在此举行。以滑冰馆、练习馆、速滑场组成的大型冰上运动中心,经常举办国际性冰雪项目竞赛。【地理概况】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南与浑江市、通化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
地貌特征:吉林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的形势。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以及江河的侵蚀、剥蚀和堆积,形成了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的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地理景观。
中山山区,位于吉林地区中、东部和东南部,是全市主要林区和特产区域。南有长白山地龙岗山脉,档南有龙岗山脉的余脉富尔岭,东北部和呼兰岭。松花湖东有老爷岭,湖西有摩天岭、南楼山、肇大鸡山,皆为中山山群。山区中有1000米以上高峰110座。最高山峰南楼山,海拔1404.8米。
低山丘陵区,分布在蛟河、桦甸和舒兰市、永吉县的中部。山岭海拔300-400米,少数山峰高600-700米,是开发较早的区域。森林已经逐渐减退。除占地1748平方公里的吉林市城区外,蓁区域是全省重要的农业、林业、畜牧、渔业及工矿区。
峡谷湖泊区,分布在丰满电站大坝到白山水库上游金银别的沿湖、沿区区域,是丰满、红石、白山三大梯级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地貌区域,环境幽美,景色状观,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产、渔业、旅游综合性经济开区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经济区。
河谷平原区,分布在松花江中游、永吉县北部、舒兰市中部及松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一般海拔170-220米,耕地集中,土壤肥沃,适宜农事耕作,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
吉林市土地总面积为27659.79平方公里,各类耕地面积2000年为9959851.3亩,占总面积24.01%,园地381895.1亩,占总面积0.92%,林地面积25298167亩,占总面积60.7%,未利用土地面积1442020.5亩,占总面积3.48%。【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吉林市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6.61亿立方米,当地地表水平均水资源量71.6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入境水量87.36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0.67亿立方米。据1999年统计,当年全市平均降水量597.2毫米,地表水资源量47.30亿立方米,入境客水量66.67亿立方米。吉林市人均水资源量1843立方米,考虑入境水量,人均水资源量3875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北方城市的5.4倍。吉林市城区地下水资源量2.0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19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境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种共计58种,占全省已探明储量71种的81%,有10种金属矿、13种非金属矿,钼、镍为我国第二大矿床,钼矿储量占全国20.9%,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储量居全省首位。矿产地223处,矿化点1082处,已开采的23种。

吉林省经济来源经济支柱都那些

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比如长春客车厂,一汽,吉林化工,还有农业。
吉林的轻工业旅游业以及服务业都不发达。

吉林市的整体经济条件

这几年吉林的发展十分迅速,比东北很多城市变化的都大。吉林在东北属于大中型重要城市,我个人觉得吉林市在吉林省来讲其人居环境最好。城市规划合理。松花江婉嫕在城市之中并将其分为江南,江北两大区域。江北是老化工兴建的地方,环境不如江南。江南环境很好,道路整洁空气清新。这里居住十分舒适方便。距离城市经济中心河南街不远。当然江北地区近5年变化也很大,小商圈很繁华。但是在经济方面我觉得吉林欠缺很大,在东北同等级城市中属于中游水平。但是适合人居,消费比较底。繁荣程度一般。如果你是年轻人希望发展一番事业的话,这里不太合适。有能力的话去沈阳,大连(东北地区)。当然从全国来看,北方城市水平高的主要是:北京,大连,沈阳,天津,青岛。华中地区的长江三角地带。华南的珠江三角地带。华西地区的重庆,成都两市。还有西北的西安。这些地区经济程度和城市风貌要远强与吉林。当然对于城市的观点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述的城市我都去过,总的来说,吉林市在同等级别的城市中还算不错的。

满意请采纳 谢谢

⑼ 吉林市的工业特色,我急需!!!!!!

我市工业围绕加快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突出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国企改革、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积极培育经济自主性增长。工业经济规模、质量、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显着提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加强运行调控,工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大幅攀升。“十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94亿元、103.6亿元、132.1亿元、衡磨或186.9亿元、214.5亿元,年均增长19%;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39亿元、376亿元、485.7亿元、687亿元、771亿元,年均增长17.6%;5年累计实现利润50亿元。

——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入,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十五”期间,全市工业产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723.7亿元。通过投资改造,中油吉化分公司70万吨乙烯扩建项目、12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项目;吉化集团公司丙烯腈扩产项目、三羟甲基丙烷项目;吉林轻型车厂CA6471、CA6350微型车扩能改建项目;吉林建龙钢铁公司100万吨钢整体改造;吉林化纤公司年产4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亚泰水泥明城公司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增强了行业竞争优势,构筑了我市产业结构新格局。

——加快产权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组启动了松江水泥、明城钢铁厂等34户企业,引进资金40.9亿元、盘活呆滞资产20.4亿元, 安置职工2万余名。对吉诺尔、毛纺集团等13户企业进行了破产操作,核销金融部门不良债务24.6亿元。分离吉化集团、吉铁分局等14户企业的厂办学校68所,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3亿元。指导华微电子、吉恩镍业等4户企业完成上市发展,首发融资近13亿元。全面完成省国企改革攻坚计划的任务。

——加速国际化进程,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德国巴斯夫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意大利蒙特公司等一批跨国公司,建龙钢铁、冀东水泥、晨鸣纸业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投资我市。瑞宝车灯与长春东光、吉原钢管与通钢集团、吉林纸业与山东晨鸣等17户企业成功实现产权重组,引进到位资金9.4亿元。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企业技术进步明显。截至2005年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要生产装备约有63000套,其中具有国际水平装置990套,国内先进水平装置3700套,国内一般水平装置58130套,分别比“九五”末期提高了20.5%、23.2%、30.1%。2000年以来,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个。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咐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大项目建设为基点,大基地、大企业、大品牌为依托,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和资源集约化为特征,全面优化产权、产品、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增长快速、协调和可持续。

(二)坚持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改变“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统筹发展原则。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与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关系。

3、开放式发展原则。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积极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品牌和管理,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游大移。

4、自主创新原则。加大新产品开发和产业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三)发展目标
重点打造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四大支柱产业(化工、汽车、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推进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三大优势产业(轻纺、电子、医药), 积极发展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三大传统产业(建材、能源、机械),全面加快四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工业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的国内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具体目标:(1)总量方面,实现销售收入2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增加值72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全市工业企业户数突破1万家;工业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6%以上。(2)质量方面,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00亿元;全市工业实现利税200亿元,利润100亿元;开发省级重点新产品50个;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30%左右。

三、“十一五”发展重点

1、着力打造化工、汽车、冶金、粮食转化及食品制造四大支柱产业
化工产业:以吉林石化、吉化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为骨干,以江北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上、中、下游主导产品为主体,以下游终端产品和配套三剂为两翼,坚持壮大吉化,引进跨国公司和催生民营化工企业多路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建设形成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石油化工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乙烯及其配套系列、芳烃系列、合成材料系列、有机硅系列、生物化工系列等五大系列产品。重点建设37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扩能改造、100万吨/年乙烯扩能改造、C4、C5制丙烯、10万吨/年α-烯烃等项目。

汽车行业:推进汽车产业群建设,以整车制造业为龙头带动零部件行业发展,以汽车工业推进贸易、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把吉林市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汽车制造中心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地。整车制造依托一汽吉林汽车公司,重点发展微型车、经济型轿车和多功能用途车。零部件企业着力发展一批与整车发展保持同步的零部件供应企业,提高一级模块产品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底盘、内饰件、电气、非金属件、发动机及变速箱、车灯等六大系列配套产品。重点建设T4、T5商务车、小型客车、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扩能改造、底盘系列等项目。

冶金行业:以吉林铁合金有限公司、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建龙钢铁公司为主体,以发展特钢、炭素及铁合金制品为重点,整体改造哈达湾工业集中区,建成北方重要的精品钢材基地;在磐石明城镇以建龙发展带动上、下游共同发展,形成带钢、金属制品基地。重点发展带钢、特钢、金属制品、炭素制品、镍制品、铁合金制品及工业铝型材。重点建设80万吨精品钢、吉林碳素集团特种石墨、吉林镍业公司钼系列产品改扩建等项目。

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结合地区特点,围绕粮食深加工、畜禽产品深加工和长白山特产资源深加工等三大领域,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农产品的合理转化,不断提高食品产品竞争力。重点是壮大龙头企业,巩固现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的玉米、大豆、稻米、畜产品、长白山资源、食品化工6个产业集群。重点建设60万吨燃料乙醇、29.1万吨蛋白饲料、10万吨精练植物油、永吉15万吨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加工、天池葡萄酒公司5000吨/年五味子精深加工等项目。
2、全面提升医药、轻纺、电子信息三大优势产业

医药行业:做精做优化学原料药,做大做强现代化中药,做精做特化学合成药及制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制药,以长白山名贵药材为基础,开发保健食品。重点培育注射用泰尔安、松柏泰针剂、康艾注射液及冻干粉针、枸橼酸西地那非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十大主导产品。

轻纺行业:重点发展纺织、造纸产业。化纤,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提升现有技术,开发新优产品,发展深加工,重点建设吉林化纤集团奇峰公司年产15万吨差别化腈纶工程和吉林化纤股份公司6万吨粘胶短纤改造项目,打造世界级的腈纶和纤维素纤维生产基地。造纸,通过构造“以林为本,以林养纸,以纸促林,林纸结合”的新的产业格局,有效提升吉林晨鸣的市场竞争力。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电力电子、汽车电子等信息技术应用产业。以吉林华微电子股份公司、吉林飞利浦半导体有限公司、吉林麦吉柯半导体有限公司为主,重点开发生产新型电力电子、汽车电子等半导体大功率器件、模块及电路。以吉化仪表厂和吉林永大集团公司等企业为主要载体,生产智能型工业控制仪器仪表产品。

3、积极推进建材、电力、机械三大传统产业

建材行业:以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节能、节地、节水、环保达标为重点,加快技术创新,重点发展水泥、墙体材料、非金属矿制品、石材、化工建材,使建材工业达到东北领先地位。重点建设亚泰水泥二期日生产水泥熟料8000吨、年产水泥100万吨项目、冀东水泥二期日生产水泥熟料4000吨、年产水泥80万吨项目、吉林市大地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6亿块粉煤灰烧结空心砖生产线。

电力行业:要坚持区域统一规划,兼顾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协调电网与电源发展。加快推进国电公司吉林热电厂江南分厂、白山发电厂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以及新力热电公司二期工程建设,使电力工业发展适应我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机械行业:加快技术引进,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大型沥青混凝土搅拌成套设备、大型混凝土搅拌机械等大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化科学测试仪器、智能控制系统等工业化产品;圆盘式干燥机、环保用大型泵等特色专用机械产品。同时,针对国家加大对大气、固体废弃物、水等环境治理力度的要求,重点发展烟气脱硫、工业废水废气处理、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成套装置。
四、“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

1、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适应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打破产业分割、体制分割和行政分割,围绕江北、哈达、江南、九站四个工业集中区,实施对老工业区、各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搭建产业整体运作平台。

2、加快开发区建设。以吉林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创新引资方式,优化服务方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产出比例,真正做到“招得来、留得住”,使开发区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3、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战略,推进区域经济整体升位。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资源型加工业和为城市大工业配套的产业,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产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工作
(一)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企业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在重点大中型企业中推行ERP、PDM、CRM、SCM,推进企业流程再造,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实施名牌战略。在现有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努力培育出更多的有吉林市特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不断提高我市工业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抓好、抓实大项目建设,做大产业规模。重点抓好60万吨乙烯、15万吨腈纶、80万吨精品钢、油母页岩等大项目建设。坚持终端化的取向,优化产业链条。围绕化工、汽车、冶金、食品、轻纺等我市优势产业的关联需求和资源优势,设计、包装一批上游配套、下游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发挥产业最大效益。全方位融通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保证。

(三)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抓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增强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重点抓好吉林石化年产5万吨有机硅硫化床配套技术开发等15项列入省产业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积极引导“产学研”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开展国际合作。加快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行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提高工业经济对外开放度
开展好多种形式的主题招商活动。重点围绕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开展产业招商活动;围绕资本、市场、品牌、资源等存量优势,开展存量招商活动;围绕吉化、轻型车、化纤、建龙、科龙等龙头企业,开展配套招商、以商招商活动。大力推动优势企业的对外合资合作,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五)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抓好化纤、建龙钢铁等耗能大户的工艺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以石化、有色金属、造纸等3行业为重点推广节水技术。围绕我市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积极开展全民创业工程。不断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中小企业总量。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向支柱产业、优势行业和重点骨干企业搞协作配套。有重点地扶强做大一批中小企业。支持龙山有机硅、永大集团等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企业不断开发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

(七)积极化解制约因素,保障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深化协调服务机制。建立煤炭、电力、油、天燃气等重要生产资料的监控体系、信息网络和应急机制。加大交通运输的综合协调。全面深化监测分析机制。对重点企业、重要产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相关信息。把握宏观经济走势,研究制订我市应对措施和调节预案。

(八)开发人力资源,为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靠环境吸引人才,靠机制留住人才,靠激励人尽其才。多梯度发展人才。注重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等不同梯度人员队伍的建设。多渠道引进人才。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企业重点攻关领域,打破地域、身份限制,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落实优厚的政策和待遇。多元化培养人才。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放式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人力资源。

我帮只能找到这些 你要写论文的话把十一五去掉

⑽ 2021年上半年吉林、黑龙江发展对比

吉林省 和 黑龙江省 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两个省份的经济实力相当,所以我把这两个省份放在一起对比。



(说明:黄色标注的表示该项数据 较高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吉林省有18项数据较高,黑龙江省有19项数据较高。两个省份各有各的优势。


白山松水—吉林

吉林省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吉林前几年的经济发展是比较低迷的,不过今年上半年很明显的缓过劲了,增速与增量也是比较客观的。

优势 之处:人口净流出不多、工业实力强、农业好、老百姓生活水平好、百姓受教育水平高

薄弱 之处:人口规模小、人均数据偏低


希望吉林可以在长春的带领下发展的越来越好。


北国粮仓—黑龙江

黑龙江省也是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前几年的发展也是很一言难迅消腔尽,不过今年上半年也是缓过劲了,增速很不错。

优势 之处:百姓受教育水平高、人均住户存款高、人均消费支出高、财政收入与支出不错

薄弱 之处:人口净流出太高、税收比率偏低、商品房销售面积偏低


也是希望哈尔滨市可以带领黑龙江省发展的越来越好。


注:1、每10万人全称是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学历人口数量。

2、黑龙江住户存款、人均住户存款为推算预估值。

3、全 社会 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单位是桥散亿千瓦时。

4、黑龙江本外币存贷款为人民币存贷款数据。

5、表格作者自制,亩衫转载请说明。

阅读全文

与吉林省培育工业经济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袋装红茶怎么喝健康 浏览:338
事业困惑期怎么办 浏览:358
有一个故事叫什么打蛇 浏览:310
美女幺妹儿在哪里 浏览:857
38岁交15年健康险要交多少钱 浏览:461
美女是在做什么工作呢 浏览:16
诚信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浏览:860
南岛经济现状如何 浏览:237
婚姻不顺是指什么 浏览:777
用什么词形容美女的后背 浏览:975
经济类游戏有哪些好玩的 浏览:202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章都有哪些 浏览:154
教育经济学考研考哪些 浏览:100
请问南宁的事业单位工资多少 浏览:962
实体经济不景气怎么做兼职 浏览:917
女人为什么老是想着爱情 浏览:478
怎么制作幸福树的营养土树 浏览:902
有多少人的婚姻是败给父母 浏览:503
方舟手游电鳗如何幸福 浏览:774
办一年的健康证需要什么 浏览: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