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如何跟大师学经济

如何跟大师学经济

发布时间:2023-04-19 04:15:03

A. 我要怎么学习经济学

我是经济学专业的,今年已经毕业了。

专业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但是我还想学经济学专业,并且想要拿下经济学学士学位,
====================================
这么说的话,你得去辅修一个经济学的第二学位。如果是这样很容易的,经济学入门不难,再加上是第二专业,要取得学位很容易,跟你考研冲突不大。

暑期里我看过了几本经济学的书籍,本身对经济是很感兴趣的,请大虾们给我支支招吧!
=========================================
你暑假看的是什么书?经济学教科书还是经济学科普类的书,它们是有差别的。

可以讲下经济学专业包括哪些专业课程,需要买什么书,可以谈谈你学经济学的心得,学习方法,更可以说说你对我跨专业学习这一行为的不同看法
==========================================
我们学校本科开设的课程如下,你参考一下吧:
《西方经济学》(包括宏观和微观)
《政治经济学》(关于政治经济学有很多争论了,看你自己对它感不感兴趣)、《经济学说史》(经济学的发展以及各种学说流派,这本书必看)
《计量经济学》(有难度,我们专业的人比较头疼的科目,挂了十几个。当然对数学好同学的除外)
《产业经济学》(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所谓的中观经济学)
《货币银行学》
《国际金融》
《证券投资分析》
《国际贸易》
《会计学基础》
《市场营销学》
经济法概论》
《统计学原理》
《管理学基础》
《保险学》
《企业兼并与收购》
《企业战略发展》
==================================
大概就是这些了,你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就可以了。如果是对金融感兴趣就多看看货银和国金,对纯粹的经济学感兴趣就看西经。参考书的话我建议你尽量看国外的,比如西经看萨缪尔森的。

我在学习经济学的时候就跟着老师在课堂上学,考试之前看一下重点知识,背诵一下,其实本科经济学是学不到多少经济学本身的知识的。从我们开设的课程就可以看出来,似乎有关财经类的科目我们都有学,但是学得不专。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学到了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过不同的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的。

不过这也没什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某方面专研。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查阅论文(这很关键,局限于教科书完全不行,就某个现象要多看多了解多跟人讨论)。经济学本来是一门社会学科,可以增强你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之父还是之母我忘了,呵呵)。有助于你在其他领域拥有经济学思维,比如历史、政治、心理等等。跨专业学习经济学非常好,甚至我认为经济学本科阶段就应该跨专业来学习。

就这些了。多说一句,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B. 如何学习经济学

要么跟着老师学,要么自学。自学,也就是自愿的、主动的去学习(无论是兴趣所致还是愿望、目标所致)。要做到自主学习,要做好以下几点:
1、没有兴趣怎么办?人们总说培养兴趣,但是培养兴趣往往是最难的,但是兴趣是在做的过程中被激发的,而不是想出来的。比如学习中,因为解出了难题,获得的激动、成就感;或者读书中,精彩的情节打动、吸引了你,实用的内容帮到了你......这些往往都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所以,不要想着如何激发学习兴趣,而是去尝试,在这个做的过程中,兴趣往往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2、长时间的坚持,需要制定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
计划包括4个方面:①要建立目标意识。确立一个目标,特别是具体的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②合理分配每天(每周或者某个时间段)的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推迟完成原定计划。③合理规划每天时间:把必须完成的任务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④按照既定的时间表行事:学习时间表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3、寻找恰当的方法,使得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学习中因为学习方法不对,事倍功半的例子屡见不鲜。对于大部分来说,学习中如果频频受挫、或者付出很多收获很小,学习的热情和意愿也就会被消磨殆尽。所以,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找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的蛮干。
拿阅读来说,如果你的阅读速度慢、理解率低下,而你需要读的书太多,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如果你还是按部就班的就读,最后要么没读出什么效果,要么连阅读的心情都丧失了。这个时候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提升阅读效率,然后行动。阅读效率问题曾经也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我最后的解决办法是学习快速阅读(用的是: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有需要的可以参考),掌握一定程度的快速阅读能力,因为掌握之后,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好其它事情。
4、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长期坚持学习也很重要。因为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可以让你更好的静下心来学习,同时也能增加学习的动力。比如: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让学习的环境活起来;或者图书馆、自学室的学习效率高于宿舍等。
5、懒惰不可避免,要学会自我检查和反省。时常检视自己,找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改正。

C. 想专业炒股,要看哪些经济学和金融方面的书

1.入门不要看杂七杂八的东西,就看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教材5本,主要看《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分析》,这三本读过一遍,市面上80%的证券书可以无视,这个是童子功、基本功,这个功夫不下,你会永远是市场中的炮灰。
2.技术分析入门时候了解一点就好了,主要是K线知识和成交量还有均线系统。K线看小日本的,K线技术是他们发明的,日本的《酒田战法》推荐,关键是下笨功夫,老老实实手工画一个股票至少3个月的K线图,比你读10本K线书都要强。国内的K线书籍就不要看了,似是而非的太多。成交量没什么好推荐的,东西很多,多看看吧,没必要钻的太深,互相矛盾的东西太多“量为价先”是欺骗最大的伪命题。技术指标不要当成万能指标,了解几个常用的指标,如KD、RSI、MACD、OBV足矣,关键是了解他们的设计原理,比机械背诵什么20和80的超买超卖要有用的多,融汇贯通以后你完全可以自己在证券分析软件中编写适合你的技术指标。如果一定要研究技术分析,推荐美国爱德华兹和约翰马吉的《股市趋势技术分析》,这是西方技术分析的开山鼻祖与经典。另外,心理分析方面看利弗摩尔的关于投机生涯的书。
3.要想做好股票一定要研究基本面分析,这个是当今世界上证券分析的主流。前提是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如果你一点财务知识都没有,先去补财务的课程,最简单的是考一下会计从业资格。这里的童子功是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如果这个苦功不想下,后面的也不要看了,直接去买基金吧。推荐的书籍是欧奈尔的书、费雪的关于成长股的书、《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与《战胜华尔街》,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人》,如果钻研精神十足,可看袭谨基本面分析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有价证券分析》(先把你家能砸的东西收好-_-!)。看了这么多书,是一脑子浆糊怎么办?跟实践相连吧!我的一个很笨但有效的方法是:随便找一个自己不熟悉的股票,找齐它最近三年的所有报表和公告,,给他每个季度出一个投资报告,看看到底是买还是不买,加仓还是减仓,三年报表分析下来你的基本面分析也就想华罗庚讲的读薄了,关键是分析的时候不要看他的价格走势图,以免影响判断(所以强调找一个冷门股,自己听都没听过最好)。基本面的资料来源最权威的是两个交易所网站,如果嫌他们的资料太零散不好梳理,推荐下个万得资讯(原WIND资讯)的软件,免费版本足矣。
4.进阶。如果想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或交易系统,先从研究老外的技术指标开始,很多技术指标其实就是简单的交易系统,推荐深入研究威廉指标系统和BOLL带系统。系统交易(或乎液叫程式化交易)入门先看国内波涛的《系统交易方法》《证券期货投资计算机化技术分析原理》(这可是国内开山之作)。如果要了解基金的运作,推荐万云的《价值发现-中国基金经理的投资之道》,03年出版,很老很经典,至今未曾发现有超越的。另外,想自虐并练英语的话,网上下载每年巴菲特给股东的报告来研究吧。
5.实战操作,理论结合实际,祝各位拍顷基享受投资的乐趣。

补充:市面上标榜私募写的书十有八九是书商包装的,选择时千万要当心,特别是去年的林园——去年牛市时的股神,在今年大熊市时候其名下的好几个信托私募都清盘了。熊市方显英雄本色。选基金经理也是类似,没经过熊市洗礼额基金还是敬而远之吧。个人比较欣赏赵丹阳,问题是他老兄信奉缄默,写的东西太少。

D. 如何自学经济学

1. 真的有兴趣么?经济学不同于金融,实际上比较枯燥,应用性相对也低些。并且想要学到一定水平数学一定要好!!至少涉及微积分、统计、线性代数。本人不才,中国本科4年,加拿大研究生2年,经济论文里看不懂的模型比比皆是。
2. 看什么书好?经济学有很多方面,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是基础,所有人都要学。常用的高级教材有:瓦里安的高级微观、罗默的高级宏观、格林的计量。这些书在人大经济论坛都有原版和翻译版,书店也有卖。你可以随便浏览下里面一串串的公式,然后再问自己一下,到底有兴趣么。初级的书自然显得有趣的多,书店卖的也多,就不赘述了。
3. 真的有兴趣!如果经过以上两步,你还真的有兴趣,那再发个帖,我们讨论下如何系统学习。
4. 就业前景。以下行业都可能涉足:管理咨询公司、市场研究公司、大学教师(好点的大学必须名校博士)、投资银行(也就是券商,搞IPO、行业分析等)、信托、私募、基金、银行、研究所等等。但实际上,管理咨询行业更偏重MBA,基金、投行等更偏重金融并且门槛很高。最适合经济学的职业似乎还是把理论别联系实际,直接去大学教书,传授给下一代。

还是建议你先想好希望从事什么职业,然后再思考学什么好。比如你其实对金融感兴趣,那么可以通过考CFA,CFP为事业铺路,而非考更偏重理论的经济学。

E. 经济金融专业如何学习才能成为真正投资大师——透露最核心秘笈!

我们很多人学习经济或金融专敏毁陪业出来拿到了文凭,也或许成为了“专家”,但是他们从来不能以自己的理论正确判断市场,或者连最基本的自己投资赚钱的能力都没有。他们只会忽悠资历比他们低的同行或外汇,以赚钱所谓的“服务费”。所以这里说他们是忽悠已经是非常礼貌的称呼了。
一位着名金融大学的教授在给学生上最后一节课时才讲了四年来最有价值的话,“我并不知道金子究竟埋在哪里,如果我知道我也不会在这里教你们上课了”。
华尔街着名的投资大师,至今还在实战中成功投资的大师,他们的用人标准是“远离华尔街”的人,而他是不是金融专业则根本不重要。
好了,现在让我告诉你最重要的内容吧,请你谨记!
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必须彻底的了解市场规则,而且是整个市场的规则,无论是内部还是外延,你需要全面的去了解这些规则,但是我建议你在读书的时候拿上一只较粗的黑颜料的笔,你只需读其中规则不符,至于一切相关的评论和解释,以及各种理论或技术等等,只要他不是基础条件,他是前人总结出来的成功你必须把他们统统全部抹掉,不需要在看。你要做的只是掌握一切游戏规则。切忌!在你的投资体系里不需要任何前人的现有理论成功,你只需全方面要掌握一切游戏规则。桥蠢
那些现有的成果为什么不看?那些规则的评论或解读为什么不去看?那么前面以及告诉你了,市场的本质就是少数有能力的专业人员在利用他们的知识在服务市场,因为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去为自己的投资创造价值,他们也不可能为市场创造价值,他们只能靠“服务”。整个行业链、会链都是这样的。从市场到余乎机构,从学院到研究所。。。都是如此。服务是说的好听的了,说通俗就是忽悠,但这也是很礼貌的称呼了。市场的本性就是血腥和自私自利的,好在它是建立在一个相对的规则下去完成整个过程的,所以你要参与它必须了解游戏规则,多余丝毫不比去了解。
那么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这个市场,请你保护好自己,永远远离它!

F. 经济入门必读着作

曼昆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格林斯潘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森薯粗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着《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萨缪尔森《经济学》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他一直此镇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手胡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9版,16版之后是和诺德豪斯合写。

G. 怎样用好最重要的几年学好经济学

只有全面扎实地掌握了经济学理论知识,才能为未来的研究和工作做好准备。要充分利用这些良好条件,需要跨越三个台阶。

第一个台阶:从书本和课堂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
第一个台阶是在课本和课堂上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这一步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有很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之中,甚至在学完了整个课程之后,都觉得经济学抽象的理论好像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而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很多人对经济学提出了批评,更让一些同学感到迷茫。但我要告诉大家,你们即将学到的这些经济理论非常有用。我在业界工作得越久,这方面的感受就越深。经济学理论,尤其是大家即将开始学习的高级经济学理论,虽然看起来抽象,但确实能带给我们观察世界的深刻洞察力。这是没有学习过这些理论的人所无法具备的能力。
现在大家随便看看财经媒体,会发现好像到处都是“经济学家”。什么样的人,不管是什么专业背景,都可以指点经济。但你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很多人深度有限。看起来滔滔不绝,其实都是人云亦云,甚至漏洞百出。
举个例子,大家如果关注中国经济,会知道现在对影子银行风险的谈论很多。而银行理财又是这方面讨论的一个焦点。银行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来募集资金,打包之后变成长期贷款发放出去。这种借短贷长的方式会带来期限错配问题。一旦短期资金链接不上,长期贷款又无法及时变现,就会发生偿付问题。很多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想当然的认为其中风险很大,早晚要崩溃。我们金融系统的一位资深人士甚至还专门撰文,把银行理财比作庞氏骗局。但这些都是经济学门外汉对这个问题的粗浅、甚至错误的认识。如果你学习过Diamond与Dybvig发表于1983年的讨论银行系统的经典文献,就能理解期限错配是银行存在的前提。用自身资产负债表的期限错配来化解实体经济中资金供需的不匹配,是银行为实体经济做出的最大贡献。所以如果要把期限错配与庞氏骗局划上等号的话,就是把所有银行就当成庞氏骗局了。这里面的真正风喊桐险不在借短贷长,而在于影子银行借短贷长的行为缺乏来自政府的紧急流动性支持,因而有被挤兑的风险。而化解这种风险的方法也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设立类似存款保险的机制来对影子银行加以监管和支持。没有经济学理论素养的人是看不到这么深的。
经济学理论还有第二个重要用途——它构建了经济学家相互交流的基础。外行人可能觉得经济学们相互争论不休,分歧很大。但实际上经济学家之间共识远大于分卖裂歧。这些共识,就是那些浓缩为经济学理论的看法。一个缺乏经济理论素养的人,根本无法参与到经济学家们严肃的讨论中去。我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在座诸位可能知道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着消费偏低的问题,即居民消费占整个经济的比重太低。消费太少,内需就不足,经济增长就缺乏动力。所以现在政府正着力推进消费的扩张。而要让居民多消费,就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所以很多人提出了涨工资来促进消费的方案。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工资涨了,居民收入就多了,消费也就多了。但这个简单逻辑在微观层面虽然成立,在宏观层面却讲不通。工资上涨确实会让有工作的人增加收入,但同时也意味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因而会促使厂商更多地用资本来替代人工,从而抑制就业。在宏观层面,在职人员工资上涨的正面效应会被就业下降的负面效应所抵消,从而让工资总额占整个经济的比重基本不受工资涨跌的影响。这是一个经济学在理论上和实证上都已充分证实的结论。因此,稍有经济学理论常识的人,都不应该提出这样的建议。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对这种经济学基本结论,甚至说是常识都不了解,显然不会有经济学家愿意和他做严肃的讨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经济理论的学习是大家融入经济学圈子的一个基础。
最后,除了经济理论本身之外,学习理论学习本身的过程也是非常必要的训练过程。学习理论其实就是在训练研究能力。经济分析的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一个个章节,一个个习题,循序渐进地给培养起来的。大家跟着书本和老师的思路,就会逐步体会到构建理论的基本步骤。除此而外,高级经济学的学习压力很大,对大家的抗压能力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很多中心同学在毕业之后,都对第一年“三高”学习念念不忘,将其视为中渗闭美好回忆。
因此,大家要把握好中心所提供的学习经济学理论的良好条件,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我还记得当年我在中心的时候,通过各种课程学习收获很多。当时中心要求修满26个学分就可毕业,而我最后的成绩单上有61个学分。这还没包括我在清华经管学院选修他们特聘教授开的四门课。这种大强度的课程学习让我很快对经济学理论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令我接下来的学习和研究受益匪浅。

第二个台阶:跟老师学做学问、学做人
从书本和课堂上学习经济学理论只是第一步。大家在中心要迈过的第二个台阶是跟老师们学做学问、学做人。这是因为有些东西是书本和课堂上教不了的,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潜移默化的传递。
教科书和学术文章上的理论看上去都很完善、很光鲜。但这并不是它们最开始的样子。一个理论从提出、到最后成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试错、不断打磨的过程。一篇学术文章的开端可能就是一个灵感闪现。从这个灵感到最初粗糙的框架,再到后来逐步完善成型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方法和诀窍,是从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只有跟着做研究的人一块做过,才能体味到。换句话说,怎么做研究,只能跟着做研究的人一起做过研究,才能学得到。因此,跟老师们学做学问是学习的又一个必要环节。
学做学问之外,学做人更重要。中心的老师中,有不少堪称为研究中国经济的大师。而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绝非偶然。用前面讲的随机游走的语言来说,大师有着令他成为大师的趋势项。这是大家在跟大师的交往之中需要去认真体会的。但要学到这些,需要多与大师们近距离接触,突破距离也会造成的隔阂。这就像远眺一座高山的时候,有可能被震撼,也可能感觉不过尔尔。但不管是在这两种中的哪种心态震撼或不屑的态度之下,都难以真正发觉高山的俊秀之处秀美在何处。只有走进山中,细细体察,方能领会到种种精妙之处。我们看一个大师也是一样的,不管是崇拜得五体投地,还是看轻到不屑一顾,都无法学到大师成功的真谛。只有接近了大师,把大师还原成一个普通人,你才能看到他的坚持所在,对他所取得的成绩有认同,为他们的付出而感动,也才能看察觉到他们在随机冲击中坚持的那个趋势项。而那,才是我们最应该向大师学的,也是能学得来的成功“秘诀”。
在跟老师和大师们学做学问和学做人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三点。第一,自己要上进。师长们都愿意与好学上进的后生打交道。那些自己不努力向上的人,很难进入老师们的法眼。第二,要主动。你的学习和进步是你自己的事情。老师没有义务,也不会成天揪着你告诉你这个重要,那个必要。所以你一定要主动找老师,而别指望反过来的情况会经常发生。第三,做好功课。问老师之前,得有自己的思考。一些明明在书本上就有现成答案的,就别拿来问了。老师们只有觉得你下了工夫,才愿意和你交流。

H. 要想成为一个经济学家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成为一个经济学家必备的入门知识和书籍,希望对实现你的愿望有所帮助

基础知识:
经济类高等数学,统计学,会计学基础(应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法基础。
学习方向:
会计及审计,银行及金融,生产及物流,市场营销,精算,税务,经济法等等大方向,下面还可以细分若干小项。

书:
高数有人大的一套经济数学很好,宏观曼昆有入门版甚好,微观斯蒂格利茨的就够了,其他的三个,对不起,说不上什么好版本,到大一点的书城问一问,营业员会给出n个版本,应该都可以用。

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梁小民教授翻译。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 ,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2、 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
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可谓博大精深。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

I. 作为一个学经济学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首先,数学基础一定要好。经济学在本科阶段更多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数学的应用不算多,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经济学和数学一样,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方式,逻辑非常清楚。比如对付通货膨胀,政府要提高利率,但是提高利率以后别的东西都会发生变化,我们不可能像做物理化学实验一样把其它东西分离出去,只能假设别的东西都不变,单独看利率对物价的影响,这就需要抽象思维,由此可见数学逻辑和抽象思维方式的重要。而到了高年级就需要用到很多计量的知识,这其中包括了很高深的数学知识;特别是如果你将来要读博士,那数学基础一定要打好。经济学虽然文理兼收,但相比之下读博士的时候理科生要比文科生占优势。
第二,英语永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想去美国读博士深造的同学。首先它能帮助你直接接触前沿知识而无需翻译。很多很优秀的学生希望做一个学者,甚至有拿诺贝尔奖的理想。这就需要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先搞清了主流经济学再去发展,这时候英语就是一块最重要的敲门砖。同时,英语方便了国际交流,而交流在对一个人思想的促进上是不可或缺的。

第三个需要的是历史政治文化知识。经济学不光是数学,数学出身的经济学家和文科出身的经济学家在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往往有所差别。比如有一个现在在美国读经济学博士的同学本科是学物理的,如果他在人文社科历史文化方面不注重修养,他回来面对具体的经济问题时,分析就会不够深入:他仅仅会分析一些经济数字的关系,而不会考虑到历史的原因。举个例子,比如现在国外回来的博士,在对比中国现在和八十年代日本的房价股市时,发觉从数据上两者非常相似,于是认定现在的中国和当时的日本一样处于泡沫经济之下。但我们应该注意到,虽然数据非常相似,但中国的历史发展阶段和日本历史当时的发展阶段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把历史发展的不同背景,不同阶段考虑进去才会发现其中的差别是什么。经济学家绝对不是光数学好就行了,必须要有深厚的历史政治人文功底,既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也要了解各个社会的特征。

为什么要在北大学经济学

首先,北大经济学历史悠久。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是1898年革新的一个产物。戊戌变法没有成功,大部分变法的条例都被废除了,但是北京大学留下来了,当时叫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开的六个学科里面就包括商科,即经济学最早的一门学科,它的第一个专业是银行。1912年北大成立了经济系,1985年改组为经济学院。当时的管理学,现在的光华管理学院,原来是经济学院下的一个系。
第二,北大经济学大师云集。比如经济学家马寅初,曾是北大校长。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敢对毛主席提出不同意见,提出控制人口,虽然后来被批判,但他始终坚持这个理念。再比如陈岱孙先生是中国最早从国外回来的经济学博士。他1926年拿了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回国,后在北大经济系担任过30年系主任。他们都不在了,但他们的精神对北大的老师们有很长远的影响。从这两个人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北大经济学教授的两个特点,第一是坚持真理,别人经常会发表一些不同的意见,但只要是真理就要坚持;第二,始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这是北大教师的一种精神——教师和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
第三,北大的学术自由环境。学术自由是北大的传统。北大经常是媒体最喜欢炒作的地方,因为北大的影响力大。北大教授们对于很多问题都会存不同的意见,比如物权法的争议,制定物权法的是北大的教授,反对物权法的也是北大的教授。这就是北大,北大刚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一方面聘了洋人做院长,另一方面又有留着辫子的教授;清朝已经灭亡了,保皇派还留着辫子,而北大照样聘来当教授。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的发展,必须要一个很充分的学术环境,北大做到了,而在别的学校则很难找到这样自由的学术环境。
第四,北大的学科很综合。不同院系的学生可以互相选课,别的学科的同学可以学经济学,经济学的同学也可以学别的课程。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课程,不光需要经济学本身的学问,还需要历史政治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北大是最综合的一所大学,不仅有最好的文史哲,政经法,同时理科也是最强的,经济学院和经济学双学位的数学课都是直接由数学学院的老师来教。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是身边的同学优秀。跟什么样的同学一起学习,决定了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香港的那些大学,虽然学校的师资也很强,学术也很自由,工作环境也不错,但是它绝不可能有北大里这样一批如此优秀的学子,因此也不可能像北大一样培养出如此多的人才。同学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之间不仅仅是一种竞争关系,更是一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关系,从长远来看同学对自身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北大现在有三个地方可以学经济学,第一是经济学院,下面有六个本科专业,包括经济学(主要研究理论),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六个本科专业。经济学是北大历史上最悠久的学科之一,从1898年开始就有,经济学院是北大招收的本科生最重要的学习经济学的学院。
光华管理学院,算经济管理类,它有应用经济学。光华的教师队伍里基本是博士,而且从海外归来的比例非常高,占一半以上,包括厉以宁,张维迎等,还有很多非常优秀但是在社会上不很有名的,他们研究的都是很专的学术。光华管理学院有九个系,应用经济学系、金融系、组织管理系、市场营销系、战略管理系、会计系、管理科学与信息系统系、商务统计与经济计量系、卫生经济与管理系。本科现在主要设三个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和市场营销。

还有一个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成立于1994年,它是一个改革的特殊产物, 1994年国内体制还不是很适合推行经济学教育,所以单独成立了一个经济研究中心,包括最近被聘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的林毅夫,现在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易纲,海闻,张维迎等几个人一起组织经济研究中心的工作。

J. 如何学习经济学

我也将一些个人的学习体会说来与大家交流。 体会一、主动培养自己对经济学的兴趣 在我所认识的所有学经济学的同学中,至今我还没有发现有谁比我对经济学的兴趣更浓 。这一点总是让我觉得特别幸运和幸福,特别是在为申请出国深造准备自我陈诉材料的时 候。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种兴趣使得我愿意比很多同学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经 济学论文,攻克一道道数学与经济学习题,去感受学习经济学的快乐。 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始于本科期间读经济学国际大师们的传记故事,阅读中感受着大师们 普通人的一面,让我觉得那些诺贝尔奖得主们与我们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并 且发现铅皮原来这些被奉若神灵的大师们在学生时代也曾经懵懂过,失败过,甚至小心眼过, 然后在良师的提点下才“茁壮成长”,而且这些严谨的大师们居然也很有幽默感,这实在 是一件令人激动而兴致倍增的事!正如球迷,歌迷和影迷对于球星,歌星和影星可以娓娓 道来那样,我不知不觉之间也了解了大经济学家们的生活方式和研究历程,我的自信心也 增强了。很槐者差幸运,在国内学习期间我总是能遇见真正做学问的良师和志同道合的益友(见 我的硕士论文的英语后记)。当第一次得到着名经济学家的热情洋溢的鼓励时,当看到自 己的名字第一次变成经济学期刊上的铅字时,当听到电话里第一次被人误称为教授时,当 第一次受邀请参加高级的学术会议时,当你的同学与朋友都觉得你将成为一名经济学家时 ,你自然而然地就努力起来以争取“理性化”师友们的“预期”。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 Mankiw教授曾经说:做经济学研究本身那么地有趣,更有趣的是居然还会有人给你钱让你去做。 体会二、首先练好基本功,“厚积”才能“薄发”。 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硕士课程的学习让我深深地体会嫌友到,如果没有在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这些标准课程上经受过严格训练的话,那么就几

阅读全文

与如何跟大师学经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有一个故事叫什么打蛇 浏览:310
美女幺妹儿在哪里 浏览:857
38岁交15年健康险要交多少钱 浏览:461
美女是在做什么工作呢 浏览:16
诚信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浏览:860
南岛经济现状如何 浏览:237
婚姻不顺是指什么 浏览:777
用什么词形容美女的后背 浏览:975
经济类游戏有哪些好玩的 浏览:202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篇章都有哪些 浏览:154
教育经济学考研考哪些 浏览:100
请问南宁的事业单位工资多少 浏览:962
实体经济不景气怎么做兼职 浏览:917
女人为什么老是想着爱情 浏览:477
怎么制作幸福树的营养土树 浏览:902
有多少人的婚姻是败给父母 浏览:501
方舟手游电鳗如何幸福 浏览:772
办一年的健康证需要什么 浏览:169
村官考事业单位有什么用 浏览:300
婚姻如何翻盘 浏览: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