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江西宜春经济开发区的园区介绍
江西宜春经济开发区规划开发面积25平方公里,现已开发近15平方公里。几年来,按照“新型产业园,新型效益园,新型景观园,城市新亮点”的要求,着力打造宜春新的经济增长极。
至2005年10月份,已签约入园企业177家,其中1亿元以上的项目14个;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投股企业6个,国家火炬计划企业12个。经过2年的发展,开发区目前已形成6个特色园:一是汽摩配件园。从开发区设立之初,就把汽摩配作为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成功引进了汽摩配企业33家,其中不乏国内汽摩配行业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和知名企业。二是新型材料园。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投资规模大、产品的市场空间大、科技含量高。其中盛富莱生产的玻璃微珠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三是机械电子园。先后引进机械电子企业40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家。四是医药园。依托省级医药工业园着力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目前开发区内的医药企业已达15家,医药板块的发展,必将成为开发区的一个重要支撑。五是台湾科技软件园。占地1200多亩,目前已有3家入园企业,均为外资项目。六是科技孵化园。先后成功孵化4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将为开发区内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重要平台。
江西宜春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没做好什么也不要说,做了什么也不用说”;自我要求是――奉献敬业为先,艰苦创业为本,铸就事业为重。
⑵ 江西省工业园区多少个
江西省现有12个省级工业园区,分别是: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安义高科技产业园、抚州经济开发区、吉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镇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余高新区、上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赣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宁并旅洞经济开发区,以及南昌绝枯市的新天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紫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⑶ 江西九江经济开发区的工业园区
九江出口加工区园区包括区内和区外两块。目前共引进工业项目40个,合同资金42亿元。其中亿元项目14个,已竣工投产项目22个,在建项目8个。
区内即国家级九江出口加工区。于05年6月3日经国务大轮院批准设立,总规划面积2.81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为0.987平方公里。加工区从设立起高速推进筹建工作,创造了中国第四批出口加工区建设的最快速度,一期建设总投资1.8亿元。经过9个月的建设,完成了“八大基础设施”和“六大监管设施”工程建设;区内智能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全数字化管理2006年6月 20日,在全国新批准的同批次18个加工区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现已完成4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设,投资1000万元近万平方米的生活配套设施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二期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3万平方米生活配套设施工程进展顺利。区内共签约工业项目9个,签约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2个,即澳大利亚盖拉斯电子和威尔制衣项目;在建项目2个,即波兰直升机和新钻塑空调模具项目;签约待建项目5个,即康贝尔山地车和游艇制造、佛山塑料光纤、华一网络冰箱、唐正科技项目、台湾正翰科技园项目等。
区外是原九江市综合工业园。市综合工业园于2003年2月由市政府设立,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15平方公里,出口加工区是规划中的一部分。为有效地整合资源,2003年5月划入九江开发区,03年下半年开始建设。现与加工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去年到现在,区外开发面积由过去不足2000亩扩大到物告近5000亩,综合配套从无到有,发展态势开始显现。区外共引进工业项目31个,其中已竣工投产项目20个,在建项目6个。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6亿元,实现利税2719万元。 汽车工业园位于九江市城区以南,紧临风景秀丽的鹤问湖畔,昌九高速公路纵贯园区,总体规划控制用地面积13.45平方公里,其中商住规划用地8.45平方公里,工业规划用地面积5平方公里。汽车工业园是以昌河铃木汽车公司的昌河汽车、铃木发动机为依托,以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配件、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和特色,以高品位打造中部地区重要汽车及零配件加工基地的特色工业园。
近年来,九江开发区加大投入加快汽车工业园开发建设步伐,约2平方公里的“三通一平”基本到位,已建成的南一路、南二路、长江南路、梧桐路,构成了园区“两纵两横”的道路网络骨架,区内供电、供水、排水、通信等设施配套完整,交通便捷,103路公交车直通园区。
汽车工业园始终坚持“专业立园、规模强园、特色兴园”的发展思路,以项目是园区发展的根本,按照“一切以项目为中心、一心为企业谋发展”工作理念,全力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截止2007年7月,汽车工业园入园项目共32个,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汽车及汽车配件项目17个,昌河汽车、铃木发动机、志高空调等品牌企业均在园区落户。
汽车工业园完善的配套设施,优质的投资服务,高效的办事机制,已成为创业者的家园,投资者的乐土。 一、科技工业园基本情况
科技工业园位于九江新城区中心区,是九江沿江邻城的枢纽地带,属开发区起步区,区域面积9.8平方公里,区内现有工业企业70余家。
科技工业园起步发展以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功能配套基本齐备,成为投资九江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区域之一。随着清华同方713厂、奥盛钢缆、海扬纺织、长江药业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先后投产,707所九江分部、恒生电子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的加速推进,中星药业总部、慧龙电子总部等一批总部项目的相继落户,科技工业园迎来了第二次创业发展的春天。
立足新发展,科技工业园定位发展总部经济和科技孵化基地。配套总部经济及科技孵化基地项目的支持扶助政策,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及科技型企业,努力把科技工业园打造成为九江市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总部经济中心区、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结合的示范区。
二、科技工业园机构设置
科技工业园管理办公室是管委会负责实施科技工业园发展规划,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总部经济,促进入园项目和企业建设发展,并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的常设机构。
三、科技工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职能
1、按照科技工业园发展总部经济及科技项目孵化基地的规划定位,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建设方案;
2、协助配合有关街道、国土、建设部门做好工业园征地、拆迁工作;
3、协助配合区建设环保滚蚂信局推进园区市政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各建设工程规划执行情况跟踪督促;
4、负责入园项目用地的选址和其他有关工作;
5、在项目单位签订土地合同后,牵头负责入园项目后期的地质勘探、招投标、质监安监、建设审批、放线、水电保障、竣工验收等一系列的协调服务;
6、做好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负责园区管理服务;
7、完成区项目推进领导小组交办的任务,协助区分管领导做好重大项目推进服务;
8、完成区党委、管委会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和交给的其它工作。
四、科技工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目标
未来五年,是科技工业园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关键时期。重点发展研发能力强、孵化功能突出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精密仪器、新型材料等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总部经济营销中心与研发中心项目。到2010年,力争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总额7亿元。
五、科技工业园管理办公室工作承诺
科技工业园加强园区效能建设,提出“八不让”承诺:一是宣传政策,不让党的方针政策在我这里中断传递。二是执行决策,不让分担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三是待人接访,不让外商、业主和员工在我面前受冷落。四是处理问题,不让外商、业主、和员工反映的事情在我手中耽搁。五是恪守职责,不让有折扣的事情在我身上出现。六是务实作风,不让差错的事情在我身上出现。七是清正廉洁,不让不正之风在我身上滋生。八是注意言行,不让科技工业园的形象在我身上受到损害。 九江市城西港区是江西省沿长江开发总体战略的核心区域,是九江沿江开发“一核两轴六板块”空间架构的主板块、主平台,是九江实现“西拓港城”城市发展格局的主要载体。它位于九江城区西部,北临长江,南濒赛城湖。规划面积51平方公里,一期开发14.92平方公里,将建设成为集高水平的城市新区、高层次的产业聚集区、高标准的口岸商务服务区于一体,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科学发展的现代临港新城。
城西港区一期规划设置五大功能区域:
一是港口码头区。建成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港、长江中游新兴的集装箱喂给港、江西省沿江开发的工业港。已由上港集团主导投资,先期建设两个5000吨级、年吞吐量30万标箱的集装箱码头和两个5000吨级的多用途码头以及与之配套的公用设施。同时预留供临港大型企业专用泊位岸线。
二是物流仓储区。建设服务江西乃至周边省份地区的综合物流园区,以保税、货代和综合功能为主,将吸引大型物流、仓储、分驳、转运、加工处理等服务业项目。并规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
三是临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大运量、大吞吐量、临港产业和高科技、高密度产业项目,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交通机械、船舶装配、电子通讯、新型材料、出口加工等新兴产业。区内将规划建设国家级九江出口加工区二期。
四是口岸商务区。将承担口岸服务、进出口贸易、商务展示及与之配套的居住休闲等四大功能。引进金融、保险、进出口贸易等服务单位和涉外代理公司、各类事务所等经营性服务、商务酒店等。
五是商贸商住区。建成以商业贸易、文化休闲、生活居住等城市服务为主的商贸商住功能区,重点引进商贸、酒店、医院、学校等城市服务性产业项目。
自今年4月10月正式启动沿江开发战略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高位推动下,按照沿江开发的总体部署,城西港区开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超前研究谋划、系统周密准备、高效运行推进”的原则,做到规划建设同步实施、征地拆迁同步推进、投融资机制同步建立、项目包装推介同步推动、保障政策与措施同步落实,有效地破解难题,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实现了从“四无”到 “四有”的转变,即从“无规划、无土地、无资金、无项目”到“有规划、有土地、有资金、有项目”。一是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城西港区51平方公里概念性规划和14.92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以及港区港口、物流、产业等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经市规划委员会研究并报省政府批准正式实施。二是征地拆迁工作依法按程序实施。已征收土地4200余亩,房屋拆迁840 多幢、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三是项目推进工作形势喜人。城西港区总投资近5亿元的三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其中,九瑞路(港区段)拓宽改造项目已于 8月6日开工建设,计划明年元旦通车。安置小区“三通一程已于8月开工建设,10月住宅开工;明年5月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8月完成部分组团建设,12 月完成小区整体建设。港区一期两条疏港通道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10月底完成了道路水稳层建设,今年12月完成路面面层工程。同时,接待中外客商30多批次,洽谈项目16个,已签订2个大项目,即:上港集团主导投资的港口一期码头项目、台湾正翰数码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的GPS导航仪项目。四是投融资工作卓有成效。于今年4月底正式注册成立了九江港城建设投融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多渠道并举融资,落实融通资金8.5亿元,已到账5.5亿元。
目前,城西港区建设工作以10月30日“九江城西港口一期工程奠基暨沿江开发20个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为标志,已由筹建启动阶段转入“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的项目实施阶段。下一步,将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动力,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奋战600天”,“实施项目40个,总投资完成50亿元以上;四大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建立,五大经济功能效应开始显现”的工作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咬定目标,强化措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进城西港区建设,为早日实现这座现代临港新城的崛起作出不懈的努力。
⑷ 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介绍
江西龙做缓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为江西龙南工业园区,始建于2000年7月,以105国道为主轴,北起里仁镇石油中心,南至东江乡中和村,南北纵模带跨16公里,中间于县城规划相连,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远期规划控制面积为40平方公里。经省政府批准,2006年3月8日升级为升省级工业园,2009年2月13日更名为江西龙南经济纯码模技术开发区,2013年3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⑸ 丰城循环经济园区属于哪个街道办事处
孙渡街道办事处团陵首。丰城循环经济园区位于江汪锋西省宜春市丰城市孙渡街道,由于该经济园区位于丰城市孙渡塌数街道,因此被当地政府划分到孙渡街道办事处进行管理。
⑹ 江西工业园区有哪些
江西漏誉迹十大工业园区:
排名
园区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1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446.71
2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227.17
3
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
4
南昌昌东工业园区
144.49
5
新余经济开发区
140.93
6
贵溪工业园区
115.8
7
广丰工业园区
111.261
8
萍乡经济开发区
110
9
上饶返并经济开发区
105.2846
10
鹰潭工业虚谈园区
105
⑺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隶属于哪个行政区
现今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4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南昌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29个街道、47个镇、33个乡,499个社区、1141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29个街道、10个镇、2个乡,389个社区、167个行政村。南昌市人民政府驻南昌市红谷滩新区。
⑻ 江西有几个循环产业园区
根据江西省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江西省共有18个循环产业园区,分别为:
南昌市循环经济园区
九江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上饶市知隐此循环经济开发区
宜春市循环经济园区
萍乡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乐平市循环经济携顷园区
安义县循环经济园区
龙南县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区
万安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搭迅
高安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上高县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区
新干县循环
⑼ 萍乡经济开发区的园区简介
建立园区
2003年5月,萍乡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开发区和高新园合并,合并后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加速推进我市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调整后的开发区和高新园形成 “一区三园”(即:东区工业园、西区工业园、北区工业园)和14个行政管理处的格局,辖区面积达52平方公里,人口达12万余人。2011年1月萍乡经济开发区正式上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国家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江西又一个国家级工业园区。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了城市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的发展思路。
我们开发区(高新园)的发展离不开萍乡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建设的决定》、《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市委、市政府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资源环境、舆论环境、政务环境,对开发区(高新园)更是高看一格,厚爱一分,给予了尽可能的政策上的倾斜。开发区和高新园合并前,产业缺乏配套,基础设施、信息和人才等资源难以共享,高新园工业发展依靠财政的单一投入,资金匮乏,尤其是开发区发展侧重城市经营,高新园发展侧重工业发展,被戏称为“一条腿走路”。2003年5月,萍乡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安源经济开发区、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进行战略重组,以做大做强开发区、工业园,加速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重组后的开发区、高新园围绕萍乡在江西率先崛起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城市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的新的发展思路。围绕这一思路,我们将开发区(高新园)作为一个新型工业城区来建设,坚持规划的高起点和科学性,为城市化留出空间,坚持大投入、大发展,超前规划逐步完成基础设施,坚持积极平衡的原则,在城市经营中获取了较为充裕的资金,破解了工业投入回报慢、资金需求大的难题;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又势必推进开发区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产生集聚效应,创造了吸引投资的“小环境”,从而有力地支撑开发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管理、创新机制,造就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在高新园发展的初期,为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投资和利益分配方式。萍乡高新技术工业园由市、县(区)共同投资,联合开发建设。与县(区)联合开发建设的项目由县(区)负责征地拆迁方面的投入,高新园负责“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园区开发出来以后,由市、县(区)共同所有,由高新园管委会统一管理,园区所提供的税收对半分成。这样既避免了“遍地开花”、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又达到了集中财力、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的目的。2003年,市委、市政府对开发区、高新园进行了战略上的合并重组,新划入了七个行政自然村,整个区园面积由原来的28平方公里扩大到52平方公里。合并后的开发区(高新园)管理体制日趋健全,各种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也逐步完善,发展空间更为广泛。管委会下设办公室、财政局、土地局、招商局、规划建设局、经贸局、工程局等17个局室以及公安、工商、税务等8个驻区机构,出台了简化企业入园及办证程序、工程招投标、扶持工业发展、资本运作等一系列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政策,为企业的发展创建优越的环境。 (三)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完善了区(园)配套设施功能。
规划是搞好园区建设的龙头。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我们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高新园2001-2020总体规划以及起步区详细规划的设计,规划成果已经省建设厅和省计委组织专家评审会评审通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按照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要求,我们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做到总体规划一次完成,基础设施逐步到位,项目建设分步实施,贯穿既是工业区(园),又是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划思路。区内功能划分:科技孵化区、产业区、配套服务区、生态环保区。区内的产业定位:新型材料、机械制造、工业陶瓷、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电子电器、食品加工等。对入园项目设立了“四道门槛”(无污染、规模大、规划合理、科技含量高),做到了所有项目必须进行环境评估,厂区设计必须服从园区总体规划,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必须在500-1000万元以上,科技含量必须是高新技术范畴。到2004年止累计投入约12亿元用于工业园区内的“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12公里长60米宽的主干道工业大道、安源大道及其他三十多条总计约30多公里的干支道的相继完工,构成了区园完善的道路网络,建成区的绿化率均达到了40%以上,整个园区正朝着园中有林、林中有厂、“园”“城”一体化的规划目标迈进。 (四)创优环境,狠抓招商引资,储备了区园持续发展的强大后劲。
开发区(高新园)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自身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专业招商与以商招商并举,坚持外树形象与苦练“内功”并进,坚持建立招商网络与创新招商手段并行,突出引大聚强,开放型经济对区园的发展贡献显着。2004年共引进内资项目169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2000─5000万元项目37个,实际进资34.6亿元,同比增长88.2%,引进外资项目4个,实际进资1801万美元,同比增长217.1%,完成出口创汇280万美元,同比增长366.7%。严格兑现发展工业“零规费”、“无费区”、“零等待”、“一站式服务”的承诺,加强了对企业的服务和管理,着重引导在建企业的尽快投产和达产达标。安源钢铁、工程玻璃、元亿实业等38个区(园)重点项目已先后竣工投产,共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8亿元。可以说,是招商引资的成果直接拉动了工业经济的发展,为2005年区(园)各项经济指标再次实现翻番储备了强大的后劲。 (五)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保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开发区(高新园)地处萍乡市区东北部,是一个村民居住密集、人多田少的区域,开发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征地拆迁与村民的关系极为重要。近两年来,我们身体力行“三个代表”,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取得了绝大部分村民的支持。一是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生活补助办法》,对征地达50%以上的60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养老金;二是由财政、管理处出资为全部农民购买住院医疗保险,从整体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三是新建了二所中学,改造了十所小学,对被征用50%以上耕地的农民子女实行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四是区(园)成立了扶贫济困基金会,机关干部每年捐献一个月的工资,各单位挤出部分工作经费帮助特困户;五是规划好了16个漂亮的居民安置小区,2500户居民喜迁新居。真正做到“老有所养、困有所扶、民有所居、学有所助、病有所医”,几年来,区(园)内所有征地和拆迁没有出现一次集体阻工现象。我们体会到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关心农民的生活,是区(园)稳定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