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有哪些
生活经济学现象一: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大意是说:我们的生活习惯从节俭变成奢侈很容易,但是从奢侈变成节俭却很难。
这句话流传至今,也成为了教育大家遵守勤俭持家优良传统的箴言,同时这句话也反映了人们的一个消费特点,就是当人们养成一种消费习惯之后就很难改变和逆转,当人们收入提高能够增加消费投入的时候便会很容易变得奢侈,但是当人们收入减少需要降低消费标准的时候却很难适应。从经济学角度考虑,这种消费习惯,被称之为“棘轮效应”。
“棘轮效应”是美国着名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的,他的主要观点是“人的消费习惯养成之后具有不可逆转性,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以向下调整,在短时期内表现最为明显,消费的习惯效应较大,养成奢侈的消费习惯后,很难随着收入水平的降低而立即做出适合的消费习惯调整”。例如,当有的人住惯了豪华奢侈的大房子后,再让其搬到小房子里蜗居,他就会很难适应;有人过惯了大鱼大肉的生活,若是再让他回到那种粗茶淡饭的日子,他就很难接受。
“棘轮效应”也是一种人性的表现,人生而有欲,适当的欲望有利于促进人奋发向上,但是凡事要有度,过度奢侈就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是不可取的
生活经济学现象二:
很多女孩觉得不能委屈自己,把自己的“机会成本”定的过高,总觉得能找一个要比自己各方面都优秀的。自己3分要找5分的,5分要找7分的,可是,优秀的人往往是少数的。自己不想努力但又想找个高质量男孩,找不到,又不想将就自己与差不多或条件更差的人在一起,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那只有单着呢!很多男孩单身更多是由于自身条件不太好,也不愿委屈自己,认为自己不断努力会提高自己的“机会成本”,找到一个更让自己满意的。这样,单身男女就慢慢多了。
而经济学中也有一个“机会成本”原理。是指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简单来说,在我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另一种东西时,“机会成本”就指在作出选择后其中那个最大的损失。
Ⅱ 身边的哪些事情属于经济学现象分条列出来
经济学现象的几个例子:
1、打折商品、超市店庆等总是有很多消费者来消费;一个是跟风现象,一个是爱占小便宜心理;
2、房价越往上涨购买人数越多;这是人们对房价的心理预期导致的;
3、国债总是很快就销售一空;因为国债风险小;
4、学校周围的商铺、小贩很多;学校附近对物品的需求大;
5、两三千的手机用户多,五六千的手机用户少;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1-03-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有趣的经济学小知识
经济学十大原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 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9. 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 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乍一看,这个来源似乎有点奇特。但事实上,家庭和经济有着许多相同之处。
一个家庭面临着许多决策。它必须决定哪些家庭成员去做什么,以及作为回报每个家庭成员能得到什么:谁做晚饭?谁洗衣服?谁在晚餐时多得到一块甜点?谁有权选择看什么电视节目?简而言之,家庭必须考虑到每个成员的能力、努力和愿望,以在各个成员中配置稀缺资源。和家庭一样,一个社会也面临着许多决策。一个社会必须决定将要做哪些工作和谁做这些工作。社会需要一些人种粮食,另一些人做衣服,还有一些人设计电脑软件。一旦社会分配人们(以及土地、建筑物和机器)去做各种工作,它还应该分配他们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社会必须决定谁将吃鱼子酱而谁将吃薯仔,谁将开法拉利( F e r r a r i)跑车而谁将坐公共汽车。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关于做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我们还可以考虑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入。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物,或全家度假。他们也可以为退休或孩子的大学教育储蓄一部分收入。当他们选择把额外的1美元用于上述用途中的一种时,他们在某种其他用途上就要少花1美元。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结果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社会面临的另一种权衡取舍是在效率与平等之间。效率(e f f i c i e n c y)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的东西。平等(e q u i t y)是指将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例如,我们来考虑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某些此类政策,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另一些政策,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给予比其他人更多的支持。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的平等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他们。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1.1.2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由于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所以做出决策就要比较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但在许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例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利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成本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想到把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总起来。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代表你上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
这个答案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包括的某些东西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即使你离开了学校,你也需要有睡觉的地方,要吃东西。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大学的成本。实际上,大学的住宿费与伙食费可能还低于你自己生活时所支付的房租与食物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住宿费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这种成本计算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忽略了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不得不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来的机会成本。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
1.1.3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黑与白的选择,而往往涉及到灰色阴影。当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时,你面临的决策不是在快餐或猪排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再多吃一勺薯仔泥。当考试临近时,你的决策不是在放弃考试或一天学习2 4个小时之间的选择,而是是否多花一小时复习功课而不看电视。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 )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记住“边际”指“边缘”,因此,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通过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例如,假设你向一位朋友请教,应该在学校上多少年学。如果他给你用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进行比较,你会抱怨这种比较无助于你的决策。你很可能已经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并要决定是否再多上一两年学。为了做出这种决策,你需要知道,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利益(一生的更高工资和学习的全面享受)和所花费的额外成本(学费及你上学时放弃的工资)。通过比较这种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你就可以评价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另一个例子,考虑一个航空公司决定对等退票的乘客收取多高的价格。假设一架有2 0 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 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1 0万美元/ 2 0 0,即5 0 0美元。马上就会有人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 0 0美元。但实际上,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设想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 0个空位,而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 0 0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虽然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5 0 0美元,但边际成本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将免费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软饮料的成本而已。只要等退票的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卖给他机票就是有利可图的。正如这些例子所说明的,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1.1.4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例如,当苹果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就会决定多吃梨少吃苹果,因为购买苹果的成本高了。同时,苹果园主决定雇佣更多工人并多摘些苹果,因为出售苹果的利益也高了。正如你将看到的,价格对市场上—在这种情况下,苹果市场—买者与卖者行为的影响对了解市场如何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公共决策者决不应该忘记激励,因为许多政策改变了人们面临的成本或利益,从而改变了行为。例如,对汽油征税,鼓励人们开小型、节油型汽车。它还鼓励人们坐公共汽车,而不是自己开车,并鼓励人们在离自己住的近的地方工作。如果税收足够大,人们就会开始驾驶电动汽车。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他们的政策如何影响激励时,他们就会以他们意想不到的效果结束。例如,考虑一下有关汽车安全的公共政策。今天所有的汽车都有安全带,但5 0年前并不是这样。2 0世纪6 0年代后期,拉尔夫?纳德尔( Ralph Nader )的着作《任何速度都不安全》引起公众对汽车安全的关注。国会的反应是通过立法要求汽车公司生产包括安全带在内的各种安全设备,安全带成为所有新汽车的标准设备。
安全带的法律如何影响汽车安全呢?直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一个人系上安全带时,重大车祸发生时存活的概率提高了。但是,这并不是事情的结束,因为这项法律还通过改变激励而影响了行为。相关的行为是司机开车时的速度和谨慎程度。缓慢而谨慎地开车是有代价的,因为这要耗费司机的时间和精力。当决定谨慎开车的程度时,理性人要比较谨慎开车的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
当提高安全程度的利益高时,他们就会更慢、更谨慎地开车。例如,人们在道路有冰时会比道路干净时更缓慢而谨慎地开车,这并不奇怪。考虑安全带法律如何改变一个司机的成本-利益计算。安全带降低了司机的车祸代价,因为它们减少了伤亡的概率。换言之,安全带减少了缓慢而谨慎地开车的利益。人们对安全带的反应和对道路状况改善的反应一样—更快更放肆地开车。这样,安全带法律最终的结果是更多的车祸次数。安全开车程度的下降对行人显然有不利的影响,他们更可能发现自己遇上了车祸,但(与司机不同)没有得到增加的保护的利益。乍一看,这种关于激励与安全带的讨论似乎是毫无根据的猜测。但是,经济学家萨姆?佩兹曼(Sam Peltzman)在1 9 7 5年的一项研究中说明了汽车安全法实际上有许多这类影响。根据佩兹曼的证据,这些法律减少了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但却增加了车祸的次数。净结果是司机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
佩兹曼对汽车安全的分析是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的一般原理的一个例子。经济学家研究的许多激励要比汽车安全法的激励更为直接。没有人对汽油税高的欧洲比汽油税低的美国开车的人少感到惊讶。然而,正如安全带的例子所说明的,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Ⅳ 生活中有哪些经济学问题
1、衣食住行、购车习房、劳动就业、旅游休闲等方面的消费问题;
2、有关储蓄、股票、债券、彩票房产、黄金、保险等方面的投资方式和投资技巧。
3、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影响中国百姓。
4、十年后赚的100元相当于今天的多少。
5、为什么有钱的煤老板阻止不了频频发生的矿难。
6、均衡价格的决定—为什么猪肉价格时涨时跌。GDP—你和邻居王太太谁家更有钱。通货膨胀—饭已煮好又来客人怎么办。
7、垄断—电脑为什么都装微软系统。
8、并购—当东边粥铺买下西边饺子馆
9、机会成本—北大学生卖肉为何引争议。
10、货币理论—谁赋予人民币换购商品的权利。
11、拿到北京户口为什么会那么难。
12、世界各地的圣诞礼物为什么都是中国制造。
13、奥巴马指责中国操纵汇率有什么目的。
14、生活中的行为经济学,每个人每天都在面临选择和决策,但这些选择并非全都是“理性”的,恰恰相反,人们过去的经验、满足的假想、不精确的参照系等因素的影响,时常会做出有损最大利益的“非理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