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三冗二贫,财政入不敷出真实的宋朝经济情况如何
2022年,一部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带我们重回北宋,掀起了一股“宋朝热”。
最近网络上也出现了一批野生宋粉,致力于给宋朝树立一个崭新的正面形象。
在我们一直以来的印象里,宋朝都是积贫积弱、被周边民族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有的宋粉就吹,说宋朝没我们想得那么弱!宋朝商品经济繁荣得很,GDP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春散敬
看看《清明上河图》,当时的汴梁多繁荣,人们生活多富足!
甚至,宋朝给辽国送岁币这样丧权辱国的行为,在他们眼里也是大有深意:这是以小钱换国内的和平与发展,而且,这还把辽国拉进宋朝控制的货币圈,是发动了一场金融战!
正所谓低级的战争夺取土地、中级的战争夺取资源,高级的战争控制经济和金融命脉,宋朝这是高级的战略玩家!
总之,在宋粉眼中,大宋那就是一个字:好。
那么,到底宋朝的经济情况如何呢?老百姓到底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别看那些来源不明的数据,也别光看一线大城市的生活图景,不如实打实地来看看税收。
1.宋代财政入不敷出,变法改革一波三折
要讲宋朝的税收,就绕不过那群政治大臣。
率先登场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宋太祖赵匡胤,自己是以后周武将的身份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的,上位以后,就想把篡位这条路给封死。
他在文官武将的设置上采取职权分散的原则,能分给三个人干的事儿,坚决不让一个人辛苦。再加上北方少数民族蠢蠢欲动,国内农民偶尔暴动,北宋政府就大量地募兵养兵,如此一来,北宋那是祖传的官多、兵多,财政负担不堪重负。
积重难返,范掘蠢仲淹就提出,咱们要改革兵役制度,改革选拔机制,提高行政效率,一句话: 减少财政支出 !
可是,减少财政支出,革的是谁的命?是官僚们的命。改革选拔机制,提高行政效率,说得漂亮,让官员自己革自己的命,自己砸自己金饭碗,那他们能同意吗?
果然,朝中一片反对声,大老板宋仁宗没能顶住压力,果断卖队友,把范仲淹和其他改革派贬得远远的。
范仲淹出师未捷身先“死”,可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宋神宗年间,又一位强力的改革派登上了 历史 舞台,他就是王安石。
吸取了范仲淹的失败经验,王安石变法的中心不是节约开支,缩减领工资的人数,而是 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就是让国库富裕起来。
比如募役法。 按规定,每个青壮年男子都得去服劳役,那如果有不想去的怎么办呢?不用逃,到了春秋两季交税的时候,你出适当的免疫钱,这个劳役就免啦。那如果人人都这样了,谁去服徭役?路不修了?水库不建了?
别急,朝廷拿钱出来雇人干活就是。这么一来,事儿也干了,百姓也高兴了,朝廷中间差价也赚了,可谓一举夺得。
再比如青苗法。 当每年春夏之际,庄稼青黄不接,农民正是吃不饱肚子时,政府就出面,以较扒慎低的利息放贷给农民,买粮食也好,买种子种地也好,反正等秋天粮食熟了,农民再连本带息以税收的形式还给政府,这样一来,农民不用找富人借高利贷,政府也增加了财政税收,一举两得。
再比如, 均输法和市易法 。根据京城所需要的贡品情况,除了品质特优的贡品需要运送京师以外,一般贡品就地卖掉,折成银子送国库。
同时,政府拨款五百万贯,在丰收的年份低价收购物资,等到歉收的时候,再放出去、平抑物价。
多管齐下,多渠道创收。这就是王安石变法大法。不用说,这样一番轰轰烈烈、涉及方方面面的变法运动,自然少不了反对派。
反对派的领袖们,我们也很熟悉,就是“司马光砸缸”的那个司马光,还有文艺男神苏东坡。
两大德艺双修的大文豪,为啥要反对变法呢?这是因为,他们觉得,免役法让百姓从出力改成出钱,难道利益不是受损更大吗?遇到灾年,赋税可以免,可役钱却不能免。
那么,实行免役钱不就相当于往百姓头上又加了一项重税吗?还有,在市易法下,官府亲自下场参加商品买卖,既会因为购买物资而加重财政负担,又会影响正常的商业活动,影响商税收入。
国不强,民如何能富呢?
就这样,双方大斗几百回合,宋神宗始终坚定地站在王安石一边。只可惜,好好的变法,也有皇帝坚定支持,最终就是流产了。
为什么呢?因为王安石变法操之过急,到了执行环节,下面的人又是层层加码,本来是好的政策,到了地方就变味了。
像青苗法,本来是方便农民贷款,到了地方上,就变成了强买强卖。还有市易法,本来是为了平稳物价,结果让官府垄断了市场,国营企业和关系户大发其财。
最后,王安石变法还是失败了。宋朝冗兵、冗官和冗费的现象,仍然存在。不过,大宋朝廷穷,不一定就意味着百姓穷。宋朝的农业税,相比前朝来说,真的是大大地降低了。
2.轻徭薄赋藏富于民,还是苛捐杂税不断?
宋代的农业税,继承的是唐代中期开始实行的“两税法”。把之前的什么租啊庸啊调啊之类的,统统折算成现金,合并成户税和地税。
夏季交一次税,秋季交一次税,只要在当地有田产,就要在当地上籍交税。田多的纳税多,田少的纳税少,但每亩的田产所收的税赋是固定的。多少呢?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说了:“亩税一斗者,天下之通法。”
无论产量多少,每亩田都收一斗的税。而在宋朝,每亩田的产量在一石到四石左右。换句话说,一石有十斗,也就是说,农业税的税率是2.5%到10%。相比于前朝,可以说是比较低的了。
甚至,朝廷在收税的时候,都没有按照实际的田地数量来。王明清在《挥摩后录》中记载:“民间生业,每三亩之地,止取一亩之税。”甚至,为了鼓励大家开荒,一百亩田地只需要交四亩地的税。
朝廷曾一度想要增加到每百亩收二十亩的税,结果言官们纷纷上书反对,说“民间苦赋重”。这和之前的朝代比起来,这税负简直太轻了。
在这样的政策下,宋朝农民确实是享受了一段欢乐时光。司马光曾经考察某农村,发现哪怕是村里田产最少的下等户,除了要交两税以外,基本没有太多的徭役负担。只要不碰上大饥荒,吃饱穿暖,小日子过得其乐融融。
可是问题来了,两税,也就是正税,不过是农民面对的一种税负。你以为,一个大宋百姓,只用交点正税吗?须知,正税以外,宋朝还有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
在宋朝刚刚开始它的进度条的时候,统治者还想着要休 养生 息。可到了后来,眼看着百姓越来越富,地方官们开始动心,想办法盘剥百姓。
仁宗年间,就有一个叫李觏的思想家,写了一首诗:“官家的的要宽征,古时什一今更轻。州县酷嫌民渐富,几多率敛是无名。”
他吐槽朝廷的的确确是想要轻徭薄赋的,农业税定得比古代的10%还要低。只可惜,州啊县啊的这些地方官,就看不得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擅自进行搜刮聚敛。
《金瓶梅》里面西门庆的老婆吴月娘的哥哥吴大舅就说了,在济州地,每年上缴朝廷的两税不到五百两,而他会管此屯,一年能额外从百姓那儿获得百十两银子。
你看,在宋代当个什么地方官,就有这么多油水可捞,说句题外话,你知道为什么宋代的佛教不像唐代那么兴盛吗?
那是因为,当和尚已经要交助役钱了,而科举当官呢,不仅不用交税,还可以有大大的油水捞,那为什么要不爱当官、去当和尚呢?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宋朝这些杂七杂八的税还比较少,中央朝廷发现底下私自加税以后,还会及时纠正。可后来,随着地缘政治越来越紧张,战争开支越来越大,苛捐杂税就已经变成常态了。
北宋宣和年间,爆发了方腊起义。因为军费不足,当时的经制使就提出了加征卖酒钱、头子钱、印契钱等七种杂税,统称为“经制钱”。
后来,几次战争期间,北宋朝廷又定下了“总制钱”“版帐钱”和“月桩钱”。
这几种钱都创立于战争时期,定下的数额比较高。特殊时期可以特殊办法,人们也愿意为了国家,短暂地勒紧一下裤腰带。
可谁知道,战争结束了,这些钱却还要继续收。裤腰带一直勒着,那谁能受得了?结果,百姓交不出那么多钱了,五花八门的增收手段就出来了。
比如有的人因为不堪税负,索性地也不种了,田也不要了,可收税官还是会找上他,管他要税款。
再比如,官府在审案子的时候,犯人越有钱,就会被判得越重。为什么?把你判重点,你可不就是能拿出家产争取减刑吗?甚至,有人家里被偷了、走在路上被抢了,官府在抓到盗贼以后,直接就把赃款赃物充公,一分钱也不还给失主。
所以在当时,要是有人借了钱以后跑到外地去躲债,债主为了报复,就会索性把这份债权献给官府。而官府追起债来,那叫一个穷追猛打,比收正税还要积极。
到南宋的时候,就连理学家朱熹,给儿子写家书、也不忘教育要及时纳税,朱熹忍不住大发感慨:“从古到今的剥削之法,在本朝都齐全了。”
你想想看,淳熙末年,宋朝的财政总收入是6530万钱,其中杂税竟然有将近4500万钱。杂税收入比正税还要多,宋朝算得上是头一个。
北宋一百六十年,农民起义两百多次,南宋时候也差不多。老百姓要是真的过得好,哪里会被逼上梁山,聚众起义呢?
当然了,宋粉们有一点没说错,那就是:宋朝的商业确实是迅速发展了。
在之前的几千年里,中国的财政税收都是以农业税为大头。而宋朝,就是我国第一个工商税收入超过农业税收入的朝代。
B. 宋朝gdp占世界多少
宋朝GDP占全世界60%左右,这种说法没有确切的资料。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据研究,北宋时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0%,而清朝在鸦片战争之前的1820年,中国GDP总量为2286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这是中国GDP占世界比重最高峰。北宋时中国人均GDP为228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人均GDP为427美元。
C. 都说宋朝富裕,到底有多富裕
其实在宋朝的巅峰时期的富裕程度,是远远要超过汉唐的。虽然领土没有汉唐时期的大,但是富裕程度确实可以相比拟的。
北宋从立国初期开始,就实行以仁义治天下,并且当时还推行和平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从政策。在宋朝之前一直都是重农抑商的政策,商税是不被政府重视的,工商业的发展也不被朝廷看好。但是宋朝不一样,工商业的发达,以及对商税的重视,正为了宋朝国富的基础。
那么宋朝的富从那些方面才能得以看出呢?
还有就是当时宋朝的政策非常的和平,和平才能让百姓有更多更好的发展空间。其实无论是打不过也好,还是就是人家认怂也罢,但是战事的减少确实是对待百姓的发展更有利。再加上对待工商业的重视,还有税务制度的改革已经等等一系列的措施,都让宋朝的经济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富饶。
虽然现在我们很多人觉得宋朝的重视文学的国策,有些过于偏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文学素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确实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国民们拥有更好的文学素养更好的素质教育也是国富民强的基础之一。
D. 中国宋朝的经济里有多强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中心南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E. 宋朝的经济究竟有多繁荣一亿贯财政收入中7成都是非农税收
宋朝,是中国 历史 上非常特殊的一个朝代。虽然说在军事上宋朝并不出彩,甚至在我们看来是经常被欺负,但是在经济方面,可说是登峰造极,从《清乱拍缺明上河图》中可见一斑。那么,宋朝的经济究竟有多繁荣?一亿贯财政收入中7成都是非农税收!
一、 宋朝经济发达的表现
宋朝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其发达的时期,历来国内外人们都对其称赞有加。
着名史学家陈寅恪说: “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 认为:“ 宋代是中国 历史 上最具魅力的时代。 ”
但是我们很难从评述中窥见宋朝概览,下面一起看下具体表现:
1、 农业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代是典型的农业 社会 ,宋朝的农业自然也继承了前代的特点,不过宋朝的农业生产效率更高。
翻车、筒车广泛使用,各种水利设施也广为修建,人民还大力开垦土地,圩田、淤田、沙田、架田、山田得到开垦,精耕细作下,粮食产量也大为增加。
加上占城稻、木棉花的引进,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
2、 手工业大大进步
说起宋朝的手工业,首先当然要提一下瓷器。定、钧、哥、汝、官五大名窑,烧制出来的瓷器行销世界,景德镇更是成为当时的“世界瓷都”。
宋人还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了指南针,并将火药运用到了战争,而且城市中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煤炭。
由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宋朝的海运也非常发达。为了将中国的器物运往国外,自然需要乘风破浪的大海船,因此宋朝的造船业也非常发达。不仅可以年产数千艘大船,船只规模也可达千吨级别!
3、 商业飞速发展
宋朝的商业发展有很多体现,主要的体现有城市的兴起、商业制度的变化、贸易量的增加以及货币制度的蝶变。
先来说说城市,宋朝的城市规模更大,开封城鼎盛时期人口150万人,十万人以上的城市超过50座!
宋朝的城市主要以商业为主,所以唐朝的坊市制度被打破,街市制度开始,各类市场昼夜不绝,不少贺弯城市的夜经济已经相当繁荣。
商业的发展,贸易量自然激增,政府开始征收商业税,据统计,宋朝的岁入中,有70%以上的非农税收,其中商税占据很大比例。
因为商贸的发展,自然需要有被人们广泛认可的一般等价物,于是坚挺的宋朝铸币开始成为泛区域性货币,当时的日本把哗辩宋朝的铸币当做如今的黄金储备,禁止外运,很多东南亚国家也是如此。
由于铸币大量外逃,因此宋朝不得已发行了纸币,这就是最早的纸币交子,后来还发行了会子。
4、文化繁荣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有了钱的宋人当然有时间搞搞文化创作。
唐宋八大家中宋人占了6位,程朱理学成为后世楷模,艺术字画更是群星闪耀,足以说明当时的知识分子水平很高,也衬托出当时的经济发达。
毕竟一个饭都吃不饱的朝代,文化也很难有如此巨大的成就。
二、 宋朝税收构成探究
我们都说宋朝的经济发达,岁入非常可观,要不然“岁币”30万两怎么说给就给。那么宋朝的岁入到底有多少,又是怎样的构成呢?
以 熙宁十年 为例, 北宋 岁入 总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 收入达到 2162万贯,占 比 30%,工商税 收入达 4911万贯,占 比 70%。
也就是说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非农业税收为主的朝代,农民的负担并没有想象的严重。但是宋朝的支移和折边非常多,且宋朝土地兼并严重,没有土地的佃农日子并不好过。
三、 小结
作为中国 历史 上的“巅峰”,宋朝虽然疆域不大,但是所产出的经济、文化却是任何朝代都难以仰其项背的,甚至说宋人的某些习俗就是现代的源头。
不过,宋朝也绝对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不然又怎么会有铁面无私包青天的事迹呢?
当然,这仍然不妨碍宋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
F. 宋朝到底有多富裕为什么宋朝那么有钱-趣历史网
说到宋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说起宋朝,在大多数人印象中除了“弱宋”之外,再就是极度富裕,这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为富裕的一个王朝。可以说,宋朝的富裕程度超越任何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其他的王朝在宋朝面前都是不值一提。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宋朝国土面积280万平方公里,地球陆地总面积为1.9亿平方公里,用地球含扮1.9%的面积独占了当时全世界80%的GDP!那么宋朝到底有多富裕呢?我们来做一个对比。
宋朝居民的收入换算成当今的购买力如何?
整个宋朝320年,各个时期的购买力不同,我们就以《水浒传》时期的宋徽宗时代为背景,吴用用一两银子买了一壶酒、20斤牛肉和两只鸡,以目前我们的市场价格进行换算,一壶好酒100块钱,20斤牛肉约800块钱,两只鸡怎么也得100块钱,那么那时候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左右,而宋徽宗时期城镇居民的收入,按一天最低100文收入来算,一个月30天就是3000文,就是3两白银,月收入至少在3000-4000元左右。
当然,工商业的发达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让庞大的商业帝国越来越富足,但是却也导致了统治者贪图安逸,而正是它的富足吸引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眼球,我在草原上喝西北风,你在宫殿里纵情享乐,不抢你抢谁,不灭你灭谁!最终两宋都被少数民族政权所灭,中华文明也由开放逐渐走向了封伏陪闭与愚昧。
G. 宋朝并不弱——之一:宋朝的经济
宋朝俗称“宋鼻涕”,给人感觉软弱不堪,不仅“燕云十六州”没有收复,而且一再退让于辽、西夏,先后灭亡于金、元。
从政治地缘学角度,宋朝先与辽、夏,后与金、夏成鼎立之势,辽、金的实际控制版图也比宋要大,在与它们的军事角逐中,宋朝也从来没有占过上风。在疆域的统一方面,宋朝确实前不能比汉、唐,后不能比明、清。
但是宋朝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弱,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为什么。首先说说宋朝的经济。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亿贯,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即使失去半壁江山的南宋,国库收入竟也高达1亿贯。南宋灭亡300多年后的明朝,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年财政收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但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接近4亿,约为宋朝人口的4倍。
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人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以宋神宗熙宁十年为例,财政收入的7070万贯中,农业税约占30%,而工商税约占70%,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明王朝在1570-1580年间,平均每年财政收入是3078万两,不过是宋朝的19%。更主要的是,农业税占明朝政府总收入的81%,工商杂税只占总收入的12%。清朝的税收也以农业税为主,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孙基隆在《鸟瞰中国千年史》中说,宋朝钢铁工业高度发达,大型企业通常会雇佣数百名全职的产业工人,而政府的两处军工厂聘用工人数多达八千人。华北的钢铁业以1078年为例,达年产一百二十五万吨的水平,而英国于1788年亦即工业革命之始才不过年产七万六千吨。宋朝采矿业发达,信州铅山的一个铜矿就有十余万矿工。煤已经成为首都的主要能源。“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孔道主要是西北陆路。到两宋,因战争关系,西北陆路交通时断时续,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主要依赖东南海路交通。宋朝首次开辟了“海上陶瓷之路”,宋代的“五大名瓷”誉满全球。进出口商品达300多种,成为当时最发达的海洋国家,不仅推动世界贸易,也把宋代的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大发明,传入欧洲。
宋朝造船业和航海业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长江两岸,货栈林立,广州、泉州和福州的商船远航阿拉伯、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日本。在对外贸易中,中外商人乘坐使用的大多是中国制造的船只。而其商船的吨位之大,数量之多,皆为世界之首。当时,大海船达300吨,而几百年后的哥伦布航船才120吨。采用指南针导航的300吨海船,穿过印度洋远达阿拉伯与非洲东岸。
北宋时,海外贸易之盛,远远超过前代。宋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及收购进口物资来满足皇室、官僚的生活需要,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早在971年(开宝四年),就设置市舶司于广州。以后,北宋政府又陆续在杭州、明州、泉州以及密州的板桥镇(山东胶县境)、秀州的华亭县(上海市松江一带)设置市舶司或市舶务。
南宋的海外贸易更是超过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00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两倍多。由于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铸造供不应求。在对外贸易中,铜钱又大量外流。纸币代替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
英国着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测算,北宋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大概为500亿美元,占当时世界GDP总值的80%,人均GDP约为500美元,宋朝顶峰时人均GDP约600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大概是要强于我国50年代初期的水平。1950年,中国人均GDP仅为439美元,1952年达537美元。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 历史 老人能够再给宋朝一些时间,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吗,会出现产业革命吗?
H. 宋朝gdp占世界多少
宋朝gdp占世界80%。
大宋富裕,这是史学界公认的事实。无论从经济发展,还是科技文化发展,宋朝确实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峰。这是中国占全球GDP比例最高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最富有的朝代。
宋朝是典型的藏富于民,当时历信社会经侍拿济文化,各方老烂搭面都有非常充足的发展,可惜只是军事稍弱。
I. 都说宋朝富裕,到底有多富裕呢
宋朝的政治军事上让后人觉得窝囊,心里面不舒服。经济方面,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现在,全世界史学届公认宋朝是我国古代史上最富裕的朝代。
宋朝有多富裕呢,经济方面具体的指标这里不列举了。在这里,笔者列举一下各朝代的结束方式,让给读者朋友自己从侧面去想象一下,宋朝的富裕程度。
秦朝因为“天下苦秦久矣”,爆发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和吴广虽然兵败身死,刘邦和项羽帅领的义军却最终灭掉了秦朝。
西汉被王莽夺取政权不久,活不下去的农民爆发了大规模起义并推翻了王莽。
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黄巾起义军的沉重打击没有最终灭掉东汉,但使得东汉的统治土崩瓦解,名存实亡。
西晋在爆发八王之乱后,被匈奴人攻灭。
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烽火燃遍中原大地。窦建德,李密等人领敬培导的义军动摇了隋朝的统治根基,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唐朝,则是在黄巢的打击下丧失了统治的根本,最后被朱温给灭掉。
宋朝的北宋亡于金国的侵略,南宋亡于蒙古的侵略。
元朝末年,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先被义军占据了南方,后来又被出身义军的朱元璋赶到大漠去了。
明朝,亡于李自成和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
清末,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纵横于南方和北方的广大地区。起义军动摇了清朝的根基,从此清朝对各地的控制能力严重下降,最后被革命党推翻。
不难发现,只有宋朝和西晋不是亡于农民起义。其余的朝代都是大规模的饥荒导致农民起义,而改朝换代的。
西晋存在时间不长,建立于265年亡于316年,只存在了51年。爆发了八王之乱,引来了匈奴的侵略而亡,算是个特例。这里不讨论了。
如果细心研究历史会发现,古代朝代都会经历:建立――盛世――衰亡,这个三步曲。
一个朝代建立之初,因为改朝换代的战争而人烟稀少。故而新朝代初期,人均土地占有量大。人们忙着种地,生孩子。无人闲的无聊去闹事,故而政治清明。
到了中期,人口繁衍众多,到处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这就是人们说的盛世。
到了晚期。人口总量过多,人均土地不足以养活这么多人。加上阶级固化已久,导致了贵族的腐败和对资源的垄断。广大底层百姓无法生活下去,为了生存铤而走险,于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爆发了。面对强大的起义军,统治者往往因无力回天被推翻,于是一个朝代就这样被终结了。
宋朝也爆发过农民起义,但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没有超过一个省的范围。读者朋友这意味着什么吗?
这意味着,宋朝没有发生过大的饥荒。宋朝发生的几次农民起义,除了几次是反抗金国和元朝的起义外。
山东的宋江起义,安徽的方腊起义,四川的王小波起义,都打出了反对官府的剥削压迫的旗号。要求减轻徭役和赋税,均贫富。
他们起义的背景都是人们生活困苦不堪,因不愿忍受沉重的徭役赋税而起义。但是这些地方并没有饿死人的记录,起山稿模义者自己也没说是为了避免饿死而起义。这是宋朝经济方面富裕的最好体现。
唐朝天宝年间人口达到了巅峰,天宝13年,即公元754年,有7000多万人口。天宝年间开始,唐朝经过安史之乱等战争。逗缓到859年时,比起天宝年间,人口下降了不少。然而,此时爆发了黄巢起义。据史载在作战时黄巢义军的军粮不足,只好以人为食。军队还没食物,百姓的惨境可想而知。
据专家考证,宋朝徽宗年间,人口已经达到了1.3亿,比唐朝增加了差不多有1倍。宋朝和以往朝代一样,也有天灾人祸。宋朝土地兼并和官府腐败很严重,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并且宋朝比唐朝疆域小了许多,也就是说宋朝的土地很少。然而,宋朝并没有出现饥荒,也没有饿死人的惨剧。甚至,从史料来看宋朝人生活水准比唐朝人高得多。宋朝人比起唐朝人,食谱更加丰盛,营养水平也更高。要知道,宋朝并没有薯仔、红薯和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
也就是说,与唐朝相比。宋朝以更少的土地成功的养活了更多的人,并且生活水平还提高了许多。宋朝是怎么做到这一奇迹的呢?
城市对粮,肉,菜和水果的需要很大。赚钱是能提高人的动力的,土地拥有者为了赚钱而积极的提高产量。菜,肉,粮的产量增加很快。
宋朝人善于做生意,远方的食物也以商业手段上了宋朝的餐桌。产于辽国与西夏草原的牛羊肉和奶制品,沿海的水产品都能流入中原市场。丰富了人们的食谱,也替代了一部分粮食。
J. 宋朝的财政收入到底是多少
北宋财政收入峰值为1.6亿贯(两、石、匹、围),南宋峰值为1亿贯明芦陵(两、石、匹、围),看着好牛逼是吧,给个对比数据,金国财政收入峰值约3亿贯(两、石、匹、围),相当一段时间超过2亿贯(两、石、匹、围),当然这其中有宋朝岁币的功劳,宋代给人财政收入高的感觉是因为我们都按明清的财政收入标准不加换算的计哗迅算了宋朝的财政收入,简单的认为一贯就是一两白银,但由于宋朝发行交子,加上年年岁币,国家战争不激戚断,银贵钱贱非常明显,宋代交子一贯仅兑制钱770文,4贯制钱(4000文)才兑1两白银(南宋),北宋约2500制钱一两白银(37.5克),而宋代是实物税收和货币税收并行的,实物粮食以石计,藁秸、薪蒸(军马粮草)以围计,布帛以匹计,金银、丝绵以两计,其中藁秸、薪蒸基本不值钱,一围也就100文,一石粮食北宋大概300到600文,南宋则要2贯(1540文),帛基本与一贯钱一匹,丝绵一两约0.4两白银,即800到1600文,而宋代岁入70%的数量是粮食和藁秸、薪蒸,而这些东西在明清时不计入我们一般认知的财政收入里面的,明清计入中央财政收入的都是白银,所以若是换算一下,将宋朝财政收入按明清标准折合成白银(50克一两),那么北宋峰值约1200万两(不考虑白银成色,若考虑白银成色背诵应该低于1000万两)正常约500到550万两,南宋峰值约450万两,正常在270到300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