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经济学四大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读曼昆教授的《经济学原理》,实在觉得这是有史以来最有趣的一本教科书。问有趣在哪?它用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来给你讲经济学知识,它让你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看世界。
<p>
</p><p>《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开篇就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涉及人们如何做出决策,人们如何相互影响,整体经济如运行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介绍关于人们如何决策的四大原理。</p><p></p><div class="image-package"><img src="http://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1849930-46385ae313b85e59.jp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imageView2/2/w/480/q/100">
<div class="image-caption"></div></div><p><b>┏ ( ω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b></p><p>简单来说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我们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b>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b>。</p><p>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权衡取舍。你有两个小时的空闲时间,如果你把它用来看书,那你就得放弃睡眠,看电影等其他事情;如果你口袋里只有十块钱,买了八块钱一杯的奶茶,那你就放弃了五块钱一杯的柠檬水。</p><p>从大的角度来看,当人们组成社会时,我们仍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当一个国家的支出更多地用于巩固国防,用于提高国内经济建设的支出必然会减少;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企业成本,企业利润变少,支付的工资必然变低,产品价格也会变高,也就是说,国家对污染的管理会换来清洁的环境,但代价是企业,工人,消费者收入的减少。</p><p><b>原理一告诉我们,生活时时刻刻面临权衡取舍,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决策,然而,我们只有了解我们面临的选择,才有可能更好的做出决策。</b>这是原理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p><p>
</p><p><b>┏ ( ω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b></p><p>既然面临着权衡取舍,那么我们就要了解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与收益,以此来决定取谁舍谁。</p><p>这里引入一个新概念,<b>机会成本,意思是为了得到某些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b></p><p>举这样一个例子,十月一你要去巴厘岛七日游,你需要付出哪些成本?首先是机票、住宿费、买东西、吃饭所用掉的钱,其次还有时间,也许这段时间你本可以用来工作,或用来陪家人朋友,时间也是一种成本。然而收入是你可以得旅游带来的舒适自在。通过对成本和收入的比较,你可以更好的做出决策,当然,情况因人而异,是成本大还是收益多,完全视你个人而定,自己喜欢就好。</p><p><b>原理二告诉我们,做决策时要考虑机会成本,比较成本和收益,然后做出恰当的决策。</b></p><p><b>
</b></p><p><b>┏ ( ω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b></p><p>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b>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b></p><p>原理三可以这样来解释,生活中,我们很少面临绝对和绝对不的决策,更多的是介于其间的灰色地带。到了快睡觉的时间,爱听音乐的你,面临的选择可能不会是不听与一直听,更可能的是启用定时关闭功能,听上一段时间再睡。要减肥的你,面对午餐饭里的米饭,可能不会是都吃掉或绝对不碰,更可能的是吃点其中的一部分。</p><p>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b>那么这个增量调整该怎么调整?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决策。</b></p><p>举这样一个例子,假如你是一个正在军训的新生,教官让你们休息时,你会捧着水杯咕咚咕咚李谈橡喝掉一大瓶子水,再给你一瓶水,你可能就喝不上整瓶了,只能喝掉部分,这是因侍缺为你已经快喝饱了,再喝的话不但没有解渴的作用,相反还会让自己撑着,剩下的水已经没法带给你收益,所以你决定第二瓶水之歌一部分。这个决定就是围绕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而做出的。</p><p><b>原理三告诉我们,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b></p><p><b>
</b></p><p><b>┏ ( ω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b></p><p>一位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哪旁的解释。”由此可见激励在经济学中的地位。那么激励是什么意思?<b>经济学中把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东西叫做激励,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b></p><p>由原理三可知,理性人会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也就是说,他们做出决策之前已经对激励做出了反应。</p><p>如果你看中的一件衣服过几天就要打折,你会现在就买么?很明显,一般人会等它打折再买,因为我们可以节省一些钱,过几天再买的这个行为就是对省钱这个激励所做出的反应。</p><p>一个人很喜欢吃苹果和橘子,如果苹果突然猛的涨价,他是不是会多买些橘子而不是苹果?大多数人还是会这样做的。这也是对激励做出的反应。</p><p><b>原理四告诉我们,做出决策的过程中,你需要对潜在的激励做出反应,这样才能使决策能获得最大收益。</b></p><p><b>┏ ( ω )=☞:总结</b></p><p>换种思维看世界,感觉真是很奇妙,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吧,懂得更多,发现的乐趣也越多。多学点知识,总是没错的。</p><p><b>
</b></p><p><b>
</b></p>
‘贰’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上一篇我们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
这一篇,我们来详细讨论第一部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发现经济学告诉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
“没有最佳答案、只有权衡取舍”。
首先, 在微观经济学中 ,研究的对象是个体。
对个体来说,时间是稀缺的。我们总是想赚最多的钱,就没法把大把的时间都去享受生活。如果我们想把时间都花在享乐上,往往又没时间去学习精进、没时间让自己赚更多的钱。
享乐和赚更多的钱都是我们想要的,没法同时最大化,那么就只有权衡取舍。看如何分配工作和享乐的时间,让总的收益最大化。
这是微观中的权衡取舍。
千万别忘了,经济学里这个收益可不止是钱,而是综合地给生活带来的“爽”的感觉。
另外, 在宏观经济学中, 关注的对象是经济体,或者说一个国家。
比如在一个宏观经济低迷时,想刺激经济增长,可能会让央行“开闸放水”,也就是印钱,这样会刺激经济增长,但是“放水”又会导致物价指数过高,高通胀一定又不是好事。
经济增长和低通胀率不可兼得,这又是在宏观经济中的权衡取舍。
我们再想想,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
市场是“无形的手” ,可以在市场中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市场并不是完美的,有外部性、有信息不对称、有垄断势力等等问题,这时 市场就会失灵 ,需要政府去协调。
政府这只“有形的手”, 需要对市场进行一系列的干预,解决 “市场失灵” 的问题,试图让市场更加有效,但也经常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矫枉过正”等等问题,这又可能会导致 “政府失灵” 。
市场机制不完美,市场会失灵;
政府想去校正市场失灵,但是政府本身也会失灵。
没有最佳答案,只有权衡取舍。
再者,天然的市场机制必然导致财富的两极分化,那是否需要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是否需要政府进行财富再分配呢?
不进行财富再分配,让人们丧失了“平等”的权力;进行财富再分配,又会牺牲市场效率。
平等和效率不可兼得。
你看,最后还是那句话,没有最佳答案,只有权衡取舍。
相信你也知道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就是你选择一件事,必须放弃另一件事情。
凡事都有机会成本,只要是作出选择必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比如:我们都要工作,我如果做程序员,就不能做产品经理;我现在想睡觉,就没法看电影;现在你在看我的文章,就放弃了做其他的事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觉得你现在工作的成本是什么?
你可能认为是:我上班的路费啊、我的饭费啊…
其实不是的。机会成本告诉你的是,你现在工作的成本是你放弃的、在别处的机会。
这个机会不只是你可能找到另一个工作的薪水,还包括你可以享受的生活、对家庭的照顾、忙碌程度等等的综合评价。
当然,恋爱也是有成本的,这个成本不止是放弃的其他追求者,还有原本的你自己,你需要放弃的个人时间、个人爱好、对父母的陪伴等。
凡事都是有成本的,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天下确实没有免费的午餐。
当你想去吃一顿免费的、又好吃的午餐时,那里一定有很多人排队。你需要排队的时间本可以用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所以现在我不会为了几块钱的优惠在淘宝纠结很久了,因为我知道我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更珍贵的。
我们在做任何行动时,都要再想想,我的成本有哪些,尤其要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部分。
“边际”是经济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边际就是在“边缘”上带来的变化。什么意思呢?
考虑边际量时,一般涉及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先解释一下边际成本,对消费者来说,是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的消费,需要新增的成本;对供给者来说,是每新增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需要新增的成本。
举个例子,我去麦当劳吃饭,买第一杯可乐是5元,第二杯是半价。那我买第一杯可乐的边际成本就是5元,买第二杯可乐的边际成本是2.5元。
那边际收益呢?就是指每多消费一个产品,能给你带来“爽”的感觉。
第一杯可乐和第二杯可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是不同的。第一杯可乐让你满足感很高,第二杯可乐就让你没有那么开心了,第三杯、第四杯...给我带来的满足感会越来越低。
这就是经济学非常重要的: 边际收益递减的规律 。
我觉得喝第一杯可乐的满足感值5元钱,所以我会购买,但是第二杯呢?我就要衡量一下,再喝第二杯可乐给我带来的“边际收益”,与第二杯可乐的“边际成本”2.5元比较。
如果边际收益>边际成本,那就应该购买;如果边际收益<边际成本,那我就不会买了。
所以理性的经济人不会听到五折就觉得好便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价格设置,就是因为第二杯的边际收益已经递减了,如果不打折你可能就不会买这第二杯的可乐,餐厅是在用打折的方式促进你的更多消费。
边际的概念,还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生活。
比如,为什么恋爱时间久了,伴侣总是会喜欢打游戏、刷抖音、刷朋友圈呢?为什么任何公司、任何工作都禁不住近处来看?因为边际收益会递减,伴侣之间相处的边际收益会递减,工作带来的边际感受也会递减。
理解了边际收益递减,我们能够好好接纳自己的“三分钟热度”,能够好好接纳别人的“心不在焉”,让我们更好的和世界相处、与自己和解。
边际的概念,能给我们决策上的启示。
我们怎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呢?把每多一个单位的成本,可以是一个单位的时间、抑或是一个单位的金钱,花在让你获得收益最大的事情上,那么总收益就会达到最大。
我们如何面对商业上的决策呢?不要盯着沉没成本,已经投入的成本就不要再考虑了。只需要考虑未来的边际收益——哪种方案能让每投入的1块钱,产生更大的收益,这就是应该选择的方案。
激励会改变人的行为。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为了保障驾驶员、乘车人的安全,汽车中配备了安全带。但是安全带被装到车上之后,驾驶员知道自己的安全有保障了,会开车更快、也会在驾驶时做更多危险的行为。所以,在汽车安装上了安全带之后,驾驶员的受伤率降低了,车祸率却提升了,行人的受伤概率也变高了。
这就是一个“安全保障”的激励,对人的行为的改变。
在市场上,更多的激励是以价格为信号进行的。
在其他条件都没有变化时,当某种商品价格降低了,市场上的需求量就会提高,但是供给者就会减少。而如果某种商品价格提高了,市场上的需求量就会下降,但是供给者就会变多。
我还记得之前有一年多宝鱼的价格比较贵,而第二年多宝鱼就忽然便宜起来了,这就是因为高价格给出了一个“激励”,让更多的人加入养殖多宝鱼的供给者的队伍,这就让多宝鱼的价格便宜了起来。
而今年因为猪瘟影响,猪肉的价格提高了很多,市场上愿意买猪肉的人就减少了。猪肉价格提高,在病情在国内并不严重的情况下,也能让一些人考虑去养猪,随着一波一波新猪的出栏,猪肉的供给量提高,价格就可以逐渐降低下来,猪肉的需求量就也逐渐提高了。
除了市场的价格激励,政府也可以使用很多激励方式,影响市场中人们的行为。
通过减税刺激企业生产和雇佣员工、还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通过降息、降准来刺激经济复苏,加息、提准来防止经济过热。
另外,很多政策的使用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激励结果,比如政府对贫困人口的救助,会造成养懒汉的情况。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这是我们在做出决策是不能忘记的第四个原理。
本文介绍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的四大经济学原理,它们是:
下一篇,我们会讨论人们如何互相影响的三大原理。
希望经济学的十大原理能够帮助你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并且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上一篇: 你一定要知道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叁’ 经济学十大原理,提升你经济思维的必备知识
非经济学专业的人要培养经济学思维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总是面临取舍
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却是稀缺的,每个人总是需要把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实现最优的配置,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比如你有100万,如何支配这100万,使它能给你带来最大的收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
原理二:得到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为了得到它而失去的东西
这涉及机会成本的概念,举个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假如你投钱成立了一个公司,你本身具有管理公司的能力,所以你自己管理公司的运营而不找职业经理人,那么你管理公司所获得的个人的收益一定要大于你去别人的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的收益,那么你去别的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的收益就是你自己开公司自己管理的机会成本。你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大于你的机会成本,这样才是对自己来说的最好的选择。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是经济学对人的基本假设,经济学认为人都是理性人,即在作出经济决策时,仅考虑获得利益的多少。边际量可以理解为增量,在做决策时,理性人要考虑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大小。当边际收益大于或等于边际成本时,才会行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在作出决策时,会考虑收益和成本的变化,收益增加会对人们产生正向激励,从而更有可能采取行动。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的境遇便好
贸易可以充分发挥贸易双方的比较优势,比如这个国家造船业发达,那个国家造车比较厉害,那这两个国家可以发生贸易,用汽车换船或用船换汽车。这样两个国家都可以因为专业化生产提高产出效率,都可以用更多的船或车换更多的车或船。
人们之间的交易所的实际上也会因社会实现分工和专业化生产而增加。
原理六:市场是组织经济的一个好方法
市场会让人们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自发形成合作和竞争关系,而合作和竞争会提高产出效率,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产出。但如果任由市场调节经济又会产生很多问题,人们的逐利性会使生产不断扩大,最终造成生产过剩,产生危机。所以市场是组织经济的好方法,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万能的。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刚说了市场不是万能的,因为市场会产生市场失灵,比如:任由市场的竞争会产生垄断,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市场中的很多行为会给别人带来好的或坏的影响,而给别人产生影响的市场主体却不用为此而获得收益或承担责任;而且也会有很多市场无法承担并且必不可少的社会责任,比如军队国防等公共物品。所以这时候需要政府的干预来弥补市场的失灵,从而更好发挥市场对经济运行的正向促进作用。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能力。
一个国家的财富不是这个国家拥有多少钱决定的,而是由这个国家所拥有的物品决定的,人们追逐钱实际上也是为了获得更多能提升生活质量的物品,所以一个国家的生产物品能力越高,一个国家的财富也就会越多,人均财富也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提高。
原理九: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涨
我们现在用的货币只是一种靠国家强制力保证的信用货币而已,发行的货币需要和国家拥有的财富相匹配,否则,如果只增发货币,而财富的数量没有增加,那么用相同数量的货币标的的财富数量就会减少,所以通货膨胀会让人们拥有的财富缩水。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短期取舍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在短期内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造成这种关系的逻辑是:经济刺激政策—需求旺盛、产出增加—失业率降低—需求进一步增加 但产出在短期内的增加无法满足需求的增加—物价上涨 产生通货膨胀
‘肆’ 谁知道经济学研究是从研究个人如何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
答: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都是从构成社会的人和关系开始的。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关于做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做出决策就是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他最宝贵的资源-时间。他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也可以把时间在这两个学科之间进行分配。对于他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他都要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对于他用于学习功课的每一个小时,都要放弃本来可以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上网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一小时。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经典的权衡取舍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的国防(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在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入减少了。
例如:我们来考虑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这些此类政策,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另一些政策,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给予比其他人更多的支持。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的平等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的。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是,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换句话说,当政策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就变小了。
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什么决策。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因为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因为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物质生产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因为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他们。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耘:请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大权衡取舍的例子。
‘伍’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
1)为了得到一样东西,我们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样东西
1)人们通过考虑某事的成本与收益来决定是否做某件事情;
2)不过,做决策需要将这件事与其他选择方案相权衡
1)人们作最优决策时比较边际上的成本和收益
1)成本和收益的边际量变化促使人们作出反应
2)当某种可能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时,人们就会选择它
1)人们从贸易中受益
2)竞争导致从贸易中收益
3)贸易可以使人们专业分工,做他们最擅长的事
1)在市场中,家庭决定买什么和为谁工作
2)企业决定雇用谁和生产什么
亚当斯密观察到,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中相互作用时,他们的行为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收“指挥着
因为家庭和企业在决定买什么和卖什么时眼睛都盯着价格,他们就不自觉地将他们这些行为的社会收益与成本考虑在内了
这样以来,价格引导决策者,达到使社会整体福利最大的结果
1) 当市场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市场失灵发生
市场失灵可以有外部性引起,它是某人或企业的行为对旁人(市场以外的人)的利益造成的影响
市场失灵可以由市场势力引起,它是个人或企业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
看不见的收也不能确保公平地分配经济成果
生活水平可由不同方式度量
比较个人收入
比较一国生产的市场总价值
几乎全部的生活水平的不同都可以由生产率的不同来解释
生产率时每一个工人每一小时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通货膨胀是经济中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
通过膨胀的一个原因时货币发行量的增长
当政府法行大量货币时,货币的价值就下降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过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得失交换
短期中决策者可以通过改变政府支出量 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经济所经理的通胀与失业的组合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行动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福利产生了影响
市场权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着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陆’ 经济学原理
曼昆经济学原理包括了宏观和微观部分。《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们是如何决策的。这其中包括四个原理:原理一,人们面临着权衡取舍。此原理典型的注释 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某个你喜欢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个喜欢的东西,因此,作出决策要求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或者几个目 标之间有所取舍。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的重要,因为人们只有了解自己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空孝芹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当作出任何一项决策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每一种可能的行动而带来的机会成本。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生活中许多决策,涉及到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经济学界称这些调整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作出更好的斗毕决策。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行动。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因此,在分析任何一项政策时,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激励发生作用慎桥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柒’ 经济学十项原则中哪个原则是描述人们如何决策
经济学十大原理:
一、人们如何做出选择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二、经济如何作为整余毕颂体运行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三、国家做出的选择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数散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竖郑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捌’ 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又可以从三大角度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它们回答了三个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是人们怎样作出决策。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获得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那么所谓的决策,就是在这两件东西中进行选择最后有所取舍。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因为人们之间都面临着交替关系,所以,在作决策时人们就要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问题是一项行动的成本往往并不是很容易就可计算出来的。
原理三:理性考虑边际量。作者认为生活中有很多决策都与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小的增量调整有关,这些调整就是所谓的“边际变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作出决策是在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后进行的,当成本和收益变化时,人们的决策及行为也就会发生变动。所以,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的。这种激励既可以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第二个大问题是人们如何相互交易,这个问题可用以下三个原理加以解释。
原理五: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在贸易中往往存在着竞争,贸易和体育竞赛不同,不一定是一方胜利而另一方必然失败,它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竞争的结果是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如何分析资源这一问题上,一向有两种方法,一是中央计划,二是市场机制,前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后者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作者指出,市场经济虽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有市场失灵等,所谓市场失灵,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外部性。外部性有好有坏,污染就是一个不良的表现。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整体经济如何运行,这个问题可用以下三个原理加以解释。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动的能力。世界各国贫富不均,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原因在于生产率的差别。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好多货币时,物价上升。这是一个货币理论,指的是通货膨胀这一现象,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量的增加,在大多数严重或者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都是由于这个原因。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通货膨胀虽然有害于经济的发展,但政府却很难彻底地去消灭它,原因在于降低它时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这就是一个二难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在菲利普斯曲线上反映出来。
以上十大原理是该书的中心命题,而书中其余部分则是围绕这些原理来论述的,或者说是这十大原理的具体阐述。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玖’ 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是什么,请简要叙述十大原理
曼昆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涉及人们是如何做决定的、如何相互交易、整体经济是如何运行的三个方面。在
在人们是如何做决定的方面,原理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即为了得到我们喜欢的东西,
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欢的东西,做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间权衡取舍;原理二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原理三是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即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原理四是人们会对激烈作出反应,即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作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动也会改变。
在人们如何相互交易方面,原理五是贸易使每个人变得更好,通过个人从事各自最擅长的事,而通过贸易获取自己不是最擅长东西或服务,能够使得自己获得最大的受益;原理六是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最好方法,即“在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千百万利己的决策者和分散的决策,能够促进普遍的经济福利。原理七是政府有时是可以改变市场结果,只有产权得到保障,市场才能运行。
在整体经济是如何运行的方面,原理八是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即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原理九是当政府发行过多的的货币时,物价上涨;原理十是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即当政府增加经济中的货币量时,一个结果是通货膨胀,另一个结果是至少在短期内降低失业水平。这种权衡取舍的曲线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拾’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是什么
经济学十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