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征是什么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战略目标。即到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些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以雄厚的经济基础来支撑,必须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来不断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体系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诉求和目标就是打造“质量第一、效率优先”为本质特征的经济体系。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破解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从本质上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是引领经济质量提升,破解发展矛盾和瓶颈的有力抓手,是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强国之路,是推动产业转型、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经济迈向中高端的战略举措。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参与全球治理的需要。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新格局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应的是国际标准、国际规则、国际平台,是中国经济高质量“走出去”的迫切需要,更是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话语权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当前,国际形势和竞争力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部分发达国家逐步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阴霾”,经济复苏迹象明显;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在快速发展,其国际影响力也与日俱增。据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对外开放发展质量、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显得重要而迫切。
4,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四个科学内涵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即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先进协同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具体来说,
5,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旨在阐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发展成果共享为终极目标的经济体系。
六,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指把各种要素调动好、配置好、协同好,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资本、资产、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的作用,协同促进实体经济和产业体系优质高效发展。
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要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
八,不断增强我国的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构建坚实基础。从其基本特征看,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体现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高效率的发展水平、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平衡发展的地区格局、高水平的农村发展、全新的对外开放格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等七个新特征。
⑵ 如何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当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抓好的工作有哪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主要任务包括以下: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既有供给问题也有需求问题,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但供给侧和结构性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供给结构失衡,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资源配置存在“脱实向虚”现象,影响了发展基础的巩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一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二是加快形成新动能,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三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显着,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还不相称,与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还不适应。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一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倡导创新文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已连续十几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1.2万亿斤,农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五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差距。一是协调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二是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放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是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四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害在创新,关键靠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三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性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三是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四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
应答时间:2020-12-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⑶ 现代化经济体系6个内涵是什么
1、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速保持世界前列,人均收入持续增长,进入高收入阶段,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要素生产率大大提高。
2、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排放污染“脱钩”,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模式。
3、更平衡的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国家战略规划、跨地区战略规划、区域性战略规划衔接有序、配合有效。这就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更加成熟,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动更为有效,跨地区的转移和互助机制逐步成型,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4、更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并非西方当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才是现代市场经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特征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和政府的“两只手”都要起作用,这是中国发展的优势所在。
5、更全面的对外开放。我国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成为贸易强国、对外投资强国,具备一批全球贸易中心、研发中心,以及面向全球的创新合作、产能合作、服务合作、投融资合作网络。
6、更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语境下,要全面构建比较稳固的现代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以及门类齐全、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总体要是技术进步在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得到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
现代化经济体系释义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紧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布局的内在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途径。
也是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和全面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意义深远而重大。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现代化经济体系
⑷ 说说你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解
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以奠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基础。为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需要将其放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考虑,首要内涵是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导向的经济体系。
这样一种导向的经济体系,意味着我们应该避免机械地国际对标,将现代化经济体系简单理解为业已实现现代化国家的经济体系。评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成效如何,是否已经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标准应该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持续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⑸ 浅谈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内涵
根据十九大报告精神,新时代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由以下基本就是构成:
一是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中国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只要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6%-7%,到2050年左右,中国人均GDP、人均GNP或国民收入达到世界现代化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的经济总量就绝对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
二是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人均水平要超过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中国可以在衡量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其他指标方面奋起直追,如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预期寿命等方面,中国的进步都十分迅速。
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结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经济的语境下,是指要全面地构建比较稳固的现代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级化的装备制造业,以及门类齐全、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总体要求是技术进步在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得到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建立这样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
四是现代化空间布局结构和协调程度。指国土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要素密集程度较大、生态容量适度、城市群落连绵、区域发展差距较小的生产力布局结构。
五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并不是西方当代的市场经济体制才一定是现代市场经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特征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和政府的“两只手”都要起作用,这是中国发展的优势所在。
六是高水平的开放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一定是全方位立体开放的经济体系,是深度加入全球分工体系、与世界经济之间有着良性循环关系的经济,不仅可以输出商品和要素,而且也可以吸收商品和要素,但绝不是依赖型的输入型经济(如技术依赖度比较小);不仅可以引进来,而且可以走出去;不仅可以对东开放,而且可以沿“一带一路”向西向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