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21全国百强县,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新榜单有何特点
2021年百强县出炉(以2020年GDP为依据), 经济强省 广东和山东 被 江苏和浙江 在数量上碾压! 福建、湖南、贵州、陕西、河南、江西 也牛起来了! 百强县最强的当属江苏省,前5名占据4席,浙江和湖南强势崛起!
前10名浙江、湖南各有2席。前20名中贵州仁怀市第12名,陕西神木市第17名,都高于山东最强的位列第20名的胶州市。且看2021百强县前二十名榜单:
01.江苏昆山市,02.江苏江阴市,
03.江苏张家港市, 04.福建晋江市,
05.江苏常熟市, 06.浙江慈溪市,
07.江苏宜兴市, 08.湖南长沙县,
09.湖南浏阳市, 10.浙江义乌市,
11.江苏太仓市, 12.贵州仁怀市,
13.浙江诸暨市, 14.福建南安市,
15.福建惠安市, 16.江苏如皋市,
17.陕西神木市, 18.浙江乐清市,
19.福建福清市, 20.山东胶州市,
2021经济百强县具体排名于文章最后
2021年百强县排行榜有三个想不到!
经济总量全国第一的广东省,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 广东省最强的博罗县排名全国第88名,广东全省只有博罗县、普宁市和惠东县3个县入围全国百强, 这一数据不及湖南(5个)、湖北(7个)、河南(7个)、福建(9个)这些普通省份。
要知道2020年广东GDP高达110760.94亿,这也很大程度说明 广东省是一个县域经济极为不发达的省份, 进一步说明广东省内发展的不平衡性,广东应该是省内贫富差距最大的省。
贵州省、湖南省、陕西省 这些欠发达省份竟然 有多个县的县域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前二十。
仁怀市!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贵州省仁怀市(遵义市下辖县级市)高居全国第12位,不仅超过山东省最强的胶州市(青岛市下辖县级市)还差点超过了发达的长三角地区的江苏太仓市和浙江义乌市。
长沙县、浏阳市! 湖南省长沙市下辖的这两个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名,长沙县位居第8名,浏阳市位居第9名,湖南省成为除江苏省之外跻身百强县前十名最好的省份,百强县前十名:江苏5个,湖南2个,浙江2个,福建1个。
神木市! 位居大西北荒漠的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神木市位居百强县第17名,2020年实现GDP1294亿,高于山东省最强的县级市青岛下辖的胶州市。在贫穷落后的大西北能有这样一个经济强县实属不易,希望神木在立足能源为基础的发展上打造新型产业经济,始终保持在全国县域经济中的领先地位。
以往给人们落后、贫穷印象的贵州省、湖南省、陕西省、安徽省和云南省都有强势崛起的县域经济,这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曾经贫穷落后的省份正在快速崛起发展,部分地市和县市具备了赶超东部发达省份地市和县市的实力。全国正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
经济总量全国第三的山东省,曾经也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三大核心省份之一,与江苏和浙江同处第一阵营。
然而, 在2020年山东百强县数量出现了大幅度减少 , 山东最强的县青岛市下辖的县级胶州市位居全国第20名 ,除了不及江苏、浙江和福建的县(县级市)之外,就连湖南、贵州、陕西最强县(县级市)都碾压了山东的胶州市。
2020年GDP入围全国百强县的山东县(县级市)具体名单为:20.胶州市,29.龙口市,39.荣成市,48.邹城市,53.寿光市,56.滕州市,63.肥城市,65.平度市,71.招远市,72.莱州市,78.诸城市,87.广饶县,98.桓台县。
山东全国百强县大幅减少有客观的原因,然后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 。
客观上县(县级市)改区导致百强县数量减少,比如最近几年 即墨市 改即墨区, 章丘市 改章丘区。
更重要的主观因素则是过去五年山东经济遭遇了发展的“瓶颈”,产业落后,活力不强,表现平平。像 邹平市,新泰市、高密市、青州市 这些全国百强县常客都未能入围新的百强县排行榜。
一年一度的全国百强县排行,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我国各省市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参照因素。 每个省体现出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像江苏、浙江强大的县域经济是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色。 江浙两省的百强县数量不仅多而且单个县(县级市)的经济规模非常强大,比如江苏县级昆山市和江阴市2020年GDP总量分别为4250亿和4100亿,超过了全国80%的地级市的GDP。
但是经济第一大省 广东省县域经济实力不如一个欠发达省份 ,2021年入围百强县的广东省内县只有3个,而且排名第88名、91名、92名。甚至都不如贵州、湖南、安徽表现亮眼。
但是 广东省的经济主要是靠城市经济来支撑 ,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没有县和县级市,而且东莞、中山等地级市还是不设区县的城市,广东省在全国百强县排行中不占优势是有客观因素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广东除了珠三角以外,粤西北、粤东北、和粤北大量的县和县级市中没有几个能脱颖而出的,说明广东省内经济发展差距太大了。
2021年全国百强县排行榜单
2021全国百强县,上榜者无一例外,都是当地政府给力,懂得利用自身优势,加之合适的导向,并提供政策扶持。
贵州仁怀市,支柱是白酒工业,茅台是不是很熟悉。然而,仁怀市农村并不富裕,所以政府为红高粱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①实行价格保护,确定最低保护价;②生产扶持;落实种植面积;做好生产培训。
江苏昆山市,百强县排第一,当地政府以国家新兴产业为导向,先后出台完善 科技 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等系列引导扶持政策。做到一个产业一项政策,一个行业一套措施。
出台的扶持政策,并不仅仅是个摆设,是切落实到地。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出台了“生根”计划,每年支出不低于财政6%,设立人才 科技 专项资金.....这仅仅是一项政策,就能看出其中的“诚意”,试问:这样的县何愁不强。
举得两个例子,成功都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政府政策扶持,并且落实到位。
作为一个在贵州的湖北人,我觉得,贵州不比任何省、直辖市差。
我2013年年底来的贵州,现在定居在黔东南州凯里市。决定来贵州之前,我对贵州的印象一直不太好,一直停留在“青山恶水出刁民”的认知上,认为贵州很穷,应该是全国最穷的省份吧。来到这里生活之后,我才发现我真的错了。
其他的县市我去得少,暂且不论。仅仅以黔东南州的16个县市为例,跟大家分享下。
一是县市发展。近几年来,贵州依托大数据,各县市大力开发 旅游 产业,以“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打造出了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景区景点,比如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镇远古城、从江加榜梯田……每个县市都形成了自己特色发展之路。
二是交通。像麻江县的交通,早在2018年就实现“户户通”,这早就超越了以前的村村通、组组通,而且,村里到县城每天都有乡村客运班车。不过,我大湖北的黄冈市团风县,前段时间才开通出租车运营,这里的出租车每个县都在2013年前后开始运营了。还有发达的交通网络,高速网络,县县通高速早已不是梦幻,而现在,贵州提出的目标是“县县通高铁、县县有飞机场”。
三是消费。原本以为,贵州的地方穷,消费水平应该很低。外面有的,这里也有,外面没有的这里也有。消费水平普遍偏高,人工成本、材料成本也偏高,2015年我装修房子的时候就做了对比,这个跟运输成本高息息相关。
从 科技 现代化来说,贵州有其独有的优势,“大数据中心”“天眼”等;茅台酒姑且不说,仅仅是老干妈也是其他县市也难以比拟的。
尽管说来,这里的工业化水平确实比沿海地域要欠缺些,但是,贵州每年以全国前三的增长速度勇猛前进。不得不说,贵州这几年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
贵州哪个县强过山东和广东了?
广东和山东百强县之所以锐减,是因为近十几年来一直在大规模撤县划区。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珠海都已经完全城区化,早已没有县城,而且广东GDP超过70%都集中在珠三角,所以非珠地区没有百强县也很正常。
山东同理,青岛的即墨和胶南,威海的文登,济南的章丘,这些在十年前都是百强县位列前30的水平,但是现在全都变成了区,不再参加百强县评选。
十年时间里,江浙粤鲁四省先后撤市划区超20个,所以中西部才会有更多县城递补进入百强。不可否认,中西部这几年的进步的确很大,但是说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这的确是不自量力。
纵观整个贵州省,入围经济百强县只有1个,这就是位列第12位的仁怀,2020年GDP1364亿。怀仁隶属遵义,遵义2020年全年GDP3720亿,一个仁怀就占了全市36.67%,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这个比例级别在任何经济强市都不存在。所以仁怀能排在这个位置不是比广东山东的县强,而是资源过度集中。
你提到的湖南也是相似的道理,名列第8和第9的长沙县与浏阳市都是隶属长沙,虽然单独占比没那么大,但却同属一市。
如果你对比一下整个省域范围,你会发现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这些沿海地区县域均衡性是真强。就以你提到的山东来说,入围的13个县级市分别来自于8个不同城市,试问中西部有哪个省份有此县域经济实力?如果没有东部省份撤县划区的那二三十个名额消失,70名之后的那十几个中西部县城还得排在100开外。现在因为有一两个县城名次靠前就认为超过某省的县域经济,这是纯属 搞笑 。
2021全国百强县,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这也是出乎意料的,但是为什么能强过经济大省广东和礼仪之省山东呢,那还得从贵州的地理位置说起,贵州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环境可谓是山青水秀,气候宜人,有着很强的中华文化底蕴,所以这个地方发展起来了 旅游 业,也是当地 旅游 业的发展带动了其他的行业!比如零售和批发、住宿、车和 美食 行业,所以贵州今天能在全国百强县中脱颖而出,并不是一朝一夕发展起来的,那为什么现在才脱颖而出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觉得以下几点可以说明:
1. 旅游 业开始旺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基础已经得到满足了,开始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去 旅游 ,来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
2、贵州的 旅游 业已经成熟。贵州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和风景优势,在 旅游 开发上有很大的天生优势! 旅游 业体系上应该已经很成熟了,所以才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去贵州 旅游 !
这是我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啦!
贵州仁怀的GDP是1363亿,排名全国百强县第十二位,确实很厉害,但是要说是强过广东和山东,却有点言过其实了,确实山东和广东的排名比较靠后但是数量却要比贵州多。
山东和广东的百强县之所以排名靠后是因为,很多强县都已撤县划区了,自然也就不在这个名单里,佛山狮山镇2019年的GDP就是1129亿,与仁怀市差不多。
仁怀市在2016年的时候GDP还是560亿,四年时间增长了2.4倍,不得不说是非常惊人的,其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白酒行业的快速发展,茅台镇在仁怀的占比就能达到一般以上,仁怀市高速发展的这四年,也是茅台股价高涨的四年,从200多元涨到了现今的1960元,这还是因为白酒院士造成的股价下跌,否则更高。
所以仁怀的高速发展完全是依靠茅台集团的,这1300多亿的GDP大约有90%以上都是与白酒相关的,总体的质量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白酒行业出现问题,仁怀的经济发展就会停滞甚至倒退,美国底特律和我国的很多资源型,单一性产业城市都是如此。
新榜单其实与去年没有多大差别总体变化不大,江苏依然是苏大强,10强里占了五个名额,前三甲都是江苏的,福建和浙江也很强,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除去仙桃、济源等几个省直管县,其他的百强县也就分属五十多座城市,有的城市高达3.4个以上,这些城市都是在全国排名靠前或者本省区排名前列,当然其中也有一些是小马拉大车的城市,例如山东枣庄,浙江金华等其县域经济真的是牛的一批。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部,全省97%以上被山地或丘陵覆盖。由于地形限制,贵州过去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滞后,一度被称为"穷山恶水"之地。然而,过去20年里贵州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最近10年贵州强势崛起,经济增速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3。
贵州行省始设于明朝前期。但明朝贵州巡抚 郭子章 却如此评价贵州:“盖贵州乃古罗施鬼国,地皆蛮夷,山多箐穴,水不涵汀,土无货殖,通计民屯仅十四万石,为天下第一贫瘠之处,官戎岁给全仰于湖广、四川二省,盖本非都会之地,从古不入版图。我朝但因云南而从此借一线之路以通往来,一线之外,悉皆夷峒。”
2020年贵州贫困县全部摘帽,人均GDP更是超过了广西、黑龙江、甘肃,不再全国垫底。贵州 茅台 名满 全球 , 旅游 业 发展 迅猛 ,国家 政策 大力扶持 。 独山县 可以告诉你这个答案,一个30万人的县能靠财政补贴加贷款拿到400亿,就算是换成硬币全拿去打水漂也能做成个大坝了。希望 贵州 脚踏实地 加油干 ,国家政策 扶持 这么好 ,自己 再不 冲 ,说不过去了 !!
从榜单来看,呈现如下特点:
1、江苏包揽前四,分别是昆山、江阴、张家港、常熟,传统的苏南强县。宜兴、太仓也位列前十。主要原因是这些地方工商业基础较好,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区,临近上海和苏州两座大城市。
山东传统强县龙口位列第10,也是山东唯一进前十的县市。另外,胶州、荣成分别位列12和13,均为山东半岛城市,呈现出山东东西发展的差距依然明显。
表面上看浙江优势不明显,主要是浙江好多强县变成了区,不在统计范围内,毕竟县域经济、民营经济的地位,浙江是不可动摇的。
至于楼主所说贵州的县强过广东和山东我未发现,贵州的强县只是个别。
贵州主要还是仁怀,那是靠白酒产业,或者说就是靠茅台支撑起来的。
不过,也不要小看仁怀,现在仁怀的白酒产业链已经起来了,带动了上游的包装、材料等等产业,而且仁怀市茅台镇还在搞 旅游 ,古镇修得确实漂亮,走在街上全是酒香,未来仁怀会越来越好的。
当然,这是不可复制的,仁怀,贵州只有一个。而山东、广东的县,地理优势放那了,成功是可以复制的。
最后放几张茅台镇的照片,前几个月才去过一次,真的挺好玩的。
茅台镇
茅台酒厂的工人
贵州的仁怀居然排到前面去了,一瓶茅台带动了一个县的GDP,还排到了百强县的前列,真是“一酱功成”啊!如果将来的某一天茅台不香了,仁怀该怎么办呢。
B. 长沙县的跳马乡和黄花镇,哪个的经济好一些
黄花镇因为有机场,所以正在建设临空工业区,将会成为长沙重要的经济组团;
跳马乡是长株潭融城的核心地区,也是花卉之乡,目前属于待开发地区;
春华镇是湖南的农业示范区,工业相对较弱;
榔梨镇是长沙县的老工业重镇,现在是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配套工业园,已有很多企业进驻;
长沙县目前是国家县域经济18强,各乡镇的经济发展都比较快,相比较而言,黄花和榔梨在近几年经济将会发展更快一些。
C. 中部十强县gdp
代表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前十的依次为闷袭蔽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南昌县、巩义市、新郑市、肥西县、永城市、醴陵市和仙桃市。主要依据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四个维度出发,参考意义大。
湖南省在中部地区顶尖县域发展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前三甲全部由湖南省“霸占”,除此之外,醴陵市也处于第9的位置进入前十,一共上榜4个,几乎是占了半壁江山,就省份而言,处于中部六省蚂州之一,河南省3个紧随其后,江西、湖北、安徽各有一个,山西无缘。
湖南省在GDP总量上,在中部地区并没有达到顶尖水平,在前三季度中,以35332.63亿元,处于第3,是中等水平,在财政上更是中部垫底,不敌江西和山西。那么在县域经济上为什么这么强呢?中部地区10强县就占据了8个,这与省会长沙有关。长沙在前三季度的GDP总量还是力压郑州,突破万亿,进入全国前15的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贡献,有些像苏州。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市,都是位于长沙。
新郑市第6。在这份榜单中,新郑市是仅次于巩义市的存在。其实在GDP总量上,新郑市为河南省第一,在2021年高达1451.26亿元,赶超巩义市的901.88亿元。毕竟衡量的指标不止GDP总量,准确说只是经济实力这一大纬度的一部分而已。
仙桃市第10。这是湖北省唯一一个进入中部前十的县,也是湖北省的直辖县级市,面积2538平方公里,拥有152.7万的常住人口。因为省会武汉已经全部为市辖区,因此湖北省县域禅扰经济发展的“门面”,一般都是仙桃市。其在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加工业上都有亮眼的表现
D. 长沙市和长沙县有什么区别.之间又有什么联系
一、关系:长沙县隶属于省长沙市。
二、区别:
1、行政级别不同:长沙县是县级行政级别,长沙市是地市级行政级别。
2、隶属部门不同:上沙县隶属长沙市,长沙市隶属湖南省;
3、行政区域面积不同:长沙县面积1997平方公里,长沙市面积11819平方千米;
长沙市下辖四县(市)五区,其中四县(市)包括: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市;五区包括:开福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岳麓区。因此长伍扒沙县是长沙市下辖的县之一,县政府所在地为星沙镇,同时也是长沙县的县城。其县域范围紧邻长沙市区,主要在长沙市区以北、以东及以南地区,面积1997平方公里,辖5个乡,15个镇。
(4)为什么长沙的县域经济那么强扩展阅读:
截止2020年底,长沙县辖星沙街道腔扒昌、泉塘街道、湘龙街道、㮾梨街道、长龙街道5个街道,此哪开慧镇、金井镇、黄兴镇、江背镇、黄花镇、春华镇、路口镇、果园镇、高桥镇、福临镇、青山铺镇、安沙镇、北山镇13个镇;县政府驻星沙街道。
E. 湖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是哪个
湖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是长沙。
一、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城市,是长江经济带主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也是湖南省重点打造的强省会经济城市,在中部城市里地位仅次于武汉,近年来,它在各个方面得到了快速的增长,尤其是这里的经济,每年都在增速,所以长沙也是湖南经济发展最好的地级市。
二、长沙的文化底蕴。长沙在古代被称为“潭州”,别名“星城”,它地处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湘浏盆地西缘,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也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发源地。后来,长沙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经三千年城名、城址不变,有“屈贾之乡”、“楚汉名城”、“潇湘洙泗”之称,所以也成为学子们向往的大都市。
七、对于外地人来说,长沙是一个收入高、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同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都是它的优势,所以它吸引了更多外地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人口多了经济必然就上去。
F. 长株潭一体化 长沙县的区域定位是什么
长沙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三湘第一县”之称。 长沙县旅游资源丰富,势头强劲。有众多名胜古迹,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兴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开慧故居、徐漏洞亩特立故居,如“六朝遗庙”(陶真人庙)、“十方丛林”(铁炉寺)、“莲经道场”(明月庵)、左宗棠墓;有景色宜人,山水秀丽的旅游风景区,如位于跳马乡的石燕湖,位于高桥镇的白鹭湖,位于福临镇的影珠山等;还有享誉中外的丰富物产,如湘绣,金井茶叶,飘峰毛尖,春华奈李,东山辣椒,北山梅,谷塘鲤鱼,回龙白鲢,金井皮革等,为长沙县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长沙县现有各类旅游单位22个,包括返森开元、明城两家三星级宾馆,名城国际大酒店一家五星级酒店,4家旅行社,16家规模较大的旅游景区(点);有两条县内旅游线路;有黄兴、黄垅、石门为代表的9个”农家乐”示范区和一大批农家旅游点。全县以”名人故里,都市花园”为特色,旅游形象在湖南东部地区宛如一颗耀眼的新星。 经济总量:初步核算,全年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9.6亿元,同比增长17%,连颤谨续5年保持17%以上的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8 亿元,增长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0.8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亿元,增长13.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达到46372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6767美元),人平比上年增加9856元,增长15.8%。 经济结构: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5:64.6:23.9调整为10.2:67.9:21.9。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1.3和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4.5%、75.8%、19.7%;分别拉动GDP增长0.8、12.9、3.3个百分点。
刚刚从韩国洽谈归来的长沙县委负责人今天告诉记者,长沙县将联手韩国乐天世界打造乐天世界(长沙)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70亿元,占地约1413亩,是一个集主题公园、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写字楼、高档公寓等设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服务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沙乃至中南地区新的标志性旅游、商业综合性项目,成为辐射湖南乃至全国的新经济增长点。
1989年开业的韩国乐天世界是世界最大的室内主题公园,并已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同美国、日本的迪斯尼乐园一样被称为世界性的主题公园。
神秘华丽的乐天世界,在美国和日本被称作“韩国的迪斯尼乐园”,在加拿大被称作“艾德门特MALL”,园内惊险的娱乐设施、各种表演令人称道。乐天世界(长沙)项目有望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建设周期为2至3年。
G. 2020年中国百强县,哪个县第一
2020年中国百强县,湖南省长沙县排名第一。
根据赛迪顾问最近发布的《2020中国百强县域经济研究》百强县域GDP(2019年,下同)千亿县域超过33个;此外,全国百强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9万元,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区域来看,前100个县中有68个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大多数位于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周围。报告显示,排名前100位的县仅占全国土地的不到2%,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县的土地不到3%,人口不到11%,它创造了该县约四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
(7)为什么长沙的县域经济那么强扩展阅读:
前十江苏占一半
报告显示,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从区域分布看,百强县整体上呈现东多西少的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占68席,约七成;中部地区占21席,约两成;西部地区稳中有进,占据8个席位;东北地区保持平稳,保持3个席位。与2019年相比,东部地区席位减少3位,中部地区增加2席,西部地区增加1席位。
H. 长沙县为啥不愿意撤县设区
长沙县不仅仅是湖南三湘第一县,而且应该中部第一县,实际上长沙县和长沙市中间早就没有具体的分界线,撤县改区的消息屡见不鲜,而为什么至今不撤县改区呢?其中肯定是有很多原因
1.标杆作用:长沙县作为三湘第一县,2017年百强县排名中荣膺第六桂冠,傲视中部六省所有的兄弟县市。倘若改区后,就不能再参与百强县排名,望城就是最好的例子,原先也在百强县中名列前茅,但是今天变成望城区后却没有了往日风采。
2.自主权决定:长沙县自己不愿意,因为作为县的话在行政上有更多的自主权,独立的规划、经济政策等权利,包括税收等。而假如变成星沙区后,具体的规划、经济政策等要和长沙市统一,也就是要框死竖槐在市一级的框框里。县只需要对省负责,实行两级管理,改区后却变成区市省三级。
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开的一份2017年6月的答复指出, 长沙市已经向省政府提交长沙县撤县设区申请,改区后,长沙县能更好的融入长沙市大都市圈,迈向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新台阶。但是改区的话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
从经济实力及区位优势等各方面来讲,长沙县完全有资格成为长沙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其一直未撤销长沙县的建制,与长沙县当地政府的理念有很大关系。对国内县域经济有所研究或比较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长沙县为国内着名的百强县,经济实力比较雄厚。一旦撤销了县的建制,长沙百强县的名号就不复存在。对当地政府部门来讲,他们更看重百强县的名声与县建制下独立的财政,税收等权力。
另外,省一级与长沙市,对长沙县撤县设区也不太感兴趣,虽然,撤销长沙县,将其改为市辖区之后,长沙市的城市规模会有一定的增加,对长沙市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好处。但省市两级政府与县级政府观念也差不多,认为作为全国百强县的长沙县,已成为长沙市乃至湖南省的一张名片,对外展示经济发展成果,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之后,第4个国家级都市圈发展规划。很明显,未来长沙不再走外延式扩张的老路,而是通过推进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实现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目前,湖南已成立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除此之外,湖南正大力建设以长沙为核心的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推动域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无缝衔接,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
长沙县贺察撤县改区这一工作,在省政府印发的《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4-2020年)》中有提到。行政区划调整是关系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大事,其实施过程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审批。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余拍友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统筹规划、总体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城镇化问题,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作用,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经验,带动全国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纵横联动、协同推进。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协调配合,推动户籍、土地、财政、住房等相关政策和改革举措形成合力。加强部门与地方政策联动,推动地方加快出台一批配套政策,确保改革举措和政策落地生根。
坚持补齐短板、重点突破。加快实施“一融双新”工程,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镇为核心,以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发展和新型城市建设为重点,瞄准短板,加快突破,优化政策组合,弥补供需缺口,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从市长信箱了解的信息,撤县改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需要报请批复,目前正在积极跟进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第四条 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镇的发展规模、步骤和建设标准。
I. 相比武汉,长沙有何优势
首先必须说明一点,所谓优势论:70年代,武汉各个方面相当于三个长沙,武汉这些年政策肯定也比长沙好,毕竟是副省级,地理位置好,行政级别和经济权限和带派虚国家照顾上都比长沙有优势,但是武汉现在看数据,人均是不及长沙,综合实力再怎么算,也不过1.5个长沙,为何武汉没有甩开长沙,反而被拉进差距了呢?
(长沙图)
这里有个同化作用,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高度后,就需要更多的资源才能支撑他发展到更高的高度,武汉对外省的辐射还是很小的,你看看湖南多少人去一线,而去武汉的非常少,这就是武汉和一线的本质区别,武汉的辐射基本局限于省内,然后湖北难以支撑武汉发展到更高的高度!长沙和武汉类似,湖南支撑长沙发展,长沙对外省的辐射也有限,但是长沙之前弱,在辐射面和武汉差不多的情况下,发展赶上了很多了! 可以预想的是,以后差距大概就这样定型了,看速度武汉也拉不开长沙,反而比长沙略慢!
麻烦大家不要说什么武汉位置好,武汉政策好,武汉规模大,所以发展潜力大,这话经不起推敲!现在武汉的实力已经是拥有诸多优势后的所展现出来的了,要想获得更多优势,也难!
(长沙图)
还有就是一想起很多人说郑州位置好所以郑州潜力大,我就想笑,郑州6年前位置不好吗??郑州位置从来没变过,6年前GDP和长沙差不多,现在GDP比长沙少了1302亿,人均收入 消费能力 甚至连高铁客流都不及长沙,所以大家不要犯逻辑性错误,位置好就不被超? 问题是已经被超了啊!
首先明确一下结果:维一优势是人才,这个结论也是湖南与湖北之间对比的结果。
比人口和版图,湖南、湖北俩省相差不大,比经济的话武汉超过长沙,湖北也超过湖南,优势明显,武汉比长沙乃至湖北比湖南还有水运优势,号称千湖之省,武汉的大学数量和质量也明显高与长沙,比物产的话,俩省都是温带省份,山水相连,都是有山有水的省份,物产大至相同,没有明显的对比优势,俩省人民的生活习惯也是大至相同,没有明显的对比优势。
说来说去长沙乃至湖南的优势到底在哪?在于作风。举个例子:中国的百姓发了财,喜欢摆cool,福人扎堆,在这个理上武汉乃至湖北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优点,相反它是极不理性的行为,一场新冠肺炎就把武汉人乃至湖北人打得现出原形,既使不提疫情的事情,普通百姓把辛辛苦苦、有的人甚至是大半生赚到的钱都丢到城市的房产,这种行为成全的只有房产商人和政府,武汉一城独大、一城超大的结果就是证明,湖南的城市规模就要均衡一点,房产商人和政府想赚百姓的钱要困难多了,这年头能玩得过政府的人恐怕也就是湖南人了,不然就加上浙江人,长沙的房价既使不受政府的控制恐怕也高不了多少,湖南人在政治、军事、文化等等方面的优势已经有太多人去举例,我就一带羡脊而过了。有何高见请君道来,在下先行谢过。
1、长沙人均产值高于武汉:
武汉:人均GDP为 11.2万
长沙:人均GDP为 13.7万
2、长沙的上市公司数量: 根据2017年最新发布的蠢燃数据,长沙的上市公司总部数量达到64家,IPO公司数量是中部其他省会数量的总和还要多,这表明,长沙的新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为长沙的GDP高位增长提供引擎。
3、长沙的文化传媒产业优势: 2017年,长沙从全球众多城市脱颖而出,获得全球首个“媒体艺术之都”的称号,为长沙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引擎,再加上,芒果集团(湖南卫视、快乐购、芒果TV)斥资300亿打造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将长沙的马栏山片区打造成中国V谷,形成“北有中关村,南有马栏山”的格局。
4、长沙的重工业优势: 长沙是我国最大的重型装备制造产业的城市,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一批国内领先的重型工业制造企业。
综上所述:长沙在人均收入、上市公司数量、文化传媒、重工业四个方面优于武汉!
感谢网友的提问!关于“相比武汉,长沙有何优势”这一话题,据我所知有三个优势:
①长沙拥有国家级湘江新区,成立于2015年4月。为中部六省第一个获批国家级新区。
②长沙县域经济发展趋势强劲有力,其中属县长沙县为全国百强县十强,中部百强县之首。
③长沙机械工程行业具有全国领先的实力,涌现出一大批中国制造业百强企业。
为公正起见,相比武汉、长沙
有何优势已说完,接下来简要介绍一下武汉,如下:
①原中南地区总部,管理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原武汉军区总部,管理湖北、湖南等省。
②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最大的城市、最强的城市,全国经济十强。被明确支持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交通枢纽,国际化城市。
③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有大学生之都美誉。境内长江、湖泊、山林应有尽有,被誉为百湖之城。
城市宣传语:大江大湖大武汉!
我就在长沙,十来年了,也是湖南人,去过武汉一段时间,这个问题我真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是涨他人意气,我真不知道长沙能比的过武汉啥。说说基础,武汉长沙同为湘楚文化发源地,武汉以前做过首都,长沙不是,所以基础设施底子肯定武汉要好些,武汉现在还有电车,长沙就没有,我是轨道公司的,武汉地铁也比长沙要建的早,武汉三镇,而长株潭城市群不知道要啥时候。
武汉是副省级城市长沙不是,武汉现在是国家确定的中心城市长沙不是,政策扶持比不过。
说交通,现在武汉,长沙都一横一纵高铁线穿过,武汉水运有长江,长沙有湘江,湘江是汇入长江的,所以水运肯定没武汉发达。
说高等教育,长沙有中南,湖南大学,湖师大,三个985,211名校,武汉有,华中科大,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 财经 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诸多名校,教育还是比不过。
不过湖南人骨子里就没有输这个词,一直奋起直追,当长沙一个市就能赶上武汉三镇,要是长株潭城市群合并,应该可以吊打
武汉优势始终完胜长沙,2016年12月武汉、郑州被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定位。入选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的战略考量。中心城市的定位当然有其占绝对发展优势地位,以及末来城市的发展潜力后劲为依据。
一、简单做武汉同长沙对比,2017年武汉GDP总量为1.34万亿,长沙1.02万亿两个同属中部城市相差不算大远。同属万亿级GDP总量城市。人均GDP长沙完胜武汉,主要是人口基数少完胜优势。 历史 上武汉、长沙同属荆楚文化圈,荆楚文化与湘楚文化同源。
二、简单从工业做对比武汉有东风 汽车 、武昌造船等。长沙有南车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长沙 娱乐 文化产业也非常发达、其中湖南卫视旗下的芒果影视都非常出名,在文化产业上有一定影响力。
三、文化教育产业重点大学拥有量对比
武汉985大学有两所:1、武汉大学、2、华中 科技 大学。211大学有7所:1、中国地质大学、2、华中农业大学、3、武汉理工大学、4、华中师范大学、5、中南政法 财经 大学、6、湖北大学、7、武汉大学。其中武大、华中同是985大学。
长沙985大学有3所:1、国防 科技 大学、2、中南大学、3、湖南大学。211大学有4所:1、湖南师范大学、2、湖南农业大学、3、长沙理工大学。,4、湖南大学。其中湖南大学同是985大学。两个城市的大学拥有量对比武汉占优势。其中武汉在校的大学生人数达到100万人数字。排在全国前列。
四、城市人口红利城市发展后劲对比
城市人口武汉拥有1000多万,长沙700多万。人口发展红利长沙不占势,末来发展后劲武汉占绝对优势。到2030年武汉要达到1700万人口。武汉打造全球末来样板城市,武汉同是净人口流入继深圳排在第二名的城市。武汉在最近还被联合计划署选定为21世纪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的定位,从城市经济的发展GDP总量上看、以及人口红利、发展潜力后劲是完胜长沙。至少长沙在5年内是无法追赶武汉。同时武汉也在快速发展,长沙谈何容易在短期内能赶超武汉。
湖南湖北是一家。我们对于武汉没有什么敌意。没必要比。本来就一家,分家的兄弟比什么家产!有本事跟外人比去啊?湖北武汉比长沙强,这是事实。就像分家后的兄弟俩,哥哥湖北比弟弟湖南强一点点,就跟外面人讲,我比我弟家有钱,我好牛逼啊!有啥好比的。咋们要跟北上广深看齐!加油!维楚有才。曾经的楚国,近代的湖广省!
1、民营经济更发达,经济更有活力,武汉是大国企经济。
2,长沙房价更低,民众生活压力更小,更敢消费,拉动经济。
3,文化湘军, 娱乐 产业更发达,湖南卫视的强大与造星能力,必将成为长沙未来发展的核弹。
4,湘菜比湖北菜更有关注度,那么长沙更是一个 美食 之都。
5,湖南发展比湖北晚,所以湖南处于经济增长爆发期,武汉相对处于成熟甚至下降期。
6,湘妹子是不是整体更是美女的代名词,哈哈,这也是重要优势啊。美女留住优秀男人,美女让男人更有拼搏的动力。
各有优劣,都有自己城市群,长更集中,汉分散些。为什么不对接互补?两湖是楚文化发祥地,二省以湖定名,是胞省。 历史 夺中原,而湖北是难守易攻之地,失湖北而中南及华南危。湘江流域是不得了地方,多少伟人。而长江汉江流域人文荟萃。优劣是相对的,只是南长汉三省会(等边三角形,都在角尖上)携手共赢,带动三省全面发展,互惠受益的是近1.6亿人呀!
武汉目前的人才吸引力, 科技 创新,第二总部,牛逼的开发商,大型商业综合体,校友经济,武汉速度,财政收入, 科技 投入,城市综合排名,已经见证了实力对比。不要比GDP这些可以做的成绩单,比一下软经济实力就知道,武汉的基建,大交通体系,地铁已经延长到郊区,高架桥BRT,两大开发区的有轨电车,所以,还是务实的看问题,不要一张嘴武汉和长沙GDP差不多,长沙人均比武汉高这几句 搞笑 的话,这些话十年前就在说,说到今天了,你要知道武汉一套房顶长沙三套,那点人均在房价面前真的少的可怜。武汉也不会和长沙去比什么,也不会看到这个城市,所以不要比了,真的没什么可比性了!
J. 长沙 经济发展调查
推进发展的主要做法 :
长沙县地处中部内陆,境内基本没有能源资源,发展的基础也不够好,为什么在改革开放30年中能够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取得如此显着的成就?发展前景展望
今后5年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发展为主题,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新城镇建设步伐,增强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和谐。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0亿元,年均增长1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确保80亿元,年均增长20%,力争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000元,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年均增长10%。
【提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长沙县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苦干巧干,发挥区位优势,建设工业园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坚持以工促农,统筹城乡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编者按:一个地处中部内陆、没有多少资源的农业县,何以在30年间兴工强县、强农富民,成为闻名遐迩的“三湘第一县”?湖南省长沙县用实践成功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长沙县紧紧围绕发展的主题,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苦干加巧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利用毗邻省会和交通便利的条件,吸引外来投资,建设工业园区,发展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尤其可贵的是,长沙县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不忘农业,坚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以工促农,促进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也是长沙县给我们带来的深刻启示。
改革开放前,湖南省长沙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经济落后,对外封闭,人民生活停留在温饱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兴起,长沙县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苦干巧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成为闻名遐尔的“三湘第一县”。
一、基本情况
长沙县面积1997平方公里,人口74万,辖20个乡镇、238个行政村、36个居委会。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有“鱼米之乡”之称。全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从东、南、北三面环绕省会长沙市,黄花国际机场坐落于境内,京珠高速、107国道和319国道交汇于县城星沙,建设中的长株高速、武广铁路也途经该县。
1978—2007年,长沙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分别由2.128亿元、0.687亿元、0.192亿元、327元、127元提高到287.9亿元、546亿元、31.9亿元、15834元、7000元,分别增长135倍、795倍、166倍、48倍、55倍。全县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由基本温饱步入了整体小康,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实现全面小康快速迈进。
二、推进发展的主要做法
长沙县地处中部内陆,境内基本没有能源资源,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也不够好,为什么在改革开放30年中能够发生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取得如此显着的成就?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发挥区位优势,实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带动战略。改革开放之初,长沙县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1∶32∶1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央鼓励发展乡镇企业政策的出台,县委结合实际,确立了兴工强县的肆棚经济发展思路,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如腊到1992年,三次产业结构变为40∶42∶18,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
然而,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经济的较快增长,但由于其布局分散,生产方式落后,因此不仅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出了挑战,而且企业也难以实现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裂橡则成长。这种分散式的工业布局,也不利于外资的引进。为了加快兴工强县进程,1992年春天,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精神鼓舞下,长沙县委和县政府作出了突破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来吸引外资和企业,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决定,并制定了“以开发区建设带动县城搬迁,以县城建设促开发开放”的发展战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县里分别向省、市请示:申请在交通便捷、毗邻长沙市的望新乡的杉星村、大塘村、板桥村兴建新县城和建立科工贸开发区。1992年下半年得到省、市两级政府批准后,长沙县立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开发区建设高潮。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开发区在昔日荒凉的丘岗山地上建成了一座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城,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日臻完善。2000年2月13日,开发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
在努力打造开发区硬件的同时,长沙县还采取多种措施,着力打造优良的投资软环境:一是努力创造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在全省县一级率先开展了行政问责制,并成立了行政效能监察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办公室,实行了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挂牌保护制。二是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33个具有行政许可、审核职能的部门在此办公。政府各部门共授权203项审批事项在这里专门受理,窗口运作,统一收费,限时办结。三是在税收、规费、用地审批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先后出台了《长沙县发展外向型经济奖励办法》、《长沙县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决定》等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到开发区落户发展。四是积极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对“扰商、卡商、损商”及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投资环境的不良行为,坚决依法从严打击,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县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企业纷至沓来,使开发区迅速成为吸纳外资来长沙县投资办厂的热土。到2007年,开发区先后引进项目453个,引进企业294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利用内资151亿元。引进韩国LG、美国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荷兰飞利浦等世界500强企业达15家,引进三一重工、长丰猎豹、中联重科等国内制造业着名企业10余家,引进上市公司12家。2007年,开发区工业总产值达到414.5亿元,财政税收22亿元;每平方公里实现工业产值达38亿元,实现税收1.7亿元,单位面积经济密度接近沿海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水平,综合经济指标和综合投资环境在全国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名列第二十二位。更可喜的是,在这方土地上,诞生了22个省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国际知名品牌。开发区已成为长沙县乃至全省创业发展的主要平台。
(二)发展优势企业,培育产业集群。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吸引企业和项目到园区落户发展,可以有效避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但如何才能使园区内的企业快速成长,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火车头,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关键问题。长沙县委和县政府经过认真调研后认为,要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园区的良好条件,重点发展优势企业,打造区域内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群落,形成集中度高、互补性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才能造就强大的区域发展动力,带动县域经济腾飞。为此,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找准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意识地引导同类的产业、产品在同一园区内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以龙头企业或龙头项目为带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关联度,催生“榕树效应”,促进行业集中、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成本,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主导产业。
根据上述思路,长沙县确定了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突出做好做大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及家电三大产业,同时全力推进安沙、黄花等6个专业园区为其配套的发展策略,并确立了“着力引大、以大引小、成龙配套、梯次推进”的招商引资战略方针。在具体工作中,他们把那些可以起到带动和示范作用的大企业作为“生命线”来对待,有选择性地按照产业规划引大企业、抓大项目,并按照“优势产业优先扶持”的原则,在资金、用地、优惠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结果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引进了中联浦沅、山河智能等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北汽福田、同心实业等大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以及远大、伊莱克斯等大型家电和电子信息产业企业。他们以这些骨干企业为核心,顺藤摸瓜,引进中小企业,很快就形成了特色鲜明、势头强劲的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及家电三大产业集群,取得了高成长性、高附加值、高就业能力的“三高”效果。2007年,这三大产业集群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3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三大产业集群无论是规模、总量,还是质量、效益,都已成为全省同行业的排头兵。
产业集群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入园企业的竞争力。北汽福田是1999年到开发区落户的,在没有产业集群的情况下,该公司所需配套的车床、轮胎等零部件只能从山东、河南等地运来,按照一年7万辆车的产能算,光轮胎一项就需要近1000万元的运费。2005年相关的配套企业来到开发区后,厂里节省了近千万元的花费。厂里把这笔钱用来做研发,开发并推出新产品,很快占领市场,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2007年,北汽福田销售额突破30亿元,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事物的发展总是相互影响的。北汽福田长沙厂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带动了当地配套企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该厂带动当地配套企业产值达16亿元,安排直接从事其配套产业链建设的本地员工就业达1.6万人。
产业集群的形成,还产生了点石成金的“滚雪球魔力”。韩国HEG公司就是因为看中开发区LG公司的发展前景,毅然入园,投资2.8亿美元建厂,为LG提供配套上游产品。随之,与其配套的13家韩国企业相继入园,一个“韩资工业园”由此在园内崛起。当长丰猎豹、北汽福田等汽车制造企业在开发区内蓬勃发展时,就连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博世公司也按捺不住,投资7500万欧元,入园兴建汽车零部件基地。而博世落户后,又从世界各地引来了6家具有相当实力的汽车配套企业来开发区洽谈合作。长沙县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已成为吸引同类企业和项目“加盟入伙”的金招牌。
(三)坚持不放松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实施兴工强县战略过程中,长沙县委和县政府始终没有忘记全县仍有60%的人口在农村、90%的面积是农村的基本县情,在积极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坚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县城带动农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粮猪两大传统产业。长沙县历史上就是一个产粮大县。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为了做到粮食生产不滑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他们突出狠抓了严格保护耕地和改良稻谷品种这两大措施。近些年来,全县水稻播种面积一直保持在120万亩以上,保证了粮食生产不下滑。同时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水稻优质率接近80%,不断提高稻谷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连续数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生猪产业也是长沙县的一大传统产业。近年来为了提升生猪养殖业的竞争力,县里采取多种措施,包括每年投入600多万元率先在全省推行重大动物疫病免费防疫,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加大生猪品种改良,提高良种率;培育发展养殖协会、合作社、运销公司,帮助农民销售生猪等,使生猪养殖业呈现持续、强劲的发展势头。2007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399万头,出栏肥猪263万头,位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第二位。
二是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发展特色农业。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条件,做强茶叶、花木、蔬菜三大新兴产业。坚持把茶叶作为领军湖南的优势产业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茶叶发展的优惠政策,打造北部9个乡镇的“百里茶廊”品牌。2007年,全县茶园面积7.5万亩,茶叶总产量3.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多亿元,其中出口创汇1200多万美元。花木产业较快发展,在东南部5个乡镇形成了“百里花卉苗木走廊”产业带,64个村的农民成为花卉苗木种植专业户,花卉苗木面积已达10.4万亩,从业人员4.5万人,年销售收入超过4.6亿元。蔬菜产业的发展也充满生机,在毗邻长沙市近郊的53个村形成蔬菜生产带,常年蔬菜面积已达7.8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5.2万亩,实现年销售收入5.8亿元。在着力做强三大新兴产业的同时,县里还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紧临省会的区位优势和自然山水景观优势,采取有效的扶持和保护措施,培育壮大了集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旅游业——农家乐。2007年,农家乐已发展到579家,共接待游客31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
三是以工补农,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公路建设方面,近年来全县投资10多亿元,实施公路和桥梁建设项目183个、842公里。目前全县公路通车里程已达3778公里,公路等级率、村级公路硬化里程及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等3项指标均居全市、全省之首。在水利建设方面,从2003年开始,成立了全省首家县级水利建设投资公司,负责全县水利建设融资、投资、建设、管理和经营。近5年来,全县水利建设投入达10多亿元,全县堤垸防洪基本实现标准化,防洪抗旱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连续5年蝉联湖南省水利建设强县称号。在农村电网改造方面,从2001年开始,投资近1亿元对全县农网进行改造,完成了一、二期农村电网改造工程。从2006年开始,又新增投入2000多万元,启动了农网第三期改造工程,目前已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在农村能源建设方面,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建设,以农村沼气池为纽带,带动农村改水、改厕、改厨、改栏、改浴,推进乡村清洁美化工程。至2007年,全县共建沼气池9.6万个,入户率达45%,为广大农民提供了既干净又节省的生活能源。
(四)努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长沙县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了社会和谐。
一是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对教育的投入近年来连续保持在3亿元以上,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大大减轻了学生负担。全县中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100%,中学巩固率达99.3%。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每年投资400多万元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率先在全省建立了疫情网络直报系统,高标准建设了县疾病控制中心和人民医院,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不断健全。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加,除了投资1亿多元兴建了文化广场、广播电视等文化设施外,还提出了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的奋斗目标。其他社会事业的投入也连年增加,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003年以来,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农民参与率已达98.5%,荣获全国合作医疗先进县称号。建立了城乡特困户医疗救助制度,累计救助7415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885万元。累计投入1330万元,新建和改建18所乡镇敬老院。先后在农村启动了“安居工程”和农村低保制度,累计为特困无房户、危房户以及五保户援建和捐建住房1000多栋;累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645万元,有3万多人享受到生活补助。城镇低保自1999年开始实施以来扎实推进,目前共计有4万多户9万多人纳入城镇低保,共计发放低保金96万多元。基本实现了城乡应保尽保。
三是努力扩大就业。县财政不断增加预算资金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加强对下岗失业人员、拆迁群众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积极引导本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近5年共推荐了约2万人到县内园区企业就业,共为2.1万多人提供了免费职介服务。为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近年来,县里每年预算安排200多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全县累计举办常年长、中、短期各类农民教育培训班3800多期,接受培训的农民达25.3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9万人。
(五)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从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长沙县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不失时机地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为全县发展注入了强大生机和活力,一个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社会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其中有几个关键领域的改革对加快全县发展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
1.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从1999年开始,长沙县就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企业职工身份置换和企业产权性质置换为重点,大刀阔斧进行县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到2005年初,全县11个系统70家县属国有、集体企业全部完成改革改制。通过改制,不仅为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创造了条件,重叠的县属企业管理机构全部撤销,而且减轻了财政负担,再也不需要下拨“弥补企业亏损”专项资金了,还盘活了资产,实现收入17970万元,资产增值率平均在16%以上。
2.财税体制改革。一是在1999年5月,成立了长沙县政府采购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项目实行统一招标、统一购买、统一结算。实行这项改革以来,节约资金13190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6.23%。二是在2002年成立了投资评审中心,通过制定项目一级初审和两级复审制度、质量控制标准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了投资评审体制,评审范围由原来的县直财政性投资项目扩大至乡镇及村级公路建设。成立投资评审中心至今,为财政核减不合理支出72282.35万元,核减率21.32%。三是从2004年开始,进行部门预算的试编。2005年在县直各单位全面推行了部门预算改革,规范了预算管理,将属于政府的财政性资金逐步纳入了预算管理,取消了非税收入过渡户,建立了票款同步、罚缴分离的制约机制。四是在2001年4月,成立了长沙县集中会计核算管理中心,对行政事业单位及财政全额拨款的二级机构全部实行集中会计核算,统一了全县的支出标准和核算口径,确保了专项资金的专款专用。目前正着手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转轨。五是根据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精神,在2004年全面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全县共计减少农业税收4687万元,农民人均减少负担70元。
3.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从2002年开始,长沙县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除成立投资评审中心外,还成立了投资公司,为全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措资金,改变过去由政府直接融资的做法,县政府只为投资公司提供资产质押,从而进一步规范了融资程序,提高了融资效率。2003年8月,根据国家《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成立了县招标投标领导小组,集中实施全县招标投标管理和综合执法,禁止任何领导批条子,保障了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招投标改革使建设工程的招标率由以前的60%提高到98%,实现了招投标零投诉,既为建设方和财政节约了大笔资金,又防止了腐败、保护了干部。2003年11月至今,全县共有411个项目实行了招投标,节减建设资金7.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9亿元。
(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长沙县10多年来之所以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实现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大县再到经济强县的跨越,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县委一班人,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把方向、揽全局、聚人才的核心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根据中央大政方针及时制定催人奋进的目标引导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长沙县委一直坚持根据中央的大政方针及时制定前进的目标和思路。这些目标和思路的一个最大共同点就是紧紧围绕发展主题,既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又有与之相适应的战略措施。思路的不断提升和完善,使长沙县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发展的任务更为清晰,从而能较好地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是坚持团结干事。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县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建设和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以“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为契机,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五大班子始终保持思想统一、步调一致,相互支持、同台唱戏;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都能够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争先进位的追求、攻坚克难的闯劲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团结一致,埋头苦干,形成了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采取多种措施打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干部队伍。县委多年来一直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把其作为提高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能力和水平的头等大事来抓。他们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形成“想干事业的有舞台,能干事的有市场,干了事的有前途”的激励机制,为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他们特别重视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为了使广大乡镇干部能够安心工作,长沙县不但较早就实行了乡镇干部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还保证乡镇干部的各项福利待遇都与县直机关的干部相同。为了能够稳定和不断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县委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四培养”党建工程,即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致富能人培养成支部书记,把优秀支部书记培养成典型。为了进一步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长沙县还直接从表现突出的村干部中招取公务员。
三、发展前景展望
当前,长沙县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5年长沙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发展为主题,以“领跑进军”为目标,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和新城镇建设步伐,全面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到2012年,经济总量再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领先中西部,努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0亿元,年均增长15.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一番;工业总产值达到1500亿元,年均增长23%;财政总收入确保80亿元,年均增长20%,力争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0亿元,年均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年均增长10%。到2012年上述目标实现时,长沙县的经济发展将步入新的阶段,城乡面貌将发生新的变化,人民生活将提高到新的水平,将呈现出经济更加繁荣、发展更具活力、人民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