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什么意思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把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进而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但它却是发展的核心。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否则,我们将缺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都必须依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科学的发展方式具有物质的依托。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发展、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然必须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问题,但不是、也决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和发展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经过27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改革不断取得成效、不断深化的时期。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加速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加快发展,由于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并存,面临的转型任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就更加复杂艰巨,能源、资源矛盾和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带来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虽然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转换,但也增加了就业和城市建设的压力。二是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产业之间,群众的收入差距仍有扩大趋势,社会利益分化,社会多元化主体逐步形成。一部分群体,如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的利益受到影响。因此,如何防止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就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三是社会消费结构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而且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境、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全面增长。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多样化,特别是人们对日益迫切的公共产品的需求,是政府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提高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实践证明: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因素,是解决前进中问题的出路所在。发展,虽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有发展,才能为各种问题的解决创造更好的条件,才能使很多复杂的问题逐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而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始终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科学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并且具有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依据和前提。我国现在虽然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随着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改革开放20多年的巨大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发生了相当大的转换,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
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科技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所有这些都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强劲的动力,巨大的增长空间和稳定的体制环境。
另一方面,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解决体制完善和深化改革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入攻坚阶段;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难度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且日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增多;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从国际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等等。坚持从实际出发,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阶段性特征,才能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坚定和清醒,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和规划。首先,科学发展不能超越阶段。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克服了过去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地制宜,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合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就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合发展重化工业就发展重化工业,适合发展轻化工业就发展轻化工业,这是科学发展的态度。其次,科学发展不能落后于阶段。经过20多年改革发展的积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可观成果,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否则,就是落后于阶段的非科学发展。我国目前无论是科技教育还是企业发育较之改革开放前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技术引进、设备引进,而要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我国在新一轮的世界产业发展和经济竞争中抢占有利位置奠定坚实的技术和物质基础。
总之,目前我国无论是在发展主题、发展目标还是发展任务、发展模式等方面都与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不动摇,既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又要准确判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既要清醒正视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又要正确认识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把握适度原则;既不滞后于发展阶段,又不超越国情。这是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⑵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含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原因:因为①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⑶ 如何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基础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简答题)
一、如何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出现过反复,如: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和中央重要文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没有被写入。十八大报告又重提:“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纯兆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为:
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几十年改做扮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总结,不能放弃。
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形势所决定的。
无论从内从外,都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三、主要任务是: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实现猜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希望能帮到你
⑷ 如何正确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凯码仔30余年,平均年GDP的增长高达9%以上.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到2010年年底,我国年GDP增长已经超过英、法、德、日名列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一,钢铁、造船、机器制造、高铁、家电等制造业也名列世界前茅.与此同时,国家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空、通讯、航运、信息网络、城乡建设迅猛发展,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所以取得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始终得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刻革命.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步骤推进,却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模运得了伟大成就,但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就人均GDP而言,仍然排在世界第100名之外.国家财富的积累,国民的富裕程度,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同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而要改变这一状况,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然必须盯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强大,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中国正在“崛起”,但周边安全和国际大环境面临巨大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尤其是西方大国西化、分化、遏制、围堵中国的战略始终没有停止过.,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家综合实力,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现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
⑸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党要始终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就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⑹ 如何正确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正是由于坚持了这一指导思想,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余年,平均年GDP的增长高达9%以上.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到2010年年底,我国年GDP增长已经超过英、法、德、日名列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一,钢铁、造船、机器制造、高铁、家电等制造业也名列世界前茅.与此同时,国家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航空、通讯、航运、信息网络、城乡建设迅猛发展,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所以取得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开放.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始终得到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坚决拥护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深刻革命.但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步骤推进,却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基本国情决定的.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了伟大成就,但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就人均GDP而言,仍然排在世界第100名之外.国家财富的积累,国民的富裕程度,医疗养老、失业救济等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同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而要改变这一状况,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仍然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才能富裕,国家才能强大,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中国正在“崛起”,但周边安全和国际大环境面临巨大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尤其是西方大国西化、分化、遏制、围堵中国的战略始终没有停止过.,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家综合实力,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也是现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
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人教版教材的 谁能提供答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埋链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原因:因为①只有坚持以经弯敬孙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②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③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9、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和意义(或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稿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⑻ 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把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进而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基本方针。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也是我国“最大的实际”,中国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个阶段,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虽然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但它却是发展的核心。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当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解决好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否则,我们将缺乏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都必须依赖于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科学的发展方式具有物质的依托。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全面发展、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当然必须重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不全面、不协调问题,但不是、也决不能动摇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⑼ 什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
第二,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因为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为了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这只有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做到。
第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动力是改革开放。
【补充】: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指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工作重点。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中共八大鉴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指出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论断,已含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但不久就为毛泽东所否定,直至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强调: 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80年1月16日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 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搞活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广阔的道路。
⑽ 在党的基本路线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多选答案是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所以选择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