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中国经济向好有定力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经济向好有定力的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16 04:57:16

A. 中国经济保持成长具体有哪些主要因素

在宏观经济学中,一国保持经济成长的长期性因素有三个:就业人口的增长、资本积累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下面分别讨论这三个因素在中国的情况。
1、就业人口的增长:中国的劳动力即使在经过了30年的发展后,仍然有很多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了一种隐性失业,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随着二、三产业的进一步扩张,这些隐性失业人口有可能转化为就业人口,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资本积累的增长:中国是高储蓄国家,国民储蓄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这个趋势还会延续;同时外国资本流入的速度可能会有所减缓,但仍会维持正数,资本积累的增长意味者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成长。
3、技术进步:虽然国内的原创技术进步不是很快,但是从外国引进的技术进步是非常快的,这是不发达国家的一个后发优势,技术进步意味者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成长。
上面讨论的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但是长期因素不会自动形成经济增长,必须分析经济增长的短期因素。中国在经过长达30年的经济增长后,经济增长模式已经由供给推动型转变为需求推动型。而中国的国内需求长期落后于经济增长,导致越来越依赖外部市场。在目前外部市场越来越收缩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不能根治国内需求不振的毛病,那么长期的经济增长将是一句空话。
以上是个提示性的大纲,可以据此展开分析。

B.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2008年经济增长形势分析

由于CPI已连续5个月超过我国5%的通货膨胀预警警界线,生产资料价格近期也在快速上涨,温和结构性通胀已有向全局性通胀蔓延之势,因此防止全局性通货膨胀将成为2008年宏观调控任务的重中之重。但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同时加快,经济内生性增长十分强劲,2008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增长环境良好

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世界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预期是北京承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基础和实力,反过来,这些盛会的召开又将大大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迅速发展,原材料、燃料与动力供应紧张状况基本缓解。大型煤气化工程、小火电关停与新装机容量扩充、京沪高铁兴建在即等基础建设蓬勃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能源、交通、水利和生活环境也已得到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收入多年稳定增加、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福利事业的推进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良好内部环境,不仅有力保证了2008年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还将延续中国经济增长的上升周期。

农业有望稳产增收

农业具有较强的周期性特征。虽然中国2004—2006年连续4年粮食增产丰收,但由于国际市场粮食出现短缺失衡,致使2007年国内粮食供应偏紧。2008年这一状况有望得到解决,因为从2007年世界粮食收成来看,国际粮农组织十分乐观,预计将达到粮食产量的历史最高水平。其次,我国政府支农力度逐年增加,特别是2007年种粮、生猪饲养等农业补贴发放到位都将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此外,只要政策到位,农民根据市场自主调节生产的能力会进一步显着增强。

投资仍将稳定增长

连续数年的经济增长已为国家积累了大量财富,集中于政府部门的资金更多的是以投资建设的方式还富于民,2008年正逢政府换届之年,稳定经济增长是其首要工作职责,以建设投资为中心则又是大多数政府工作的常规之策,因此政府投资的内在动力十分强劲。不仅如此,2007年企业利润大幅上升,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取资金的机会和条件增多,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还会继续加大国内投资。综观国内投资的各种因素,2008年投资热度将会依旧不减。

消费迈向新台阶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在保持近几年住房、汽车及旅游火热的基础上,家庭吃、穿、用等日常消费出现较大增长。2007年消费旺盛的另一大特征是在消费物价总体水平处于较大上涨时,消费者信心指数连创新高,这一特征表明城乡居民对未来个人收入与未来生活状况等前景看好。分析2007年消费增长加快的原因,除居民收入增长之外,我们认为,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低保、医保、退休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大范围贯彻落实才是我国消费状况明显改善的最重要原因。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障碍,消费活力才能得以释放。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对经济增长前景的预期看好,2008年我国消费还将迈向新台阶,这一增长态势将充分体现在家庭高档消费品(如新型家电和数码信息产品等)、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及家庭服务等日常消费服务上。

以上诸多因素表明,2008年中国经济的内在增长动力依然十分强劲,但其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抑制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国际国内资源品价格起伏不定。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编制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指数显示,在农产品、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下,除个别品种外,1—11月份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呈现普涨现象,价格总水平涨幅较大。1—11月现货、期货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上升12.21%、12.24%。与此同时,国内初级品、资源品和原材料价格上升加快,10—11月份国内钢材、水泥价格开始攀升,石油、化工产品价格涨幅明显。此不但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并且也提高了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支出与消费,为明年的经济总体走势增加了不确定性。其次,我国经济中长期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一是内需不足,2007年我国贸易出口仍是拉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尽管政府采取了取消和降低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等各项调控政策,但出口增长势头依然旺盛;二是消费不足,投资多年来一直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军,而且投资结构不合理,高能耗高污染的双高行业投资增速高于平均增速;三是资源消耗与环境承受压力过大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针对经济发展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财政部2007年12月21日宣布,我国将从2008年1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进出口关税,总水平保持9.8%不变,其中,农产品平均税率为15.2%,工业品平均税率为8.9%。但2008年将继续以暂定税率的方式对煤炭、原油、金属矿砂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并将对木浆、焦炭、铁合金、钢坯、部分钢材等生产能耗高、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开征或提高出口关税。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出口政策调整力度和执行力度,减小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同时也减小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经济政策的调整不仅体现在出口政策上,资源品价格的定价机制、土地与环境保护的力度都会加强,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经过一段时期的传导,影响可能会在2008年集中显现出来,近期出口增速回落的迹象表明经济政策已在发挥潜在的作用。各项经济政策的共同作用将会大大降低依赖资源品生产、制造和加工企业的利润,一些缺乏技术竞争力的企业将被迫退出市场。此外,为防止全局性通货膨胀,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调控频率与调控力度前所未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3月18日第一次调整的6.39%上升到年底第六次调整的7.47%。利率的提高,将减少部分过热的投资。

因此,综合分析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各类因素,预计2008年我国经济仍将高位运行,但速度会有所放缓,从2007年态势小幅回落1—1.5个百分点。

C. 1.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化危为机的动力是什么

一、是要建立与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运行秩序。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在确保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

二、是要推动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升级旅游业、餐饮业等传统产业,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出台相关措施推动培育壮大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三、是要保障相关重点群体就业。有序组织农民工返岗复工,优先做好贫困地区农民工返岗就业工作,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注重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3)中国经济向好有定力的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有的放矢,为保持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创造条件。

一、是要激发市场活力,释放内需潜能。在保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既有利于提供丰富多样的消费场景和商品供给,又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和消费需求。

二、是要加强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三、是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支持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的发展;加大新投资项目的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发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D.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定力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有定力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制度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国制度优势、经济基础、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是长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回顾历史,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经风历雨中发展起来、在应对挑战中成长起来的。

进入新发展阶段,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中国经济将始终充满活力,奔涌向前。



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这是一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制度。确立这一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我国,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实践证明,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促进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

E. 我国经济能够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的原因有哪些

判断我国经济能够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主要因素是GDP增长达到预期;CPI没有大起大落;用电量稳步上升;进出口数值均表现良好;显性就业率较为稳定等。

F.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1、从发展的基础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制造业、货物贸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近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约30%。

2、从科技支撑条件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正在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3、从市场支撑条件看,我国有近14亿的人口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2018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80987亿元,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4、从后发优势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在人均收入上,2018年中国人均GDP是美国的16%左右,城镇化率不到60%,经济发展存在巨大空间。

5、从大国优势看,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幅员辽阔、经济体系完整、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的人才资源,储蓄率接近50%。

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产业链条完备;我国具有生产要素大规模集聚产生的规模经济优势,分工密集、产品种类繁多的范围经济优势和区域之间差异互补的协同发展优势。

(6)中国经济向好有定力的因素有哪些扩展阅读

1、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在推进改革创新中持续释放发展活力。改革激发活力,创新增添动力。敢于攻坚克难,加大财税、金融、国企国资等重要领域改革力度,着力推进简政放权、减税降费,才能让市场主体有更多感受,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2、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当今世界,风云激荡、乱象丛生,但经济全球化大势不可逆转。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迈出对外开放新步伐,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经济巨轮就能在时代大潮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3、夯实经济稳中向好势头,要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当前一些领域存在问题隐患,风险总体可控,但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及早防范、主动作为,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

要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去杠杆的落实,坚定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良好环境。

G.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原因

在全球疫情走势和经济走势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巨轮将驶向何方,举世关注。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吹响了奋勇前进的嘹亮号角。一年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引领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迈出稳健步伐。总体保持恢复态势10月18日18:45,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90后小伙儿沈钻专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送货小沈,晚间灵芝萌芽送货。”近一段时间,沈钻专每天都连轴转,忙着接订单、给消费者送灵芝等产品。从浙江农林大学毕业后,沈钻专回到家乡织里种起了灵芝等作物,一干就是3年。如今,他经营的生态农业已“有模有样”,订单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在他的带动下,周边900多个农户有了稳定就业和收入。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得益于经济复苏,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蓬勃发展,以及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已完成全年目标的95%,新增就业目标完成情况良好。近期,记者在北京、浙江等多地调研采访中发现,不少企业资金状况好转,利润较快增长,创新投入不断增加;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活跃,我国经济发展显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最新出炉的经济成绩单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82313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我们看到,我国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都呈现出平稳恢复的态势。”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说。发展动能稳步增强10月20日20时,一些电商平台启动“双十一”预售活动,不少消费者又忍不住“买买买”了起来。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有所回暖。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057亿元,同比增长16.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4.8%,比上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消费有所回暖说明我国稳住大宗和重点消费、促进新型消费等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徐洪才介绍,前三季度,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产量增长都保持较高水平,高科技产品产量大幅度上升,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投资实现稳定增长。此外,我国经济发展动能稳步增强。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7.4%,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2.5%和57.8%。“新动能是支撑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的重要力量,中国加大对创新领域的投入,向世界前沿国家追赶,未来必将在相应产业链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承健说。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但势头趋缓,预计全年增长率为5.9%,中国经济将增长8%。在全球疫情反复等背景下,中国外贸表现出强大韧性。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2.7%。专家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依然是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稳定力量。与此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挑战更趋复杂严峻。比如,全球疫情仍充满变数,主要经济体通胀水平持续升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凸显等。“我国经济在平稳恢复的过程中,也存在基础不牢靠等情况,比如从季度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回落比较明显,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须引起关注。”徐洪才说。专家表示,今年四季度及明年初,要保持清醒头脑,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十四五”开好局、迈好步。

阅读全文

与中国经济向好有定力的因素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摄影中怎么通过道具讲故事 浏览:688
司考经济法哪个老师好 浏览:671
如何成为一名事业管理者 浏览:707
68年的香港经济如何 浏览:785
健康人喝的茶有哪些 浏览:513
婚姻畸形怎么治 浏览:871
幸福快乐数字代表什么 浏览:528
事业单位考试d类总分是多少 浏览:751
运城幸福小院怎么样 浏览:884
重庆涉外婚姻登记在哪里办 浏览:214
经开区经济纠纷找哪里处理 浏览:746
爱情不是痛苦什么歌 浏览:23
欧洲古典爱情戏剧有哪些 浏览:742
社会经济补偿金是什么 浏览:967
孔目江生态经济区下辖哪些地方 浏览:907
属鸡对爱情不爱了是什么表现 浏览:673
傅彩云是哪个故事人物 浏览:190
孩子的幸福感是多少 浏览:523
西游记第26回是什么故事 浏览:952
西藏事业单位怎么备考效果最好 浏览: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