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网络经济需要哪些配套政策措施
发展网络经济需要完善的配套措施
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指出全民要共享数字革命红利,需要加强“非数字配套机制”建设,包括加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适应新经济的需求以及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普及应用,要让信息经济红利释放出来,也需要同步完善相应非数字配套机制,确保信息经济发展红利不被风险所抵消。
一、网络经济发展需要非数字配套机制
世界银行发布的《2016年世界发展报告:数字红利》报告认为数字技术能促进信息的搜索、匹配和分享,通过消除信息障碍、加强要素、革新产品,数字技术可以实现更加包容、高效和创新的发展。报告强调数字技术收益能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互联网能扩大贸易、改善资本利用并且促进竞争,支持创造就业并且提高劳动者生产率,能够帮助政府提高能力且更高效回应民需。报告提出了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会存在风险:缺乏法规监管会滋生垄断,不加强技术培训会导致更严重的不平等,没有问责机制会导致更强力的控制。报告建议建设人人可用、经济可行、开放安全的互联网。报告最后认为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加强非数字配套机制建设。
当前我国正直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时期,网络经济发展不光是信息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深入应用,网络经济是对传统工业经济的一次全面升级,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当前网络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和服务手段滞后、信息素养跟不上发展步伐等问题,更需要建立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非数字配套机制。
二、当前发展网络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针对网络新业态监管的系统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应用产生了许多新业态,并且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的影响,然而相应的法律法规却难以跟上网络新业态的发展的步伐,缺乏系统性的监管法律法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电子支付、个人隐私保护、数据共享和交易、网络安全等一些支撑网络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的法律法规我国目前还空白,以至于相应的上层法律建立起来难度更大。二是行为时空分离、非面对面交易、网络协作分享等一些网络社会独有行为特征,使得传统用来约束线下行为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线下行为线上化监管的需要,亟需要对已有法律法规根据网络业态的新特征加以调整。三是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创新产生的新业态,还存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监管的真空地带,亟需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和跨部门规章来加以规范。
(二)政府传统市场监管手段和公共服务模式难以适应网络经济发展需要
网络经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对政府传统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政府传统市场监管方式都是按地区、部门和行业来划分的,执法机构设置也是按地区、部门和行业来划分的,网络服务跨越了地区限制,融合业态需要多个部门联合监管,这种线下时空紧密结合和行业独立发展背景下建立的执法体系,已经难以适应时空跨越分离和行业高度融合发展的网络经济时代需要。二是政府传统的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都是用非网络手段的,采用的都是线下手段,网络经济时代时空分离、平台服务、海量客户等新特点迫切需要政府采用在线、移动、大数据等新的监管服务手段。三是传统的市场监管手段都是资质准入制度,即采用严准入、宽管理的方式很不适合互联网业态的发展监管。互联网新业态发展很快,采用传统的资质准入制度会拖缓了新业态进入市场的最佳机遇。
(三)对网络新业态潜在风险系统性监测和评估不足
当前网络新业态发展十分迅速,导致监管部门对网络新业态潜在风险系统性监测和评估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当前互联网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目前各职能部门对互联网产业的监测统计还十分欠缺,导致监测结果不仅部门间数据差异很大,而且与实际发展存在差距。例如国家统计局和商务部公布的2014年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值分别为16.39万亿和13万亿,两者之间就存在很大差距;商务公布的2015年全国网络零售额为3.88万亿,但阿里和京东公布的2015年网络零售额总额就已经超过3.4万亿,如果加上亚马逊、苏宁等其他企业,很显然这个数字远远超3.88万亿。二是对新业态的监测和评估反映迟缓,政府传统业态管理模式是根据初期的发展状况,做大规模和长时间的调研、摸底和评估,然后给出相应的结论性的评估结果,整个周期发展监测和风险评估周期都是相当长的,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互联网新业态快速发展的态势就不允许监管部门对新生事物做出反应迟缓,针对互联网新业态监管部门反应迟缓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不可估量,当前网络小额贷问题频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三是对新业态的系统性监测和整合评估不足,目前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都是按照部门职能去监测和评估网络经济新业态存在的风险的,但是目前许多互联网公司业务都呈现出向多领域、综合化方向发展。例如,大型互联网公司业务涵盖电子商务、网络社交、新闻资讯、在线娱乐、云计算、在线教育、远程医疗、互联网金融等多个领域,大型互联网公司总体业务架构朝着生态型方向发展,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呈现出了较强的互补性,公司呈现出了网络虚拟帝国的发展态势。对这种网络虚拟帝国的发展需要有系统性的监测和评估,而目前很少有部门对大型互联网公司做综合性的评估,都是在各自监测和评估各自的领域。
(四)国民信息素养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
正如数字红利报告所说的,国民信息素养能否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也是影响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20年前,使用计算机是少部分专业人士的专利;10年前,会简单使用计算机成为了许多企业招工的优先录用条件;今天,能够数量操作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企业招工的基本条件。今天随着智能制造、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的广泛推进,各行各业对信息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许多在职员工对这种信息技术应用条件下的工作模式由很多不适应。网络经济能否发展,企业信息化推进固然重要,但是职工的信息素养同步提升更为重要。企业互联网化转型创新不能靠一套程序、一张网或是一台智能机器能解决,企业互联网化转型是一个持续动态的业态创新过程,业态创新的能量源泉就是在员工信息素养的不断提高。
三、关于发展网络经济的几点政策建议
(一)完善涉及网络经济新业态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网络经济发展需求,加快出台网络经济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参与主体的权责和违法处罚方式。一是要加快出台电子支付法、电子商务法、电信法、广播电视法、个人隐私保护法、数据共享交易法、网络安全法等一些支撑网络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的法律法规,为其他涉及互联网创新业态典型立法基础。二是对现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的梳理和修正,增加互联网业态创新相关内容,比如商业银行法、卫生法、教育法、对外贸易法、海关法、知识产权法等一些法律法规,要亟需根据互联网业态创新进展及时调整相关法律条款。三是对于一些出现的新业态,如果立法时机尚未成熟的,要及时根据行业管理需要制定行业管理规章制度或是对已有行业管理规章制度进行调整。
(二)建立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和政府服务体系
针对网络经济发展对市场监管和政府服务带来的新挑战,需要尽快建立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市场监管和政府服务体系,实现快速响应、技术侦查和在线服务。一是适应网络案件发展的特殊性,改革政府传统执法事发属地和部门行业管理原则,成立多部门联合、国家直属管理的网络安全和网络市场执法监察局,实施网络安全和网络市场执法大部门管理执法机制,对网络案件一例采取“任意网点接报、国家统一立案、全国协同破案”办案方式,取消案件属地侦办负责制原则。二是建立全国网络市场监管和政府在线服务统一的网络技术支撑平台,综合采用网络平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开展网络市场监管和政府在线服务,实现以网络技术手段侦办网络案件和提供政府公共服务。三是适应网络经济业态快速创新发展趋势,实施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于尚未纳入负面清单的行业,一例实行无门槛准入原则,对于纳入负面清单的行业,一律采用先照后证管理原则。
(三)加强对互联网产业发展监测统计和新业态风险评估
一是加快建立互联网产业发展监测统计体系,研究构建互联网产业统计监测模型,将电子商务交易额、用户规模数量、数据资源规模等指标纳入法定统计报表,进行定期依法数据统计监测。二是积极采用新技术对互联网产业开展监测统计,由于互联网企业信息化水平都较高,可以采用网络平台、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互联网企业开展数据采集和报送,降低数据人工采集工作量和成本,提高数据采集的时效和精确性。三是对出现的网络经济新业态,主管部门要提高观察的敏锐性和应对时效性,加强对新业态的前瞻性研究,把握好处置的窗口期。四是加强对互联网产业生态圈的研究,对大型互联网企业发展要做好整体性统计监测和风险评估,要业务关联影响分析,克服从部门或行业角度片面看待互联网产业生态发展问题。
(四)加强对产业工人的信息技能培训
一是建立对产业工人信息技能定期培训机制,加强对产业工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制造、农业物联网等相关信息技能的培训,邀请相关企业CIO和互联网企业专业人员授课,组织产业工人去相关示范基地现场参观学习。二是建立产业工人继续教育网络在线课程服务平台,分行业分领域提供行业两化融合、“互联网+”、电子商务推进等在线学习课程,并定期更新课程内容跟上产业技术发展步伐。三是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探索建立多方合作育人新机制,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开展联合办学,建立联合实训基地,为企业输送更加实用性人才。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❷ 谈谈你对网络经济发展的认识
第一,发展网络经济,可以促进中国在更广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进入许多过去难以进入的产业领域,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第二,网络经济的迅速传播,使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而质量性能不断改善,使中国可以较少的投入,缩短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服务领域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可直接应用较成熟的硬件、软件系统,建设较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和各类网络应用系统,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形成后发优势。
第三,发展网络经济,为中国传统产业提升和改造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国拥有相对比较优势的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可以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增强国际竞争力;在交通运输、电力、钢铁、有色金属、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以及金融、保险、贸易及大多数服务业,都存在网络经济推广和应用的广大空间。
第四,网络经济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和服务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有助于提高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第五,发展网络经济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中国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型。
第六,网络经济将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冲破传统的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障碍,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中国网络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步,尽管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但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和技术支撑能力逐步增强;中国电信业改革加快推进,竞争性市场结构正逐步形成;电子商务的应用不断扩大,2000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772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发展网络经济有自己特有的优势:市场潜力巨大,分摊在科技开发和创新上的成本相对较低;庞大而迅速增长的用户将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截至2000年底,全国上网人数达到2250万人,连续两年保持以6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信息服务消费正在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领域之一。“十五”时期,中国将推进“三网合一”,如果允许有线电视网经营因特网业务和机顶盒等技术方面有重大突破,将会大大推进因特网在居民家庭普及与居民消费,使网络经济迅速越过规模效益门槛,进入高速增长阶段。
❸ 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 新经济新规则
新经济降临,我们的世界正向一个高度科技化的全球经济体转型。新经济的三个特点:全球化;注重无形的事物(观点、信息、关系等);紧密地互相联结。所以新经济下的社会是一个深深植根于无处不在的网络的社会。
根据以往经济变革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我们需要遵循新经济的新规则,所以,要学习并了解:1) 当前新经济环境下的的经济规则是怎么样的; 2) 在这样的经济局势下我们需要采取什么什么样的策略,也就是本书揭示的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
下图为本书的思维导图:
2、推动大众化的网络连接最可靠的方式是去开拓草根民众的力量,去网罗、连接最分散的底层力量。
3、任何过程,即使是最庞大费力的过程,都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集群思想来解决。这种集群的力量需要某些来自上层的指点才能充分发挥效能。 如果没有来自顶层的指导和管理,自下而上的控制方式会在面临很多选择时停滞不前。如果没有某种领导元素存在,下层的广大群众会在很多选择面前丧失行动力。 企业需要领导层监督的力量,社会网络需要政府的监管,技术网络需要标准和规范。
4、拓展滴底层力量的能力范围会比关注顶层的作用获得更丰厚的收益。在未来十几年中,新经济带来的巨大利益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分权式和自治式网络的开发和利用。
1、网络拥有比我们现有投入大的多的价值,同时网络会鼓励成功者取得更大的成功,即回报递增,网络经济中成功是自我增强的。
2、网络的指数型增长是很奇特的,其长期的复合回报效应会经过一个迅猛增长的点。但是形成增长势头之前,需特别注意这个点。
3、追求成为在一个领域中的第一或者最好的,有时有效,但并不是一直都这样。网络世界中竞争的结果并不单纯由竞争者的实力决定,而是由细节决定,甚至包括被正向反馈成倍放大的运气。网络可以将微小的优点放大并锁定成优势。
3、新经济中,创新远比价格更为重要,因为价格只是创新的副产品。过去拥有创新的动力就是拥有了意义。现在,创造意义比拥有动力更为重要。
1、网络经济的价值来源于普及,在网络经济中,数量越多越充分,价值也越高。与工业时代的稀缺价值和饱和法则不同。
2、每当一个封闭系统开放,它就开始更直接地与其他系统交流,于是也得到了这些系统所带来的价值。普及效应的概念是要创造某种尽可能多的系统和标准来管理它的事物。一个事物接触的网络越多,它的价值越大。无论是一个发明、一家公司或一项技术,随着它参与的系统数量呈线性增加,它的价值呈指数增加。
3、网络经济充满了各种可能性,有巨大的丰富性。在所有复杂的链接中能够产生无数的新机会和相互作用,在网络里把握的机会越多,新的机会就能越快地出现。
1、价格不断趋于免费,网络经济里的最佳策略是先人一步推行低价。所有能被复制的东西,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的都遵守价格下降曲线,质量提高而价格下降。新经济中,知识和科技同时扩张,推高需求曲线,压低供给曲线。
2、我们的任务是制造新产品,然后推进其降价。即,要以比商品化更快的速度来发明新产品、新服务。最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那些普遍存在的而又免费的东西。要达到普遍存在成本最低的方法是免费。在低价免费面前,公司应该:把免费当作定价终极策略;核心产品免费的同时,高价出售其他服务;最重要的,遵循低价免费是为一项服务或商品最终免费做预演。
3、在富足的世界里,唯一稀有的资源是人类的注意力。免费赠送吸引人类注意力或思想份额,然后转化为市场份额,即先慷慨后财富。如免费APP的会员收费或附加功能收费。
4、推出“不完善”的半成品并不是降低成本的绝望表现,当客户比你聪明时,这是完善产品的最明智举动。如软件推出测试版。
1、个人忠诚从公司转向网络和网络平台,随着公司的命运和网络交织在一起,网络的完善变为更加关键。公司的繁荣与网络的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运行平台或运行标准如果能取得成功,公司就能取得成功。
2、网络经济中,公司主要的关注点已经从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向网络价值最大化。每一个网络科技都遵循前标准期、标准期和植入期三个阶段。
3、网络经济中,每次交易所花精力越来越少,但建立这些交易间的共同准则所要花费的精力越来越多。随着非实体经济崛起,经济领域将建立更多的标准。
4、要繁荣,先建设网络,培育网络以达到最大化的繁荣。想要抬高你的产品,就抬高它所在的网络,想要抬高你的公司,就抬高它所支持的标准。
1、瞬息万变的年代意味着本地的成功不是全球的成功。一个公司可能达到高效的顶峰,但可能在错误的山上。诀窍是要选一个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领域来是胜出。在新经济中,不稳定、不均衡是常态,最优化不会持续太久,已经建立的领域会突然瓦解,新的领域会突然出现,被困在局部顶峰不可避免。
2、在山顶回退并不是反对完美,而是反对短视。因为若是聚焦于内部,特别是狭隘地执着于世界最好会让一个企业看不见新高点,从而消弱长期适应能力。一个公司要在自己的领域外广泛地探索,有时甚至要看看完全相反的领域。
3、一个公司能力越是综合,想要只通过微小的改变来转型就越难,成功的公司在高度变化的环境中更容易失败。适应多变环境唯一的希望是采取“臭鼬模式”,应支持边缘地带和临时隔离,想要最大的创新,先扩大边缘范围。在新经济波涛汹涌、快速变化环境中,只有反应敏捷、顺应变化、行动快递的公司才能成功。
1、随着电子环境不断延展,地域影响力在减弱,而空间影响力在增加,经济将占据越来越多空间。
2、网络经济需要中介,网络去哪,中介就会跟随到哪。而且,节点越多,中间人就越多。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是中介。因此网络经济推动中间市场的形成。它输送技术,促成中间市场,个人定制技术将不断加速。
3、在拥有业务前,首先需要一个人数不多不少、人与人互相交流的社区。网络经济调动了“爱好者部落”“信息达人”的力量,网络将他们粘合成为中间市场,最终会被商人或销售人员瞄准。
1、网络经济从改变进入到“流变”的状态,流变推翻既有事物,为更多创新的诞生提供温床。如果系统保持和谐与平衡状态,那么它最终会停滞甚至死亡。创新即是颠覆,永恒的创新即持续的颠覆。
2、网络充满骚乱与不确定性,真正的创新要足够与众不同,同时具有危险性。最优系统的特点是规矩少,临近混乱。系统中成员之间形成足够共识,他们互相约束以至于不限入无政府状态,但重复、浪费、不完整信息及低效率等弊病比比皆是。
3、为了延续创新,你需要追求持续的失衡。而追求持续的失衡意味着不能被颠覆吓倒,半途而废。网络经济中能够驾驭改变与差异的人将获得犒赏。
1、网络经济中,经济规则的核心是增进联系。然而信息充足时,对等关系取而代之。新型关系模糊了雇员与客户的界限,使公司与客户合二为一,呈现为一个整体。生产和消费合成一个动词:产消。现在生产者在消费,消费者同时在生产。
2、与客户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鼓励产消模式的拉动力,可以通过:创造客户想要的,记住客户曾经的偏好,猜想客户的偏好,最终改变客户的偏好。
3、谁拥有最聪明的客户,谁就能获胜。可以通过公司帮助客户学习、反转市场中信息通常流动的方向和凝集客户的集体智慧三种方法实现。鼓励客户互相对话,形成亲密团体和爱好者部落企业,将会培养更聪明更忠诚的客户,并且创造出更聪明的产品和服务。
4、信息青睐对等的客户关系,成功亦是如此。网络需要更睿智的客户。新经济始于技术,终于信任。隐私问题最能体现网络经济的机会与挑战。企业必须把隐私看作一种培养真挚关系的途径,而不是障碍。首要任务是修复信息的对称性,要激发信任,用户需要知道个人信息去处及能获得的回报。
1、经济财富的源头始于机遇,正是不断膨胀的机遇空间创造了持续发展的经济。每一个发明都意味着更多新发明,而从那些新发明中又会创造出更多新的可能性。被抓住的每一个机遇都会引发至少两个新的机遇。
2、不要解决问题,去寻求机遇。创造更多新机遇,比起优化已有的东西,能够使你收获更多。在未来,把下一件事情做对,比把同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意义的多。
3、对于任何人、组织和国家而言,他们要做的关键决定,不在于如何通过重复做一件事情来提高生产力,而在于如何协调机会的爆发,选择正确的事情来做。
❹ 互联网如何培育经济新动能
互联网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本文作者: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 陆峰博士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成为当代中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对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对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挡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大规模普及应用,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业态创新十分活跃,涌现出了一批世界级的知名互联网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产业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对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挡具有重要意义。
互联网促进了中国经济全面创新发展,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孕育而生,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正在全面开启
一是互联网促进了企业组织创新模式,新型企业组织模式正在极大挖掘人的智慧和潜能,企业发展凭借的人口红利正在从人口数量红利向人口智慧优化组合利用红利加速转变。网络化、平台化、移动化的组织模式,改变了企业原有组织模式,拓展了企业组织边界,增强了企业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众包、众创、众筹、网络制造等无边界、人人参与、社会化企业新组织模式,不仅让各类创新要素资源得到有效适配,更是得到了优化聚合利用,全球企业、人人员工、虚拟组织等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让企业焕发出了新的发展活力,企业创新主体得到更加彰显,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原生动力。
二是互联网促进了企业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正在激发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正在加速驰骋。网络连接、移动服务、精准营销、就近提供、个性定制、线上线下融合等服务,打通了供求双方的信息壁垒,让供求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对接,不仅当下消费需求得到及时解决,潜在消费和未来消费需求也得到极大挖掘,大众消费活力得到了有效释放,网络化、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消费模式促进了大众消费结构提挡升级,为经济转型发展塑造了新的引擎。
三是互联网促进了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叠加,面向未来的企业发展模式正在加速形成。按需定制、人人参与、体验制造、产销一体、自组织协作、自适应管理等新的商业模式,加强了产销协作,促进了供需对接,减小了运行摩擦,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互联网促进了技术创新,当前互联网和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制造技术、工业技术、医疗健康技术、安防监控等技术加速融合,促进软硬一体、软件即服务、网络计算、智能服务等发展,培育出了丰富多彩的各式智能应用终端,被广泛应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不仅提高了运行效率,更是孵化出了在线监控、远程维护、网络支付、网络社交、分时租赁、分享经济等大量新型商业模式,促进了大量千亿美元级别的新兴企业快速崛起,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互联网促进了中国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多源驱动经济发展模式正在形成,经济发展更加持续均衡
一是互联网促进了城乡均衡协调发展,幸福新农村焕发农村发展新生机,农民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凭借服务模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正在以洪荒之力打破城乡二元制度藩篱,便捷繁华的商业资源、优质普惠的医疗教育资源、丰富时尚的娱乐社交资源、安全可靠的就业社保资源,这些曾经属于城市人的特权资源在互联网大浪潮中正在渐渐消失,农村电商、远程医疗、在线教育、虚拟社交、网络就业等互联网服务让农村人也实现了过上城市人生活的梦想,互联网让城乡发展更加均等化、城乡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二是互联网让区域发展更加均衡协调,地区发展“无中生有”成为可能,引擎区域发展的动力正在加速转换。区位优势、资源禀赋、智力资源等这些曾经决定着地区发展水平的天然要素,如今变得可以创造、培育和整合,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动力正在进行新一轮转化,网络平台、服务模式、业态创新正在成为一个地区后发崛起的决定性要素和新的发展动能。互联网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网络无处不在,创新创业发展哪里都一样。
三是互联网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均衡协调,人的发展潜力正在回归人的才华和智慧,人人皆能创新创业的社会正在全面开启。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让互联网变成了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和普惠便民产品,人人都拥有了平等使用互联网的权利,网络新空间让各类群体有了平等的发展新空间,背景、关系、资金、技术这些曾经在个人发展道路上的必备要素,在互联网时代正在让位于个体创造性,特权资源和客观原因这些阻碍人发展成长的外在要素正在消失,个体发展决定性要素正在回归人的内在动能。
互联网促进了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集约化的生活生产模式正在形成,绿色GDP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经济和可持续
互联网促进了绿色生产生活,经济社会运行变得更加经济高效,资源集约节约型的社会正在加速形成。逛街购物、上班办公、旅游出行、网络娱乐等百姓生活皆因互联网应用变得更加绿色低碳。网络零售不仅降低实体店水电、房租和仓储等消耗,共建物流更是减轻了出行、商场、购物人群拥挤、交通拥堵的弊端。远程在线办公不仅让城市热岛般的写字楼正在消退,也减轻了上下班人群的潮汐流动。智慧旅游极大畅通了出行者和目的地之间的信息渠道,让旅游资源供求得到更加精准的有效匹配,降低了节假日人口的盲目流动。网络娱乐、虚拟社交打造无烟、无噪、卫生、安全的大众群娱、群乐的社交消费空间。互联网促进了绿色低碳生产,大数据决策、在线监测、远程维护、网络制造等新的在线、数字化生产方式,让生产资料利用更加集约高效,让生产过程更加节能节电节水,让生产排放更加绿色清洁。
互联网促进了中国经济开放合作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新的协作分工体系正在形成,协同创新让创新变得更加高效和富有活力
一是互联网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开放合作,企业竞争从耗能竞争向合作竞争急速转变,企业发展因生态发展更加稳健。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促进了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在产业链上下游的高效流动,信息流正在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等加快流动。过去依靠信息垄断来获取超额利润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天在信息平等获取的条件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唯有在技术、资金、人才、物资等方面加强紧密合作,才能提高对上下游的把控能力。
二是互联网促进了不同行业跨界合作,打破了不同行业发展的组织边界,跨界融合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商贸业与金融业、物流业、广告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等行业的紧密合作,围绕提高用户体验,多行业紧密合作共同打造电子商务服务生态圈。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了工业企业与电信企业、软件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自动化企业的紧密合作,围绕推进
《中国制造2025》,共同打造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
三是互联网促进了企业加强国际开放合作,国际合作的国界正在悄然消失,国际人才、技术、资本正在加速流动融合。互联网跨越了国界,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相隔万里的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互联网平台服务把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企业和民众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更加紧密的分工协作。基于网络的协同研发平台,让北京中关村(000931,股吧)互联网企业和美国硅谷科技公司研发人员,针对同一个技术难题协力攻关。基于网络的远程医疗协作平台让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多国医院的专家一起为非洲某国的疾病患者诊疗、会诊。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让不同国家的物流企业共同接力,将“中国制造”以最快速度送到他国购买者的手中。
互联网促进了中国经济共建共享发展,创新要素资源正在加速流动,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
互联网促进了社会闲置资源的高效共享,提升了资源的社会利用价值。互联网让汽车、停车位、办公室、日用品等社会闲置资源利用实现人人参与、碎片分享、共同受益,改变了大众资源独占的观念,加速了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实现了资源使用权的高效流动,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互联网促进了知识共享服务的发展,基于网络的知识社会化协作和知识交易市场正在快速形成。大规模、分布式、社会化的知识创作网络协作,让可利用信息资源呈现爆发式增长,解决了知识创作项目个体或团队的知识短板。基于互联网的知识服务交易市场的形成促进了大众知识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基于互联网的知识交易、技能服务平台正在大规模兴起,为人民生活、企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智力支持,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中国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业态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成为了当代中国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来源,对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发生了深远的影响。顺应发展趋势,积极拥抱互联网,加速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让互联网来引领经济社会各领域创新,让互联网来塑造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新引擎,必将开启中国新经济发展征程,实现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和造福社会。
❺ 从哪些方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一是完善激励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开发的基础制度。
完善激励数字经济核心技术开发的基础制度,是解决制约数字经济发展核心技术难题的重要抓手。重点是建立健全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激励制度、加快数字经济统计与核算制度、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基础性制度、建立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标准制度体系。
二是健全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体系。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对现行基于工业经济所形成的法律体系带来了重大挑战。因此,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健全数字经济时代的法律体系,着力破解“个人数据与企业产权”的矛盾,平衡数据安全与数据利用的冲突。
重点要加快修订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改变不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定;加快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修订向“信息弱者”倾斜,维护其数字消费权益。
三是加大数字风险治理。
数字经济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风险,数字风险已成为世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加大数字风险治理,关键是探索形成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提升政府管理部门的数字化监管水平,明确平台企业的责任,加大惩处力度;着力构建数字安全新生态,完善数据治理规则,推动形成维护人类共同价值观的数字经济文化。
四是加快弥合数字鸿沟。
虽然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不同群体、区域、企业之间,在数字素养、数字化应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因此,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弥合数字鸿沟,重点应加大对中西部以及广大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大数字化人才培养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❻ 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展望急急急!!!
当前我国的网络经济虽然发展迅猛,但是并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已经完全趋于成熟,优势是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不稳定因素的增多,网络经济领域内仍然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部分。
1 电子商务成为网络经济的中坚
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交易规模达到4.8万亿元,同比增长33.5%。电子商务之所以能够成为网络经济的中坚,是由于我国的实体经济将会一直成为我国的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部分,实体经济在规模扩大和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必将要使用电子商务这一模式来进行低成本的推广,而企业在电子商务上的投入,由于我国的企业众多,电子商务的投资规模也会扩大。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国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是这些企业的未来目标,电子商务正好给这类企业提供了新的影响和推广渠道。未来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网络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加上虚拟商品的交易扩大,广告媒体体等电子商务企业的数量也会增多。总之,电子商务是网络经济中的主干部分,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
2 网络购物系统化加深
艾瑞咨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4610.0亿元,较2009年增长75.3%,占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2%。网络购物的系统化将会更加明显,首先是交易的规模化,主要原因是我国传统企业的实体营销成本的不断提高,让企业发现了网营销和推广的便捷之处,传统企业的加入,让网络交易的规模和层面不断扩大;其次,网络销售产品的多样化,以前的网络营销是实体物品的影响,而当前随着知识的爆炸,广告的力量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虚拟物品的交易数量增长,虚拟物品主要是知识产权的转让,广告设计,报纸刊物发行等;最后,电子商务企业的国际化,网络的国际互联,让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增多,让电子商务企业的也越来越重视到国际的网络营销的重要性,2010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中跨国交易现象层出不穷。从上述的三点,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网络经济的范围更加宽广,网络购物更加系统化。
3 网络游戏将持续走热
网络游戏成为网民消费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网络游戏的发展依然迅猛,然而网络游戏的创新力度不够,经典和精细游戏的缺乏,让国外的网络游戏更加受到关注,而国产网络游戏由于盈利目的过于强烈,使得网络游戏的网民对游戏的忠诚度不高。网页游戏,在今后的发展中,将会朝着休闲和益智方向发展,而且网页游戏的便捷也是广大网页游戏爱好者的关注点,曾经风靡的“偷菜”“QQ农场”,以及今年来的“神仙道”等,都是杰出的代表作;大型网络游戏,将会朝着故事情节的和玩法的以及收费的创新,国外网络游戏例如“魔兽世界”“DNF”等都是我国网络游戏应该学习的重点,国内游戏的杰出代表“梦幻西游”“大话西游”等,需要进一步挖掘深度。由此发现,手机游戏的网络化需要强大的手机客户端支撑,压缩手机网络和单机游戏的开发和运行成本,是新的发展趋势。
4 网络广告潜力有待挖掘
网络广告的发展,以google广告最为着名,其广告的平民化,很好的利用了我国的人口基数这一问题,其广告业务发展快速。实体行业经济的发展对这些垂直类型网站有很大推动作用。网络广告还在视频、网络社区、搜索引擎上的播报,加上优酷与薯仔的合并,视频广告的份额有一定的变动,但是网络广告的规范性和精品还未推出,这是阻碍网络广告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利用网络搜索引擎的广告,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与网民的搜索习惯和各类喜好有关系,搜索引擎模式下的网络广告的潜力巨大。因此,搜索引擎的网民亲和能力是我国各大搜索引擎需要努力的开发的方向。
5 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载体
2010年移动增值服务仍为市场主体,占比56.5%。其次为手机游戏和手机购物,分别占比12.9%和10.2%。[1]通过短信传递最新的购物、娱乐和优惠信息,在区域内形成手机消费促进手,手机的普及率远远比电脑要高,这也就让更多并不会使用电脑的大龄人群,能够通过手机来进行购物和消费,同时手机网络游戏在91助手,诺基亚PC套件,安卓系统的开发,手机游戏和手机应用产品猛增。那么,移动互联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于网络的稳定性和资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