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低碳经济城市有哪些

低碳经济城市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05 13:39:26

① 低碳经济的有由来

“低碳经济“概念的由来
伴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严峻后果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低碳经济”成了当下流行的新概念。
它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这个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对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有着未雨绸缪的认识,按目前的消费模式,2014年之后英国80%的能源需要依靠进口。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撰写了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的 《斯特恩报告》,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
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同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召开,制订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这对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次年的金融危机谁也不曾预料。这场危机反而催生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和动力。
2009年年底在瑞典首都哥本哈根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这是为了兑现两年前巴厘岛的承诺,在此之前三轮谈判的预热让“低碳经济”再次成为瞩目的话题。
而在中国政府层面首次提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是2006年底,当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原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部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APEC会议上胡锦涛明确提出“发展低碳经济”。2009年,国务院强调要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以期在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在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在去年(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召开之前,我国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而正在制定中的“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将进一步提高减排量,并把减排污染物从原来的两项指标扩展到多项。
中国部分城市低碳实践:
金融危机中处于冲击前沿的广东在考虑经济转型的同时开始了对低碳经济的探索。广东省政府、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及英国驻穗总领事馆2009年5月合作启动了 “广东省发展低碳经济路线图及促进政策研究”项目,深圳被列为试点城市。
保定和上海在建设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联合推动之下,成为首批试水低碳化发展的城市。在位于崇明岛的东滩,上海正在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其设计的宗旨是在经济条件可行的限度内接近 “碳中性”。在保定,新能源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拉动力最强的支撑产业,其势头让这座二线城市重归人们视线。目前保定拥有中国唯一的全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企业以及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企业。
继保定和上海之后,东北重工业城市吉林今年8月成为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第一个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城市。随后不久,长沙亦表示有计划在“长株潭”开展低碳经济城市试点和低碳社区试点。

经济的由来及发展现状
在世界工业化进程中,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以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导致了全球严重的气候问题。全球科学界的结论一致认为,100年来气候变暖的原因除自然因素的影响外,还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与广泛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已经将气候变化问题列入全球环境问题之首。迄今为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已经举办了15届,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低碳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当时并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确切的定义以及相关的界定方法和标准,但“低碳经济”作为专有名词迅速成为引起全世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虽然全球都在谈论低碳经济,但它其实并没有很明确的定义。目前的主流理解是:低碳经济指尽可能最小量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体。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改变。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延伸,“碳足迹”、“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随之应运而生,目前低碳经济已经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作为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特指温室气体尽可能低排放的新型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同时也是一个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经济发展体系。通过改善生产流程,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低碳经济的产业链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电能、建材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行业。对我国而言,通过系统地调整体制,激励节能技术研发创新、应用低排放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发展低碳经济,是行之有效的。这与以往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有本质的区别。

发展低碳经济涵盖整个经济活动,我国对碳排放制定了明确的控制指标。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的是:一方面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随着经济不断扩展。我国将逐步减少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打破传统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之间旧的高度相关关系,建立新的低碳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这是世界各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以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人类将逐步迈向生态文明之路。

国际碳金市场的形成

低碳经济的市场交易被称为碳金交易,以欧元结算,指通过交易来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ERT)。碳金交易起源于《京都议定书》。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履行温室气体排放义务时,可以采取3种境外减排的市场化机制:

一是联合履约,通过项目合作转让已经实现的减排单位;

二是清洁发展机制,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实现经核证的减排量,大幅降低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费用;

三是排放贸易,指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排放义务指标,以贸易方式(非项目合作方式)直接转让给另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排放权一旦成为市场商品后,可从对方购买到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将其用于减少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减排目标。

目前发达国家之间的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ET)、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CER)和欧盟碳排放配额转让贸易(EUA)的市场价格均统一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折算。全世界统一以二氧化碳的减排量折算经济成本,对发达国家控制碳金市场有利。

发达国家会在全球贸易中越来越多地利用碳排放标准,开征碳关税,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准入制造障碍。欧洲气候交易所在碳金市场上表现最为活跃,美国正在奋起直追。2003年成立的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由于大投资银行的先后跟进,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碳金衍生品交易所和全球碳排放的基准价格市场。

资金与技术的瓶颈

人类社会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秉承“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发展阶段决定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更易受环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面临的生态挑战更严峻。为实现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加强低碳技术方面的研发,需要国际社会资金和技术的支援。

如果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转让,大规模采用发达国家已有的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就可以实现全球的减排目标。但由于知识产权等问题的困扰,资金与技术转让一直是国际气候谈判中最具争议的核心议题。受到科学知识、政治意愿和经济利益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各国的切身利益始终隐藏在气候政治谈判之后,所以气候政治谈判也成为一场利益的角逐:如何占据低碳技术研发的制高点,如何获得全球低碳市场的更多份额。

目前90%的先进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联合国新千年大会要求发达国家每年拿出0.7%的GDP援助发展中国家。但事实上达到联合国要求的国家少于10个。美国已经联合欧洲17个主要发达国家进行低碳技术共享和信息交流,旨在推动建立全球减排市场并加以技术垄断。

国际能源署估计未来20年内,国际社会需要在能源领域投入总额高达10万亿美元用于减排,才能实现全球温度上升不超过2度的预期目标。发展中国家是整体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确保援助资金进入发展中国家用于建立减排项目。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否则,全球减排目标根本无法实现。

国际气候政治的博弈

1988年,联合国环境开发署(UNEP)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建立了一个权威性的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作为国际谈判的科学咨询机构。这个机构拥有2500名专家学者,负责收集、整理、汇总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科学评介和建议,委员会的大多数专家和资助经费来自欧盟。

欧盟国家是世界核能和清洁能源技术的输出国,十分注重集体机制的构建。欧盟通过积极斡旋,促成《京都议定书》生效。《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强调国际社会在共同减排中负有不同责任。《京都议定书》执行期限到2012年。随着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围绕重新制定世界各国碳减排量配额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大国之间以及各国家集团之间激烈的气候政治博弈正式拉开帷幕。欧盟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达成巴厘路线图,为“后京都时代”的国际谈判确立了基本框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后京都时代”将采取双轨制谈判机制来维护公平。无论人类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都必须考虑碳排放量的约束。

全球减排对主权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内政和外交的双重挑战,要达成共识,谈判难度非同一般。最终,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艰难启动。在美国和新兴大国的推动下,只是签署了不可或缺但又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可能有些零乱,你可以在自己总结一下。

② 低碳城市的城市标准

2010年3月19日,中国社科院公布了评估低碳城市的新标准体系,中国至今还没有任何正式或官方的低碳经济评估标准,这是迄今首个最为完善的标准。
该标准具体分为低碳生产力、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等四大类共12个相对指标。如果一个城市的低碳生产力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20%,即可被认定为“低碳”。
社科院报告说,把低碳发展的理念和标准整合到“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是至关重要的。
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吉林省吉林市成为适用此标准的首个案例。
根据当天公开的最新研究报告《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下称《低碳计划》),吉林市碳生产力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还远未达到低碳经济的目标。
吉林市将《低碳计划》视为本市的低碳发展路线图,正采取积极措施加速转型。研究由社科院、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和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等数家中外研究机构历时两年完成。
吉林市副市长朱长舒19日对本报记者说,《低碳计划》是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解决了什么是低碳经济的问题,下一步将就实现路径和评价体系做出进一步细化。
朱长舒表示,吉林市“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将会参考《低碳计划》,“吉林市不做表面文章,注重低碳发展路径的可操作性,务实低调的推进低碳建设”。
根据研究报告测算,吉林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30年,将降低至基准情景的60%。 “社科院对这个新标准拥有‘知识产权’。”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当日对本报说。
新标准的建模方式是IPAC-AIM技术模型。此模型已经经过全国能源及排放情景分析,以及包括北京、广东和香港在内的多个地区的情景分析的验证。建模不包括农、林相关的排放及碳封存。
建立评估新标准的基础工作是,社科院在三种排放情景下评估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和工业产值:BAU情景、政策情景和低碳情景。
基准(BAU)情景是以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为基础,并包括当前针对单位GDP能耗以及其他关键领域的政策承诺。但是除此之外,改模型假设没有引入其他新的政策。
政策情景下,能够看到由增加的节能措施、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以及污染的减少等所产生的效应;政策还包括高耗能行业工业附加值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节能技术的推广,新建建筑达到节能标准,重工业自身的提高。
而低碳情景则包括上述所有政策情景方法。此外,它还进一步讨论能源体系摆脱碳依赖的问题。例如通过加快可再生能源及核能技术的渗透,针对碳捕获和碳封存(CCS)推广速度的乐观假设。
《低碳计划》报告说,吉林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到2030年,其降低至BAU情景的60%。
在这三种情景下,吉林市的能源消耗增长将会持续到2030年。“这将有利于保证吉林的发展,并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为高能效重工业的中期发展创造空间。”
在工业产值影响方面,“低碳情景对吉林市的重工业部门而言并非意味着终结”:某些工业部门的产值有所下降(这与政策情景下相同),其中包括混凝土、制砖及煤炭等。但是这些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且也并不显着。
如果在政策情景或低碳情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找到适当的衡量标准成为主要焦点。社科院报告说:“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才能既反映不同的发展初始条件(即GDP),又能够体现不同资源条件及产业结构。”
新标准的四大类之一是低碳生产力,包括单位经济产出的碳排放指标及能耗指标——其测量方法与中国现行的单位GDP能耗指标及可能的全国碳排放强度指标一致。这一大类包括碳生产力以及单位产值能耗等两个相对指标。
其次是低碳消费,包括人均能源消费和每户能源消费。可以通过消费指数考察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这一大类包括人均碳排放和家庭人均碳排放等两个指标。
第三是低碳资源,包括低碳能源所占份额,单位能源生产排放量及森林覆盖率。此大类包括零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所占比例、森林覆盖率和单位能源消耗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
最后是低碳政策,考察低碳发展政策及规划的存在与否,相关规定实施所取得的成效及公众的认知水平。该大类囊括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建立碳排放监测、统计和监管机制,公众对低碳经济的认知度,符合建筑物能效标准和非商业性能源的激励措施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标准均为相对指标。也就是说,如果达到低碳水平就意味着其显着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绝对指标同样重要,能够确保所取得的进展与气候变化相一致。这也将有助于中国在发展的同时设立一个长期目标。 在对上述相对指标进行比对后,《低碳计划》报告说,吉林市还不是低碳经济;但是,这仅仅只能反映吉林作为中国传统重工业城市和制造基地的历史地位。
研究报告得出上述结论,基于就关键指标将吉林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尽管产业结构相似,但吉林的碳生产力大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吉林人均碳排放是2007年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
在低碳能源指标上,吉林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低碳能源在能源供给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2007年,此比例还不到5%。
吉林市2007年单位能源碳排放为0.61吨碳当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其原因是吉林市的煤炭消耗仅占能源总消耗的大约一半,而全国平均水平为80%。
而吉林森林覆盖率高达55%。因此吉林具有非常大的森林碳封存潜力。“以土地为基础的行业将在生物燃料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高速发展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有可能成为新的碳排放标签。”
不过,由潘家华所在的社科院研究所制定的这些指标看,尤其是碳生产力,吉林市都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吉林市还远未达到低碳经济的目标”。
但是吉林的转型正在加速:2005年到2010年期间的目标是将单位GDP能耗降低30%,高出全国目标10%。到200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了37%。
《低碳计划》报告为吉林市制定了“十二五”规划期间、到2020年以及到2030年三个不同时期的指标值。
在政策情景下,碳生产力到“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2015年比2005年提高37%;到2020年提高58%,这略低于低碳情景下的64%,高于基准情景的49%。报告严格的说,吉林需要加强国际资金与技术合作,消除这一差距,努力实现低碳发展情景。
人均碳排放至2015年达到每人3.30吨碳,2008年全国平均值为1.36。人均零碳能源消费量2015年达到每人0.44吨碳当量。而单位能源碳排放至2015年达到0.88吨碳当量,全国2008年水平为0.65。
基于顺利达到低碳城市的标准,《吉林市低碳发展计划》分析并建议吉林市在“十二五”规划中的低碳投资重点,覆盖石化、供电供热、新能源战略、建筑、交通运输、农林和土地使用等方面。
毋庸置疑的是,石化行业成为吉林提高能效和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吉林市的石化行业是最大的用能行业,拥有吉林石化、吉林化纤等200多家石化企业,生产1000多种化工产品,其能源需求占能源总需求的一半以上。
虽然随着预期投资的大量涌入,吉林石化行业的排放及能源消耗还将持续,但是能效标准的提高和使用现代化化学加工设施将有助于降低单位产值的排放。
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吉林市使用的生产设备中仅有不到10%可以称得上“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报告说,好在吉林市已经针对淘汰多余陈旧设备制订了明确计划。
吉林市能源利用检测中心张世明对本报说,在针对企业的能源审计核查中,“发现在重点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仍有死角,任务仍然很艰巨。比如‘九五’期间就应淘汰完毕的国家明令禁止的高耗能设备仍有相当数量在运行”。
由于石化产业与诸多支柱产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报告因此建议吉林将石化行业作为追求低碳发展的核心。这些支柱产业包括汽车工业(一汽集团)、农产品加工(吉林长荣农夫产品公司)、高科技产业(一汽启明公司)、能源部门(中国石油)和医药及基因制品(吉林制药等)。

③ 低碳经济的各个国家

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现有的高碳经济模式的开创者,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气候变化过程中应该负有的历史责任,所以率先在世界上高举发展低碳经济的旗帜,成为发展低碳经济最为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2003年,前首相布莱尔代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DTI2003),宣布到2050年英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国家。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承诺,2012年欧盟温室气体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8%,英国表示愿意为欧盟成员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欧盟内部的“减排量分担协议”中英国承诺减排12.5%,比平均减排8%的目标高出4.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进一步表示,力求在2010年减排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20%,2050年减排60%。 意大利政府主要通过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措施及技术开发来影响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
意大利能源的80%以上都依靠进口,因此,意大利更加注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欧洲总体能源政策,以及世界能源市场变化带动低碳技术的开发。 从2009年以来,法国高度重视并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力发展以核能为主题的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取得了显着成效。
尤其是其核电工业。法国的核电工业起步于一些国家对核电产生动摇的20世纪70年代,近30年来,法国核电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与美国、日本构成了世界核电工业三强。 瑞典将低碳经济的理念与执行运用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如加强了对环保型汽车的推广,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国民使用环保型汽车。
瑞典政府还积极推动民众参与低碳活动,为鼓励国民购买清洁燃料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出了奖励措施。瑞典各地的加油站都出售汽油和乙醇混合燃料,以方便环保型汽车用户。经过不断努力,瑞典已成为世界各种的榜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2008年,加拿大政府细化了“让科技成为加拿大优势”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四大科技发展领域的具体范畴,尤其是在环境科技与能源领域两个方面。
1、环境科技
加拿大政府分别拨款6600万加元支持制定工业废气排放法规框架,并对生物燃料排放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另外,政府承诺5年内拨款2.5亿加元支持汽车工业执行汽车工业创新计划,主要是开发环保型汽车的战略性大项目。
2、 能源领域
加拿大政府将继续支持生物燃料、风能和其他替代能源的研究,计划拨款2.3亿加元执行生物能源技术计划。
美国
美国虽没有加入《京都协定书》,但近20年来,美国十分重视节能减碳。美国于1990年实施《清洁空气法》,2005年通过《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1、 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2、 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
3、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4、清洁能源
5、能源效率
6、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7、迈向清洁能源型经济
巴西
巴西是世界上排放二氧化碳最多的国家之一。面对电力短缺的严峻形势和执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巴西加快发展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并取得明显成效。
1、 走在世界前列的地上植物“石油”
2、 风电:巴西的有一个发展目标
3、 抢救亚马逊森林
4、 碳信用额机制点石成金
日本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同时也是对世界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严重破坏的国家。1997年,日本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积极开发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
1、 日本实现低碳社会的四大措施
2、首先是开发革新技术并普及现有的先进技术。
3、建立一套让整个国家朝着低碳化目标努力的机制。
4、提高农村和地方城市对实现低碳社会的贡献。
5、 重视每一位国民的作用,让国民理解减排的意义、重要性、做法和可能伴随的负担,从而采取实际行动。
6、不断强化政策法规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7、 积极推动向低碳城市与低碳社会转型
8、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9、太阳能占据世界半壁江山
10、 新能源:汽车产业新引擎
11、 风电日益受重视
12、 生物能源另辟蹊径
13、垃圾发电
14、木质生物能发电
15、生物柴油
16、碳捕捉、封存于转化
17、碳基金与碳交易
韩国
2005年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布的环境持续性指数(ESI)评价中,韩国在146个国家中排名第122位。在OECD国家中,排在最末尾。
1、 “低碳绿色经济增长”战略和“绿色新政”。
2、 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3、 强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
4、核能成为“绿色增长”新动力。
5、太阳能发电异军突起。
6、 强化节能和低碳意识与行动。

④ 关于低碳经济的问题

“低碳”的历程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急需世界各国协同减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2007年3月,欧盟各成员国领导人一致同意,单方面承诺到2020年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20%。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的主要议题。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编辑本段]低碳的内涵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着名低碳经济学家、原国家环保局副局长张坤民教授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的领域。着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编辑本段]低碳在海外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英国布朗首相于2007年11月阐述英国的主张是 ,努力维持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这就要求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10-15年内达到峰值,到2050年则消减一半。为此,需要建立低碳排放的全球经济模式,确保未来20年全球22万亿美元的新能源投资,通过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碳排放量的降低,应对全球变暖。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德国则希望在2020年,国内的低碳产业要超过其汽车产业。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发展低碳经济。
[编辑本段]低碳在中国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4月,低碳经济和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7%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5% ;优先开发水力和风力作为可再生能源;为达到此目标,到2020年共需投资2万亿元;国家将出台各种税收和财政激励措施,包括补贴和税收减免,还将出台市场导向的优惠政策,包括设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较高售价。
2007年9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8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四项建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其中提出: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
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8年1月1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在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上指出“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同月,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日前在京成立。
同月,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之一。
2008年3月,SEE与TCG举办“中国企业与低碳经济”论坛,让中国企业了解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情况,探讨中国企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王石对此次会议致欢迎词,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与会。
2008年4月,由众多专家、学者牵头,在各部门关注和关心下,中国低碳网 www.ditan360.com 成立。
同月,国合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首次圆桌会议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召开。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的战略重点和全民教育重要方向。
[编辑本段]《如何低碳——家居篇》
低碳当道,家居变脸 从现在起,改改你的“电动依赖症”吧。多数人或许并不知道,电动电器会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变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变!改走简约设计风 室内设计以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减少使用风扇、空调及电灯的几率。通常,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幕墙上的能量损失。中空玻璃不仅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隔绝噪音,降低能耗。纤维石膏板,是一种暖性材料,热收缩值小,保温隔热性能优越,且具有呼吸功能,能够调节室内空气湿度。自身小户型无论在节约建筑材料、节能节电、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优于大户型,碳排放量也明显小于大户型。
变!收纳本领秀出来 静下心来把杂乱无章的书房收拾一下吧。布艺和地毯统统都拿走,散落的杂志都收进柜子里去,开放式的书架里不要放太多的东西。只要记得简单就好,简约风会使你的房间在不知不觉中就变得凉爽惬意起来。
[编辑本段]《如何低碳——交通篇》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开车出门购物的人,请有计划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
开车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也可让驾驶变得更为“绿色”。
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加速、选择合适挡位、避免低挡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
网上购物减少交通出行。
[编辑本段]《如何低碳——办公篇》
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这样做除省电外还可以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
办公室内种植一些净化空气的植物,如吊兰、非洲菊、无花观赏桦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复印机、打印机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
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商家发来的广告宣传品,大多数人对这些垃圾广告的处理方式就是将它们丢进垃圾桶。要知道,为了节约成本,很少有商家会使用再生纸印制宣传单。 每天都有那么多木材制成的纸张白白地被当成垃圾一样扔掉,着实让人心疼。
[编辑本段]《如何低碳——旅游篇》
发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应当成为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其中包括3个重点:
一是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同时也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
二是扭转奢华之风,强化方便、舒适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同时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阅读全文

与低碳经济城市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阿图森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789
59年出生的人婚姻如何 浏览:317
欧洲四大经济有哪些国家 浏览:194
尤德婚姻状况如何 浏览:659
从哪里分析社会经济 浏览:348
有哪些高中美女教师课程 浏览:880
为什么年轻人缺乏幸福感 浏览:365
为什么感觉美女越来越多 浏览:850
有哪些关于造字的神话故事 浏览:994
经历了背叛婚姻怎么办 浏览:136
脸小女生如何让人有幸福感 浏览:229
济南市事业单位工资一般多少 浏览:903
美女怎么瘦脸效果最好 浏览:41
婚姻包括哪些感情 浏览:196
网文怎么发展成一篇完整的故事 浏览:259
美女呀今天是在哪里吃饭 浏览:375
上层建筑怎么做经济基础服务 浏览:835
派出所的事业编制有什么用 浏览:294
欧洲经济区国家包括哪些 浏览:896
美女跳舞综艺节目有哪些 浏览: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