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学经济学学什么课程
Ⅰ 大学经济学类专业主要学习哪些课程
会计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定量分析,计量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服务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当代经济学主要流派,财务管理,发展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理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土地经济学,经济法。
希望帮带你
Ⅱ 大学的经济学类都上什么课呢
经济学类的专业课程每个具体专业都会有不同的课程。
不过,公共基础课回程就大同答小异了,我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就不用说了,还有的比如说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基础会计,微积分(有的学校开的是高等数学),线形代数,统计学,基础管理类的,概率学都是要学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Ⅲ 大学经济学专业有哪些大学课程
研究生在日本大学是个特殊的概念,也即是常说的预科。语言学校只是培训机构,算不得预科。修士(博士前期)课程和博士后期课程大都是2-3年,医学类长,毕业取决于学分和论文,没有明确的最短时间限制。冈山大学网站有课程设置,经济学应该只是一个专业(学科或专攻),还是一个学部(院、系)。
Ⅳ 大学经济学教材有哪些
大学经济学教材有:
1、《生活中的经济学》:本书是高等学校通识课系列教材之一。本书以揭示生活与经济学的内在联系为主线,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人们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身边案例为血肉,以揭示各种生活现象背后蕴含的经济学原理为重点,以培养和提升人们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为目的。
2、《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主要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贯穿于书中始末,并运用它们对贸易,供求关系,消量与生产,企业行为和行业组织,劳动力市场以及宏观经济学理论进行阐述。
3、《微观经济学》:是200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邓惠中。该书语言简明通俗,结构科学严谨,适合各大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具有同等文化程度的自学者。
4、《经济学基础教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八位博导联手打造推出《经济学基础教程》。本书是一本不同于传统政治经济学与流行的西方经济学内容和体系的全新经济学教材。
5、《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 2012年1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本书分4编共19章,囊括了微观经济领域的理论和实践。
Ⅳ 大学里经济学专业学什么内容
1.经 济 学专业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西方微观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概况,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中国经济思想史,外国经济学说史,《资本论》与当代经济,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2.经 济 学(数 量 经 济)专 业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西方微观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数理统计,数理经济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原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
3.经 济 学(世 界 经 济)专业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西方微观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发展经济学,国别与地区经济学,比较经济学等。
4.经 济 学(劳 动 经 济)专业
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西方微观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概况,西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行政法规,社会保障学,企业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中国经济思想史,外国经济学说史,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等。
5.税务专业
主干课程:税收概论、税法、基础会计、税收相关法律、企业财务会计、税务代理实务、企业财务管理、税务筹划、审计学、西方经济学等。
6.金融管理与实务
主干课程:保险学概论、货币银行学、证券市场与投资、保险经营与管理、商品期货学、国际金融、外汇投资实务、期货市场与投资、投资银行学、信托投资管理与实务、风险投资技术分析等。
7.国际商务
主干课程:经贸英语、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运输、国际保险、海关原理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投资、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谈判技巧、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涉外会计等。
Ⅵ 大学经济学专业数学主要学什么东西
大学经济学专业数学主要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Ⅶ 大学经济学专业主要学什么
经济学——来
培养目标:
本专业源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有关经济部门业务知识及技能,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具有知识创新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能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外国经济思想史、产业经济学、高级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原理、财政学、西方经济学流派、当代中国经济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到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企业和事业等单位工作
Ⅷ 大学金融学都要学习什么课程
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商业银行业务管理、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英语精读、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金融学基本知识和理论、金融运作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金融规则、惯例及WTO的运行机制;通晓中国对外金融管理政策法规,了解当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8)大学经济学学什么课程扩展阅读知识能力:
1、掌握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处理银行、证券、投资与保险等方面业务的基本能力;
3、熟悉国家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Ⅸ 读经济学的话大学都要学什么科目
经济学的话大学需要学习的科目:公共必修课有:数学、英语、政治以及学校开专设的其他全校属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宏观两册)货币金融学、证券投资学、财政学、保险学、国际经济学、会计、企业管理、计量经济学等课程。
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9)大学经济学学什么课程扩展阅读:
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B. 经济学的大一课程安排是怎样的
按大学经济学类课程安排大致如下:
大一第一学期:主要是经济学公共通识课:政治经济学(该门课是政治理论课),资本论。
大一第二学期:以专业基础课为主: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大二第一学期:经济学专业基础课,专业通识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
大二第二学期:专业通识课为主: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学说史。
大三第一学期:还是经济学公共通识课为主: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大三二学期:专业业务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一般是双语)
以上课程是一般大学经济学类课程安排,各个学校可能有差异但波动不大,另外大四可能会加开一些专业课,如中央银行学等
C. 经济学通识的内容简介
本书的读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事情,自己的一番经历;各有各的专长,各有各的骄傲;但是,他们还保持着思考的习惯,愿意接触各种观点,改善自己的判断。他们不轻易冒险,但也不愿随波逐流;他们的思想更多来自报章杂志,但仍然没有丧失智力上的品味;他们尊重专家和权威,却依然偏爱简洁的文字和明快的思想。他们对经济学感兴趣,但不至于想要阅读此起彼伏的方程式。一句话,本书读者是有教养的门外汉。
书中文章的行文,力求清楚明确。错字错句,用词不当,虽然难以杜绝,但都不是故意的。虽然清楚的文章写得吃力,但含混的文章没有价值,因为写得不清不楚的文章,别人也无从明确地指出它的错处!
D. 《经济学通识课》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经济学通识课》([英] 尼尔·基什特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com/s/1__yJY7K8oGrdvyRDPZW-hQ
书名:经济学通识课
作者:[英] 尼尔·基什特尼
译者:张缘
豆瓣评分:8.3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9
页数:284
内容简介:
耶鲁大学权威出品。
本书介绍了40多个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产生与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经济学事件,以简明易懂而又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初涉经济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入门途径。
书中记述了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等人的卓越贡献,也分析了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话题, 从货币的产生和平均地权论的兴起,到经济大萧条、企业家精神、环境破坏、分配不均和行为经济学等。这是对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也展示了经济学的发展如何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本书指出,“如何满足需求”是经济学中的关键命题。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求富足快乐的人生。
作者简介:
作者尼尔•基什特尼(Niall Kishtainy),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史系客座教授,曾任英国政府经济政策顾问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经济政策顾问,着有《经济学手册》(The Economics Book)和《分钟经济学》(Economics in Minutes)。
译者张缘,财新传媒图书编辑,诗歌写作者。
译者刘婧,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长期从事文化和编译工作。
E. 经济学通识课
经济学就是教我们如何满足需求,获得富足快乐的人生。
——尼尔·基什特尼[英]
经济学是对社会以及在社会中生存的人 如何使用资源 的研究(如何利用稀缺资源满足需求,人类在历史上如何通过耕作、工厂劳动以及囤积来努力解决稀缺性的问题),也帮助人们生存并保持健康、接受教育(如何避免稀缺性所导致的最糟糕的影响),理解人们如何满足需求,获得富足快乐的人生以及为什么有些人生活得不幸福。
最开始思考经济问题的人是古希腊人,经济学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字根是房屋和法律,意思是一家人如何利用手头的资源。而今天学校里学的经济学是一个新生事物,伴随资本主义的出现而出现的,大部分内容是有关资本家的事情:购买、出售和价格。
经济学有一个特殊的看待资源的方式,就是 稀缺性 。总数有限,然而人类的的欲望无穷无尽。还有 机会成本 。稀缺性和机会成本揭示了一条基本的经济学原理:我们需要在医院和火车站之间、大型购物中心和足球场之间作出选择。
英国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微观经济学创始人)曾经说过,经济学家需要“ 冷静的头脑,善良的心地 ”,要像科学家那样描述世界,但同时对周遭人类的悲惨命运(比如弱势群体)抱有同情,并努力做出一些改变。为了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善良的心地,经济学家还需要 自我批判的眼光、超越自身局限的视野以及训练有素的观察世界方法 。
《建议》强调,“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形成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 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经济学历史上素来有供给学派和需求学派。
供给学派代表人,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命名的“萨伊定律(Say’s Law)”, 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是对萨伊定律最常见的表达形式。萨伊定律主要说明,经济一般不会发生任何 生产过剩 的危机,更不可能出现 就业不足 。但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人们仍旧有需求,需要靴子、帽子和车,生产他们的工人和工厂也随处可见,但是人们的需求和经济生产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而传统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会从衰退中自寻出路,并回到充分就业的状态。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着名的凯恩斯主义,政府需要干预经济,需要创造需求。如果经济处于衰退之中,工厂和工人闲置,政府就要 增加开支和减税 ,以此促进经济需求,让企业增产和增加雇员。
2022年,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中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使出的手法招数即是凯恩斯主义。财政加大支出,新增3.65万亿元专项债额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6.71万亿元、比上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减税降费发力,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正在各地落实,预计全年退税减税规模约达2.5万亿元。
F. 经济类通识课程包含哪些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基础、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或国际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等课程;英语、高数、线代、概率论、计算机等通用课程。
G. 经济学课程安排
A. 经济学专业学什么课程所有的
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版行学、财政学、经济权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1)经济学课程安排扩展阅读
核心能力:
l、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B. 经济学主修哪些课程
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教材:《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
部分课程介绍如下:
1、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英语:Political economics),广义地说,是研究一个社会生产、资本、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
2、线性代数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向量,向量空间(或称线性空间),线性变换和有限维的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3、国际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4、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通过搜集、整理、分析统计资料,认识客观现象数量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5、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突出对金融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介绍和基本管理技能的传授,力求规范化、准确化、简洁化。在系统介绍成熟的金融理论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理论联系实际,及时总结了我国金融改革中的经验教训。
C. 大学经济学专业大学的课程表(书单:最好从大一开始列表),越详细越好
我自己是学经济学专业的,我觉得经济学开始要看点不太专业的《穷爸爸富爸爸》,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里面的内容通俗易懂,没什么专业的知识,但它蕴含了经济学的思想,颠覆了传统的观点。如果你把这本书看完后,像学点真正专业的,那我推荐曼昆《经济学原理》,很多美国的商学院的教材就是它,而且里面包括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部分这两部书如果看完,你大概对经济学的分支逐步有了兴趣,可以分为公司理财(财务管理,会计,市场营销。。。),投资学(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保险。。。)这个就看你自己对哪方面感兴趣了如果你对公司理财感兴趣,那么我推荐的是《公司理财》斯蒂芬A.罗斯(StephenA.Ross)、伦道夫W.威斯特菲尔德(RandolphW.Westerfield)、杰弗利F.杰富(JeffreyF.Jaffe)涵盖了公司财务管理的所有问题,包括资产定价、投资决策、融资工具和筹资决策、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政策、长期财务规划和短期财务管理、收购兼并、国际理财和财务困境等,既适合作为商学院MBA、财务管理和金融管理本科生、研究生的教科书,又适合作为财务和投资专业人士、大学相关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必读名着或参考书。如果你对投资学感兴趣,那么我推荐的是《投资学》滋维•博迪(ZviBodie)、亚历克斯•凯恩(AlexKane)、艾伦J.马库斯(AlanJ.Marcus)这本书是是由三名美国知名学府的着名金融学教授撰写的优秀着作,是美国最好的商学院和管理学院的首选教材,在世界各国都有很大的影响,被广泛使用。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在此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追问,我会及时回答。
D. 经济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经济学的课程有: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专、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公共属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博弈论、数理经济学、世界经济、制度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公司金融、金融工程、证券投资分析等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有机整体,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经济学核心思想是物质稀缺性和有效利用资源,可分为两大主要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起源希腊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早期经济学,经过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等经济学家的发展,经济学衍生出了演化证券学、行为经济学等交叉边缘学科。理论体系和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
E. 经济学有哪些课程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
每个学校都有出入,但大致就是这些课程。
市场营销属于经济学类,但不是经济学。
市场营销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基础会计、金融概论、企业销售策划、商业银行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分销渠道管理、银行营销、现代推销技术、营销创新、广告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财政与税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一般安排10--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F. 请问经济学专业学长,下面几门课程学的大概顺序是什么
按大学经济学类课程安排大致如下:
大一第一学期:主要是经济学公共通识课:政治经济学(该门内课是容政治理论课),资本论。
大一第二学期:以专业基础课为主: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大二第一学期:经济学专业基础课,专业通识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
大二第二学期:专业通识课为主: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学说史。
大三第一学期:还是经济学公共通识课为主: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大三二学期:专业业务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一般是双语)
以上课程是一般大学经济学类课程安排,各个学校可能有差异但波动不大,另外大四可能会加开一些专业课,如中央银行学等
G. 经济学专业包括哪些课程
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经济史、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
企业经济学、会计统计与核算。
拓展资料
经济学专业是(包括经济学方向和投资经济方向)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理论兼应用型本科专业。
该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H. 经济系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
我是经济学专业的。我现在大二。大一线性代数、微积分、概率论、经济学原理上下册、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中国近代史纲要。大二上学期是运筹学,项目管理还有会计学原理
I. 经济学的大一课程安排是怎样的
按大学经济学类课程安排大致如下:
大一第一学期:主要是经济学公共通识课:政治专经济学(该门课是政治理论课属),资本论。
大一第二学期:以专业基础课为主: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大二第一学期:经济学专业基础课,专业通识课: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
大二第二学期:专业通识课为主: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经济学说史。
大三第一学期:还是经济学公共通识课为主: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
大三二学期:专业业务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一般是双语)
以上课程是一般大学经济学类课程安排,各个学校可能有差异但波动不大,另外大四可能会加开一些专业课,如中央银行学等
J. 经济学专业课程设置是什么!
经济学专业抄开设的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市场营销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法、经济统计分析、区域经济学、经济博弈论、证券投资、计算机应用、英语、经济数学和哲学等。
(10)经济学课程安排扩展阅读
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经济学专业核心能力:
l. 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 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3. 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
4. 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
5.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
6. 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H. 经济学通识
【经济学通识】01 人类社会面临的四项普遍约束
(1)东西不够;(2)生命有限;(3)互相依赖;和(4)需要协调。
人类的种种制度安排,一概是为了应付这些约束而衍生的。我们反复从这四类约束来理解社会,就很容易察觉人类社会的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
首先,人类主要以社会而不是自然的方式展开竞争。我们不是直接肉搏,而是依照各种各样的人际安排和规则,迂回地争名逐利。
其次,竞争与合作不可分。增加合作,并不意味着减少竞争;要鼓励竞争,也未必要靠遏制合作来实现。
再有,贫与富未必有关联。除了抢劫和征税等短暂效应外,贫和富并非总是因果相关的。纵观全球,贫与富的差异绝大部分是技术和制度创新造成的。穷人往往不是富人的牺牲品,而富人也往往没有亏欠穷人。
【经济学通识】02 经济学的核心价值
观念的力量是惊人的。人类因荒诞观念而招致的伤亡,包括战争、宗教迫害、计划经济导致的饥荒等,打着善意的旗号所犯下的罪行,往往比明目张胆的犯罪造成的破坏更深重。以美好愿望为诱因而引发的战争或饥荒,则可以造成数以千万计的伤亡。
世上没有任何人能独自掌握生产铅笔的全部知识,然而铅笔却神奇地被这些独立而分隔的人造出来了。协调成千上万人的自发行为的参照系,就是价格。如果价格受到人为的扭曲,那经济就必定会失调。理解社会的协调机制,探讨刻意的协调是否会造成更严重的失调,这是经济学的核心价值。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了解经济学,你会觉得不少过去看来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其实颠倒过来才对。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刚性的需求,人们不可能不惜任何代价地追求某个目标。毕竟,人是善于权衡取舍和寻找替代方案的动物。
【经济学通识】03 如何治理堵车?by 薛兆丰
治堵并不难,“按时按段收费”即可收立竿见影之效;可为什么人们都在试图抗拒有效的方法,转而求助于适得其反的下策?道路的作用是疏导交通;被疏导的交通价值越高,道路的价值就越高,而治堵的目标,就是要设法让道路所实现的价值最大化,即确保在任何时段,都让对使用道路的需求为最高的车辆顺利通过。
按“价高者得”原则筛选出来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的大小。富人也有不肯出价的时候。市场机制为需求更高的穷人提供了随时战胜需求较低的富人的机会,而其他管制手法,则只会削弱穷人的这种机会,并巩固那些手段丰富的人的优势。公众的普遍心态是:治堵可以,但不可以妨碍自己的利益!结果是大家都堵在路上,利益都受到了损害。
【经济学通识】04 价格是最有效的竞争规则 by 薛兆丰
当出现资源争用,社会就不得不采用竞争规则来决出胜负,以便让胜出者得到使用权,而让其他人寻找替代方案。这就是稀缺。人们无法改变稀缺的约束,而只能改变竞争规则,让不同的人胜出。历史 上,曾经选用过各种各样的规则,包括暴力、智力、官职、出身、性别、年龄、耐心等。这些规则都会引导人们去参与一些有助于自己胜出但对他人没有好处的竞争,造成无谓的损失。
在众多的竞争标准中,只有一种最有效、最不浪费,那就是“价格”。只有“价高者得”才能引导人们向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并用赚来的钱去参与价格竞争。当社会大部分资源都按“价高者得”的方式分配时,整个社会竞争的成本就会下降,收益就会上升。
【 经济学通识】05 按需分配行不通 by 薛兆丰
即使承认了价格的调节作用,很多人还是会说“出价高者未必需求高”。然而,除了出价以外,我们还能用什么手段来比较需求高低呢?过去搞计划经济,就是因为人们相信有比“按价分配”更可靠的办法来比较人与人之间的需求,来实现“按需分配”的崇高目标。但大半个世纪的各国计划经济试验表明,“按需分配”的甄别成本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直到穷途末路,才重新回到“按价分配”的市场化道路。
经济学里有:“人际需求不可比”原则。我们没有办法比较,富人喝茅台的效用大,还是穷人喝茅台的效用大;只能观察富人是宁愿喝茅台还是买全价机票,穷人是宁愿少吃肉还是按时回家过节。效用只能跟自己比,不能拿人与人比。价高者得是最经济和最公平,也是最可行的竞争办法。
【 经济学通识】06 短缺和过剩的唯一原因 by 薛兆丰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世界上的商品永远都是稀缺的。这是世界的基本现实!何止火车票,还有纯净水、住宅小区、手术、电脑、甚至明星,都是稀缺的。虽然如此,但只有当商品的定价失当时,才会引起危机。很多人认为“短缺”的原因是商品供给不足。错了!商品从来未曾充足过,而危机却并不是总在发生。只有当商品的定价过低时,才会发生“短缺危机”。价格一旦调高,“短缺”就马上消失。比如宝马车和周杰伦演唱会。
同样,商品的“过剩危机”,也不是由于商品供应过多造成的。除非商品的定价过高,否则不会发生“过剩危机”,因为经济商品永远是多多益善的。只要价格适当回落,“过剩危机”就会烟消云散。例如飞机票和彩电。
【 经济学通识】07 征税到底由谁来承担?
政府向地产商征税,或者向购房者征税,两者有区别吗?经济学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没有任何区别。不管政府规定税赋是向哪一方征收的,都不影响买卖双方分担税负的比例。这被戏称为“法律无效定律”,举例来说:在食盐的交易中,由于需求者好歹都得吃盐,需求较缺乏弹性,所以即使政府向供应者征税,税负也必定会转嫁给需求者;而在青菜的交易中,由于供应者好歹都得把当天的青菜卖掉,供给较缺乏弹性,所以即使政府向需求者征税,税负也必定会转嫁给供应者。
显而易见,政府以打击房地产高价为名而抽取的税收,并非无中生有、从天而降,而是供应者和需求者共同支付的——只是较缺乏弹性的一方,支付的比例较大;较富有弹性的一方,支付的比例较小而已。
【 经济学通识】08 炒房有功
学习市场经济,关键一课就是理解世上所有“转手交易”和“炒卖”行为的经济效用。谁都“想”当个挣钱的中间商,但“想”并不等于“能”。任何存活的中间商,都必定作出了为消费者以钞票投票所承认的、难以替代的贡献。究竟是什么贡献,要具体去探究。比如:二手房的卖主在买家还没现身以前,就与开发商达成交易,承担了资金责任,帮助开发商完成了开发周期,加速了资金运转,间接促进了房源供给。当二手房买家现身后,更直接提供了房源。
不学通这一课,你无法理解各国放弃计划经济后,为什么取消了“投机倒把罪”;你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建立期货市场;你更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地推广“企业家精神”。不观察、不体会、不思考,你眼中的市场,就处处都有邪恶,样样都是特殊商品,事事都要政府管一管。
【 经济学通识】09 市场经济如何成熟
有人认为:“在成熟的市场里,政府可以放手不管,让商品价格自由升跌;但在不成熟的市场里,政府有责任调控房价,不仅应该通过重税来打击炒卖,而且应该把房价作为地方领导任免标准来考察。”然而,市场经济不成熟,恰恰就是政府不当干预造成的。难道政府干预造成的烂摊子,就得由更多的干预才能善后?难道政府垄断了铁路,低票价就不会吸引黄牛党了?难道市场经济不成熟,重税就能压低房价了?没有哪个市场经济是完全成熟的,可这就得让经济规律反过来写吗?
不管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否成熟,不管有没有腐败,不管政府有多大责任,不管买房者是自住还是投资,只要政府加重房地产交易税,就会导致房屋供应量减少,购买量减少,成交价上升,以及政府渔利这四个并行的后果。
【 经济学通识】10 限购令的危害
旅游区里的一口清泉,会随着游客的增多而增值。增值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负面的,即泉水不够;二是正面的,即需求增加。也有两个办法使泉水降价。一是多找泉源,增加供应。那么这一口清泉的价格降低了,但清泉的总数增加了,整个旅游区的价值也上升了。另一种办法,是通过限购令直接消灭需求,甚至把部分游客赶走。这的确也可以降低这一口清泉的价格,但代价是游客减少,旅游区的整体价值受损。
房地产限购令也平添了交易费用:甄别谁有钱买房容易,甄别谁有资格买房麻烦。单是“细则”中的“家庭”二字,就可以引发混乱。家庭可以是单人的,那么结婚是否直接导致购房指标减半?离婚则倍增?一个有北京户口的男人,若通过反复结婚离婚,获取并向女方转让购房指标,政府又该如何应对?
【 经济学通识】11 投资和投机
投资和投机,从可观察的行为看,是没有区别的。如果所有人都坚信,这幢楼明年能卖一千万,那么这幢楼的价格就不会等到明年才涨到一千万,而是今天就涨到一千万。这样,今天花一千万买房的人,到明年就赚不到一分钱,他也就不是什么投资者或投机者了。真实的情况是,他猜今天卖八百万的房子明年能卖一千万,而市场上其他人与他看法不同!所以他才可能只以八百万的价格买入这幢房子。他的这一行为,进而鼓励了市场把更多资源调配过来,生产和储备更多的房子。
到明年,他的看法若是对了,即真有人愿意出一千万来购买这房子的居住服务,那么这位投资者就是凭着他的远见为他人提供了方便,他理应获得其中的差价作为报酬。当然,如果他的看法错了,那他就血本无归,承担后果。
【 经济学通识】12 经济保障房
经济学家没有学派之分,而只有好坏之别:区别就在于是否相信世上有免费午餐。这样划分固然粗糙,但不失洞察力。很多事与愿违、并造成巨大浪费的公共政策,恰恰源自“指望免费午餐”这种简单的谬见,试图以大规模修建保障房来压抑房价的行动正是一例。
住房从来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商品,而是由诸多经济要素共同构成的综合服务,没有人需要尚未锁定具体要素的抽象的房子,而是非常具体的、能以最低代价为他们当前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的住房服务。谁更有能力全盘考虑诸多因素?谁能以最高的效率协调这些因素?谁能以最低的成本来提供服务?究竟是政府还是市场?事实上,市场价格不仅是现状的如实反映,而且还能调动资源,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满足复杂的需求。
【经济学通识】13 公营和私营
只要一种商品具有“一人消费会妨碍他人消费”的特征,那么不论供应商是公营还是私营,在提供这种商品的过程中向消费者收费,就能同时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甄别需求较高的顾客,从而把有限的商品推到使用价值更高的用途上去,以减少社会成本;二是进行精准的盈亏核算,从而为未来的同类投资提供依据。公营和私营企业都平等地处于信息不确定的境地,他们都一样要通过寻找、利用和消化信息来指导决策;但是公营企业的代理人,不会像私营企业的代理人那么孜孜不倦地去追求信息。
当我们见到公营机构进行价格调整时,如果是由于公营机构在模仿私营机构的应变速度,那么政府的效率很可能是在提高而不是下降。尽管私营在许多场合胜过公营,但我们也不应反对公营从低效向高效作出改进。
【经济学通识】14 如何分配短缺商品?
稀缺是人类普遍面临的基本约束,而稀缺的资源,其价格被人为压低后,引发的拥堵、排队、囤积、浪费和规避管制等现象,才是短缺。
经济学家不宜假设需求没有弹性,或说价格不起作用。也不宜把正常商品甚至奢侈品说成是必需品,从而套用“需求刚性”的逻辑,来为硬性限价、限购或配给政策辩护。在对稀缺品实施按价分配的同时,若确实要帮助穷人或某种特定人群,那就不妨把他们先识别出来,然后给予补贴。
结果将是皆大欢喜的:穷人购买非高峰期的车票,把剩下来的钱用于别处,从而得到了比在高峰期回家更高的满足;需求高的人能够轻易地买到高峰期的车票,他们额外多付的钱,是通过替别人劳动而赚取的;而涨价所收取的额外利润,也可用于慈善和投资。
【经济学通识】15 交易的价值
今天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资源,都首先是按照富者先得、富者多用的规律来分配的,而实现的机制大致就是交易。大量至今仍然被人误以为不可买卖的东西,实际在进行着或明或暗的买卖。如果在我们享受灯光、电暖、安全、教育、阅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别人为此有所付出,那才是无知。
健康、生命、选票、免于污染、免于无知,本来都是神圣的人权,但在真实生活中,却是在有价地交换着的。我们不应该对这个基本事实佯装不知,并对不可能实现的道德准则高谈阔论,而是应该探究在人性始终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社会应该采用何种规则,才能取得比较可取的结果。事实上,正是这些交易,促成了分工,矫正了不公,增进了和平、财富和幸福。
【经济学通识】16 歧视的代价
对于歧视,包括种族、性别、年龄和体质的歧视,经济学家有独特的看法:尽管歧视仍然是人类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市场经济已经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歧视,我们不仅能够区分,哪些是歧视行为,而哪些只是合理的选择,我们还认识到,歧视者在歧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承担了损失。市场经济恰是消除歧视的最佳途径。
歧视的代价,就是卖方不能在更大的潜在客户群中按“价高者得”的方式获取最大的金钱收入。换言之,卖方是在以付出金钱的方式购买了歧视顾客的权利。只有当歧视者愿意放弃一定的利益,例如收入、利润或者享受,以便满足他个人的偏好时,才是歧视。正是由于实施歧视会造成金钱损失,所以当人们必须自己承担歧视所造成的损失时,他们就会产生抑制歧视的积极性。
【经济学通识】17 歧视的作用
无缘无故或不合算的歧视,往往维持不下去。反过来说,那些貌似没有道理的歧视,深究下去,是能找到其中微妙的原因和道理的。银行乐意把钱借给有实力的企业或个人,我们希望结交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警察希望尽快甄别出犯罪率高的人群,而我们的衣着、谈吐、证书、报表、国籍,甚至住所的位置,都是我们的背景的简明标签。利用这些标签来作判断取舍,就是歧视。
由于人们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多的资料,所以自然会重视这些标签,因为它提高了了解对方的效率。歧视也有出错的时候,但人们不会因此放弃歧视,而只会不断地调整歧视的标准。没有歧视,交易费用就会上升。歧视这一行为本身是不可能消除的,但“歧视的标准”则可以发生变化。增进商业交流,有助于改善人们“歧视的标准”。
【经济学通识】18 同工同酬的悖论
雇主越是唯利是图,劳动者就越少受到歧视;市场竞争越激烈,被歧视者的工资就越合理。即使一开始出现过“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会由于雇主逐利的本性和残酷竞争的压力,被最大限度地消除。如果我们把性别、文化、家务负担等因素考虑进去,工资差距就变得合理和可解释的了。
实际上,按市场标准来衡量,各人的劳动能力是不同的。假定某男打字员的服务值100元,而某女打字员的服务只值80元。那么这位女打字员还有可能与男打字员一争高下吗?当然有!凭什么?凭低工资。在职场上,降价是弱者与强者竞争的杀手锏。不幸的是,恰恰是同工同酬法,剥夺了弱者与强者竞争的最有力武器。后果就是那位较弱的女打字员连较低的工资都拿不到了,只能被迫失业,最终伤害了它声称要保护的群体。
【经济学通识】19 不存在的原价
会计课里教的是“成本决定售价、售价影响供求”,而经济学的逻辑恰恰相反——是“供求决定售价,售价决定成本”。是供求关系首先确定了成交价,而成交价转而确定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进而影响这些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用途之间的分配。
具体情景下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单笔交易价;无数单笔交易价累加,形成了统计意义上的均价;时间和条件不同,均价也就不同,而想求索产品的真正“原价”,注定徒劳无功;真正帮助顾客享受低价的办法,不是通过“规定原价”来减少单笔交易间的价格差,而是让卖家充分竞争、形成稳定而统一的交易平台,缩窄交易价格的落差。从而让顾客通过“实时比价”来获得低价。只要货真价实,你情我愿,那在任何价位上成交都不是欺诈。
【经济学通识】20 谁来决定价格?
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因为有人争夺才产生的。阳光没人争,市价是零;空气没人争,市价也是零;但马尔代夫的阳光和空气,有很多人争,于是价值不菲。到那里旅游的高价,是游客们自己造成的。这就是所谓“买家只与买家竞争”的道理。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行政垄断。国内最早提供手提电话的城市,当时买一部手机要几万元。虽然我们大可以指责垄断阻碍了其他服务商的进入,但就那些购买了手机的顾客而言,价格再高,也还是比没有要好。这是所谓“卖家并不和买家竞争”的道理。
真实的价格不是某人或某机构可以随意制定的。有人认为,政府有义务有能力制定价格,所以就应该提供免费交通、教育和医疗;而经济学却教我们反问两个问题:为什么“应该”?究竟是否“可行”?
【经济学通识】21 投机倒把的价值
在很多人眼里,“炒家”并不从事具体的生产劳动,只是看准时机,靠买入和卖出货物,赚取差价;这些人囤积居奇、不劳而获、操纵价格,因此十分可恶。然而,经济学却所见不同。人们习惯认为,只有生产物质财富,才是对社会的贡献,才是对生产力的促进,却忽视了“炒家”们对经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投机倒把”在经济生活中起着采集、甄别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
由于生产资料非常有限,一吨煤用来炼钢,就无法再用来取暖,所以必须预先知道“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判断错误就会造成浪费。必须设计一个机制,以便将判断力较准确的人挑选出来。这个机制就是各种资产转让市场。这些市场赏罚分明,谁使用了准确的信息就受奖,谁使用了错误的信息就受罚。
【经济学通识】22 让步就是进步
中国正式加入WTO,是以国际协议的形式,为中国的经济改革设立明确的标准和时间表,这与过去“摸着石头过河”的酌情式、随意式改革,效果迥然不同。
经济改革如果不定下“事前规则”,而靠“酌情处理”来推进,就必然阻力重重,越改越难,越改越慢。加入WTO,一大好处就是避免了大量无休止的酌情争论。这在对自由贸易认识尚浅的中国,意义非同寻常。
其实,成功的经济制度,并不在于改造人们的思想,而在于激励人们的行动。你跑到自由经济的典范之地香港,问贩夫走卒“自由经济”的含义,他们是不知道的;但是,“看不见的手”自然会引导他们的行动,在不知不觉之中推动公益。
在双边贸易争执中,政治家所谓的的“让步”,就是老百姓切身的“实惠”,就是中国的进步。愈让步,就愈进步!
【经济学通识】23 比较优势与自由贸易
由于生产资料在不同国家的分布不同,而每一种产品都需要消耗不同比例的生产资料,所以同样的产品,在不同的国家相对生产成本就不一样。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精力生产其相对成本比较低的产品,然后与别国进行贸易,那么这些国家的生活就都会比各自自力更生时好得多。中国人之所以用几亿件衬衫跟欧洲人换一架大型客机,根本原因是因为合算,对方也同样认为合算。让制造衬衫的工人改行造飞机,他们造不出这么好的飞机;而让造飞机的工人改行制造衬衫,他们也造不出那么多的衬衫。
世界上没有不公平的买卖。任何买卖,都是自愿的,否则就不是买卖而是掠夺了。任何一宗买卖都是取得了双赢。双方能达成交易,是因为他们对用来交易的物品的“估价”不同,从而取长补短、各得所需。
【经济学通识】24 保险的价值
保险机制比保险公司的历史远为悠久、渗透更为广泛,是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很长时间里,它自发地形成和延续,并没有经过有意的设计,因此对社会冲突的协调作用,往往被低估了。所谓保险,就是三个环环相扣的功能:准确评估风险率,对投保者提出合理的行为约束,并分摊个别投保者遭遇的损失。任何同时具有这三项功能的社会机制,都是有形或无形的保险机制。
家庭就是一种典型的保险机制。父母之所以担负起对子女的教育和监督责任,不仅是出于对子女的爱护,也是为了降低子女潜在的风险,因为一旦遭遇意外损失,全体家庭成员将共同分担。当出现无人能事前准确预测的意外,那么意外的直接承受人可以得到预先约定的补偿,而意外造成的损失,将“株连”所有参加同种保险的人——是他们共同承担了本来要独立承担的损失。
【经济学通识】25 保险创造平行世界
保险是这样一种机制:它创造出若干可能的未来世界,不管投保人进入了哪个世界,他的财富状况都是一样的。成功设计的保险,可以让人们不在乎是否会遇到意外。购买保险的人,买到的是确定性,不管他进入哪个可能世界,他的财富状况都是相同的;而他付出的代价是保费。不管他进入哪个可能世界,他的财富都比不购买保险时减少了,减少的就是他为了购买确定性而缴纳的保费。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不是储蓄。储蓄是另一种机制:人们为不测之需作储蓄,如果遇到意外,他就得用掉储蓄,结果是净亏损;如果没有遇到意外,那他就保住了储蓄,结果是无亏损。如果人们选择了储蓄而不是保险,那么他们将来的结局不同,即进入了不同的可能世界,他们的财富状态就有所不同。
I. 《经济学通识课》读书笔记一
我以此篇来记录一下,我读这本短小精悍的经济学入门书做的读书笔记。这本书我重复读了几遍,读书笔记有点多,因此分了两篇来记录。本篇是书中提到的前20个经济学知识。
1、经济学家研究稀缺性、机会成本、经济体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归属与家、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
2、人类的祖先曾面临基本的经济问题:匮乏。
a、柏拉图想建立一个理想社会。
这个理想社会被统治者以一种高度集中的方式管理,几乎没有食物和劳动力买卖的市场。柏拉图对财富的追求持批判态度,理想社会里的人会分享所拥有的一切。
b、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反对柏拉图的理想社会,认为应该让人们拥有自己的物品,因为那样人们便会更好地照看自己的财产,而在谁对公共财产贡献多少这个问题上导致的纷争也会减少。人们可以通过以物易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此后衡量经济价仠的标杆:货币也应运而生。
3、上帝的经济:基督徒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经济。
我认为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和圣·托马斯·阿奎纳(St ThomasAquinas)都认为基督是人类的救世主,在经济地位中位于最高级层。他们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赋予人们工作资源,让人类来完成积累财富的目的。总结一下就是财富是上帝所赐的礼物,是人类的生存所需。不能贪财,不能拥有更多的财富。他们讨厌商人讨厌借贷,因为这些瓦解了宗教的经济地位。
4、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重商主义最基本的观点认为财富即金银,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拥有足够多的金银就是一个富有的国家。在重商主义时代,黄金是购买的唯一介质,所以他们不断以积累黄金为目的进行商业活动。政府鼓励出口,抑制进口。当然这个观点在现在会被认为相当片面。但却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5、重农主义认为财富指的是土地养育出的小麦和猪。
弗朗索瓦·魁奈(François Quesnay)认为农业是有特殊性的,人们利用自然改造出的田野、河流和猎场是一个国家财富最终的资源。他利用曲线图揭示了向农民征税的弊端。这是另一个相对于重商主义的片面的经济理论。
6、看不见的手:社会似乎被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hand)引导着。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使他被后人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提出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并非出于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经济学理论正是以这种基本观点为基础而对经济过程作出分析的。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倡导者。他期望在自律的个人自由基础上建立起一种自发调节的社会经济秩序,因而倡导一种“自然的、简单明了的自由体系”。
7、工业革命中的因果链条
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通过在工业经济中的投资积累财富。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便属于这类人。《国富论》成为对他影响最大的书,并启发他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经济,因此在后期虽然他提出的许多适应当时的经济观点被后来的经济学家抛弃了,但是他因果链条的分析方法却被纳入了经济学中。
8、空想社会主义
工业革命使一些人变得富有,但仍有很多人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夏尔·傅立叶(Charles Fourier)提出,只有全新的社会才能拯救人类。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和圣西门(Saint-Simon)和傅立叶都认为认为市场和竞争并不能带来一个良好的社会。他们一致相信一个完美的世界——“乌托邦”(utopia)也就是空想社会主义,但却不知道何实现它。
9、人口论
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的《人口论》提出了更多的人口意味着更多的贫穷。人口增长只能迫使更多的人陷入悲惨的生活。试图帮助穷人是没有意义的,相反只能是雪上加霜。
10、共产主义
马克思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认为资本主义内部本身就蕴含着新社会的种子。历史是伴随着一系列的经济制度向前发展的。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私人财产将不复存在,工人将领导一切。
11、新古典经济学关注理性的个人如何掌控市场。
威廉姆·杰文斯(William Jevons)发展了边际效用,提出随着消费品的增加,边际效用是减少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utility)。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深化了杰文斯的理论,用供给和需求的理论将消费者和企业联结起来,提出了供给需求曲线(demandcurve)。
12、自由贸易与保护政策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iedrich List)认为将国家贸易和个人贸易混为一谈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使新经济免于国外竞争,一种方法是对外国产品征税,经济学家称其为“保护政策”(protection)。自由贸易并不是随时随地都会生效。只有当国家或地区间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才会带来益处。因此国人新工业需要国家建立一定的税收政策来保护他们的发展,当发展到相当程度时,税收可以被取消,建立自由贸易。
13、帝国主义
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或将过剩储蓄称为帝国主义的“经济根基”(economictaproot)——它是基本的经济目标。而过剩储蓄是通过政权对国内外被剥削阶级进行掠夺得来的。
14、福利经济学
阿瑟·塞西尔·庇古(Arthur CecilPigou)阐述了市场的运行并不总是完美的。“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的主要内容是“分配越均等,社会福利就越大”,主张收入均等化,由此出现了“福利国家”。国家在国民收入调节过程中作用的加强,出现了使国民收入呈现均等化趋势。
15、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爱德华·张伯伦(Edward 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理论》都提出了“不完全竞争”(imperfect competition), “不完全”是因为即便在企业间存在竞争也并不等同于在完全竞争行业中的那种情况。
16、苏联的计划经济
“中央计划”(central planning)利用资源的决策方法。在这种方法下,苏联政府负责做出所有的经济决策,从生产的产品种类、如何生产以及谁获得产品,一直到各种细节。
17、炫耀性消费
托斯丹·凡勃伦(ThorsteinVeblen)着作里充斥着对美国权贵阶层虚荣空虚的嘲讽。凡勃伦将富人购买豪宅、皮草和去法国里维埃拉度假等的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而消费的行为称作“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并称获得特权的少数人为“有闲阶级”(leisure class)。凡勃伦认为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浪费行为。它将经济能量从生产人们真正需要的产品转移到用来炫耀的商品。
18、凯恩斯主义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认为当我们所有人的消费减少后,购买量和产量都会相应降低,国民收入也因此减少。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刺激有效需求,加强宏观需求管理,以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
19、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称,这些企业家凭借自身的果敢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从长远来讲也对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有利的影响。他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别的,只是永不满足的企业家们带来的不断的变化。熊彼特将新技术淘汰旧技术称为“创造性破坏”(creativedestruction)。他相信垄断对于创新的产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会给企业家尝试创新的冒险行为带来高回报。
20、博弈论
博弈论研究国家、公司和个人在某种情况下的行为,即一方的行为会影响到另一方获得的结果。军备竞赛是“博弈论”(gametheory)的一个例子,这个理论诞生于20世纪40—50年代的数学和经济学领域。
约翰·纳什(John Nash)认为博弈的结果——其“均衡”——是每个参与者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者策略的最优反映——后来成为了博弈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并在今天被广泛应用。“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好了以上就是这前20个经济学知识。
from:自由喵
J. 荐书— 薛兆丰《经济学通识》,让看待世界的眼光更全面一点。
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阅读本书的后果,就是“世界观”的转变 ————薛兆丰《经济学通识》
正如书中的序所言,当我仅仅只是读完这本书的第一章后,我看待世界的角度已经却改变了很多。这本书一共五章,每篇又由很多篇长度适中的小文章构成,每篇文章会对我们生活中发生的问题进行经济学角度的阐述,你不用担心它会枯燥无聊,我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就打算打退堂鼓,听着名字就感觉很无聊。但是,当我读完前几篇文章后,竟然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读了近200页。薛兆丰教授用通俗的话语和生活中的例子让我们更容易的了解到经济学家眼中的世界。今天我挑书中几个所讲到的点讲讲,看看是否能引起你的兴趣。首先你可以试着按照你的思路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你觉得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怎么区分?道路是什么物品?
2、你怎么看待黄牛党?黄牛党的存在合理吗?
3、你怎么看待北京实施外地家庭房屋限购令和在京城缴纳个人保险和个人所得税五年以上才有资格购房的政策?
4、你怎么看待某些企业招工中存在的“歧视”?
5、“同工同酬法”能够帮助被歧视或被剥削者增加就业机会吗?
好,以上五个问题,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先来说说我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对这个五个问题的认识。
1、私人物品就是自己比较个人的东西,比如说手机、钱包、电脑之类的。而公共物品就是大家公用的物品,比如说垃圾桶、公共厕所之类的。这样想来那道路肯定是公共物品了。
2、黄牛党就是哄抬票价,让大众花更多的钱,对黄牛党深恶痛绝。
3、知道这个政策,自己没有细想过,只想过这样那些想在北京待着也有钱买房,但是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只能看着房价上涨,等满足条件再来买房,有点亏。
4、对有歧视的公司和老板嗤之以鼻。
5、做同样的工作当然拿同样的工资了,是公平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以经济学家的眼光是怎样看待这几个问题的,做好颠覆你的“世界观”的准备。
1、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
这本书明确的告诉我们道路是私人物品,看到这你就会诧异,怎么可能,道路就在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也不是我家的,怎么会是私人物品。那你来想一想,当你开车在路上的时候你这时对道路的使用会不会影响其他使用这条路的人。答案显然是肯定的,那么他就是私人物品。书中指出:公共物品(公用品)指一个人用不影响其他人使用的物品,比如说:旋律、知识、电视信号;而私人物品(私用品)则是指一个人用了别人就不能用的物品,比如说:鸡蛋、面包、台灯、领带和轿车。明白了这个概念我们再来想道路是私人物品这句话就容易多了。书中还从这个问题讲到了如何用经济学的方法来更好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想深入了解,大家可以一看。
2、黄牛党存在是合理的
哄抬高票价的黄牛党的存在是合理的?怎么可能啊,我明明可以用正常的价格买到回家的车票,从黄牛党手里确要高出几倍,他的存在怎么会是合理的?我们来想一想黄牛党为什么会存在,是因为民众对回家车票的需求很大,那么就需要一种人把每个人对回家车票的需求过滤一遍,那些人更想回家,那些人其实并不是那么想回家。这样黄牛党便应运而生,充当这个过滤者的角色。价格是最容易也是最好区分人们需求大小的方法,因此那些对回家需求很大的人不管怎样也愿意从黄牛党手中买到回家的票。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催生出了黄牛党,书中指出是火车票价太低造成,我们不考虑其他因素,因为火车票价太低,才有了黄牛党出来赚了那一部分本应该铁路部门该赚的钱,因此,黄牛党的存在是合理的,铁路部门提价不足,并不是为民办实事,而是为黄牛党办实事。提价不足的火车票,就是给黄牛党的请柬。既然铁路部门要送礼,怎怪黄牛党笑纳?
3、限购政策混淆了房价上升的正负因素
北京房价为什么会涨?正面来看,北京价值变大了,生产力提高了,在这里比原来的地方可以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此吸引来更多的外地民众,对房子的需求变多了,但是楼盘增长的速度跟不上民众住房的需求,这是北京房价上涨的原因。北京房价变高,大部分人收益是大于损失的,他们虽然承受了高额的生活成本,但他们在这里得到了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认识了更有意思的人、得到更多的机会、享受更周到的劳力服务等等。而北京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到来,它所产生的价值才逐年变高。而限购令却把这一部分人拒之门外。
4、为“歧视”正名
书中指出歧视的影响是双向的。歧视个现象产生,不仅会对被歧视者造成影响,同时歧视者也会承担他相应的代价。举个例子,一个小伙子开了一家公司,他招工的标准是清一色的女性,这显然是“性别歧视”。但这也是他的个人嗜好,他要为此付出双重代价------他不仅要对招到的满意的女职工付薪水,而且还放弃了所有男性职工服务, 他要承担他的企业因此丧失的竞争力。竞争也和歧视形影不离,竞争是让胜出的人享受到本来稀缺的资源。谁都可以买奔驰汽车,但买家必须付钱,这就是“根据财富的歧视”;都可以参加香港小姐比赛,但是只能是女性,这就是“根据性别的歧视”;谁到可以上清华北大,但是你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这就是“根据知识的歧视”。一个老板在选择员工中不考虑结婚女性,因为她觉得结婚女性将来很有很多问题,比如请假多,会影响公司,不划算,理性的看,他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生意人总是要以利益为目标的。如果有一位能力很高的女性,一个人可以给公司创造出很大的利益,而这个老板有“性别歧视”,而没有选择她,那就是这个老板的错误,他就要为他的歧视承担那个女性带来更多利益的损失。总之我们要理性的看待歧视。
5、“同工同酬法”的反效果
假如有资本家雇佣了两名打字员,一男一女,两人工作表现完全相同,当时资本家给男的一天100,女的一天80,这就是“同工不同酬”了。如果真有这种现象,那么肯定会有一些见钱眼开的资本家,开始克制自己重男轻女的偏好,而开始雇佣女员工,毕竟他可以比其他资本家节省20元钱。歧视是要付出代价的,克制歧视是由回报的。这样资本家就会追逐他们,更多的资本家开始雇佣这些女性打字员,由于雇主的追逐,那么这些本来被歧视的群体的工资就会慢慢和同等劳动力的收入相等。另外在职场上,降价是弱者与强者争斗最有利的杀手锏。
以上是薛兆丰教授《经济学通识》中很小一部分内容,如果你觉得他改变了你现有的认知,不妨找来读一读,让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更全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