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来说,中国的经济中心是北京还是上海
从整体实力上来说,中国的经济中心应该是在上海。不过经济中心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指的某个城市,应该是指特定区域。在中国的话应该有三个,分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每个经济中心又有对应的中心城市或者单独的经济中心城市。
把北京和上海对比,上海明显要占优势。这里的优势不是一个方向,而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城市GDP等多项内容的平均值。而上海也是中国大陆金融交易最多的城市,在有些榜单上地位甚至要超过香港。
3、发展不同其实我们没必要去争夺第一或者第二,大家都是中国的城市,发展速度快肯定对国家有利。更何况三大经济圈发展方向不太一样,北京处于环渤海经济圈,这里主要的优势是城市密集、工业密集。而长三角虽然在规划上起步晚,但是可以利用国际和国内两大资源,在地势上有着足够的优势。从整体水平来说,长三角也是三个经济圈内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那么上海作为它的中心城市,排在全国第一也很正常。
‘贰’ 中国的经济核心是什么中国发展重地是哪里
中国的经济核心有三点,在这里我以GDP的增长来给你分析:
【一、政治与经济结合 国家投资确保GDP高增长】
投资、出口和消费,被称为拉动中国GDP的三架马车。而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政府。虽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10年,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模式只能算得上是半市场化、半计划经济。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方向是由当地官员谋划,各地官员的业绩考核中,GDP发展的如何是重要考量目标。
在这种机制下,各地的经济发展往往是由当地行政官员挂帅,人力、财力、物力层层响应,如各地大建工业园、大搞房地产,而这些都是带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粗放型的大投入和规模扩张,往往忽略了社会效率和利润,老百姓很难直接从中受益。
国家层面上,大搞基础建设,如投资两万亿大建高速铁路。而据专家测算,修铁路每投入一块钱,可以拉动产业链形成5.7元的GDP。而两万亿的投入,可以拉动11.4万亿的GDP。但是,从老百姓的层面讲,国家修铁路,除了增加部分就业,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未因此提高,相反要为比飞机票还要贵的高铁车票买单。而受益最大的可能是参与高铁建设的官员和商人。近日,铁道部部长刘志军被中纪委调查,而有媒体称其涉及高铁腐败,并传其受贿10亿元。
【二、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变现国家资源】
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另一重原因是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变现存量资源。
中国的13亿人口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中国出口商品的利润很大一部分来自廉价劳动力。出口使得大量外汇流入中国,贸易顺差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但是,通过廉价劳动力而拉动经济的模式,虽然使国家变富,但底层劳动者的待遇却很低,富国的同时,并未富民。
此外,中国GDP的增长还建立在大量变现存量资源。中国的矿产、物产资源丰富,而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的存量资源被过度开发用于出口套现成外汇或者用于国内的经济建设。以煤炭为例,中国的煤炭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但是,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消耗速度却是世界最快。有报道称,辽宁的煤炭资源仅能维持20年开采。本来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就这样为了拉动经济的发展被严重透支。再以稀土为例,多年来,中国以占世界37%的稀土储量为全球提供90%以上的稀土供应。在1996年至2009年间,中国的稀土储量减少了37%,仅剩2700万吨。即使在实行稀土出口配额紧缩的2010年,中国的稀土出口仍高达39813吨,超额31.6%。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拥有全球13%的稀土储量,俄罗斯拥有全球19%的稀土储量,而这两个国家的开采量均为零,他们所用的稀土全部依靠进口。
【三、房地产驱动GDP 透支百姓消费能力】
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架马车是消费。而很多中国百姓的消费能力被房地产提前透支。随着各级政府大搞土地财政,房价飞涨,房地产也早已成为驱动中国GDP增长的首要力量。但是,高房价透支了中国百姓的消费能力。一套房往往是榨干了小两口及双方父母共3个家庭。而房贷则使得买房人在今后长达20年的时间内要为还贷劳作。
高房价套牢了一批买房的百姓,而没有买房的百姓则要继续攒钱买房或者为教育、医疗这另外两大主要消费支出存钱。中国的富人们虽然有钱消费,但他们似乎更热衷于对国外的GDP发展做贡献,全球的奢侈品中,有25%被中国的富人买走。
消费能够拉动GDP的增长,但中国政府似乎更倾向于通过出口和投资这另外两架马车拉动经济。当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出口受到到影响,中国政府推出了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经济,而台湾更注重通过消费的形式拉动内需,当地政府直接向全体百姓每人发放了3600元消费券。
中国的发展重点在:【百姓增收,富民强国】
贫富分化严重就不用再说了,要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强国和富民的双重目标,中国必须转变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提高GDP的质量。
首先,需要将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拉动GDP增长转变为通过消费拉动投资,从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依靠廉价劳动力的增长模式。其次,必须改变分配体制和方式。分配体制改革,不只是收入差距问题,而是所有制问题和特权问题。实现公平分配,自然能够带动消费结构变化,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变化。第三,合理利用存量资源。中国是资源大国,但平均到13亿人民身上却是资源穷国,资源属于所有人民,国家不能为拉动GDP增长,纵容过度甚至破坏式的开发资源,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拉动经济增长。
强国之道在于富民,不能只重视GDP的增长而忽视富民,一个人民贫穷的国家,即使国家再富也只能是大而不强。正如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所建议,"十二五"期间,中国应重点关注如何解决富民、解决分配不公等问题。
‘叁’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在哪里
现阶段,中国经济的重心应该是,经济内容转型升级,资本战略重大调整,由此带来了,产业的取舍,供求关系的重塑,也含有利益集团的整理,收入分配的合理改革,民生领域的完善需求。
具体说,个人觉得,应在保留部分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科技战略领域,农业依旧坚持以我为主;资本经略向海外拓展,形成人民币支付的世界潮流;形成牢牢掌握经济命脉,稳固资本收益,各方共同促进,各取所需,以共同发展为目的的世界经济新形势。
国内重点是经济发展的公平,伴随国家发展阶段而来的产业新的布局的形成,必须适应这个形势,形成紧迫感,释放房价压力,将钱投入到有价值的行业和民生领域,通过政策及操作,引导经济朝着公正、竞争有序的道路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