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
一、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特征及其行为表现。
1.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烈,自我意识凸现但不偏激,注重自我价值的
实现。
自改革开放以来,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强化一直是青年学生的特点之一,如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把“个人事业成功,生活美满”摆在第一位,在谈到人生最大幸福时,都反映出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追求,自我意识的加强。不过,个人奋斗已被大多数学生摒弃,这是青年学生成熟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据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要实现自我价值,除靠自己努力外,还得争取别人的帮助,对个人、社会有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小部分的学生赞成和有点赞成“人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一些学生认为“现在大公无私的提法已经过时”,这表明仍有部分学生囿于“自我设计”的圈子,常常是讲人生价值就是自我价值,讲成才就是个人成名家,讲人生幸福就是个人幸福,从而滋生出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苗头。
2.重功利,讲实惠,对物质利益越来越看重,蕴含着趋乐避苦的趋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我国现行的公有制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形式的认识明显提高,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经济头脑、实惠观念愈来愈重。如学习上的实用至上,择业时金钱至上,政治观经济化等。调查表明,有38.6%的学生在学习之余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获取更多的金钱”。有19.4的学生认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3.6%的学生则把“金钱的多少”作为人生价值的尺度;31.2%的学生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心目中,金钱同人的尊严同等重要。
二、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青年学生的双重效应是最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
价值规律反映在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所形成的平等观念,权利和义务观念以及效益竞争意识,打破了有的青年学生安于现状 ,追求中庸的心态,使青年学生能站在社会价值的起点上重新审视个人价值,正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从而形成青年学生求实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但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特别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力,市场交换的双方都是以利已作为行为的出发点,使青年学生对自己从小受到的价值观教育以利他行为的出发点背道而驰,感到困惑不解,心理失去平衡,为适应新的形势,他们很快吸收各种各样的新思维、新观点。这就使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多元矛盾,摇摆不定的状况。
2.各种理论思潮的影响。
大学是文化聚集地,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思想在此荟萃,并为大学生所分享。在文化领域的开放和交流的大潮裹挟下,大量的西方学术着作翻译出版,生活在文化前沿阵地的大学生们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种典籍。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冲击着大学校园,震动了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观念,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结果是造成青年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还有一部分学生则陷入新旧观念形态双重并存的矛盾之中,他们既怀疑现存的价值观念,又在西方的理论思潮中与中国国情、民族的心态冲突面前感到困惑不解,引起价值认同上的矛盾。
三、正确引导,努力提高学生人生价值观的选择能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社会必然的历史选择,由此牵引起人们特别是医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改变,这是一种趋势。人生价值取向的正误将影响整个人生道路。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教育就成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也不足为怪,要正确理性对待,市场经济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是把双刃剑,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大学生在价值观的重组上会出先浮躁和紊乱,只有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的教育和引导,因势利导,是大学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并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2. 文化自觉,现代青年人该如何做起
中国文化具备很强的融合力。中国文化是一种擅于扬长避短,具备十分强的多元性的文化。大家的同胞们不管生活在哪儿,身上都是有独特的中华民族文化印记。不忘本来,消化吸收外界,走向未来,这类对外开放宽容的文化观念是中国有坚定不移的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
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劲的民族通常具备明显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大义,进而提高民族凝聚力,使这一民族容光焕发出明显的想象力.使当今社会,中国综合国力的市场竞争主要表现在政冶、国防、高新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
文化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青年人相反推动硬实力的提高,维护保养国家安全性和社会稳定,提升青年人国家品牌形象,推动人得全面的发展,文化意味着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青年人学,大家理应进一步提高使命感责任感,把握住难能可贵机会,责无旁贷地挑动奋发图强的重任。提高在我国文化创新能力,我们要做到:
1、搭建社会主义社会关键价值取向,其基本上内容包含以马列主义指导方针为灵魂、以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共同理想为主题风格、以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为精粹,以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为基本的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领先文化的精粹;
青年人最先了解了自身的身份和职责,了解中国自身的文化,掌握现如今的国际局势和领先的高新科技,并对历史时间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懂的分辨好与坏,不但是实际的好,也是涉及到长久的计划,务必以发展的目光来对待。
3. 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大学生如何面对全球经济危机
对于全球经济形势而言,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增长速度显着下滑,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甚至可能陷入衰退。导致全球经济放缓的主要原因是粮食、能源价格上涨及美国暴发的金融危机。尽管两者发生的原因不同,影响的对象不一样,但集中在今年暴发,加大了我国政府的决策难度。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各国资本、金融环环相扣。发达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导致流动性紧张,发展中国家金融会因国际资本流动减少而出现压力,甚至也可能出现类似危机。因此,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国际金融秩序,避免全球性危机的到来。
过去5年,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当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波动时,发展中国家也会在比较高的平均线上出现波动。因为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经济增长比较快,重要原因是投资拉动和出口增长。而投资的重要来源是发达国家,南南贸易近年来虽增长迅速,但南北贸易依然是主体。所以,发达国家出现危机和波动,必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出口造成影响,从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在发展中国家中,我国处于最游刃有余的状态。我国外汇储备多,政府财政情况好,经常项目盈利相当大,外资在中国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在当前的情况下,中国靠刺激国内经济、增加国内需求,可以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
在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严峻条件下,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们更有义务去肩负起属于我们的义务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做学习工作的模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兢兢业业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完成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争取获得好成绩。第二,要做团结的模范。学生党员干部要满腔热情地为增强信心、重振经济多做工作。用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引导学生看到主流、看到机遇、看到希望,自觉地为应对危机贡献力量;引导人们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党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团结广大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第三我们要迎头赶上,勇于挑战。挑战总是与机会并存,危机固然意味着挑战,但也必然隐含某种进取的机会。环顾古今中外,我们会发现,每一次危机的出现和解决其实都是成就英雄人物的机遇。直面挑战,挺身而出,化挑战为机遇,方显英雄本色锐意进取。第四我们要敢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出路。作为学生党员只有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领导群众创新新事物探索新方法让我们在全球危机下更具实力,更有竞争力。
学生党员只有从自身做起肩负起民族繁荣富强的担子我们才无愧于人民群众、无愧于党的培养、无愧于自己的良心我们才能为学生办实事,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4. 当代年轻人面临那些巨大的挑战
我整理一下90后,00后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冲突压力
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核心内容是群体本位或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而市场经济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当今的青年人,一方面较重视个人利益实现,另一方面又默认传统观念中的一些具体价值观念,他们既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享受,同时又想充实人生,提升精神。在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和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青年人难以依据自己已有的认识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社会价值观念系统,从而产生心理压力。
2、选择的压力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青年人不需要为自己的生存考虑,生存是由分配决定的,“服从”成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习惯模式,这种模式限制了青年自主性的发挥,但也使青年的心理稳定。现在,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注重的是个人的自主性,对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给予更大的自由选择范围,社会也给青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选择机会,但是,选择也带来了风险,损失和痛苦,当你选择了某种生活方式,就意味着你必须放弃其他一些生活方式。
在广州某政府机构工作的小陈今年26岁,最近,当一知名外企向他发出邀请的时候,他也陷入了这种矛盾的选择中。一方面他觉得政府机构工资收入不如企业,觉得自己的才能不能充分施展;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这份稳定的职业,认为在政府机构工作竞争压力相对小些。专家指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面临着这种选择的压力,这使他们患得患失,从而出现一种焦虑的心态,产生心理压力。
3、就业和工作压力
就业和工作压力是目前青年中面临的较大的压力,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在校学生或待业在家的青年来说,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调查显示,就业问题始终是青年最关注的焦点问题。当前,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青年中出现了不少结构性失业。竞争的激烈使得很多在校学生早早地就为找工作进行各种准备。
而对于在职的青年来说,工作压力是目前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压力。一方面,失业人群的出现无形中会增加他们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变化迅速,青年人又希望自己不落后于时代,因此迫使自己努力工作,以适应社会的需要。青年人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参加各种业务培训,这样,一面读书,一面工作,影响了生活也增加了自身的压力。
4、学业压力
社会的就业竞争,很容易演变为学历竞争,加剧教育内部的升学竞争,中国的父母历来有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特别是当今的城市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更加强烈。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的压力较大,学校的压力也大,因此,对于在校的青少年来说,不仅要面对繁重的学业,还要承受来自家长的高期望值所带来的压力。
5、婚恋的压力
处于谈婚论嫁的年龄,婚恋给青年带来的压力也不少。一是来自经济方面,有较好的经济收入对青年人来说是维持稳定婚姻的重要基础,这一点男青年感觉更加强烈;二是来自于感情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年人在择偶时更看重的是感情方面的因素,他们对婚姻普遍抱有较高的期望,然而,在中国的城市青年中,已婚的女青年大都出去工作,女性的自主意识较强,对感情生活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但在家务劳动,养育子女方面,女性承担的责任较多,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婚外情的出现,婚姻带给青年的压力有所上升。
6、人际关系的压力
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取决于人际关系的质和量。专家指出,人际间亲密程度的大小将导致两种不同的人际倾向:一是当亲密程度较高时,将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二是当亲密程度没有达到较高水平时,将主要产生社会对比倾向。对于前者,无疑会给心理健康带来增益,而对于后者,将可能导致一种社会压力。现实生活中的青年,常常会因人际关系处理不当而产生种种困惑,从而给自己带来心理压力。
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注重感情投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觉得越来越多地带有功利色彩。调查中,约有45%的青年人赞同“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多数牵涉到利益关系”,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带有利益色彩的、功利性的交往常常令他们困惑。
5. 青少年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放宽心态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每天多读点书,看看时事新闻
了解一下国际国内的各种信息可能你就会从中发现商机
中国经济照现在看2009年上半年就会有所好转,但要恢复经济可能要2-3年时间
所以在这段时间就业会比较困难
另外说一下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
1银行降息,鼓励老百姓去做投资,不要把钱存起来
2国家出息救市,现在政府已经决定动用40000亿人民币用于救市
3救助中小企业,为陷入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以及适当的减税政策
4为大公司提供融资渠道,使这些支柱企业尽快复苏
5扶植建筑业,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之一 的建筑业脱离困境
6投资农业以及加快一些大工程基础工程建设,拉动内需
6. 新时代青年人如何作为
1、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爱国者。“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
新时代青年只有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新时代青年只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持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爱国奋斗中不断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2、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敢于担当、勇于奋斗,努力做新时代具有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建设者。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休戚相关,民族振兴与个体发展紧密相连。
在中国有钱了,站起来强烈大跃进的新时代,青年时代应深刻理解其所面临的机遇和历史责任,结合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我们的聚会预计重托,人们的期望和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努力。“斗争的印象是最美丽的青春,年轻人应该积极回应,“青春是用来奋斗,”“勇于创新,第一个活力,蓬勃向上的精神”、“敢于冒险,大胆,敢做,试图冲在改革开放新的道路和ChuangXinYe,不断开辟新的职业发展”。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勤于学习,锻炼身心,努力做新时代具有优秀技能和高尚品格的接班人。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时期,青年人应该把学习作为第一任务,不仅要在书本上学习知识,还要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我们要在现代化、在世界、在未来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自己的体力、技能和智力水平。我们要不断提高认识新时代、把握新时代、把握新时代机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的综合体。同时,我们要注意道德品质的培养。
新时代青年要不断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品德,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锻炼和完善自我。自我完善的目的是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工具,这种价值的最终体现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广大青年要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努力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斗争中有用能干的社会栋梁。
(6)青年人如何在市场经济上守住书桌扩展阅读:
广大青年在推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后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打开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年轻人辜负他们的期望,通过艰苦的努力是“四个新朋友”,积极为四个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在第14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年轻人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为保护“青年岗位专家”,努力创建“青年文明号”,积极融入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这些年轻人建立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与祖国,积极致力于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做出成就。
7. 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打压,中国青年大学生应该如何做
资本主义的打压我国主要从经济方面入手。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是市场经济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大学生要不断的加强学习世界经济史,开展新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要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热爱自己的国家,坚决拥护祖国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腾飞的重要责任,所以大学生认清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的做好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目前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8.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必须认清世界局势,既要看到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又要看到其挑战。这样相信祖国的发展,展望祖国的未来。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采取的政策和建议:
经济全球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已经被世界经济发展的事实所证明。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生产单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已不行了,须靠世界力量,建立在机器化生产和世界市场形成基础上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同世界历史进程是一致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经济都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知识与技术更新周期大大缩短,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速度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世界市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更加显着,国际竞争与合作进一步加深。思想观念不断更新,各种文化交流日益扩大,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明显增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指责经济全球化本身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因为它是一种趋势,如果我们不融入这一发展过程,自己将永远落后。唯一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成为竞争的强者。具体来说,应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一、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如果我们否认乃至拒绝它,既非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也会给我们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闭门自守必然导致落后,我国在这方面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因此,我们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目前,我国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贸易大国,但是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发展却比较缓慢,对外投资量尚不到世界对外投资的1%,这既与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引进外资的规模不相称,也表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我们应一方面要发挥现有技术优势,扩大对有关国家的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对发展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考虑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生产。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应对它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
二、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科学技术在全球的高速发展和加速传递,为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那里吸取技术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可以根据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
9. 市场经济商潮我们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目前,中国教育面临很多问题,在高校,庞大的贫困生阶层已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而且在今年作为中国现代教育的百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关键点上,认识在学生的历史责任是适当其时的。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各种问题,如学费昂贵,就业困难等等,而近两年出现的刘海洋、马加爵等个案使人们意识到中国大学生心理上的问题。直到现在,专家学者也无法对这种现象作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在当前高等教育大力发展的情况下,“什么是好的校园,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这样的问题层出不穷。
到底什么者真正的教育呢?爱因斯坦曾说过:“当你把学校教给你的地切都忘记了以后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他还说过“一个人四分之三以上的知识都是在课堂外学到的。”哈佛大学的校门上刻着:“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这也许在某些方面揭示了教育的内涵。目前,中国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化成两个方面,因而带来的两种文化的冲突也越来越激烈。人文积极分子认为科技分子是粗俗的,对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漠不关心,缺少美学常识,只关心现实的功利。而科技知识分子认为人文积极分子缺乏对同胞的热爱和关心,他们更多关心的是与民生无关的古典知识,有一种文化的优越感,穷酸迂腐,对现实社会满怀不满。人文学者和科技学者站在对立的两端,互相攻击使整个教育造就的人才只能是专才,这对社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现在大学过于严格的分门别类,把学生限制在一个狭隘的专业里。虽然能使学生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同时也使学生丧失了对整个文化的把握,于是就造就了一批近乎无用的超级专家,白痴博士。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与西方相比,存在很多问题,这在很大一方面,也是由于历史的缘故。西方的高等教育缘自古希腊的自由教育,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宽大的、博大的、无所不能的,立于善良的全人”,也就是培养身心尽善类的人,像歌德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天才,但遗憾的是在歌德经后就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天才。这种教育理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也曾在中国得到过一定范围的传播。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目和就是培养“具有独立的生产能力,具有一定的专业 技能和职业能力”的人,通俗的讲,就是培养能够养家糊口的知识分子。而我们大学生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社会教化和转移社会风气。在本质上讲,专家和知识分子是不同的,能够研制核武器的知识分子是专家,而能够在反核宣言上签名的专家者真正的知识分子。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教育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功利主义,即非常的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普及的都是那些工程基础教育。目前,中国的教育界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太注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人文教育。,已经 给中国的教育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关教育部门已开始制定一些方案,例如在高考制度上以前是完全的文理分科,现在是小综合,有些地方已实行大综合,这从某个侧面也反映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通才而不是专才。
对于中国的工业化,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人才,更重要的是组织人才,管理人才,他们所要具备的知识不仅仅局限在技术上,而且在心理,伦理哲学、道德社会等方面也要有所研究。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为次,没有通才为基础的专家不能算作真的专家。在技术上,是比较容易能够达到某一个具体的水平的,但是社会管理者,应该怎样管理是技术本身所不能回答的,所以,培养超越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的。
当前的大学生应当观注重大问题和社会问题,特别是自己专业外的问题,努力吸引各方面的知识,使自己尽可能成为一个通才,而不是一个专才,像近段时间发生的矿难事件屡禁不止?为什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维护矿工的人身安全?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经营者不顾矿工的死活去追求所谓的经济价值?“这咱问题都是我们大学生同学应当考虑一下的。
虽然目前中国的教育现状非常令人不满,教育腐败也为神圣的教育抹上了一层煤灰,但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大学生还是应当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看问题要从全面的观点出发,不要只现状,而不看历史和未来。学知识也同样要这样,不要局限于某一个专业或者某一方面,要知道,通才比专才有更大的市场,只有成为通才,才可能更好的领会专业知识。最后,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够朝这个方面努力,20年后改变中国教育就是你们。
责任意识是个体对角色职责的自我意识及自觉程度,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必须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发生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客观地说,当今大学生对责任意识的理解有着一定的认识,责任意识也比一般同龄人强:志愿服务、奉献社会一马当先、热身社会、投身改革、激扬人生、鞭挞恶疾,表现出青年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责任意识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青年大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把自己培养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人才。但是由于青年学生自身意识发展水平,社会变革及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来,大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低于其角色职责要求的弱化倾向。因此,探析大学生责任意识这一课题在当前抓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是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的。
一、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具体表现:
(一)自我意识浓重、个人责任淡化
一些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低;以个人为主体,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集体和协作观念、服务和奉献精神不足。在社会活动中,愿当主角,而不愿当配角,不愿做重复性、输出性工作,总担心自己被埋没、被大材小用、把个人得失看得过重。我校曾作过抽样调查,18.5%的学生赞同“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又有11.4%的学生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天经地义”。
(二)公德、纪律意识低下,角色责任弱化
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然而,一些大学生学习风气不浓,厌学现象严重,混日子、混文凭的大有人在,因此出现考试作弊、向老师要分数、“枪手”大有市场;有的学生将破坏公物视为儿戏,用水不关水龙头,人走灯不关;还有的在公共场所与异性过分亲热,做出一些不检点行为;“厕所文学”、“课桌文学”等文化垃圾屡禁不止。
(三)、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错位
责任感是人们所体验自己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德责任感情,青年学生因长期沉浸在家庭的关怀中,形成对自己以及家庭比较明确、强烈的责任意识,并随着进人大学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加以强化,但因其认识水平的局限及社会交往的贫乏,使之在大学里并未使这种责任意识的内涵、外延得到扩大和深化,不能把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统一起来,这种缺乏社会责任的责任意识,过分强调自我的人格缺陷,导致青年学生责任意识的狭隘和近视,摆不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为好心不得好报,于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不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有些学生以物质享受的多寡为自身的价值取向,自私自利。当二者发生利益冲突时,更多的强调自我需要,忽略甚至抛弃社会责任,表现出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严重错位。目前,毕业生选择单位时,一看票子(薪金)、二看位于(地理)、三看牌子(单位知名度),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高校就业率普遍不高,就是二者错位的最具体表现。而且一旦碰到一点挫折,不是在自身上寻找、分析原因,而过分谴责社会,把问题归结于社会不公平、不公正、机会不均等。
二、责任意识弱化的原因:
(一)责任意识弱化产生的内在原因——学生心理的矛盾性影响
大学生一般已进人青年的中、晚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又未完全成熟、行为发展处于他律阶段,情绪容易激动、偏颇。由于生活环境优越,且大多为家庭独生子女,没有受过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必要的挫折教育,产生了无忧无虑的思想,缺乏一种紧迫感、责任感,缺乏学习的动力;当前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的差别和价值观念多元化,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显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产生疑虑;一方面在学校接受正面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极腐败现象而感到无所适从。这些主要体现在两个反差上:l、校园内外的反差。学校在提倡高水准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上某些人低水准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也在蔓延,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常常被某些错误舆论导向和社会上流传的一些丑闻抵消了。2、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当今大学生是在求新与守旧、优越与自卑、求异与从众。贡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价值冲突中而形成自己的观念与行为,在价值判断与责任意识上存有“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访道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因此,有部分学生在喜与恶的抉择中优柔寡断,在物欲和外加因素干扰下难以构筑起坚固的道德城墙,丧失了大学生应有的责任感,甚于连最起码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生活准则也难以遵循,而且使他们对责任意识的追求缺乏力度,影响了对外界的抗感力和排难力的提高。
(二)大众传媒的失导及德育评价的失真
现实的大众传媒存在着道德宣传与传授失导的现象,这对乐于接受信息的大学生群体的人生修养、责任意识的养成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大众传媒对主流的价值观、责任观推介不明朗,对非责任现象缺乏力度,甚至于在传播内容上还存在不科学、不健康的因素等,这不仅容易造成那些缺乏辨别力的学生在责任意识规范的认同与责任行为的选择等方面的迷茫,而且由于一些失导的宣传片面迎合了部分大学生的心态,他们往往还能抵消学生的多年来所接受的正面的道德教育的影响,另外在现实中不仅存在家庭责任观教育缺乏、社会责任观教育不足、学校责任观教育乏力等现象,而且还存在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对主流责任观理解不统一的问题,这就使得责任观教育在各个环节上脱节。同时,现有的考评体系很难对学生失责的言行起到很有效的约束、考核作用更难以起到警示作用。由于当前学校德育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如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水平等,都因缺乏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核和分析,而使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发展状况难在真正意义上与学生就业、各种奖励的评比相挂钩,使学校德育在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上变得可有可无,或可弹性地把握“印象”的问题,降低了德育的权威性和现实感,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三、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既要从提高责任意识的内外因素入手,同的基于大学生正处在学习、塑造阶段的特点,也要在思想教育、导向等方面着力。结合实际,应采取如下措施: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在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及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高校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提高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及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树立崇高的思想和坚定的信念。首先要强化学生的立志成才、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两棵”主渠道和思想教育工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要引导学生把实现自身价值同服务祖国和人民的愿望与要求结合起来,自觉地把所学知识和本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不断激发他们学习和成才的动力,树立良好的学风,使他们珍惜光阴,刻苦学习,努力多掌握知识,为经济建设服务打下坚定基础;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增强他们的道德使命感。在新的形式下,高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有志向、德才兼备的人”为目标。根据青年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要学会共事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学会正确辨别是非,明确所担任的责任;要坚持义利统一的价值导向,当不同利益发生冲突时,要顾全大局,先公后私,自觉使个人的局部的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坚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通过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来换取自己的应得之利。
再次,要引进和重视心理咨询工作,青年大学生虽然是较高智商的群体,但未必都是高“增商”的群体。同时,必须把心理咨询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以引导学生拥有正确、健康的人生价值观、责任观的身体条件。心理咨询的主要职能是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和心理辅导。通过上课、座谈、个别咨泳心理训练方法等,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或困惑,促进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从而,提高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
(二)、探索实践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强化学生做人的责任感
对青年学生进行德、智、体综合素质的测评,是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和品德方面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具体实践素质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全百发展的需要。目前学生综合测评普遍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德育方面的考评相比之下低于智育和体育方面的考评,显得比较薄弱,缺乏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因此,要在实践中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一定要通过加强对学生实际状况的要求与考评的管理,确立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接受责任感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消除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新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日常化、生活化,形成具有具体化、规范化和可操作性价值的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考评内容;将社会的要求和学生个体的内在需求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从管理上做到定性与定量、目标与过程的有效结合。通过考评时的加减分能从客观上对学生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即:一方面学生必须遵守校纪校规,规范自己的日常言行,对自己和社会负起责任来;另一方面,广大学生的上进心、事业心和竞争意识被激发和影响,养成对自我、社会负责的好习惯,从而达到了强化做人的责任感。
(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人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
一个良好的盲人环境有利于控制情绪、抑制行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在学生成长中,尤其在培养责任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应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试想,校园鲜花盛开,窗明几净,优雅恬静,学生置身其中,怎能不受到求知气氛的熏陶,怎能不认真审视和承担自己的言行和职责。其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发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业余活动和科技文化竞赛,弘扬主旋律,融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对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乐于实践、勇于负责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能极大地促进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三应在校内外,积极开展舆论监督,有力地批评背离社会主义道德的错误言行和丑恶现象;舆论引导要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导道德选择,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力量和道德机制,使丑恶的不道德行为犹如过街老鼠,。使喜的道德行为对社会全体成员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从而促使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风尚习俗的醇化,使道德建设不断进步、升华,从而影响并促进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的提高。
10. 如何发挥青年人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对青年干部的要求是高素质、高能力、复合型的人才。在形势日益复杂的现代社会,每一个青年人都要跟的上时代潮流的紧迫感,作为青年干部应该明白,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踏进智慧的大门,站在时代的潮头,以欢笑的姿态接受未来的挑战;只有培养创新能力,才能推进工作的前进;只有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与别人有效的沟通;只有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才能把知识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只有提高合作能力,才能凝聚更大力量,来实现更大的目标。
本人认为青年人才的特点归纳为“三个不缺乏”和“三个缺乏”:青年人才不缺乏热情和动力,缺乏的是方法和经验;青年人才不缺乏思考和创新,缺乏的是基础和平台;青年人才不缺乏憧憬和干劲,缺乏的是责任心和意志力。所以,青年人才如果想发挥出他们的作用,就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创新工作观念。青年人才要突出骨干核心作用,要有舍我其谁的勇气,正视困难,迎难而上。青年人才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地用智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切实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实干、肯干、巧干,以过硬的本领、过硬的作风干出过硬的成绩。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作为在基层工作的青年干部,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在新形势下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被动应付型转变为主动开拓型,从简单反射型转变为策略思维型。干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式方法,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在工作中,要注意吃透上情、了解外情,掌握下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青年人才头脑活、点子多,应立足自己的岗位,因地制宜,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处置能力。
三是创新工作标准。树立大局意识,关注大局、思考大局,以大局为重,围绕大局去谋划。树立定位意识,遇到事情首先要考虑准确定位问题,全面、科学地分析一件事情在大局中的位置,并根据定位选择适当的作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到位,充分体现事情的意义。树立到位意识,即不在于出多少思路,而在于办多少实事;不在于总结多少经验,而在于实践多少真理;不在于做多少表面功夫,而在于解决多少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