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关于曹德旺的故事
曹德旺,中国企业家。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2009年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2014年获得年度华人经济领袖大奖。下面我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福建福清 ,是福耀玻璃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集团,目前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他是不行贿的企业家,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他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5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
“我很像《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那个主人公。”曹德旺曾这样形容自己。他是国内的“玻璃大王”和“慈善大王”,9岁才上学,到14岁就被迫辍学。
回顾曹德旺的创业历程,为了谋生,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早年的这些苦难,让曹德旺过早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冷暖,也磨砺了他坚韧的性格。他坚信,靠勤劳的双手能改变命运,他要让全家人“把日子过得好一点”。
“我 的父亲曾经是上海着名的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因时局动荡,父母亲决定举家迁回老家——福建福清。离开上海时,父亲带全家坐油轮,财产全部放在另一条运输船 上。等人到家之后,全部家当却没有回来,只得到一句答复,说是那条船沉了!兵荒马乱的年月中,一家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睁睁地看着家中顿时变得一贫如洗。”
在他的记忆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一天只能吃两餐,两餐里也只是些汤汤水水,难以顶饥耐寒。那时他们就常常觉得饿,做母亲的变不出吃的,但却总是柔声鼓励着孩子们:“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
“饭可少吃,衣可简穿,书还是要读。”受过教育的父母想尽办法要让他们读点书。9岁时他走进了学堂,念到14岁,因为家境太艰难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但是当时,一有空他就爱捡起哥哥的旧课本,边放牛边津津有味地读上几页。
1976 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大陆货”的水表玻璃。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赚到人生第一桶金。1985年,将主业迅速转向汽车玻璃,彻底改变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100%依赖进口的历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 1993年,福耀玻璃登陆国内A股。是中国第一家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是中国股市唯一一家现金分红是募集资金高达7倍的上市公司。
2001 年——2005年,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获得了有着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授予历年来全球最成功及最富创新精神的杰出企业家。
“作为企业家,在准备创大业时一定要记住,做小事情靠技巧,大事靠眼光和人格魅力。”在这二十多年的企业家生涯中,他认为自己的成功,最大的经验就是做事如同做人,不论做人做事,还是做产品,都要始终“以诚为本”。
作为一名商界领袖的同时,曹德旺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他以不行贿自居,自称没“送过一盒月饼”,以人格做事;他亦是行善的佛教徒,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50亿元,认为财施不过是“小善”。
曹德旺自述的和老婆陈凤英的爱情
我现在的老婆就是结发夫妻,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人很好,几十年来,煮饭,帮我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普通话讲不好,所以不接,怕人家会笑她,她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我帮她买的,家里的东西也都是我买的,她不会买东西。
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的控股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都是她的,不是我的,人家说这个公司是曹德旺的,但实际上从法律关系上说是我太太的。
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这是因为在我还没有富起来的时候,我曾经对婚姻徘徊过。
我今年57岁了,从23岁结婚算到现在,也过了几十年,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席”,意思就是说要彼此珍惜,不要轻易去改变。这里面的道理也是我后来慢慢悟到的。
我的老婆嫁给我的时候,还是一个少女,我们的结合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前两个人连面都没有见过,仅仅看过一张很小的黑白照片,所以我们没有经历过谈恋爱的过程。
那一年是1969年,我们非常穷,生活很苦,母亲又生病了,所以家里人就希望我先结婚,找个老婆照顾我母亲。我答应了,就是这样。
我们刚一结婚,我就把她的嫁妆全部卖掉了。她一句怨言也没有,她认为嫁给你了,你就说了算。我们30几年的婚姻生活,她一直是这样的,再苦再难也不会抱怨。
她有1/4的马来血统,非常纯朴。新婚,嫁妆卖光,钱全给我拿去做本钱,她在家里伺候我生病的母亲,我在外面跑生意,一年到头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很少,这就是我们的“新婚燕尔”,谈不上浪漫,“贫贱夫妻百事哀”,有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里面的甘苦,所以说我们是患难夫妻。
我卖掉她的嫁妆之后就有了一点钱,这些钱就是我做生意最初的本钱。然后我就开始种白木耳,再拿到江西去卖,来回一趟可以赚七、八百元钱。这样跑来跑去,没有想到,才跑到第四趟,货就被人家扣了,不但本钱赔了进去,还欠了村里人1000多元,这要是别的女人又会怎样哭闹?
当时很多人来向我要债,家里能卖的东西全都卖掉了,最后只剩下一小间房子,我对那些上门要债的人说:“你们要是能够拿,也拿去。”
这个时候生产队上又来人找我,他们说我跑去做生意,欠了做水库的义务工,大概20几个工日,如果不去做,要按照一个工一天三块五交钱,我一算又是100多块钱了。我想我在家里也没有事做,去做一个工一天还能赚到三块五,还不如去做工。
结果没有想到,原来整个生产队都没人愿意去做,这样就我一个人去做,等于是我去替别人出工,做了工以后按照一天三块五的价钱卖给他们
工地很远,我走之前,送我老婆去她的娘家。她一个女人带一个孩子,丈夫又不在身边,家里一贫如洗。所以我就对她说:“我现在一无所有,只余下一个人,如果实在不行,你可以再嫁人。”我丈母娘说:“你胡说八道,你这么聪明,困难一定会渡过的,你放心回去吧,你老婆孩子我给你带着。”
我和我老婆就是这样的感情,平平淡淡,无论你好无论你坏,她都相信你,她从来不跟我吵架。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经遇到过另一个不同的女人,那是一个让我想把家都扔掉的女人。
那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在明溪遇到的。当时我写信给我的太太,她不认识字,所以信是我妹妹读给她听的。
后来等我回到家,她见了我也只是说:“我知道我配不上你,知道你是会走掉的,你要是真走了,那么把房子和三个孩子留下来给我。”我听了以后非常伤心,我觉得自己非常对不起我的太太。我那个时候非常痛苦,当时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好转,不像刚结婚时那样拮据。
不过,虽然我做推销赚到一些钱,但只是一个富裕起来的农民而已,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有能被称得上是事业的企业。
就在那个时候,我爱上了一个女人,她是我的女朋友,那是真正的相爱。她为了帮助我,给我做了很多事情,当时她很年轻,大约二十四、五岁,已经结婚,有两个孩子,我们都很投入,彼此觉得找到了一生的知音。
可是,那是什么年代啊?80年代初,尤其是在福清这样的地方,她的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可是她很勇敢,我和她的事情被她的一些好姐妹知道了,那些姐妹就劝她,说:“你怎么这样,什么人不好找,找一个农民,瘦瘦的,黑黑的。”她就跟那些姐妹说:“我们谈得来,我相信他是一个非凡的人,他将来一定会有成就,会飞黄腾达的。
我面临着一个选择。一面是我的结发妻子,她为我默默地奉献了这么多年,吃了那么多苦,纯朴善良,永远无条件地信任我;另一面是我的红颜知己,我们有刻骨铭心的感情,有共同语言。我真的很苦闷,不知道以后的路应该怎样走。
后来我就去做调查,去了解别人的生活。我选了100对有代表性的夫妻,有工人,医生,干部,有做老师的,也有老板,我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对自己的家庭不满意,而是这100对夫妻中没有1对夫妻对自己的家庭是满意的。
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是福州水表厂的一个朋友,他和太太两个人,一个是科长,一个是团干部,郎才女貌,是谈了3年恋爱才结婚的,在我看来,他们应该幸福得不得了。
没有想到,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我跟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以后,有几次,喝酒聊天说深了,才知道他们双方都对家庭不太满意,两个人互相指责起来,一点不比我的少。
当时是1980年。我对我能搜集到的婚姻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没有一个家庭是绝对幸福的家庭。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
后来我想通了——两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这样就会形成各自不同的观念,谈恋爱的时候,可能是求同存异,一旦真正生活到一起,就会有很多问题。
所以我觉得,幸福这东西讲起来都是大同小异的,就是有吃有喝,子孙满堂这些东西,可是如果往深层去想,世界上有绝对的幸福吗?没有,所以也不会有绝对幸福的家庭,绝对完美的婚姻,既然是这样,我认为我是不需要再去考虑什么换家庭的事情了,再换换,就是换1000个照样也没有用啊。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那个女人已经当奶奶了。
不过,说起这段往事,我依然会感到非常伤感,人生总是有很多伤感的事情,怎么努力都是不能避免的。经历得多了,心就会坚强起来,人也会丰富起来。
有的时候,听到有人说“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在支持他”,我就会很有感触,我和我那个女朋友虽然最后没有走到一起,但是我如今的成功和她有一定的关系。
我一生最重大的转变在明溪,我在那里遇到了她,又在那里放弃了她,但是当时我在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为她争一口气,让她的姐妹们说起她的时候,能够说她爱的是一个像样的人,一个值得爱的人。
这样我就回到家乡专心去办我的玻璃厂,也许因为有这种心情,因此我把我所有的精力都贡献在这个事业上了。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男人有钱会变坏,女人变坏会有钱”,我觉得这不是绝对的,这是人的心地问题。
我童年的生活很苦,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我妈就是快要饿死掉了,也没有变坏,她原来也是一个大家闺秀,人长得也很漂亮啊。
至于男人,一个男人要是心地好,对家有责任感,用我们老家的话说“就是四个脚都被别人吃掉了,心还是在家里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家庭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两个人素昧平生然后成为一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这是缘分,应该好好珍惜和睦相处,有困难的时候同舟共济,这就可以了。
我有一个看法,就是男女之间还是要有真的感情,像我和我的妻子,虽然直到现在我们也很少有时间交流感情,可是她和我是患难夫妻,我们一起经过多少事情!
这就是感情,在我被人家追债追到连房子都要卖掉的时候,她还是信任我,跟着我,现在我发达了,她不管我有多少钱,也不势利,你有多少钱怎么花我也不管,反正我相信你。这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感情。
很多感情不是真的感情,是因为没有建立在一个牢固的基础上。
我的女儿刚结婚,我怕人家是因为她有我这个有钱的爸爸而娶她,所以不同意。我跟我女儿说:他是厦门大学毕业的,人又很帅,父亲还是一个省教委主任,人家这么好的条件会娶你?你又不是本科毕业。
现在他们夫妻为了证明我这句话是错的,两个人在澳大利亚自食其力,边打工边开店。
其实我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想弄清楚那个男孩子娶我女儿的目的,我给他们施加压力是对他们好。虽然按照我们这边的习俗,女儿是嫁出去的,是男人当家,但我的财产没有因为她是女儿而不给她一份,有她一份。
我现在年纪大了,过几年不做企业了就去周游世界。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会把我这一生的经验体会都写出来,写成一本书,给后人一些借鉴。
中国有两句话,好像是孔子的一位弟子说过的,“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迹世上无完人”,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讲的是“孝道”,说看一个人是不是符合“孝道”,不是看他有没有给老人贵重的东西,而是要看他心里有没有老人,如果论财富,穷人家难道就没有孝道可言了?
第二句说的就是“性情”,只要是人,就不会对异性没有感觉,但是有感觉是一回事,是在心里的。
“论心世上无完人”说的就是不能以“心里有没有感觉”作为依据,如果以这一点做依据,世界上就没有好人了。
一想到她嫁给我的时候是那样一个纯朴的少女,这么多年,无论什么样的事情发生,都始终如一地听从我的安排,我就觉得有义务要尽到自己的责任。
所以我的所有财产,我的公司都是她的名字,我要让她觉得安心,这辈子有依靠。我们虽然没有那些激情如火的海誓山盟,但是我们毕竟是从年轻到白发,中间所有的悲伤和快乐都是连在一起的,这是一种血脉相连的感情,没有经历过的人体会不到。
许多人为了做事业,经常要处理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可是对于我来说,这个矛盾根本不存在。
我的老婆从来不会要求我这个要求我那个,她不需要我去哄她,现在想一想,这种安静本分的感情难道不是一个专心做事的人最需要的感情吗?
‘贰’ 曹德旺的刷新故事和底色
“我现在隆重宣布福 耀 科技大学正式开工!”2022年5月14日上午,福耀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德旺在福州开始再一次刷新自己的人生。
学校是由曹德旺创办以自己父亲名字命名的河仁慈善基金会首期捐资100亿 元 人民币,以民办公助的形式创办,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及能力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
这就让人想起2015年曹德旺所言:“我想成立这个基金会不是为了在历史上留下什么个人印记,我是希望起到推动这些富豪慷慨解囊,引起政府的重视。”现在看来,不只是推动富豪慷慨解囊,而是要实际解决一些基础问题,财施不过是“小善”。
自1983年开始捐款,迄今曹德旺累计捐款之高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首善。他说:“我只是做了一个企业家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已,根本谈不上是首善,真正的首善应该是那些在科技领域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也正因为怀着这样的梦想,2021年5月,曹德旺决定“瞄准制造业高端技术短板、培养产业工匠式领军人才、建成一所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
这所新大学首批设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与先进制造、车辆与交通、环境与生态、经济与管理、理学院、人文学院等八大学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化视野、创新精神及能力的高素质应用研究型人才。
福耀科技大学是1946年5月出生的曹德旺给自己最好的生日礼物,也是他76岁人生最新的一次刷新。
大约10年前,儿子曹晖接班,负责福耀全面运营时,曹德旺说:“我根本就不服气说我老。我应该去做一些我喜欢的事情。”
这个喜欢做的事情,退休之后就不再是生意,而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行善,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虽然他的人生也是历经坎坷,但却是不断刷新的过程。
刷新1.0:求生图存
9岁才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的曹德旺,尝遍人生艰辛。当年穷得没饭吃,一个掉得只剩两颗牙的老人递过来一个红薯,想了想又掰回半个的往事会让他流泪。
曹德旺的父亲曹河仁曾经是上海着名的永安百货的股东之一。当年,因时局动荡,父母亲决定举家迁回老家——福建福清。离开上海时,父亲带全家坐邮轮,财产全部放在另一条运输船上。等人到家之后,全部家当却没有回来,瞬间一贫如洗。
16岁时,曹德旺开始冒着被扣上“投机倒把”帽子的危险帮着父亲倒烟丝。到了1966年左右,烟丝生意难以为继,改做水果生意。
每天凌晨3点多就出发,从高山公社骑自行车赶到福清县城时天刚放亮,等果农来了就开始与他们讨价还价,谈定价格装好水果后差不多已到中午,就地自己煮饭,吃完后是中午十一、二点。夏天,外边一般温度是40度左右,驮上300斤水果,那时候感觉就像是在火里穿行,回到高山大约是4点到4点半,等把一车的水果全都批发给 商 贩后一般要到6点。
如此一趟大约赚2元钱。然后就匆匆赶回家,到家吃完饭差不多就到了八、九点,这时候就要赶紧去睡觉,否则第二天就起不来了。看着营养不良的孩子长期透支体力,母亲经常偷偷流泪。
母亲的泪水,人生的艰难,让那时的曹德旺就早早尝识了人世间的冷暖炎凉。最困难时,一天才赚2分钱。结婚那天,才第一次穿上鞋,袜子还是兄长的,一包七分钱的香烟都买不起。
为了谋生,他种过白木耳,当过水库工地炊事员、修理员、知青连农技员,还倒过果树苗。奋斗到30岁,一切可能的生意都做过的曹德旺,成了谁也算计不过的“人精”。1975年的时候,他已为自己积累了5万余元的“巨资”,在经济上 解放 了自己。
如果说那时曹德旺人生中的刷新还都是为了求生存的“小我”的话,那么后来的每一次刷新都是为了谋发展的“大我”。
刷新2.0:中国好玻璃
1976年,曹德旺开始在福清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当采购员,他的工作是为这家乡镇企业推销人称“ 大陆 货”的水表玻璃。
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小厂。他开始琢磨拯救之道。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口汽车大量涌入中国,而国内众多低等级公路让汽车玻璃的损坏率居高不下,而在国内汽车维修市场,汽车玻璃基本依赖进口,从日本进口的汽车玻璃一块就高达几千元。
1985年,曹德旺决定转战汽车维修玻璃。为了突破技术壁垒,不惜血本,从芬兰引进了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全国各地搜罗技术人才攻关,研制出汽车专用玻璃,成本不到200元,售价2000元。
这已经属于暴利,但还是比市场上的日本货便宜了很多。刚刚投产,市场便已供不应求。仅4个月,就挣了70万元。1989年利润更是达到2000万元。以至有人认为当时曹德旺不是在做玻璃而是在印钞票。
1987年,曹德旺联合11个股东集资627万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1年,中国试水股票市场,福建省仅有一个发行股票的公司名额,政府毫不犹豫地给了曹德旺。1993年,成功登陆国内A股。是中国第一家引入独立董事的公司。
1996年,由法国圣戈班投资1530万美元,福耀投资1470万美元,双方合资成立万达汽车玻璃有限公司。3年的合作,让曹德旺受益匪浅,福耀的员工直接到法国圣戈班的生产一线接受再培训,在生产流程、设计思路、工艺路线上让福耀的员工见识了先进的蓝本并得到实践,还领略了圣戈班具有国际水准的管理模式和理财 理念 。
1999年,因双方经营原则不同,曹德旺用4000万美元买断圣戈班在合资公司的所有股份,以此为条件与圣戈班约法三章,圣戈班在2004年7月1日前不得再进入中国市场,为福耀在国内排除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并赢得5年的发展时间。
刷新3.0:全球视野
“作为企业家,在准备创大业时一定要记住,做小事情靠技巧,大事靠眼光和人格魅力。”曹德旺如是说。
1990年代初,曹德旺开始挥师美国,进军这块最大的海外市场,同样获得巨大成功。但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不久,加拿大国际贸易法院向包括福耀玻璃在内的中国汽车玻璃行业发起反倾销调查。
为此,曹德旺成立专门的反倾销应诉办公室。2001年至2005年,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奋战,历时数年,花费一亿多元,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福耀玻璃也成为中国第一家状告美国商务部并赢得胜利的中国企业。
曹德旺说:“(反倾销)他美国人拳头大,就可以欺负我哪?我就把事情捅大,让全世界来评评理!就是倾家荡产,我也跟他干!花再多的钱也不在乎,但中国人的骨气不能不在乎。打,一定要打赢!”“打反倾销官司时,开始很多人都很同情我,我说你千万不要同情我,曹德旺活得很潇洒,我在和世界500强打官司,是和美国政府打官司,不是和街边卖菜的打官司。”
2016年12月,福耀玻璃投资6亿美元在美国莫瑞恩建造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引发了网络上铺天盖地关于曹德旺“逃跑”的舆论质疑。
曹德旺说:“我是中国人,我事业的重心一定在中国。”但他在强调自己无心“逃跑”的同时,对中美两国制造业成本和竞争力优劣进行了细致比较,并谈起了自己对于中国制造业现状及未来的看法。
“我实事求是指出客观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批判我,说我对中国经济太悲观。”“我之所以公开讲,中国税负太高、成本太高,这不是我在抱怨,也不是我要跑。我只是为了提醒政府,也提醒企业家,提醒大家危机感,告诉大家要小心。”
从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历时3年时间、拍摄长达1200多个小时的《美国工厂》,讲述了中国企业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为当地带来就业的故事。2020年2月,《美国工厂》获得第92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2021年,福耀玻璃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60%,全球份额再次提升到31%,预计到2025年全球份额会提升到35%,是全球汽车玻璃行业当之无愧的行业霸主。
刷新4.0:仁、义、礼、智、勇
曹德旺说:“我最初的经商理念,都来自于父亲,我的很多人生感悟,也来自于父亲。”“我的父亲告诉我,一个人要用更多的心来做事,那么他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那时,我理解的心就是真心、恒心、耐心、决心……后来我才知道,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东西,爱心。”
爱心在曹德旺结合传统儒家思想为自己总结出了一套成功5字真经中占据第一的位置,那就是仁、义、礼、智、勇。
仁是仁慈善良,是健康包容的心态。
曹德旺是佛教徒,他说:“人活一世,就是为了给他人带来幸福。”“我是佛教徒,在佛经里,什么是功德?虔诚如故,即谦虚诚实到一丝不苟。我也常问自己做到了没。我确实是捐建了寺庙,但那不一定就等同于功德。”
“我捐款是没有条件的。不像有些人捐款,是要拿一块地、一个项目来换。”“做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做慈善要量力而行,我捐几十个亿,和你们拿工资的人捐几千块是一样的,因为你已经尽力了。即便没有钱,你还可能给人以笑容,展示你的同情心,对地位比你低的人客气点。”
“《巴黎圣母院》对我影响很大。这本书的主题思想是最贫贱的人最真实、最朴素,你别看一些人,他们人模狗样的,最贫困最底层的人,他的情感是最淳朴最真实的,人格是最完美的。(艾丝美 拉达 和卡西莫多)这两个人的人格是我的追求。”
义,是道义责任,是敢于承受勇于担当的胸襟气度。
“福耀”两个字凝聚了曹德旺毕生的梦想。他说:“我认为做人第一就是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家里,为人子要尽人子之责,为人夫必须尽人夫之责,为人父要尽人父之责;在社会上,要尽公民之责,要有强烈的民族和国家意识,这样你才会成功。”
“为什么要扎根在这么苦的制造业?因为这是我的责任,我的苦没有白费,我们证明了中国制造一样可以成为世界一流产品、国际知名品牌。”“希望国人能冷静一点,多做一些能够持续发展的事。”
“中国的希望在于中国人自己的觉悟。如果每个行业都有人执着地把自己的事业与国家联系起来,而执着于这项事业的人,不但能够成为自己这个行业的领袖,为自己与社会创造财富,而且有机会跻身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为世界创造价值和财富。”
礼,是礼仪,做人的分寸和对人对事应有的尊重。
曹德旺说:“我不做房地产、不开矿、不做娱乐业,我做的是制造业。”“我宁愿把钱捐出去,我也不做房地产,金融,我不为钱,我捐了八九十亿给中国,我赚的钱也是捐掉。为什么拿我跟房地产商比呢?我是实业家,对那些为了钱的人不屑一顾。”
“我很直,以前得罪过好多官员。我如果犯规,会死得很惨,所以我看见谁都怕,做事很谨慎。我把自己置于全社会监督之下,尊重各种法律法规以及风俗习惯。因此我就不会犯规。我没丢下什么把柄。”
“我几十年如一日,和任何人都是平等交流的。包括官员、记者和乞丐。并教育自己的员工,不要瞧不起乞丐。人要该进的进,该退的退,向权贵千万不要低头,向位置比我低的人,千万不要跟他们硬。众生平等,慈悲为怀。”
智,是智慧、眼界和看事情要有穿透力和前瞻性。
“我可以很自豪的说,在经营上,我是一流的高手。没有几个人做企业能和我比。早在2007年,我就准确预测到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其时在内刊上写了《一叶知秋》,提醒福耀人做好越冬准备。如果对全球经济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就不能管战略。”
“我悟通了,天下事情什么东西都是空的。我没有见过官位、财富可以绵延不息的。我的无上秘笈是不贪,佛家持戒,第一就是要戒贪。无欲则刚,只要做到不贪,什么都容易,心里会达到很静的境界,还可以笑笑他们,你们也太过分了吧。”
“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没了可以再找,朋友没了,可以再交,女朋友没了,可以再处,原本就一无所有,何惧从头再来。千万别把钱当真,钱就是用来玩的,谁有水平,钱就留在身边多玩几天,没有,就少玩几天,反正钱是不会永远留在你身边的。留给子女的不应是财富,而应该是智慧和人品。”
勇,是敢于挑战未来,挑战自身极限的勇气。
曹德旺说:“企业家的事业是风险事业,是非常麻烦的一个事业。但企业家精神不提倡冒险,‘挑战自我,挑战极限;谋求发展,兼善天下’,这四句话伴随着我走过了这二十多年。”
“几十年来,我每天工作16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每天早上四五点钟起来,晚上十二点睡觉,连生病都没时间。20多年来,我都是昏天黑地过日子,没有看过一次电影,没有休过一次周末。”
“打球是他惟一的业余爱好。别人都将打 高尔夫 作为交际方式,但是他却只打球不理人,从来都是一个人三下五除二打完就走。我没有什么惧怕的,人不做亏心事,就不用怕。但是,也没有什么是不怕的,所以我敬畏法,尊重天下人。个人修行上,就怕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刷新底座:心若菩提
“仁、义、礼、智、勇”是曹德旺成功的秘籍。2009年,曹德旺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奖。这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位华人企业家获此殊荣。安永全球企业家奖设立了六项入选条件,涉及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责任和企业家的综合素质。他说:“坚持企业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以物欲为目的的挑战极限,挑战尖端,保证企业长期持续有效的改进创新。”
但曹德旺能够不断刷新自己,这个秘籍的底座则是心若菩提。
2014年12月,曹德旺亲自撰写的首部自传性着作《心若菩提》正式出版,有人很惊奇,一个初一没读完就开始讨生活的人怎么能够有这么好的作品。
其实,读书情结只好在讨生活之余继续保持:四五十年中,他无论多忙,每天必抽两个小时读书看报。曹德旺说:“我什么书都读,而且我悟性很高,记性很好。不管多忙,我保持每天还是要读两个小时的书。有钱容易,有思想有境界不容易。”
但是,他能不断刷新自己,认为人要读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书”,一本是“无字的书”。然而他真正能够将两本书融会贯通,而融会贯通的根本在于他自己很清楚世界的本质。
曹德旺说:“我告诉我的员工和子女,人生的每一天的每一分钟的每一件事,都是你在盖历史大厦的每一块砖。某一段砖用坏了,做了坏事,你盖很高的时候,高处不胜寒,压力一大,那个地方经不起推敲,大厦就这样摧毁了。”
大厦的底座就是信仰。有人问曹德旺:“如果只许你带走屋里的一样东西,你会带什么?”他回答说:“《 金刚 经》”。“我修庙盖寺是为了弘法,我认为中国人需要一个宗教和灵魂。人一定要有信仰,信什么都可以,就怕什么都不信。尽管捐了几十亿的钱,但我认为自己是企业家不是慈善家。财富只是我在马路边捡到的东西,按照佛教提倡的精神,跟大家共享一下。佛教是我的灵魂。”
2022年7月7-9日,主题是“刷新”的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将在武 汉 召开。曹德旺应邀出席本届论坛发表关于刷新的演讲,而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轩辕之学校长贾可博士将同时对话曹德旺,主题是“心若菩提论刷新”。
一年一度的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China Auto Blue-book Forum,简称CABF)已经发展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探讨最深入、影响力最大的汽车行业盛会,它和每年12月举行的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一起都是业内不可缺少的产业高端对话交流平台。业内着名的“汽车四化”概念最早即由2015第七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提出。
2022年是抉择之年。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界,在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的重创后,需要一次“刷新”,刷新我们的心情,刷新我们的认知,刷新我们的环境,以致刷新我们的未来。
2022年是关键之年。我们能不能活着走上新汽车道路,能不能加速走上这条道路,不在命运的恩赐,而在每一个人自己,不断删除无用的、减少烂尾的、增加有用的、创造全新的,才能真正刷新自己。
刷新意味着删除、减少、增加、创造。刷新也可能意味着重新开始,再次出发。贾可博士表示,这是一年一度我们共创的真正的产业界同道报团取暖的大场景。他期待曹德旺的出席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找到刷新的感觉。
让我们一起期待曹德旺在2022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给我们传递关于刷新的最新见解,期待贾可博士对话曹德旺,看见刷新的最新光芒。 @2019
‘叁’ 曹德旺自传【心若菩提】读后感
读前:
最近关注时事,诸多大佬商场折戟,唯有任正非和曹德旺声音越发响亮,在弘扬主旋律的大风向下能频现身影,一定有其比一般企业家更为出众之处。
曹德旺这个名字第一次听是美国一部讲述中国在美办企业记录片《美国工厂》获得奥斯卡奖,之后各种媒体推送零碎的曹德旺的访谈视频,只言片语中坦诚和直言的风格透露出作为一个企业家的气度和格局。这也使我对他产生兴趣,一次抖音推送是关于他写自传的经历,就果断买了这本《心若菩提》,看后产生强烈共鸣,杂七杂八写一个读后感,推荐给朋友们。
本书有太多关键词,我只拎出自觉的有代表性的关键词来做分享,如有不同意见或补充欢迎交流。
【学习】
第一个关键词“学习”,但凡是一号人物应该都离不开这两个字。曹德旺只有小学学历,初中因为撒尿到老师头上而辍学,所以一个在大家眼中的坏小孩,却一直保持好奇与好学。他提到一个细节,就是从来不借书给别人的,因为爱书如命,可能是因为没有书读更珍惜读书。
读书学习有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辍学后自学认字;第二阶段文革后期读文学经典和会计学;第三阶段有成学习哲学和MBA课程;第四阶段转型期学习聚焦;在人生每一个重要阶段,他都是靠着虚心求教和读书学习来提升自己,但除了字面上的读书更多的是实践与虚心求教,书中经常提到要向任何一个人学习,从乞丐到国外先进实验室,无不把学习放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原则】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写过一本书《原则》,写了自己在生活和工作当中成功的原则。曹德旺这本传记却也是曹式“原则”;虽然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可以说是典型的野路子,却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处事原则。
一、对国家曹德旺有着非常重的家国情怀,把对国家的忠诚和民族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因为他深知他的一切是国家给予的,懂感恩不忘本;二、对事业有很强的责任心,不管是从个体户贩卖烟丝.水果.木耳到承包高山异形玻璃厂,都倾注所有。有一个故事不是轰轰烈烈却让我影响深刻,他贩卖白木耳被扣后被逼去修水库,水库上因为一场火灾把库房的板车给烧了。他主动请缨塔一个小棚修起了板车,吃饭靠别人施舍,睡觉在棚里,没洗澡洗脸日夜不停修了一个月,最后得到上级认可之后获得更多收益。这让我想起了稻盛和夫,他也是因为低谷期不眠不休专研工作,最后研发出京瓷的新型材料。成功的人总有一种能力就是倾注所有的专注力和责任心。三、对人真诚友善,乐善好施;四、做生意讲“利他”为他人着想,为行业着想,为环境和子孙后代着想;五、对不平事,决不妥协,书中有大概三四处写的贪污受贿后曹德旺的处理原则:“原则面前无等级”,其中处理高分子公司高管贪污的的故事,因果报应,引人入胜。和国企和国外打官司,不赚钱只为一股正气。曹德旺应该是唯一敢说自己是无原罪的企业家,因为他的处事原则不贪污受贿,爱国守法。
【智慧】
用佛教的话讲曹德旺是极具“慧根”的人。非常聪明,做事非教条,能脚踏实且灵活运用还胆识过人。曹德旺总能用自己的处事哲学和智慧去解决一个一个难题。比如摔奖杯事件,曹德旺赞助了一个国际龙舟赛事,但上级领导承诺的冠名权没有兑现,然后有了曹德旺奖台上摔奖杯的壮举,看似鲁莽冲动,但却包含了处事的智慧,首先,是责任归属,对上级领导发飙不是一般人敢做,但是你在理,上上级追究起来也不会对你怎么样,其次,在事件品牌影响力远胜于一次冠名,再次,在政府及社会各方也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招牌,曹德旺不是那样好惹的,曹德旺背后是“有人的”,最后以一封检讨信博的美名,有勇有谋是为智慧
【得人心得天下】
一个人走个块,一群人才走的远。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背后一定有一群卓越的追随者,而要想人追随,必须得人心,同心同德才能聚势。曹德旺爱兵如子,书中就有两个得绝症的员工的故事令人动容:一个白血病员工还是实习生,公司无计成本抢救,最后不仅赢得了这个青年的生命,更赢得了跟着曹德旺的所有人的人心!和几十万人民币比,人心又能值多少钱呢?
还有一个高管3倍高薪也没有被挖走,就因为曹德旺一句话:“可以让你生病的小孩和老婆住我家”,让高管热泪盈眶,这是曹德旺的品行和个人魅力,真诚且脱口而出的话,却俘获人心。有时候真感觉人心无价,特别是公司困难或者需要大家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的时刻,有时候是不能用钱去衡量的。
【时政与反哺】
记得一个曹德旺访谈,曹德旺是要有政治自信,企业家要讲政治,要与国家保持一致。确实曹的成功一直是政治经济改革先行者,也是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弄潮儿,每一步都跟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做小生意靠智,做到大生意靠运,国运就是做大生意必须得领悟的。最近很多企业栽跟头,就是对国策领悟不够。
曹德旺还有一个觉悟就是“福报”,赚钱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自己的钱了,是国家和社会的,慈善捐献企业家之最,修路修寺建学校等造福一方和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没有这两个觉悟在你的生意是做不大的,因为你没有那个“福报”
【信仰】
曹德旺应该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四问石竹寺庙高僧,对曹德旺影响非常大。作为一个企业家,精神世界是一般人很难理解的,肩上扛着家庭事业社会各方面的责任,作为老板又很难依靠别人,企业家的路是孤独的。当曹德旺成功之后为了追求人生意义甚至想过出家,终因为“有佛报,无佛缘”作罢。但作为企业家的信仰是什么呢?
国家会因为有您而强大。
社会会因为有您而进步。
人民会因为有您而富足。
‘肆’ 曹德旺写的书有什么名
曹德旺写的书有《心若菩提》。
《心若菩提》一书讲述了曹德旺贫困童年经历、白手起家创立福耀集团、将其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汽车玻璃专业供应商的创业之路。
书中首次披露了曹德旺2001至2005年相继打赢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的过程。并讲述了许多打动人心的爱心故事,如花费百万元为实习生治疗白血病、帮助病重的至交朋友的儿子成家等。
曹德旺的人物评价:
曹德旺是中国企业家中的异数。30年来,他专心在汽车玻璃一个领域,没有做过房地产、互联网、矿山,没有做过股票二级市场投资。临近退休,也没有用自己庞大的资金,以及修炼成精的眼光和判断力去做眼下最热门的PE,为自己的百亿身价继续添砖加瓦。
企业家是当下社会镁光灯追逐的真正明星,他们出席各种论坛、颁奖典礼、发布言论,颠倒众生;他们参加各种俱乐部,呼朋唤友,互通有无。这里面从来看不到曹德旺,他甚至不和这些企业家、经济学家深度结交,坦言“没意思”。
‘伍’ 曹德旺:心若菩提
曹德旺,一个白手起家的传奇亿万富豪,一位值得尊敬的佛教徒企业家。
最开始了解曹德旺,是看了他写的一篇关于他的糟糠之妻和他曾经婚外恋女朋友的文章。文中他袒露心迹,描绘了他与结发妻子陈凤英甘苦与共,相濡以沫,而又平淡如水的感情故事。他也自我揭发了搞婚外恋,有个彼此很相爱的女朋友的故事。最终,亲情战胜了激情,理智战胜了情感,他悬崖勒马,斩断情丝,放弃了婚外恋女友。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道;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从这篇文中,第一次看到一个“过来人”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解读这句话,初读时深感震撼。
后来又大略了解到一些曹德旺的鸿泥雪爪,知道他笃信佛教,被人称之为“佛商”;他为慈善公益事业累积捐赠超过60亿元,是真正的中国首善;他的企业福耀集团曾经打赢了与美国商务部的官司,是中国入世之后应对反倾销第一个胜诉的企业。
最近无意中看到一本书——曹德旺自传《心若菩提》的介绍。遂下单购入,在下江南的高铁上一口气看了三分之二,到了目的地连夜看完。
这是一本非常质朴且坦诚的自传。有趣,耐读,没有华丽词藻,没有自吹自擂。曹德旺自述,他着书立传的起因是国外友人的强烈建议,而当几位专业作家把由他提供素材,他们加工过的传记摆到他面前时,他不满意,多认为溢美,不真实。于是他不顾劝告,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躬身承担起这项对他来说是件痛苦差事的自传写作任务。
从“贫困童年”到“艰辛创业”,从“诚信为本”、“天道酬勤”到“铁肩道义”,全书共6章,立体式电影画面般以第一人称视角白描了曹德旺从赤贫到巨富,从一无所有到富甲一方,从籍籍无名到在行业内享誉全球。在人生各个阶段影响他命运的或大或小的机遇、困境或事件,各色大小人物,他对此自叙抒发的见解、感悟或评论,从质朴简练的语言中,我们得以一窥他作为一流企业家的胸怀、见识和睿智。曹德旺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代企业家的群像提供了一个堪称完美的成功典范。
甲、前传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事物发展均遵循因果律,人也不例外,只是这种因果律可能更玄妙,更难以一眼看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早年的经历对其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然,人出生之前的先天影响也同样极其深远而玄奥,所谓“书到今生读已迟”,“投胎是个技术活”。
曹德旺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福建福清高山镇曹厝村人。曹家在当地是望族,其父曹河仁早年学徒于日本,后在上海滩经商有成,是上海永安百货公司股东之一。乱世飘零,人不如狗。曹家1947年搬回老家。其父空有一身商场技能,却没有供其自由发挥展示的机遇与平台,务农是不行了,只好一面将在日本和上海学到的生意经悉数教授给小印度(曹德旺小名),一面冒着政治风险父子合伙搞些小生意。
因顽劣而失学,14岁的曹德旺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开始了人生最开始的生意——冒险倒卖烟丝、水果。这些经历对曹德旺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勤奋、机智、坚韧……他早起的习惯也就是在这时养成的,每天凌晨2点,母亲一边流泪一边推喊他起床的画面,让他永生不忘。
父亲曹河仁常对他说“男人有没有本事,并不是看读了多少书,关键是看做了什么事,怎么做事“。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父亲却问他将来想做什么,还教导他“做事要用心。有多少心就能办多少事。你数一数,有多少个心啊?”
母亲陈慧珍,是地主家千金小姐,有着大家闺秀的清高和傲骨。“出门要抬起头来微笑,不要说肚子饿,要有骨气、有志气!”,“天下没有人会同情你的贫穷,也没有人为你解决;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志气!”,“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这些话,是母亲常常告诫曹德旺兄弟姐妹们的。这些话,打小就深深地刻在了曹德旺的脑海里。
读书不成,曹德旺就在放牛捡柴之余自学。一本8毛钱的《字典》,割了1年多的马草攒钱买下来;一本3块钱的《辞海》,割了3年多的马草攒钱买下来。因为这个艰难买书的经历,曹德旺养成了一个怪癖,绝不借书给别人,再好的朋友也不借。
早年的经历,一方面使曹德旺得到了来自父母的做人经商的有益启迪,为他日后的人生起到了正向主导的作用,他此后在商业上的一系列成功则可以直接溯源到他父亲对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让他小小年纪就体验到了世态与人心的复杂与险恶。体验人情冷暖,感受世间况味,对于成就一番功业的人来说,是一堂必修课。
乙、创业
曹德旺的创业,是从冒着游街示众危险的“投机倒把”开始的。一开始倒卖烟丝、水果,后来做到跨省倒卖白木耳。一方面是生活所迫,只有经商才能养活全家,另一方面是父亲强迫他上道,他父亲只会经商,别的不会,就只能教他干这个。
在文革那个年代,跨省去做白木耳生意,赚到钱都不敢声张,更不敢露富。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智慧。财就是胆,胆就是财!
后来终于还是出事,白木耳生意做不下去。他就凭借倒买倒卖练就的推销员本领,给农场推销果木,又在大坝工程的工地上做苦力、修车、当食堂采购员等等。
一个农民,不安分守己务农干苦力,尽干些活络的活路,曹德旺心思的灵活可见一斑。而且他每干一项工作,都干出花样来,都用心去干好他负责的事情,不仅让上面满意,也让其他人都得到实惠。这样曹德旺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也不断有新的机会展现给他。
也正是因为他的活络,敢想敢干,才在偶然间听得水表玻璃很挣钱,于是萌发办乡镇玻璃厂的想法。并且撺掇镇政府成功办玻璃厂办了起来,这是在1976年,文革最后一年。
玻璃厂几经整改、重组,最终发展成为福耀集团,其间的故事跌宕起伏,动人心魄。这些故事中充分体现了曹德旺的企业家精神,善于捕捉一切机会;眼光超前、精准;行事雷厉风行,一旦确定好方向,立马行动,毫不犹豫;极具风险意识,非常善于自救自保;在脚踏实地的同时,具有非常的创新意识。
列举几个典型事例说明曹德旺别具一格的企业家精神。创办乡镇玻璃厂后,曹德旺只是6名创始人中的采购员,虽然办厂的倡议是他提出来的。那个时候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物资都是按国家计划配给,一个乡镇企业所需要的原料是不可能得到国家计划配额的,只有通过计划外的方式搞到所需原材料。这个活是曹德旺的拿手好戏。经人介绍,他在澡堂子里建立了庞大的计划外资源交换网络,什么资源他都能通过这个人脉资源网搞到。
福耀集团转向生成制造汽车玻璃,起因是司机偶然的一句话。曹德旺把拐杖当扁担挑着东西上车,司机提醒他:老曹,上车时小心一点,车玻璃不要给我碰了。万一破了,你可赔不起。曹德旺想我是做玻璃的,还会赔不起。后来一了解才知道,当时全中国所有汽车的玻璃全是进口的,价格极高。于是曹德旺下定决心做中国人自己的汽车玻璃。
因为水平玻璃的技术规格国家标准不够精细,曹德旺找到标准制定的机构,硬是把标准确定下来,为他们工厂的产品创造了巨大效益。因为国家人事档案制度影响招工,曹德旺锲而不舍地跑到福建省人事局,进行游说,最终打动局长,汇报省长,在福建建立全国第一个人才交流市场试点,改革开放取得的任何进步就是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才取得的。
曹德旺在2006年即通过各种信息,预感到2008年奥运会之后股市将大跌至2000点以下,经济发展将大滑坡,并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最终,股市当年最低1664点,经济走向完全符合曹德旺两年前的预估。
曹德旺在自传中记录了大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故事,让读者深感创业艰难与不易。说不清道不明的政商关系,尔虞我诈的竞争对手关系,以怨报德或豪气干云的上下级关系等等。曹德旺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成功企业的成长历程,充满艰辛,充满危险,一路坎坷,风霜满地,尽管创业路途如此艰险,作为企业家却要永远站得正,走得直,不取巧,不谄媚,永远突破困境,解决问题,不断创新,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获得发展,才能最终体现企业家独一无二的巨大价值。
丙、为人
从自传中可以看出,曹德旺是个性情中人。与朋友交讲哥们义气,周旋官员有江湖匪气,行走商场有冲天豪气,遭遇不平显露舍我取谁的霸气。此外,他还有正气、灵气和才气。
为一个陌生路上考虑,不让其喝生水,而泡茶给他喝,还做饭给他吃,纯出于好意。这个陌生人成为他一生第一个好兄弟。
一个行将就木的朋友,鼎力帮助其儿子操办婚礼,以让朋友安心辞世。
在中国特色的国情 下,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与官员周旋暧昧的勾兑史。曹德旺的成功,离不开官场那些相对正直清廉好官的帮助,也少不了一干心术不正、唯利是图的恶吏的纠缠和干扰。在自传中,曹德旺甚至比较详细地记录了几个故事,述说他遭受的来自政府官员的恶意攻讦,甚至连主要当事人的姓名都名列了出来。
这也就引出了曹德旺几次在政府领导召开会议的会场,当场发飙的经典故事,还好每次都逢凶化吉,不仅没有惹祸上身,还得到了主要领导的赞赏:
在县委领导主持召开的会议骂娘发飙后,县委书记对曹德旺的评价:
曹德旺记录了若干次惹上官司的故事,他的事业做得越大官司也打得越大,最大的官司是和美国商务部打的,最后赢得了这起中国入世之后第一例反倾销胜诉的官司。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就是由下往上不断突破体制束缚的历史,有胆敢干的人就在挑战法律边界的奋争过程中暴发起来。这类人有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体制内的企业界改革先锋派结果都不太好,在体制内突破既得利益而集矛盾于一身,招来的羡慕嫉妒恨可想而知;体制外的又分两类,一类是狂奔在暴发路上停不下来的,这类人基本上都锒铛入狱,因为突破了顶层划定的底线,而另一类就是曹德旺这样的,很好地把握了改革与稳定,发展与和谐的度,在法律与自律,正义与邪恶的边界坚守自己的底线。
在遭遇来自某些政府官员极尽陷害之能事的打击报复之后,曹德旺经过反思确立了自己与官场周旋的原则:
正因为曹德旺拿捏准了大方向,又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可以说他虽在体制外,但是得到了来自体制的极大助力,当然,这里面也少不了他那位最高官居福建副省长的哥哥的关联,虽然在自传中并未体现出来。曹德旺还记录了一段故事,为了帮助地方首脑胜利转正,他不得已自掏腰包保住政府政绩。如此一来,这些官员手中的权力自然向他倾斜。
执意退还政府1000万元扶持资金后,市委书记如此评价曹德旺:
对于此事,曹德旺的解释一是“经商最重要的是经营信誉”,二是讲信誉才能赢得尊敬,以后有困难别人才会理解并帮助你,这是给自己留条后路。这就是企业家图长远,而不计较一时之利的策略。
曹德旺信奉爱兵如子,且说到做到。他记录了很多事例来展示他如何笼络人心,凝聚团队。
有一个下属一开始是他的工程承包方,但是为了拿到工程不择手段,把自己搭进去了,最后曹德旺以德服人,没有让他血本无归,从此他就跟定了曹德旺。
有两位员工身患绝症,送往医院无钱救治,曹德旺知道以后,指示钱由公司出,全力救治,其中一位员工还是实习生。
一位叫黄中胜的员工,因为得到曹德旺的照顾,而死心塌地跟随于他。
福耀集团的一些高管因仰慕曹德旺的人品德行,而扎根在曹德旺身边。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人格魅力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创业初期,人格魅力更具有无价的效用。企业家人格魅力有多大,决定了能吸引多高层次的人才为其效命。人格魅力如毛泽东,那么全天下的精英都汇聚到他身边。
丁、问道
曹德旺在自传中提及佛教的内容就寥寥几笔,倒是花了四节的篇幅,详细地记录了他问道石竹——到石竹山上释道混合的庙观祈梦求签的经历。
求神问卜之事,本来是很玄乎的,结果在准与不准之间。而曹德旺的四次求签却准得超乎想象,当然曹德旺也遵循所求之签的指示行事。前三次求签都是在他事业发展的转折点上,或许他求签之前已有自己的主意,只是想求得仙公的肯定与加持,也或许他确实无法决断而听从了求签的指引。总之,他的事业与人生的发展果如签文的预测。
他最后一次求签更为神奇,他是想问他是否可以出家。他看了李叔同的经历之后,萌生出家年头,但是遭遇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在迷茫之中他到石竹山求了第四次签。老和尚告诉他“有佛报,无佛缘”,家还是不要出了,好好做好企业,安享晚安的福报。
从此,曹德旺绝口不提出家之事。
在大时代,站立潮头的企业家,肩扛革新突破发展的大旗,身经物欲诱惑与进步保守的撕裂,他们要经受住这一切的残酷考验,必须攥住内心的原定,坚守精神的原乡。曹德旺出家是偶然,信佛却是某种必然。信佛的王卫甚至说,人的成就和本事没有关系,与福报有关系。马云也深深着迷于道家,太极阴阳。
曹德旺问道石竹山是果,因还是他在山下的种种经历。草根遭受的欺凌与艰难,特权的猖狂与凌辱,人心的善恶混杂,他自身业力与心力的纠斗。
粗略了解一下中国快递行业野蛮生长的血腥历程,我们就可以懂得在一个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商业丛林里,“人的成就确实与本事关系不大”,“一纸公文就可以打败你”,甚至“动一个小指头就可以打倒你”,由此传递到底层为生存而野蛮斗争,那影响个人成就的因素就远远超过了个人本事可以控制的范围。
在这种高压,无常,不确定的环境中,面对原罪只有通过人的终极关怀——宗教。在中国,佛教自然成为首选,其次是道教,然后是各种邪教或半邪教,包括各种成功学、传销、天价洗脑式培训等等。
戊、后记
自揭丑陋伤疤的自传,《忏悔录》首屈一指。卢梭的初心就是把自己作为样板,深刻剖析、批判人性的邪恶,从而使自己的声名在世间另类地流转。
其实,不用通过《忏悔录》,仅仅观照自己的人生经历,我们就可以深深感受到人性善恶的复杂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本意也就是弃恶扬善而已。
所以,曹德旺《心若菩提》自传的巨大价值就显现出来了。
曹德旺并非完人,曾经有过婚外恋,商海沉浮,一遍又一遍地浸染污浊。他没有回避他与官员的钱权交易,没有遮掩谋利的手腕,没有掩饰全球化竞争的合纵连横,也没有掩藏每次会见某位要人,要人身边带的漂亮女秘书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
曹德旺毕竟自称“心若菩提”,而非心即菩提。他有佛报,却无佛缘。这或许是他需要在凡尘俗世修炼的原因。
于是,他把凡尘修炼的大半生如实记录下来,等待后人的评判。这份坦荡与磊落,有几人可望其项背?
万有阴阳,毋庸讳言,曹德旺在《心若菩提》中显露的只是比较光鲜亮丽的一面,也展露了他一些比较真实却比较难堪的一面。这些阳面,值得书写记录。而有多高的阳面,的就有多深的阴面。一方面是心路煎熬的惨淡,另一方面是外在环境的裹挟。但我相信,在曹面对各种考验时,德旺已经比绝大多数的人要做得好得多。而其大散家财,醉心慈善,即可看做是对其阴面的赎罪,或者是甘愿付出的代价,或许是真正领悟透创造财富的本质——为了众人整体境遇的改善,基于此而最做出大可能的贡献。美帝强大的一个侧因即是,一方面既有相对完善的创造财富的制度和环境,另一方面又有相对完美的财富分配使用的机制,而不至于财富创造激励不足,或财富积累到少数人手中而使民众整体福利受损。中国目前还处在大力鼓励财富创造的初级阶段,因而忽略了财富分配的公平公正,加之特权机制,导致贫富分化雪上加霜。曹德旺身先士卒,甘做先行者,气魄之宏伟,不是溢美之词可以增添其雄伟。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喊出这句话的人,最终被事实证明他的心不过是针眼那么大,因为他的心掉进钱权的眼里了。曹德旺低调慈善,高调做事,不与陈光标争首善之虚名,只行首善之实。这是有真正强大内心的企业家才可以做到的。
在一个繁躁污浊之世,沉潜于世间最深处,携浩然凛冽之气,然后生出菩提心,捧出这颗出于淤泥的菩提之心供后人评说。这就是曹德旺自传的最大意义。
己、语录
作为一个成功企业家,其言其行,有许多非常值得人们借鉴学习之处。比如他言行的果敢,处事之决绝,看待问题的角度与深度等等。罗列一些自传中的深富洞见的曹氏语录,以供反省学习。
‘陆’ 《新经济崛起阿里巴巴3万亿的商业逻辑》txt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新经济崛起》(阿里研究院)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com/s/14TCrGrSFxvmqvl-Gck9ANA
书名:新经济崛起
作者:阿里研究院
豆瓣评分:5.6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9-5
页数:224
内容简介:
2016年年初,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的交易额实现3万亿元,比肩沃尔玛。作为全球新经济发展这一大势下的大事,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意味着全球新经济的发展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
本书全面描述了3万亿的基本事实,重点说明了这一新经济体发展背后所孕育出来的全新的C2B商业模式,解析了以3万亿为代表的新经济,在拉动消费、创造就业和新税源、推动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宏观影响,剖析了新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进程。同时,本书对新经济与新治理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本书对全球新经济的未来演化进行了预测。
作为新经济发展的代表性企业,阿里巴巴的商业生态体系,涉及到了生产制造、商贸流通两大部门,以及物流与金融两大服务业,3万亿是这一商业生态体系快速发展的表征,也是全球新经济快速发展的表征。本书对3万亿所进行的系统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商界和政府的决策者,新经济的研究人员,关注未来商业的各界人士,更全面地理解新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逻辑,从而为个人、企业、政府向数字经济的转型,提供一个可靠的路标。
作者简介:
阿里研究院简介
这是新经济与新治理研究者的黄金年代。近年来,基于互联网的价值导向,运用互联网的方式、方法、视角和工具,研究互联网、大数据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新现象、新规则,已经在学术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在这个巨变的大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优秀学者和智库通过与网商、服务商、平台、用户等的大规模社会化协作,正在创新性地研究全球、国家、产业、企业和个人所面临的大变迁。一个有望取得大成果、为社会创造大价值的互联网经济研究生态圈已经初步浮现。成立于2007年4月的阿里研究院,即是这一进程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
研究“土壤”:阿里研究院依托并深深扎根于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在线商业生态系统——由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电商物流、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构成的阿里巴巴互联网商业生态圈。
研究定位:秉承开放、分享的互联网精神,面向研究者和智库机构,通过数据、技术、案例、理念的分享,成为新经济与新治理领域的智库平台。
研究范围:未来研究(如信息经济)、微观层面上的模式创新研究(如C2B模式、未来组织模式)、中观层面上的产业互联网化研究(如电商物流 、农村电商)、宏观层面上的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互动研究(如互联网与就业、消费、进出口等)、互联网治理研究(如网规、电商立法)等。
研究价值:携手新经济与新治理领域的研究者、智库机构,共创、共建、共享关于未来的新理念、新洞见与新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