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国际经济学中贸易三角是指什么

国际经济学中贸易三角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07 20:40:49

A. 贸易三角是什么

指任何国家在自主的货币政策、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者之间,至多能选择其二,也就是三者不能同时达到预期

这个结论是从国际宏观经济学中着名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推导而来的,简单举例说,假使某国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增加),那么卖出本币买入美元的套利机会出现,如果政府想保持本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就必须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自由套利);否则,套利的结果就是本币对美元汇率下跌。假如政府既不想限制自由套利,又不愿让本币贬值,只能拿外汇储备干预市场,卖美元、买本币,可是如此一来增加的货币供给又被回笼,货币政策就失效了。这个被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称为“永恒残缺三角形”(ImpossibleTrinity)的法则,限制了国际金融基本行为模式,好比三个人一起玩锤子、剪刀、布,只有三方出现两种出法的时候,游戏才可能有结果。

B. 李坤望主编的《国际经济学》第三版的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与答案

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这道题就是把教材25-26页复述一遍。

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也达到均衡,可以用反证法,很简单。

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参考教材的第二章45-47页。

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答案提示: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将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根据上一题的答案,你认为哪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福利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些?
答案提示:小国。

9*.为什么说两个部门要素使用比例的不同会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向外凸?

答案提示:规模报酬递减。

第二章答案

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6

2
15

12

表2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10

4
5

5

答案提示:首先将劳动投入转化为劳动生产率,然后应用与本章正文中一样的方法进行比较。(表2-2(a)和表2-2(b)部分的内容)

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
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

答案提示: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

如果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那么也必定具有比较优势吗?
答案提示:未必具有比较优势。证明:如果,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如果,则称A国在X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当或者的时候,由可以推出,但是,当的时候,不能保证。所以,即使一国在某一商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也未必具有比较优势。

根据书中第二个例子的做法,如果按照比较劣势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那么会对世界生产带来什么净影响?
答案提示:

假设某一国家拥有20,000万单位的劳动,X、Y的单位产出所要求的劳动投入分别为5个单位和4个单位,试确定生产可能性边界方程。
答案提示:;

根据上一题的条件,再加上以下几个条件,试确定该国的出口量,并在图中画出贸易三角形。
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
进口为2,000个单位。
答案提示:封闭条件下,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因为X的国际相对价格为2,所以此国出口X进口Y。出口1,000个单位的X可以换得2,000个单位的Y。贸易三角是CADA’(见图2-5(a))。

在图2—2(b)中,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否有界限?试解释原因。
答案提示:过剩供给曲线两端是有界限的,因为一国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是有界限的。

8*. 仿照图2—4,你能否画出这样一种情形: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国际均衡价格与某一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如何解释这种结果?

答案提示:从大国、小国的角度考虑。

试对下列说法加以评价:
由于发达国家工资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所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会无利可图;
因为美国的工资水平很高,所以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缺乏竞争力;
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是因为国际贸易的缘故。
答案提示:以上三种观点都不正确。

10*.试根据李嘉图模型证明:如果A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那么贸易后A国的名义工资水平肯定高于B国。

答案提示:比较与之间的大小。

第三章答案

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

表1

要素禀赋
A
B

劳动

资本
45

15
20

10

表2

要素禀赋
A
B

劳动

资本
12

48
30

60

答案提示:表1中A国劳动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Y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表2中A国资本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如果A国的资本、劳动总量均高于B国,但资本相对更多些,试仿照图3—3和图3—4的做法,确定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位置关系。
答案提示:

Ea
K
Eb

O
L
(X=EMBEDEquation.2)
(X=EMBEDEquation.3)
(Y=EMBEDEquation.3)
(Y=EMBEDEquation.3)
B

O
Y
X
A/
B/
A

根据上一题,试在图中画出两国在封闭和开放下的一般均衡。
答案提示:

Qa
Ca
Cb

B
O
Y
X
A/
B/
A
Ob
Oa
Qb
pw
pw

B
O
Y
X
A/
B/
A
Eb
pa
pb
Ea

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还会引发国际贸易吗?如果贸 易发生的话,那么国际分工与贸易型态如何?试将你得出的结果与李嘉图模型加以比较。
答案提示:如果两个部门的要素密度完全相同,那么要素禀赋差异将不会引发国际贸易。不过,国际贸易还可能存在,这时候的国际分工将有更多的偶然性质。

5*.试证明在图3—7中,两国的消费点共同位于从原点出发的一条直线上。

答案提示:根据两国的消费结构来判断

6*. 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是否均等,为什么?

答案提示:如果两国存在技术差异,那么贸易后两国要素价格将不均等。可采用图3—8的方式来解释

7. 需求逆转是否会影响要素价格均等?为什么?

答案提示:需求逆转导致两个国家相同产品的价格不一样,使得要素价格无法均等。

8. 如何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来解释要素禀赋不同的两个国家生产可能性边界之间的差

别?

答案提示: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如果两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不一样,则某种要素多的国家,会生产更多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反之亦然。所以,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就出现了差别。

9. 如果一国的资本与劳动同时增加,那么在下列情况下,两种产品的生产以及该国的贸

易条件如何变化?

资本、劳动同比例增加;
资本增加的比例大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资本增加的比例小于劳动增加的比例。
答案提示:(1)两种产品的产量同比例增加,贸易条件没有变化。

(2)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3)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更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有下降的压力。

10.对小国来说,经济增长后福利如何变化?

答案提示:对于小国来说,经济增长以后,不对国际价格形成影响,其贸易条件不会变化,所以福利将上升。

11.在战后几十年间,日本、韩国等东亚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

明显变化,主要出口产品由初级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再到资本密集型产品,试对

此变化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发挥了比较优势,促进了生产,提高了福利。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比较优势由起初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变成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所以贸易结构也就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12.试析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

答案提示:外资流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东道国的要素禀赋,比如,使得原来资本相对稀缺的国家变成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当要素禀赋改变以后,东道国可以发挥新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提高福利水平。如果外资流入的东道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增加特别多,以至于影响到国际价格,这将使得此国此种产品的出口价格有下降的压力,不利于贸易条件的维持和改善。

第四章习题答案提示

如果劳动不是同质的话,那么劳动技能的差别是否会造成特定要素的存在?试举例说明。
答案提示:会的。

如果短期内资本和劳动都不能自由流动,那么国际贸易对要素实际收入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上升;进口竞争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其价格将下降。

根据本章所建立的特定要素模型,试析劳动增加对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将图4—1中的纵坐标由原点Ox或Oy向外平行移动,然后比较一下新旧均衡点)。
答案提示:劳动增加并且完全就业,则整个经济的资本-劳动比例下降,劳动力价格将下降。劳动力增加将增加密集使用劳动力产品的产量;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下降。

如果是某一特定要素增加,那么要素实际收入和两个部门的生产又将如何变化?(提示:考虑一下劳动需求曲线的变动)。
答案提示:某一特定要素增加,将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产量上升,同时由于另一个部门释放出了一部分共同要素,使得另一个部门的产量下降了。共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将上升。

根据你对3和4题的回答,试判断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罗伯津斯基定理是否依然有效?
答案提示:依然有效。

假设某一国能源部门(比如石油部门)和制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对该国制造业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提示:随着世界市场能源价格上升,一部分劳动力将由制造业部门流到能源部门,能源部门产量增加,制造业部门的产量下降。

7*.根据特定要素模型,试判断短期内国际贸易能否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为什么?(提示: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长期条件下,要素禀赋的任何变化都不影响要素实际收入,但在短

期内,要素禀氟的变化会影响要素实际收入,根据这一区别,并联系一下两国的要素禀

赋的差异,再加以分析)。

答案提示:根据特定要素模型,短期内,特定要素在两个部门间无法流动。按照本章的分析,虽然都是资本,但是x和y部门的资本回报是不一样的,所以不会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

第五章习题答案提示

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案提示: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你认为重叠需求理论适合解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适合。因为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有优势,虽然这些产品有可能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发展中国家虽然从总体上发展水平相近,但是在具体产品上却不一样,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可能有产业内贸易,并用重叠需求理论来解释。

重叠需求理论与第三章中所提到的需求逆转都是讨论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案提示:需求逆转主要解释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解释产业内贸易。需求逆转解释要素禀赋理论为什么在有的时候不符合现实情况,强调需求有可能使得贸易方向发生变化;重叠需求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

4*.如果考虑收入分配格局这一因素的话,重叠需求理论的结论会受到影响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基本结论不会变。当一个国家收入分配越是平均的时候,本国有代表性的需求所占份额越大,当所有国家的收入分配都非常平均的时候,重叠需求的份额会减少。但是,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不可能会完全平均的,所以重叠需求理论的基本结论不会变。

5.试举例说明产品周期理论。

答案提示:很多电子产品都是很好的例子,计算机等。

6.试比较产品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

答案提示:产品周期理论是一个动态理论,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而要素禀赋理论是静态的。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

7.如果创新国在丧失比较优势之后,转而研究开发新品种,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可发生产

业内贸易?如果发生产业内贸易,那么贸易应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

答案提示:创新国如果研究的是相同产业中的更新品种,则创新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会出现产业内贸易,因为此时其他发达国家生产的是此产业产品的旧品种。

8.结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释为什么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

答案提示: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美国作为创新国,一直保持在汽车新产品方面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是其保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原因。由于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部分消费者也对汽车新品有需求,这使得美国对汽车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了动力,较大市场使得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利可图。

第六章练习答案

假设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Y部门则规模收益不变,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
答案提示:生产可能性边界将向内凹。

试根据图6—2证明,如果贸易后Y商品的相对价格下降很大的话,那么完全专业化生产Y产品的国家福利可能因贸易而遭受损失。
答案提示:比较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线与贸易前的相对价格线的位置关系。

除了本章正文中所提及的因素外,你还能提出其他一些影响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国际分工格局的因素吗?
答案提示: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

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各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平衡,那么你认为一些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是否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关?
答案提示: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各国都希望提升出口结构的原因。不过,各国在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并不会依人们的意志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优势、国内市场规模等因素。所以,提升产业结构不能操之过急。

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市场短期和长期均衡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案提示:老师没讲,说垄断竞争条件太复杂,现在也没有完善的理论。

本章所介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有什么异同?
答案提示:本章所介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都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不同点是:第一,本章的理论是从供给角度讲的,而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是从需求角度讲的;第二,本章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探讨的是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而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并不是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

7*.假设某国是资本丰富的国家,X相对于Y而言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并且是垄断竞争市

场,而Y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贸易后,图6—5中两条曲线AA/与BB/如何变动?

答案提示:考虑贸易后用于X部门的要素量的变化。

8. 如果贸易前两国市场不是完全垄断,而是寡头垄断,那么本章正文所得出的结果是否改

变?

答案提示:不改变。

9.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

答案提示: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已经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形成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

C. 如果两国生产可能性边界相等,而需求不同,有没有贸易可能那么当生产可能性边界和偏好均不同时呢

其实产品异质是贸易的根源,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贸易的动力,规模经济是贸易的经济基础。
1需求不同,仍能发生贸易,象中国和美国的收入水平不同,需求偏好和需求产品的结构也不同,但仍能发生贸易行为,因为再富的国家也有穷人,再穷的国家也有富人。
不好意思,对于国际贸易我只学了本MBA国贸的书,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理解到这个地方。

D. 国际经济与贸易指什么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范围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E. 国际经济学传统的贸易理论有哪些

可以参考,有一定启发作用,但不能完全不修改就直接挪用。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关注货物贸易;近20年来,服务贸易和投资贸易均发展很快。传统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针对性和说理性不强。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有哪些?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绝对优势理论、H-O-S模型、相对优势理论或比较优势理论。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即是各个国家分别从事有利于改善商品交换条件的专业化生产,通过国际交换,以改进各国收入和福利。比较优势理论主要强调的是国家之间在需求、供给方面具有不同的函数特征。国与国之间的劳动分工也即专业化生产可以发展不同的技术。因而即使是相同的劳动力,各国的生产函数也不相同,从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出现分化,各司其职。
2、H-O-S理论的主要结论是:某一个国家主要出口那种本国所具有的相对丰裕和廉价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产品,同时进口那种本土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产品。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H-O-S,Eli Heckscher-Bertil Ohin-Paul Semuelson)模型是一个两国、两商品、两资源禀赋的模型。它最主要的前提假设是以下这么几点:
1)生产要素是同质的、或者说生产的技术水平是相同的,因而产品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2)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3)符合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前提假设。4)生产要素完全利用。5)各国的生产要素不同,因而商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同,也就是一般来说的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
然而,美国经济学家里昂剔夫早在1953年根据美国1947年的统计数据发现,美国进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出口产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这就是说,美国作为一个资本富裕的发达国家出口劳力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与H-O-S的理论预测不符,被称为“里昂剔夫之谜”。里昂剔夫的发现彻底推翻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实证基

F. 经济学贸易三角形怎么画 不是三角贸易

假设:两产品,分别为进口品,出口品;有生产反应。

  1. 画出坐标横轴,纵轴。我们假设纵轴是进口品

  2. 画出生产可能性边界PPC(外凸)。

  3. 画出预算线,和PPC相切,得到生产点A。预算线方程:XPx+YPy=I

  4. 画出无差异曲线U1.此时,由于没有贸易,故只能在生产点消费,因此U1和PPC切于A点。

  5. 贸易后,进口品的国内相对价格下降(这点很好理解,一般均衡模型可以得出。),因此,新的预算线可得出,斜率绝对值变大。(很好理解,预算线的绝对值就是产品的相对价格。且我们假设纵轴是进口品。)

  6. 由于贸易并未改变生产技术和因素禀赋,因此生产可能线边界PPC不变。

  7. 用新的预算线和PPC相切,得到新的均衡点,即新的生产点B。

  8. 在新的预算线上画出新的无差异曲线U2.设均衡点(切点),即新的消费点是C。

  9. 以线段BC为斜边做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贸易三角形。


我就学经济的,有问题可以继续问。请采纳。

G. 请问:国际经济学的世界货币体系中的“不可能三角”指什么有没有“不可能三角”不成立的时候

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
关于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初,弗莱明和蒙代尔认为:资本的自由流动、货币完全独立、汇率稳定三项目标中,一国政府最多只能同时实现两项。这一结论被后人称为“蒙代尔三角”。克鲁格曼在199B年初发表的一篇讨论亚洲金融危机的文章中,也谈到“蒙代尔三角”的问题,他称之为“The eternal triangle”(永恒的三角形);国内学者易纲总结为“蒙代尔一克鲁格曼不可能三角形”,并且提出X+Y+M=2定理。
美国财长斯诺访华也传达了同样的观点。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要扩大对外开放,从中国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应该实施由市场供求决定的灵活的汇率制度。政府不要干预过多,否则不可能存在比较独立的货币政策。关于央行的此次紧缩银根的行动,国内有看法认为,央行最终选择提高准备金率来控制过快的国内信贷增长,这种选择显然受到我国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约束,汇率稳定优先的考虑使得央行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事实上,目前我国货币政策并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目前我国M并不等于1。货币政策通过利率影响生产和消费的渠道并不畅通,没有形成市场供求决定意义上的利率。按照“先利率,后汇率”的开放原则,利率的市场化比汇率放开更紧要。因此在我国建立一个有效的货币政策体系前,必须保持汇率稳定,以减少风险和波动。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蒙代尔所言,中国货币政策最大的成就就是保持了外汇稳定。外汇稳定已成为中国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和指导方针。中国应当坚持稳定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将给中国经济带来许多不稳定因素,并很可能使中国重蹈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衰退的覆辙。

H. 试述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国济经济学论述题,一定要详解,网上复制粘贴的不要

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将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技术进步结合起来阐述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他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指出,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密切关系。这一产品生产的国家转移理论,假设国家间信息传递受到一定的限制、生产函数可变以及各国的消费结构不同,指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需要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具有的生产要素富饶程度决定了该国的产品生产阶段和出口状况。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比较优势论与资源禀赋论动态化,很好地解释了战后一些国家从某些产品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的现象。典型的产品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介绍期(或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1)第一阶段:介绍(引入)期指产品从设计投产直到投入市场进入测试阶段。新产品投入市场,便进入了介绍期。此时产品品种少,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除少数追求新奇的顾客外,几乎无人实际购买该产品。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反而可能亏损。(2)第二阶段:成长期当产品进入引入期,销售取得成功之后,便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最后达到生命周期利润的最高点。(3)第三阶段:成熟期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在产品质量、花色、规格、包装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4)第四阶段:衰退期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此时成本较高的企业就会由于无利可图而陆续停止生产,该类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陆续结束,以至最后完全撤出市场。产品生命周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和企业制定产品策略以及营销策略有着直接的联系。管理者要想使他的产品有一个较长的销售周期,以便赚取足够的利润来补偿在推出该产品时所做出的一切努力和经受的一切风险,就必须认真研究和运用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此外,产品生命周期也是营销人员用来描述产品和市场运作方法的有力工具。但是,在开发市场营销战略的过程中,产品生命周期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因为战略既是产品生命周期的原因又是其结果,产品现状可以使人想到最好的营销战略,此外,在预测产品性能时产品生命周期的运用也受到限制。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未能解答:为什么一些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很小或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仍能成为世界领先者?为什么许多国家的产业并没有像该理论预测的那样失去竞争优势?面对这些新问题,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即“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际竞争优势是由以下六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它们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市场结构与公司战略、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政府以及机遇。波特的理论较好地填补了新贸易理论的空缺。当然,没有一个绝对好的理论可以完全解释所有的贸易现象,随着国际贸易实践的不断发展,贸易理论也将随之获得完善与发展。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优点是:产品生命周期(PLC)提供了一套适用的营销规划观点。它将产品分成不同的策略时期,营销人员可针对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而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此外,产品生命周期只考虑销售和时间两个变数,简单易懂。其缺点是:(1)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起止点划分标准不易确认。(2)并非所有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都是标准的S型,还有很多特殊的产品生命周期曲线。(3)无法确定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到底适合单一产品项目层次还是一个产品集合层次。(4)该曲线只考虑销售和时间的关系,未涉及成本及价格等其它影响销售的变数。(5)易造成“营销近视症”,认为产品已到衰退期而过早将仍有市场价值的好产品剔除出了产品线。(6)产品衰退并不表示无法再生。如通过合适的改进策略,公司可能再创产品新的生命周期。意义:(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任何产品都和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2)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分析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一阶段,推测产品今后发展的趋势,正确把握产品的市场寿命,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产品生命周期是可以延长的。
阅读全文

与国际经济学中贸易三角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烟台有什么美女 浏览:726
事业联考考完多久出成绩 浏览:156
职业技术学院事业编怎么改革 浏览:241
美女出国旅游英语怎么说 浏览:961
准生证怎么填写婚姻信息 浏览:69
找寂寞美女用什么软件 浏览:896
2932爱情是什么意思 浏览:58
年画盗仙草什么故事 浏览:501
华夏幸福有哪些副总裁 浏览:636
我们要找的幸福在什么地方 浏览:288
重庆最美女孩是什么样的梗 浏览:48
哪些外卖健康些 浏览:340
婚姻关系有裂痕怎么办 浏览:352
身体健康如何瘦小腿 浏览:598
非事业编岗位什么意思 浏览:911
剑三贴吧卖号鬼故事是什么意思 浏览:953
丽江手鼓美女夏夏现在怎么样了 浏览:967
黑龙江事业工勤能开多少钱 浏览:485
他说爱情已迟暮真相大白多少章 浏览:281
个体经济怎么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 浏览: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