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所阐述的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是基于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后提出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内需要不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对外需要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落实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通过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要求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是与发展环境密不可分的。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战略机遇期的挑战因素明显增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压力加大。
国际方面,近期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但进程缓慢,国际市场持续震荡。受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等的拖累,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实现强劲反弹。在原有需求动力减弱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纷纷谋求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增长,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态势显现,新兴行业和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程度的加深,我国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在外需增速放缓的同时,国内的综合成本却持续上涨,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盈利空间急剧缩小。此外,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也制约着中国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
“我们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经济转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出口投资拉动型向内需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低质低效行业向高质高效行业的转移,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与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也需要政府转变管理经济的模式,在发挥好宏观管理和指导作用的同时,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开展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要素与结构调整,积极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有效配置中的关键作用。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先决条件
三十年多前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排除了思维模式的障碍,逐步拆除了体制上的桎梏,让社会生产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我们无论是在经济结构、增长方式,还是在区域差异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此前的改革潜力已逐渐释放,需要新的动力。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的显着变化,我们急需新一轮的改革,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新的对内对外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制度保障。
(一)营造平等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以适应和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目前,市场还存在部分行业缺乏竞争,政府对经济活动直接干预过多、过度监管与监管不到位并存等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合规经营还有待提高。我们应该通过有力的改革举措,切实打破垄断,增强竞争,尤其为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通过优胜劣汰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增强企业生存竞争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公司,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和发展活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良性市场格局。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要求我们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要牢牢把握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本质,积极建设和运用好金融系统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这次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了有些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严重恶果。我们要以此为戒,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通过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体制问题、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深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有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措施,有效疏导实体经济发展瓶颈,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资金的利用效率还不是很高。在做好金融监管,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和推进有益的金融创新,维护金融业的活力与竞争力,提升其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构建有效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三)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将是中国经济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鼓励与保护市场的创新能力,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健全相关法制环境,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把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到创新发展上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通过快速提高创新能力,转变中国经济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的状况,不断提高资本投入的技术含量和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加快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上游移动,保证中国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三、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提法体现了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加重视开放的质量与效益,顺应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凸显了内外统筹的科学发展思路。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看,此次提出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与以往的“扩大对外开放”相比,强调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当前,我们需要努力转变对外经济粗放型发展的模式,引导企业出口从传统的竞争成本向竞争技术与品牌的转变,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出口比例,鼓励企业提升科研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对外经济的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在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坚持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理解和尊重合作方的利益诉求,积极寻找利益共同点,推动与经贸伙伴的相互开放和务实合作,不断拓宽外部空间,为我国的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Ⅱ 新闻媒体从业记者怎么写出经济新闻的亲民味道
怎样把经济新闻报道写得有看头,让读者更喜爱?这一直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着力探讨的问题,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会有突破。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写出经济新闻的亲民味。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报道视角要追求平民化
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提高经济新闻的指导性,就要从领导的角度和工作的角度写新闻。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那些从百姓日常生活的角度提问题、为读者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后者的宣传效果比前者更好。
1980年4月25日,《市场报》刊发的《经济学家赶集》,是一篇记者以“平民视角看事物”的成功之作。该报道借着名经济学家薛暮桥以百姓身份赶集的生活细节,反映了“文革”结束后我国开始重视发展个体经济的大主题。由于报道生活气息浓郁,文字自然清新,深受读者好评。
1990年12月8日,《经济日报》刊发的《从煮饺子说到规模经济》一文,从人人熟知的煮饺子入手,把规模经济的大道理娓娓道来,既充满生活气息,让读者产生了亲近感,又触动了他们的兴奋点,引导读者一步一步地读下去。
可见,记者的“报道视角平民化”对经济报道的采写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改善记者的采访方式和写作思路,使经济报道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得到群众的认可。当然,这样的平民视角绝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它是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在其字里行间一样蕴藏着自然、真实的理性色彩。
现在,老百姓关心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己的今天和明天,媒体必须为读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有用的东西。这是增加经济新闻报道可读性的有效途径。
新闻语言要追求通俗化
经济新闻报道要有生活气息,能吸引读者阅读,必须解决好语言问题。作为大众传播工具,报纸的新闻应该是写给大众看的,应该从受众的认识水平出发,运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做报道。在经济新闻报道中,要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能看得懂的字眼或话语,如古字、生僻字、专业技术用语等,更不能用自己硬造的词句。
经济新闻涉及的专业术语较多,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外行人看经济新闻容易闹得一头雾水,看不懂。因此,记者在写经济新闻时,一定要对经济名词、术语做好“翻译”工作,即用通俗的语言讲出通俗的道理。例如,气象预报中的短期、中期、长期等专业术语,读者虽然能够理解,但并不具体。法新社的一篇报道却用一天、两天、一星期这种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概念,通俗地表达了短期、中期、长期的气象专业术语的含义。法新社是这样报道的:世界上大多数气象站能做出一天、两天乃至一星期的气象预报,中国的一个县气象站却能做出更长时间的气象预报。法新社记者的高明之处在于,这种通俗的表达方式具体、形象、读起来顺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
群众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明快、轻松有趣,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让读者在枯燥的经济信息中感到耳目一新,易于“抓住”读者的眼睛。1980年6月15日,《孝感日报》刊登的通讯《会计伢嫌我的油壶小》,通篇是农民王二婆的口述内容:
六月开了门,乡里喜盈门。我们超卖了菜籽油,平均每人还分9斤2两油。分油那天,我兴冲冲提着壶赶去。只听会计伢蔡后建在那里左右开弓,嫌李二婶壶小了,怪张大妈不抱个大坛子来,还说我的油壶是拿来“做得玩”的。我心想,你这伢是“洋人的房子——光是门”,就说:“你这伢,我去年拿这个壶来,是哪个笑话我‘心大壶也大’的?”会计伢忙赔笑说:“二婆,您老人家把老花眼镜戴上看看!去年吃的是‘大锅饭’,收的那点油还不够‘锅’吃;今年‘分社吃饭’,干活劲大了,收的油多了,壶就小了呗!”我这才想转来:是哩!今年分组作业、联产计酬的办法就是好,以后再不吃“大锅饭”的苦头了。
此文仅有280个字,生动的乡土语言却运用得十分顺畅,可读性极强,也获得了全国好新闻奖。
经济新闻要通俗,还要认真学习群众语言。群众语言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表现力。如1982年11月18日新华社播发的由穆青、周原采写的《抢财神》一文,就没有从某地怎样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写起,因而避免了一些专业化的名词及数据的出现。“从抢被子发展到抢‘财神婆’——抢他老婆。农民说,有了‘财神婆’,就不愁‘财神爷’不回来。”这些语言里找不到一丝人工雕凿的痕迹,而且个性鲜明、朴实准确。农村人读了倍感亲切;城里人读了,就好像嗅到了泥土味,乡村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写作手法要追求故事化
经济新闻报道在我国新闻传播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地方党报中的比例很高。而经济领域的广阔性、专业性和复杂性,与读者所需要的通俗、易懂、实用之间的矛盾,又使经济报道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使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以致使读者流失。让故事情节穿插其中,是软化经济新闻报道的一种有益尝试。
9月24日晚,鸡西市一位叫白欣阳的女孩到底没能克制住舞蹈的冲动,加入到中心大街边一个跳街舞的方阵。这个大约30人的欢乐团队践踏起的黑色粉尘,很快就让白欣阳脚上那双精致的白色羊皮靴变得面目全非,与此同时,高分贝的音乐湮没了这个街舞方阵跺击地面时应该产生的咚咚回响。白欣阳的母亲说,那其实是在一面大鼓上跳舞。”
初读这段文字,我们一定会认为这是哪一篇小说的内容,但这是一篇经济新闻报道——《经济观察报》“关注失衡”特别报道之一《东北矿区沉陷》的开篇。与传统的经济新闻以数据等作为文章导语不同,这篇文章让故事成为新闻的开端,采用个性化和情节化的故事手法来讲述新闻内容,对当地女孩跳舞的文学化的描述只是一个引子,而对女孩母亲的引语“在一面大鼓上跳舞”,形象而直接地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文章的主题——东北矿区沉陷这一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失衡问题。
经济新闻讲故事,应该始终寻找主角——人的存在,赋予新闻以生命活力,增强对受众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从某个个体的视角出发,以小见大、贴近读者,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对重大新闻的报道。
1993年2月7日,《经济日报》刊发的《“小机”斗“大机”——记发生在大连市的“三师出走”风波》,就是绘声绘色讲故事的好报道。它讲述了大连机床厂总经济师、总设计师、总会计师三人同时出走,投奔乡镇企业,另起炉灶办起了一家以组合机床为主产品的企业——渤海机床厂的故事。通过讲故事,加强了读者对生存本身的认识,同时对竞争、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给人思索与启迪。
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手法,有助于将枯燥抽象的经济新闻事件具象化,便于受众理解。但是经济新闻首先要实用,要能够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一些记者在应用这种手法的过程中忽略了这一点,过分追求文章结构的波澜起伏,而使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因此,如何避免这种弊端,实现新闻的轻松阅读与实用全面的平衡,是每个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记者应该注意的问题。
Ⅲ 企业该如何有效利用各种新媒体提高营销传播的效果
一、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营销传播的主要方式是以电视、广播和报纸为主,所以,以这三种媒体 为代表的传播媒介被称为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的缺憾是信息量的局限性和经营 模式的单一性。近些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具有无限的可扩 展性和接受的便利性,各种新兴的传播媒体不断涌现。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新媒体主要是指在电脑及网络等新科技基础之上出现和影 响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的种类很多, 但目前以网络新媒体、移动新媒体、数字新媒体等为主。在具体分类上,新媒体可细分为门 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博客/播客、网络杂志/广播/电视、手 机短信/彩信、手机报纸/电视/广播、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等。 近年来, 新媒体发展迅猛、 覆盖率高、 增量庞大, 已经日渐显示出其在传播方面的巨大威力。 它以无限增多的传播主题和海量的传播内容瓜分着受众的注意力。 它使传播的门槛降低, 将 传统媒体环境的单纯性打破并使之逐渐复杂。 企业信息传播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 市场环 境、服务模式也日新月异,新媒体为营销传播中的呈现形式与互动交流,可以提供更立体、 多样的思路。 在新媒体里, 企业的营销传播不是单纯的广告、 公关, 而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 然而目前在中国, 还有很多企业不了解它, 没有认识到它对于企业营销传播的影响和机遇所 在。 二、整合营销传播 整合营销传播(,简称 IMC) 。是指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 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的过程。整合营销传播,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 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于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 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顾客。 其中心思想是以通过企业与顾客的沟通满足顾客需要的价 值为取向,确定企业统一的促销策略,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 优势,从而使企业实现促销宣传的低成本化,以高强冲击力形成促销高潮。 21 世纪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速腾飞阶段,经济模式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爆炸式高 速发展、互联网络快速普及的新时代,仍旧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将面临被市场 所遗弃的危机。21 世纪的市场,将是更加理性化的市场,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将更加科学 合理,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将更加残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更加理智,企业需要不 断丰富产品和服务, 并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及时把最好的产品信息传播给消费者, 才能赢取 市场主动权。 三、新媒体时代对整合营销传播带来的挑战 整合营销传播(IMC)在现代企业运行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播在产品营销方案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桥梁。在传统的大众传播阶段,广告是被企业 广泛采用的、行之有效的营销传播手段,但随着当前新媒体突飞猛进的传播环境下,企业的 营销传播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传播主体无限增多、 传播内容的海量化导致消费者注意力高度分散。 在新媒体 环境中,传播门槛降低,传播主体无限增多。传播主体数量的飞速增长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信 息绝对量的增加, 然而过量的信息极大地分散了受众的注意力, 反而不利于受众有效便捷地 接收有用信息。 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使传统媒体的强势地位正在分化瓦解,企业营销传播不可避免地面临转 型。新媒体不同于以往的信息传播方式,造就了受众新的信息接触行为与信息接触习惯,即 人们在信息获取与传播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求与喜好不断发生分化,从而造成“大众媒体” 地位的衰落,和“小众媒体”和“个性化媒体”地位的提升;同时,由于现阶段人们对新媒 体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复杂化, 消费者选择主导性增强, 营销传播过程风险增大。 新媒体环境下, 消费者正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 消费者的媒介选择行为和购买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是为了 产品的功能属性,而是为了体验,为了产品和服务背后的文化价值。在这个意义上,企业的 整合营销传播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复杂性就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四、新媒体时代为整合营销传播带来的机遇 由于新的媒体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新媒体自身也正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所以新媒体时代 的营销传播模式尚不成熟。 但是即便如此, 新媒体还是为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 有的机遇。 新媒体使品牌传播和品牌建构更加精准有效。 新媒体的 “精准” , 使得它可以大胆地宣布 “按 效果”收取广告费用,这在传统媒体的品牌传播中几乎不可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新 媒体,也是因为传统媒体的广告效果实在难以评估。传统媒体在线上、线下结合进行品牌传 播上,远远落后于新媒体。新媒体在帮助企业构建品牌的同时,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的决策 和经营。在未来的新媒体品牌构建整合策略中,我们将越来越多地看到这一情形的发生。 新媒体使得与消费者沟通的互动性增强,有利于取得更有效的传播效果。在这个崇尚体验、 参与和个性化的时代,毫无疑问,新媒体营销迎合了现代营销观念的宗旨,与消费者的沟通 更加便捷,更容易构建关系营销,使得精确营销和数据库营销成为可能,消费者的个性化需 求容易得到满足,从而获得更好的营销传播效果。新媒体使整合营销传播的手段多样化。新 媒体的营销传播中, 口碑营销成为营销传播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数据库营销、 公众传播、 精准营销、形象营销和口碑营销等不是相互孤立的,企业只有对上述营销手段进行整合,才 能实现营销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所以,在新媒体的平台上,整合营销传播更加复杂化,其实 现手段也更加多样化。 五、新媒体的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延伸,新媒体营销传播也不是传统营销传播平移到新媒体这一平台。 由于现阶段新的媒体环境尚未成熟,所以,新媒体时代的营销传播也处在萌芽阶段。 随着创意经济和体验式经济正逐渐成为潮流和趋势, 传统的营销传播模式已经开始转型。 企 业必须正视这种转型,并加以调整。 首先, 要正确把握新媒体的特性和规律, 充分挖掘新媒体带来的机遇, 有效规避风险和挑战。 新媒体正在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 这就意味着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要想充分利用新媒体完 善和发展整合营销传播,要做的就是深入细致地研究新媒体,掌握其发展规律和特点。新媒 体传播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传播形式,是一个全新融合的平台,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 播、 大众传播等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己的空间。 在没有掌握其规律和特点的前提下贸 然出击, 只会造成杂乱无章和效果甚微。 因此, 在利用新媒体前要认清新媒体的一系列特点, 如受众范围广、直观性强、交互性强、高效性、高技术性等。 其次,在体验式经济、创意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及时利用新媒体不断拓展新的营销传 播方式和手段。新媒体的发展使病毒营销、社区营销、数据库营销、反向沟通、互动体验、 口碑传播、精准营销、焦点渗透、事件营销等各种新的广告形式和营销方法不断出现。新营 销传播手段的要旨就是企业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 加强与潜在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沟 通,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更好地服务于他们,更好地与他们建立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满足 消费者的体验和文化需求。 最后, 要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效整合和互补, 为整合营销传播价值最大化的实现拓宽 渠道。 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优势, 但这并不代表传统媒体就要退出历史舞台。 相反,新媒体可以通过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做到优势互补,整合现有传播资源,拓展现有传 播渠道,从而促成整合营销传播价值的最大化。此外,在正确掌握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特 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将二者整合互补,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媒介组合策略,这对企业的整合营 销传播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摆脱“红海”中的血腥厮杀而畅游“蓝海”是大多数企 业的期望。有效利用新媒体,将创新元素融入整合营销传播之中,为产品差异化和低成本搭 建起沟通的桥梁,对于企业战略转型和整合营销传播的完善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媒体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随风潜入夜” ,同时也在整合营销传播中“润物细无声”
Ⅳ 如何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用以下方法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管理是否顺畅和有效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进行财务管理时,需注重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安排资金周转和财务审计等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注重合理人才的培养、激励和储备等等;进行销售管理时,需注重产品与市场的有效结合点、销售方法的有效性和市场信息的掌控等等;进行装备能源管理时,需注重对设备的点检和维护管理、经济型状态预知维修管理、改进和大修管理等等;进行生产工艺和流程管理时,需注重工艺的改进、流程的优化、节能降耗方法的应用等等;进行安全管理时,需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工作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与控制等等。
二、建立企业完全成本管理体系,向完全成本要效益。比如:建立三全成本管理体系,即全员、全系统、全方位推行成本管理;进而加强对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和行为规范;查找和分析影响产品完全成本构成的因素;全系统地推行成本责任制;应用完全成本管理系统中的有效方法寻求成本改善空间和进一步降低完成成本。
三、根据自身企业特点,适度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向规模化要效益。目前,向规模化要效益的企业比比皆是,但对于自身企业能否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要考虑众多因素,比如:考虑自身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与前景、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考虑企业的利润空间等等,做好充分的调研、研究、分析和评估等,方可决定是否向适度的规模化要效益。
四、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向产业结构要效益。比如:发展良性的循环经济;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五、依靠科技,采用先进技术,向科技要效益。比如:通过自主开发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赢得核心竞争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现代化,赢得市场先机和增加产品的附价值。
六、注重营销策略和手段的创新,把握市场脉搏,向市场要效益。
比如:通过有效的方法,及时了解市场上产品价格的波动,合理营销,使得企业自身产品卖高价。
七、拥有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向企业带头人要效益。因为企业带头人的素质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并对企业管理有重大影响,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构成潜在的甚至直接的巨大影响。
八、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向产品质量要效益。比如:借助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和有效性,来提升产品的质量;通过掌控原材料的质量、精细化生产、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等来提升产品的质量。
九、对于部分企业的产品单一而且发展前景不乐观的,适度考虑深化改革,发展多种经营,向经营策略要效益。结合自身企业实际状况,适度开展改革和运营转型,在发展多种经营之前需要充分调研和研究,切不可盲目或不切实际地进行,需要注重近期和长期有效结合,更要贴合实际。
十、向修旧利废、小改小革、节能降耗要效益。
十一、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向员工要效益。员工素质直接决定工作水平,员工又是直接作用于产品的操作者和执行者,所以员工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等各方面有着重大影响。通过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影响和深入,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进而使得员工从思想意识、工作水平、合理化建议提交和创新的开展等各方面发挥有效和积极作用,实现效益新的增长点。
总之,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性地考虑和应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为获得更大利润做出积极努力。
Ⅳ 如何提高公共关系传播效果
一、 选择和应用传播沟通媒介的原则
(一) 联系目标原则(二)适应对象原则(三)区别内容原则(四)合乎经济原则
二、关系活动的行为特征
国外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行为特征,将各种公共关系活动划分为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不平衡模式、双向平衡模式
三.确定与选择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式
(一)根据公共关系工作的业务特点分为五种类型:(1)宣传型公关(2)交际型公关(3)服务型公关(4)社会活动型公关(5)征询型公关
(二)针对不同的组织环境和组织公共关系的具体状态,可以采取不同的公共关系行为方式:(1)建设型公关(2)维系型公关(3)防御型公关(4)进攻型公关(5)矫正型公关
检测评估公共关系效果的方法包括:
一、 公关形象效果检测
二.公共关系年度工作报告
三、公共关系社会效益评价
四.新闻舆论分析报告
五、公共关系广告效果的测量
Ⅵ 如何依托强势新媒体 加强自身传播
一是建设新媒体集群。将新媒体建设纳入传播能力建设总体规划,依托传统优势媒体推进报、台、中国融合,加大资本、技术、人才投入,注重品牌支撑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打造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点新闻中国站、手机报等新媒体旗舰,加快形成党委主导的新媒体骨干集群。 二是开展正面强势宣传。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结合重大会议、重大活动、重大工程等,加强选题策划,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正面宣传,做大做强中国上正面舆论。 三是把握舆论引导艺术。坚持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相统一,着力做首发、做原创、做深度,注重运用中国言中国语开展个性化引导,注重系列展现和背景铺垫,注重多媒体综合集成、多要素链接聚合、多手段融合并用,注重中国民现场体验、互动参与、全过程展现,在信息服务中解疑释惑,在平等交流中增进共识。 运用新媒体优势大力宣传解读好党的执政理念和主张,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深入研究把握新媒体受众群的消费特点,不断提高中国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把新媒体特别是中国络打造成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新家园,不断提高党传播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前进的水平。既加大新媒体文化产品的组织创作力度,又注重发挥和引导中国民的创作积极性,持续推出体现主流价值、彰显时代精神、适应中国民需求的中国络文化精品,不断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需求。积极构建中国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文化信息服务模式,推进中国络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大众化,保障中国民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中国络化,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推进新媒体与经济融合发展。顺应“三中国融合”和“媒介融合”趋势,推进互联中国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经济服务领域延伸,加快以互联中国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展,加快电子商务应用,加快物联中国的研发运用,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使新媒体经济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加快做大做强中国络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和中国络文化创意产业,积极抢占IPTV、中国络电视、手机电视、手机报等新兴媒体的制高点。
Ⅶ 如何使经济类新闻报道更吸引人的注意
笔者针对经济类新闻报道,对其如何提高其吸引力的办法做出阐述及探讨。关键词:新闻报道; 经济新闻; 吸引力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全面普及的当今社会中,各式各样的新闻类型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中国的新闻媒体行业也在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之下逐渐走上了产业化道路,能够保证新闻媒体长期稳定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抓住社会读者眼球,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经济类新闻报道在读者的普遍印象当中是带有枯燥、专业化、复杂等不易引起普通大众兴趣的负面标签的新闻类型,远远不及娱乐、社会民生等类型的新闻题材那样老百姓觉得生动有趣或贴近自身生活,所以提高经济类新闻的大众吸引力的重点是要将受众意识融入到新闻的编排与文字当中去,笔者就围绕这一主旨,对如何提升经济类新闻吸引力提出几方面意见。 1 在新闻标题中凸显“受众兴趣点” “标题”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是吸引读者阅读文章内容的首要渠道,如同人的相貌能有给予他人或好或坏的第一印象一样,新闻标题是决定该新闻能否令受众一见钟情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新闻工作者撰写新闻的时候,一定要在新闻题目的创作与编排上花大心思,选择受众接受度高的词汇作为新闻标题中的亮点,譬如选用当下社会上普遍流行的词汇与用语,让新闻标题生活化、生动化,如此才能将受众的眼球吸引过来。标题的创作与编排需要注意运用以下几点思路。 1.1 抓住时代脉搏,巧用流行语 流行语与俗语是穿插在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通用词汇,其使用频率高、受众接受度广、趣味性强。譬如当下流行的影视或者歌曲中传出的流行词汇,或者具有当地特色的方言俗语等被大频率的使用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将这些语言融入到经济类新闻报道的标题当中,去代替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性词汇,更能够提升老百姓的兴趣度与生活贴近感,拉近经济类新闻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拓宽新闻的受众面。 1.2 可以适当的“复古” 这里说的复古是指一种相对化的复古,即将古词语进行适当的现代化延伸,在令普通受众能够读懂其意思的同时,又让文章标题散发出带有古旧色彩的古典气息,从而吸引受众,调动大众的阅读与观赏的欲望。 以上两点思路是能够令经济类文章标题更为生动且富有吸引力的有效办法,但是此种办法也是一柄双刃剑,在尽可能贴近老百姓文化接受心理的同时,新闻工作者也要注意把握好流行语或者俗语的运用程度,避免滥用或误用不恰当的词汇,不能忽略文字语言的规范化以及新闻标题的准确、精炼的特点,否则将会误导读者,造成阅读障碍,适得其反。 2 丰富经济新闻内容,拓宽视角 经济类新闻报道的内容常常局限于严肃的题材、单一的形式、较强的专业性等框架之中,如此便大大限制了经济类新闻报道的受众群体范围,难于引起更多普通大众的兴趣。而在当今经济大潮席卷全球的大环境下,经济类新闻如果不能摆脱以往严肃、单一且过于专业化的框架束缚,就难以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得以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经济类新闻报道的内容需要向更贴近普通大众生活的方向有所改进。从内容上来讲,能够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当中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及其切身利益有所关联的经济问题或者能够服务于普通大众生产生活的经济现象更容易被普通受众广泛的接受,人们更乐意去听、去看、去读那些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类消息,譬如医疗改革、物价、房价、旅游和保险等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社会经济问题的新闻报道,显而易见,包含此类内容的经济类新闻报道能够更贴近百姓生活,拉近经济类新闻与普通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必定吸引受众的注意。除了在新闻内容选取上要贴近百姓生活,在文字的撰写上也要尽量避免过多的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以及避免一味的罗列繁复的数据,新闻撰写人员应该力求用精炼且通俗的语言为百姓展开一幅与其生活相关联的经济生活画卷,让经济类新闻报道更富有人情味,如此才能够紧紧的抓住媒体受众的心理需求,从根本上提升经济类新闻对于社会大众的吸引力,拓宽其受众范围。 3 故事化新闻内容 只能完成传递消息这一功能的新闻报道的新闻工作者仅仅完成了一半的工作,而能够在新闻报道中讲述一个深入人心的好故事的新闻工作者才称得上圆满完成了这项工作。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一则新闻报道就是一件艺术品,不单要完成其功能性的部分,更要完善其艺术性的一面,由此才能赋予这篇报道以灵魂。在经济类新闻报道中,新闻工作者更要如同艺术家一样苦心钻研写作艺术,将原本枯燥无味的经济类新闻转化成一个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如此才能完全抓住受众的兴趣点,调动起受众的对新闻内容阅读与关注的欲望。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内容的时候,最好以一个带有故事性质的事件作为文章的切入点,在矛盾冲突中不断推进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中引申出经济方面的评论;抑或在在文章开头设置悬念,然后逐步解析,从经济角度分析整个故事的发展以及解决方法,如此牵引着读者自始至终都怀着寻找答案的心理去读完整个报道,这样的经济类新闻报道能够在提供大量经济信息的同时,以故事性的娱乐体验去迎合读者心理,达到吸引更多读者的目的。 但是,在故事化新闻内容的同时,不要忘记以新闻的“真实性”这一重要因素为指导。不能随意乱编故事,应该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在叙述方式以及文笔等方面对其进行重新架构和润色,最终将一个真实但又不失可读性的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从中体现出需要传达的经济信息和需要普及的经济学知识和原理。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新闻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将“真诚”二字作为信条,将真实的故事通过不同的方式更好的呈献给读者,在传播经济类新闻的时候要基于对读者晓之以理,明之以事的目的,在传播方式上选择动之以情,做到令新闻报道内容与读者的经历和情感产生共鸣。 4 结论在经济大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社会信息的传播已经达到了爆炸化的阶段,对于广大媒体工作者来说,其工作媒介的经营形式也随之有所变化,其主要的变化就是广大新闻媒介的受众对象由以往的政府机构逐渐转变成为了广大人民群众,并且各类媒体出现了各个方向的分支,因此,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行业内部激烈的竞争局面。因此,对于经济类新闻报道来说,抓住受众的眼球,提升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是使其在积累的媒体竞争中得以稳定且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广大经济类新闻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