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经济带类型有哪些

经济带类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02 10:50:08

⑴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四大经济区、地理区划,各包含什么省划分依据是什么

三个经济地带指东部,中部,西部三个,这个的划分基本和地域上的东中西部的划分一致。

四大经济区:分为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

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西部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这些的划分基本都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等等来划分的。

⑵ 中国开辟的经济带是

众所周知,在区域经济领域中,是有点,轴和带的概念的。实际当中,点往往是大城市和先发城市,由先发的城市带动一个核心片区出现,这个片区就是轴,而带就是更大的范围,多个城市或跨地区的区域集合体。

我国已形成“两横三纵”的经济带,这5条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的热点地区(也是交通的热点),也是中国经济的脊梁。
沿海经济带

沿着东部海岸线从北向南分布了丹东、大连、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滨州、东营、烟台、威海、青岛、日照、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舟山、台州、温州、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潮州、汕头、汕尾、深圳、香港、澳门、珠海、阳江、茂名、湛江、海口、北海、钦州、防城港等40多座大中城市。

简单理解就是,从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沿线城市都属于沿海经济带!

这个经济带靠海,未来在一带一路,自由贸易(甚至申请自由港如海南)建设和海洋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京广、京哈经济带

沿京广京哈铁路沿线从北向南分布了哈尔滨、长春、四平、铁岭、沈阳、盘锦、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廊坊、北京、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安阳、鹤壁、新乡、郑州、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孝感、武汉、咸宁、岳阳、长沙、湘潭、株洲、衡阳、郴州、韶关、靖远、广州、佛山、江门、中山、珠海等40多座大中城市。

虽然少数城市与沿海经济带城市重合,但大部分是漠河腾冲直线(胡焕庸线)以东,沿海经济带以西的纵贯南北方向城市。

京广京哈经济带,呈现南北纵横的态势,交通上先发,产业附注在沿线,是我国的运输大动脉,也是南北经济的重要节点地区。

长江经济带

沿黄金水道长江分布了宜宾、泸州、重庆、万州、宜昌、荆州、武汉、黄冈、鄂州、黄石、九江、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上海等30多座城市。将长江三角洲与长江中游、川渝等城市群连接起来,形成一条以长江为纽带的人口与产业发展轴线。

长江经济带是新近推出的国家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的在于统筹激活东西,重现内河的辉煌,并连接海上运输贸易。

长江经济带对成都、武汉和南京等来说是重大机遇。

⑶ 我国的3大经济带有哪些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剃度开发理论的引入和发展,我国以陈栋生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学者提出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并被作为我国政府组织国民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的地域依托.

东部: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
中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山西,河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湖南(9个)
西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唯乌尔自治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西藏自治区.(10个)

在地带的划分中,关于广西,海南,陕西和四川的划分有些争议,但是地带划分本身是基本上被接受的.

2004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广西和内蒙古两个民族自制区划分到了国家大开发意义上的西部地区.

东部: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天津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这几个省都是沿海省份,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好,大学集中,科技先进,交通便利,。其中北部有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合理,像北京上海广州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部:有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六省。其中几个省有如下特点:河南地形平坦气候湿润灌溉方便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人口稠密,可发展劳动密集形产业,如纺织业;交通便利(郑州京九线上的大站)。山西是我国的资源大省,主产煤。湖北位于长江中下游,处于我国正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东连上海西接西部地区(水路)南到广州北达北京(京九线),工业发达。
西部:就是西部大开发中划分的14 个省市。西部地区面积广大,人口稀少,资源丰富,是最几年才开发的。
希望采纳

⑷ 什么是经济带

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类似于城市带。经济带(或城市群、城市带、大城市连绵区(Megalopolis)),由多个相邻的都市圈组成。
中国现在的三大经济带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

⑸ 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是什么,是怎么划分的

中国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主要是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建设条件和现实的经济技术水平,所存在的地区差异等,将全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可以充分发挥各经济地带带优势,进行科学地域分工,实现各部门、各地区、各层次的生产布局的有机联系,求得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使各地明确各自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经济技术特点,便于国家对各地经济规划进行分类指导;可以推动横向经济联系,促进地区分工合作、联系,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各地共同繁荣。 东部沿海地带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市、自治区。本带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阶梯上,面向海洋,背靠大陆,地表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历史开发较早,技术条件较好,宜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经济带。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加强传统工业和现有的技术改造,大力开拓新兴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使产品向高、精、尖、新方向发展,加快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的建设。限制耗能高、用料多、运量大、“三废”污染严重的产业和产品的发展,逐步把一般产品转移到能源、原材料资源充裕的地区生产。使这一地带逐步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基地,培养和向全国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基地,向全国传送新技术、提供咨询和信息的基地。促进和帮助中部和西部地带的发展。 中部地带中部地带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9个省、区。本带地处我国内陆腹地,位于东部沿海经济带和西部经济带之间。因此,本带最大的特点是过渡型的经济带。从总的方面看比西部地带基础好,但不如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资源比较丰富,煤、石油、铜、铝、铅、锌、钨、锑等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占全国重要地位。水能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很多工业部门,特别是原材料生产在全国占有突出地位。经济基础比较雄厚,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科技力量比较强,历史开发比较早,传递信息比较快。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加快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建设,发挥全国性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的作用,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促进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大力发展同东部、西部地带的横向经济联系。有计划地接收从东部地带转移过来的消耗能源、原材料多的产业和产品,积极扶持地方采矿业发展,加强自西向东的运输通道建设,使之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转移的重要纽带。 西部地带西部地带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9个省、自治区。本带地处我国的西部,深入内陆,地势较高,地域辽阔,人口较少。从总的方面看,自然资源最丰富,而经济基础、科技力量、交通运输等条件都不如东部和中部地带。本带经济发展主要是大力发展农林牧业,稳定粮食生产,加强草原、牧区建设,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对现有铁路干线的电气化改造,建设与中部、东部沿海地带联系的铁路干线,大力抓好公路建设,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发展地方民用航空事业。加强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有步骤有重点的开发能源、矿产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加工工业。在经济技术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和地区,积极对现有进行改造,提高技术水平。大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加强与东部、中部地带的合作与联合,加强西部地带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横向交流。加快陆地边境口岸建设,积极发展边境与对外贸易。国家对西部地带继续实行“六五”计划时的各项政策,做好各项基础设施,为今后大规模经济建设作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编辑本段研究结论第一由经济波动曲线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各个地带之间的波动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波峰、波谷、上升或下降的区间所对应的时间段几乎一致。这主要是因为:(1)中国经济并没有如预想的那样在不同的地带间依据资源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所以当冲击来临时,各地带对冲经济地带击的反应没有大的差别。这一结果是与中国宏观产业布局的初衷相违背的。中国在产业布局的伊始,就是希望通过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构筑与各地带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以实现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国有经济占据优势以及对经济的较多干预,中国的产业结构并没有体现产业政策的初衷,产业重构化严重,这使得中国总体经济波动与各地带波动间并没有因为产业结构的差异而对冲击表现出不同的波动特性。(2)部门的干预对我国大震幅经济波动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中国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完善,以及宏观调控经验的增多,的调控将会逐渐变成熨平而不是引致经济波动。 第二在中国的三大地带中,中部地带的经济波动对中国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大,东部地带次之,西部地带的经济波动对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很小,达到了可以忽略的地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东、中部地带“热”“冷”差异很大,对宏观调控的承受能力及反应能力也存在很大差异。尽管中国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了差别性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承受能力的差异使得中部地带对宏观政策的反应要明显大于东部地带。中部地带国有经济比重相对较高,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低,融资主要依赖国有银行,不利冲击对中部的影响远比对东部大得多。东部的市场融资渠道多,在紧缩情况下融资的调整能力较强。中部基本依赖国家资金,一遇紧缩便易发生资金断档、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当宏观紧缩刚使东部经济从过热状态冷却下来的时候,中部经济却已从正常增长陷入停滞衰退;而调控措施一放松,又会出现东部经济再度趋热及通货膨胀进一步蔓延。宏观调控紧不得,松不得,可调整的空间很小。宏观紧缩常常未达到预期效果便中途放松,有时不是出于兼顾经济适度增长的考虑,而是迫于中部经营危机的压力。宏观调控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紧缩,不是“软着陆”过程中“紧”“松”搭配的主动调整,而是地区贫富差异及“热”“冷”差异压力下的被迫应急措施。因此,尽管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巨大(1978-2004年东部地带GDP在中国GDP总量中所占的平均份额为54.9%),但其对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却小于中部地带。 第三西部地带在中国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且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很大。1978-2004年,我国经济总量按照地带来划分,平均来说西部占18%,中部占27%,东部占54.9%,西部地带所占的份额大大小于中东部地带;在产业结构方面,西部地带的第一产业比例比东部地带高8.5%,比中部地带高1.27%,而相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说,第一产业对经济的冲击更缺乏敏感性。这是中国西部地带经济波动对总体经济波动的影响可以忽略的重要原因。 编辑本段政策建议首先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还要不断地深化。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消除影响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体制性障碍。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国有改革并使民营健康发展,使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所进行的宏观调控具有较好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要不断推进自身改革,推进职能转变。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防止盲目攀比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同时,通过深化改革,使宏观调控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在什么情况下转化宏观调控方向,在什么情况下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什么情况下采取什么相应的调控措施,以及在规范市场准入和强化市场监督等方面,都应该建立和健全明确的政策法规,同时增加宏观调控的透明度,使社会各方面都能有一个正确的预期,从而产生较好的调控效果。 其次抓住目前经济回升的有利时机,加速经济结构形成机制的转变,通过市场机制培育、建立体现地带优势的产业结构。可以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与其他各项政策更好地配套结合,使能够带动社会尤其是民间,以保持经济的平稳回升。加速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包括:一方面要加强法制、税务、工商管理、交通、通讯设施的建设,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健全中小的融资担保机制,积极拓宽中小的融资渠道,改善中小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支持中小的发展。 最后实行“差别性”宏观调控政策,对不同的地带要根据其波动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要确保政策措施有效地实施。中部地带尽管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其波动却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影响力量。要实现我国经济波动在高位的平滑化,除了要加强中西部地带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外,还要对西、中、东三大地带采取不同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实施力度。比如说,由于东部地带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融资手段较为齐全,所以对东部地带要以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主,尽量减小的宏观调控力度;而中西部地带则由于在各方面相对落后,所以有必要加大调控力度,同时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

⑹ 中国三大经济带是指什么

他们回答的不准确。
中国三大经济带是指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带。
环渤海经济带不仅包括京津塘,还包括大连,营口等环渤海湾城市

⑺ 四大经济带 情况

沿海经济带

由辽、京、津、冀、鲁、苏、沪、浙、闽、粤、琼、桂等12个省、市、自治区组成的沿海经济带,得益于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最早实施了对外开放,改革与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面。80年代,我国相继兴办了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使沿海地区迅速成为承接世界产业、资金、技术、贸易转移的最佳区域。“七五”计划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3大经济地带,大力实施梯度推移战略,使沿海地区获得了大量优惠政策,国家资金、外资以及内地人才的支撑,得以快速发展。而今,以18000多公里的黄金海岸线为轴心的沿海经济带已成为中国经济中最具有活力、与世界经济融合度最高的经济增长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牵引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4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福州、厦门为中心的闽南三角地带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以大连、天津、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湾经济圈。

长江经济带

由沪、苏、浙、皖、赣、鄂、湘、渝、川等长江沿岸7省2市组成的长江经济带,以党的十四大提出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这一重大战略决策为契机,在浦东开发和长江三峡工程这两个当今中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的带动下,在重庆直辖市的促动下,正在迅速崛起。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经济圈和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圈已初具规模,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着名经济学家马洪认为,“未来最有希望的增长区,就世界范围来说是亚太地区,就亚太地区来说是东亚地区,就东亚地区来说是中国,就中国来说是长江经济区”。

陆桥经济带

进入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不断向全方位、高层次、纵深化方向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继党的十四大作出长江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之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在规划我国经济区域时,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以亚欧大陆桥和京九等铁路大干线为纽带的经济带”的战略构想。这是党中央顺应时代潮流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作出的战略调整。以新亚欧大陆桥为纽带的陆桥经济带是地跨中国北方东中西部并可实行东西海陆双向开放的大经济带,它自东向西横贯或辐射鲁、苏、皖、豫、晋、陕、甘、宁、青、新等10个省区,它的兴起,预示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将重放异彩,更预示着伟大的黄河文明将再度复兴。

京九经济带

以京九铁路为纽带的京九经济带自北向南纵贯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等9个省市,向北可由渤海湾直接进入东北亚,向南可通过香港直接进入东南亚,是一个开放条件十分优越的经济带。就目前的发展水平而言,陆桥经济带和京九经济带还难以与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相媲美,但它们的巨大潜力却昭示出它们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沿海经济带、长江经济带、陆桥经济带及京九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使我国区域经济结构演进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至此,一个由上述4大经济带架构的纵横捭阖的“开”字型开发开放的新格局已赫然在目。这是一个完全新的经济空间结构网络,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⑻ 中国的经济带有哪些

大范围的就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也有环渤海经济带的说法,就是京津再加上河北、山东、辽宁。

小的就太多了,经济联系紧密的很多城市都可以算上,比如苏锡常、成俞万这一类的。

⑼ 经济带详细资料大全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以地域专门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地域单元。 经济带是带状经济区的简称。经济带类似于城市带。

基本介绍

定义,特点,客观性,区域性,多元性,开放性,变化性稳定性,意义,示例,长江经济带,川江经济带,皖江经济带,西江经济带,东北东部经济带,辽宁沿海经济带,鲁南经济带,汕头经济带,37经济带,

定义

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具有发达的内部经济联系,并在全国经济联系中担负某种专门化职能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中国的经济带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带,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经济圈,是作为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的一个经济用语,它是指在一个国家的某一特定区域,以一个或两个以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作为核心经济成长极,形成发展程度和特点各不相同的内、中、外都市经济圈层。经济圈经济发展的特点,表现为在内部具有明显的同质性与群体性,与外部有着比较明确的组织和地域。 经济带是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带状地域经济单元。 经济带是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或经济走廊。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经济地理学(二级学科)。

特点

客观性

经济带作为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表现形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认识的。

区域性

经济带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相对合理的带状条形地域组成范围,有四至与边界,可表示在地图上,并可度量。

多元性

经济带包括不同等级和层次,每个上一级经济区带是若干个下一级经济区带的有机集合,各个层次客观地反映了不同等级的地域经济单元。

开放性

每个经济带不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通过复杂的物质流、信息流、人流与其他经济区保持密切联系。

变化性稳定性

经济带形成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地域分工的演变,经济区经历着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前者表现为地区经济特征的相对稳定,后者导致区域范围和区内经济结构的变化,为此需要重新划定经济区带。

意义

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带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经济区带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带”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带”。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带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

示例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 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6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江地区经济的战略构想。 长江经济带示意图

川江经济带

川江经济带 (川江带状经济区)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和南部及其东南部,川江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一个区段,以川江(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段的长江,这里指四川盆地范围内的长江干流)等为纽带,大致范围为川江流域,包括重庆和川南小三角(宜宾、泸州、内江和自贡四个地级市)加安岳构成。其中重庆主城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宜宾为其西部小区域中心城市,万州为其东部小区域中心城市和川东门户城市,泸州为四川盆地南部的几何中心城市(其中叙永为川南门户城市),内江、宜宾与安岳等为其辐射城市。 川江经济带示意图

皖江经济带

皖江经济带 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5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581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4%、45%和66%。皖江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一个区段,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皖江经济带示意图

西江经济带

西江经济带 作为珠江主干流的西江上接云南,纵贯广西和广东,通江达海,自古以来就是连线西南和华南的“黄金水道”。2008年10月,广西提出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的重大战略,2010年4月广西公布了《广西西江黄金水道规划》,提出到2012年实现内河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形成西江经济带。2010年上半年,西江黄金水道交通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1.62亿元,超额完成计画,内河完成吞吐量2813万吨,增长24.9%,广西西江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也已批准设立。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南方重要的开发轴带,成为大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段,成为大珠三角功能辐射的承接地,成为大西南开发的先导地区,成为中国向南开放合作的前沿基地。 西江经济带示意图

东北东部经济带

东北东部经济带 是包含辽宁、吉林、黑龙江东北三省14个州市(大连、丹东、本溪、延边、通化、白山、吉林、牡丹江、鸡西、七台河、佳木斯、双鸭山、鹤岗、伊春)在内的经济发展区域。2005年在丹东发起,纳入东北三省各自发展规划,各地合作推进建设。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建、绿色发展战略、东北亚国际合作核心区建设上进行分工。合作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大物流、旅游和生态。集体共同搭建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平台。2017年5月2日,正式向国家发改委申请《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规划》。

辽宁沿海经济带

辽宁沿海经济带 就是在辽宁沿海地区划分的经济发展区域。《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于2009年7月1日获得国务院批准。至此,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了解该规划制订过程的人士透露,此次国务院审批通过的规划以辽宁此前提出的“五点一线经济带”发展规划为核心,将原有规划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规划将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城乡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开放合作、资源环境、保障措施等方面确立辽宁沿海经济带2020年前的发展方向。 辽宁沿海经济带示意图

鲁南经济带

鲁南经济带 是山东省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之一,加快鲁南经济带规划建设,是山东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指导转变,展开“一体两翼”总体战略布局,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汕头经济带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 是“三大经济带”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它以河口治理、海堤建设为切入点,近期规划从海湾大桥东侧汕头港导流防沙堤始,至澄海莱芜岛止,呈带状区域,东西长13公里,南北纵深约1.5~2.5公里,规划建设百年一遇海堤和堤路结合高标准滨海大道,堤围内开发利用滩涂近2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汕头市未来的城市中心区,以行政办公、高端商贸、总部经济为主,兼具居住、文化、金融、商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新城区。项目的建设开发将大大提高城市防洪、防潮、排涝能力,改善排涝面积131.2平方公里,同时又能有效缓解汕头人多地少、城市发展空间狭小的矛盾,实现由内海湾城市向海滨城市的转变,强化汕头作为粤东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彰显生态型海滨城市的特色魅力,是一项站在汕头历史发展新起点上谋划长远发展的宏大工程,是破解发展难题、破解制约汕头发展瓶颈的一项重要工程,是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的重大实践。省委、省 *** 及上级有关部门对该项目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委、省 *** 历届领导多次要求从汕头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明确指出,东部城市经济带是汕头今后发展的根本出路,解决了汕头生存发展的问题;是汕头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实施。 汕头东部城市经济带示意图

37经济带

*** 总理在2014年 *** 工作报告中(2014年工作重点之三: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第4段,部分原文)指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经济率先转型升级;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发展跨区域大交通大流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成长极。 37°经济带 是依托北纬37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以倾力培养 环渤海经济区 (尤其是山东半岛)新增长极为目标,配合中央 *** 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梯度发展的政策指向,以交通干线和综合运输通道为发展主轴,以临近互补区域形成的成长三角区为驱动力,在中国大陆境内形成的东起(山东)荣成、文登,西至(新疆)和田、墨玉的绿色经济带状区域。该区域涵盖鲁、冀、晋、陕、宁、甘、青、新8省25市92区县(市)。 37°经济带示意图

⑽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分别包括哪些省(区)

东部沿海经济带(京、津、冀、辽、鲁、苏、沪、浙、闽、粤、桂诸省市自治区) 长江中上游、中下游经济带(滇、川、渝、鄂、湘、赣、皖、苏诸省市) 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新、甘、陕、豫、苏诸省自治区)

阅读全文

与经济带类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单人自驾游什么车经济实惠又方便 浏览:571
幸福有多少美元 浏览:987
美女巨人吃小人入胃怎么玩的 浏览:129
商家如何学会经济学 浏览:316
你微笑时很美女主玩的什么英雄 浏览:572
为什么梦总是梦见幸福温馨 浏览:393
哪个地方美女有气质 浏览:716
遇到不出示健康码的人怎么办 浏览:562
属兔男孩和龙女孩婚姻怎么样 浏览:845
农业经济效益指标有哪些 浏览:827
婚姻什么时候看正官 浏览:197
老梁故事汇明朝哪些事 浏览:954
幼儿仿编故事能力差怎么办 浏览:134
长征组歌有哪些故事 浏览:121
小胖猪和狐狸讲述了什么故事 浏览:439
冷漠的婚姻女人出轨怎么挽留 浏览:682
幸福在流淌是什么歌曲 浏览:88
唐山公务员和事业在编哪个好 浏览:65
小马驹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浏览:804
爱情江山多少钱 浏览: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