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位。如果说此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以数量扩张为主,主要解决的是短缺问题,那么高质量发展则是在新的方位下,更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近五年来,我国经济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增速保持稳中有进的同时,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服务业主导和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初步显现,不过,也要看到,当前仍有相当数量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沉淀在产能过剩、效率不高的产业中,拖累了经济转型和经济效率的提高。
高质量发展,是更多依靠新动能的发展。这要通过三大变革来实现。一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加,竞争优势建立在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优势方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要素结构的升级,这既包括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包括用创新、科技等带动要素结构的升级。从投入产出来看,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实现生产要素投入少、资源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发展。
② 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如何才能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济的增长依靠三个方面:消费,投资,出口。发达国家消费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我国过去一直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目前面临转型。健康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应该是以消费为主,其次是出口,最后是投资。
③ 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科政治题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有:
1、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方式根本转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式。离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就谈不上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谈不上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2、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眼点,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必须着眼于从传统依靠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依靠效率提升为主的集约式增长,从以往高速度增长转变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3、必须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坚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明确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生产端入手,提高生产者的效率和竞争力,包括微观上的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集合而成的产业的竞争力,宏观上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的竞争力。
4、牢牢把握基本路径,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实际上是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推动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以使新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贯彻,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有效进展。
5、牢牢把握着力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实际上是从发展意义上强调产业基础。
6、牢牢把握制度保障,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实际上是从改革意义上强调体制条件。
④ 如何促进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狭义指GDP增长。增长属于宏观经济范畴。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增长政策也称作“积极财政政策”。国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利息、税收、财政和汇率政策来增加经济增长,但是每一种政策的作用都有其局限性。而且这些政策在本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发展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出这一理论的凯恩斯也被称为“资本主义的救星”,但是其作用越来越受到质疑。
1、调整利率政策
降低中央银行利率从而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这一政策将鼓励公司贷款,这一部分贷款必将转化为投资或资金流周转,即消费。这一政策还可以降低通货紧缩的危险。经济学家非常害怕通货紧缩,因为它将会带来经济衰退,并且当利率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将导致市面上流动性不足的情况。当通货紧缩到来的时候,人们趋向于减少消费,因为通货紧缩的特征是价格降低,那么控制当前消费就有可能节省开支。但是降低利息又会增加通货膨胀或流动性过剩的危险。
2、税收政策
降低个人或公司税率。这种措施和降息一样会促进公司投资和个人消费。个人消费的增加又反过通过创造需求来促进公司的发展。但是这样做的危险是增加财政赤字。但是增加财政赤字不是必然的,因为税率降低了,但是经济增长了,征税的基数扩大了,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相见税收。
3、财政政策
增加国家财政开支。这一措施将会同时创造就业机会、需求、有时会吸引投资。首先政府开支本身就是投资工程项目,这些项目创造了就业和对其他行业的需求,这些从业者又产生了新的需求,以此类推,理论上可以创造数倍于政府投资本身的经济增长。这一政策相对于利息政策来说还具有如下优势:加息的时候人们会把多余的钱用于存款而不用于消费或者投资;而在增加财政开支的时候,我们确信增加的收入会大部分转变成消费以满足从业者的基本需求。另外人们处于个人应付经济危机也必须有足够的存款,具体数额根据国家具体的经济局势和社会保障情况各不相同。这一政策的缺点是扩大财政赤字,并且由于公共投资的目的必须明确,而且其效率经常受到质疑。
4、汇率政策
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低汇率政策,汇率,对低汇率政策的支持和反对意见,中央银行如何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这个政策将会增加出口,因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变得更加便宜。出口的增加将会使生产商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从而也增加消费。缺陷在于,本国上在国际上的价格最终是由生产商决定的,如果生产商同时提价,则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并且进口商品的价格会相应变得很高。长期实施低汇率政策会导致通货膨胀。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⑤ 如何用市场失灵进行经济高质量增长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分配资源方面存在的缺陷,导致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市场失灵可能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阻碍经济高质量增长。
要使用市场失灵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应该采取措施来纠正市场失灵。这些措施可以包括:
1 调整市场机制:通过调整市场机制,如实行收益分配、环境管制等,来纠正市场失灵。
2 实施政府干预:在必要时,政府可以采取干预措施,如调整税收政策、实施补贴等,来纠正市场失灵。
3 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如教育、医疗、科研等,可以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4 加强创新能力: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⑥ 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法:
1、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
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数字经济。
经济发展介绍: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⑦ 如何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当美国和欧洲都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之中的时候,虽然2011年1-8月中国GDP的不俗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但是中国国内高居不下的通货膨胀,却也让很多人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产生了很强的担心。这种担心主要表现在,首先在经济发展方式迟迟得不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立足于政府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什么时候、在什么节点上将会出现逆转?其次,为什么中央政府大力倡导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要求,无论在政策层面还是在现实层面,都会遇到如此大阻力,以至于整个“十一五”时期,这种要求都停留在宣传和口号阶段? 如果我们把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定义于社会各界致力于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的结果,那么再去理解今天在通货膨胀高居不下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担心中国经济的未来,就会容易的多。
我们知道,目前很多人都把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快速增长,归功于在特殊体制下,政府主导经济的结果。不幸的是,虽然这种模式或者结果在短时期里确实产生了很积极的效果,但是同时它也为经济的长期发展,埋下了祸根。最典型的解释就是制度经济学家诺思提出的诺思悖论。它描述了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所扮演的一种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关系:“政府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成为经济衰退的根源”。
以我们目前的处境为例,由于长时间的经济增长,几乎都是“粗放式”增长,虽然GDP增速惊人,但是在我们的经济体系或者说工业产业中,从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到广大的中小型出口加工企业,凡是在创造GDP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产业,无以例外的都是以牺牲和浪费资源和环境为代价,而当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购买资源和治理环境的成本开始大幅度上升的时候,过去追求短期经济增长的后果,就开始不断凸显。而当危机来临时,采取刺激经济的最有效方法:广发货币,更是加剧了“粗放式”经济集中释放恶果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方面,除中国外,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能够跳出诺思悖论的怪圈。
其实,在应对诺思悖论方面,我们一个时期以来一直强调的立足社会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本应是非常科学的方法论,但是,遗憾的是在执行方面,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消极应付的执行能力,使得它们并没有被认真实施。在这个问题上,除了缺乏科学有效的政策考评体系外,政绩观、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以及官员的个人升迁等问题,都需要全面予以调整和改变。
由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全面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从政府角度出发,在全社会率先建立起一个以开放创新、具有包容性的社会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具体内容是,首先,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时刻保持一种开放和高效的政务状态。开放是为了更好地为各路资本的进入,提供便利的条件;而高效则是现代市场经济衡量政府能力的基本要求。其次,为真真切切地鼓励创新,社会各界要对创业失败者予以足够的宽容,只有拥有一个能够为失败者提供重新站起来的社会环境,中国才能够出现更多的华为、海尔,乃至于苹果。
又因为新兴市场和成长型企业,正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创新能力的载体,而能否出现更多、更具活力的创新载体,又取决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资本主义支持力度的大小,因此,只有在政府服务到位和社会环境更加宽松的环境下,以企业为主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动力,才会更加强劲。在这里保持经济结构的开放性和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要比简单地整天把发展绿色环保挂在嘴边重要的多。
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为全面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无论是保持开放的经济结构,还是支持企业不断追求持续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以政府为代表的组织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保持长期的战略眼光,立足于政策的制定,坚决放弃以追求短期效应为主要内容的同质化和低水平的产业体系,才能够是我们在摆脱诺思悖论的同时,保持经济社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⑧ 经济“新常态”下怎样“提质增效”
全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核心任务。
一、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内涵
1.从增长动力看,提质增效意味着动力转换。一是需求拉动出现新变化。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逐渐成为主流;投资需求在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外部需求总体疲软。二是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三是资源配置动力内生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仅来自资源要素在部门间、地区间的转移,更多来自部门内、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2.从经济结构看,提质增效意味着结构优化。一是产业组织出现新特征。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的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日益成为产业组织的新特征。二是新型城镇化进程加速。三是区域统筹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3.从发展的可持续性看,提质增效意味着包容性发展。一是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高。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转移,在产业内部通过竞争、兼并重组、淘汰低效企业,经济整体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二是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三是收入分配格局优化,居民收入在整个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能够更多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四是有效化解各类风险。经济增速下调暴露出的各类风险,如地方政府性债务、影子银行等,能够通过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既减轻一次性风险冲击力度,又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威胁。
4.从制度环境看,提质增效需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一是由政府主导型经济转为市场主导型经济。二是形成“尽可能市场、必要时政府”的经济治理模式。三是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进关系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实现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的不合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