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经济增长 如何理解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也将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或总生产能力)作为考查对象。
拓展资料:
1、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宏观经济增长,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量和服务量的增加。
2、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
一是投资量。一般情况下,投资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二是劳动量。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数量、结构相适应的条件下,劳动者数量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三是生产率。生产率是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利用的效率。提高生产率也对经济增长直接作出贡献。
_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在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阶段,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或阶段,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阶段,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
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
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㈡ 什么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不同要素投入和技术组合获得经济增长的模式和方法,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㈢ 谁知道关于经济增长的几种方式的定义
1.外延型增长和内涵型增长,这一组概念其含义用最简明扼要的表述就是:外延型是用要素投入增加使产出增长,内涵型是用要素效率提高使产出增长。外延型的要素投入增加是指硬要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增加,内涵型的要素生产率(效率)提高中的要素也是指硬要素,硬要素生产率怎么能提高呢?那就必须有软要素(如科技、组织、管理等)的加入或投入,由于软要素增加投入才使硬要素生产率提高这是不容质疑的。外延和内涵这一组概念的出发点是:从硬件角度看,主要是研究投入总量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硬、软件综合看,它也是分析硬件和软件两部分投入的结构比例关系。这里我们发现,研究硬、软件投入的内在结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正是粗放和集约这组概念的本义,因此可以说,外延型和内涵型本质上也就是粗放型和集约型的具体内容或形式,而且是现代的发展了的形式。可见,经济增长方式也可以用外延型和内涵型增长方式来进行界定和表述。
2.“速度型增长方式向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化”这一提法也比较贴近现实经济生活。速度是指国民经济的同一经济指标在时序上的比较,也就是全部产出总量或部分产出总量的增长比率,一般用相对数来表示。由于要与效益作对比研究,这里将速度采用全部产出即C+V+m (总产值)增长来表示。效益则是劳动投入量(包括劳动占用和劳动耗费)与(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出量之间的对比关系,投入量用C+V表示,产出量用C+V+m表示。速度虽不直接显示出投入量, 但在全部产出中是可以分离出来的:在全部产出C+V+m中可分离出补偿性产出C+V 也就是投入量。这也能够看出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由于速度是增长比率,速度就是增长的代名词或同义语,也可以说是增长的另一种科学表述,世界上没有不用速度来反映和表示经济增长的。然而,如果将它典型化为“速度型增长”,似乎并不确切。因为界定“速度型”是与“效益型”相对应的,“速度型增长是没有效益”的结论是不正确的。由于速度提高既可以是投入量(C+V)增加所至,也可以是净产出(m)增加所得, 而净产出(m)的提高就是有效益的。同时,m的提高或增长也是一种速度,是部分产出的速度,如果以净产出(m)的增长比率计算速度, 则速度越高越好!可见,有速度或高速度不一定就没有效益,用“速度型”来概括经济增长有可能产生片面性随之产生误导。
3.效益型网络营销的定义简单的说,效益型网络营销就是以客户的实际效果为导向,是企业网站建设与运营维护一体化的"全程网络营销"模式。追问: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进机器设备、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其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以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能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较高。追问:
呃...不是这个,我是说你解释的外延型和粗放型好像是一样的,你解释的内涵型和集约型一样了
两者的区别至少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两者的涵盖面不同
在经济学上,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和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是指通过挖掘现有企业的生产潜力,比如在企业中通过提高现有生产设备的利用率,节约原料、材料和燃料动力的消耗,提高劳动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开展技术革新,改造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等来实现生产增长的。区分内涵或外延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标志是,产出增长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张,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还是依靠企业内部的节约、挖潜、革新、改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内涵、外延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并非是互相排斥的,外延的增长中往往包含内涵增长的因素,内涵的增长中同样需要外延增长的配合。从长远看,要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必须有新的投资和基本建设。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对称。粗放型经济增长原指农业生产中把一定量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分散地投入较多的土地,实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营方式。在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不足和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的条件下不失为增加农产品总产量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后来这个词被引申到其它方面,例如在工业中,把专门从事初级(粗)加工,制造低档产品,称为粗放型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原指农业生产中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集中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高产高效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经济增长的粗放和集约往往是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联系的。区分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主要标志,既不是看资本、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扩张,也不是看采取新建或技改的方式,关键是生产技术上是否进行低水平的重复,是否提高了综合生产要素的产出率,是否实现了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小化。可以说,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属性都是提高经济效益,从逻辑上说,凡是通过节约、挖潜、革新、改造、提高管理水平等手段实现的经济增长都属于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除此之外,通过改善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方式、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改变生产结构和规模等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则都属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以上分析可见,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概念大于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
2、两者对提高经济效益的认识角度不同
一般地讲,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虽然经济增长的集约型方式与内涵型方式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追求速度与效益的有机结合为目标的。但是二者对经济效益的认识却有所不同。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总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经济成果,即产出;取得一定的经济成果,就要支付一定的代价,这种代价就是经济活动的投入。投入与产出或产出与投入之比就形成了经济效益指标的基本构造,即:
劳动产出劳动投入
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
劳动投入劳动产出
提高经济效益,就是提高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值或降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值。由上面的公式不难知道,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方式有五:
(1)投入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产出;
(2)产出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投入;
(3)投入有所增加,但产出有更大程度的增加;
(4)产出有所减少,但投入有更大程度的减少;
(5)产出增加,同时使投入减少。
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投入不变而产出提高,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的典型形式,在实现内涵经济增长的条件下,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的一般代表——资金的消耗或占用量不变,在价值形态上的生产规模不变,但生产出的使用价值量增多,从而在使用价值形态上的生产规模获得了实际的扩大。投入不变而产出增加,不但可以发生在使用价值形态的所得形式上,也可以发生在价值形态的所得形式上。对于个别企业来说,通过改进技术、合理组织劳动过程等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使企业生产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可以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更多的所得。
相对于普通的生产要素来说,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一味排斥投入扩张,它具有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必然要求增加产出的特点,实质是追求投入与产出之比的最小化。在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条件下,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的一般代表——资金的占用量或消耗量并非不可增加,只要生产要素的投入扩张能带来更大的产出,是以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前提的,追加效益是递增的,那么这样的经济增长仍是集约型的。
投入增加的同时使产出有更大程度的增加含有很深刻的经济思想,它反映了现代大机器工业生产的特点。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经济效益并不意味着一味的省。如果说,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节约主要是通过少花钱而实现的,那么在实行分工,进行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的节约则主要是通过更多地花钱而实现的。
由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属性是追求良好经济效益前提下的经济有效增长,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它并不简单地反对投入增加,也不简单地追求投入的不变或减少,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包括了以上所述提高经济效益的五个基本方式方面的内容。
3、两者的实现途径不同
认识上的不同必然会带来实现途径上的差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本质上讲是企业行为。如果我们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企业来考察,实现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其基本途径不外乎降低消耗、改进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效率、强化管理,以及提高设备利用率等。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途径除上述之外,还包括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改善生产结构、寻求经济规模等内容。由此可见,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途径更丰富、更宽广。
㈣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什么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
推进社会进步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满足社会共享的福惠福祉;体现人类社会创造精神、体现人类智慧结晶、体现科学发展和科技进步;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实际含义、不同的经济实体具有不同发展目的、不同的社会结构具有不同的释义。
谢谢 望采纳
㈤ 经济增长具体指什么增长呢
什么是经济?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被定义为“有效的利用有限资源的学科”。时间也是资源,它也是有限的。但在日本,经济学又比西方的定义多了政府的参与。而国人大多认为,经济学是关于钱的。总的来说,西方经济学的定义基础,不同多国度又有些差别。
什么是经济增长,以及它的标准?
经济增长简单的说,是国家和国民真实收入的增加。衡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可以用国民生产总值(GDP)和国内生产总值(GNP),还有他们的人均值来衡量(GDP per capita & GNP per capita),以及抵消了通货膨胀以后的数值,即真实增长(Real ...) 。就是因为有很多方法可以衡量经济增长,所以在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时,要表明所采用的方法,不然答案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为什么经济增长快反而不好?
简单的说,经济增长过快会导致通货膨胀,而搞得红火膨胀,会降低人们的实际收入。而且要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是什么。比如说,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比部分是来自于重复性建设。这种做法醋精了增长,但浪费了资源,我觉得是得不偿失。辩证的想,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经济增长也如是,。过犹不及
㈥ 经济增长是指什么
经济增长,狭义指GDP增长。增长属于宏观经济范畴。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较早的文献中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设△Yt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则经济增长率(G)就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G=△Yt/Yt-1
由于GDP中包含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因素,所以在计算GDP时,就可以分为,用现价计算的GDP和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用现价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的速度。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家和记者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思是一个国家当年国内生产总值对比往年的增长率。更一般地来探讨,经济增长的涵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经济体系生产内部成员生活所需要商品与劳务潜在生产力之扩大(亦即生产可能曲线向外扩张)。生产力之成长主要决定于一个国家自然资源禀赋、实质资本累数量累积与质量提升、人力资本累积、技术水准提升以及制度环境改善。因此,经济增长也意涵决定生产力之诸多因素的扩展与改善。
支持经济增长的人认为它可以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并且增加就业机会。经济正增长一般被认为是整体经济景气的表现。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负数,即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往年减少就叫做经济衰退。通常情况下,只有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持续减少,才被称为经济衰退。
㈦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本质区别
经济增长是速率描述,列:今年的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2019年增加565万吨,增长0.9%。
经济发展是现象描述,列:今年的经济发展有所起伏,其中,一季度经济增速将比2019年同期明显回落,二季度会比一季度明显回升,三季度继续回升,四季度趋于稳定。
区别:经济增长量词,经济发展是形容词。
㈧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和速度为中心。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又称外延型增长方式。
其基本特征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方式实现经济增长,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经济效益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