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分工的影响
首先,国际分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分工不仅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数量,而且增加了国际交换的必要性,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
其次,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不仅决定国际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且还决定国际贸易的结构和内容。第一次科技革命以后,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在这个时期,由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出现了许多新产品,如纺织品、船舶、钢铁和棉纱等。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形成了国际分工的世界体系,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使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首先是粮食贸易大量增加。其次,农业原料和矿业材料,如棉花、橡胶、铁矿、煤炭等产品的贸易不断扩大。此外,机器、电力设备、机车及其他工业品的贸易也有所增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也随之出现新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新产品大量涌现,技术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
再次,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也产生重要影响。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是与它们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分不开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后,以英国为核心的国际分工,使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垄断地位。此后,法国、德国、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显着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形式,因而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相互间的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它们同发展中国家问的贸易则是下降趋势。
最后,国际分工还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重要影响。国际分工状况如何,是各个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依据。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英国工业力量雄厚,其产品竞争能力强,同时它又需要以工业制品的出口换取原料和粮食的进口,所以,当时英国实行了自由贸易政策。而美国和西欧的一些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于英国,它们为了保护本国的幼稚工业,便采取了保护贸易的政策。第二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国际市场竞争更加剧烈,在对外贸易政策上,便采取了资本主义超保护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以贸易自由化政策为主导倾向;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贸易保护主义又重新抬头。西方国家贸易政策的这种演变,是和世界国际分工深入发展分不开的,也是与各国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
⑵ 发展中国家参与产品内分工,对其产业,贸易,技术及经济有何影响
产品内分工是区分传统行业间和行业内分工的一种新型国际分工类型,基本涵义是指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或区段,在空间上分散化地展开到不同国家和经济体进行。
⑶ 当代国际分工有哪些新特点、这给中国和亚太国家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最好条理一点~~
国际分工新特点:
1、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分工得到迅猛发展。发达国家是国际分工的主流,如果不加入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以前帝国主义靠殖民地,现在科技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主流。 2、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国际分工的主流地位已经让位于水平型的国际分工。所谓垂直型国际分工就是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分工体系。水平型国际分工就是工业品生产的专业化协作,而且是有层次的。 3、 产业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转变为产业内部的国际分工,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分工逐步转变为以生产要素为界限的国际分工。也就是水平型国际分工分为三个层次。产业间分工:国际分工在不同产业间进行,如不同要素密集型产业间的分工。发达国家生产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生产资金劳动密集型产品。产业内分工:一是同类产品差异化分工,体现为档次和水平的不同。二是分工依据同一产业内部产业链条的不同环节来进行,如技术环节、生产环节、营销环节。比如研发在发达国家进行,生产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营销又回到发达国家。比如耐克鞋。产品内分工:分工按照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或零部件进行。比如生产一架飞机,各个部件由不同国家的生产部门来承担。要形成产品的一条价值链。
现在的分工越来越按照要素来分工,而不是按产业来分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启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重新布局,国际化的产业分工更为细致,随之服务外包也冲破国界限制,形成了“全球化的第二波浪潮”。服务外包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这个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了离岸外包战略。为此,“服务外包”也被《哈佛商业评论》称为75年来最重要的管理手段和经营理念。那么企业外包的原因是什么?与生产的全球化相比又有什么特点呢?在21世纪的合作远景中有哪些“新看点”呢?这一新型的合作模式又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为此,记者采访了业界权威人士――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国际外包中心全球董事郑雄伟。
记者:除了读者较为熟悉的IT外包外,服务外包的主要领域是什么?
郑雄伟:总体上,根据服务外包的业务内容和行业特点,可将服务外包分为IT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主要包括销售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物流外包、财务管理外包、呼叫中心外包、资产管理外包与行政管理外包)、知识流程外包(KPO,主要包括研发外包、咨询外包、培训外包等)及其他服务外包(金融业务外包、医疗外包以及延伸至公共部门的公用事业外包)。基本来看,可以说这一分类是最为全面和最为科学的,也是我们国际外包中心所认可的分类。另外对于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的服务外包市场每年将以30%~40%的速度增长,并且类型将不断细化。而根据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Gartner的相关预测,2009年全球IT服务市场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6%,全球BPO市场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超过9%。预计2009年全球IT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4322亿美元,全球BPO市场规模将达到1720亿美元。
记者:服务外包能为我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郑雄伟:对于服务外包能为我国提供多少就业岗位?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权威的预测数据。我们可以拿印度作一比较,印度是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承接目的地,据统计2008年承接服务外包金额422亿美元,是我国的9倍,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00万,是我国的4倍。按照商务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划目标,我国力争在未来5年内新增10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而根据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的战略规划,我们认为当前的服务外包将给我国带来60万左右的就业岗位,以后每年将新增25万就业岗位。总体上,这一就业岗位是知识型的就业岗位,需要大量熟悉外语、懂得管理、熟悉知识产权保护、懂得国际贸易、掌握计算机编程、掌握网络管理、网页制作和动漫制作、掌握信息管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方面的各式各样的人才。
记者: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及其对实体经济侵害的加重,服务外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何种走势?中国的服务外包受到的冲击大不大?
郑雄伟:短期来看,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尚未完全消除,美国经济振兴缓慢,欧洲及日本的国内需求增长减弱,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美元汇率下跌,这些都增强了世界经济短期走势的不确定性,使得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短期压力不小。特别是一些发包企业在此次危机之下经营效益持续不佳,发包量有所下降。但是从长期来看,我认为,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产品技术更新速度加快,在普通的服务进行外包的同时,属于跨国公司总部服务功能的研发服务外包的趋势正在增强,服务外包正向纵深产业链发展,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长期潜力较大。根据美国信息产业咨询公司加特纳(Gartner)的预测,到2010年,发达国家中25%的传统工作将转向印度、中国和俄罗斯。另据统计,在全球1000强企业中,仅有1/3企业参与了离岸服务外包,还有2/3的企业未参加到服务外包的浪潮中。因此可以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长期潜力较大。
对于中国而言,一些接包企业受本轮金融危机的影响较大,企业业务量增速缓慢,甚至下降,但我国又有许多企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发展较好,业务量不降反增,呈现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
此外,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部分发包方仍在考虑进一步降低成本进行外包。也就是说,越是在经济不景气、生存成为一个考验的时候,一些发包方对外包的需求反而越是会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些潜在的客户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新的机遇。
记者:汇率变化对我国的服务外包有何影响?人民币升值会不会像对外向型制造业一样,对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造成压力?
郑雄伟:在目前这一阶段,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施压人民币升值,使得这一问题引起高度关注。总体上,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对服务外包的发展有利有弊,并且可以说是“弊”稍微大于“利”。就“利”的方面来看,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推动接包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改进服务档次,推动其通过提高企业竞争力获得发展。人民币适当升值也有助于缓和我国与一些发包国的贸易关系,从而为外包企业接包提供更好的国际合作环境。就“弊”的方面来看,人民币升值的最大不利是“影响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的竞争力”。如果人民币升得很快,则中国许多企业在收入为外汇、支出为人民币的情况下利润率会逐步下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与此同时,人民币升值后国内企业接包的成本自然提高,本国服务的出口竞争力相对下降,因而在吸引服务外包方面是不利的。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太悲观。原因在于,在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流通货币――美元贬值的情况下,在世界上其他服务外包发展较好的地区,其货币对应美元也在升值,其吸引服务外包的竞争力同样受到了不利的影响。当前在外包已不太具有大的价格优势的背景下,服务外包企业考虑狠练内功,通过提高服务外包质量、塑造品牌促进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各类企业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采用各自的方式化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记者:随着发达国家失业率的上升,服务外包如何承受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在发达国家,政府和民众对服务外包的态度是不是也不同?
郑雄伟:随着发达国家失业率的上升,向政府要工作机会成为民众重要的呼声,这也是服务外包发展的头号敌人。工作机会流失就会有人失业,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源没有被充分运用,这种经济的问题最终会反映到政治上,使得贸易行为面临政府和社会的压力。而在发达国家,民选政府面对民众的问责常常需要通过各种措施解决失业问题,可以说政府是在竭力在自由贸易和解决失业问题之间平衡,其态度在不同的就业状况下各不相同。很明显,对于发达国家中那些因为业务“外包”而失去工作机会的人来说,“外包”绝对是一个讨厌的词汇,而对于那些从外包中受惠的民众则对外包非常欢迎。
实际上,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实现服务外包的同时积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缓解政府和社会的压力。应该看到,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毕竟发达国家的企业基于成本考虑的“外包”行为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并且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企业也在向发达国家企业进行服务外包,外包对于提升全球实体经济部门竞争力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不会因为他们的态度而改变的。
记者:中国和印度正成为全球两个最大的外包地,这特别表现在软件产业上。你认为,中国在和印度的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郑雄伟:当前,各个发展中国家相继展开了利用外力拉动经济发展的竞争,特别是“利用服务外包”这一方面。其中对于中国、印度两个大国来说,加快发展是两个国家的现实选择,从而新一轮的国际外包竞争将会变得越来越突出!《亚洲时报》2007年6月18日发文明确指出:中印在外包市场展开竞争。在利润日益丰厚的外包服务业务领域,亚洲重量级国家中国和印度持续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一较高下。另据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2月18日的报道,印度最大业务流程外包商表示,中国对印度信息技术(IT)外包业构成最大挑战。很明显,对服务业外包的争夺势必成为中印双方的焦点!而在这一竞争中,中国具有如下方面的竞争优势:政府的大力支持,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较高,劳动力丰富,科技教育领域有大规模的投资,基础设施良好,具有不断成熟的企业家队伍,以及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稳定、内需市场庞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等。譬如,中国地方政府积极联合国际外包专业机构共同主办诸如全球外包大会的国际高层会议,可以看到,中国部分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发展服务外包的重要性,并明确了目标和重点领域。但中国也有一些劣势,其中较大的劣势便是缺乏大量熟悉英语的专业人才。中国人的说、写能力较差,向服务外包价值链上端开展业务较难。
记者:在英语的应用熟练程度这方面,是不是如同很多人所说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外语熟练程度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是人才的工作能力还是人才的低廉价格吸引了国际上的外包服务?
郑雄伟:可以说,外语熟练程度差是中国服务外包大规模国际化推进的一个不利之处。英语应用的熟练程度在服务外包中的作用非常关键。这是因为在合作、交易的过程中双方的通畅对话非常重要,而且许多服务外包业务的提供要求工作语言为英语,譬如呼叫中心外包。当然,我国近几年来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迅速发展,人力资源丰富,就业压力和中国人勤劳的精神使得中国在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上具有一定的人才竞争力。在国际外包人才培养方面,国际外包中心(IOC)和亚太总裁协会(APCEO)联合实施的国际外包高级研修计划正在为全球外包高端人才培训事业,不懈地贡献智慧和力量。总之,中国人才的工作能力是不用置疑的,低廉价格也是中国的重要优势,但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乃至消费市场具有的综合优势是吸引国际外包服务发包商关注的重要因素。
记者:我国各地纷纷制定鼓励服务外包的政策,您对此如何评价?请您为地方政府的政策提些建议。
郑雄伟:2009年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成都、南京等2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深入开展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试点。对服务外包的重视在短短的几年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国家行为,各个示范城市也已经全面进行对当地服务外包产业的大力扶持,可以说,各地对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竞争已经日趋激烈。
我认为,当前及今后,随着地方政府日益看重服务外包的美好前景,其相互间的区域竞争会非常激烈。而相互间如何发掘自身优势,如何在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形成核心竞争力是各地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此,我认为,各个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征合理把握发展服务外包的定位,形成一个错位竞争的局面。具体而言,一是各个地区应根据当地生产型服务外包的需要积极引进技术和培养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二是对于新型服务外包,各地应努力通过区域性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群,打造区域品牌。我们可以大胆设想,目前仅仅是设想,在南京,打造软件外包中心;在杭州,打造金融外包中心;在南昌,打造家装设计外包中心;在温州,打造工业设计外包中心 ……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政府积极营造服务外包发展的良好氛围,非常重要。各地政府应积极落实各项政策,积极通过与服务外包企业的对话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记者:2008年,北京服务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约为20%,北京为何在服务外包领域发展迅速?
郑雄伟: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优良,具有发展服务外包的地域优势、政策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等。在基础设施方面,北京城市交通发达,信息化程度非常高,为服务外包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首都的北京具有巨大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国家“211”、“985”高校有十几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名校享誉海内外;作为首都,北京地区发展服务外包的金融资本非常雄厚,市政府推动服务外包发展的各项政策也非常优惠。
这些优势也使得北京发展服务外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以说,北京市“对高科技服务外包企业创业环境的塑造、吸引人才的各项优惠措施、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专项基金、有关服务外包的各种认证体系的完善、民营教育培训机构的集聚和蓬勃发展”,为我国其他地区发展服务外包提供了很好的、可借鉴的经验。
⑷ 产品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分工有何影响
产品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影响有:
1、内部贸易有力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内部贸易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3、内部贸易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
4、内部贸易影响国际贸易商品构成和流向。
5、内部贸易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
⑸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有什么影响
一、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发展速度的影响从国际贸易发展来看,在国际分工发展快的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快;相反,在国际分工缓慢发展时期,国际贸易也发展较慢或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国际分工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其对外贸易出现高涨,其在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从1820年的18%,提高到1870年的22%,而且贸易的增长还超过了生产的增长。相反,在]913—1938年间,世界生产发展缓慢,国际分工处于停滞状态,国际贸易量在这个时期年平均增长率极低,只有0.7%。二次战后,国际分工又有了飞速的发展,国际贸易量的发展速度也加快了,并快于以前各个时期。1948—1973年,年平均增长率为7.8%。二、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影响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国际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由此确定—国或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国际分工对于国际贸易地区分布有直接的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过程表明,在国际分工处于中心地位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也占据主要地位。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英国—直处于国际分工中心国家的地位,它在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中一直独占鳌头。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1820年为18%,1870年上升到22%。随着其他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高,英国地位在逐步下降,但直到1925年它在国际贸易中仍占15%。从19世纪末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国家,他们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一直居于支配地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出口中所占比重1950年为60.8%,1980年为62.5%,1985年又上升到69.9%。三、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影响各国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与各国相互分工的程度成正方向变化。19世纪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宗主国同殖民地等落后国家之间的分工,即前者出口工业品,后者出口农矿产品,我们叫它垂直型分工。这种分工形式决定了当时国际贸易主要在殖民地同宗主国这两类国家间进行。二次大战后,国际分工发生了变化,从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料为主变为工业部门生产专业化协作为主了,即从垂直型分工变为水平型分工。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变为以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居主导地位,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的贸易变为次要。从1913—1984年,前者在整个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43%上升到52%,而后者从52%下降到17.1%。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的影响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国际商品结构与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二次大战后,这种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次大战前.由于殖民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落后国家的国际分工以垂直型分工为主,故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一直高于制成品。从1953年起,工业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超过初级产品贸易所占比重。(二)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增长随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工形式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工业制成品不断增加,所占比重从1970年的16.3%提高到1987年的49.6%。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也从1970年的5.5%提高到1987年的14.5%。(三)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提高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加强,工业内部、公司内部贸易增加,中间性机械产品在整个机械工业制成品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各主要发达国家制成品贸易中占据很高比例。例如1972年,英国占81.9%,联邦德国占76.0%,加拿大占3.5%,美国占57.3%。(四)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服务贸易在近年来,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有了迅速的发展。服务贸易在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中都占很大比例。世界服务贸易额从1967年的700——900亿美元剧增到1987年的9600亿美元。五、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国际分工可以扩大整个国际社会劳动的范围,发展社会劳动的种类,使贸易参加国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利于世界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节约全世界的劳动时间,从而提高国际社会的生产力。因此,国际分工的发展是一个进步的过程。但是,由于国际分工的产生与发展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它代表了生产力发展的进步过程;同时,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因此,国际分工也成为旧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是比较平等或平等的关系。但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分工却是中心和外围的关系,两者之间具有控制与被控制、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这种不平等的分工关系中,发达国家享有国际贸易的大部分利益。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在市场上的独占地位,在国际贸易中高价卖出,低价买进,进行不平等交换;通过对外贸易,转嫁经济危机,把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大部分,有时甚至是全部占为已有,使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大大影响了经济发展。二次大战后,随着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民族工业的不断发展,随着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的不断斗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有所改善,贸易利益随之增多,但是还未发生根本性、实质性的变化。六、国际分工对对外贸易依存度的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对外贸易系数。它是—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国际分工:的发展使各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首先,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尤其是二次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整个世界贸易依存度都在不断地提高。世界出口依存度已从1950年的8.5%提高到1980年的17.1%。它表明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世界经济生活在不断地国际化。其次,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国际分工已成为各国国民经济运转的一个必需条件,国际贸易的重要性有了显着的增加。不同类型的国、家的出口依存度都有了程度不同的增长。从1950年到1980年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依存度从7.7%增到26.8%,原苏联及东欧国家从4.6%增长到9.3%。此外,随着国际分:正的深化发展,也使贸易方式向着多样化发展。⑹ 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有什么特点对未来世界经济会造成哪些方面的影响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金融国际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推动了资本、生产、技术、服务、信息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使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使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出现了新的特征与运行机制。
(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主体多元化,“金砖四国”表现不俗
2003年到2006年,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连续增长最快的4年。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按实际汇率计算达到3.8%;世界贸易量增长了 9.4%,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22%,达1.2万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本轮世界经济繁荣中,发展中经济体出现了全面振兴。据IMF数据,2006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7.3%,高出世界总体增速3.5个百分点;从2001年到2006年,发展中国家GDP占全球比重从20%上升到了25%,对全球贡献率为30%,按PPP计算超过50%。原因在于:一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得益于资源领域的投资和自身发展能力增强,经济进入加快增长期;二是中东国家得益于石油收入和贸易顺差,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更多的劳动人口提供长期稳定的工作机会,年均经济增速从过去的3%左右提高到目前的6%;三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2006年经济增长率达5.2%;四是拉美经济稳步增长,主要大国削减公共支出、减少财政赤字、降低利率,鼓励私人投资,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日渐增强,2006年经济增长5.3%;五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表现出色,虽然泰国出现了短暂的金融动荡,东盟经济总体稳健,四小龙经济增长较快,2006年亚洲(日本以外)经济增长8.3%;六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金砖四国”成为美国之外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主要动力,有研究报告预测,今后5年它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将超过G7集团。
(二)结构调整的不平衡催生了流动性泛滥,导致全球性资产市场泡沫化
2007年,全球经济尽管有所放缓,但仍高位运行。同时,各经济体的结构不平衡问题依旧严峻。这种不平衡最主要表现在贸易不平衡上,美国的贸易逆差连年扩张,短短几年翻了一番。这种不平衡反映出深层次的结构不平衡,美国的储蓄相对不足,而其他国家消费相对不足,同时低端产业由美国向其他国家转移。正是由于这种错位和产业转移,才造成贸易的不平衡。 从目前情况看,流动性泛滥并没有体现在消费者物价指数当中,经过连续不断的加息和收缩流动性,主要经济体的消费物价指数目前增幅相对温和。而且更重要的是,大多数国家的消费者物价指数主要是由服务价格(特别是与居住相关的服务价格,如租金等)带动上涨的,而可贸易商品(不包括原材料及能源)的价格却由于全球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呈现下降态势。但是,流动性泛滥在资产泡沫化方面得到真正体现。不但房地产价格在经历宏观调控之后仍顽强上涨(美国房地产价格仍维持在历史高位,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而且股票市场不断将泡沫化引向新的高度。2006年度,全球股票市场涨幅将近20%,并且已经超越了2000年初创造的历史高峰。与此同时,商品市场在流动性的支持下一直高位运行。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可能触动商品市场,富裕流动性将支持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反弹,重新回到上升的通道。综合因素导致全球资产市场泡沫化。
(三)新一轮结构调整凸显了产品价值链分工和要素分工特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FDI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传统意义上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正被打破,国际分工逐步深入到了企业内部,分工方式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延伸,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并存的新模式。主要有三种表现:
一是全球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增长。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种产品的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产业内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联合国贸发中心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产业内贸易额已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4-1/3。同时,产业内贸易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二是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微观主体。在国际分工新模式中,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生产和交换的“组织者”的角色。从目前全球价值链内部分工的地位来看,全球价值链的推动者主要是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大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全球化生产带动了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世界投资报告》(1999),美国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在其进出口总额中占据了较大比重,特别是在化学、机械、电子、运输设备等原材料和中间品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制造业部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关系更为密切。这表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并不仅仅是为了争夺某一市场,而是要服从其全球竞争的需要。
三是产品价值链分工导致生产的“分节化”,改变了资源配置方式。在产品内部,当分工形式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升级,由产品组装环节向核心零部件环节转移时,产品的“分节化”生产得以实现。产品不同生产环节可以在不同国家进行,这改变了产品生产只能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传统方式。目前,已经出现的一种贸易流现象:新兴工业国家出口中间品和资本品--中国出口成品--发达国家,反映的就是在全球化形势下新的资源配置方式。
(四)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发展中国家贡献增加
贸易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形态和核心内容。经济全球化带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在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协调下,世界范围内的关税水平大幅下降,非关税壁垒受到约束,从而为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创造了有利环境。在总量扩张的同时,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国际贸易结构不断改善。世界各国工业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全球工业品生产和消费的迅猛增长,使工业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比重逐步下降。此外,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长:按名义价格计算,2006年发展中国家的货物出口额增长了20%,达4.27万亿美元,在世界货物出口中的比重提高到36%,为历史最高水平;进口额增长了17%,在世界货物进口中的比重提高到31%,为近二三十年的最高水平。
(五)国际直接投资地区间分配不均衡,服务业是FDI流入的主要产业
据联合国初步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高达1.5万亿美元,超过此前2000年的1.4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7年,弱势美元促使更多外国投资流入美国,使美国成为最大FDI引资国,估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达1930亿美元。英国紧随其后,约1710亿美元,成为第二大新增外国投资接收国,法国以1230亿美元位居第三。欧盟是吸引FDI最多的地区,占全部外国投资额的40%。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其金额达670亿美元,较2006年的690亿美元略有下滑。2007年,富国和穷国在吸引FDI方面均有增长的同时,全球很多地区的跨境并购表现活跃。 生产性服务业跨国转移成为新一轮国际投资的突出特征,服务业跨国投资在全球FDI总存量中占60%,在当年流量中也超过一半。世界跨国公司向服务业转型步伐不断加快,目前世界500强中一半以上为服务业跨国公司,其中制造业相当一部分收入也是依靠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相互融合,创造出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外包的发展。2006年全球外包业加快重组,总规模估计达8600亿美元。向低成本、高素质人才的发展中国家的离岸外包迅猛发展,外包业务种类扩大到软件、后台服务、呼叫中心、研发设计等,服务外包丰富了产品供应量的内涵,成为服务转移的重要形式。
(六)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快速发展
1、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
国际贸易领域的多边协调主要是由WTO推动的。同时,在双边和地区层面,各种“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订和实施使贸易领域的国际协调手段和渠道不断丰富、完善。
2、投资领域的国际协调
在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投资领域的国际协调机制已经初步建立:(1)在多边层面,自乌拉圭回合签订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TRIMs)以来,WTO投资政策的国际协调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在双边层面,投资领域的国际协调主要通过各国之间缔结的双边投资协定(BITs)来实现。(3)在地区层面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区域性(包括外资流入较少的南亚、西亚和西非)经济组织都进行了有关投资自由化的谈判,并达成了相应的框架协议或旨在促进资本流动的合作计划。
3、竞争政策的国际协调
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使竞争政策国际协调成为日益重要的议题。尽管国际竞争政策仍然“缺位”,但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了制定全球性竞争法规的必要性,正着手开展多个层次、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二、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
(一)参与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不断增多,“金砖四国”继续成为亮点
为适应全球化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未来必将有更多国家主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其经济结构调整将紧紧围绕扶“新”、扶“高”、扶“大”、扶“名牌”的调整方向进行。扶“新”。就是大力扶持新的增长点,带动行业结构优化;扶“高”。就是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技术结构升级;扶“大”。就是扶持企业扩大规模,推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实现规模经济;扶“名牌”。就是扶持名牌产品,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竞争能力。除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之外,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但更趋多元化,而且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将继续通过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全面增长;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金砖四国”继续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亮点,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二)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非均衡性仍然存在
经济结构调整的不平衡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对货币体系的影响在于,流动性泛滥,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三)结构调整进一步向服务型经济转型,资本流动呈现水平型
国际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主要是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结构调整的知识型服务型特征都很明显。目前,服务业占世界GDP的比重已达68%,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与升级使国际竞争从成本和价格的竞争过渡到技术与品牌的竞争,再演变到了产品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成为决定各国在世界产业链和价值链地位的关键因素。从中长期看,制造业在后工业化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应逐步相对下降。 从资本流动趋势看,发达国家既是资本提供方,也是资本使用方,国际资本流动呈水平型。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成为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从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变化看,未来几年国际资本有可能增加对发展中经济体或发展中地区流动,特别是向那些正在采取较大开放政策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流动。
(四)结构调整的区域化特征增强,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可能抬头
在此轮结构调整中,不少国家通过双边、多边或自由贸易区谈判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改变区域内的经济关系,建立保证区域经济增长的新结构。区域一体化组织最大的特点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因而,区域性组织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贸易与投资的创造效应”,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的优势互补,提高区域内部分工水平,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从而带动区域内部投资与贸易的增长;另一方面,区域性贸易壁垒对非成员国的进口构成了障碍,对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区域化和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既相互促动,又相互制约。通过地区内部利益整合,在区域层次上实现全球化带来的部分主权让渡要求,这不失为一条有效而可行的道路。然而,尽管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减少了WTO多边贸易谈判的层级,但在现行谈判机制下,WTO多边贸易谈判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域一体化组织彰显地区利益的平台,区域一体化组织日益增强的谈判势力及其对地区利益的维护常常使谈判陷入僵局,从而对多边国际协调机制及其有效性带来新的挑战。
(五)此轮结构调整将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力的差距拉大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中,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主导和优势地位,但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科技、市场方面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仍在起基本作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遇,少数发展中国家将发挥比较优势,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提升产业结构,成为又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但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高技术产业尚处于初始阶段或虽已起步但尚未形成规模效益,其国民经济主要成分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国际竞争力较弱,因此,各个国家在参与全球化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还可能拉大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距。
(六)跨国公司将继续发展,但受约束大,政府和社会力量增强
上世纪的90年代以来,跨国企业兼并、收购数量之多,规模之大,都超过了历史记录。一个新企业或新经济发展的利润空间很小,基本被跨国公司垄断,要发展新的跨国公司,进入的门槛条件也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国家经济的承受能力和本国市场所能够提供的规模和利润。跨国公司在某种意义上开始垄断世界市场份额,而不再是继续投资,因此而导致跨国公司发展与非跨国公司发展之间差异拉大,非跨国公司逐渐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因此而形成等级分类和控制的发展模式,这在21世纪初将更加明显。从这个意义上讲,后起国家那种试图全面追赶的跨越式战略可能不能实现,或者实现的难度很大。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跨国公司受到的约束也在增加。跨国公司如果不能解决自身造成的经济、金融矛盾和危机,各国政府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干预就会趋向加强,这在网络和金融时代,这个问题将明显化。最后,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将共同参与全球化经济新规则的制定和旧规则的修改、完善,有可能建立对经济全球化的指导方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游戏规则也不再被发达国家所垄断。
⑺ 如何全面理解全球价值链分工这一现象其对全球产业结构的影响是什么
价值链分工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设计、原材料提供、中间品生产与组装,成品销售、回收等所有生产环节在全球范围内分工,伴有中间品的进口和最终产品出口的国际分工形式。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3-0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⑻ 全球产业分工,产业转移,产业升级,对我国沿海经济的影响
[编辑本段]国际分工的类型
1、按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供应、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来分类,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1)垂直型国际分工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垂直分工是水平分工的对称。它分为两种。一种是指部分国家供给初级原料,而另一部分国家供给制成品的分工型态,如发展中国家生产初级产品,发达国家生产工业制成品,这是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间的垂直分工。原一种产品从原料到制成品,须经多次加工。经济越发达,分工越细密,产品越复杂,工业化程度越高,产品加工的次序就越多。加工又分为初步加工(粗加工)和深加工(精加工)。只经过初加工的为初级产品,经过多次加工最后成为制成品。初级产品与制成品这两类产业的生产过程构成垂直联系,彼此互为市场。另一种是指同一产业内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或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工序与技术密集程度较低的工序之间的国际分工,这是相同产业内部因技术差距所引致的国际分工。从历史上看,19世纪形成的国际分工是一种垂直型的国际分工。当时英国等少数国家是工业国,绝大多数不发达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农业国,工业先进国家按自己的需要强迫落后的农业国进行分工,形成工业国支配农业国,农业国依附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格局。迄今为止,工业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而向其出口工业制成品的情况依然存在,垂直型的国际分工仍然是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重要的分工形式。
(2)水平型国际分工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或接近的国家(如发达国家以及一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之间在工业制成品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当代发达国家的相互贸易主要是建立在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的。水平分工可分为产业内与产业间水平分工。前者又称为“差异产品分工”,是指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它反映了寡占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工业部门内部专业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部门内部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各种加工工艺间的分工越来越细。这种部门内水平分工不仅存在于国内,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后者则是指不同产业所生产的制成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展有先有后,侧重的工业部门有所不同,各国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存在差别,因此,各类工业部门生产方面的国际分工日趋重要。各国以其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去换取非重点工业部门的产品。工业制成生产之间的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由此形成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把“垂直型”和“水平型”结合起来的国际分工方式。德国是“混合型”的典型代表。它对第三世界是“垂直型”的,向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品,而对发达国家则是“水平型”的。在进口中,主要是机器设备和零配件。其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西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国际分工按分工是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分为:
(1)产业间国际分工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国际专业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国际分工基本上是产业间国际分工,表现在亚、非、拉国家专门生产矿物原料、农业原料及某些食品,欧美国家专门进行工业制成品的生产。
(2)产业内部国际分工
相同生产部门内部各分部门之间的生产专业化。二次大战发生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对当代国际分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国际分工的形式和趋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突出地表现在使国际分工的形式从过去的部门间专业化向部门内专业化方向迅速发展起来。这主要是由于科技进步使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级差化不断加强,不仅产品品种规格更加多样化,而且产品的生产过程也进一步复杂化。这就需要采用各种专门的设备和工艺,以达到商品的特定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而一般来说所需要专用设备的数量不多,但要求精度较高。同时,为了达到产品的技术和质量要求还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科学实验和研究,这就需要大量的科研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进行大量生产在经济上才能有利。但这些往往又与同一国的有限市场和资金设备以及技术力量发生了矛盾,这就促进各国在部门内部生产专业化迅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