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属于什么类型,成立农村合作社的条件和流程
回答❷ 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什么
1.乡镇(街)集体经济经营实体(如公司、联合社等)村经济合作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自然村组经济实体等。
2、新型联合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农场(庄)、其它合伙农村企业等。
❸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目前,主要经营模式有“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将详细介绍。公司+农户“公司+农户”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利用合同契约的形式把农户生产与公司加工、销售联结起来。公司和农户在市场上按照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行购销活动。公司想买多少、何时买、何地买以及用什么价格买进都受市场的影响和约束,同样,农户想要突出自己的产品也要接受市场的选择。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农产品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很难获得稳定的供求关系,价格低了对农民不利,价格高了又对公司不利。公司与农户的财产各自独立,互不参与管理与干涉其使用。通过这种模式,公司获取相对稳定的上游收购渠道,降低购进成本;对农户来说,在实行农业产业化后农户找到了相对稳定的销路。从形式上看,公司与农户双方只是一种外在的结合,经济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纯粹的买卖关系,龙头公司与农户不是同一利益主体。这种模式下,由于农户生产规模小、力量弱,利益分散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导致缔约双方地位、力量不平等,使得农户与公司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龙头企业自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正因为此,导致利润环节的大部分留在了龙头企业,农户在该模式下利益的稳定性常常受到考验。例如:当市场价格高于契约收购价格时,农户具有把农产品转售给市场的强烈动机。而在市场价格低于契约价格时,公司则是倾向于违背契约而从市场上进行购买。“公司+农户”这种建立于商品契约基础上的组织,毕竟不同于企业,所以,该模式下,应尝试各种方法,不断提高合约的稳定性。❹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
作为初级产品生产者的农民群体是中国社会最大的弱势集团。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成立有效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分担了政府与社会的职责,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繁荣和稳定。现阶段我国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集体经济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在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基础上,经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一系列改革,以土地为中心,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以原来生产队(或联队大队)自然村为单位设置的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是管理集体资产、协调成员利益关系、组织生产服务和集体资源开发,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组织成员享有财产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合作经济组织统一经营部分的收益分配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权、参与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的选举或被选举权、对集体事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享受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公共文化福利事业利益权利、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其它权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我国农村一种最普遍的合作经济组织,在保障农民家庭经营发展和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一定的行政特性:农民没有选择进入和退出的自由,因为土地是集体所有;管理缺乏民主,乡镇人民政府对集体经济组织存在较多的干预;管理水平较低,在带领农民共同致富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本质上讲,现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经济组织,关键问题在于现行外部体制导致内部没有民主管理体制,但随着《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新的《村民自治条例》的贯彻和实施,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性质逐步深化。我们可以预见在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然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也必然会成为其它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基础。
专业合作社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专业户)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以提高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专业性合作组织。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不改变现有的生产关系,不触及农民的财产关系,适应了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可以这样认为,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组织制度的一种创新。现阶段,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名称是多样比的,有的叫农民专业协会,有的叫专业合作社,还有的叫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协会,等等。
从现阶段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改变农民最敏感的土地承包关系,不改变农户自主经营权利,农民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专业协会;②专业性强,它大多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以某一类专业产品为龙头组织起来,如养猪协会、养牛协会、养羊协会、水果协会、蔬菜协会、食用菌协会等等,都有明显的专业特征;③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为宗旨,很好地帮助农民解决了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它了解农民需要什么,需要多少,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④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入退自由,民主管理;⑤在经营方式上灵活多样,独立自主;⑥实行赢余返还,给农户带来实惠,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正因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有这些特点,所以能够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股份合作制企业
农村股份合作制是在农村原有合作制基础上,实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把合作制与股份制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组织制度。农村股份合作制组织中的农民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劳动者又是股东,因而既能实现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有机结合,又能实现劳动集体的共同占有和劳动者的个人占有的有机结合,既能继承合作制优点,实现规模经济,又能融入股份制长处,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是广大农村干部与农民十分关注与支持建立农村股份合作制组织的根本原因。
股份合作制既不完全等同于股份制,也不完全等同于合作制,而是以劳动合作为基础,吸收了股份制的一些做法,使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结合。从形式上看,股份合作制由于实行全员入股、合资合劳,同我国解放初期农村和城市中的初级合作社很类似。当时参加合作社的劳动者带着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入社,在按劳取酬的同时,还取得以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入股的报偿。但从内容上看,股份合作制又不是原来初级合作社的简单重复,而是一种新型合作制。比较规范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企业职工既是出资者又是劳动者,共同出资、共同劳动、共担风险;②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最高权力机构是职工股东会,采取一人一票为主的投票决策制,保证职工股东享有平等的表决权;③同股份制一样实行资本保全原则,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企业以其全部资产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不得退股,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运转和对社会承担相应的义务;④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由全体职工共同分享劳动成果,共享税后利润。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股份合作制,有多种形式,还不够规范,应积极支持其发展,并在实践中加以正确引导,使之逐步完善。其中,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
❺ 我国农业土地适用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有四大类,分别为
我国农业土地适用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分为四大类,分别如下:
1、家庭经营型
开创“家庭农场”形式,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因农业结构调整必然受土地资源、市场价格和需求等因素的制约,显现出局限性,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然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却是必需的,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合作经营型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目前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经济组织制度,是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①以土地入股的土地经营股份合作社。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资金入股,组建阶段的技术人员和务工人员可以工资入股,农民既可获得务工收入,又可按股分红。
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股份合作社。
3、企业经营型
应鼓励和扶持城镇的工商企业等各类组织或个人,投资农业开发。
4、规模服务型
①农村集体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类似于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或生产大队。一般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具有强有力的带头人和领导班子,农业产业或非农产业发展水平高,形成一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或组建农业队,实施村集体土地统一规模经营。
②发展集体经济联合体。我国的村庄分散且规模比较小,增加了村级管理成本,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提倡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组建集体经济联合体,能够较快实现集体资本集中和人才集聚等多重效应。
❻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几种经济组织形式及性质
我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有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之前土改后是农民土地所有制)
1互助组
中国劳动农民在个体经济基
础上组成的带有社会
主义因素的集体劳动组织。
土改以后得到广泛发展。自愿互利,互换人工或畜力,共同劳动。有农
忙临时互助和常年互助之分。
在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中,发展成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初级组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中国农村经济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渡形式
3高级组
全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
1956年由初级社发展而成,规模较初级社大。特点是土地、耕畜、大型农具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取消了土地报酬,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1958年进一步发展为农村人民公社。(性质来自网络)
求采纳
❼ 农业合作社的三种经济组织形式是什么
就是生产小队生产大队和人民公社吗?你怎么连这都不懂呢?
❽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农村中的合作经济的形式有哪些
第八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释义】本条是关于集体经济的性质、范围以及国家对集体经济方针政策的规定。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农村和城镇得到很大发展,适应这一发展,宪法也进行了两次相应修改。本条的规定是全国人大会议对1982年宪法经过1993年和1999年二次修改而得来的。其中,1993年的修改是,将1982年宪法中“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修改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主要是增加规定了农村中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作为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形式。1999年的修改是,将“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修改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写入宪法。根据本条的规定,城乡社会主义劳动集体所有制经济有两种体现形式,一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二是农村和城镇中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改革20多年的基本经验,就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指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并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也就是家庭经营和集体经营有机结合的经营体制。这一经营体制的特点是:(1)土地为集体所有,是这一经营体制的前提。(2)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民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即享有土地使用权。(3)家庭承包经营是基础,集体统一经营为家庭经营提供服务,既要强调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又不能将它与集体统一经营割裂开来。(4)所谓“统分结合”,“统”是指土地、大型水利设施等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由集体统一行使管理权和经营权,以发展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所谓“分”是指分散经营,即农民在承包土地后,对土地有自主经营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核心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宪法规定农村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承包使用权,对提高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二、城乡合作经济城乡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另一种形式,是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城乡合作经济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二是指城镇中的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农村和城镇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城乡劳动者按照自愿原则组织起来,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在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实行某程度的合作经营,在分配形式上实行一定程度的按劳分配的经济形式,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此外,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还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三、国家对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政策城乡集体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并鼓励、指导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是:(1)国家确认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重要地位,保护它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2)国家通过制定政策和措施鼓励集体经济的发展;(3)国家积极指导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4)国家对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在物资和技术方面给予帮助和照顾。
❾ 农村合作组织都有哪些形式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粮食购销市场化等一系列农村经济体制改 革,农民的市场地位已基本确立, 但在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供求关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农民会遇到技术、资金、销售等多方面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农民从自身实际出发,缺钱的找资金, 缺技术的请科技人员指导,缺市场的找渠道,规模小的联合起,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应运而生。 1、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要求社员入股, 并实行盈余返还,属于实体性组织,成员与组织的关系较为紧密。 专业协会是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和行业自律为主的非营利性组织, 成员的经济参与程度低,组织关系相对松散。相对来讲, 合作社的运营稳定,农民从合作社中取得的收益也比较大, 它在市场交易中显示出合作经济的优势, 就是在组织农民共同进入社会化大市场时,能将市场关系内部化, 形成合作制机制,有效地调节和实现成员之间的合法权益, 合理分享市场交易利益,比其他组织更为直接,更为农民所信赖。 目前,我市一部分条件成熟的专业协会正以建立经营目标明确、 生产标准统一、经济利益联系紧密的经营实体为方向, 向专业合作社过渡。到2005年底, 我市已有农民合作组织228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占10% ,各类专业协会181个,行业协会24个,会员21786人, 总资产达到3700万元,生产基地已有162万亩, 经营收入达到1亿元,盈余总额1633万元,返还1269万元, 带动农户20.2万户,占总农户数的30%,高于全国9.8% 的平均水平,参加农村合作组织成员人均收入达到3852元, 比当地未参加农户高出31%。 我市农民合作组织以农村专业大户牵头兴办的合作组织为主。 全市228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 由农村专业大户牵头兴办的有111家, 农技组织牵头兴办的33家,其它28家,主体成员95% 以上为农民。这种由农村专业大户牵头兴办的合作组织有活力, 组织形式也很稳定。从实践看,目前运行形式较好、效果明显。 我市农村合作组织相对集中在市场化、 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产业领域, 说明了农村合作组织与市场相伴而生,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据统计,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种植业102个, 畜牧业46个,加工业32个,分别占总数的45%、20%、 14%。种植业中,又主要集中在瓜果、蔬菜等特色种植领域, 水稻、棉花等大宗农作物领域因国家有具体的保护政策而分布较少。 从服务内容上看,是以技术和购销服务为主。全市228家中, 产加销综合服务的有89家,技术信息服务的有113家。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多起步于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 逐渐向购销领域延伸,逐步构成从引进和改良品种,推广生产技术, 实行规模生产,到组织加工销售的有机体系, 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服务。 2、公司企业带动模式。这是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 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农户” 或“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组织、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 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开发,实行市场牵“ 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 企业与农户共同建立生产基地, 企业向农户提供主要的农用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服务, 农户负责生产管理,产品由企业收购,价格由合同规定的方式确定, 生产和经营风险按合同规定的方式分担。如我所在的水东镇,以往, 许多枣农的产品是靠自己摆 地摊、走街串户或坐等外地客商上门廉价收够, 大部分枣农仍以个体的形式进入市场, 优质的蜜枣被装入蛇皮袋直接上市,卖不上好价钱, 丰产也不能丰收。境内安徽省中良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走的正是“ 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路子,坚持市场导向,狠抓产品质量,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所注册的“水东牌”蜜枣先后获“ 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和“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现正在申报安徽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省级示范区项目, 年营销收入上千万元,加工量占全镇青枣的四分之一, 带动农户一千多户。“水东蜜枣”属天然绿色食品, 历来被消费者所青睐, 但近年来因含糖分高而使一部分消费者敬而远之,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销售。该公司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 开发出枣脯、玉枣、天香枣及其他含糖分低、 口味新的精深加工产品,还利用老化、淘汰枣树,开发枣木筷、 枣木梳、枣木砧板、枣木凉席、家具到工艺木雕等, 延长枣业产业化链条,最终走出一条依靠科技创新、 振兴枣产业的路子。天元枣业公司给自己经销的水东蜜枣注册了“ 天元牌”品牌,还在产品的宣传和包装上下功夫, 提高产品的包装档次, 开发一些适合超市销售的小包装品种及高档组合礼品包装,使“ 水东蜜枣”走进了超市的货架。这两家公司还在宣州、宁国、 合肥和苏浙的一些农产品市场设有水东蜜枣的销售网点,使“ 水东蜜枣”真正成为市场上的畅销品、抢手货。 3、股份合作模式。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农民或投资者, 按照章程或协议,以资金、实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股份, 自愿组织起来,依法从事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活动, 实行民主管理、按劳分配与按股分配相结合, 并留有公共积累的企业法人或经济实体。 这种方式对于明确产权主体,盘活集体资产,实行民主管理, 增加农民收入及培养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很有好处, 同时也解决了农民缺少生产资金的难题。 如宣州区黄渡乡杨林村毛家冲组的朱贵元等7名股东, 筹资21万元,新建了一座坝长180米、坝高10米、 库容10万余方水的小水库,用于灌溉、养殖、 生态旅游等综合经营。 4、农民经纪人带农户的模式。 农民经纪人是近几年在农产品流通领域成长壮大起来的主力军, 他们为农民的产品销售搭起了通向市场的成功桥梁。据调查, 有的农民经纪人在生产与农民签订单, 消除了农民销售难的后顾之忧,让农民一心一意地搞生产。 他们对收购上来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储藏、保鲜和运销, 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有的农民经纪人不仅包收农民的农产品, 还将农业生产资料、种苗赊销给与其合作的农户, 待产品收购时扣回,解决了农民缺少生产资金的困难; 有的农民经纪人请来农业专家或农技人员给自己合作的农户上课, 一些具有农业生产技术的农民经纪人亲自到与自己合作的农户家中传 授生产技术,提高了农民科技生产技能。 5、集中资源联合经营。这种以村组为单位, 将农民分散资源集中起来联合经营,进行规模化种养。 如我任职的七岭村中洲梅村民组境内有100多亩已分到户的河滩地 ,户均仅0.3亩。由于地块小,耕种不方便,路也较远, 收益也很低,村民们纷纷弃之不种。几年前, 村支两委引导村民组对境内的河滩地开发。通过宣传发动, 村民们不仅将自己的河滩地交给村民组共同经营管理, 还主动出工出钱在那块河滩地栽上了小元竹, 并约定将收益用于本村民组公益事业建设, 如今每年出售小元竹获得收入五、六万元, 他们用所得收入在村庄内铺设了水泥路,硬化了村内各条主干道, 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打了抗旱井,购置了水泵, 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
❿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作为产业化的实现形式和配置手段,是指在农业产业组织系统内,各参与主体之间相互联结和影响所构成的一种一体化组织形态。目前,比较成熟的组织模式主要有四种:
1.“公司+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其核心是以一个技术先进、资金雄厚的公司为龙头,以分散的农户生产为基地,利用合同形式把农户生产与公司加工、销售联结起来。公司与农户的财产各自独立所有,完全分割,相应地对财产的管理也互不参与、互不干涉。对公司来说,对内(对农户)、对外(对市场) 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与农户联结的唯一目的是获得比较稳定的原料市场,降低购进成本。
2.合作社模式。
合作社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按照合作制原则组织起来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合作社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作为龙头的合作社是由农民创办的,与农民是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对外(市场) 是盈利性经济实体,对内(农户) 是非盈利性服务组织,合作社的盈利在合作社成员间进行分配,其具体做法是合作社根据交易额大小把盈利返还于农户。
3.商品基地带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把开发资源与建设商品基地结合起来, 开发一片山水, 建成一个商品基地, 培植一个拳头产品, 兴办一个骨干企业, 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和规模经营, 使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
4.“纵向一体化”模式。
由单一的一个企业组织完成产业化经营各环节的投资运行,所有权属一体化的企业。这种模式主要由大的企业或公司直接介入市场,从事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并将农业生产同产品加工、贮运、销售以及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供应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经济体系。
综述: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现实经济条件下,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经营方式,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90年代初产生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