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布时间:2022-02-26 06:59:40

‘壹’ 毛概大题 作为大学生你认为要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措施。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因素既有供给问题也有需求问题,既有结构问题也有总量问题,但供给侧和结构性问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供给结构失衡,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金融、人才等资源配置存在“脱实向虚”现象,影响了发展基础的巩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着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一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二是加快形成新动能,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三是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四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科技发展成就显着,一些重大科技成果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实力还不相称,与经济建设主战场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还不适应。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一是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实现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倡导创新文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四是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已连续十几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连续4年超过1.2万亿斤,农民收入增速连续7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失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四是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五是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差距。一是协调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二是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放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保护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是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四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害在创新,关键靠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一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二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三是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性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一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二是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进出口结构。三是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四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生产、服务网络。

‘贰’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论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

1.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大的支柱,十分重要。

2.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运用创新的力量引领国家持续高效发展,驱动作用。

3.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的振兴很重要,国家才能够协调发展,一同进步,缩小贫富差距。

4.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走出去”才能更加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发展和建设一带一路,推动周边经济发展。

5.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快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努力破除原来旧体制的弊端。

‘叁’ 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1、把握市场规律,优化长期发展战略

未来加快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必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国家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也必须科学把握市场规律,顺应经济发展大势。

2、鼓励适度竞争,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地方政府主导下各地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崛起,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制必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努力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借助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市场力量聚合各个地域和领域资源。其中,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应是重要着力点。

3、统筹国内国外,打造国际竞争优势

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与市场“交融互动、互补共荣”的过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未来发展,仍然需要政府与市场的“交融互补”。

政府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开发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必须面向新的国际竞争格局进行协调升级。同时,争取国际话语权、规制跨国资本行为以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也同样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双重智慧和力量。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战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产业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

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化解产业空间布局上的不平衡问题,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协同发展的方式实现“区域协调”。此外,空间布局上的优化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使创新引领和城乡发展统一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中,三者交互融合,才能构成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战略。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肆’ 简要论述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1、要着眼于坚持问题导向。
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增强问题意识,就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抓紧解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要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解决好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之策,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要着眼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
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这场攻坚战。
要加强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隐患排查,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伍’ (急)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1、要着眼于坚持问题导向。

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增强问题意识,就是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化解矛盾、破解难题,抓紧解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要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解决好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坚持创新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之策,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3、要着眼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

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这场攻坚战。

要加强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隐患排查,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4、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如果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5)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扩展阅读:

新时代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只有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石。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没有现代化国家,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近代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化国家的转型,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

依托第一次产业革命,英国在19世纪率先建立了现代化经济体系,这包括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业等先进工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制。

依托第二次产业革命,美国在20世纪建立了新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其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支柱。

而反观二战后一大批未能成功向现代化国家转型的亚非拉国家,其转型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成功地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近代中国的衰落与屈辱,直接原因在于经济的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启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伟大探索。

党的八大明确提出了工业化的总目标,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部署,经过4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现代化建设成就,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制造业产出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奋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我国经济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在经济领域就是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化。

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实现这样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陆’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要着眼于坚持问题导向。

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2、要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解决好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要着眼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

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这场攻坚战。

4、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如果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6)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扩展阅读:

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成:

1、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础,大健康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智慧经济理论体系与智慧经济形态。

2、以大健康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形态作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单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而且是经济学范式转换。

3、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排放污染“脱钩”,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模式。王辉耀表示,

‘柒’ 如何建设现代经济新体系

关键点一: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表示:
从“高速”到“高质量”、从“增长”转向“发展”,与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相符合。
增长是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其要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
制定战略,先看清出发点在哪里。从发展出发,以质取胜,有利于引导政策重心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许召元表示:
我国要在一批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上占领技术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革命进程中争取弯道超车,缩小同领先国家的差距,培育全球主导权。
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转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认为:
必须依赖于“以完善产权制度和优化要素市场配置为重点”的一系列经济机制体制改革,依靠激发全社会最广泛的创新创业动力,来激励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
关键点二: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成为主攻方向
一面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大而不强;一面是性价比高的产品需求得不到满足,部分消费流向国外,在人民群众需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过程中,供给面无法适应需求面升级的矛盾愈发凸显。
十九大代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
钢铁产能过剩,但每年还要进口一千多万吨特种钢材,必须通过加强技术改造、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品质量,把中国钢铁工业由大做强。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代表表示: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要做“减法”,发展新兴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加法”,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做“乘法”,使供给和需求更好匹配。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认为:
“质量第一”是全面建设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任务。必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体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关键点三: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金融脱实向虚、人才结构失衡……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代表指出: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市场需求疲弱、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背景下,出现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弃实投虚”现象,不少实体企业感到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要引导资本及各类要素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筑牢国家发展根基。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表示:
技术、资金、劳动力,是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要素。通过优化制度环境,实现实体经济与三大要素协同发展,将推动实体经济沿着高质量轨道成长。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赵萍认为:
一个国家要强大,就必须注重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吸引投资回流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这是当前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和提升发展质量的背景所在。
关键点四: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面向国家和产业需要重新布局,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仅形成价值几百亿的产业,更让自身成为全球无机化学研究的引领者。”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洪茂椿代表说,国家要强大,科技必须强大,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表示:
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体现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体现在中央部署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落实上。

关键点五:乡村振兴战略造就“三农”新面貌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表示:
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农民吃了“定心丸”。“乡村振兴战略让大家方向更明,我们要加油干,2020年兰考有信心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代表说。
关键点六: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
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表示:
这是在较长时间跨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空间进行布局。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将不断释放中国经济的潜力和活力,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发动机。
十九大代表、福建荔丰鞋业开发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翁钰珍说:“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这个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关键点七:改革要啃硬骨头 开放形成新格局
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改革行至中流,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多是难啃的硬骨头。
清华大学教授白重恩表示:
没有产权的有效保护,企业家就缺乏充分激励提供更好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没有要素自然流动,降低了要素配置效率,也会影响人民以合理价格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阅读全文

与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江苏健康证正常要管多久 浏览:992
美女孔心为什么要戴假发 浏览:754
讲故事的时候做什么动作 浏览:74
奇门遁甲出自什么故事 浏览:28
广西美女樱哪里卖 浏览:598
一般事业编通知面试时间多久公布 浏览:401
美女说没有故事只有酒怎么回复 浏览:690
金星和月亮哪个代表爱情 浏览:741
西安哪里能办健康证多少钱 浏览:389
县事业编怎么设岗评职称 浏览:423
事业单位合同工一个月多少钱 浏览:580
怎么找到仙侠美女流泪视频 浏览:792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是带三的故事 浏览:388
幸福有配方哪个播放器能放 浏览:107
人生除了婚姻还剩下什么呢 浏览:358
打疫苗多少天后健康码 浏览:199
老公有什么说明你不幸福 浏览:158
立夏幸福生肖有哪些 浏览:818
健康证明在什么单位办 浏览:881
住上海哪里幸福指数高 浏览: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