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谈西方经济学与东方经济学的区别,原因。
总体说来,只有以自然秩序下的人类行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与以特权秩序下的人类行动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前者以奥地利学派为代表。后者为形形色色的主流经济学流派。
特权秩序也有自己的逻辑和实证,这是以钳制人的灵魂为代价的。而人的灵魂是无法框限的,所以,特权秩序是有朽的。支撑特权秩序的逻辑建构纵然精妙,亦是朽恶的。
在形形色色的特权秩序之下,自然秩序从来就没有远离过我们,即便桎梏重重,自然秩序的力量尤在。
主流经济学研究主流特权秩序下的人类行动,而奥派研究自然秩序下的人类行动。后者堪称经济科学。
B. 我的一位老师说让我们了解一下“奥派经济学原理”,请问有哪些书籍是介绍它的
奥地利经济学派(Austrian School)是近代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庞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主要书籍有:
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维塞尔的《自然价值》(1889),庞巴维克《资本与资本利息》中的第一卷《资本利息理论的历史和批判》(1884)、第二卷《资本实证论》(1889);此外,庞巴维克的《马克思体系的终结》(1896)也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C. 奥派与法西斯的关系
由于我们不能人人当英雄领袖,不能每个人的个人意志得到伸张,所以这种自由主义哲学和其他无政府主义一样,一经采用,不可避免地造成那最成功的“英雄”的毒 cai统治。
政治上纳粹和法西斯式的民粹自由主义,强调意志,反理性,反科学,哲学祖先是卢梭,费希特和尼采,认为意志要集中在某些民族或个人身上。
奥地利学派,无政资对这种毒cai式(或只是社会转型过渡)的自由主义的认可,从米赛斯在1927年《liberalismus》对法西斯的青睐,哈耶克对奥古斯托.皮切诺特的青睐,罗斯巴德对Duke时期3K党的赞许都可以看出。
D. 06:奥派的经济学方法论
1、来自几何学的启发。古希腊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世纪整理成的《几何原本》,以及由它形成的欧式几何乃至整个几何学,至今仍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世界的出版物中,《几何原本》是除了《圣经》之外,全球再版次数最多的一本书。
2、欧氏几何是一个演绎体系,欧几里得先给出最初的定义和公理,将定义和公理作为已知,先证明了第一个命题,然后以此为基础来证明第二个命题,以此类推,他通过最初的五个公理演绎出整个知识体系。这种从原始定义和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利用纯逻辑推理,建立了一个演绎体系的方法,叫公理化方法。
而从公理推理证明得出的那些命题,被称为定理,比如我们熟悉的“勾股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等,它们的正确性是通过欧氏几何的逻辑演绎证明得来的,而不是通过测量来检验的。也就是说,它们的正确性并不依赖于经验的检验。
3、如果我们用尺子测量100万个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数据,然后加以统计分析,以此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这样的做法并不会增加“勾股定理”本身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如果用尺子测量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的平方和不等于斜边的平方,或者用量角器测量一个平面三角形的三个角度之和不是180度,那么应该考虑的是测量工具、计算方法的问题。
4、在上一讲说三位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其共同特点是,借鉴了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研究的方法,认为经济学的规律只是一种假说,整个经济学大厦是以“理性人假设”为基础,并从现象中归纳出来的一种假说体系。而假说是要经过验证证来检验正确性的。
5、奥派的研究方法更像几何学,从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用公理化的方法一步步演绎推理,构建出了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大厦。这样,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最开始的公理没有错误,是一个真命题,并且中间的逻辑推导也没有错的话,最后得出的结论命题就不会有问题,也是一个真命题。
反过来,如果想反驳最后的结论命题,那么是要么反驳最开始的公理,要么反驳中间的逻辑演绎过程,否则很难证明对方是错的。
6、几何学证明过程中,那些公认的不证自明的,作为论证起点的命题,称之为“公理”。如欧氏几何第一条的公理:“任意两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
而奥地利学派研究起点的这个公理,就是“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为”,这句话有不证自明的公理性。(不证自明,指一旦被指认,该公理是否正确,对个体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该公理不能被否定,或者说不存在任何否定它的其他公理)。它既不接受经验的证实,也不接受经验的证伪,构成了奥地利学派的分析起点。通过自省人的行动性质和本质,以及演绎推理,获得更进一步更细致的结论。
7、从“人的行动公理”这个起点开始,奥派进一步进行逻辑推理,一步步得到了“边际价值递减定理”、“需求定理”、“价格理论”、“时间偏好理论”、“利息理论”等一系列经济学的规律。这些规律和最开始的公理,以及整套公理化的方法,共同构成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理论大厦。
20210630
E.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为什么重要
奥派经济理论也接受经济人公设和方法论个人主义,新古典学派主张从经济理性的假设去分析个人的普遍性行为,奥派经济学主张从个人的选择与行动去理解社会的形成与文明的发展。
F. 谬论与真理——奥地利学派眼中的货币(1)
奥地利经济学派是19世纪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经济学派,信奉自由市场经济和个人主义,认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只会导致不良后果。在货币方面,奥派学者同样有着惊人的看法。如今,法币已经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货币类型,政府独掌货币发行大权、无中生有制造货币在民众眼里也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而奥派学者则反对这一状态,认为货币应该像其他商品一样,交由私人发行,由市场优胜劣汰,选择最佳的货币。奥派巨擎哈耶克曾经写过一本关于货币的书《货币的非国家化》,论述了法币的天然不公正与奴役特性,提倡政府退出货币发行领域,交由私人自由发行货币,这有这样才能产生最好、最有效率的货币。
然而,受政府控制的法币已经存在太久,大众已经无法想象一个不是政府支持的货币如何值得信任。二战后发展起来的主流经济学已经将法币系统作为一个天然的存在了,然后在这个天然的法币的漫天大网下,发展出其他的经济学理论。他们已经无法想象离开法币系统世界会如何运行了,讥笑奥派的天真狂妄。而在一些奥派学者看来,围绕法币发展出来的经济学理论都是谬论,法币才是罪恶之源。在奥派经济学家J ÖRG G UIDO H ÜLSMANN的<<货币生产伦理>>一书中,对主流经济学对货币的主要谬论一一展开反击。
一、经济增长必然伴随货币供应增长
主流经济学声称,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增加货币的供应,即GDP增长了5%,货币供应也应该增加5%,否则经济增长带来的产品与服务将无人购买。他们进一步指出,就是因为黄金等通缩货币的供应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必须摈弃;而法币则灵活的多,可以随经济增长自由增减。在奥派看来,这一谬论在于不知道或者故意忽略经济学的一条真理:任何数量的货币供应能满足任何数量货物和服务的交易需求。货币本身只是交易媒介,并不需要在生产100美元产品的同时美联储发行100美元的纸币。当世界总的商品增加时,它们的价格自然会降低,从而现有的货币数量即可满足交易要求。
主流经济学又争辩道,不增加货币供应导致的商品价格下跌将导致企业主入不敷出而破产。这只是一种臆想。企业主预期到自己货物价格要下降时,自然会想方设法降低自己的成本,压低原材料供应商的价格,同时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优胜劣汰之后优秀企业仍将生存下来。
二、囤积
主流经济学将金银等传统货币视之为“野蛮人的遗迹”,声称它们将导致通货紧缩,从而导致大众囤积货币,抵制消费,这将导致经济体系崩溃。在他们看来,“囤积”不仅危险,而且不道德;因此要通过“温和的通货膨胀”逼迫大众去消费。奥派认为大众有通过囤积“可靠的金银”来抵御通货膨胀和财富掠夺的权利。如上节所说,任何数量的货币供应能满足任何数量货物和服务的交易需求。即使有部分货币由于大众的囤积行为而减少,并不会影响商品交易。当金被大量囤积时,自然会涌现出对银的需求,银在商品交易中的地位自然会提升,而大众囤积黄金的行为自然会减少。在一个自由竞争的货币市场上,囤积与通缩并不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会成为一个经济问题。
下回再续。
G. 奥派边际效用理论简介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 不证自明 的事实:
比如我现在想做三件事情,其迫切程度排序是:
a看小说
b玩游戏
c打篮球
其中看小说最迫切,打篮球最不迫切。我可以做到给这三件事情的迫切程度排序,但是我不能说“看小说比打篮球迫切2倍”。目前学术界没有测量感受程度的方法,不论是疼痛、幸福程度等等。
这种排序只能在同一个人身上,我不能说“我想看小说的欲望比小明更迫切”,更不能说“我看小说比小明看小说幸福2倍”。可以确定那些宣称幸福指数之类的文章或者媒体都是sb。
换句话说,价值的根源是完全主观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干涉小明认为一坨屎价值100万。
比较苹果和梨哪个更有价值毫无意义,我们现实生活中面对的一般是“2个苹果和3个梨哪一方更有价值”之类的问题。
同类财货之间是可以完全互相替换的,同类财货能提供相同的的服务。注意, 这里的相同不是物理意义上的相同,而是人的主观评判上相同。 两个差不多大小的相同品种的苹果其物理层面上会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在人眼里是两个能提供相同的服务的苹果,那么这就是同类财货,是同类的苹果。有时候就算是物理意义上完全相同的东西也不是同类财货,比如一块冬天的冰被小明在冷库中贮存到了夏天,那么这块冰即便物理层面上没有改变,它也变成了另一种财货,因为这块冰所能提供的服务改变了,它在冬天或许没人需要,在夏天却可以提供降温服务。
结合前面三条,我们来设想一个简单的情况:我有4袋面粉,在我看来这4袋面粉是能够给我提供相同服务的同质的单位。我有4个欲望,分别是
a吃饱
b吃点心
c喂家畜
d把面粉做成面筋粘知了
每一种欲望都要消耗一袋面粉。正常情况下,面对这种情况我有如下打算:
a 我会首先用一袋面粉解决饥饿问题,填饱肚子。
b 然后我会拿一袋面粉做成点心来吃。
c然后我会拿一袋面粉喂家畜。
d 最后我会用一袋面粉做成面筋。
可以看到,我对自己的欲望进行了排序,所以依照我的打算,每一袋面粉虽然于我有相同的效用,互相之间完全可以代替,但是最终我对每一袋面粉的评值依然不同,因为它们用来满足的欲望不同。我会首先满足最迫切的欲望,此时我用掉的第一袋面粉的效用是最高的,然后我会用第二袋面粉满足第二迫切的欲望,第二袋面粉的效用就会比第一袋被用掉的面粉效用低,虽然他们是同质的财货。往后的情况以此类推,每一袋面粉的效用依次递减。
人的行动是为了满足人的欲望,而人能够对自己的欲望进行排序,那么可以看到,上面这种效用递减的现象是一种人的行动中的普遍规律。我们称之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简称“ 边际效用规律 ”。
如果我在上述条件下丢失了一袋本打算用来填饱肚子的面粉,我会如何利用剩下的三袋面粉来行动呢?我当然不会让自己饿肚子,因为我的四袋面粉是能提供同质服务的相同的财货,我可以拿本打算用来做面筋的面粉来填饱肚子。我损失了一袋面粉,就如同损失了一个满足欲望的机会,那么我当然放弃评值最低的欲望,优先满足评值较高的欲望。那么“做面筋粘知了”这个欲望就是一个处于边际(就是在边儿上的意思)上的欲望,一旦出现意外就会最先被放弃。同理如果我有第五个欲望救济穷人,那么如果我意外获得了一袋面粉,我就可以用来满足我第五个欲望,这里的第五个欲望也是处于边际上的一个欲望,一旦我有了新的面粉我就会优先满足这个欲望。这就是边际效用理论中“边际”这个词的含义。
上面这种情况属于最简单的情况,现实中不同类型的财货其实也可以比较。比如我有四袋面粉和三筐苹果,那么如果我有急事需要在市场上卖出一些东西换钱,那么我的评值表可能是这样的:
a第一袋面粉
b第二袋面粉
c第一筐苹果
d第三袋面粉
e第二框苹果
f第四袋面粉
g第三筐苹果
我会按照这个评值顺序来出售自己手里的财货,一开始我会卖掉一筐苹果,然后我会卖一袋面粉,然后我会再卖掉一筐苹果,然后我会再卖掉一袋面粉……这里的面粉和面粉都是同质的财货,能给提供相同的服务,而苹果和苹果也是相同的财货,能给我提供相同的服务。苹果和面粉之间的评值就看我自己的评价了,其依据也是各自满足的欲望的迫切程度的不同。最终形成的顺序就是上面的评值表,可以看到了我最迫切需要两袋面粉,然后苹果成为较为迫切的,然后是面粉,然后又是苹果……而我会先卖出评值最低的财货,也就是从下往上卖。
以上就是奥派最为狭义的边际效用理论,也是奥派祖师 卡尔·门格尔 经济学上的巨大成就之一。边际效用理论是奥派经济学(或者叫行动学)里面重要的理论框架之一,后面价格的形成等一系列推论就建立在边际效用理论上。理解边际效用理论,对于理解人的行动有着非常好的帮助。
H. 奥派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奥派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是只有在逻辑上出自于人类行为原则的经济理论才是真实的。
奥地利经济学派是近代边际效用学派中最主要的一个学派。它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创始人门格尔和继承者维塞尔、庞巴维克都是奥地利人,都是维也纳大学教授,都用边际效用的个人消费心理来建立其理论体系,所以也被称为维也纳学派或心理学派。
奥派经济学这种理论的正式名称是人类行为学(praxeology),而奥地利经济学派长期以来便提倡一种从这种理论所衍生的解释方式。人类行为学的方法使得经济学家们能以此探索适用于所有人类的经济规律,而奥地利经济学派的解释方式则可以用于针对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研究。
产生背景
奥地利学派起源于维也纳,而学派的名称则起源于当时同为德语世界中的奥地利经济学家与德国的经济历史学派的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方法论的辩论,在辩论中奥地利人主张古典经济学着重于逻辑高于观察。
而德国人则嘲笑他们为“奥地利学派”以突显他们远离了当时德国的主流思想,并且也是嘲笑他们的思想仅属于地区省份的层次(当时普鲁士统一了除了奥地利之外德语地区,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所以视奥地利为一个分离的地区省份)。
I. 薛兆丰北大经济学(5)
整门宏观经济学的兴起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经济周期。
所谓的货币政策,就是政府通过调节经济体当中货币的流通量,来调节经济的发展,从而起到逆经济周期而行的效果,提出了宏观调节的四大目标——低的经济波动,低的通货膨胀率,高的就业率以及高的生产力、增长率——政府通常可以采取两大类的政策:一类叫货币政策,一类叫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说,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在总需求下降的时候,在人们没有信心、不愿意花钱的时候,政府主动地替人们花钱;在雇主不愿意雇人的时候,政府成为最大的雇主,雇人来修建一些工程;在私人不愿意投资一些项目的时候,政府主动地去投资一些项目。
昨天讲的货币政策,讲的是政府直接干预经济体中货币流通的总量,而财政政策讲的是在不改变货币总量的情况下,政府怎么通过税收多挣点钱,而且怎么把这钱花出去。
财政政策遇到的四个重要的困难:第一是时间滞后的困难;第二是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和私人支出之间互相排斥的关系;第三是政府的效率问题;第四是政府资金来源的问题。
随着政府开支的增加,不断地提高税率,能够帮助政府收到越来越多的钱吗?不一定。跟私人卖东西不是价格越高,他赚到的利润越多的道理一样,政府不断地提高税率,它收到的税收可能反而会下降。这就是经济学家拉弗提出来的“拉弗曲线”。
三个经济学派——第一是芝加哥学派,前面我们在讲反垄断法的时候,我们比较深入地介绍过芝加哥学派的看法。
第二是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对经济学的贡献非常大,由它发展的一些基本概念,已经变成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至于没有人再去归功,说这是奥地利学派的东西了,因为它就属于经济学内在不可以切割的最重要内容了。
第三是公共选择学派,我们在后面再讨论那些非市场的组织,包括政府、包括非营利组织、包括科研机构等等,他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经济规律的时候,我们会详细地讨论公共选择学派的贡献。
奥地利学派最早是两位经济学家,卡尔·门格尔(Carl Menger)和他的学生庞巴维克(Eugen Bohm-Bawerk)共同创立的。而奥地利学派这个标签,是由他们的理论对手提出来的。他们的对手是当时德国的历史学派——经济学当中的一个学派。他们主张的是,在经济现象当中不存在普适的规律,每一个经济事件都有它发生的独特环境,我们只能就事论事,一件事情和另外一件事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背后没有客观的、普适的经济规律。但是门格尔和庞巴维克却认为,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有一般性的规律。比方说,由门格尔总结的边际的概念,这就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当时的历史学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里面占上风,他们就把门格尔和庞巴维克戏称为奥地利学派,是带有讥讽成分的。而事实上,奥地利学派就没有继续在奥地利发展了,他们的研究方式、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思想转移到了欧洲,转移到了英国,其他不同国籍的学者也加入了这个阵营。奥地利学派指的不再是学者的国籍,而是一种特有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基本主张
第一,只有个人才能做出选择。第二,研究交易所在的市场,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焦点所在。第三,研究经济现象要研究人的动机,得有人文背景。4. 奥派看经济周期的特别之处——第一,它主张货币不是中性的。第二,认为资本是异质的,不是同质的。第三,认为社会机制是人们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事前计划的结果。
奥地利学派一直在想办法,想怎么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政府乱印钞票的冲动。他们提出两个基本的主张:第一是要回到金本位;第二是实施自由发钞制度。
所谓金本位,就是以黄金的数量为发钞的依据。但是这种主张已经不受重视了。
奥地利学派的自由发钞制度,或者说自由银行制度,虽然实施的难度很大,但到今天也还是彻底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一个备选方案。
凯恩斯主义是怎么看经济周期的?简单地说,凯恩斯学派是说,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姑且称之为动物精神,人们的消费忽然减缓了。人们本来是应该通过价格来调整的,但价格的调整非常迟钝和缓慢,所以就会直接影响到就业和产出。要抵抗经济周期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逆经济周期而行,在人们不愿意消费的时候替人们进行消费。钱从哪来?主要靠政府举债。
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增发钞票,而凯恩斯学派所提出的对付经济周期的措施是没用的,是不会产生明显效果的。因为人们的消费不取决于瞬时的收入,而取决于他们的永久收入预期。
而更进一步的是,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市场跟政府存在一个博弈的行为,市场可以对政府经济政策做出预期,从而使政府的经济政策失效,政府越管,经济的波动可能会越大。
介绍的几大学派都分别指出了经济周期产生的根本原因:
奥地利学派认为,那是乱印钞票造成的;
凯恩斯学派认为,那是因为人们忽然不消费、总需求不足引起的;
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不仅是政府印钞过多而引起的,而且认为凯恩斯学派所提出的反经济周期措施是无效的;
理性预期学派更进一步认为,政府对抗经济周期的行动本身可能就增加了经济的波动。
而真实周期理论又再往前走一步,他们甚至认为经济周期本身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政府连管都不应该去管。
这些不同的理论有时候是互补的,有时候是针锋相对的,但有意思的是,这些理论的领军人物都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宏观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三大原因
第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现象涉及的变量太多了,而我们研究的宏观经济现象本身,数量还是有限的,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对经济的统计数据才比较健全,人们的研究才比较有依据。
第二个原因,在于宏观变量本身是一些加总的变量,这些变量之间未必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第三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会形成预期,会产生对策。
这堂课解释了宏观经济学为什么这么困难,为什么使得这么多经济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还仍然彼此不同意的原因。也介绍了宏观经济学当今取得的一些基本共识。
我政治法律的模块,讲的就是一群人在一块做出集体决策的时候所要遵循的经济规律。
经济学当中一个专门研究非市场决策问题的学派,那就是公共选择学派。
1. 内心高冷的诺奖得主布坎南
2. 见识广博的学术天才图洛克
公共选择学派是去掉浪漫的政治学。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论,就是要把经济学研究人们在市场当中行为的方法,逻辑一致地用到人们在非盈利机构的活动上面去。这种研究方法最重要的有几点:
第一,个人主义主观价值观。也就是说任何决策都是由个人做出来的,集体不会做决策,根本就不存在集体意志这一说,有的只是在一个集体当中活生生的个人。
第二,动机主导论。不论在什么样的组织内部,人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利益这一点不变。我们只要仔细地去分析一个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面,处于什么样的制度约束下面,我们就能够分析他的行为,合理地解释他的行为。
第三,人的偏好、主张、观念、思想具有外部性。一个集体当中,人们所传播的思想不仅可以满足他自己的欲望和偏好,同时也会对别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公共选择学派关注这些个人言论和观点对社会整体造成的影响。
公共选择学派研究的是非市场的决策。官僚机构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行动不以钱为指导。
1. “官僚机构”是个中性词
什么叫官僚机构呢?bureaucracy,要注意这可是个中性词,它指的是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的机构或者组织:
第一,这个机构的雇主和雇员不从这个机构所获得的收入当中直接分配收入。
第二,这种机构至少有一部分的营运资金不来自于他们的营运活动,钱是从别的地方划拨过来的。
第三,每一个在官僚体制下面的人,他的绩效评估基本上是由他的上司决定的。
2. 官僚中人的追求:津贴、权力与声望
对官僚体制的经济学分析,开山之作是图洛克(Gordon Tullock)在1965年发表的名着,叫《官僚体制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
由于整个官僚体制追求的都不是金钱——他们不能直接追求金钱——他们追求的是金钱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办公津贴(Perks)、权力(power)、照顾下属的机会(patronage)。三个英文字母都是P开头,简称3P。
3. 官僚体制中的信息失真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是一种任何官僚体制都难以克服的天然困难。
4. 有野心的人最谦虚
有成就的人一定是有野心的,或者称之为雄心也可以。但有意思的是,有一些官僚体制的升迁恰恰把谦逊当做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你要能升迁必须是个非常谦逊的人。
5. 什么样的人能在官僚体制中存活下来
图洛克说,我们假定有两种人,一种叫理想主义者,每当面临这种两难选择的时候,他总是把社会的目标放在第一位;而另外一种人称之为现实主义者,每当遇到这种两难选择的时候,他总是把上司的意愿放在第一位。结果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结果会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果,那就是只有那些服从上司意愿的人,才能在一次一次的筛选当中,在体制中存活下来。你要成为一位伟大的科长,首先要当一位科长;你要成为一位伟大的参议员,首先要当上参议员。
所以,不管你进入一个行业之前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怀有什么样的愿望,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经过一次一次的洗礼以后,能剩下来的就是想法、经验、态度都非常接近的人。
政治选举的经济学分析当中,非常重要的中位数投票原理,就是说,你要获得最大多数的支持,你就要去迎合那些中位数者的偏好。
过去人们以为,政治家是为了实现他们远大的理想而参加竞选;现在人们明白,政治家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去刻意剪裁他们的远大理想,只有讨好中间投票人,他们才能获得选举的成功。这种看法让人们看清楚了政治当中不浪漫的一面、现实的一面。
阿罗就是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Kenneth Arrow),他在1921年出生,2017年2月21日去世,他一直在斯坦福大学任教,他和我们熟悉的经济学家阿尔钦(Armen Alchian)是好朋友。阿罗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之一。
着名的阿罗不可能定律,它的含义是,在人们有多种不同选择的情况下,选举不一定能够反映出大多数人的意愿。选举会出现议而不决、循环不已的情况,而要阻止这种情况,要么是由议程决定人决定会议的程序,要么把选票改成钞票。用选票来投票往往只能反映投票人意愿的有无,但不能够反映他意愿的强弱,而用钞票投票意愿的强弱就会被精准地反映出来,并被加以计算。
介绍两个政治术语:一个叫pork barrel,猪肉桶,它指的是议员跑到中央为地方争取建设费用。另外一个词叫log rolling,滚木桶,指的是议员们互相投赞成票,以便使得法案得到通过的做法。
选票交易有时候能够使得选举结果更有效,有时候又使得选举结果变得低效。这两种看上去截然不同的结果,共同点在于只要进行选票交易,那么选举的结果就会从选举人的中位数偏好向平均数偏好偏移。
在没有选票交易的时候,选举人的中位数说了算;在有选票交易的情况下,选举人的平均数说了算。所以选票交易最后的结果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取决于选票交易之后,选举人偏好的平均值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公共选择学派让政治忘掉浪漫。
提出了一个连续用三讲来回答的问题,民主为什么会一再产生错误的经济政策?这一讲介绍了两个可能的理由:第一是选民的无知;第二是选举的机制本身决定了选举容易被利益团体操控。
把人们在政治领域做选择的过程,跟人们在经济领域、在市场领域做选择的过程作了一个比较。根据经济学家唐纳德·威特曼的意见,在这两个不同的场景里面,人们都通过本质上非常接近的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占有比较少的有用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了有效的选择。
民主制度和政府赤字之间的关系。过去100多年来,民主国家的政府赤字都有大幅增长的趋势,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民主制度。政客为了赢得选举,往往要采用避重就轻的办法讨好选民,把好处留到今天,把负担推到明天。民主伴随着赤字,这很可能是制度决定的。游戏规则当初这么定下来的时候,结局也已经定下来了。
艾伦·戴维德最早对反垄断法提出了很多洞见,从而推动了法律经济学这一门交叉学科的兴起。
关于收入再分配的戴维德定律,说的是在一个民主投票的国家里面,政府的再收入分配政策既不是让社会最穷的人得益,也不是让社会中最富有的人得益,而是会让那些中等收入的人得益。原因是他们有更大的积极性、有更大的话语权、有更多的能力,在政治决策过程当中为自己说话、为自己谋利。
总的来说,世界上在法庭上进行案件的审理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叫抗辩制(adversary system),那就是通过正方和反方的辩论来厘清事实;另外一种办法叫纠问制(inquisitorial system),那就是由专家型的法官,通过不断地追问来寻求事实的真相。
英国和美国的司法体系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实施抗辩制的,而陪审团是抗辩制度当中的核心部分;而欧洲大陆的法系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实施纠问制的。这两种制度究竟哪一个更好、哪一个更有效率、哪一个带来更大的公正,一直是法律界和法律经济学界热烈讨论的问题。
回答这个问题的权威之一就是戈登·图洛克(Gordon Tullock)教授。我们知道图洛克是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他对所谓大民主产生的效果,也就是一人一票,所有人具有平等的投票权投出来的结果,是抱有深深质疑的。
图洛克指出,陪审团制度无助于追求事实真相。抗辩制度让人花钱搅浑水,对追求真相起反作用。
关于陪审团的效率,薛老师介绍给大家看一部美国的经典电影,叫《十二怒汉(12 Angry Men)》,这部电影对陪审团员可能出现的偏颇,做了非常生动和深刻的描绘。
回顾了我们分析问题所采用的几个维度,从单人的维度到多人的维度,再到时间的维度、信息不对称的维度,以及从市场活动到非市场决策的维度的扩展。
总结了公共选择给我们几个重大的启示,包括人们是怎么选择理由的,管制所造成的赢家和输家的格局是怎么变化的,政治候选人是怎么剪裁定制他们的政纲的,以及从逻辑的角度看,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什么是一句含糊其词的话。
要衡量一个国家物质条件的发展,最简单、最直接、最有力的指标就是这个国家的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通常由两个高度相关的指标来表示:一个叫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ct),简称GDP;另外一个指标叫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ct),简称GN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与地理概念相关的指标,它指的是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要注意,它是以国境线这个地理概念为依据的。
而国民生产总值(GNP)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永久居民,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总价值。要注意的是,这个指标“国民生产总值”所关注的对象,是这个国家的永久居民,而不管他们创造的市场总价值发生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GDP与GNP指标局限之一:忽略非市场形式的生产。 局限之二:忽视非法的生产和地下经济。局限之三:忽视结构、质量和代价等属性。局限之四:产品未必反映个人真实估值。
人类理想具有共同性。人的理想都是相近的,而要享受美好的生活,追求物质享受跟追求精神享受至少是一样重要,而在很多时候,追求物质享受的本身其实也就能够提高精神享受。
经济学家所做的一个努力,那就是去寻找、去确定那些促进经济发展的背后因素,他们要探讨一个国家富强的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1. 经济自由指数:寻找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美国传统基金(The Heritage Foundation)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从1995年开始,直到今天,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面,一直每年都发布年度报告,衡量全球100多个经济体的经济自由情况,他们称之为“经济自由指数(The Index of Economic Freedom)”。
他们编制的这个自由经济指数有十个维度,他们看什么呢?
商业自由,兴办企业的难度;
贸易自由,看国际贸易壁垒的高低;
货币自由,看一个国家价格管制的程度;
政府规模和支出,看政府的规模在GDP当中的占比,相当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比例;
财政自由的程度,也就是纳税人缴税的负担;
产权保护,个人积累起来的财富有没有受到政府严格的保护;
金融自由程度,看金融机构免受政府干预的程度;
投资自由程度,看国内和国际之间资产转移的自由度;
贪污程度,看个人的财富和投资受到强权侵蚀的程度;
劳动自由程度,也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对劳动者自愿缔结劳动合同的自由度的保护。
2. 没有商业自由的国家很难走向富强之路
3. 我们还没有真正找到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些得分很低的国家,比如中国,他们的经济增长却非常强劲,而且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是持续多年的事情。换句话说,总有那么一些事情中国做对了,但这个指数并没有捕捉到。
4. 贪污腐化和价格管制有一定的抵消作用
5. 不能忽视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我们把经济制度看成是原因,把经济增长看成是结果,要探索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规律,要完成这个任务,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再一次讨论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效率重要还是公平重要?我们的结论是效率其实就是最大的公平。
我们在讲马粪的故事的时候就指出,人们所认可的那些公平观念,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符合效率的原则。其实它是因为有效率才变成社会的规范,才被人们认为是公平的,其实人类在效率和公平之间的摇摆从来就没有停过。
我们讨论了两套把公平置于效率之上的理论,包括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理论和伊斯特林悖论。
这些理论与现实当中人们真实的追求是有很大差距的,它们并不能如实地反映真实的生活,更不能指导真实的生活。
介绍了经济学家对各种脱贫致富方法的研究,与其说告诉你答案,不如说告诉你为什么还没有答案。经济学家本身就还没有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而更重要的答案可能根本不在经济学的范畴之内。回顾整个人类的历史,贫困、野蛮、战争、饥饿是常态,富裕、和平、文明是奇迹。
1. 探索人类脱贫致富之路的不同方式
有一派学者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物质的极大丰富,才是人们走向幸福的必由之路;
另外一派学者却认为,物资的增长是没有止境的,人们的幸福只取决于他们的感受,他们觉得快乐就快乐了,知足常乐。通过政府的财富再分配、收入再分配,让社会中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生活在同一个平均水平上,而不管绝对水平是高是低,大多数人就会感到幸福了。
由此再衍生出的两派经济观点也是有分歧的:
一派认为只要社会的饼做得足够大,那么哪怕社会当中最穷的人也能够获益,也能够伴随社会的进步而提高幸福的程度;
而另外一派则愿意牺牲饼的增长,而换取分饼的平均。
2. 十种事与愿违的经济政策
1)最低工资制度。
2)同工同酬制度。
3)罢工制度。
4)各种行业的准入限制。
5)各种各样让人们产生依赖感的福利制度。
6)各种过分的政治平权政策。
7)贸易保护政策。
8)一些把人绑在贫困地区的政策。
9)把人绑在单一的教育体制的政策。
10)民主投票导致不良经济政策。
3. 国家富强的原因与结果常常难以区分
摘自《经济学通识》序言——
以纯朴的眼光看,人类至少面临四项普遍约束:(1)东西不够;(2)生命有限;(3)互相依赖;和(4)需要协调。人类种种制度安排,一概是为了应付这些约束而衍生的。粗略地概括,这四项约束对应着四类经济理论:(1)需求定律;(2)利息理论;(3)制度理论;和(4)宏观理论。
如果我们反复从这四类约束来理解社会,我们就很容易察觉人类社会的一些不同寻常的特点。
首先,人类主要以社会的方式而不是自然的方式展开竞争。
其次,竞争与合作不可分。
再有,贫与富未必有关联。
的是,观念的力量是惊人的。令人深思的是,打着善意的旗号所犯下的罪行,也往往比明目张胆的犯罪造成的破坏更深重。
用什么样的眼光,就有什么样的世界。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