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采取的政策有()。
D、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
本题考查政府投资政策。当经济处于过热时期,政府可通过降低投资支出水平,抑制社会总需求,使经济降温、平稳回落。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政府可通过提高投资支出水平,扩大社会总需求,缓解或逐步消除经济衰退;当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但总供求结构存在问题时,政府投资可以通过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减少对过热行业的投资,增加对薄弱环节的投资,使社会总供求在结构上保持协调。
(1)经济萧条应用什么经济政策扩展阅读;
在扩张性货币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②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实施什么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3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③ 当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治理
你好!当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治理。
一、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三个渐进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我国现阶段财政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价相对稳定;2.经济可持续均衡增长;3.收入合理分配;4.资源合理配置;5.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二、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它的最终目标如下:1.稳定物价;2. 充分就业;3.经济增长;4平衡国际收支。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区别:1.概念不同:货币政策是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财政政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政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2.制定者不同;3.采用工具不同;4.内容不同:货币政策与利率、信贷相关,财政政策与财政收入和支出相关。
④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应该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将货币放出去,降低贴现率也可以增加货币供给。
经济萧条时商品卖不出去政府只好往市场投钱让商品流动起来,经济才能活,不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商品越来越便宜,人们大量失业。
【拓展资料】
宽松货币政策能否有效提升总需求,以及如何看待宽松货币政策带来过度货币增长和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收入分配恶化、僵尸企业和延迟经济结构调整、对其他经济体负面外溢效应等观点。总体而言,宽松货币政策对推动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宽松货币政策质疑的观点不乏洞见,但是或缺乏证据支持,或缺少通盘考虑。宽松货币政策会伴生负面后果,但任由经济陷入长期停滞危害更严重,宽松货币政策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结果。为什么面对经济危机,各国央行都会首选宽松货币政策?其实,这是经济学家从历史上多次应对严重经济危机的实战中总结出的经验。今天,中欧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斌与我们细数历史上数次惊心动魄的经济危机及其教训;他还告诉我们,技术、政策和预期是影响经济拐点的三个深层原因。
经济萧条是指当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或者实际GD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超过10%时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是实际GN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经济萧条,除了产出剧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随着长时期的企业普遍破产、高失业率、企业信心降低和低投资。经济衰退是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它同经济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狭义的“经济萧条”特指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其的含义也为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
经济大萧条所伴随的现象:
1.股票市场暴跌;2.经济损失;3.失业+工资很低;4.商品积压和生活日益贫困。
⑤ 请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说明经济萧条时,可以采用哪些经济刺激政策
当经济萧条时,可以采用拉需求,货币供给,债券等手段刺激政策。
⑥ 当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时应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
济萧条但不太严重时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搭配使用;出现通胀但不太严重时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搭配使用;严重萧条时采用“双松”的配合方式;经济严重通胀时采用“双紧”的配合方式。
一、经济萧条:当经济衰退连续超过3年,或者实际GD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负增长超过10%时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是实际GNP(实际国民生产总值)至少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二、经济萧条,除了产出剧烈降低之外,通常伴随着长时期的企业普遍破产、高失业率、企业信心降低和低投资。经济衰退是工商业低落的一个温和的形式,它同经济萧条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程度上较弱,持续时间也较短。狭义的“经济萧条”特指美国1930年代的大萧条。
三、观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来确定“经济萧条”和“经济衰退”的不同。任何经济衰退期,真实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超过10%,就可视为“经济萧条”;或者经济衰退持续3年以上,亦可视为“经济萧条”。而“经济衰退”中的经济下跌却不会那么严重,持续时间也没有萧条那么长。按照这一标准,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符合两个条件:1929年8月至1933年3月,美国大萧条的第一阶段中,实际GDP下跌了近33%;1937年5月至1938年6月,美国大萧条的第二阶段中,实际GDP下跌了18.2%。
四、大萧条是美国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中第一阶段经济萧条持续时间达43个月,在时间长度上仅次于19世纪的1873美国铁路危机(1873-1879),持续了65个月之久。
⑦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该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 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
当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原来是平衡的,这一政策会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已经超过总供给,这一政策将使两者的差额进一步扩大。
(7)经济萧条应用什么经济政策扩展阅读:
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
将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⑧ 当经济出现萧条情况或严重通货紧缩时,适宜采取什么政策
当经济出现萧条情况或严重通货紧缩时,适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组合也称双松的经济政策。
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是货币政策的一种,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央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扩张性货币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相反。
拓展资料:主要具体措施
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央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央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央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央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直接信用管制:它是央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⑨ 当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时应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
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反之出现经济通货膨胀不太严重时则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配合使用。而经济严重萧条时则是采用“双松”的配合方式,经济严重通胀时采用“双紧”的配合方式。
经济萧条:
经济萧条是以商业和普遍繁荣的长期而剧烈的衰退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状况,判断标准是:实际GDP负增长超过10%,或者经济衰退(实际GDP负增长)连续超过3年。
经济衰退的判断标准是,实际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
经济萧条与经济衰退的区别:
一个比较惯常的方法是观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来确定“经济萧条”和“经济衰退”的不同。任何经济衰退期,真实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超过10%,就可视为“经济萧条”;或者经济衰退持续3年以上,亦可视为“经济萧条”。而“经济衰退”中的经济下跌却不会那么严重,持续时间也没有萧条那么长。
经济通货膨胀:
经济通货膨胀是指整个经济的总价格水平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呈持续上升状况。某些商品的价格上升,并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因为它的影响可能会被其他商品的价格下降所抵消,从而总的价格水平并无变化。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市场货币供给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扩张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主要是通过减税、增加支出进而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财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支出的规模。当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原来是平衡的,这一政策会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已经超过总供给,这一政策将使两者的差额进一步扩大。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这种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过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所采用的紧缩货币的政策。中央银行将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旨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使利率升高,从而达到减少投资,压缩需求的目的。总需求的下降,会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降低通货膨胀率。
⑩ 在经济萧条和经济繁荣时怎样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两大政策基调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由于当前经济中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而财政政策在拉动需求方面明显比货币政策更为直接、有效,所以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财政政策寄予了更高期望,也做了更为细致的部署。
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1万亿的赤字规模上调,是有史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而按3.6%以上安排,则显示出政策还有一定弹性。特别国债规模略低于市场预期,应主要是考虑到银行和居民的承受能力,体现出财政纪律的约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考虑到当前财政收入压力较大,节流就更为重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严禁新建楼堂馆所,严禁铺张浪费。特别是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历史上中央本级支出同比负增长只在2016年2月出现过,今年前4月同比仅增长0.1%,转负只是时间问题。
强化阶段性减税降费。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同样体现出稳企业保就业的导向。
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
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除了国家层面的资金安排,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也是重要的资金来源。
“要通过政府作为带动和激发社会资本跟进,从而形成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机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22日在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表示。
“随着国外疫情持续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受到严重冲击,必须立足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稳定经济增长。”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他看来,当前,推动线上新型消费发展,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对提振经济动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