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时代如何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1、把握市场规律,优化长期发展战略
未来加快完善现代化经济体制,必须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国家发展规划的设计与实施,也必须科学把握市场规律,顺应经济发展大势。
2、鼓励适度竞争,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地方政府主导下各地大规模产业集群的崛起,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制必须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努力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借助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市场力量聚合各个地域和领域资源。其中,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应是重要着力点。
3、统筹国内国外,打造国际竞争优势
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是一个典型的政府与市场“交融互动、互补共荣”的过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的未来发展,仍然需要政府与市场的“交融互补”。
政府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开发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着力点,必须面向新的国际竞争格局进行协调升级。同时,争取国际话语权、规制跨国资本行为以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也同样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双重智慧和力量。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整体战略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现代农业在第一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产业布局合理的产业体系。
十九大报告明确强调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化解产业空间布局上的不平衡问题,要求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以协同发展的方式实现“区域协调”。此外,空间布局上的优化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使创新引领和城乡发展统一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中,三者交互融合,才能构成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战略。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⑵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所阐述的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是基于深刻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后提出的。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内需要不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对外需要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其落实的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通过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提升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要求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是与发展环境密不可分的。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战略机遇期的挑战因素明显增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压力加大。
国际方面,近期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但进程缓慢,国际市场持续震荡。受欧债危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等的拖累,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实现强劲反弹。在原有需求动力减弱的背景下,许多国家纷纷谋求通过经济结构调整拉动增长,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态势显现,新兴行业和技术创新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国内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发展程度的加深,我国的传统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在外需增速放缓的同时,国内的综合成本却持续上涨,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明显增强,盈利空间急剧缩小。此外,创新能力不强,研发能力有限等问题也制约着中国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
“我们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经济转型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努力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出口投资拉动型向内需导向型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从低质低效行业向高质高效行业的转移,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与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也需要政府转变管理经济的模式,在发挥好宏观管理和指导作用的同时,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开展以市场为基础的生产要素与结构调整,积极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有效配置中的关键作用。
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先决条件
三十年多前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排除了思维模式的障碍,逐步拆除了体制上的桎梏,让社会生产力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中解放出来,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我们无论是在经济结构、增长方式,还是在区域差异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此前的改革潜力已逐渐释放,需要新的动力。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的显着变化,我们急需新一轮的改革,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新的对内对外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与制度保障。
(一)营造平等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以适应和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目前,市场还存在部分行业缺乏竞争,政府对经济活动直接干预过多、过度监管与监管不到位并存等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合规经营还有待提高。我们应该通过有力的改革举措,切实打破垄断,增强竞争,尤其为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通过优胜劣汰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增强企业生存竞争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公司,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和发展活力,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良性市场格局。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这要求我们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要牢牢把握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本质,积极建设和运用好金融系统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经济的整体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这次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了有些西方发达国家发生的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脱离实体经济的严重恶果。我们要以此为戒,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需求,积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通过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体制问题、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深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有针对性的金融改革措施,有效疏导实体经济发展瓶颈,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处于相对初级阶段,资金的利用效率还不是很高。在做好金融监管,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和推进有益的金融创新,维护金融业的活力与竞争力,提升其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构建有效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
(三)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创新将是中国经济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造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鼓励与保护市场的创新能力,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健全相关法制环境,实现对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把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到创新发展上来。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抓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我们要通过快速提高创新能力,转变中国经济过度依赖要素数量投入的状况,不断提高资本投入的技术含量和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加快向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上游移动,保证中国在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竞争中处于优势。
三、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一提法体现了我国更加积极主动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更加重视开放的质量与效益,顺应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凸显了内外统筹的科学发展思路。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看,此次提出的“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与以往的“扩大对外开放”相比,强调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当前,我们需要努力转变对外经济粗放型发展的模式,引导企业出口从传统的竞争成本向竞争技术与品牌的转变,扩大高附加值产品和自主品牌的出口比例,鼓励企业提升科研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中国创造”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经济效益,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实现对外经济的高效益、高质量发展。
在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坚持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理解和尊重合作方的利益诉求,积极寻找利益共同点,推动与经贸伙伴的相互开放和务实合作,不断拓宽外部空间,为我国的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⑶ 如何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用以下方法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向管理要效益。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管理是否顺畅和有效将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比如:进行财务管理时,需注重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安排资金周转和财务审计等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注重合理人才的培养、激励和储备等等;进行销售管理时,需注重产品与市场的有效结合点、销售方法的有效性和市场信息的掌控等等;进行装备能源管理时,需注重对设备的点检和维护管理、经济型状态预知维修管理、改进和大修管理等等;进行生产工艺和流程管理时,需注重工艺的改进、流程的优化、节能降耗方法的应用等等;进行安全管理时,需注重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工作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辨识与控制等等。
二、建立企业完全成本管理体系,向完全成本要效益。比如:建立三全成本管理体系,即全员、全系统、全方位推行成本管理;进而加强对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和行为规范;查找和分析影响产品完全成本构成的因素;全系统地推行成本责任制;应用完全成本管理系统中的有效方法寻求成本改善空间和进一步降低完成成本。
三、根据自身企业特点,适度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向规模化要效益。目前,向规模化要效益的企业比比皆是,但对于自身企业能否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要考虑众多因素,比如:考虑自身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与前景、考虑自身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考虑企业的利润空间等等,做好充分的调研、研究、分析和评估等,方可决定是否向适度的规模化要效益。
四、优化产业结构,开发合适的产品和服务,向产业结构要效益。比如:发展良性的循环经济;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开发合适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五、依靠科技,采用先进技术,向科技要效益。比如:通过自主开发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赢得核心竞争力;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工作方式方法的现代化,赢得市场先机和增加产品的附价值。
六、注重营销策略和手段的创新,把握市场脉搏,向市场要效益。
比如:通过有效的方法,及时了解市场上产品价格的波动,合理营销,使得企业自身产品卖高价。
七、拥有高素质的企业经营者,向企业带头人要效益。因为企业带头人的素质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并对企业管理有重大影响,进而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构成潜在的甚至直接的巨大影响。
八、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向产品质量要效益。比如:借助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化和有效性,来提升产品的质量;通过掌控原材料的质量、精细化生产、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等来提升产品的质量。
九、对于部分企业的产品单一而且发展前景不乐观的,适度考虑深化改革,发展多种经营,向经营策略要效益。结合自身企业实际状况,适度开展改革和运营转型,在发展多种经营之前需要充分调研和研究,切不可盲目或不切实际地进行,需要注重近期和长期有效结合,更要贴合实际。
十、向修旧利废、小改小革、节能降耗要效益。
十一、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向员工要效益。员工素质直接决定工作水平,员工又是直接作用于产品的操作者和执行者,所以员工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等各方面有着重大影响。通过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影响和深入,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进而使得员工从思想意识、工作水平、合理化建议提交和创新的开展等各方面发挥有效和积极作用,实现效益新的增长点。
总之,企业结合自身特点,有选择性地考虑和应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为获得更大利润做出积极努力。
⑷ 如何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能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这个东西不单单发生在经济管理领域,在政府的其他单位和部门也一样。现在政府单位工作效率低下,敷衍拖沓,人浮于事,最根本的原因是制度层面问题,也就是用人制度的设计不合理或者说改革的不彻底。
个人始终觉得以公司管理的制度和理念来管理一个国家,是同样适用,尤其是跨国大型企业型。不同的是任何国家都存在特权阶级,一个社会制度的改革必定牵涉到特权阶级的利益,这也就是改革不彻底最大的原因。
要提高政府经济管理效能,首先要从用人制度和管理方法上彻底的改革。
⑸ 论提高我国政府经管效能的途径有哪些
第一,转变经济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效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效果之所以差,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管理范围、内容过于宽泛,政府几乎是无所不管,结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实现职能的方法、方式单一僵硬,完全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的行政管理方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提高政府管理经济的效果,首先必须从内容和方式上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从内容看,我国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是制订和执行宏观的调控政策,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要培养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国有资产和监督国有资产经营,实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在实现职能的方式上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经济职能从内容和方式上的转变,实质上也是政府职能的转换与提高。一方面,政府把不该管、管不了或管不好的职能转移出去,该由企业承担的职能转交给企业,该由市场调节的职能转由市场调节,地方政府能管得更好的一些职能则下放给地方;另一方面,政府履行好该承担的和能够承担的职能。这样做既各得其所,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又有利于集中政府的精力,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管理经济的有效性。
第二,引进法律机制,保证政府决策质量。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与此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把法制机制引进政府的决策程序,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程度,确保政府的决策质量。法律机制包括了立法机制和司法机制,引进立法机制,可以使政府决策做到:其一,符合法律规定的权限。政府只能就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的事项作出决策,不能超越权限作出决策。其二,符合决定程序。政府决策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如该由集体讨论决定的就要集体讨论决定,应当在某日内作出决定就不超过这一时限,等等。其三,符合法律规定。政府决策不能与法律规定相冲突,对于法律禁止的事项,政府就不能作出许可的决策,对于法律鼓励的事项,政府就不能作出禁止的决策。其四,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政府决策失误,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包括政府机关领导人的政治责任,政府机关领导人或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等等。引进司法机制,建立政府决策的准司法制度,可以保证政府决策的公正性和各种利益主体的平等性,以及处理利益冲突程序的确定性。如:(1)决策听证的准司法制度。即政府在进行决策时,邀请利益有关各方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出席决策听证会,让他们各抒己见,并展开辩论,最后再作出决策,使决策能最大限度地包含各有关利益主体的意见。当政府就社会公共利益作出决策时,由于涉及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因而特别需要这样的决策听证制度。(2)仲裁、调解的准司法制度。它适应于政府就有关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作出决策。由于当处理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时,只有充分体现当事人的自由意志,才能得到最有效的解决。因此,政府就经济主体的利益冲突进行决策时,应当尽可能采取仲裁、调解制度,尽量避免适用行政裁决制度。(3)接受司法审查的制度。它适应于政府就有关维护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事项作出决策。当作出决策的政府机关或其工作人员与决策发生利益关系,或者认识发生偏差,从而导致决策失误,损害当事人的利益时,很需要有一种救济程序,即能提起不服行政机关决策的当事人与决策过程的准司法程序,使政府就有关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事项作出的决策,接受司法审查,而且一旦行政机关作出错误的决策,给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还应予以赔偿。行政诉讼制度和国家赔偿制度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在行政决策与行政诉讼之间,还有行政复议制度,这是行政机关借鉴司法制度而建立的自行处理当事人就行政机关对维护社会经济生活正常秩序的事项所作的决策不服提出申诉的准司法制度。总之,在政府决策的过程中,引进法律机制,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⑹ 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要着眼于坚持问题导向。
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
2、要着眼于推动创新发展。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要解决好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要着眼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
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这场攻坚战。
4、要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本目的。如果发展不能满足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这样的发展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6)如何提高经济体系整体效能扩展阅读:
现代化经济体系构成:
1、政府宏观调控为主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基础,大健康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升级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的智慧经济理论体系与智慧经济形态。
2、以大健康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形态作为核心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单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转轨,而且是经济学范式转换。
3、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科技驱动代替要素驱动,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型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与排放污染“脱钩”,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经济模式。王辉耀表示,
⑺ 如何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修二。
2、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毛概二。
4、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2.2018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
3.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4.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大的支柱,十分重要。
5.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6.运用创新的力量引领国家持续高效发展,驱动作用。
7.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的振兴很重要,国家才能够协调发展,一同进步,缩小贫富差距。
8.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走出去”才能更加看到自己的不足,继续发展和建设一带一路,推动周边经济发展。
9.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加快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努力破除原来旧体制的弊端。
⑻ 试论述政府提高经济管理效能的途径有哪些
要提高行政效率,应主要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一、科学地界定和划分政府职能 建立一个社会组织,在于其能够适应社会的一定需要,实现一定的社会职能。只有完成了社会赋予组织的历史使命,才谈得上组织的高效率。一个国家的政府,是管理国家政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其职能包括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职能。较好地完成了这些职能,就是高效率。如果某一项政府职能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去实现,那就是政府职能不完备;如果政府机关超越职能范围(如本应该由企业承担的职能却被包括在政府职能当中),那就是职能的超越。无论是职能不完备还是职能超越,都不能带来行政管理的高效率。此外,政府内部的职能分工也是十分重要的,职能划分不清不可能有高效率。所以,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必须科学地界定政府职能。 二、优化政府组织要素 政府组织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按照系统论的观点,系统就是由若干个要素通过一定的结构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政府组织的基本要素及其合理状态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组织目标——明确。目标明确才可能正确建立组织结构体系,才能科学划分权责范围,在更大的组织系统中有效地发挥本组织的功能。反之,如果组织目标不明确,在实践中就会出现有“衙门”不办公、有“神”不显灵的现象,造成机构重叠、职责混淆,引起部门之间的纠纷。因此,明确的组织目标,是行政组织的第一个要素。 2、职位设置——精干。行政组织是由一系列的职位构成的,职位设置应该做到精干,否则,行政效率很难提高。 3、权责分配——合理。任何行政组织都有一定的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权责分配是指一定的行政组织依据工作需要对内部不同行政职位的不同权力与责任所进行的规定。合理的权责分配则是指一定的行政职位所拥有的行政权力与所承担的行政责任之间的正比关系,即权愈大责愈重。在权责分配合理的机关里,每一名组织成员都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工作权限,同时担负相应的工作责任,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和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4、人事调配——恰当。人是组织的活的灵魂,有了人才有可能实现组织目标。作为个体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特定的行政机关根据自身行政事务的性质和行政管理对象的情况,有选择地吸收和调配人员是十分重要的。 5、财物数量——适中。一个行政机关要开展行政管理业务,除了人力条件外,还必须具备基本的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包括经费和办公设备两部分。一般来说,财物数量要适中。如果财物数量过大,就会影响国家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而且会促发机关崇尚豪华的习性;如果财物数量过小,则可能妨碍机关日常行政工作,抑制行政组织的发展。 6、运行程序——科学。行政组织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要有一定的办事程序、信息流程等,仿佛工厂车间的工艺流程一样。行政组织的运行程序,要采取科学方法加以规范,要考虑如何减少中间环节,以提高行政效率。 7、组织法规——健全。国家行政组织是执掌公共权力的特殊组织,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以保证行政组织依法行政。法规制度不仅是国家行政组织实施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使之行之有效的根本保障。可以说,法规制度健全与否是行政组织健全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 三、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关键在人。”有了优秀的、积极的公务员,必然能够创造出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国家公务员制度必须注意贯彻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1、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选拔任用行政人员时,出于公心,以德才兼备作为唯一标准,反对任人唯亲。德才兼备就是要求行政人员既有德,又有才。只有坚持按德才兼备的原则来选拔任用行政人员,才能保证行政人员素质的优化,保证政府的高效能。 2、扬长避短、适才适用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使用行政人员时,首先要看到其优点和长处,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这些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他们的缺点和短处,则应尽量避开,并在可能的范围内给他们提供有利条件,促其克服短处。同时,要根据每个行政人员的才能、知识、品德、身体等条件,安排最适合的岗位,做到适才适用,避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事的最佳配合,使事得其人,人尽其才。 3、考试考核、晋升唯功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行政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绩和贡献等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以其工作成绩和贡献大小作为评价、奖励、晋级、晋职的主要标准。实行考试考核,是反对任人唯亲,保证行政人员素质的有效方法;晋升唯功是调动行政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措施,给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干练人才搭起了向上攀登的阶梯。 4、智能互补、结构合理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根据各种组织、部门和单位的不同需要,把具有不同年龄、专业、能力、特长、心理特征的行政人员科学搭配,从而组成最佳行政人员和领导班子的群体结构,保证行政工作的协调进行。 5、不断更新、合理流动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更新行政人员的专业结构和知识结构,根据行政人员的年龄变化搞好新老行政人员的合作交替,并支持行政人员的合理流动。 6、依法管理、用人与治事一致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同时,赋予行政首长相应的用人权力,做到管事与管人、用人权与治事权的统一。 四、建设高素质的行政领导者队伍 行政领导者是行政活动的主体。建设高素质的行政领导者队伍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径。根据行政领导者所担负的职责的需要,行政领导者素质必须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政治素质。具体包括:(1)掌握马列主义的理论,并运用其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处理实际问题;(2)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并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4)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又要实事求是;(5)在领导工作中贯彻民主集中制。 2、品德素质。行政领导者必须具有良好的品德:(1)勤政为民、大公无私、清正廉洁的情操;(2)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能和意见不完全相同的同志合作共事;(3)联系群众、艰苦朴素的作风;(4)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3、知识素质。领导者知识素质是提高领导效能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领导工作日趋广泛和复杂,要求行政领导者具有渊博的知识素质:(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2)熟练的专门业务知识;(3)系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知识等;(4)外语知识。 4、能力素质。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本领。对行政领导者来说,最主要的能力应包括:(1)获取信息的能力;(2)综观全局的分析思考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和各方面的细微变化,并能正确地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本质和要害;(3)多谋善断的决策应变力,能够权衡利弊,正确及时地做出决策,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策略;(4)统筹兼顾的指挥协调能力,从大局出发,综合协调人力、财力、物力,争取最佳效益;(5)知人善任的组织人事能力,善于识别自己的部属,并把他们组织起来,合理使用;(6)能讲会写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领导者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5、心理素质。行政领导者心理成熟度与工作成就是一致的。作为行政领导者,要具有:(1)坚毅顽强的意志,工作受挫时不气馁,并善于吸取教训;工作顺利时不自满,并善于总结经验,争取更大的成功。(2)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制力,遇事不乱,临危不惊。(3)大胆主动,以带动整个组织积极努力地工作。(4)综合平衡的气质。(5)强烈的创新意识。 五、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 政府行政决策正确是行政管理高效率的基础。而要做到正确决策,讲求民主和科学是基本的要求。具体说来,以下几点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1、完善行政决策体制。科学决策首先要有科学、健全的决策体制。行政决策体制是指承担行政决策的机构与人员所形成的组织体系与权责分配制度。一般应包括信息系统、咨询系统、中枢系统等。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一方面应着重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应注意进一步完善咨询系统,更好地发挥咨询系统的作用。 2、规定合理的决策程序。建国以来,我们很多决策失误,都是由于没有经过合理的决策程序造成的。这里的决策程序,一是指逻辑上的程序,二是指法律上的程序。逻辑上的行政决策程序一般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审查四个阶段。法律上的决策程序是指一国法律所确认的行政决策的必经步骤。我国应该制定《行政程序法》,以规范政府的决策行为。 3、扩大群众的参与。广大人民群众是决策的参与者,他们最关心政府的行政决策,而且,在他们之中,蕴含着无限的决策智慧。所以,行政决策应尽量向群众公开,听取群众的意见,取得群众的支持。 4、确立行政决策责任制。决策者拥有决策权力,同时必须承担决策责任。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如果拥有权力,而责任不明,就会滥用权力。所以,要唤起决策者的责任心,就必须确立决策责任制。对于行政决策失误,特别是由于官僚主义、违反决策程序造成的不应有的决策失误,要追究决策者的政治、法律责任。只有到建立起对行政决策失误的追究责任制度之日,才是行政决策真正走向科学化之时! 六、确保政府行政执行工作的准确快捷 一般来说,行政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行工作的速度,执行速度快,效率就越高;执行时拖拉积压,贻误时机,效率就低。当然,要求快捷,并不是简单图快,操之过急而不能准确实现决策目标也是要不得的。所以,全面把握以下一些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1、准确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决策执行人员吃准吃透“两头”,一头是行政决策目标,一头是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工作要求,保质保量,使决策目标一步步地变为现实。如果对决策一知半解,对基层情况不明,执行中必然会偏离决策目标,不但实现不了目标,反而会造成损失。 2、迅速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决策执行不能拖拉、积压和欠账,要如期圆满地实现决策目标。决策执行需要雷厉风行,当然,这并不等于盲目求快。简单从事,急于求成反而不利于决策目标的准时实现。 3、条理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在决策执行中统筹计划,围绕中心工作,分别轻重缓急,妥善谋划先后顺序,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使各项工作忙而有序,协调发展。否则,就会忙忙碌碌,事倍功半,陷入事务主义之中。 4、督促检查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对决策执行过程中有无偏离目标、是否依法办事、是否遵循工作程序等进行督促、检查、考核,以保证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七、建立能够及时纠偏的有效的监督控制机制 由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公务员素质的参差不齐,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现失误、漏洞甚至犯错误都是可能的,需要及时加以补救。如果对出现的偏差视而不见,或见而不究,就可能偏离预定目标,降低效率。因此,当目标实施和预期目标之间出现差异时,及时的纠偏就是补救的唯一措施。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控制机制,能够及时地发现偏差,并针对偏差采取正确有力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圆满地实现目标,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率。 八、逐步实现行政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管理方法是行政效率的软件保证。在继承和发展我国的传统行政管理方法的同时,必须大力推广运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行政管理方法。管理技术手段则是行政效率的硬件保证。 政府公务员有责任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和方法,以创造出令人鼓舞的行政管理的高效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⑼ 如何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管理,从管理对象上看,分为人、物及信息,于是企业管理就具有了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特质。人是各种资源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企业的发展必须合理配置人、财、物,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资源配置的核心。
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保持较高的赢利水平,必须树立成本管理理念,取得成本优势。也就是说,加强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进一步提高企业科技水平,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企业具备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先进的生产工艺,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降低成本消耗,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加大投资,购买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
二是企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企业提高企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企业才能降低成本消耗,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各项政策措施的不断出台,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到了关键时刻,
首先我们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形成提高质量人人有责的风气,企业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以质取胜,只有质量才是我们的根本。
其次,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体制。企业法人作为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第三,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机制。质量管理必须严字当头;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有效的质量创新技术。
⑽ 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能边界,纠正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其中的重点内容包括:政府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以维护市场规则、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己任;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管制,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为各种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发育和成长;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低收入阶层和困难群体构筑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网;调整和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府指导、支持力度,追求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实施宏观管理的制度创新,发展和健全间接调控经济运行的管理体系。我国政府在制定实施赶超战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等方面责无旁贷,但在具体方式上,必须坚决摒弃计划经济体制下直接干预、大包大揽的做法,转为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的税收、国债、折旧率、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引导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向、流量和市场主体的行为。应当认真总结我国1993年以后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和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显着成效的经验,深入分析宏观管理与调控中仍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经济预测与规划、政策研究与方案设计、决策程序与责任制度、机构合理精简与提高效能等方面,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宏观管理体系。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政府公职人员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这些都需要以相关的制度创新来统领,如政府公共信息披露制度、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政府项目可行性论证制度、公职人员考试与考核制度等都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积极探索政府调控方式的创新。财政投融资、贴息、信用担保等与市场兼容的政策倾斜做法,是在向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宏观管理体系转变中需要特别重视的方式方法创新,应当积极探索,逐步健全。在不少准公共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还应试验和推行BOT、TOT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乘数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市场经济内生性力量的成长和壮大。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着力将阶段性的反周期操作与长远的、更具根本性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深化紧密地结合起来,以谋求通过化解深层次矛盾支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下一步,还应考虑引入多样化的政策手段,如必要的结构性税收减免和税制改进,以及积极稳妥的金融市场化措施等。
高度重视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力求通过统筹兼顾的宏观管理与调控,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应当坚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进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大思路,一方面应在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导向下,鼓励发达地区乘势而上,鼓励社会成员在公平竞争中正当致富;另一方面应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托底,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运用一系列的转移支付政策与税收再分配政策,适当调节地区间、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和扶助困难群体,促使经济增长的成果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
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应抓住完善政府、完善企业、完善法规、完善环境四个关键环节。
完善政府,是指把政府建设成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完善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政府职能转变走向新阶段的标志。
完善企业,是指使企业(也包含各类市场经济组织)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成熟企业。为实现这一点,需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是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企业自我完善,解决好管理模式、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问题。
完善法规,是指进一步完善有关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方方面面的经济法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完备的法制条件。我国已制定了市场主体行为的法律制度、市场管理秩序的法律、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劳动及社会保障的法律等30余部专门法律。
完善环境,是指健全市场经济运行的环境。主要包括: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环境;生产要素市场化环境,即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价格按市场供求来形成的条件;企业融资的市场化环境,即利率和汇率由市场形成、资本项目完全可兑换;交易活动自由、市场中介独立、内外资企业享受平等待遇的贸易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