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客观全面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此时的经济全球化才是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②世界贸易迅速增长和多边贸易体制日趋完善。世界贸易量年均增长率远远高于世界生产的增长;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使全球贸易进入了一个更加法制化、更加秩序化的新阶段。③国家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达到空前的规模。④金融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 年代以来,涵盖国际流通过程和国际生产过程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其主要表现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迅速;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在全球扩张;金融活动全球化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⑥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作用不断加强。具体的说是。西方八国首脑会议是发达国家经济协调的主要机构;世界银行:①国际分工由垂直分工为主进入以水平分工为主的新阶段。⑤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即侧重于产品型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工艺流程的分工,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因此,才是“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动力,以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为载体而进行的一场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调整
⑵ 《参考消息》与《环球时报》比较如何
环球的文章就是让外国人乐呵 让中国人愤怒的 因为假话太多了 外国人看了觉得搞笑 中国人看了觉得天天被欺负
⑶ 有哪些看全球经济新闻之类的app
新浪财经App、财经网、
财新
第一财经
ft中文网
36氪、虎嗅、钛媒体、华尔街等等十大财经新闻
⑷ 全球经济金融动态报道详细的媒体有哪些
和迅网 这是国内证券最权威的网站,一般的咨询都可以找的到,也是政监会合作的网站。
新华网 新华通讯社的官方网站。
还有其他的网站,像大型证券公司的官方网站等等。
还有就是政监督会的网站 这上面都会发布一些政策面的信息,偶尔也要看看。
(网址不让输入,你只能自己去网络搜索了)
还有就是各大主流媒体,像中央2台早7点的财经新闻,中午12点的新闻,这都是必要的信息收集手段。
关于报纸我一般是不看的,每天的精力有限,况且网站上都有。
关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可以参考一下
一、公司的经营状况。
1、公司资产净值。一般而言,每股净值与股价保持一定比例,即净值增加,股价上涨。
2、盈利水平。公司业绩好坏集中表现与营利水平的高低,公司的营利水平是影响股价的基本因素之一。一般情况,公司营利增加,股息也会相应增加,股价上涨。但股价涨跌和公司营利并不是同时发生的,通常,股价的变化先于盈利的变化,变化幅度也大于盈利的变化幅度。
3、公司的派息政策。股息与股价成正比。
4、股票分割。分割往往会刺激股价上涨。
5、增资和减资。这要看是什么原因增资和减资,如果企业业绩很好,就意味着增资会增加公司经营实力,会给股东带来好处股价不仅不会跌还会增长,反之则会下跌。
6、销售收入。股价的变动一般也先于销售额的变动。
7、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变化。
8、主要经营者更替。
9、公司改组或合并。改组和合并后是否能够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是决定股价变动方向的重要因素。
10、意外灾害。不可人为的灾难让公司所受损失得不到赔偿,股价会下跌。
二、宏观经济因素
1、经济增长。一般来说,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它们的股价会上涨。
2、经济周期循环。股价变动要比经济景气循环早4-6个月。
3、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贷资金减少,市场资金趋紧,股价下降,反之股价上涨。
(2)中央银行通过采取再贴现政策手段提高再贴现率,股价下降;反之上涨。
(3)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大量出售证券,收紧银根,在收回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的同时又增加证券的供应,是证券价格下降。
4、财政政策
5、市场利率。绝大部分公司都负有债务,利率提高,利息负担加重,公司净利润和股息相应减少,股价下降;反之上涨。
6、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之初,股价会上涨;在物价上涨之时,股价上涨;在通货膨胀严重物价居高不下时,股价会下降。
7、汇率变化。
8、国际收支状况。
三、政治因素。
四、心理因素。
五、稳定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安排
六、人为操作因素
⑸ 评价中国经济最客观,前瞻性最准确的网站
俺也想找到这样的网站,不过没找到一个你说的。俺只好找一堆。
http://www.cb.com.cn/deep/ 中国经营报 深阅读
http://wallstreetcn.com/america
http://cn.chinagate.cn/ 中国发展门户网
http://news.fx168.com/ 外汇网
http://www.21cbh.com/channel/economy/qqjj/
http://finance.qq.com/gjcj.htm
http://www.jjckb.cn/list_sj.htm
http://www.jjckb.cn/
http://jjckb.xinhuanet.com/ 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
http://economy.caixin.com/
http://www.ce.cn/macro/
http://finance.huanqiu.com/world/
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
http://www.smm.cn/
http://intl.ce.cn/
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 新华财经
http://finance.china.com.cn/news/gjjj/index.shtml
http://finance.chinanews.com/#gj 中国新闻网
http://finance.takungpao.com/ 大公网 财经
http://intl.ce.cn/sjjj/qy/ 国际经济
http://finance.cnr.cn/ 中国广播网
http://wallstreetcn.com/ 华尔街见闻
http://www.51report.com/ 产业洞察网
最后写成bat ,有时间就点一下,同时打开多个网站来看。
没时间来看那么多,也没有辨别能力来分析真假,有用与无用。这是个大问题。
俺只能继续积累经验了。
⑹ 哪个经济新闻网站比较客观快速
财新网、经济观察网和路透社的消息都比较客观快速。
1、财新网
为中文读者提供世界热点地区经济新闻,突发事件报道,宏观经济报道,深度分析,观点评论和生活时尚资讯
路透中文网是汤森路透集团专为大中华地区推出的全中文网站,以全球化视野,多媒体格式向中国商务人士及个人投资者提供在线综合财经信息、深度报道和全球金融市场资讯服务。“汤森路透”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和数据提供商。路透中文网为中文读者提供世界热点地区经济新闻,突发事件报道,宏观经济报道,深度分析,观点评论和生活时尚资讯。
补充——权威资料:
1、2010年12月,财新网被《新周刊》2010网络生活价值榜评为“年度最有价值网站(传统媒体)”。
2、路透通讯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行。路透提供新闻报导给报刊、电视台等各式媒体,并向来以迅速、准确享誉国际。
3、资料来源: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⑺ 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是什么
第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相互适应性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政治压力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如何维护和改革WTO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挥其“安全阀”的作用,努力使贸易保护主义处于可控的状态,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必须共同关心的问题。
第二,从本世纪头10年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来看,人们对全球经济的关注重点已经不是传统货物和服务贸易等多边规则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问题,而是诸如气候、环境与贸易、全球经济信息化与贸易等充满挑战性的新议题。这一新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将使多边贸易体系出现扁平化的趋势,贸易规则的磋商、制定和实施将不可能在世界贸易组织单一平台进行,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甚至非政府机构将参与到各类与贸易有关的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来。
第三,由于目前发达国家仍然在全球性跨国公司的数量和实力以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等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长期以来全球多边贸易规则对发达国家贸易规则体系的路径依赖,因此,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发达国家的贸易规则体系仍将在全球多边贸易规则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⑻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要却具体客观,有说服力)
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它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新的科技成果在全世界更快的传播,让世界各国人民都有可能享受生产发展的成果。 (2)同时也应看到,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在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这也使得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3)我们既不盲目的赞同或反对全球化利大于弊的论断,也不轻率一般的赞成或反对全球化弊大于利的论断。 经济全球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关键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己,主要取决于以下几点: ①对全球化有没有全面的和足够的认识。②对全球化给本国带来的利弊得失有没有符合实际的估计。 ③对本国融入全球化有没有充分的准备。④有没有趋利避害的切实措施。>>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如同一把"双刃剑",它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许多机遇,一是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 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是中国入世后,这方面的促进是明显的。 二是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增加,再加上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是我国能够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 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2002年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直接利用外资最多的国家。 三是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转移的机会, 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是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 四是可以利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等。然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 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态度,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正确政策,发展自己。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做好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的各项工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另外,还可以参考: http://hi..com/wslm1121/blog/item/5b28ffc3500aaa1c0ef477bd.html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侵害的有机整体。 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经济全球化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除了正视和积极参与之外,别无选择。 中国要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关系这是因为①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国际化的客观要求。(提供市场、调济余缺、加强交流与合作)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1)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要求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调济余缺、发挥比较优势、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看)。(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 正确认识国际贸易中的不等价交换 (1)含义:在国际贸易中,商品交换要按照商品的国际价值交换。而不等价交换,就是指价格背离商品的国际价值而进行的交换。 (2)要弄清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形成的原因。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交易的一方凭借其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使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背离商品的国际价值。比如,在政治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援”、“经援”,强迫接受援助的国家以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买其产品,以低于国际市场的价格出售自己的产品;在经济上,发达国家是通过垄断进行不等价交换的。 (3)发达国家进行不等价交换的方法,主要是垄断不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商品的价格,不断扩大工业品和农矿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即垄断组织以垄断高价向不发达国家销售工业制成品,并以垄断低价购买其原材料和食品。
⑼ 经济类的报纸,要对国内的经济进行客观的分析,评论。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新闻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新闻,政治家已经敏锐地感觉到,执政党的声誉、威望,以及社会的稳定,取决于公众对经济的直接和间接体验,取决于他们对政府管理经济事务的直接和间接体验。与此同时,公众也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社会生活和新闻工作的“经济化”趋势。经济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领域或公共问题,影响着并越来越多地支配着传统的政治、文化等领域。经济新闻的急遽增多,大众媒介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则是经济化在新闻工作中的明显征兆。世界上权威的经济类日报《华尔街日报》在最近的几年跃升为美国发行量最高的报纸之一;我国经济新闻类传媒的种数和发行量的增长,以及同行之间竞争的激烈等等都在说明,当前世界新闻的流通中,占最大比重的是经济新闻。 但是,什么是经济?它既不是某个单独的实体,也不是能够抓得住的具体东西,它难以被清晰而准确地加以描述,进展过程也不容易测定。每个人能够直接体验的“经济”是很有限的和微观的;公众对大范围内的“经济”,很大程度是通过大众媒介来“感觉”的。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身外的“经济”是由新闻工作者构筑,是在报刊、广播电视节目、因特网中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报道会影响他所报道的经济;在特定时间内被传媒界定为经济新闻的重要事实,如果涉及公众的利益,那么记者及他们在讨论中的评价(包括访问各类专家),一般情况下也会对公众产生强烈的影响。经济新闻对公众的影响实际上会超出“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这一层次。在传播的积累中,大众传媒已经成为每个人或其家庭经济生活经验以外的“大经济”的认识来源。 一、改变过时的对外经济报道思维 一个国家的传媒关于经济的报道,对于外部世界来说,绝对是这个国家最主要的信息。这个国家的经济在国际市场上的运转,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传媒到位的全面报道、准确的预告和理性而冷静的分析。如果我国的对外经济报道,还是报告大好形势,还是片面叙述自己的立场,还是把一切不利于我方经济发展的外方的政策和国际经济诉讼或制裁概括为“挑衅”,那么我国经济将遭遇由于传媒报道不能适应新形势而带来的损害。因而,我国对外经济新闻首先要养成客观、公正报道的职业意识,摒弃过去“新闻,旧闻,无闻”的思维方式,在我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承担及时公开经济政策信息、公开重要经济信息的职责,这也是在贯彻世贸组织“各国政策透明”的原则,树立我国传媒在国际传播中的公信力。 我们要习惯世贸的国际交往原则,而不是单纯以是否涉及我方作为选择新闻事实的标准。现在我们过多的关注涉及我国利益的经济事件,加大报道分量,忽略没有(其实这种“没有”是暂时的,当今世界上的任何重大经济事件都会波及到我国)涉及我国的重大事件。这样,由于报道欠全面,对我方企业会造成误导,以为全世界都在关注自己,而外方则会对我方的报道不以为然。减少“夜郎”眼光,放眼全球,我们的对外经济报道需要这样的视角转变。 经济报道的非客观,其实归根到底对我们自己不利。例如人家对我国某一商品进行反倾销,我们就当作“负面”新闻看待。其实,世贸条款中关于这方面的“不利条款”是为了遏制压价竞争,促进行业自律。我们也有同样的权利反人家的倾销。这个原则给了中国企业另一种可能性:证明自己在制造、生产和销售产品方面如何具备市场经济条件,没有拿国家补贴,没有恶性竞争,没做假账。如果这些可以被证明,我们就赢得了使用国内价格或成本的合法性。三年来我们在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案例,但报道不多。 当然,我们的对外经济新闻在总体上仍然要有立场,但是这种立场不是说套话,更不能主观,而是以事实说明我国如何在认真贯彻经济原则。例如:加入世贸以后的国内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何拥有了平等竞争的机会。我国不少地方建设“阳光政府”,不也是贯彻世贸原则吗?但是,这类报道也不多见。我们的报道只看重吸纳了多少资金,忽略更重要的环境因素。即使这类多少带有宣传色彩的报道,同样要实事求是,存在的问题不应回避。我们过去只想到如何应对国际舆论,现在应该改变观念,而要学会充分借助国际舆论,造成一定的压力,促使我方企业遵循国际规则。 英国媒介经济学家加文谈到,“在记者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对经济的看法的地方,他们更加成为几乎是经济的一部分,并且更加成为广泛的政治游戏中重要的、间接的游戏者。他们不只是观察员和记者,他们能够影响他们试图报道的经济”。正由于如此,我国的对外经济新闻报道,社会责任也异常重大。 二、国内经济新闻报道要成为我国经济的良性推动力 就国内经济新闻报道而言,现在主要的问题是缺少从WTO成员国角度,站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报道国内经济新闻。体制上,我们的一些报纸的经济新闻版,还以机关报的模式组稿;有的经济类传媒,以办综合性传媒的模式主办专业传媒;有些经济类报纸忽视借鉴经济类传媒的经验,相当程度上是在炒作经济新闻,情绪化成份较高。 现在衡量我国一家经济传媒成熟的标志,要看其两方面。第一,它是一种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良性推动力量。它能够强化对市场的研究,关注的问题与我国经济的“问题单子”对位,甚至与国际经济的“问题单子”对位;它能够正确的引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它能够及时发出我国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预警。第二,它在我国经济传媒中是一种健康的精神力量,基本独立于利益集团之外,是经济新闻的敏锐的观察者、仗义的执言者和理性分析的推动者。 然而,现在我国的不少经济类报刊受到广告客户的利益牵制,很难成为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仗义执言者和理性的力量。强调经济新闻摆脱广告客户的影响和理性化,是当前整体上改善经济新闻报道的两个要点。达到前者的状态,需要传媒自身在经济上能够自立,具备一定的自主权;达到后者的状态,需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业务经验的积淀。 我国的经济传媒要以WTO的原则报道面向国内公众的经济新闻,减少狭隘性。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方面的变化动一牵万,发达国家的传媒对这类新闻极为重视。一旦发生或即将发生重大的金融变动,通常在报纸要闻版头条或电视新闻节目的头条予以报道,接续的动态分析铺天盖地,时效性极强,各种媒介反应均很迅速,特别是通讯社新闻稿和在线网络新闻,其动作之快是以“秒”来计算的。反观近年世界上几次重大的金融事件报道,当时我国的媒介反应迟钝,没有及时给予充分的报道,只有不多的间断报道,报道重心仍在国内其他事情上。这不利于加强国民的金融意识与经济意识。国外关于金融的报道,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将信息综合化了,不再只以与本国关系大小作为稿件取舍的标准,而是从全球经济角度报道金融,不单纯就眼下事情讲眼下问题。金融领域的新闻已不是单纯的市场行情及相关信息,各种影响金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和世界各主要企业的经营情况、各国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年度报告、世界各国经济状况和各国货币情况等等,一报在手,或看过十几分钟电视新闻,全世界各地的市场基本走势,大体可以知晓。我国的经济传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恐怕还是免谈走向世界为好。 三、我国经济类传媒的知识结构需要及时更新 大众传媒上的新闻是面向大众的,可是我们的经济新闻,特别是金融新闻,版面呆板,术语连篇,只有专业人士和特别需要这类信息的受众才会接触,难有其他的接受者。国外的金融新闻稿件,大多是通俗易懂的,即使是高级报纸上的评论。看来,学习经济新闻的写作,仍然是新加入这个行业的人员培训的要点。 在一个社会中,经济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由变动着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进程、状态和指标构成。变动产生新闻,于是有了许多话题。与其他新闻不同,经济新闻很少是有关人物的、切实可接触的事件的报道,而是有关数字和一些抽象的决策、趋向、预测等等。经常使用数字,这就给报道者一种要求受众能够理解的压力;另外它们通常不能给受众以具体事实的立体描写性感受(这是文字报道的弱点),或者带来视觉冲击(这是图像报道的优势)。人们无法实在地看到利息率下降、股市上升、国民经济状况,只能通过图表、曲线、比喻、举例说明等等方式来报道或体会。 另外,还要意识到各种经济新闻之间存在的密切而无形的联系。当下发生着的一切问题,都有可能与正在报道的经济新闻相关;还有一些因素是长期的、历史的。只报告一个给定的变化事实,是难以让受众理解的,必须要将相关的因素反映进去。这种情况通常是以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单一变量为基础,从而解释这一变量,并将其外延涵盖到可能受其影响的其他变量和进程上。这样,经济新闻在判断方面就带有相当的冒险性,因为它要提供很多的变化关系,告诉受众将发生什么,由于什么而发生,或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所以,经济新闻在没有被经济实践证实之前,会有多种观点、倾向和表现形式,相当多的新闻在事后会被发现是不准确的。经常失误的记者或媒介,就会失去公众的信任。若在经济新闻领域要求“舆论一律”,也是相当危险的,容易潜伏社会突发动荡的种子。 在知识经济的现时代,经济新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物质财富的生产和消费,另一类是象征性资产(货币、股票、期货等等)的流通、专业性的预测、风险评估等等。随着市场的扩大和市场力量的增强,“经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同象征性的成份、交易打交道。经济中的金融部门首当其冲,这一领域的电子网络已经成型巨大的全球显示系统。一个微小的变动,甚至某些相关人士的口头表示,一经披露就会影响市场行为,影响预测。经济的象征性趋势,使得各种前景分析方面的报道,心理成份更加突出,通过报道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或感性认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经济本身的正常运作和职能的发挥。这就如同瑞典传播学研究者林德霍夫所说:“通讯的象征性方面在经济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包括四个方面: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源头知识(know-who)。现在的经济新闻,特别是财经新闻,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叙述事实方面了,需要更多地提供第二种知识,尽可能将只可意会的第三、第四种知识,在记者报道中转化为可感知的信息。这些知识能够提高投资效益,但是知识本身需要投资。投资促进知识,知识也促进投资,它们应当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经济新闻本身既是一种知识形态,也是投资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要使公众感受到通过媒介找寻知识的这种“投资”,是值得的和必要的。 世界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改变思维方式,习惯于从全球新闻发展角度、从世界交往角度选择和分析经济新闻,以世贸组织成员、主人的身份思考问题,我们的对外经济新闻才会有大气,有深度,有吸引力。
⑽ 红星照耀中国客观的向全世界报道了什么和什么的真实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