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学合理配煤计算公式(初期配煤)
如果具有加和性质,用等式计算 A = 33.0000 34.0000 20.0000 9.5000 10.5000 9.5000 16.0000 25.0000 10.0000 b = 25.0000 10.5000 18.0000 X = -0.3844 【1/3焦煤】 0.6635 【肥煤】 0.7563 【瘦煤】显然,结论是不能用的。 【2】因为主焦煤比较贵,尽量少用,暂时把它设为0。 A = 34.0000 20.0000 10.5000 9.5000 25.0000 10.0000 b = 25.0000 10.5000 18.0000 X = 0.5266 0.4023 只从数学角度看,主焦煤为0,肥煤0.5266,瘦煤0.4023,是可行的,而实际上是不行的。 【3】配煤方案有很多种,如果加上价格因素,焦炭质量因素等,用最优化方案,可能会有较好的方案。【4】一个焦化厂,各个煤种的价格相差很大,每年用煤量几十万上百万吨,如果每吨可挤出1元,就是数十万数百万的利润,值得研究探讨。对了,俺在焦化厂工作过十多年呢。现在在大学教书。
‘贰’ 煤炭怎么样的配比才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怎么配比煤。
这个不好说,你可以打我的电话探讨一下。
我公司主要做煤炭化验设备在网络上搜鹤壁银海科技就能看到。网站里有电话号码。
‘叁’ 配煤比例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计算方法:SGQ = S1*G + S2*G+ …+ S6*G
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
其中典型的方法是“J法”配煤技术。“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
准确预测焦炭强度,按Jb-Vdaf“米”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
(3)煤多项指标怎么配比最经济扩展阅读:
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为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收集热解油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高其结焦性;乌克兰的研究工作则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废料共焦化,由于芳香结构的有机物对配煤的结焦性具有良好的影响,所得焦炭强度得以提高,并获得贵重的化学产品。
‘肆’ 如何更好地选择混煤配比
混煤不是狭义上讲的单纯的煤的混合,在国标中混煤的定义是粒度小于50mm的煤的总称。
块煤是经过筛选后出来的成块的煤炭,其粒度大于25CM。 混煤就是将若干种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按照一定比例掺配加工而成的混合煤。它虽然具有其组分煤的某些特征,但其综合性能已有所改变,实际上是人为加工而成的一种新的“煤种”。动力配煤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各种煤在性质上的差异,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煤种的优点,最终使配出的混合煤在综合性能上达到“最佳性能”以满足用户要求。从矿井开采出来后的煤选出规定粒度的矸石(包括黄铁矿等杂物)以后的煤。煤矿生产出来的,未经任何加工处理的煤。掺烧技术是煤在锅炉燃烧时,将若干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煤,按照一定比例参配后完成发电的过程。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煤种的成分,按照要求,进行掺配混合,使最终配出的煤在性能指标上达到或接近锅炉的设计煤种要求,以使锅炉效率高、出力足,环保性能好。间断掺烧也叫周期性掺烧。间断掺烧一般用在电厂供煤比较困难或煤场较小、不便存放的情况下。如果单烧一种煤种一段时间后,存在比较重的结渣,则可改烧其他煤种一段时间,或者与其他煤的混煤,待结渣缓解后再切换回单烧煤,一般根据炉内结渣情况控制上煤。
‘伍’ 怎么样来计算配煤的配比呢感谢各位的帮助~!
根据部分煤炭指标的可加性进行,依据需要的煤炭指标,再根据已有的煤炭指标进行计算配比方案,一般是高的和低的煤炭进行配比
‘陆’ 三种煤怎么配煤
三种煤配比和为1,可以列出算式
5000x+3500y+3000(1-x-y)=4000
约束:x+y<1.0
简化后:
4x+y-2=0
之后可以根据约束求x的范围>0.333 然后在这个范围内取x就能算出y,进一步得出第三种煤的配比。
(6)煤多项指标怎么配比最经济扩展阅读:
配煤质量指标主要有:
1、化学指标。 水分:控制范围5%-12%。一般水分是越小越好,但低于5%后不利于操作和环保。 灰分:越小越好。
因灰分大部分进入焦炭,不利于焦炭质量挥发,对于顶装焦炉一般在20%-28%之间,据工艺条件及需求控制。
对于捣固炼焦视炭化室高度不同,可在24%-32%之间变化。 硫分:越低越好。焦炭中硫分不利于高炉生产。
2、物理指标。 细度:一般控制在75%-85%之间,对于捣固炼焦,控制在90%左右。 粒度组成:主要控制粒度分布。
3、工艺指标。 G值:配合煤炼焦原则上要求粘结指数G>75。 y值:与G值有一定的相关性,一般要求y>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