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医药经济
医药经济学(Instrial Economics in Pharmaceuticals)2.1 我国医药经济相关学科的建设现状伴随着我国医药经济的发展,有学者提出建设我国医药经济学科群,认为不仅要完善医药经济学课程,而且要围绕该课程建设,完备经济学体系。有人建议建立四个分支一级学科:经济管理学科、经济贸易学科、会计审计学科以及药事管理学科,其中经济管理的分支学科又包括医药产业经济学和医药企业管理学。他们指出:“经济学理论与医药产业发展的结合便构成了医药经济学”。医药经济学科是我国医药经济学科群的基础核心学科,完善医药经济学科是促进我国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5]。另有少数学者将Pharmacoeconomics译为医药经济学,认为将其译为药物经济学是不妥的[6]。因此,理论界对“医药经济学”的认识和命名并不统一。近年来,各高校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相继开设了“医药经济学”专业或课程。如果不考虑研究角度、内涵等的异同,我们以“医药经济学”为对象从网上检索,部分高校该专业学科的设立情况如下: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及国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均开设了研究生专业医药经济学。中国药科大学基础部、哈尔滨医科大学药学院、大连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药学院、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等均开设了医药经济学课程。具体来看,“医药经济学”作为一个专业,研究视点有的侧重在不同区域的医药市场及其发展规律,有的则侧重在公共卫生管理等方面;而“医药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讲述的内容大多为药物经济学的知识和要点,有的则是医药市场专题等内容。因此,医药经济学的研究内涵也不统一。2.2 我国医药产业经济研究的发展现状医药产业的繁荣,使以医药产业链中的各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的经济研究成为市场热点之一。大体说来,目前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国家或区域医药经济宏观运行状态的考察与监控、医药产业内部结构协调与发展、行业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对医药市场的影响、医药产业内各主体及其产品的市场信息收集与业态分析等。在我国,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为代表的大批专业研究机构进行了贴近医药市场的大量调研工作。目前,进行医药产业经济研究的有:政府研究机构、科研院所、专门从事医药市场研究和咨询的机构或公司、医药生产或商业企业的内部机构等。研究的成果包括:产业相关数据库和市场信息网络的建立;专业报纸、期刊、杂志的发行;产业或产品及相关信息的发布等。它们提供和发布的医药经济信息与研究成果,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的同时,也对医药市场和企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作为交叉型学科体系,医药产业经济的研究客观上要求研究者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熟悉医药市场,具备医药的学术背景;又要兼具经济学知识体系,能够将经济学的方法和原理运用到医药产业中。目前,这种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极为缺乏,也正是由于相关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还不够完善,使得现有的产业经济研究水平整体不高,研究体系也不够健全。因此,产业经济研究的现状客观上要求建设一个具备完整知识体系的独立的新学科。2.3 医药(产业)经济学的提出为更多地关注医药产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作用,考察医药经济运行对整体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研究的角度上,我们重点突出医药产业的产业经济特征,着眼于医药首先是产品和商品的特性,将研究内容集中在医药市场中的经济现象表现与发展规律上。笔者认为,医药经济学(Instrial Economics in Pharmaceuticals)是研究医药产业链中经济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系统学科;它侧重于从整体上把握医药市场,将经济学的方法、原理应用于医药产业链的各环节,分析医药研发、生产、流通、消费中的经济现象。从学科分类上讲,医药经济学从属于产业经济学。
❷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经济评价研究这个专业毕业后是干什么的
药物经济学评价这个专业在国外也算新兴学科,国内更是。其主要研究内容是评价某项医疗技术(药物,手术,康复手段,医疗器械)的效果与其成本的相对关系。在世界各国医疗负担愈加沉重的今天,放弃全面保险,转而只将效率较高(成本效果比较低)的疗法列入医疗保险范围是将来不可避免的趋势。实际上英国,澳洲等许多国家已将药物经济学与循证医学一起作为制定医疗保险目录的依据。
至于这个专业毕业了将来干什么,那是因人而异。工作和专业不一定对口。如果想对口,那么部分外资大药企是需要药物经济学人才的(比如GSK,phizer),但是需求量不多。要么就留在大学做研究。或者去医药相关政府机构,不过可能很难对口。因为中国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实际才刚起步,实际应用还很少。
另外,回答药代的人,不知道请别乱说,会误导人的。
❸ 关于药物经济学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果及其关系的边缘学科。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通过成本分析对比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的优劣,设计合理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案,保证有限的社会卫生保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 1 )药品定价通过对新药和已上市同类药品的经济学评价研究,制药厂家可以战略性地确定新药的价格范围,这是药物开发过程中很重要的内部战略研究。
( 2 )药物补偿或共付水平除了英国有国家医疗服务体制补偿几乎所有的上市药品以外,大多数欧洲国家或者指定药品报销范围,或者对不同种类药品采用不同的共付水平,或者是采用参考定价体系来限制药品的公共补偿。
( 3 )制定医院用药目录或诊疗常规很多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各个独立的医疗服务决策者(包括地方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医院、医师)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 4 )促进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研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合理用药,有效利用药品资源,药品合理使用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使病人获得临床需要的药物,采用满足个人需要的剂量,服用适当的期限,并具有最低的成本。”
( 5 )控制药品费用随着经济和人口增长,疾病谱改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疗高新技术和新药被广泛地使用,医疗费用特别是药品费用的急剧增长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政府的关注。
❹ 药物经济学研究设计的步骤
药物经济学研究设计的步骤如下图所示: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由经济学与医学、流行病学、药学、生物统计学、临床药学等学科交叉应运而生。药物经济学评价相比药物上市评价更注重经济性(Cost-effectiveness)。
❺ 药物经济学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有什么重要作用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标:2009年每个省(区、市)在30%的政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包括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到2011年,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到2020年,全面实施规范的、覆盖城乡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❻ 药物经济学的定义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果及其关系的边缘学科。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通过成本分析对比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的优劣,设计合理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案,保证有限的社会卫生保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通过领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而发展的新兴学科,研究如何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改善的科学。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理疗等),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❼ 药物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从广义上来说,药物经济学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2.预算新产品或新技术纳入医保目录对于医保资金池的影响。如果医保所承担费用越高,会形成入不敷出,造成医保的负担。医保是一个公共资源,只有处于合理的使用状态,社会才能够最大程度共享。3.估算疾病给社会带来经济负担。一个家庭一个人患病也可能影响一家人的工作,生活质量。4.分析药品的需求,供给,价格以及政策之间的互相影响。采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得各方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❽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核心内容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评估药物治疗的成本与效果及其关系的边缘学科。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通过成本分析对比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或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的优劣,设计合理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案,保证有限的社会卫生保健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
药物经济学是经济学原理与方法在药品领域内的具体运用,通过领域经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医药领域的特殊性而发展的新兴学科,研究如何以有限的药物资源实现最大的健康效果改善的科学。广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eutical economics)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对比分析和评价不同药物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案(如手术治疗,理疗等),以及不同卫生服务项目所产生的相对社会经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疾病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❾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对象有哪些
◆ 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不是片面地追求药物资源的最大节约,而是确保占社会全部资源合理比重的药物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实现健康状况的最大限度改善。主要研究对象有以下几方面。① 研究药物资源利用的经济效果,对药物资源利用程度的现有水平进行评价,选择一药物经济学评价,也即对药物资源利用的客观经济性进行评价,从而选用经济性好的药物以及药物资源利用程度较高的途径与方法。② 研究提高药物资源利用程度的途径与方法,从深层次上能动地提高药物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而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③ 研究医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医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途径。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❿ 药物经济学在促进合理用药中有何作用
1合理用药的意义1.1对待药物应取一分为二的态度,因为药物的作用也具有两面性:其防治疾病、保障健康的有益作用是主要的一面;但其另一面则是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往往难以避免,对社会的危害更不容忽视。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达到研制出的药物完全有益无害,因此只有加强对药物使用权限、过程和结果的监管,力求应用得当,趋利避害,才是合理用药的意义所在。1.2药物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其实际种类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必须在药物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方面精打细算,通过正确选用、合理使用,发掘现有药品的作用潜力,才能提高使用效益,从而减少浪费,节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