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普洱九县哪个县最富
普洱市有九县一区,分别是:思茅区、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江城县、宁洱县、墨江县、景谷县、景东县、镇沅县。其中,孟连县、澜沧县、西盟县在东南方,是边三县;江城县在西南方,一脚可以踏三国。另外五个县为内五县。思茅区为行政首府,曾经叫思茅,后来改为翠云区,现在正式命名为普洱市思茅区。
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孟连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
云南有个普洱县(2007年改称为宁洱县),那里是普洱茶的集散地,普洱茶因普洱县而得名.普洱茶产地主要在滇南的思茅、西双版纳两地州。两地在解放初期同属思茅专区,在清代同属普洱 府,在唐代南诏国时期同属银生节度,在商周时合称 “彻里”。两地是山水相联的一个自然整体,地理、气 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也相同或相近,特别是两地都具 有多雨多雾、温热湿润的气候特征及肥沃疏松的土壤 状况,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防护,有利于茶叶优良品 质的形成。另外,两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光直 射时间长,光热充足,有利于生产晒青毛茶。这些得天 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思茅、西双版纳这一带成为云南大 叶种茶树的最佳生长之地,也成了云南最古老的茶
区。
⑵ 景谷县现状如何
改革开放40年来,景谷县由一个农业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生态宜居的县城,经济社会、城乡面貌、民生福祉等方面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威远江民族文化生态走廊
景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王庆坤:“今后,景谷将按照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布局,不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项目,把景谷县城真正建设成为普洱市的次中心城市,云南省重要的林产业基地,山水、生态、园林城市,力争到2030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达10万人,县城城镇化率达83%,全县城镇化率达46%。”
砥砺奋进谋发展,继往开来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景谷县将进一步壮大县域实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文明城市。
⑶ 云南省景谷县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中部偏西,东与宁洱县接壤,南以威远江和小黑江为界同思茅区和宁洱县一水相连,西沿澜沧江与澜沧县及临沧市的临翔区、双江县隔江相望,北和镇沅县相毗邻,县人民政府驻地威远镇,距普洱市130公里、昆明市466公里。截至2016年末,全县国土面积7777平方公里,共有6镇4乡,总人口达31.14万人。
景谷属横断山系纵谷区南段无量山脉分支,境内山地、高原、盆地相间分布,最高海拔2920米,最低海拔813米,属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1354毫米。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重要的林浆、林板、林化基地,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是普洱茶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
⑷ 云南各县经济排名
云南省主要年份各县市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1978--2001)
2001年12月31日采集
地区 1978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全省合计 135001 161030 337201 512178 2628381 4661973 4904053
1.昆明市 23156 44331 111522 170165 927048 1209628 1342399
五华区 2604 7262 17584 24321 172540 196321 180857
盘龙区 4566 8305 21988 23886 159643 319361 273300
官渡区 5895 10325 26495 43872 272011 333342 421085
西山区 4269 6622 20077 16130 72536 140147 170335
东川区 570 1819 2905 4083 10435 7506 9319
呈贡县 408 631 1702 1987 18975 41705 13385
晋宁县 1983 2033 5130 13230 26664 19284 9889
富民县 107 223 491 455 1469 7001 11806
宜良县 576 789 2306 4104 14160 43171 16194
石林县 245 726 783 866 3399 7230 8558
嵩明县 386 541 1139 1145 4080 9201 8325
禄劝县 246 265 320 1463 3513 10294 9832
寻甸县 836 613 563 419 4291 12231 18025
安宁市 1871 6609 4526 25954 17805 62834 176107
不分县 8981 13330 15382
2.曲靖市 20808 17299 44712 70297 271057 395602 313464
麒麟区 9400 8572 14771 19873 150569 177415 78031
马龙县 2038 626 786 453 4741 5052 2924
陆良县 1004 799 1235 1595 16111 9656 10534
师宗县 275 333 746 876 8829 4380 7712
罗平县 1495 2376 15813 29423 2299 13620 10851
富源县 1441 1269 2481 2829 11016 15585 15100
会泽县 556 1145 3857 2548 25550 22149 13914
沾益县 28098 29150
宣威市 2763 1566 4356 11226 47651 119647 94828
不分县 104 1055 50420
3.玉溪市 3062 10381 19347 21682 241628 288466 276707
红塔区 1057 4619 9943 10030 145681 169291 143000
江川县 127 397 603 781 8629 12075 15872
澄江县 239 147 1390 1656 17715 14895 5082
通海县 174 561 714 1223 5408 25932 16700
华宁县 399 810 297 1010 7076 9985 13787
易门县 357 1415 1469 2952 13435 12990 16336
峨山县 89 294 1626 1114 10935 10154 13064
新平县 306 608 1558 744 22701 18077 31967
元江县 314 1530 1691 1547 10048 15067 15899
不分县 56 625 5000
4.保山市 2335 3929 5777 12092 42769 82225 90536
隆阳区 1495 2007 2850 5047 20634 24433 31260
施甸县 334 284 218 665 1279 4356 6204
腾冲县 130 766 695 692 9776 31190 31917
龙陵县 229 299 435 2811 2819 7307 5721
昌宁县 147 573 1571 2054 8261 14939 15206
不分县 8 823 228
5.昭通市 4546 5383 9893 12146 77413 158124 143690
昭阳区 1091 1327 3682 4720 43835 84668 80722
鲁甸县 188 120 176 673 4090 6576 5314
巧家县 108 150 1320 710 3170 9881 7555
盐津县 664 228 306 199 1129 5670 8755
大关县 92 135 139 283 2511 410 2513
永善县 182 335 271 772 2323 6208 5584
绥江县 52 34 333 421 2360 2737 4754
镇雄县 254 376 1252 770 2648 6088 8223
彝良县 317 335 923 1195 2187 4138 3599
威信县 274 125 225 467 2602 4973 4058
水富县 1324 2218 1216 1340 10558 26775 12613
不分县 50 596
6.楚雄州 4332 8695 13671 16863 77171 101146 139168
楚雄市 862 3481 5069 6617 31045 49513 53805
双柏县 33 121 650 344 3730 4146 3339
牟定县 264 634 489 851 5129 4296 2762
南华县 301 565 2146 1088 1493 6470 3955
姚安县 279 459 269 221 1873 6911 7479
大姚县 690 1111 1245 1843 4973 8127 10042
永仁县 80 145 298 160 1999 2719 2975
元谋县 216 550 1110 445 1603 5412 6823
武定县 149 178 302 285 1599 3889 2968
禄丰县 1458 1451 2063 4773 14218 9663 7613
不分县 30 236 37407
7.红河州 12826 15241 43599 48916 223040 280010 290736
个旧市 2197 4865 11771 8913 30673 85338 69156
开远市 2312 3799 22948 22971 42616 45211 52581
蒙自县 459 778 1727 1071 12293 28172 29208
屏边县 104 199 205 192 2427 1746 3762
建水县 633 984 1616 7378 11577 16273 9749
石屏县 395 161 201 326 8137 11582 9734
弥勒县 3733 944 1703 3081 65996 48997 32223
泸西县 328 356 550 960 12578 15290 14906
元阳县 308 216 390 724 13062 4267 5684
红河县 228 227 225 171 3957 4894 4838
金平县 411 890 1265 424 6429 4112 4583
绿春县 469 1690 232 194 934 4908 3841
河口县 1249 132 740 1023 12361 9220 7766
不分县 28 1488 42705
8.文山州 2557 6309 7954 6435 53517 85666 128160
文山县 432 1526 1443 2092 19507 36836 39982
砚山县 175 481 897 688 4799 13306 51450
西畴县 156 410 659 160 5406 2300 4784
麻栗坡县 355 766 1882 730 6181 3875 5141
马关县 351 2047 890 272 6705 8971 10428
丘北县 487 294 577 565 5894 5421 3808
广南县 344 286 845 1357 2476 6350 5694
富宁县 257 499 736 350 2549 8607 6738
不分县 25 221 135
9.思茅地区 3121 4325 10607 17302 42200 74872 80134
思茅市 824 1223 2725 2839 11130 29599 30898
普洱县 467 508 1627 2077 4838 8460 2617
墨江县 239 278 773 1226 4504 2753 5471
景东县 250 394 689 512 4435 8699 10250
景谷县 225 398 1102 1649 8142 8405 9463
镇沅县 88 259 418 902 2268 3050 4444
江城县 134 132 336 595 1909 898 2023
孟连县 391 266 486 709 996 5000 4503
澜沧县 437 713 1010 5935 3569 3970 5148
西盟县 66 154 138 628 409 4038 2343
不分县 1303 230 2974
10.西双版纳州 4215 7338 6041 14176 61863 85279 84250
景洪市 2421 5669 3232 7299 34521 63520 59618
勐海县 594 1220 930 2892 7549 5710 7569
勐腊县 1200 449 1854 3862 19793 16049 16786
不分县 25 123 277
11.大理州 11078 8541 15610 12589 108802 143127 155351
大理市 7867 5100 8195 6140 68901 77776 88244
漾濞县 917 206 3203 201 2778 4228 5457
祥云县 579 399 286 333 5771 4448 3754
宾川县 464 731 922 1514 8303 8448 9128
弥渡县 237 347 591 289 2679 5839 6554
南涧县 139 155 261 100 1391 6383 4135
巍山县 156 216 383 794 1221 4161 8499
永平县 140 226 288 179 1226 3910 4998
云龙县 176 233 270 266 3447 4172 5205
洱源县 193 261 325 1019 3358 7833 8197
剑川县 68 393 227 194 2405 5185 3285
鹤庆县 142 274 548 660 7322 10744 7895
不分县 111 900
12.德宏州 3428 3429 7962 10962 66391 73669 55466
瑞丽市 1186 490 1519 2426 30710 36712 9157
潞西市 1031 1557 4109 4203 9987 14186 20165
梁河县 192 226 309 632 1382 3900 3014
盈江县 413 427 883 1862 7985 10658 7384
陇川县 606 729 1123 1255 2854 8213 9790
不分县 19 584 5956
13.丽江地区 2540 2219 3344 6504 33897 62508 64381
丽江县 1908 1089 1838 2162 24121 36726 37313
永胜县 228 394 321 597 1644 9127 8365
华坪县 135 380 610 451 4400 8616 12319
宁蒗县 269 356 541 372 3732 8039 6384
不分县 34 171
14.怒江州 1174 968 1926 7156 9058 27153 29578
泸水县 840 300 501 5151 4339 14028 16234
福贡县 57 83 134 295 806 4367 1374
贡山县 39 73 213 342 2260 2382 3250
兰坪县 211 470 595 1293 6376 8720
不分县 299 75
15.迪庆州 627 1544 1850 3682 13576 50849 40829
中甸县 372 888 1176 2514 8901 36101 29225
德钦县 81 312 330 263 689 6412 4193
维西县 174 344 191 724 3986 8336 7311
不分县 153 181 100
16.临沧地区 2790 2902 6360 28640 100588 201231 161112
临沧县 414 975 1111 2233 16768 43796 30846
凤庆县 176 316 156 419 6095 7594 8591
云县 206 215 2060 15495 56812 119651 90825
永德县 160 379 403 762 6541 13763 9525
镇康县 135 164 377 303 3012 1672 1814
双江县 143 288 484 1480 3587 3379 4111
耿马县 620 316 933 5426 8122 6802 9001
沧源县 936 249 438 2429 2663 4574 6301
不分县 398 93 98
17.不分地区 14573 14877 24121 51239 271373 1342418 1398092
⑸ 普洱景谷穷吗
普洱景谷不穷。因为当地普洱畅销全国,大乔木,普洱茶叶薄革质,椭圆形,先端锐尖,基部楔形,上面干后褐绿色,带动了当地茶叶的发展,以及经济都有所提升,都是源于普洱的影响,生产总值达到121.86亿元,同比增长0.1%。所以说不穷。
⑹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地理环境
景谷位于云南省普洱中部偏西,地处东经100°02′—101°07′、北纬22°49′—23°52′之间的一个县。北回归线从县城附近通过,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地区。东与宁洱接壤,南及东南以小黑江、威远江为界,与宁洱、普洱一水相连,西沿澜沧江与澜沧县及临沧市的双江、临沧两县隔江相望,北和镇沅县毗邻。景谷东西相距107公里之遥,南北相隔115公里之远,总面积7550平方公里。
从景谷县正兴镇、边江乡等地发现新石器时代出土的文物证明,远在三、四千年前,景谷就有人类生存。随着部落群居的消亡、奴隶制的建立,封建制的兴起这一系列的社会发展,各族人民在征服自然,反抗反动统治,抵御外侮等斗争中共同开拓前进,不断发展着自己的民族文化。
明、清以前,景谷绝大部分地区均为少数民族居住,处于封建领土经济状态。明、清的“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世袭制,各民族直接处于流官的统治之下,屯兵、屯田、移民等政策的施行,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使社会经济逐渐融为一体。汉民族的大量迁入,带来的先进文化、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使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日益频繁。 原始宗教观念影响甚深。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曾在景谷大地上修建了108座缅寺(佛寺),缅寺里“啥滴”以上的僧侣,俗称大佛爷。大佛爷懂得本民族的文学,熟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是一寺之主,是傣族文化的保留者和传播者,受到傣族群众的崇敬。历史上,傣族人民的文化传授,也是以缅寺为中心。傣族群众的赕佛活动极为频繁,每年除有固定的宗教节日外,还要到各地去朝仙。正兴镇帕庄河畔的勐乃仙人洞,就是一个历史悠久、远近闻名的朝仙圣地。每年傣历的新年,傣族的男女老少都要到勐乃仙人洞进行朝仙活动。勐卧总佛寺内的塔包树、树包塔,是傣族人民悠久文化传统的标志,塔身砂石浮雕共20余层,上面刻有唐僧取经、孔雀公主等民间传说故事和傣族古代仪仗及各种飞禽走兽,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景谷的彝族、拉祜族、哈尼族也都崇拜自然神灵,其主要活动是“祭竜”。每个少数民族的村寨都有“竜林”。除“竜林”外,还有“土主”、“山神”等,都要崇敬、祭祀。每逢节日,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祭祀神灵活动。 彝族、拉祜族、哈尼族也都有自己的语言。各民族都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还有叙事长诗、民间音乐、和民族舞蹈艺术。特别是傣族的传统文学,都是用傣文记载下来珍存下来的。如反映善良勇敢的赞达贡玛兄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最终除灭暴君的叙事长诗《三牙象》;叙述英雄海罕与俸改之间战争的英雄史诗《厘俸》等就是杰出的代表作。
⑺ 景谷乡的景谷乡简介
日照夏秋多,冬春少,年均气温20.1℃,属于中亚热带、亚热带气候;年均 降雨量1588.3毫米;土壤多为赤红壤、沙壤土等,盛产茶叶,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小麦、蔬菜、烤烟、油菜、马铃薯、经济林果等。
2006年末,全乡总人口17085人,其中农业人口16145人,占总人口的95%。人口密度为64人/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10种民族,少数民族1910人,占总人口的11%。景谷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95个村民小组。全乡总耕地面积:17170亩,其中水田:13432亩,旱地:3738亩。
乡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4%,有于清代修建于山顶巨石之上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道教圣地大石寺、数百年历史的古茶树林园及风光旖旎的景谷河水库。 茶马古道重镇
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思茅设立总茶店,此后思茅就成为了普洱茶的集散之地。100多年前,当景谷乡人纪襄廷为改变家乡贫穷面貌而推广茶叶种植种下第一棵茶
树时,他也许也没把握种茶是否真能改变家乡贫穷与落后的窘况?当他与同乡纪仁寿在景谷街创办“恒丰源”茶庄的时候,他也许也没想过他的“恒丰源”茶庄除了经营茶叶生意外,还能带来什么?100年过去了,当你从现在堆满茶叶、飘着茶香的景谷街穿过,来到他的墓地寻根探古时,就会深深的感受到,小景谷茶市的繁荣,百姓的幸福与这个前清进士纪襄廷是这样的联系紧密。而在纪襄廷大力推广种茶的同时,另一个景谷乡人李文相,创办了私营茶叶加工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制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团茶运销下关,下关商人仿制成“碗形茶”,经过昆明、昭通运到四川的宜宾、沱江一带销售。茶商大作广告“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该茶畅销无余,并被誉为“沱茶”。李文相的私营茶叶加工作坊团茶的加工,奠定了“沱茶”的雏形,也打通了景谷乡茶叶的销路。
景谷河两岸的茶叶可以大规模采摘之后,民国元年(1912)纪襄廷与本家纪仁寿在小景谷街创办了“恒丰源”茶庄,并在昆明南正街设立分号,销售普洱茶。“恒丰源”茶庄依托景谷河两岸茶园出产的优质普洱茶,生意日益红火。继“恒丰源”茶庄后,经营茶叶生意的茶庄在景谷
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本地人康韶音、杨茂兴、董大老爷开的美利康、振兴祥、董家茶铺外,景东土豪梁星楼也到景谷街开设“同裕昌”号茶庄,随之先后有四川、昆明、大理、巍山、新平、镇沅、普洱等地茶商到景谷乡开设茶庄多达二十七家,并有好几家在昆明设有分号,可见当时的茶叶市场是何等的繁荣。纪襄廷的墓志碑上这样记录:“昔日的穷乡僻壤之地区,一变而为商贾云集之市镇,国计民生,日以富裕,地方文化日以发展”。民国26年即1937年,是景谷乡茶叶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根据史料记载,是景谷乡茶市产销最旺的顶峰。而也就是这一年,景谷街一场大火,“恒丰源”茶庄被烧毁库存茶叶1000多担。情系乡邻的纪襄廷纪相公,在这一年撒手人寰。纪襄廷去世后,人们为他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坟墓,有龙、狮、麒麟等吉祥物精美雕饰。
从纪襄廷为改变乡邻贫穷落后面貌而种下第一棵茶至今,10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如今的景谷乡家家户户种茶、经营茶,靠茶致富,李记谷庄、昌泰恒丰源、馨茗等现代化的普洱茶加工厂出现在小景谷街上。景谷乡在岁月中经历了跌宕起伏,恒丰源、美利康、振兴祥、董家茶铺等茶号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永远不变的是景谷乡茶叶“香高味醇品质佳”的美誉,景谷乡茶叶仍然继续着其“衣食万姓”的不朽传奇。旧时可通川藏的古道、连接古道的古桥,如今在景谷乡的崇山峻岭间时隐时现,而纪家村后的纪襄廷墓旁,大片茶树也陪伴着这个“纯孝性成”的纪相公,微风吹过,娇翠欲滴的茶叶迎风摇摆,空气种弥漫着茶香,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纪襄廷躬耕茶叶的光绪年间。 景谷乡地处景谷县北部,位于景谷河上游,乡政府驻地距县城41公里
,东与凤山乡相连,南与威远镇接壤,西与民乐镇毗邻,北与镇沅县振泰乡接界。全乡总面积263.5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委员会、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58户、17085人,其中农业人口4027户、16145人,占总人口的94.5%,境内居住着汉、傣、彝、拉祜、回等1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12.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4人。“大石寺”位于景谷乡文山村委会海孜自然村,距离乡政府20公里,海拔2227米,是全乡最高峰。“大石寺”史传始建于满清道光年间,具体年限失考,续建于咸丰10年的文革前,岩高坡陡,有陕西华山之险;石寺凌云,有厦门鼓浪屿日光岩之奇,在此登高放眼,群山低矮,蓝天接顶,云飞下界,松涛有声,景色迷人。“大石寺”包括“三皇宫”、“天生寺”、“祖孙殿”、“杨四将军庙”、“玉皇阁”等五个宫庙殿阁,此外还有“摸子洞”、“积米洞”、“一洞天”、“鹊桥石”等奇景。历代骚人韵土,登临观赏,刻石题词,赞叹这不可多得的天工奇观,是人们闲暇度假的旅游之地。
景谷乡境内美丽的景谷河水库,距离乡集镇5公里,始建于1982年,于199
1年投入使用,水库汇水面积 322平方公里,库容量5670万立方米,它是集发电、灌溉、淡水养殖、旅游观光于为一体的综合利用水库,是全市库容量最大的水库。自水库投入使用以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来此观光度假的人们络绎不绝,库区内天然资源得天独厚,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地形起伏多变,小道纵横,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森林科目齐、种类多,形式千姿百态,水库区内岛屿众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水库边设有餐饮、娱乐等,具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牛萨撇”、“牛萨撇”、“烧鱼”、“腌鱼”、“手抓糯米饭”等特色小吃,还可以参加陀螺赛、撒火把、泼水、跳笙等民族特色娱乐活动,是人们休闲度假、领略自然风光的最佳去处。景谷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已成为景谷乡的骨干产业。景谷乡人民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现纪家村人纪蘘廷从双江引进茶种试种示范后倡导群众发展种植,数年后,茶叶面积逐步扩大,形成了浓郁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