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南通和六安哪个发达,如东和金寨哪个发达,我南通人,最近老听金寨的说他们那很发达,事实就是的答。
我从多方面向你回答吧。你说最好不要比经济总量,但是经济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中心问题,我还是要提一下。我一个个来说,首先是南通和六安比较。因为这两个是地级市,如东和金寨比较,那两个是县级市。
南通和六安:
2012年经济:
南通GDP总值4558.67亿元,排名25名
六安GDP总值780亿元,排名195名
2012全年人均GDP:
南通人均GDP值59599.81元,排名58
六安人均GDP值未知,排名前200名无缘
2012年全国所有2000多个城市创新能力排名:
南通11名
六安前500名无缘
2012年全国港澳台不算,大陆重要城市经济排名,整个安徽省才两个,省会合肥才31,还有个芜湖82。其它都没挤进前100强。江苏省总共12个,就宿迁没挤进前100强。说句题外话,2012年富翁人数,江苏省44个,安徽省2个。这所有的能比吗?南通是全国才子的基地。居民楼全国最繁盛的地方,亚洲三大之一的家纺城就在这儿,全国最大的家纺城。全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第一座民间博物苑、第一所纺织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第一所中国人办的盲哑学校和第一所气象站,都在南通坐落。南通是实行计划生育最早的城市。中国体育运动员最多的在南通。六安怎么比?
如东和金寨:
2012年经济:
如东县55名
金寨前100名无缘
2012年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中,南通的5个县级市都挤进了前100强,分别是海门28名,如皋32名,启东39名,海安55名,如东并列55名。安徽别说六安了,整个安徽省才一个挤进前100强,那就是合肥市的肥西县,而且肥西县是89名。江苏省有25个,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中,百强中江苏省整整占了四分之一,什么概念?四分之一,和一百分之一,这两个数字相差多少?还有2012年全国县级城市中,综合排名前30强,有南通有的一位,海门15名。虽然政府只统计前30名,但我估计2010个县级城市中,南通的五个县级市挤进前200名肯定有的。金寨我估计前1000名都不行。
中国的东部地区是最发达的。就是上海、江苏省、浙江省。北部就是北京、辽宁一带了。南部广东。中西部都不怎么样,但是依照城市来看,中西部还是有很多厉害的。重庆、成都等等都很牛逼。
你说的南通和六安,金寨和如东,根本都不是一个层次的。你把南通和那些哈尔滨,西安,石家庄、济南比比差不多。你把合肥这个省会拿到江苏来比,江苏省中,给它第五名很客气了。你要和苏州、南京这种比,小菜一碟。和上海、北京、深圳比,更不用提了。你应该把名称改为:南通和六安哪个落后?严格来说都称不上发达。中国的城市都只能形容为:发展得好不好,不能说发达。我是南通的。
不是我为自家说话,而是实力,这个事实在眼前。
❷ 芜湖在江苏是什么水平
个人觉得在江苏城市规模应该常州的水平,经济上是扬州南通的水平。芜湖也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城市规模和消费水平不是县城可比的,在苏北仅次于徐州,至于苏南的昆山张家港常熟江阴等,个人觉得已经不能叫做县或市,整个苏南压根就是个城市群
❸ 芜湖为什么可以成为安徽第二大城市,凭借了什么
安徽在长江内河时代,是有名的富裕之地。到了海洋外贸时代,由于地理位置不再优越,产业风光不再,与江浙差距一度越拉越大。
近年来,安徽主动融入长三角,其中之一就是发挥第二大城市芜湖的作用,主动承接长三角产业以及科技成果。芜湖作为安徽融入长三角的先锋排头兵,位置愈加凸显,关系到安徽全局的发展。
芜湖GDP进入全国百强,创新持续力非常优秀芜湖要做产业科技的衔接点
铁路方面,随着杭黄铁路投入运行,商合杭铁路、沪苏湖城际铁路等启动建设,拉近的不仅是芜湖同浙江各地的物理距离,更让芜湖融入长三角,更大程度发挥三省的节点作用,让资源人才等进一步聚集。
市内,芜湖地铁1号线和2号线一期在建,预计2020年建成,成为城市新名片。
长三角科技合作上,2018年6月1日,芜湖与松江,嘉兴、杭州、金华、湖州,苏州,合肥、宣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发布了《G60科创走廊松江宣言》。目前,浙江大学已经在芜湖建立起研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院士工作站也已经落地。一条科技走廊纽带将芜湖与长三角地区紧密连在一起。未来,芜湖将探索城市群产业分工和科技创新深度合作新路,参与建设G60科创走廊,打造长三角产业链创新链一体化合作平台。
未来芜湖什么样?芜湖三步走:到2020年,基本建成产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成长三角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到2030年,全面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全国最有创新活力的发展区域之一,在全球具有较高知名度。
❹ 江苏最发达的四个城市排名为: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你怎么看
作为一个江苏人,苏南六省我基本上都呆过,如果按照经济发展速度来看,前三甲是苏宁锡,这应该是没有人反对的。苏州经济的一枝独秀,南京借助省会的政治作用发展区域经济,无锡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这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但是如果说第四名是南通的话,这就有些不对了,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常州排在第四位。南通的教育水平很高,但是经济发展水平应该是稍逊于常州的。
苏州作为老大,很难在短时间内被超越;南京是省会城市,作为政治中心,也需要相应的经济实力相匹配;无锡发展起步比较早,现在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依然很快。未来也就是南通和常州争一下谁是老四,这是一个未知数。亲爱的朋友们,你们认为常州的可能大还是南通的可能大呢?欢迎大家留言给出你的答案。
❺ 江苏最富裕城市排名
苏州是江苏最有钱的一个城市,当地的产业发达,综合实力较强,与广东、深圳被人们称为是最强势的地级市,苏州在202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2010070亿元,成功迈入了我国城市前十强,位居第六位,如今的苏州,人均可支配的收入达到了62582元,第一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南京是着名的六朝古都,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代曾长期是南方乃至中国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是历史上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如今的南京和苏州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州工业发达,但都缺少科技含量,而南京的先进制造业发达,有两个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列入国家25个先进产业集群名单。
无锡是我国工业的摇篮,经济发展也是相当有实力的,在去年当地实现了12370.48亿元的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714元,明清时期的无锡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江南的一个经济中心城市,到了甲午战争之后,近代民族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早在近现代就崛起了诸多轻工业部门,同时,无锡的生意人叱咤沪上商界,风头一时无俩,时至今日仍然能感受到无锡民营经济的活跃。
南通这座城市的人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加,目前已经有了开通地铁的计划,南通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在2020年,南通获得了生产总值10036.3亿元的成绩,突破了万亿大关,成为江苏省第四个突破1万亿元的城市,当地人的人均可支配的收入也达到52484元。
常州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在80年代的地位尤其突出。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制造业明星城市,但在90年代后逐渐趋于沉寂,直到近些年来又开始发力追赶上来,经济增速非常快,虽然常州的发展并没有像苏州、南京、无锡、南通等城市的经济那么发达,但是常州有着天然的发展潜力,在去年一年中获得了7805.3亿元的经济总量,人均支配收入也达到60529元,甚至超过了排在第四位的南通,这就证明了至少从百姓的生活质量上来看,常州是完全不输南通的。
2020年,常州总税收入为65.3亿元,增速达到11.4%,远超南通3.3%的增速,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常州人比较有钱这一点,另外,以现有的数据来看,常州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很可能再过一两年就会超越南通,成为江苏省第四大城市。
❻ 芜湖好,还是南通好
这个不好说吧,看您往哪方面发展了
如果女方家里没要求你们必须留在芜湖,那您就没的选择了,除非放弃那个女孩
如果您是为了事业考虑,也还是要看您是做什么的。我想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在某一个地方发展的。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江苏要好的多,而且南通这两年经济发展也挺快快。芜湖是一个非常适宜居住的中小城市,近几年发展也比较快,而且芜湖的休闲美食还是非常不错的
如果让我选择,我还是会选择芜湖吧
况且你喜欢那个芜湖女孩,当然最重要是问问她怎么想的,要尊重她的意见啦
❼ 南通经济在全国排名第18,为什么名气不如部分其他城市大
放在国内,作为一座普通的地级市,南通的经济发展很是不错。2017年,南通GDP7700多亿元,在我国大陆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8位,如果抛开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南通的经济规模仅次于苏州、无锡和佛山,排在地级市第4位。
第二,南通没有全国知名的消费品品牌。品牌是一个城市的最好代言人,在悄无声息中提升城市知名度。在南通的14家入围中国500强的民企中,有11家是建筑企业,制造业企业近1家。而泉州、珠海、东莞、温州等地级有了很多知名品牌。比如,泉州有颈霸、匹克、七匹狼、达利园、361度、鸿星尔克,东莞有OPPO、vivo、徐福记,温州有森马、奥康、红蜻蜓、报喜鸟。南通则没有再全国叫得响的消费品品牌。
❽ 给芜湖 马鞍山 扬州 盐城 南通按经济实力排下名~
南通--扬州--盐城--芜湖--马鞍山(按经济实力由高到低排名)
❾ 浙江湖州和安徽芜湖相比,哪个经济发展更好
2011年上半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芜湖32000嘉兴30000湖州25000扬州23000南通22000 芜湖总人口226万2011年上半年,芜湖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2亿元,增长16.4%;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0.52亿元,增长49.2% 嘉兴总人口451万全市生产总值(GDP)1205亿元,增长12%,(预测)上半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136亿元 湖州总人口290万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GDP达734.亿元,增长10.3%。全市财政总收入126亿元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73.82亿元,同比增长35.43%; 南通总人口763万南通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012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500亿元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68.38亿元,增长33%, 扬州总人口463万(预测)扬州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累计实现24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8.9亿元,同比增长36.5%。希望楼主明白,芜湖已经完全超过湖州很多了,但是湖州人得幸福指数很高的,而且人均还是很有钱的,特别是织里,南浔,很多有钱人
❿ 中国城市经济实力排名
2016中国城市GDP详细排名:
1.上海26688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415万)
2.北京24541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2171万)
3.广州(广东1)20004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667万)
4.深圳(广东2)193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077万)
5.天津1780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547万)
6.重庆17010亿元,同比增长10.7%(人口:3372万)
7.苏州(江苏1)1540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1060万)
8.武汉(湖北1)11756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1061万)
9.成都(四川1)11721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万1573)
10.杭州(浙江1)117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889万)
区间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作为前沿阵地的广东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前几年发展迅猛的成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阶段,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完成经济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在全国的排名有望继续前移。
11.南京(江苏2)1045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24万)
12.青岛(山东1)101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
13.长沙(湖南1)9309亿元,同比增长9.4%(人口:743万)
14.无锡(江苏3)9157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1万)
15.佛山(广东3)86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735万)
16.宁波(浙江2)8560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3万)
17.大连(辽宁1)815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669万)
18.郑州(河南1)792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957万)
19.沈阳(辽宁2)7644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829万)
20.烟台(山东2)7003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702万)
区间分析:南京、青岛前几年受举办国际盛会利好而发展迅速,但随着盛会结束,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进入相对平稳期;大连、沈阳受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21.济南(山东3)680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06万)
22.东莞(广东4)6770亿元,同比增长8.1%(人口:832万)
23.泉州(福建1)661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51万)
24.南通(江苏4)6607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0万)
25.唐山(河北1)6474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780万)
26.西安(陕西1)648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71万)
27.哈尔滨(黑龙江1)62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01万)
28.合肥(安徽1)6200亿元,同比增长10%(人口:779万)
29.福州(福建2)605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734万)
30.长春(吉林1)586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767万)
区间分析:济南最大发展障碍是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但一直没下定决心根治。号称第二条经十路的刘长山路二期工程一再推诿,如同“血栓于脑、偏瘫在身”,成为阻碍其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泉州、福州受“一带一路”政策带动,短期内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31.石家庄(河北2)582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1049万)
32.潍坊(山东4)5746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927万)
33.徐州(江苏5)57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67万)
34.常州(江苏6)570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470万)
35.温州(浙江3)5110亿元,同比增长8%(919万)
36.绍兴(浙江4)4800亿元,同比增长5%(501万)
37.鄂尔多斯(内蒙古1)4678亿元,同比增长7.3%(人口:201万)
38.济宁(山东5)462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08万)
39.淄博(山东6)440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464万)
40.大庆(黑龙江2)4350亿元,同比增长1.5%(人口:281万)
区间分析:合肥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的同时,汇集安徽全省优质资源,提升了经济增速,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潍坊曾经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速放缓;大庆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发展趋缓,迫切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1.盐城(江苏7)438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21万)
42.扬州(江苏8)437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461万)
43.昆明(云南1)4370亿元,同比增长6.4%(人口:726万)
44.南昌(江西1)436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30万)
45.临沂(山东7)4305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1124万)
46.东营(山东8)401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209万)
47.包头(内蒙古2)3969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276万)
48.台州(浙江5)3930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603万)
49.泰州(江苏9)3924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508万)
50.嘉兴(浙江6)3836亿元,同比增长6.8%(人口:455万)
区间分析:扬州近年来的经济增速一直位居江苏省前列,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其在省内的城市地位逐步提升。南昌、临沂作为红色旅游目的地城市,日益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经济增速持续高位运行。
51.洛阳(河南2)3795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662万)
52.厦门(福建3)3737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67万)
53.镇江(江苏10)3706亿元,同比增长9.1%(人口:311万)
54.金华(浙江7)3662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36万)
55.泰安(山东9)3630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556万)
56.南宁(广西1)3629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666万)
57.沧州(河北3)3620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680万)
58.襄阳(湖北2)3600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550万)
59.宜昌(湖北3)3591亿元,同比增长8.8%(人口:405万)
60.邯郸(河北4)3500亿元,同比增长6.5%(人口:917万)
区间分析:厦门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速有所放缓,但发展质量显着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已跃居副省级城市前列;泰安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之一,随着“中外着名旅游目的地”品牌和旅游大项目建设,其经济增速在未来很长时间都有望高位运行。
61.榆林(陕西2)3412亿元,同比增长5%(人口:375万)
62.惠州(广东5)3390亿元,同比增长7.8%(人口:476万)
63.呼和浩特(内蒙古3)3319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00万)
64.威海(山东10)325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280万)
65.中山(广东6)3213亿元,同比增长7.1%(人口:312万)
66.保定(河北5)3150亿元,同比增长6.7%(人口:1017万)
67.漳州(福建4)3111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96万)
68.贵阳(贵州1)3077亿元,同比增长11%(人口:468万)
69.吉林(吉林2)3001亿元,同比增长6%(人口:441万)
70.德州(山东11)2990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650万)
区间分析:威海作为世界宜居之都和中国首个国家卫生城市,其环保至上的发展思路带给今天的中国以深刻启示,其绝佳的城市环境未来将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增长。鞍山是老牌工业强市,在国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带动下,未来几年的经济发展有望提速。
71.鞍山(辽宁3)2988亿元,同比增长3%(人口:364万)
72.太原(山西1)2985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429万)
73.聊城(山东12)2905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591万)
74.乌鲁木齐(新疆1)2824亿元,同比增长10.1%(人口:353万)
75.衡阳(湖南4)2820亿元,同比增长9%(人口:734万)
76.常德(湖南3)2819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607万)
77.岳阳(湖南2)2735亿元,同比增长7.9%(人口:559万)
78.南阳(河南3)2720亿元,同比增长8.3%(人口:1009万)
79.淮安(江苏11)2717亿元,同比增长8.9%(人口:564万)
80.茂名(广东7)2679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1万)
区间分析:乌鲁木齐受益于“一带一路”政策利好,近年来经济增速不断走高,并且还将长期保持这一势头。贵阳自从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其经济增速就不断提升,这给很多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81.滨州(山东13)258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80万)
82.芜湖(安徽2)2571亿元,同比增长9.5%(人口:365万)
83.湛江(广东8)25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716万)
84.菏泽(山东14)2550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843万)
85.江门(广东9)2406亿元,同比增长7.4%(人口:448万)
86.柳州(广西2)2401亿元,同比增长7.2%(人口:375万)。
87.株洲(湖南5)2395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395万)。
88.许昌(河南4)2385亿元,同比增长7.5%(人口:431万)。
89.咸阳(陕西3)2362亿元,同比增长7.6%(人口:527万)
90.枣庄(山东15)2357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394万)
区间分析:芜湖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滞后,随着其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的步伐,未来几年还会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咸阳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并未像西安那样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仍有跨越式提升的潜力。
90.廊坊(河北5)2312亿元,同比增长8.6%(人口:450万)
91宿迁(江苏12)2306亿元,同比增长9.3%(人口:485万)
92.周口(河南5)2299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880万)
93.连云港(江苏13)2297亿元,同比增长8.5%(人口:507万)
94.湖州(浙江8)2238亿元,同比增长7.7%(人口:262万)
96.兰州(甘肃1)2220亿元,同比增长8.2%(人口:401万)
97.郴州(湖南6)2170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469万)
98.新乡(河南6)2133亿元,同比增长7%(人口:600万)
99.通辽(内蒙古4)2112亿元,同比增长8%(人口:313万)
100.遵义(贵州2)2100亿元,同比增长12%(人口:800万)
区间分析:连云港的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华东沿海地区垫底水平,因此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遵义随着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总量的提升;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总量连续多年维持在全国10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