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南非最重要的经济部门
南非全国汽车制造商协会9日发表声明表示,南非政府已确定将汽车工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目标是争取在2020年之前将汽车年产量提升至120万辆,汽车出口扩大到欧洲、亚洲、美洲、澳大利亚、非洲等地区,并将重点开拓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金砖国家”市场。南非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鲍威尔当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工业占南非制造业产出的29%,为南非最大的制造业部门。汽车及相关产业为南非创造了近50万个就业机会。目前,除了南非本土汽车公司,这里还有宝马、奔驰、日产、丰田、大众等许多国际知名品牌的汽车制造厂。
鲍威尔说,南非的汽车工业发展很快,目前所产零配件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出口到北美、南美、欧洲、远东和非洲。宝马、奔驰、本田、马自达等品牌车的国产化比率接近70%,其中500多种零配件采用当地橡胶、钢材、铬等原材料并由当地企业加工。
据介绍,南非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与汽车业相关的投资鼓励政策。此外,南非汽车业还可以从欧盟-南非自由贸易协议、南非-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自由贸易协议以及普惠制协议中获益。
南非汽车制造商协会9日表示,由于南非对日本市场的依赖,日本地震和海啸灾害对南非汽车制造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远大于人们的预期。这一效应预计将在未来6至12个月内显现出来。
不过,专家指出,经历了地震和海啸灾害后,日本汽车制造商将在不同国家建立更多分支企业,以最大限度避免自然灾害对生产的影响。南非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自然灾害发生率较低。此外,欧洲是日本企业的主要市场之一,南非与欧盟的贸易协议也便于日本企业将南非生产的产品出口至欧洲。这些有利条件将在未来吸引更多日本企业在南非设厂。
鲍威尔说,虽然近年来外资对该领域的大量投资带动了南非汽车工业的繁荣,但由于全球汽车工业整体产能过剩,全球制造厂商正积极考虑重新配置投资资源,南非汽车工业也面临这一挑战。
他指出,南非汽车工业缺乏成本竞争优势,尤其是交通运输问题尤为紧迫。当前南非港口运输无法满足汽车工业长远发展需要,运输效率远远落后于世界标准。另外,获得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大幅提高本地汽车零配件的供给比例,由目前的35%提高至70%。
鲍威尔说,南非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市场的繁荣,产生了对汽车零配件的巨大需求。除了车辆原装厂的零配件需求外,南非的汽车修理零配件市场每年销售额约在20亿美元。目前南非的汽车保有量近千万辆,其中半数汽车超过十年,修理领域的零配件市场十分庞大。
据悉,全世界最大的10家汽车零配件供应商中的8家已在南非投资建厂,世界4大轮胎制造商中的3家已在南非投资建厂,另外有超过200个零部件制造商在南非投资。
虽然受到日本地震海啸灾害的不利影响,南非仍对2011年汽车市场表示乐观,预计全年国内新车销量将增长15%。
B. 读图,回答问题: (1)非洲经济以______产品为主的经济,这种经济在结构上表现为“______”经济.(2)
农业是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和稻米的产量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供出口的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榈油和剑麻等.可见非洲经济以初级产品产品为主的经济,这种经济在结构上表现为“单一商品经济”经济.在国际贸易中,这种经济结构的国家处于 不利地位,其历史原因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非洲国家在政治上获得独立后,正在努力发展民族工业和多样化农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于单一产品的局面,然而实现经济独立、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故答案为:(1)初级产品;单一商品经济;(2)不利;长期遭受殖民统治;(3)民族;多样化. |
C. 非洲大部分国家卖出什么,买进什么为什么
非洲主要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这些出口的产品属于原料或半成品。非洲进口工业制成口,出口工业原料。
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以后,民族经济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基础仍很薄弱,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
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单一经济形态还未得到根本性的扭转.非洲实现经济独立并加速社会经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农业是非洲经济最重要的部门.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和稻米的产量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
原因:非洲工业技术落后,没有能力将大部分原料合成产品。
D. 肯尼亚迅速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花卉业和旅游业。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是世界古人类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E. 非洲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经济多样的改革,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的特点
近年来,
在多种因素作用下,
非洲经济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许多非洲国
家进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发展时期。
非洲经济的良好表现,
不仅烘托了中非合
作论坛的氛围,也为进一步发展互利共赢的中非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
1.
多数国家经济增速加快,部分国家出现飞跃性增长。
2003年以来,
非洲经济摆脱低迷状态,
进入稳步增长阶段。
据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报告,2003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4.3%,2004年为4.5%,2
005年超过5%。权威机构最近预测2006年非洲经济增长率为5.4%,
2007年可望提高到5.
9%。
非洲经济的这一良好表现,
在非洲历史上是罕
见的。
由于近年来石油价格持续上涨,
非洲产油国的经济表现尤为醒目。
撒哈拉
以南8个石油出口国安哥拉、喀麦隆、乍得、刚果、科特迪瓦、赤道几内亚、加
蓬和尼日尔爾利亚的经济增长率连续达到或超过10%,呈现出十分喜人的发展态
势。
2.
经济改革思想深入人心,改革措施继续推进。
历史上西方国家对非洲的长期殖民统治,
导致了非洲经济对外部市场尤其是宗主
国市场的严重依赖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认识到,要发展经济,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
就必须进行经济改革,
改造殖民地经济结构,
摆脱经济发展对外
部的依赖。为实现这一目标,非洲国家领导人先后制定了《蒙罗维亚宣言》
、
《拉
各斯行动计划》以及《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这些文件是非洲国家领导人对非
洲经济发展现状与出路长期思考的重要成果,
标志着非洲经济改革的认识不断深
化。
尤其是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全面分析了非洲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
因素,
提出了非洲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期规划。
非
洲各国在《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指引下,不断推进经济改革,采取了一些务
实的行动,
制定了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
并借鉴其他国家经济改革的经验,
取得
了一些积极成果。
3.
区域经济合作升温,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
南部非洲经济合作已明确时间表。
2006年10
月,
南部非洲14国领导人在约翰内斯堡举行特别峰会,
商讨加快“南部非洲发
展共同体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措施,确定了南共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具体目标,
2008年建立自由贸易区,
2010年建立关税同盟,
2015年建立共同市
场。
其二,
西非经济合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成员国首脑会议
已达成短期行动计划,
即2007年底前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
改善西非
国家出口商品的市场准入;
实施一系列能源、
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
建立用于预防和解决地区冲突的和平基金。
目前西非地区经济一体化已从初级合
作阶段跃升为高级合作阶段,
在非洲处于领先水平。
其三,
东非和中非的自由贸
易区计划已经启动。2004年3月,东部非洲三国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
正式签署东非关税同盟协议。
2004年7月,
中部非洲国家自由贸易区正式启
动。
这些措施均在朝着实现全非洲货物、
资本、
货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远景目标
前进。如果成功实施,将促进非洲经济发展,增强非洲的国际竞争力。按照目前
进度及构想,非洲统一大市场有望在今后30年内建成。
4.
资源经济仍居主导地位,经济多元化趋势明显。
金融频道申请认证!
财富值双倍 检索优先 专属展现 同行交流
非洲是资源丰富的大陆,能源和矿产品等资源开发一直是非洲国家的优势产业,
资源经济在非洲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石油资源开发更引人注目。
随着非洲石油探明储量不断上升,
以及产量和出口量快速增长,
非洲在全球石油
供应格局中的地位大幅提升。
但是,
由于国际市场能源和矿产品的价格经常大幅
波动,
国际市场价格直接决定一些非洲国家经济的景气状况,
不利于其经济持续
稳定发展。为改变这一态势,近年来,非洲产油国大力推进经济多元化战略,在
继续发挥资源优势、
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同时,
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积极改善
投资环境,发展石油上下游工业。如尼日尔爾利亚、赤道几内亚、喀麦隆、安哥拉等
国家鼓励外国公司投资海上油气田,
就近开办石油炼化工业,
吸引了巨额的外国
投资。
许多非洲国家已经认识到,
实施符合非洲现状的经济多样化战略,
是非洲
国家发展方向。
5.
国际社会增加援助和减免债务,外部发展环境趋于改善。
2002年6月,
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向非洲提供援助的
《非洲行动计划》
,
2003年6月通过了《援助非洲行动计划实施报告》
,承诺进一步增加发展援
助,
减免非洲国家债务等。
据统计,
2003年非洲国家获得的官方发展援助增
加了3.9%,从2002年的222.3亿美元增至230.9亿美元。八国
集团峰会还决定免除18个非洲国家400亿美元债务,
并在今后5年增加10
0亿美元对非政府开发援助贷款。最近,有关国家纷纷宣布对非洲的援助计划,
中国已宣布今后三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贷款,
其中相当一部
分面向非洲;
英国承诺2005/2006财年对非洲援助增至10亿英镑,
2
006/2007财年达到12.
5亿英镑;
日本决定在今后3年将对非援助翻
一番。显然,增加援助和减免债务,有利于实现非洲经济振兴、贫困人口减半等
发展目标,也为非洲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当然,目前非洲经济尚存在不少困难,增长面临不少制约。非洲农业基础薄弱、
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足、
人口增长过快、
劳动力素质
较低等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但是,只要世界和平发展的大局不发生扭转,
只要非洲各国继续联合自强,非洲经济发展的前景就依然十分光明。
二、农牧生产主要特点及地位
1
、非洲现有
53
个独立国家,面积
3029
万平方公里(包括近海岛屿)
,占世
界陆地总面积的
1/5
;人口
7.8
亿。
2
、非洲有“高原大陆”之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沙漠面积约占非洲大陆
面积的
40
%,撒哈拉沙漠为世界之最,面积
777
万平方公里。非洲气候地处热
带,
95
%以上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
20
℃以上,只有南北两
端和局部山区的年平均温度低于
20
℃。
3
、农业是非洲最重要的经济部门。非洲除南非、利比亚等
11
国外,其余都是以
农业为主的国家,
农业产值约占全洲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一,
农业产值比重超
过
30
%的有
21
个国家;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
2/3
,有
1/2
的国家农业人口占
80
%以上;农产品出口约占出口总额的
1/4
,有
32
个国家的出口贸易以农产品
为主;
非洲还是世界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地,
许多产品在世界上占有极重
要的地位。
4
、注重发展出口经济作物,但
80%
的国家粮食不能自给。非洲虽有发展农
业生产的良好条件,但在长期的殖民统治下,许多国家都是单一种植,把物力、
财力、
人力集中在供出口的经济作物生产上,
粮食生产落后,
80
%的国家和地区
粮食不能自给,每年进口大批粮食。
5
、土地占有制形式的多样性。非洲土地占有制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前资
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
包括盛行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部落所有制和普遍存在于北
非、
东北非的地主占有制,
在部分热带丛林及高山地带,
还存在着原始公社所有
制;二是欧洲殖民者入侵后,霸占了大片肥沃土地,雇用当地劳动力,经营种植
园或农场,
形成了资本主义土地占有制;
三是国家独立后,
有的实行土地国有化,
有的进行土地改革,
并组织一些合作社,
出现了一种新的土地占有制形式———
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6
、农业生产水平低。非洲许多国家还盛行迁移农业,多数地区的耕作方式
和技术都非常落后,现代化水平极低,仰天靠地,丰歉皆由天定,使农业生产水
平低而不稳。
粮食单产不足世界平均数的一半,
咖啡、
棉花等也只有世界单产水
平的
2/3
,都是水平最低的一洲。
7
、畜牧业地位重要,但生产水平低。畜牧业是非洲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其中博茨瓦纳、毛里塔尼亚、索马里、纳米比亚等都以畜牧业为主。
1981
年共
有各种牲畜
5
亿多头,
人均一头多;
不少牲畜数量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
如骆
驼占
2/3
,山羊和毛驴分别占
1/3
与
1/4
。由于经营粗放,多游牧、半游牧,因
此生产率和商品率都很低,出肉率、产奶量等都是世界最低水平。
8
、林业发展较快,但利用不合理、非洲森林面积达
6.4
亿公顷,占世界的
17
%,森林覆盖率为
21
%,是世界重要的热带木材产区之一。近年来林业发展
较快,木材采伐量的增长超过世界平均速度。但利用不合理,所产木材
90
%作
薪柴,
工业用材很少,
并多以原木形式出口;
大部系热带森林,
采伐很少,
因此,
非洲林业发展潜力很大。
非洲土地肥沃,海岸线漫长,是一块宜农、宜牧、宜植、宜渔的好地方,
被称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区域、
牧业区域经济作物产区和渔业区域,
是大多数国
家的经济支柱。非洲的可可、丁香、腰果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非洲也是世界上
热带森林最广阔的地区,盛产乌木、桃花心木、黑檀木、紫檀木、罗汉松等珍稀
名贵树种。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
还有特产木薯、大蕉、椰枣、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
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棉花、
剑麻、
花生、
油棕、
腰果、
芝麻、
咖啡、
可可、甘蔗、烟叶、天然橡胶、丁香等的产量都很高。乳香、没药、卡里特果、
柯拉、阿尔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
F. 非洲地区的经济特点以啥为主
非洲的经济属于殖民式经济,所以经济和早期殖民的因素有很大原因,有以下几个特点
1都市化严重:因为早期将都市集中港口,以利货品出口逾殖民母国
2初级产品为主:例如原料,农业作物,顶多进营初级加工,其目的为了保护殖民母国的利益
3产业多半以集约的型态为主,需要高人力
4大规模种植,但容易受到市场价格波动,损失惨重
5多以经济作物为主,但粮食生产不足,需要向外进口
以上几点原因造成,非洲地区经济ㄧ直受到殖民母国或是世界列强的控制,导至即使是资源矿产,生物资源充足的国家,整体发展仍为世界倒数。
近几年来非洲经济呈现3个重要特征:经济增长与严重的贫困化并存;注重资源开发的同时追求经济多样化发展;立足自主发展与争取国际协调并重。这3个重要特征均具有延续发展的共性,决定了未来非洲经济发展的主要走向:经济持续发展,但短期内无法改变世界上最贫困落后地区的地位;资源开发仍是主导产业,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多样化战略初显活力,但单一经济的改造仍然严峻;《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立足自主发展的同时争取国际社会的配合,为未来非洲经济振兴带来希望,但其目标的实现仍存在许多的困难与限制。
给满意答案的。
G. 非洲资料 急急急急急急!!
名称 阿非利加洲,简称非洲。
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士运河紧邻亚洲。
范围 :大陆东至哈丰角(东经51°24′、北纬10°27′),南至厄加勒斯角(东经20°02′、南纬34°51′),西至佛得角(西经17°33′、北纬14°45′),北至吉兰角(本赛卡角)(东经9°50′、北纬37°21′)。
面积:约3 020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次于亚洲,为世界第二大洲。
地理区域:非洲目前有56个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上,习惯将非洲分为北非、东非、西非、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东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塞舌尔。西非通常包括毛里塔尼亚、西撒哈拉、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爾尔、尼日尔爾利亚和加那利群岛。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刚果民主共和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科摩罗、毛里求斯、留尼汪、圣赫勒拿等。
【居民】
人口 74 800万。占世界人口总数12.9%,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非洲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均居世界各洲的前列。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尼罗河沿岸及三角洲地区,每平方千米约1 000人。撒哈拉、纳米布、卡拉哈迪等沙漠和一些干旱草原、半沙漠地带每平方千米不到1人。还有大片的无人区。
人种:非洲是世界上民族成份最复杂的地区。非洲大多数民族属于黑种人,其余属白种人和黄种人。
语言:非洲语言约有800种。一般分为4个语系。
宗教:非洲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自然环境】
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全长30 500千米。海岸比较平直,缺少海湾与半岛。
岛屿:非洲是世界各洲中岛屿数量最少的一个洲。除马达加斯加岛(世界第四大岛)外,其余多为小岛。岛屿总面积约62万平方千米,占全洲总面积不到3%。
地形: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呈不等边三角形状。南北最长约8 000千米,东西最宽约7 500千米。非洲为一高原大陆,地势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仅限于南北两端。全洲平均海拔750米。海拔500 1 000米的高原占全洲面积60%以上。海拔2 000米以上的山地和高原约占全洲面积5%。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多分布在沿海地带。地势大致以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刚果河河口至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南半部较高,西北半部较低。东南半部被称为高非洲,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有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在2 000米以上,有“非洲屋脊”之称)、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在南非高原上有卡拉哈迪盆地。西北半部被称为低非洲,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大部分为低高原和盆地,有尼罗河上游盆地、刚果盆地和乍得盆地等。非洲较高大的山脉多矗立在高原的沿海地带,西北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东南沿海有德拉肯斯山脉;东部有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是座活火山,海拔5 895米,为非洲最高峰。非洲东部有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裂谷带东支南起希雷河河口,经马拉维湖,向北纵贯东非高原中部和埃塞俄比亚高原中部,经红海至死海北部,长约6 400千米;裂谷带西支南起马拉维湖西北端,经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伯特湖,至艾伯特尼罗河河谷,长约1 700千米,裂谷带一般深达1 000? 000米,宽几十千米到300千米,形成一系列狭长而深陷的谷地和湖泊,其中阿萨勒湖的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56米,为非洲陆地最低点。
沙漠:非洲的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1/3,为沙漠面积最大的一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面积777万平方千米;西南部还有纳米布沙漠和卡拉哈迪沙漠。
火山与地震:东非大裂谷带内及其附近,分布着一系列死火山和活火山,其中高大火山海拔达5 000米以上。非洲中、西部亦有不少高大火山。东非大裂谷带也是非洲地震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
水系:非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68.2%。大西洋外流水系多为源远流长的大河,有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爾尔河、塞内加尔河、沃尔特河、奥兰治河等。尼罗河全长6 671千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刚果河的流域面积和流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位居世界第二位。印度洋外流水系包括赞比西河、林波波河、朱巴河及非洲东海岸的短小河流、马达加斯加岛上的河流等。非洲的内流水系及无流区面积为95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洲总面积的31.8%。其中河系健全的仅有乍得湖流域。奥卡万戈河流域和撒哈拉沙漠十分干旱,多间歇河,沙漠中多干谷。内流区还包括面积不大的东非大裂谷带湖区,河流从四周高地注入湖泊,湖区雨量充沛,河网稠密,不同于其它干旱内流区。非洲湖泊集中分布于东非高原,少量散布在内陆盆地。高原湖泊多为断层湖,狭长水深,呈串珠状排列于东非大裂谷带,其中维多利亚湖是非洲最大湖泊和世界第二大淡水湖;坦噶尼喀湖是世界第二深湖。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的塔纳湖是非洲最高的湖泊,海拔1 830米。乍得湖为内陆盆地的最大湖泊,面积时常变动。 气候: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少雨、干燥,气候带分布呈南北对称状。赤道横贯中央,气候一般从赤道随纬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约占全洲面积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区终年炎热,有将近一半的地区有着炎热的暖季和温暖的凉季。埃塞俄比亚东北部的达洛尔年平均气温为34.5℃,是世界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齐济耶,1922年9月13日气温高达57.8℃,为非洲极端最高气温。乞力马扎罗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
非洲降水量从赤道向南北两侧减少,降水分布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终年几乎无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达10 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东南部、几内亚湾沿岸及山地的向风坡降水较多。
【自然资源】
非洲已探明的矿物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铁、锰、铬、钴、镍、钒、铜、铅、锌、锡、磷酸盐等储量很大;黄金、金刚石久负盛名;铀矿脉的相继被发现,引起世人瞩目。许多矿物的储量位居世界的前列。非洲的植物至少有40 000种以上。森林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1%。盛产红木、黑檀木、花梨木、柯巴树、乌木、樟树、栲树、胡桃木、黄漆木、栓皮栎等经济林木。草原辽阔,面积占非洲总面积的27%,居各洲首位。可开发的水力资源丰富。沿海盛产沙丁鱼、金枪鱼、鲐、鲸等。
【经济简况】
工业 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洲。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采矿业和轻工业是非洲工业的主要部门。黄金、金刚石、铁、锰、磷灰石、铝土矿、铜、铀、锡、石油等的产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轻工业以农畜产品加工、纺织为主要。木材工业有一定的基础,制材厂较多。重工业有冶金、机械、金属加工、化学和水泥、大理石采制、金刚石琢磨、橡胶制品等部门。 农业 农业在非洲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支柱。非洲的粮食作物种类繁多,有麦、稻、玉米、小米、高粱、马铃薯等,还有特产木薯、大蕉、椰枣、薯芋、食用芭蕉等。非洲的经济作物,特别是热带经济作物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棉花、剑麻、花生、油棕、腰果、芝麻、咖啡、可可、甘蔗、烟叶、天然橡胶、丁香等的产量都很高。乳香、没药、卡里特果、柯拉、阿尔法草是非洲特有的作物。畜牧业发展较快,牲畜头数多,但畜产品商品率低,经营粗放落后。渔业资源丰富,但渔业生产仍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近年来淡水渔业发展较快。 交通:非洲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落后的一个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大多数交通线路从沿海港口伸向内地,彼此互相孤立。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另有铁路、海运等方式。南非共和国、马格里布等地区是非洲交通运输比较发达的地区。撒哈拉、卡拉哈迪等地区则是没有现代交通运输线路的空白区。目前非洲有公路约130多万千米,铁路约78 000千米。内河通航里程约52 000千米。海运业占重要地位。航空业发展较快。
H. 七大洲(各洲)主要经济状况(整个洲是否发达,以什么经济部门为主)
南极洲我就不说了
经济第一发达的是北美洲和欧洲,主要是以第三产业为主,是世界的商品制造业中心,贸易发达,产业升级迅速;
经济排在第二的是南美洲和大洋洲,南美洲是世界金属材料供应产地,比如铜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伐木业世界前列,大洋洲主要以旅游业为主,其中澳大利亚也有较高的畜牧业产量;
排在第三的是亚洲和非洲,亚洲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中东地区能源储备丰富,非洲能源丰富,矿产丰厚,主要以原料出口为基础经济。
I. 非洲经济的重要部门是什么
非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西非共同体
J. 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的重要经济部门
撒哈拉以南非洲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_竺婊种踩却米魑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