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动作经济原理有哪些疑惑

动作经济原理有哪些疑惑

发布时间:2022-12-11 05:02:26

❶ 日常的生活与生产活动中,哪些事例违反了动作经济原则应该如何改善谢谢

淘宝购物砍价,砍了半天才便宜五毛,不如直接发帖拿五毛省时省力。应当少上淘宝砍价,多发帖拿五毛。谢谢!

❷ 简述应用程序分析和动作研究等方案的具体工作步骤

应用程序分析:步骤,1选择研究对象。2用直接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3分析观察记录的事实,找出改善的方案。4通过分析,研究出一套经济实用的新方法,5贯彻执行新方法。包括五种分析工具1作业程序图2流程图3线图4人—机程序图5多作业程序图6操作人程序图
动作研究:根据动作竞技原理,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多余的重复的部分加以改进,设计出新的合理的一作业为结构的操作程序。1人体的利用2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的改善3有关工具和设备的设计

❸ 动作分析的动作经济原则

一、身体使用的原则
1.两手同时开始动作,同时终止动作
2.两手除去休息时,不可以同时处于闲置状态
3.两胳膊要互相向相向或相反方向同时进行
4.手指及身体的动作尽量在末梢部位进行。末梢部位的顺序为手指和手、手指同前手臂、手臂同手指及身体与手臂手指的5种类型,且以上的动作支点按照顺序分别为拳头、手腕、肘、肩、身体。仅仅是手指的动作是最末梢的动作,也是上半身5种动作类型中的最中枢动作。
5.利用支撑作业者动作的物理惯性(重力)。但是、为了控制惯性使用力气时会将惯性变为最小。
6.比起做直线型Z字型的动作,做平滑的曲线型动作要更好
7.比起受制约或受控制的动作,弹道型的(自由曲线型)动作更快、容易及正确。
8.在反复操作作业中为了能够自发的平滑的动作,顺畅是不可缺的。因此、作业应该尽可能的设计成容易自然且顺畅的作业。
9.作业设计还应该避免视线的频繁移动。要将视线设置在自然范围内移动。
二、设备及配置的原则
1.治工具及材料要根据作业形成习惯放置在特定的固定的位置
2.为了省去“寻找”,应事先在既定的位置配置好治工具及材料
3.为了使材料能够在使用位置附近供给,应利用送料器、部品箱、容器等
4.治工具、材料、操作工具尽量放置在离作业者近的位置,或者应该配置在作业者的最大作业范围内。最大作业范围是指身体不动,以肩关节为轴,手向左右、上下方向所到达的距离而构成的范围。
5.治工具同材料应该按照动作顺序的最合适位置配置
6.作业终了时,作业者可以不用手来移走已作完的完成品,而是利用移出器械或自然落下方式来完成。
7.给作业者合适的照明。为了采取正确的作业姿势,要给作业者合适设计及高度的椅子。作业场所的高度同椅子的高度要相互吻合。照明方面今天更加关注的是阴影、灰色、色光、视野等方面。特别是要从作业范围同作业物之间配色的对比对作业性能及眼睛疲劳所带来的影响的角度来考虑选择。
三、机械机器、设计的原则
1.祛除掉用手指来“保持”、“固定”的动作。固定物体要治具、固定器、花瓣式等的固定治具。不要用人来固定。
2.使用多重功能的工具。使用单一功能的工具的话、在替换工具时浪费太多(时间)。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工具则只需一次的操作即可完成作业。
3.像打字作业等使用手指作业的场合,要考虑各手指的特性来作业。拇指比食指力度弱但持久力强。小指力度弱但适应性好。
4.治工具的手柄同手掌的接触面要尽量设计得多些。在现实中使用的手柄中很多都很细,而细的手柄不容易传力故而不稳定。
5.操作杆同手柄等操作工具的大小的配置要以不改变作业姿势能够操作为原则。但是操作工具的大小要从生物体力学观点来考虑,切记不要太小。

❹ 生活中涉及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理是指实现动作经济与减轻疲劳的一些法则,用以改善工作方法。动作经济原理包括三个方面:①人体利用;②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的改善;③工具和设备的设计。

❺ 动作经济原则22项原则

动作经济四项基本原则第四项:舒适的工作;

动作分析最重要的目的就在于减轻工作人员的疲劳感;而且疲劳分为生理疲劳和精神疲劳两种;上面所提的三个基本动作经济原则,都比较偏重与强调生理疲劳的减轻与工作时间的缩短;而第四项原则,则比较偏重与精神疲劳的减轻;动作本身的困难性引起的踌躇心理最容易引起工人精神疲劳;如果希望做到舒适的工作,就一定要避免因困难动作而造成的工作人员精神疲劳;举例说明如下:

1、尽量使用日常生活已经熟悉的动作,流利而且自然;

2、尽量采用曲线圆滑的动作;

3、利用惯性,重力和自然的力量;

4、工作地点应当配合适当的高度,而且决定高度的时候要考量到以下因素:

(1)配合操作周期;

(2)配合操作员工的身体特点;

(3)需要看到的距离;

(4)需要使用力量的程度;

(5)身体的平衡性;

动作的改善,必须要从排除下列工作开始:

1、需要用力气的工作,需要用手、脚或者全身用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或者向膝盖下方伸手以及蹲下拿起物品的动作,因为这些工作会引起肌肉的疲劳;

2、不自然的姿势,例如蹲在地上做事,或弯着腰工作等,这些不自然的姿势也会引起肌肉的疲劳;

❻ IE方法在制作SWI的运用

(一)

SWI(Standard Working Instruction)﹐即标准作业指导书﹐有的企业叫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re),它将产品制造程序完整地反映出来﹐并指导作业人员进行操作。SWI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在电子制造行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WI通常描述的有项目栏﹑图示区﹑标准工时﹑物料信息﹑制造程序﹑组装程序﹑自我检查等内容。

如何制作出合理标准的﹑经济实用的SWI呢?

组装程序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

SWI怎样来评价和改善?

工程师们经常会有以上的疑问。

以上的问题﹐最好的解决途径是运用IE方法制作SWI并对其进行评估。IE是英文Instrial

Engineering的简称﹐直译为工业工程﹐是以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等活动﹐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的的一项活动。简单地说﹐IE是改善效率﹑成本﹑品质的方法和科学。IE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动作﹑工程﹑时间﹑稼动﹑搬运分析和工厂布置等。在SWI制作中常用到动作﹑时间和搬运分析﹐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在SWI制作中﹐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操作程序怎样制定合理?要投入哪些治具可以更有效率?

这些只要运用IE方法中的动作分析就会使问题渐渐明朗起来。动作分析中有沙布利克分析﹑动作经济原理等方法。

首先讲一下沙布利克分析方法在制作SWI中的应用。沙布利克分析是IE老前辈Gilbreth研究的﹐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他的句子倒过来Therblig来命名这种分析方法,称为沙布利克分析。它是指一个完整的作业动作﹐往往由一连串细小的动作组成﹐从表面看﹐好像并没有什么浪费存在。实际上﹐如果我们把作业动作进行细致的分解﹐一个一个记录下来﹐就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动作是多余的或者可以避免的。没有分析之前﹐你可能认为这些浪费微不足道。可是﹐如果你发现十个动作中有四个是可以避免的﹐你就会明白效率的损失有多大。在我们的SWI中会经常发现有些操作安排并不合理。比如拿取物料及装配零件﹐零乱的放置及不合理的装配会给作业者带来不便。

操作中还有单手作业﹐次序安排不合理等现象。如果细心﹐在现场会发现许多这样的事例。

一旦采用了沙布利克分析﹐这些事例中多余动作便可以消除。沙布利克就是把以手部为中心的作业(包括眼睛的动作)﹐细分为18个动作﹐并以不同的记号加以标示。分为第一类动作﹕空手(Transpot

Empty)﹑抓(Grasp)﹑搬运(Transport Loaded)﹑修正位置(Position)﹑分解(Disassemble)﹑使用(Use)﹑组合(Assemble)﹑放开手里的东西(Reease)﹑检查(Inspect)。第二类动作﹕寻找(Search)﹑找到了(Found)﹑选择(Select)﹑思考(Plan)﹑预定位(Pre-Position)。第三类动作﹕保持(Hold)﹑不可避免的迟缓(Unavoidable)﹑能够避免的迟缓﹑休息(Rest)。沙布利克分析的重点﹐在于消除第三类动作﹐尽量减少第二类动作﹐有可能的话也要对第一类动作进行简化。即使动作不可能避免﹐通过改变工作环境或者方法﹐来缩短动作时间时间﹐也可以达到改善的效果。

我曾在在某公司SUB-ASY线用沙布利克方法对安装螺丝作业进行过分析﹐从现场操作观察到详细的动作拆解分析﹐得出存在动作浪费多的结论﹐当导入螺丝盒后﹐仅等待这一动作就减少了10个﹐效果是很显着的。

(二)

其次讲一下动作经济原理。动作经济原理为制定SWI的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只要遵守原理﹐SWI便会趋于完美。

在制定SWI过程中﹐会处理很多动作要素﹕

如何减少动作数量﹐追求动作平衡?

如何缩短动作移动距离﹐使动作保持轻松自然的节奏?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遵守动作经济16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可划分为关于人体方面包括﹕

1.双手并用原则。如双手同时插件﹐双手检查数量等。

2.对称反向的原则。如将料件摆放手两侧会比放在身体单侧方便(同时作业)。

3.排除合并的原则。即减少或消除不需要的动作。

4.降低动作等级的原则。动作等级越低﹐动作越简单易行。

5.减少动作限制的原则。为作业者创造良好条件﹐如模具导入。

6.避免动作突变的原则。动作的过程中﹐不应有突然改变方向或急剧停止的节奏﹐如果发生这种现象﹐动作效率随之降低。

7.保持轻松节奏的原则。如顺着动作的次序﹐把材料和工具摆放在合适的位置﹐是保持动作节奏的关键。

8.利用惯性的原则。如电动起子的安置。

9.手脚并用的原则。

关于工具设备方面﹕

10.利用工具的原则。利用合适的工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1.工具万能化的原则。比如瑞土多功能军刀的设计。

12.易于操纵的原则。要充分思考重量及方向操纵性﹐是否顺手。

13.适当位置的原则。物料摆放﹑治具摆放。

14.安全可靠的原则。电气安装﹐防静电安装等。

15.照明通风的原则。吸气管﹐日光灯安装。

16.高度适中的原则。治具放置等。

SWI投入后﹐如发现现场存在耗时过多﹑不平衡﹑工序不良多﹑容易疲劳﹑难于掌握这些现象﹐便可以用上面的原则﹐进行改进。

在SWI中通常会提到标准工时及宽放。这两个概念便是IE时间分析中的范畴。怎样制定标准时间以及宽放呢?

所谓标准时间﹐就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用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标准时间作用极大﹐一定要真正了解含义﹐它所具备的条件一定是﹕

◆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

◆按照规定的作业方法

◆使用规定的设备﹑治工具

◆由受过训练的作业人员

◆在不受外在不良影响的条件下

◆达成一定的品质要求

有些工程师在制定标准工时时﹐往往不能严格按照定义来做﹐比如操作者不熟练﹑治具不全﹑外来因素打扰作业者﹐造成标准时间不准﹐无法提供良好的依据。

标准时间的构成与计算方法是﹕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价系数╳(1+宽放率)

            =实际时间╳(1+宽放率)

其中﹐观测时间指的是实测得到的时间值的平均﹐而观测时间由于受到作业者的熟练度﹑工作意愿﹑情绪等的影响﹐未能代表真实的情况﹐故此应加以修正﹐乘上一定的评价系数﹐求得实际实际时间作为标准时间的主体﹐而实际时间应考虑一定的宽放﹐作为疲劳﹑等待﹑喝水﹑上厕所等必要项的预备﹐这样才能得到标准时间。大家知道了标准时间的算法﹐就要严格按程序得出﹐不要太随意了呀。

由于在制造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料件﹐因而在制定SWI时要考虑物流情况﹐可以按照IE方法中Layout这一项来进行制定。在这一篇中就不详述了。

通过以上可以看到﹐IE方法在SWI的制作过程中无所不在﹐只有真正理解IE方法才能做出优秀的SWI来。希望各位同事﹐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学IE﹐用IE,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做出贡献。(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错误难免﹐请各位朋友不吝指正)

❼ 什么是动作经济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又称“省工原则”,是使作业(动作的组成)能以最少的“工”的投入,产生最有效率的效果,达成作业目的的原则。“动作经济原则”是由吉尔布雷斯(Gilbreth)开始提倡的,其后经许多工业工程的专家学者研究整理而成。熟悉掌握“动作经济原则”对有效安排作业动作,提高作业效率,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定义

所谓动作经济原则,即在于人在操作作业时,能以最少的劳力得到最大的工作效果的经济法则,对这个法则能好好的学习与使用,在工厂内,我们可在许多地方发现许多不合乎此法则的动作,当然工作效率会低,人员易于疲劳。

在动作分析时,经常需用到“动作经济原则”。“动作经济原则”是一组指导人们如何节约动作、如何提高动作效率的准则,它的目的是减少工作疲劳与缩短操作时间。“动作经济原则”可划分为三大类,共22项。第一类是关于人体的使用,第二类是关于工作场所的布置,第三类是关于工具设备的设计。更综合地说,它可归纳为四点:(1)同时使用两手,避免一手操作一手空闲;(2)力求减少动作单位数,避免不必要的动作;(3)尽可能减少动作距离,避免出现全身性活动;(4)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动作难度,避免不合理的工作姿势或操作方式。

肢体使用原则

1.双手同时开始并同时结束动作

单手作业会造成另一只手的空闲及不平衡

2.双手的动作应对称反向进行

双手在某一方赂单向动作的话,会造成身体重心的转移,而维持这种平衡的劳动将带来精神以及肌肉的疲劳。双手反向对称动作是最省力的作业方式

3.身体的动作应以最低等级的动作来进行

身体的动作幅度越小越好,动作时间越短越好

人体的动作等级以下列次序递减

腿的动作→腰的动作→肩的动作→肘的动作→手腕的动作→手指的动作

4.动作姿势稳定

使作业者能够在身体整体相对稳的情况下更轻松地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5.连续圆滑的曲线动作

动作的速度和方向突然改变的话,会打乱工作节奏,同时会消耗大量体力

6.利用物体的惯性

像使用手捶时我们所感觉的那橛,当尽可能利用手捶的惯性和动量重量时,就会越省力,所以利用物体惯性能节省体力提高效率

7.降低动作注意力

过程中产生迷惑或需要判断时,动作会有停顿、迟凝

降低动作注意力例子:

⑴放置螺丝刀的固定位以喇叭形为佳;

⑵需要对准及嵌入时,以导向槽及机构装置减少对准的难度;

⑶测量时用固定规格及定位等手段,使测量工作减少脑力判断过程;

⑷利用声光等进行识别,减少注意力;

8.动作应尽可能有节奏,习惯性的节奏有助于提高熟练度

改善作业节奏的方法

⑴作业速度应适当,以一定的节拍规律进行

⑵物品的摆放按工艺顺序放置;

⑶缩小手的动作范围,保持手部适当高度;

作业配置原则

1.材料、工装的3定

3定是指5s整顿中的物品摆放的基本事项,包括定点、定容、定量三原则

2.材料、工装预置在小臂的工作范围内

这样人可以以比较低级的动作即小臂、手及手指拿取物品及工具完成工作

3.简化材料、工装取放

对产品及材料按下工序的取拿原则进行放置,另外对一些细小的、不便取放的零件,如小薄垫征、针型物等以小容器及弹性毯垫等方法使之容易取拿

4.物品的移动以水平移动最佳

物品的移动应尽量避免垂直向上的移动,这种较高等级的动作使人易间生疲劳及工时的增加

另外较重的物品,用水平滚轴的方式进行水平移动

5.利用物品自重进行工序间传递和移动

物品的取放,废脚料的收集等作业都可以利用物品重力,在斜导槽、导轨平面及圆筒等辅助下进行传递与移动

6.作业高度适度以便于操作

7.满足作业要求的照明

工作场所之光线应适度,通风应良好,温度应适度

工装夹具设计原则

1.用夹具固定产品及工具

动作经济原则

以固定用台钳及夹持具等来固定产品及工具,以解放人手从而进行双手作业

2.使用专用工具

生产线中所用工装应最适合该产品及人工操作的专用工具以提高生产效率

3.合并二种工装为一种

减少工具的更换麻烦,以减少转拉的工时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红、蓝两用毛及带有橡皮的铅笔

4.提高工具设计便利性减少疲劳

⑴工具手柄方便抓握

⑵作业工具与人体动作相协调

⑶工装夹具的操作应以ie的方法进行评估

5.机械操作动作作相对安定并且操作流程化

⑴操作位置应相近集中

⑵让机械尽量减少或脱离人的监控和辅助

⑶开关位置与下工序兼顾

⑷工件自动脱落

⑸能够自检的自动化

⑹安全第一

⑺小型化

⑻容易进行作业准备

基本原则

编辑

动作的改善基本上可以以四项基本原则作为基本思路:

(1)减少动作数量

进行动作要素分析,减少不必要的动作是动作改善最重要且最有效果的方法。

(2)追求动作平衡

动作平衡能使作业人员的疲劳度降低,动作速度提高。比如双手动作能比单手大大提高效率,但必须注意双手动作的协调程度。

(3)缩短动作移动距离

无论进行什么操作,“空手”、“搬运”总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会占用相当一部分动作时间。“空手”和“搬运”其实就是“空手移动”和“负荷移动”,而影响移动时间的最大因素就是移动距离,因此,缩短移动距离也就成为动作改善的基本手段之一了。

(4)使动作保持轻松自然的节奏

前面三项原则是通过减少、结合动作进行的改善。而进一步的改善就是使动作变得轻松、简单。也就是使移动路线顺畅,使用易把握的工具、改善操作环境以便能以更舒适的姿势进行工作。

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经济学原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经济学十大原理,这十大原理又可以从三大角度进行区分,也就是说它们回答了三个大问题。
第一个大问题是人们怎样作出决策。对于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四个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获得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那么所谓的决策,就是在这两件东西中进行选择最后有所取舍。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因为人们之间都面临着交替关系,所以,在作决策时人们就要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问题是一项行动的成本往往并不是很容易就可计算出来的。
原理三:理性考虑边际量。作者认为生活中有很多决策都与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小的增量调整有关,这些调整就是所谓的“边际变动”。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作出决策是在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之后进行的,当成本和收益变化时,人们的决策及行为也就会发生变动。所以,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的。这种激励既可以是人为的,也可能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第二个大问题是人们如何相互交易,这个问题可用以下三个原理加以解释。
原理五: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在贸易中往往存在着竞争,贸易和体育竞赛不同,不一定是一方胜利而另一方必然失败,它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竞争的结果是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如何分析资源这一问题上,一向有两种方法,一是中央计划,二是市场机制,前者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后者实行的是市场经济。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作者指出,市场经济虽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有市场失灵等,所谓市场失灵,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外部性。外部性有好有坏,污染就是一个不良的表现。
第三个大问题就是整体经济如何运行,这个问题可用以下三个原理加以解释。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动的能力。世界各国贫富不均,生活水平差距较大,原因在于生产率的差别。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好多货币时,物价上升。这是一个货币理论,指的是通货膨胀这一现象,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量的增加,在大多数严重或者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都是由于这个原因。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通货膨胀虽然有害于经济的发展,但政府却很难彻底地去消灭它,原因在于降低它时会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这就是一个二难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在菲利普斯曲线上反映出来。
以上十大原理是该书的中心命题,而书中其余部分则是围绕这些原理来论述的,或者说是这十大原理的具体阐述。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❾ 精益生产的动作分析及原则是什么有哪些价值体现呢

精益生产的动作分析原则是动作经济原则,也就是这个操作动作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观测者以目视直接对现场作业进行观侧分析改善,现场发现动作问题并改善。优点是对现场瓶颈工序实施改善,提高作业效率:缺点是时间测定及细微动作的观测困难,我们厂对生产动作分析都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比较高效的软件就是vioovi的ECRS工时分析软件,它能根据生产线的操作视频,得出哪些动作是重复的,哪些动作是可以通过改变步骤来提升效率的,然后对整个生产的工序步骤重新排列降低工作时间,来提升工作效率。

❿ 动作经济原则本质是什么

动作经济原则共二十二项并并归纳为下列三大类:
1.关于人体之运用:
(1)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
(2)除规定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3)双臂之动作应对称,方向并同时作业。
(4)手之动作应用最低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结果者为妥。
(5)物体之动作量应尽可能利用之,但如需肌力制止时,则应将其减至最小度。
(6)连续的曲线运动,教含有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为佳。
(7)弹道式之运动,教受限制之运动轻快确定.
(8)动作应尽可能使用轻松自然之节奏,因节奏能使动作流利及自动自发。

2.关于操作场所布置:
(9)工具物料应放于固定处。
(10)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于工作者之前面近处。
(11)零件物料之供给,应利用其重量随至工作者手边。
(12)[堕送]方法应尽可能利用之。
(13)工具物料应依照最佳之工作顺序排列。
(14)应有适当之照明设备,使视觉满意舒适。
(15)工作台及椅之高度,应使工作者坐立适宜。
(16)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可使工作者保持良好的姿势。

3.关于工具设备:
(17)尽量解除手之工作,而以夹具或足踏工具代替之。
(18)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为之。
(19)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
(20)手指分别工作时,其各个负荷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
(21)手柄之设计,应尽可能使与手之接触面积增大。
(22)机器上槓杆,十字槓及手轮之位置,应能使工作者极少变动其姿势,且能利用机械之最大能力。

阅读全文

与动作经济原理有哪些疑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环渤海经济区规划包括哪些城市 浏览:657
怎么做才是爱情 浏览:457
爱情中极端是什么 浏览:247
婚姻里面的事情有哪些 浏览:646
大妈怎么夸美女 浏览:915
第一针疫苗打了多久健康码有显示 浏览:146
爱情中要把握好进退的度是什么 浏览:197
幸福里经纪人版怎么样 浏览:596
宜兴市为什么每年都招事业编 浏览:266
德阳经济最好是哪个县市 浏览:782
爱情是不会死的是出自哪里 浏览:35
品牌故事多少钱 浏览:562
生活要怎么过才能开心幸福 浏览:982
杰瑞鼠与鼠女婚姻如何 浏览:242
哪些是卫生健康的事 浏览:232
美女忘带钥匙是什么电视剧 浏览:945
爱情运怎么算 浏览:401
2008年还有哪些故事 浏览:391
美女韩语版怎么说 浏览:526
什么是上升式婚姻 浏览: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