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朝鲜的经济发展到底怎么样有具体的参考数据更好,谢谢。
一、朝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脉络
本文把朝鲜六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来考察,每个时期主要整理了朝鲜劳动党和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计划、各计划期间确定的基本任务、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发展成果等内容,试图较为明确地说明朝鲜经济的发展脉络。
(一)解放后及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1945~1956年)
这一时期,朝鲜经济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及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奠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考察,即1945~1950年的解放后经济恢复期和1954~1956年的战后国民经济恢复三年计划。
1945年朝鲜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下,获得了解放。解放后,针对日本殖民统治留下的工业畸形发展、农业凋零落后、封建和殖民地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等现实情况,1945年10月成立的北朝鲜共产党中央组织委员会[1]着手进行了各项民主改革,以图复兴和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土地改革消除了封建土地占有关系,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爱国热情、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并为正在迅速恢复的工业提供原料和保障居民的口粮创造了条件;民主的劳动法令的实施,保障了工人劳动和生活的基本权利;产业国有化,即工厂、矿山、煤矿、铁路、邮电、银行等的国有化,奠定了建设自主独立国家的经济基础,为保证国营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有计划地发展国家的经济创造了条件;男女平等权法令解放了北朝鲜妇女,使她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享有和男子同等的权利,积极参加劳动。
从1947年开始,朝鲜有计划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出自力更生建立自立的民族经济的路线。劳动党和政府领导人民恢复和改造现有的重工业工厂,生产和供给发展国民经济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料和材料,新建还没有任何基础的轻工业,发展农业,以安定和改善人民生活,另外,着重加强国营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领导作用。为此,朝鲜制订了1947年和1948年的两个一年计划和1949年~1950年的两年计划。
在1947年的工业总产值中,国营工业所占的比重达到80.2%,民办工业的比重占19.8%,其中矿业部门,国营占百分之百。这说明在国民经济的领导部门——工业中,国营经济占了压倒性优势。此外,铁路运输、邮电、对外贸易和银行等也已经掌握在国家手中。这一切条件,成为朝着依靠国营经济的领导作用,控制和调节个体经济,有计划地经营国民经济和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福利的方向,发展国家经济的可靠保证。[2]这一时期,从中央到地方设立了计划部门,要求企业在对设备、材料、资金、劳力等进行详细了解的基础上,制订并严格执行计划,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采取了整顿生产组织、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学习技术、开展劳动竞赛等多项措施。
1947~1949年的3年期间,朝鲜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9.9%,其中国营及合作社工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61.6%,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前夕,朝鲜北半部的工业生产规模(除煤炭和冶金部门外)和工业总产值已经超过了1944年的水平。在这一期间,农业也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1948年粮食产量达到266.8万吨,比日本统治时期产粮最多的1939年还多0.4%。1949年同1946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51%。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改善。1950年3月,工人基本工资比1947年提高38%,同时几次降低物价,从而使工人实际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民生活也有了显着改善,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生活水平达到中农水平。[3]
1950年6月~1953年7月的战争使朝鲜的国民经济遭受到严重破坏,与1949年相比,1953年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了36%,农业生产总值下降了24%,国民收入减少了30%。
停战后,1953年8月5日召开的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确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的战后经济建设基本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为了消除日本殖民统治造成的殖民地畸形状态,打下建设自立的民族经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是为了安定和提高遭到摧残的人民生活。1954年4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第七次会议通过了“1954~1956年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其基本任务是:恢复和重建北战争破坏的国名经济,使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战前水平,为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援下,朝鲜提前完成了1954年~1956年的“战后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工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并超过战前水平。
工业部门提前四个月达到目标,1956年末工业生产增加到1953年的2.8倍(其中生产资料生产增加到4倍,消费资料生产增加到2.1倍),增加到1949年的1.8倍。1954~1956年工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1.7%。
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有了改善。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品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53年分别为37.7%和62.3%,1955年则分别为51.7%和48.3%,生产资料生产比重已经占了优势。机器制造工业和金属加工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1944年为1.6%,1949年提高到8.1%,1955年则提高到17.9%,同一时期纺织工业比重从6%提高到11.4%和17.2%。这说明,朝鲜工业已经显着地消除了日本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片面性和畸形状态,并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农业方面,1956年粮食产量达到287万吨,比1953年增加24%,超过战前1949年的产量。农业发展主要由于战后三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74亿元,大力兴修水利,增加农业机械和化肥生产,并在农村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7月,朝鲜北半部各地开始试办农业合作社,国家从法律上和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到1956年底,入社农户在总农户中的比重达到80.9%,在总耕地面积中的比重达到77.9%。
战后工农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1956年国民收入为1953年2.1倍,为战前1949年的1.5倍。1956年工人、技术人员、国家职员每人平均工资同1953年相比增加58%,同1949年相比增加65%。在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的同时,朝鲜政府采取低房租、降低商品零售价格等政策,使国家职工的实际收入有较大提高。此外,国家为职工修建了610万平方米的住宅,并大力发展社会保险、医疗、休养等人民福利事业。在农村,1954国家废除肉类义务缴纳制度。1956年全面降低农业税,实行固定税制,并将农民拖欠的9万吨农业税和贷粮及14亿元贷款全部给予核销。这期间,国家还降低了工产品零售价格及灌溉费和机耕费。[4]
2. 朝鲜王朝的经济
18世纪,朝鲜的国内和国际商业活动量迅速增加,通过经由行会组织扩大的垄断和批发销售,出现了资本积累。许多从事贸易的商人集中在汉城。政府核准的商店即领有执照的贡物供应商与街巷小店主之间的传统分野,被融合到一种垄断和批发体制的结构之中。临时商店的设立原来是为了满足人民在特殊场合(如科举考试、国王出巡和其它全国性大事等)的需求,但是这些店铺在这种场合过去后,仍继续向普通百姓供应食品和杂货。这些店铺是由小店主在临时搭起的棚屋里经营的,他们不管怎样都依赖批发商。手工匠往往成为个体生产者。有些人甚至发展成工厂厂主,取得了销售自己产品的垄断特许权。在一些情况下,仅仅做经营某些商品的批发商比从事物品生产更有得可图。
到英祖时期,朝鲜和清朝、日本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长。其中除了中朝边市贸易的牛、马、盐、铁之外,最重要的是对清朝的人参贸易。人参贸易又称为八包贸易,每包人参为10斤,朝鲜允许到中国的使团—所谓“燕行”人员—每人携带八包。后来因朝鲜边民越境采参伤害中国地方官员,朝鲜政府停止人参出口,使团按每斤人参25两白银计算,可以携带2000两白银去中国购买商品。后来为了防止白银过度外流,又折合成价值2000两白银的朝鲜货物,如皮毛、纸张、海产干货等杂物。他们出售人参和朝鲜其他产品来换取日本的白银、中国的织物、日用杂货、金属品、书籍、药材、染料,还有朝鲜王室所用的药材、珠宝、苏杭绸缎等奢侈品,采购量相当大。
从朝鲜输送到清朝的商品包括马匹;貂、水獭、青鼠、豹等毛皮;海参、鲍鱼、虾、鱼、海带等海产干货;金、银、铜、豆锡、生铁、钢铁等金属;白纸、壮纸、桑皮纸等纸张;人参、胡椒、白矾、干姜等药材;丹木、槐花等染料;梨、苹果、柿、栗等干鲜果品。从清朝输入朝鲜的有牛、羊、骡、驴等牲畜;剪刀、镊子、针、床炉、釜、皮箱、马鞍、雨伞、木箸、算盘、梳子、纽扣、烟袋、眼镜、瓷器、毛绵纸、斗方纸、火石、火镰、笔、墨、砚、铜壶、锡壶、指南针等日用杂货;各种金属制品如铲、犁、铧、锯等工具;金、银、铜制钱等通货;棉花、棉纱、生丝等纺织原料;各种棉布;各种锦缎绫绸;各种男女成衣、帽子、鞋袜;各种染料;各种食品;各种药材;各种书籍;乃至于进口珠宝玉石、漆器牙雕、家具古董、钗环首饰、自鸣钟、自鸣琴等西洋玩好、猫狗鹦鹉等珍禽异兽。此外还有清朝严禁出口的天文、历法、地理、历史类书籍,以及牛角、火药、硝石、硫磺等军用品,米、豆、麦等谷物,以及生丝铜铁等物,主要是由使团私带和走私进口。
朝鲜商人的这种商业垄断和批发活动造成了对银和铜的更大需求,促进了采矿业的发展。倭乱之前在政府严格控制下的矿山交给了私人经营。在十七世纪,朝鲜全境有68个银矿在开采,但是铜矿业不是很发达,因为朝鲜的铜主要是依靠日本供应的。然而在十八世纪,由于日本德川幕府停止出口铜,而与清朝的贸易也要求朝鲜大量供应铜,所以朝鲜的铜矿也发展起来了。英祖以通过增加钱币的铸造来鼓励货币流通,所以物价不断上涨,汉城市民如果不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与了商业活动的话,他们的生活会受到威胁。1801年以后,湾商中的姚舜沃声名逐渐远播,使当代朝鲜人对经商的看法转为正面,许多两班和平民不顾自己的身份,也起而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此外汉城在18世纪作为工商业城市已有了长足进展,19世纪后贸易更胜往年。老百姓对诸如刀、文具、烟竹、衣帽、餐具、农具等手工艺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妇女戴装饰性假发的限制实际上也消失了。
3. 被美国制裁多年的朝鲜,如今它的真实经济现状究竟如何
被美国制裁多年的朝鲜,如今经济状况并不乐观。交通设施作为经济发展的必要存在,从交通方面可以明显的看出朝鲜的经历情况。有幸去过一次朝鲜,见到的情况令人惊讶。朝鲜的铁路设施明显老化,而且铁路干线的运行速度也特别慢。据了解,现在的朝鲜,在他们最高领导人的带领下,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集中全部力量发展经济。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相信开放后的朝鲜,朝鲜人民的生活也会变的越来越好。
4. 在历史上朝鲜的经济有没有超越中国的时候
1953年朝鲜半岛实现停战后不久,朝鲜就开始规划经济重建。当时,战争后的北方一片废墟,基础设施被摧毁,工业企业被破坏。由于军人和平民遭受大量伤亡,劳动力也面临短缺。1954年,朝鲜执行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计划,1957年起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1961年执行第一个七年计划,后来又延长三年。1970年11月,在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金日成宣布朝鲜已成功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有统计称,朝鲜战争结束后的10年,朝鲜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25%,可能是当时世界最高的。1960年,东德媒体赞扬朝鲜为“远东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而在亚洲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上,60年代的朝鲜和被认为创造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并称。60年代末,朝鲜农村全部通电;70年代末,朝鲜粮食实现自给自足;80年代初,全部耕地面积的70%实现灌溉,插秧的95%和收割的70%农活实现机械化。1984年,朝鲜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实现了粮食自给并部分出口。当年的朝鲜工业经济同样获得飞速发展。朝鲜是苏联为首的经互会的观察员国家,与苏联东欧集团基本采取记账式的贸易。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朝鲜人均GDP、人口寿命、识字率大大提升。当时朝鲜的社会福利水平也比较高,1979年就已实行全面的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制度,实现对小学到大学的全体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免费供应外衣、内衣和鞋子等生活必需品。而且朝鲜社会的财富分配也大大平均化,不似韩国那样有巨大的贫富差距。一般认为,1979年的朝鲜已是一个准现代化国家。
同期,韩国的主要工农业产品指标终于与朝鲜相当,但由于韩国人口超过朝鲜一倍,加上韩国社会严重的贫富悬殊,实际上,在1979年,韩国在国家现代化方面远远赶不上朝鲜。
朝鲜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半岛实现停战后,朝鲜政府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决策,确定了农、轻、重以及军事工业发展的适当比例;相对和平稳定的世界及周边局势;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自然灾害较少以及健全的农田基建设施等。当然,来自苏联东欧集团以及中国的援助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根据中国解密的外交档案,在1950年至1953年的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向朝鲜无偿提供了总值人民币72952万元的战争急需及人民生活必需物资。1958年至1963年,这个中国最困难的时段,中国以无息贷款方式为朝鲜承担了纺织厂、轴承厂、糖厂、热工仪表厂、继电器厂、电子管厂、无线电零件厂等29个成套项目。
1960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接见朝鲜副首相李周渊,周建议朝鲜先上既快又短的项目,并同意分4年贷款4.2亿卢布。至于偿还期限,能还就还,不能还可以延期,推迟10年甚至20年也未尝不可,等后代还也可以。1962年,为满足朝方急需,中国将自己建成尚未使用的邯郸第三、第五纺织厂的设备全套拆往朝鲜。1972年中朝商定共同建设输油管并于1976年1月竣工,年输油能力400万吨。其间,中国援建了20万千瓦火电厂、平壤地铁等项目,而当时中国城市中除北京外都没有地铁。
苏联对朝鲜的援助规模也很大。据苏联方面的统计,到1960年4月,苏联对朝鲜的无偿援助为13亿卢布,此外还有36亿卢布的低息贷款。之后苏联还和朝鲜签订了技术援助协定以及苏朝长期贸易协定,帮助朝鲜建设钢厂、火电站、炼油厂等,输入装备、技术,提供贸易支持。
5. 朝鲜经济曾经远比韩国发达,为何如今两者的经济实力却反转了
朝鲜经济曾经远比韩国发达,但如今两者的经济实力却反转了,我觉得这主要是因为朝鲜太封闭了,基本上就可以说是闭关锁国了,不管是什么事情他们都想依靠自己独立完成,不和其它国家产生贸易往来,经济肯定是得不到发展的,甚至会越来越差,但是韩国却正好相反,韩国非常注重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无论是什么事情都是再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和朝鲜正好相反,经济自然也就发展得更好了。
当时导游还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和他们说话,也不要一直看他们,不然他们可能就会觉得你是不尊重他们,甚至还会攻击我们,听完我真是觉得有点震惊,正常语言和眼神上的交流他们会认为是一种鄙视,由此可见这个国家真的很封闭,而一个国家将自己封闭起来是注定得不到发展的。
6. 朝鲜经济的历史表现
朝鲜在1945年以前经济是相对十分落后的殖民地农业经济,尽管朝鲜拥有众多资源但未有效开发。二战结束后,1946年3月颁布土地改革法,8月实行产业国有化,1947-1948年实行了两次国民经济一年计划,1950-1953年因朝鲜战争的关系,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后,朝鲜政府开始一系列有计划的经济发展政策,1954-1956年是经济恢复时期。1957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于1958年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各地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千里马运动;1961年开始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了大安工作体系、新的农业领导体系和计划的一元化体系。第一个七年计划始于1967年,中间过渡了一个六年计划(1971-1976年),第二及第三个七年计划分别始于1978年和1987年。
朝鲜食品严重短缺,工业资源管理不善,并缺乏投资。工业有机器制造、化学、采矿、冶金、纺织、食品加工等。矿产有煤、磷酸盐、铁、锰、钨、铜、铅、锌。约有48%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大型集体农场为主。农产品有稻、玉米、蔬菜、小麦、大麦、油菜、甜菜、粟、高粱、大豆、烟草、畜牧、伐木和渔业。
7. 朝鲜经济水平相当于我国什么时期
按照现在朝鲜的经济水平,就相当于我国七八十年代的发展水平,是比较贫穷的。除了经济发展状况,朝鲜与其他国家建交的状况也是网友关注的焦点。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目前朝鲜已经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包括中国、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老挝等国家。
朝鲜经济的水平
朝鲜经济改革后,新义州及开城两个接近边境的城市发展起来,工业等也有一定起色,但是成效并不明显,朝鲜的经济也仅仅是从前几年的饥荒中复苏而已。农业产出虽然较以前有所成长,总体实力依然很弱。由于严重的肥料短缺。
连续的自然灾害以及较少的可耕种面积导致国家的粮食产出比国家所需要的粮食最低标准低了一百多万吨。朝鲜农业实行承包制度,经济改革后农民收入显着增加。核试后美国的贸易制裁对朝鲜经济更是雪上加霜。据2009年CIA报告,朝鲜婴儿死亡率为千人中51点34人。
朝鲜在1991年开始有少量私人商业,有少量私人商业出现在罗津先锋特区,2002年在开城设立工业区,2013年宣布在各道设立经济开发区。
8. 朝鲜经济水平相当于我国什么时期
按照目前朝鲜的GDP来看,朝鲜GDP总量为174.87亿美元,人均GDP大概为700美元,全球200多个国家中排名靠后,属于贫穷国家,现在的朝鲜相当于中国70年代的水平。
一直以来朝鲜和中国关系非常好,朝鲜由于制造核武器被国际社会制裁,所以只能通过出口给中国农副产品以及旅游业来获取外汇,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国人去朝鲜旅游,不仅让朝鲜旅游业得到发展,而且也带动了很多行业。
现状
很多人对朝鲜的印象是经济不发达,收入水平低,姑娘漂亮。其实在七八十年代,朝鲜经济发展水平不错,人均GDP甚至超过韩国。只可惜,之后朝鲜“闭关锁国”,对外开放程度非常低,也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
据相关数据表明,朝鲜近年来,每年GDP两千多亿人民币。在我国,有不少地级市的GDP已经超过两千多亿。按照现在朝鲜的经济水平,就相当于我国七八十年代的发展水平,是比较贫穷的。
除了经济发展状况,朝鲜与其他国家建交的状况也是网友关注的焦点。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目前朝鲜已经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包括中国、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老挝等国家。
9. 历史上韩国的经济曾不足朝鲜一半,它是如何逆袭成为发达国家的
韩国是一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半岛国家,由于韩国和北面的朝鲜处于一种完全隔绝的状态。所以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韩国是一个很标准的岛国,不能够通过陆地的方式进行连接,与外界的沟通只能够通过航空或者说水面。
不过创造了“汉江奇迹”,一度高歌猛进的韩国并没有停滞下来,而是选择继续进步,它开始与时俱进的向新型产业(第三产业)转型。当时的韩国看准了中国内地娱乐市场极度空缺,便开始推动娱乐业的发展——韩国通过娱乐这种低成本高回收的方式创造了一部分在中国内地极度火爆的明星,而以这些明星为核心形成连带作用,诞生出了一条新的产业链。
从一穷二白到发达国家,巧妙的利用了国家有限的资源,还有国际关系,成功的将自己的一副烂牌打成一手好牌,韩国如今也成为了很多国家借鉴发展的楷模。
不过美中不足的是,韩国如今仍旧受制于资源限制,生活条件并不丰富。我们拿它们的饮食来说,韩国人只在一些主食上面能实现自给,水果还有肉类很难达到自我需求,因此韩国的水蔬菜还有肉类主要靠进口。但由于不能够通过陆地运输,使用航空运输太贵,海上运输又太慢。所以对于韩国人来说,吃新鲜肉和新鲜蔬菜就是一种很奢侈的产品,因此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韩国人来中国旅游的时候,会选择报复性的拼命吃肉。
10. 朝鲜80年代为什么发达
上个世纪80年代是朝鲜的高光时光!
一方面朝鲜通过经合组织与苏联,东欧国家加强经贸往来,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品!
一方面与中国争取援助。两边获利!
在60-70年代,朝鲜的人均GDP比韩国还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