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未来经济新增长点在哪里
创新,开发新技术。因为房地产的红利已经消耗完,劳动密集低成本手工型产业逐步移到印度,越南等国家。
B. 中国的新经济增长点是什么
高科技产业在国外往往是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中国目前还不是,但高科技能够成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对于这一点大家都不怀疑。因为高科技可以提供新的产品。新产品自然就有市场,而且高科技产品能使我们的出口竞争力加强。高科技产业本身的发展预示着未来即将发生一次大的生产资料革命。生产资料革命可能引起固定资产的更新换代加快。 高科技在我国目前还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缺乏金融支持.教育产业是新世纪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C. 目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东三省的定位是怎样的
1.农业大户“北大仓”
东三省的粮仓概念大家都知道,主要以自然条件优越的黑龙江为主,当然也有吉林的玉米神马的。
实际上,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于农业的投入特别有限,一直是取大于予。我们高中的时候就学过“剪刀差”了,这里有一些老数据:1954-1984,30年,通过剪刀差,农业资金转移到城市工业6000亿,1997-1994,政府年平均从农业拿走938亿,同期政府征收农业税年平均109.7亿。同时,除了全国的农业都在供给工业,作为最先受计划经济影响的黑龙江省每天无条件输出16列火车原粮,10万吨原油,3万立方米木材…确实是农业大省,但是都运出去了…并且很多时候,几十粒大米几厘钱卖出去,在外省加工成脆脆饼,一块钱买回来…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当年邓爷爷画圈的时候离黑龙江最远,以及一些国家政策原因,黑龙江市场经济最晚。
依靠六十年前丰富的资源和“殖民政府”遗留的基础,GDP增速在新中国成立后还领先了二十年。然而,今年上半年以百分之五的增速全国最后。
不产粮行不行?
国家要保证粮食安全…
那粮食卖贵一点嘛?
国家要稳定粮价,大家只知道“粮贵伤民”不知道“粮贱伤农”…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一位农村党支部书记说,传统农村农民收入相当于城市居民20世纪70年代水平。
另,黑土层也越来越薄,这积淀了千年的黑土地还能舍尽所有喂养我们多久也同样令人担忧,届时黑龙江又将面临怎样的境遇?
2.“工业学大庆”
黑龙江确实是资源大省,13个地级市有7个资源型城市。
过去能源工业占黑龙江规模工业比重超过一半,增速超过百分之6.3(手机怎么打百分号=_=),去年就已经是百分之0.1了。
产能过剩,重工业也不景气啊。
再说说你们念念不忘的大庆。
我在大庆油田工作的同学说,现在的大庆,一桶桶的从地下抽上来,每桶里就零星飘着些油花。官方数据说抽上来的油有百分之六左右…
就算有油又怎么样,国家有政策啊,大庆油田所得税直接交给中央(全国所有油田,只有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有这政策,可是山东有渤海湾…)!黑龙江因此损失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然而像大庆油田这样的央企,黑龙江占国有资产的八成还多…
2014年,大庆油田第一次负增长…
同时,大庆油田有油的时候,也不是交了税就完事儿的,油采上来,国家统一调配,不在黑龙江加工啊!都运出去了…黑龙江原油产量占全国五分之一,加工量只有3.6(百分号)。
另外,看一看全国百强空气优良城市名单,从黑龙江这平均水平绝佳良好的空气质量看,就知道工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3.军字号的东西就能赚大钱?
大家都以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很好嘛,还有那么多的军事工业,肯定能赚钱!
确实呢,东三省确实为军工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看看黑龙江有多少大学有军事血统就知道了,而且还有大家熟知的大连旅顺港嘛,听说旅顺都有国家级开发区了呢。
靠军工企业可以赚钱?可以拉动地方经济?可以为百姓创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你们欧美军事片看多了,那是万恶的资本主义!
别的我不太懂,你说在旅顺口这么个重要军事基地,附近要引进个外资企业,与在江浙一带相比,哪个更容易?
4.从今年的GDP看,黑龙江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丁字裤都拽掉了…
只看东北地区的国家政策。
辽宁有沿海经济带,有沈阳经济区,有装备制造振兴政策,听说还要有烟大海底隧道了…
内蒙古有能源开发政策,少数民族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
吉林有延边自治州政策…
黑龙江有玉米大豆薯仔黄豆…你敢转个基因我看看!
2014年,黑龙江上半年GDP增速全国第一,倒数。
(只是对国家政策的客观描述,没有表达“国家对不起黑龙江”等观点的意图。)
5.粮食运出去了,资源也用差不多了,但是年轻人才却走了…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有一段几年那啥几年那啥的艰苦阶段,你们懂得。东北那北大仓好啊,全国人民都知道,于是就开始闯关东,于是只黑龙江一下就挤进来七百多万人…(-_-#现在的北上广好像不会这么放纵自己吧…)最主要,东北人民没有歧视啊,三十年之后都是老乡,见面还泪汪汪。那时候的东北物产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人是个大问题,特别是人一下子多起来需要很多物资,环境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带来的问题就是过分开垦,过分采伐,过分捕捞…两年前去兴安岭调研,确实也有当地居民偶尔看到熊、鹿、狍子和狼一类的动物,但相比以前,真是少太多。我们老师那辈儿以前去兴安岭还让熊追过…到我去的时候,熊毛都看不到一根。
终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度过了某些个想说又不能说的特殊时期,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天保工程实施,树也不让砍了,湿地也要保护,地不能随便开了,改革也开放了,大家知道沿海好了,于是,黑龙江迁出去了四百多万。人往高处走嘛,可以理解。可是这么看,不还是迁入了三百多万么,嗯就你数学好,剩下的岂止三百万,那七百万人几十年得生多少…(东北人现在也算是走到全国各地都有乡音了)。几十年过去了,有一些人留恋白雪黑土不愿走,有一些人是想走也走不动了…
全国平均每10名在职人员供养3名退休人员,黑龙江每10个在职人员供养7名退休人员。去年,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倒数第二,把全国平均水平的丁字裤又狠狠滴拽了一把!
年轻人才都流出去了,退休老人都坐在炕头看《乡村爱情》呢。
同时,东北高校C9、211比例也不算少,但还是留不住人,毕业生多往南走,甚至继续读书直博我同学都选择了江浙一带某C9…今年听说很多当地211高校保研都保不满,保研政策放开后学生大多选择外推到北京、上海、广东、武汉等。无论是师资还是待遇,甚至其他硬件条件,东北地区高校还是不行。
更:知友讨论说老年人外出养老人数很多,事实也的确如此。同样,每对年轻人仅结婚的消费就已经是很大的数额,人才流失多以年轻人为主,这样的人才及内需损失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又更:请自行搜索2014年10月新闻《东北三省20万老年人今年将到三亚租房过冬》
再更:12月新闻《东三省每年净流出200万人 经济发展明显减速》
6.以上
题目是“目前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东三省的定位是怎样的?”以上更多讨论的是当下包括黑龙江在内的东三省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困境。具体怎样的定位,想来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打算,每届领导班子也都有自己的算盘。仅个人观点,在中国当下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势头下,国家依然准备把没有多少光环的东三省放在供给、支撑和保障的位置上。
另,东北地区,尤以黑龙江,多遭大家调侃,“大砍省”的称呼我自己也时常用到。黑龙江人民风确实比较淳朴彪悍,如果你没去过蒙古国和俄罗斯…但是东北人也一直以“豪爽”、“讲究”等特征而被大家接受。我七岁没摸过鼠标就已经把锄头玩的比现在的LOL还遛,那时候,我还没锄头高。农民的儿子没有太多细碎的感情嗑跟你唠,地里还有一堆苞米等着我回去搓呢…
虽然我们很少说,但东北地区确实在计划经济阶段甚至现在为全国提供了太多资源。黑龙江的粮仓地位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
我们不求国家给我们怎样的优惠制度,也不求全国人民给我们怎样的褒赞,因为这都是一奶同胞该做的,我相信,换成是另外的省份面临东三省同样的境遇也会做出同样的奉献…
同时我们都相信东北地区会有更好的明天。
D. 新的增长点什么意思
E. 什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经济增长点是指在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能够带动整个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的新兴产业或行业。
就是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的市场需求,成长性好、技术和资金密集度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具有高技术附加值的新产品或服务。
三层含义:
1、新经济增长点必须是产业关联效应强的产业或行业,他具有回顾效应、前瞻效应和旁侧效应,他的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产业或行业,必须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成为主导的消费热点,并由消费需求市场作为支撑,拉动生产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3、新经济增长点是随经济成长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发生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条件成熟时,某一产业或行业才会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F. 请问什么是经济增长点
就是能够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某一行业或产业.比如汽车产业,能够创造GDP,带动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它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