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经济学公共物品的分类。
可将公共物品分为两大类,即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纯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认为,国防、治安都是最典型的纯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一般通过纳税间接购买而被动消费,消费时无法分割,只能由政府提供。
准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拥挤性,即准公共物品消费时消费者人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拥挤而产生消费者的竞争。准公共物品可以部分间接购买,部分直接购买,消费时可以部分地分割,政府和私人皆可以提供。例如教育、医疗卫生、收费公路等。
Ⅱ 交通安全设施行业属于国民经济哪个行业分类
这广告做到家了!!!
Ⅲ 停车位是公共产品还是私人产品说明理由.
看建在哪里,公共地方就是公共产品,私人地方就是私人产品(这个只是泛指)
解决问题很多也很广,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情况。但都需要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完善公共设施(比如公交车、动车、火车、地铁等),减少私家车数量,有好的公共体系才能减少车位占有量;车位立体式建设,增加地下停车位很层数,减少地面停车位。
Ⅳ 买车位15万,租车位每月300,到底哪个更划算
租车每月三百,一年三千六,十年三万六,二十年七万二,四十年十四万四,买车位就得十五万,如果你有余金,可以买!如果资金紧张不建议买,十五万可以理财,也是有收益的!
1.我想知道题主买的车位有年限规定吗,是十年后到期还是二十年后到期呢?同时,签订的买卖协议里有没有转售的限制,比如买下车位用了几年后题主搬家了,那车位能否自由交易给其他人。 这两点对于花15万元买车位还是没有用300元租车位的决策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题主没有说清楚,那我只能按照最近身边的一位同事情况来帮你分析了。
2.我的一位同事正好于最近买了一个车位,花了18万元,买下以后直接进入了不动产权证,性质和房子一样可以单独交易。另外一方面,如果不买小区车位采取租赁的话则每月缴纳300元租金,但如果未来有人买下车位的话不保证始终能够租到。
3.按照我同事购买车位的情况来分析应该说是非常值得的,理由如下:
第一,18万元除了买了车位的使用权还买下了所有权。什么意思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车位用了5年以后搬家了,可以将车位卖给其他人。如果卖了18万元,则相当于5年内免费用了车位(不算5年的利息);如果卖了20万元,则不仅免费用了5年的车位还赚了2万元;如果卖了15万元,则相当于亏了3万元,但使用了5年的车位,也就是花了3万元停了5年的车。
第二,同事小区车位在十年前差不多是5-6万元一个。换句话说,当年买了车位的人停了十年车,如果现在搬家了可以以18万元出售车位赚了十多万元外带白停十年。
如果十年前没有买车位的话则每月支付停车费用,据同事说2016年前每月停车费为200元、后来涨到了300元。差不多十年内前五年每月200元停车费,一共花去5*12*200=12000元;后五年每月300停车费一共花去5*12*300=18000元;总共花了3万元。
第三,以我同事小区的情况来看,即使现在花18万元买下车位绝对是划算的。因为不仅能够不用再花钱停车了,未来搬走时能够把车位卖掉。大部分情况下未来车位的价格仍然会上涨。即使跌了一点也不会亏,只要不是从18万元一下子跌到只有几万元的地步。
4.题主还要注意小你们小区的停车情况。如果小区里入住率很高但车位还有很多的话,可以考虑租车位。相反,空余车位并不多的话说明停车是刚需,而且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买车的家庭会越来越多,空余不多的车位终将会被买掉。
5.综上所述,题主不能只简单计算每月租车位的费用和一次性买断车位费用之间的差距,而是要考虑买下来以后就是你的财产之一了,你未来是能把车位在卖给其他人的。这就像自有住房和租客之间的区别,自有住房者虽然每个月要还贷并且首付出去一大笔钱,但房子本身的价值在那里,属于不动产的一种,未来可以变现。
买车位15万,租车位每月300元,买车位划算还是租车位划算?
一、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租车位划算
15万放银行按4点的利率计算,一年利息收入6000元,平均每个月500元。
500元除去租车位300元,还剩余200元用于理财,每个月把多出来的200元放进本金15万里面利滚利,最终本金越来越多。
15万放银行理财,每个月等于赚来了300元的车位租金,还有源源不断的利息收入补充本金。
二、从生活质量方面来看,买车位划算
车位可以选择买在离家最近的地方,买了车位后,那个车位就固定是你的了。
从此,你的车想停多久停多久,开车出去后,那里永远有一个空车位等着你。
你不用担心租不到合适的车位,也不用担心租的车位离家太远,买点东西回家得放好东西在楼下再开车去停车,或停好车再手提大包小袋东西走路回家。
买的车位是固定的,租的车位是流动性的。
在生活的质量及用车舒适度上来说,买的车位能享受到更多的便利性与快乐。
三、那么到底买车位好还是租车位好呢?看个人的实际情况:
1、如果房子的周围环境很好,这套房子是计划住到养老的, 建议买车位。
因为在每一个小区里,车位是固定不会再增加的,车位卖一个少一个。
在车位配置不足的情况下,到时有钱想买已经买不到了,想租也不一定租的到,因为车位数只有那么多,但 汽车 是越来越多的。
2、如果经济实力好,这15万不过是闲钱, 建议买车位。
15万说少不少,说多不多,放在手上如果没有其他的用途与理财计划,也许几场 旅游 下来,平时吃喝玩乐大方一点也就用完了。
倒不如投资一个车位,用闲钱换回了资产,方便了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3、如果房子只是暂时过渡,未来有计划置换房子的情况下, 建议租车位。
把15万留在手上随时备用,遇到合适的房源时,在选择房子户型、地段时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4、如果经济状况不理想,手上没有多余的闲钱,靠借钱才能买车位的话, 建议租车位。
靠借钱买车位的话,无形中增加了经济压力,未来的不可预知性还有很多,不如放慢脚步,先租车位用着先。
关于买车位还是租车位,不能单单从价格与租金方面去考虑,应该从所在城市,所在小区环境、车位配置数、个人的经济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找到适合个人的最佳方式,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大家有不同的建议,欢迎留言评论。
从当下来说,当然每月300元租车位划算了。我们简单的算一笔经济账,15万按照现在常规的银行货币基金利率3%计算,一年的利息有4500元,同时车位每月还有80元管理费,一年就是960元。也就是说你买车位的话,不但损失15万的车位钱,每年还要损失利息5460元。那如果你每月300块租车位的话,每年只需要花费3600元就可以了,比你的利息还少。
还有的人认为我买了车位,车位价格会上涨啊,和房价一样翻翻的话我不是赚了吗。但实际上已西安为例,十年来车位价格就没有变化,为什么呢,因为车位不是刚需。
所以,我建议租车位还是划得来。
从金融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次性购买,客户全款15万。我们假设客户15万购买理财,一个月能带给他的现金流是多少?现在一般理财年化5%左右。一年下来利息15万*0.05=7500元,月626。利息足以支付每月的租金。所以从金融的角度来看,这样操作是不合理的。当然我们购买了车位,这个车位的所有权在自己时,这个感觉自然不一样。
当然是买车位更划算了。表面算租车位划算长久算就不划算了,(300元X12=3600元(年)15万需要四十多年才能收回成本),可是你忘了车库的资源很快就没有了,租车位的租金也要水涨船高的。如果月租涨到600元/月的时候你还觉得租车位划算吗?我是2015年买的车位当时是12万,现在车位越来越少了到去年底就有人求购车位,目前25万都没人出售了。你说租和买车位那个划算?
我买了一个车位,还是子母双车位,现在后悔得很
需不需要买车位主要看你所在小区的车位配比,车位配比很高的话,真心不需要买车位,告诉你这样的小区租车位更划算!我所在的小区车位配比很高,买车位头几年没在小区住,想租出去,车位是20万买的,租出去300元,因为车位太多了,出租车位的非常多,能租出去就不错了
现在想转手卖掉,自己租车位更划算,根本无人问津呀!
如果小区车位配比很低,买车位才划算,车位稀缺,不管是转卖还是租都是很容易的!
买车位。因为每一个小区地下车位最多,每户有一个。但是不排除有些家庭买二三个车位的。前20年可能买车位的比较少。因为大家都在还房贷,没有多余的钱去买车位。但是20年以后,家家户户条件好了肯定要买车,买车就存着车位问题。30年以后,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车了,谁还会把多余的车位租给你呀?
和买房子一样,取决于是位置 入住率 邻居收入水平可否转租转售。。。如果房价持续下降的地方真没必要买,因为你没准你也过几年搬家或者入住率低的小区,车库基本都是空的。
是买还是租要根据题主的经济情况和所在小区的实际情况来定。
如果只关注短期经济情况,租车位每月300元更划算。一个月300元一年就是3600元,15万可以租40年。而且15万你可以拿去买银行理财产品,按4%的年利率一年利息有6000元,支付完车位费还剩2400元。买车位意味着你失去了15万本金和每年2400元的额外收入。就算租金会慢慢上涨,15万本金带来的利息也能抵消租金,15万本金你还可以随时拿出来应急使用。考虑经济支出那租车位更划算。
如果所在小区入住率很高,车辆保有量大;或者车位和住房比率过低,随着时间推移车辆肯定是越来越多,车位也会越来越紧张,到时候可能会出现租不到车位的情况,那个时候再买应该就不止15万了。
所以,如果经济允许、车位紧张那就一步到位:买,否则就租。
Ⅳ 买房送车位属于经济学上什么战略
如果你一辈子就打算读一本关于经济学的书,我的推荐是罗斯巴德的《人,经济与国家》。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不同于主流经济学家,他们的经济学原点是基于“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为”这一无可辩驳的公理出发的,由此经过逻辑推理得到一系列的结论,而不是建立在如“理性人”等一系列假设之上。因此,要了解真正的经济学,要从奥派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