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经济函数
也就是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是关于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一种表述。它最先由J·凯恩斯1936年在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一书中提出,即: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表示为一个函数,称为消费函数。
相关信息:
凯恩斯认为,影响人们消费量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 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人性之心理特征、社会习俗与社会制度,而后二者在短时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动。客观因素包括利率与财政政策的变动等,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改变。
于是,凯恩斯得出结论,消费函数是一个较为稳定的函数。它的形状,取决于总收入和人的基本心理法则。人性的基本心理法则决定: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加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快。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于是,大致可以想象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图形是,在一个经济周期内,消费与收入和就业量呈同增同减关系,但其波幅较后二者小。
Ⅱ 表达你所理解的"经济函数"的概念,例举两个经济函数模型
在经济学上有很多关系都可以用函数来进行表示,比如说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价格与供给的关系,都可以用函数来表示。
Ⅲ 求一道经济函数的答案和过程,谢谢!
如下
Ⅳ 微观经济学函数问题
1、由于是成本不变行业,随着行业产量的增加,投入要素价格不变,长期平均成本不变,始终在既定的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从事生产。所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与LAC最低点相切的水平线,P=LAC。
LAC=LTC/Q=Q2-4Q+8。
LAC最小时,其一阶导数=0。即2Q-4=0,Q=2.
将Q=4带入LAC,的最小LAC=4
所以,行业的长期供给函数为:P=4
2、行业均衡价格为4.
当价格=4时,行业的均衡产量数量为2000-100*4=1600
因为每个厂商都会在LAC的最低点进行生产,所以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为Q=2,
则均衡厂商数量为1200/2=800
Ⅳ 简单的两题常用经济函数
1.分批采购,一年分几批呢?一天一批?一月一批?半年一批?
2.税是消费者出的钱
仅供参考
Ⅵ 经济函数
设利润为y,售价为x,根据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y=(x-400)*{1500+[(500-x)/50]*250}
=5(x-400)(800-x),400<=x<=500
这里假设售价最低为成本价400元/台,否则会亏损。
销售量是售价的函数,固定销量为1500台,另外每降价50元(与500元/台相比较)增加销量250台,即增加[(500-x)/50]*250台,所以
销售量=1500+[(500-x)/50]*250=4000-5x
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成本*销售量
=(销售单价-单位成本)*销售量
=(x-400)(4000-5x)=6000x-5x^2-1600000
完毕!
Ⅶ 常见的经济函数有哪些
第六节经济学中的常用函数 一、 需求函数如果价格是决定需求量的最主要因素,可以认为 Q 是 P的函数可以认为 Q 是 P的函数。 记作记作需求的含义: 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 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对某种商品具有购买力的需要.)(PfQ 则 f 称为需求函数. ,bPaQ线性需求函数:常见的需求函数:2cPbPaQ二次曲线需求函数:0,babpAeQ指数需求函数:( 其中 a, b, c, A > 0 )幂函数:0, 0,kAkPQA其中 例 1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0,(babaPQ.00时的价格时的需求量和讨论QP解,0bQP时它表示价格为零时的需求量为 b , 称为饱和需求量;bPQ时,0a它表示价格为,时ab无人愿意购买此商品. 二、 供给函数如果价格是决定供给量的最主要因素,供给的含义: 在某一时间内, 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 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售出的商品. 可以认为 Q 是 P 的函数。 记作)(PGQ 则 f 称为供给函数. 一般地, 供给函数可以用以下简单函数近似代替:线性函数:0,,babaPQ其中幂函数幂函数:A其中,指数函数:0, 0kAkPQA其中0, 0,bAaeQbP其中 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需求曲线 D和供给曲线 S , 两条曲线的交点称为供需平衡点,该点的横坐标称为供需平衡价格 .供需平衡点供需平衡点E0 P0Q供需平衡价格 三、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刻画了 一定时期内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 生产要素包括资金和劳动力等多种要素 为方便起见和劳动力等多种要素 .为方便起见, 我我们暂时先考虑只有一个投入变量, 而其他投入皆为常量的情况 . 例 2)(22)2 (g)()(xgcxxcxxgxgxaaaa由于间的函数关系为与产出设投入时,可见, 当1a规模报酬不变;时时,当当11如果投入增加如果投入增加一倍, 产出增倍产出增a加不到一倍, 即规模报酬递减;时,当1a如果投入增加一倍, 产出增加不止一倍, 即规模报酬递增 . 四、 成本函数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价格或费用总额,它由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两部分组成.CC固总CCCC可变支付固定生产要素的费用支付可变生产要素的费用 产量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Ⅷ 数学 经济函数与极限
1、若数项级数和绝对收敛,则级数必绝对收敛. (正确)
2、数项级数收敛当且仅当对每个固定的满足条件 (错误)
3、若连续函数列的极限函数在区间I上不连续,则其函数列在区间I不一致收敛。(正确)
4、若在区间上一致收敛,则在上一致收敛. (正确)
5、 如果函数在具有任意阶导数,则存在,使得在可以展开成泰勒级数.(错误)
6、函数可导必连续,连续必可导。(错误)
7、极值点一定包含在区间内部驻点或导数不存在的点之中。(正确)
8、线性回归得出的估计方程为y=38+2x,此时若已知未来x的值是30,那么我们可以预测y的估计值为( 98 )。
9、下列关系是确定关系的是( 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
10、样本方差与随机变量数字特征中的方差的定义不同在于( 是由各观测值到均值距离的平方和除以样本量减1,而不是直接除以样本 )。
11、主要用于样本含量n≤30以下、未经分组资料平均数的计算的是( 直接法 )。
12、( 盒形图 )在投资实践中被演变成着名的K线图。
13、设事件A与B同时发生时,事件C必发生,则正确的结论是( [B] PC≥PA+PB-1)。
14、统计学以( 概率论 )为理论基础,根据试验或者观察得到的数据来研究随机现象,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作出种种合理的估计和判断。
15、已知甲任意一次射击中靶的概率为0,5,甲连续射击3次,中靶两次的概率为( 0.375 )
16、下面哪一个可以用泊松分布来衡量( 一个道路上碰到坑的次数 )。
17、 线性回归方法是做出这样一条直线,使得它与坐标系中具有一定线性关系的各点的( 垂直距离的平方和 )为最小。
18、当两变量的相关系数接近相关系数的最小取值-1时,表示这两个随机变量之间( 近乎完全负相关 )。
19、关于概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价值余0和1之间;是度量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的方法;概率分布是不正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
20、下列哪些方面需要用到概率知识分析其不确定性( 证券走势、外汇走势、不良贷款率预测 )。
2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古典概率或先验概率方法( 不确定结果具有等可能性;不确定结果的范围是已知的)。
22、关于协方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Cov(x,η)=E(X-EX)(n-Eη) ;协方差体现的是两个随机变量随机变动时的相关程度;如果p1,则ζ和η有完全的正线性相关关系)。
23、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错误的有( 当观测值个数为偶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X(n+1/2为中位数;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 )。
24、 线性回归时,在各点的坐标为已知的前提下,要获得回归直线的方程就是要确定该直线的( 截距,斜率 )。
25、下列对众数说法正确的有( 用的不如平均值和中位数普遍;是样本中出现最多的变量值;在连续变量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没有众数;众数反映的信息不多又不一定唯一 )。
26、下列关于主观概率的说法正确的有( 可以人为主观概率是某人对某事件发生或者对某断言真实性的自信程度;根据常识、经验和其他相关因素来判断,理财规划师都可能说出一个概率,这可称之为主观概率 )。
27、如果A和B是独立的,下列公式正确的有( P(A| B)=PA[] ; P(A*B) =PA*PB ; P(B |A)=PA+PB )。
Ⅸ 经济学效用函数问题。求助。急!!!!!!
(1)预算约束为 4X+4Y=144
将Y=36-X代入效用函数得:U=X(36-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2X+36=0,故X=18
代入预算约束得Y=18,代入效用函数的U=324
(2) X的价格变化后的预算约束为9X+4Y=144
简化后,得Y=36-2.25X,代入效用函数得
U=X(36-2.25X)
效用极大化条件为dU/dX=-4.5X+36=0,X=8
分别代入预算约束 和效用函数,得 Y=18,U=144
(3)假设X的价格变化后,要维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的收入为m
那么其预算约束为 9X+4Y=m
与已知的 XY=324 两式联解,得
m=9X+ =9X+1296/X
m的极小化条件为 dU/dm=9-1296X-2=0,所以X=12
代入效用函数与 预算约束条件,分别得 Y=27,m=216
也就是说,价格发生变化后,若能将收入提高到216,分别购入12单位X和27单位Y,便可恢复到最初324的效用水平.
(4)总效应:△X=8-18=-10
替代效应为:△X1=12-18=-6
收入效应为:△X2=△X-△X1=-4
注:参见《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同步辅导》(第4版)配高鸿业第四版 P49
Ⅹ 大学生经济数学函数解答题,求解
(1),生产20个单位的总收益。q=20时,R(20)=20*20-(1/5)*20²=320。平均收益=R(20)/20=320/20=16。
(2),边际收益△R(q)=R(q)-R(q-1)=20q-(1/5)q²-[20(q-1)-(1/5)(q-1)²]=20-(2q-1)/5。
△R(20)=20-(2*20-1)/5=12.2。其经济意义是,增加一单位生产量时,总收益的增加量。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