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中国动态经济作用在哪里

中国动态经济作用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1-28 14:45:46

㈠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起什么作用1000字

中国给世界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世界没有中国是发展不好的,
当然中国也离不开世界,可以这么说现在中国在世界上起者
举足轻重的作用,“世界工厂”也不是我们自己杜撰的,期待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作用也会越来越强

㈡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中国发挥了什么作用简单点

绝对是不能轻视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作用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显着增长,对外经济交往和国际贸易发展迅猛,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战略军事实力也不断增强,现代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大大增强。我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也是核心大国之一。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现行的内外政策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这一切使得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不断扩大。表现在:(1)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推动着人类进步事业的前进与发展。(2)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大国,对第三世界有着重大影响。(3)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稳定国际局势,抑制战争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4)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对世界经济政治生活,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的影响。(5)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6)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中正确地利用自己在联合国的影响和否决权,力争使联合国摆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控制,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言,在未来的多极格局中中国必将成为独立一极。现在,无论是在地区问题上,还是在世界问题上,我国都在发挥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作用,这也是任何国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
维护世界和平是邓小平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工作确立的一项重要目标和任务。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的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制约战争力量的发展,中国的壮大是世界维护和平力量的壮大。因为:(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发展,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总原则和总目标。(2)中华民族是酷爱和平的。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民饱尝殖民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苦果,十分珍惜世界的和平和地区稳定。中国一直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持正义、倡导和平,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3)中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的安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保持周边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经济上那更不用说了,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的,现在不是很多国家都在中国投资,这个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㈢ 中国经济动态图的上升和下降受什么因素影响

中国经济动态图的上升和下降影响因素为:
1、调结构。调结构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是一项长期性任务。
2、是资源和环境约束。30年的高增长,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但是,这种靠拼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3、是人口、制度和全球化的“三大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递减。
4、是经济总量基数。

㈣ 中国GDP增长动态图看得让人热血沸腾,我国经济增长动力从哪来

作为一个超大型的发展国家,中国和平发展,实际上面临着超级繁重的任务,同时又面临人口的压力,资源的压力,环境的压力等等。那么中国立足于通过自己内部的改革,通过经济社会政治改革,不断地解放生产力,不断找到各种难点和矛盾的方法。答案非常的简单,只能从国内市场去寻找它的源泉。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去依靠中国国内的终端消费需求,来承接自己巨大的工业产能,增加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一个贡献率,实现国内经济的再平衡。

㈤ 中国在世界经济复苏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并保持活力,将有力带动地区经济复苏。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中国超额完成了目标,“数字比许多经济学家和中国政府预期都要高”。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中国政府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2021年比上年增长8.1%,为十年来最大增幅,国内需求已从疫情冲击中恢复。
经济增速远超2020年的2.2%,凸显这个已有效控制疫情的亚洲国家的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在持续恢复。
自2020年2月底以来,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已显示出V型经济复苏迹象,中国是2020年唯一取得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2021年的增长率也超过了政府制定的超6%的目标。

㈥ 如何看待目前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一千字左右,谁帮帮我吖

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
在过去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显着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中国在世界媒体的报道中已成为出现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所有这些都能使人直接地体会到中国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
我们将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中国与全球不平衡。对于目前这场源自美国、波及世界的危机的原因,存在着各种指控。中国当然不能因为其超额的货币储备而被视为造成全球不平衡的“责任方”,此外,不可否认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中发挥主导作用。中国以出口为导向、旨在创造贸易顺差的发展战略及其积累的为避免人民币升值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的货币储备成为维持美国消费的理想手段。众所周知,在实际工资收缩、收入分配恶化的美国,大部分消费是依靠信贷支撑的。中国生产大量的廉价产品,这有助于在提高消费量的同时保证低通胀率。最近几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相当于其全部贸易赤字的1/3。对于中国来说,美国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可以在其中销售大量中国生产的工业产品。近几年来中国经过实践已经完成了深刻的生产转型。
金融方面,中国购买美国财政部的债券和其他美元资产,有利于美国债务的融资,提高了美国金融系统的清偿能力,有助于其信贷的发放。现在中国是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其2万亿的外汇储备的2/3是美元。
中国实现生产转型并成功融入国际社会是其政府实施有计划和全面协调战略的结果。中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战略包括以下三个基础点:
1.创造条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并将资金引导至特定部门
2.创建富有竞争力和稳定的汇率体制
3.适应和引进国际机构管理机制以上三点都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规划和执行,或者在政府的监督下由私人部门完成。中国的改革是彻底的,因为每一项措施在被证实有效后就会得到推广。
美国则实行了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措施。危机之前美国实行的各项经济措施缺乏规划,并且对市场管理过于松弛。事实上我们不能将危机的责任简单地归咎于某个政府,而更应该反思世界经济体制新的运作方式,每个国家在这个经济体制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
二、对内反应。国内方面,面对危机中国显示出强大的应对能力,包括为国家政策的执行提供资金等,这一做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出口业一直是中国发展模式的支柱,面对国际危机造成的出口萎缩,中国政府的对策是通过一揽子财政计划扩大内需。政府宣布增加4万亿元(相当于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的财政支出,用于长期大型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和消除不平等现象。到目前为止,政府目标基本得到实现,中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不过增长率略低于前几年。预计2009年中国可实现8%的经济增长。
直到危机爆发之前,中国一直懂得利用世界经济增长契机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并且利用外贸的不断增长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由于实际工资相对较低(这是中国竞争力的构成因素之一),中国经济增长的一大特点是消费相对萎缩,因此政府引导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类似于大型跨国公司的战略,即寻找劳动成本低的生产地,维持重要国家(尤其是美国)市场的消费。
至于未来中国面对的挑战,可能包括世界经济体制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冲击,也包括中国自身发展目标的受阻。几年前中国政府就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提出了警告,这些现象包括社会不平等加剧、对农村旧有体制和国有企业的保护网消失、环境受到巨大破坏等等。现在正是中国调整战略的良机,政府因此大力推动内需、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即使这一做法并不意味着外贸将会重新减少,也说明其他需求因素,尤其是消费和政府支出,将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在国际赛场上。为解决危机和寻找新的对策,各国首脑和相关人士举行了多次会议和工作会谈。利用出席这些会议的机会,中国提出了不同于很多西方主要国家的、自己的立场和看法。总体来讲,无论是对危机的诊断还是建议和措施,中国对美国的立场都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中国大力推动国际金融机构运作的更大民主性,争取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在这些机构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代表权。
尤其是中国央行行长还在今年3月呼吁用特别提款权(SDR)取代美元的国际结算地位,以为国际金融创造稳定的环境。加上中国又与六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因此有分析人士猜测中国政府正计划将人民币打造成至今只能由发达国家货币承担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强势货币。这种猜测可能有些过分。中国现在还没有能力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主要是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和机构发展都不完善,并且对资本流动有严格限制。尽管近30年来中国进行了巨大的金融改革,但是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体系比起来,中国金融体系的投资与储蓄功能仍然相对弱小。中国提出在2020年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一目标能否实现还需拭目以待。
另一方面,当前中国政府尚不可能放松对资本市场的管制使其独立运作,也没有允许经常账户出现赤字的意思,而若要让人民币走向世界,这是必需的。这些足以说明人民币在短期内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很小。
总的看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中国的国际地位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复杂性、快速多变的特性中国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的国家、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

㈦ 中国如何发挥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王永无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个明显的趋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而且目前正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强劲势头,这对改变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以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环渤海湾经济圈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布,三大经济圈依托各自优势,加强区位合作,明确国际分工,重视城市定位,实施错位经营,形成了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部引擎。而西部正在通过与中亚的优势互补将形成新的增长极——第四经济圈。

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相临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获取区域内国家的经济聚集效应和互补效应,为促使产品和生产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而建立的跨国性区域经济联盟。全世界目前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有: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越来越多的地理上相接近的国家所组成的日益增多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显示了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另一大趋势--世界经济发展的集团化、区域化、多元化。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不可能同时实现贸易自由的一体化。而一些在地域上、经济上密切相关的国家和地区首先实现区域性一体化,却有助于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因为与分散孤立的各国经济联系相比,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不仅在实际上已在全球经济的不同部分、不同层次实现了经济一体化,而且也更有可能和更容易通过联合或合并的方式向全球经济一体化过渡。

另一方面,地缘纽带、地缘心理、地缘文化、地缘政治、地缘利益是造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地缘因素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大区域组织的形成无一例外的和地缘因素产生直接关系。

中亚+中国经济一体化凸显

西部大开发拉开了宏观经济战略的大调整,西部地区地处中国经济内陆城市,总体经济水平明显低于全国,中央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有利地推动西部经济发展。

丝绸之路是中国通往中亚及欧洲的重要通道,早在汉唐时期就已享誉全球,成为中国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重要交汇点。

中亚是中国通往欧洲和世界的必经之地,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在中国和欧洲的政治经济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分工的大潮中,中国和中亚各国的合作将对西部大开发起到事关成败的关键作用。

广阔的西部不仅资源丰富,土地辽阔,同时经济相对落后,改革开放20余年,东部沿海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已形成集科研、生产、加工为一体的出口外向型城市,而西部城市由于交通、物流和信息等劣势,导致经济落后贫穷,并和沿海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

中亚+中国经济一体化将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各省市发展的瓶颈,也是目前西部城市摆脱经济发展单纯依赖东南沿海城市的破题点。将是形成“东西互动”的重要一环。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势所趋,国际分工也给这一地区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加入WTO为这一地区展开合作提供了重要经济保障。其对中国的影响,在于将促进西部城市调整经济布局、人口布局和文化布局,有助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并促使中国经济迅速战略升级,也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关键步骤。

“第四经济圈”将引起国际投资流向的新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不同区域经济组织国家加紧向对方渗透,竭力打入对方势力范围的有效手段。目前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使国际投资流向越来越多地密集于一体化组织内。

以高科技为先导,各国经济生活的国际化和社会化程度迅速提高。经济活动跨出国界、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对外贸易增长将超过国内生产增幅,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商品贸易持续增长和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攀升将逐步取代出口贸易已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流。国际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日益扩大。世界市场体系已经逐步形成。国际经济活动相互依赖程度逐步增强。各国的经济活动是以世界市场的动态信息为依据的。任何国家都相应地融进了世界经济的有机整体。

第四经济圈的形成将有助于我国摆脱东西部经济不均衡发展的不利局面,使西部经济快速和国际接轨。

西部城市集群加速形成“第四经济圈”

第四经济圈的涵盖范围应包括中国西北五省、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有中国、吉尔吉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极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等九个国家。

区域经济理论告诉我们,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大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大城市为中心,以圈域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首先应有一个居首位的城市经济中心;二是有若干腹地或周边城镇;三是中心城市与腹地或周边城镇之间所形成的"极化一扩散"效应的内在经济联系网络。 意在推动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协调,这对发展城市和农村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西部城市应重新估量自身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整个社会分工应划分为需求链、物流链、供应链、管理链的有机整合,城市定位根据各自在国家体系中所处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定位,比如新疆沿边城市即可向出口外向型城市发展,纵深城市应建立完善的物流配套体系,往内纵深城市则应在产品深加工和研发上下功夫,由此形成自己有特色的产业布局。

政府+区域经济运营商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没有政府推动和规划,区域经济合作就显得软弱无力,没有区域经济运营商将使区域经济缺乏经济支撑。

第四经济圈的实施步骤,应率先在新疆沿边设立大量的经济特区,建设出口外向型城市,通过有效的需求拉动经济的各个环节、要素的完善和发展,进而建设完善的物流配套体系、深加工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文化体系,再进一步将东南沿海的各种加工业、制造业和商业等各种产业向西部逐步转移,形成各种新兴产业中心、各种新兴的商业中心和区域中心,最终形成波澜壮阔的第四经济圈版图。

中亚+中国经济一体化为西部各城市带来新的国际分工,西部城市只有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在国际经济舞台和世界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

㈧ 如何发挥动态比较优势促进我国外贸发展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自诞生以来,就是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条主线,尤其是经过几代人不断的发展完善所形成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更能适应变化了的世界经济与贸易局势的需要。我国入世后,更应当重视发挥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规模效益及后发优势,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发挥产业动态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充分发挥静态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动态比较优势,以实现我国产业技术跨越的构想。

㈨ 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发挥哪些关键性作用

北京时间10月11日晚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全球经济形势继续好转,并上调2017年和2018年的全球GDP增速预期。其中,中国经济增速上调0.1%至6.8%,这是该组织今年第四次上调中国2017年经济增长预期。此前在9月20日,经合组织上调了中国2017年的GDP增速,从原来的6.6%上调至6.8%。 IMF调升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并非没有理由。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在全球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个经济体而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并使超过8亿人摆脱贫困,为实现全球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样的增速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快速城市化、收入不平衡、对环境的可持续性挑战,以及面临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内部迁移的人口压力等,需要进行重大的政策调整,才能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持续下去,尤其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阶层的过渡,可能比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更加困难。随着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地位也有了显着提高,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以及主要对外投资大国。特别是从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纳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如此一来,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IMF的投票权与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地位相匹配,有助于增强货币篮子的稳定性、代表性和合法性,使得国际货币体系向更加稳定的多元储备货币体系发展。 人民币被纳入IMF货币篮子,意味着人民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货币,名正言顺地成为IMF的180多个成员国官方使用货币,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增加人民币的使用量,免除自身的汇率风险,使中国和世界取得双赢的结果。此外,根据10月9日公布的官方数据,随着资本外流的压力缓解,规模高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外汇储备9月份连续第八个月上升,突破3.1万亿美元。也就是说,随着中国经济恢复强劲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有理由对中国经济前景看佳。

㈩ 试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特点及意义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经济发展新常态之所以“新”,不仅在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若干新的特征,而且包含新的战略方针——突出体现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新的制度条件——突出体现为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新的思想方法——突出体现为强烈的问题意识;新的工作理念——突出体现为不为压力所动的战略定力。以此为引领,中国经济展现出六大新亮点:一是改革释放了市场活力,营造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二是我国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加快转变的趋势更加明显;三是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四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带来新的增长点,“互联网+”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五是引进来、走出去成效明显,“一带一路”等战略稳步实施,利用外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驾齐驱”;六是宏观调控“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某种新的稳态,更不是说我国目前的现状便是新常态。如果把现状认作新常态,新常态就变成对现状的消极默认,从而失去其蕴含的进取精神。目前的状态只是新常态的一个起始点,它正引领我国经济进入一种综合动态优化过程。此外,新常态有确定的理论内涵和明确的实践要求,对这一概念不能泛化和滥用,更不能在其他领域其他问题上随意贴标签。

阅读全文

与中国动态经济作用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世界人民谋幸福的使命怎么理解 浏览:333
锦州经济总量是多少 浏览:592
俄罗斯美女很多怎么回事啊 浏览:968
红色故事微视频如何制作 浏览:776
利川和石柱县哪个经济强 浏览:574
幸福指数偏低是什么意思 浏览:184
当幸福来敲门人为什么能活下来 浏览:415
鸟笼婚姻te怎么打 浏览:501
中国第一公认美女校花叫什么名字 浏览:486
保佑父亲身体健康念什么经 浏览:929
怎么样算是爱情呢 浏览:557
爱情观的对比分析有什么理论依据 浏览:475
恋爱中的爱情怎么才能长久 浏览:347
事业工勤普通工是多少级 浏览:791
工作or爱情怎么选 浏览:858
失恋了怎么走出爱情 浏览:562
美女说眼花怎么回复 浏览:50
婚姻中的放大镜是什么 浏览:453
姜堰区健康证有哪些流程 浏览:290
马姓的故事有哪些 浏览: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