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广西省最好的是哪城市
广西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排名
第一位: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广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排第一是理所当然。
第二位:柳州——广西第一工业重镇,工业产值广西第一,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广西的重要铁路枢纽,地处八桂要冲腹地,排名第二必无异议。
第三位:梧州——曾是广西首府和工商业龙头老大,成立自治区后因各种原因累被边缘化,铁路不通,公路等级低等因素制约,发展每况愈下,但遂着洛湛铁路、南广高铁、广梧高速、南梧高速、桂梧高速的建成,打破了制约发展的瓶颈,梧州的粤港情结和两广通道要冲,必使其成为粤港澳客商投资的首选地,中短期发展大可有赶柳超柳之势,排名第三众望所归。
第四位:贵港——八桂中心地带,座落广西最大的浔郁平原,广西内河大港,全区铁路、公路枢纽,排第四理所当然。
第五位:桂林——广西最具盛名的旅游城市,高精工业有一定基础,其盛源自得天独厚的山水,但也终为山水所累,发展受到制约,保护大自然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了不破坏天造地设的桂林山水,城市发展受到限制,只好屈居第五。
第六位:北海——沿海及南宁为主的城市提出的南北钦防战略,北部湾出海通道的建设及临海工业的建立,北海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因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太多,加上北海的区域优势有限,分流到北海的出海货物也不会太多,加上没有大江河缺水也是制约北海发展的瓶颈,排名第六也是恰当之选。
第七位:玉林——因地处平原,在此之前也属广西较富裕地区,但遂着梧州的交通硬件的完善,大大削弱了玉林的优势,过去以黎湛铁路而称雄的日子已不复存在,加上缺水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据此玉林虽有发展空间,但较为有限,以后仍适宜以发展农业为业,不宜作为建设大城市的适合选址,排名第七也算合理。
其余,百色、钦州、防城港、来宾、河池分别排第八、九、十、十一、十二位,百色地处边远,各种发展皆受制约,唯有天赐的平果铝为百色抢到第八的位置,钦、防二市地处沿海是其优势,但缺水沿边是缺点,缺水制约人口发展、沿边欠安全,且分流此二处的出口货物有限,虽可有限度发展沿海工业,可是有限度,排名九、十不冤。
广西所有城市经 谢谢啊
桂林城市发展是很缓慢的。来过你就知道了。十年前和十年后是一个样的。不信你们等着瞧吧。柳州虽然丧失了铁路局,但是桂中腹地,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不会改变的,工业讲究的是基础,沿海发展的是港口,是运输贸易,和生产不能绝对挂钩,每个地方都应该各司其职,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而不是盲目的发展。可能我说得有点自私,因为我是柳州人。但是柳州现在的口号和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现在已经初具规模,阳河工业新区发展得很好,而且柳州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丝毫不亚于桂林,商业气氛也不输于南宁,未来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外面的人可以来柳州走走看看,不要只看到不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也正市柳州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的发展潜力所在。
再说一点吧:其实我觉得城市的排名不重要,关键是整个广西发展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责任,各司其职。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家乡是最好的,这是一句大实话
1
政治:南宁
经济:南宁
工业:柳州
旅游业:桂林
文化:南宁
世纪80年代第1 柳州(工业使柳州稳居广西头把交椅)第2 南宁第3 桂林 上世纪90年代第1 南宁(90年代初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排名上升)第2 柳州(受全国国有企业改制大环境影响,加之南宁的快速发展,使排名下降)第3 桂林第4 北海(房地产经济空前繁荣,坐上广西4哥位置)第5 玉林(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位置) 现在第1 南宁 第2 桂林(经过空前的城市改造和众多旅游新项目及高新科技的发展,排名超过柳州)第3 柳州(工业开始复苏,但后劲不足,发展缓慢,再次下降一位)第4 玉林第5 北海(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第6 百色(挟新兴能源工业和南昆交通要道等优势初次登场,开始踏上广西城市舞台) 2010年第1 南宁第2 桂林第3 玉林(玉贵走廊逐步成熟,桂东小城市群飞速发展,排位上升)第4 柳州(随着铁路局的南迁
② 柳州螺狮粉企业是民营企业吗
是的。小小的螺蛳粉,既是广大民营企业创造力与活力的生动展现,也是党和国家持续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③ 我想问下柳州市附近 哪里有手工活拿回家做的。 知道告诉下谢谢
这方面的工作在广西柳州很难找。
广西柳州都是些吸五产一的区属国营企业,招工量很少,广西柳州本身没有能力办出民营企业,计划经济的习惯性致使广西柳州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败落,找工很难。建议到南宁等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找工,大把岗位,去年广西人才中心发布各市平均薪资,南宁比广西柳州高近千元,网络上可找到该薪资表。
④ 你的家乡是哪里如何用一句话形容你的家乡
我的家乡浙江东阳,木雕之乡,红木之乡,建筑之乡,童子蛋之乡,横店影视基地所在地。
浙江省金华市,地处浙江省中部,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和浙江中部的 历史 文化名城。
东阳相比于邻居义乌,低调很多,GDP和人均GDP在浙江中游,人们一般都外出打工和做生意。
横店影视城就不说了,很出名,横店集团在当地是一个巨无霸企业。东阳也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和名人,比如郭广昌,比如广厦集团。民营企业众多,人民也还算富裕。
其实东阳就是一座小城市,很有韵味,环境也不错,欢迎大家来体验和感受。
湘北田园美如画
无论离家走了多远,
也不管离开了多久,
心里面总是晾晒着 一幅,
乡韵浓浓的油画。
就是家乡那片方方正正的田园,
那是我们梦想中的天堂,
我们永远的家。
冬天悄悄地走了,
春风带来一个美丽的童话。
暖暖的阳光,
金灿灿的油菜花。
蝴蝶翩翩起舞,
蜜蜂争蕊吵架。
漂亮的风筝越飘越高,
孩子们拍手嬉嬉哈哈。
清香在空气中弥漫,
情侣们有趣地勾搭。
小妹妹清秀可爱,
帅哥哥潇潇洒洒。
春风脚步儿勤,
三步两脚跨入了夏。
走进一个绿色的世界,
绿水绿树绿的庄稼,
劳动的汗水滴到绿叶上。
在绿叶间蒸腾挥化,
塘里荷花亭亭玉立,
成群的青蜓飞上飞下,
最耐不住寂寞的,
数那林中的鸣蝉,
还有柳荫下吵闹的青蛙。
突然的风雨过后,
沟渠水流哗啦哗啦,
青翠的田园愈发地耀眼。
尘埃已被彻底的冲刷,
风清气爽宽广的大地,
天边一抹彩虹斜挂。
桂花儿开了,
菊花儿黄了。
田园也魔法似地有了变化,
香气泗溢的稻子沉甸甸,
象不停摇摆的狗尾巴。
棉花朵朵银光闪,
象姑娘笑露的灿烂白牙。
果枝垂欲断,
腾蔓叶黄结满瓜。
天高云淡风儿凉,
葡萄藤架下挂满珍珠塔。
禾场豆子一堆堆,
敲敲打打收芝麻。
车辆排成队,
瓜果蔬菜路边码,
最爱家乡丰收景,
党恩泽民润中华。
我广西横县的,要是用一句话来形容家乡,下面的图片就是我想要说的,横县为什么称为茉莉花之都,且看一大横县茉莉花的产量就知道了!广西横县茉莉花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60%,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和花茶生产加工基地。
广西横县有着400多年种植茉莉花的悠久 历史 。横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态良好,特别适合农作物生长。由于种植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横县所产的茉莉花以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香味浓而着名,加工出来的横县茉莉花茶香气浓郁,鲜灵度高,香味持久耐泡,爽口宜人
目前,全县种植茉莉花10万多亩,种花农民6.8万户33万人。年产鲜花8万多吨,有8个较大的茉莉花交易市场和全国最大的茉莉花茶专业市场,
茉莉花茶是我国的特有茶叶品种,有着千年独特的茉莉花茶文化。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全国茉莉花茶主要市场调查表明,茉莉花茶在北方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华北、东北和山东等茉莉花茶主销区茉莉花茶销售比重仍占茶叶消费总量的50%以上。横县现有茉莉花茶加工企业180多家,茉莉花茶年加工量超过100万担,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茉莉花茶产业“重镇”,是全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和花茶加工基地。成功缔造了全国第四大茶城--西南茶城。
“这儿有座山,古怪真好看,祥和惹鸟韵,遍地皆风景,奇峰三千峰成林,秀水八百挂彩云…这儿有片林,肢体成畸形,山水寄真情,那是景中景,根成树来,树成根…”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张家界!!
如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家乡的美丽,我还是用“美景张家界”的歌词来表达吧“张家界,你是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你讲述着天的神奇,地的神圣,还有那天地合一的美景佳人…”
我的家乡北倚南太行,南临峪河谷。
虽说近几年由于水位下降,河道水渐已干涸;但经过人们的改造,现已成了‘渔迷’们的悠闲养性的好去处。
而新乡南太行则是在国内享有盛誉的集观光、 旅游 、休闲 娱乐 等一体的 旅游 圣地,特色景区如:南坪,郭亮,八里沟,宝泉,白云对等诸多景点;所到之处让你目不暇接、留恋忘返……
我的家乡哈尔滨号称“冰城”、“东方小巴黎”、“天鹅项下的明珠”,但在我心中,却是名副其实的“韵城”!
哈尔滨是四季 旅游 城市,“春有百花秋红遍,夏有凉风冬冰雪”,“冰城”只能代表哈尔滨冬季的特色。
二十世纪初,生活在哈尔滨外国人的人数远多于中国人的人数。其中俄罗斯人独占一半。虽然中央大街是西方建筑艺术长廊,道外的中华巴洛克也是明显具有巴洛克特征的建筑群,但金源文化、中原文化、闯关东文化才是文化主流,“东方小巴黎”也不能完全概括哈尔滨特征。
哈尔滨有中西 美食 融合的“食韵”,有音乐之城的“雅韵”,有西方文化影响的“闲韵”,有冬季冰雪的“冷韵”,是我国东北边陲低调厚道而又独具韵味的“韵城”!
我的家乡广西柳州市,是一个山美水美人美的好地方,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枢纽四通八达,柳州正在打造百亿工业重镇和工业 旅游 城市。
柳州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着名风景区有都乐岩、白莲洞、四大城内名山公园体系(东有登台山西有鹅山,南有马鞍山北有雀儿山)、当年刘三姐跳下小龙潭的鱼峰山、现在正盛开百万朵郁金香花的园博园、百里柳江百里美景、双塔映照江边孔庙、当年杨家将杨八姐一箭穿山的箭盘山公园等等等等,柳州有太多的美景,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柳州是个大工业城市,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民营经济体系、个体经济体系为打造柳州百亿工业重镇和工业 旅游 城市,而全力拼搏。柳州E100,已经跑出第二代新能源 汽车 ,柳州工程机械厂已经走向全世界,撬动3亿产值的柳州螺蛳粉产业蒸蒸日上,柳州有太多太多的企业打造出属于中国人的辉煌,工业 旅游 重镇崭露头角,获得不俗的成绩。
柳州高铁、动车、火车还有连接全国交通枢纽八纵八横的高速公路,已经全面完善,今年春运期间接送来往旅客再创历年新高。
柳州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城市,是一个工业 旅游 城市,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市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南充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 历史 的城市,又称果城和绸乡。
南充出了朱德,邓小平,罗瑞卿三大元帅。也是张澜的故居。南充现有三区六县。人口1200多万。南充盛产柑橘和丝绸,名特小食有川北凉粉,张飞牛肉,营山凉面,顺庆米粉等各种小吃。
南充的母亲河嘉陵江,孕育了南充
1000多万人口。 南充市嘉陵江沿岸的灯光秀今年春节两次上了《新闻联播》,南充市今年过春节 旅游 收入有42亿之多。今年全国前60名最有人气的城市,南充排名第24名。
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到我家乡南充来做客。
南充欢迎您!
世界最大青铜器:司母戊方鼎,也是出土于安阳殷墟!
《周易》的发源地,中国文字博物馆,鬼斧神工人工天河红旗渠
曹操高陵所在地。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有着“洹水帝都”“殷商古都”并存的美誉!
我的家乡延边是一个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的边陲小城。这里,到了春天的时候,万物复苏,嫩柳摇曳生姿,满山遍野的金达莱花娇艳欲滴,美不胜收。到了夏天,繁花似锦,清风习习,很是舒爽惬意。当今秋来临的时候,延边特有的苹果梨挂在枝头,透着诱人的香味,咬上一口,汁多皮薄,甜脆爽口,别提多美了。到了冬天,当白雪覆盖着山峦的时候,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我的家乡不光景美, 美食 也是一绝。不管是鲜咸带辣的小咸菜,还是软糯香甜的打糕,不管是清凉筋道的冷面,还是香气扑鼻的大酱汤。还有烤串,烤鱼,考米饼,狗肉,米肠,薯仔饺子等等,多的数不胜数。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我会说,青山绿水金达莱飘香,瑞雪纷飞长白山生辉。
⑤ 广西的柳州、玉林和南宁,论知名度谁更高你怎么看
我不长篇大论,第一因为柳州是铁路枢纽,计划经济社会时,中央决定一切,没有民营经济,还有广西跟越南随时干起来,还要躲避美帝伤害和侦查,偏向内陆山区,隐蔽的柳州,无疑广西安放国企的最佳之地,桂林也是比较山区内陆,但也比较知名,国际友人(间谍)多所以也不行,还要保护山水。
反正玉林就是吃辛苦饭,什么光环优势都没有,就像犹太人在世界求生存唯有靠自己大脑。
还有很多补充不全,见谅!懂的人理解就好。
⑥ 民营经济的优缺点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生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其发展越来越引起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从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看,对“民营经济”这一概念的认识主要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
一是所有制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从所有制性质上看,民营经济是属于非国有经济的范畴,是以非国有经济为基本构成的经济,是完全的非国营经济,是公有与私有混合的经济。按照中国目前的统计分类,民营经济包括除国有经济外的其他一切经济成份,即城乡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其他经济。其他经济中主要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等。换句话讲,民营经济是非国有直属机构的法人组织或自然人以自有资本、租赁资本、借贷资本为主从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享有相对独立的收益权和投资权的经济活动的总和。
二是经营主体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民营的概念在国内外早就使用过,民营是相对于国营、官营而言的,民营经济是就经营主体而言,不是所有制概念。民营经济就是以民为主体的经济,是利用民间的资金、民间办ā⒚窦涞牧α浚�擅窦淙耸堪斓木�谩K�筇迳舷嗟庇诜枪�芯�茫��确枪�谢挂�恚�蛭��芯�靡部梢允敌忻裼���绨压�衅笠党邪�饬蕖⑽�懈�窦淙耸烤��U庋��裼��镁桶�ǜ鎏濉⑺接��茫�缯蚱笠担�裼�萍计笠担�煞莺献髦坪汀叭�省逼笠抵械耐庾示�茫�煞葜破笠抵泄�也豢毓善笠担��忻裼�⒐�兴接�笠档绕呖椤R簿褪撬担�裼��檬欠枪�泄��乃�兄菩问胶途��绞降淖艹啤?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经济形式都体现一定的所有制形式,又体现一定的经营方式。但是,从层次上讲,前者更具有本质意义和决定作用。上述两种观点都强调民营经济的所有制性质即非国有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两种观点都存在一些不足。(1)两种观点都过于宽泛,使人们很难准确把握。(2)两种观点都将外资经济纳入了民营经济的范围,这显然是没有考虑民营经济中的主体是否有国籍的资格限定。(3)第一种观点将处在变革中的城乡集体经济纳入民营经济范畴,从而得出民营经济是公与私的混合经济,这种结论难以接受实践的检验。(4)第二种观点将国有民营也纳入非国有的范畴,这值得商榷。经营方式的变化并不能导致所有制的变化,我们不能将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的国有民营经济视作非国有经济。
目前,对民营经济这一概念也有的使用的广义与狭义界定: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狭义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我们认为,民营经济属于非国有经济的范畴,是非国有经济中为民所有、为民经营的那一部分经济形式。具体讲,民营经济就是指个体私营经济,是个体私营企业的总称。就目前个体私营企业的规模状况而言,民营经济的主要微观构成部分就是中小企业。
⑦ 广西发展最快的是柳州还是桂林或南宁
“ 世界的桂林,中国的柳州,广西的南宁”, 这句话就是形容广西的桂林、柳州、南宁在外的知名度,但是这三个城市发展又怎么样呢!
单单从知名度来说,桂林的知名度最高,因为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有曾经的“北有清华北大,南有广西大学”,国立广西大学,曾经广西教育的辉煌。
柳州是华南地区工业基地,通过工业的快车,发展非常迅速,柳厂、柳钢、五菱车神,让柳州在中国工业城有一席之地。
反观南宁,知名度的确不高,很多人都把桂林当作广西的首府,根本不知道南宁的存在,但是最近几年东盟、绿城、38栋摩天大楼、南普、南宁网红,都让南宁的知名度迅速提高。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广西的南宁、柳州、桂林发展到底是怎样2000年,桂林GDP331亿元,南宁GDP322亿元,柳州207亿元。
2000年,桂林的GDP是最高,但是跟南宁的差距很小,只差9亿元,而第三的柳州,只有207亿元,和桂林差距100多亿元。
2003年,南宁的GDP是486亿元,桂林的GDP是393亿元,柳州的GDP是244亿元。
南宁的GDP正是超过桂林的GDP,而且拉开了差不多100亿元,而柳州还是在200亿元左右。
2006年,南宁的GDP已经达到870亿元和柳州的GDP是622亿元,桂林的GDP是607亿元。
当时南宁在全国GDP中排名70,柳州排名98,桂林排名99,但是到2008年,桂林就掉出了全国城市GDP百强榜。
2010年,南宁的GDP是1537亿元,柳州的GDP是1072亿元,桂林的GDP是964亿元。
南宁跟柳州的GDP差距越来越大,而桂林和柳州的差距相差不大,桂林依靠 旅游 业紧紧跟在柳州后面。
2015年,南宁的GDP是3237亿元,柳州的GDP是2239亿元,而桂林的GDP是1860亿元。
2015年南宁区的GDP比柳州的GDP多1000亿元,而柳州的GDP和桂林越拉越远。
2019年,南宁的GDP是4506亿元,而柳州的GDP是3128亿元,桂林的GDP是2105亿元,而南宁在全国城市中排名50名,柳州排名79名,桂林排在132名。
2020年前三个季度的GDP已经公布,南宁的GDP增速2.8,柳州GDP增速持平,桂林GDP增速下降,GDP总量1509亿元,而排在第四玉林1300亿元,玉林的发展速度都准备超越桂林了。
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桂林在2010年前,和南宁、柳州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到2015年就被拉开了。
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柳州是工业城市,但是GDP从未超过南宁,因为南宁的人口基数比较大,柳州人均GDP就比南宁好一点。
桂林虽然定位 旅游 城市,以前非常有名,但是现在其他 旅游 城市发展起来了,竞争越来越大,桂林的优势就越来越小,而且服务、环境都在不断的下降,桂林的山水看一两次就够了,没有多大变化。
桂林的 旅游 景点非常多,但是没有做成规模化,景点附近的休闲 娱乐 区不够好,没有发挥出优势。
桂林正是因为 旅游 城市,所以工业很少,以前部分工厂都只能搬去柳州了,而 旅游 城市无法养活整个大桂林。
而柳州是工业城市,后面这几年没有以前那么强,因为面临工业改革,但是工业改革、转型也要慢慢来,而柳钢今年在南宁拿下一块地皮,不仅是做研发中心,同时也是进军南宁房地产。
南宁从2010年到2015年变化非常大,到2017年开通第一条地铁,今年年底开通第四条,出行方便,吸引很多人来到南宁,现在南宁人口已经达到780万人口,所以GDP总量最高。
南宁的城建在广西最好,因为南宁是广西首府,资源倾斜到南宁,有主角光环,这些年地铁、道路、摩天大楼拔地而起,各种商圈不断形成。
在南宁首府战略的加持下,南宁的发展会越来越快,同时其他城市的发展可能减缓,发展肯定没有南宁那么快。
现在南宁五象新区被打造成为下一个南宁小深圳,南宁的武鸣又建立了一个大学城,南宁的教育、交通、城市文明都在不断提高。
这三个城市,发展最快的是南宁。
一个城市的发展包括城市建设、 旅游 、工业、教育、交通、经济增长开发、水利、通信 、就业,治安、绿化、基础设施、环保、民生事业以及持续的发展等方面。
而南宁与桂林柳州两个城市在发展速度上总体上是占优的。南宁只有小部分领域落后于桂林和柳州。
南宁的 旅游 业比不上桂林比如南宁的 旅游 就比不上桂林,桂林一直以来都是 旅游 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风光驰名中外, 旅游 业很发达, 旅游 是桂林的名片。而反观南宁,基本没有出名的景点,出了南宁或者广西,没有一个能叫得上名字的,外地人根本不知道。国家对桂林的 旅游 业扶持要远比南宁大,打造的就是 旅游 城市。而且桂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基础。当然,柳州的 旅游 业也比不了桂林,比南宁业也稍逊一些。
南宁的工业比不上柳州而另一方面,南宁的工业落后于柳州,而桂林在三者中拍第三( 旅游 城市,对工业很严格,需要保护环境)。虽然南宁近年来也在发展工业,但是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超越柳州的,发展速度上也比不上柳州。柳州的工业基础很有优势,而且自身有丰富的经验,柳州的工业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广西第一。南宁要赶上还需要一些时间,而且时间不短!
除了上述这两点之外,南宁其他方面的发展速度都在桂林柳州之上。注意,这里说的是发展速度!
如果对比南桂柳三市,最快当然是南宁,如果是全区对比,最快是北海!下面附上最新数据图表!南宁是工业、 旅游 、商贸、金融、交通等指标对比桂柳都具备较大优势,甚至超越桂柳总和,北海梧州百色近几年发展很快,工业已经或基本赶超桂林!桂柳两市对比区内其他城市,发展实际上比较缓慢。
先看经济 社会 全局,下面这是广西统计局于统计苗建忠公布最新的2016年南宁、柳州、桂林三市市区部分经济 社会 数据大全!从数据来看,南宁的市区常住人口达426万(其中外地非户籍人口约56万人),柳州为161万,桂林为155万,南宁市区常住人口已经超过桂柳两市总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南宁达310平方公里,也超过柳州188和桂林102总和。其他指标比如私家车数量,居民银行存款均数倍于桂林柳州。
第二,从经济总量上,今年前三季度(1-9月)的最新数据来看, 北海百色的速度最快,名义增长均超过20%,南宁总量达2659亿,正在接近柳州1752亿和桂林1226亿的总和 。桂柳的增速表现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桂林甚至破天荒出现了负增长。以这种速度, 玉林可能在今后两年超越桂林成为广西第三经济大市
第三,南宁的工业正在超越柳州成为广西最大工业城市! 2015年南宁全年工业总利润为220.84亿,超过柳州96.49亿,排名广西第一。 2017年前三季度,南宁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包括工业)为1059亿已经超过柳州的1027亿 。且增速上南宁9.3%远远高于柳州2.9%,另外, 桂林的第二产值增速仅0.5%梧州、百色的已经超过桂林 ,且北海、玉林的第二产值增速均较高,近两年很可能也超越桂林,桂林工业整体有可能滑到广西中游。
南宁的工业突围主要的放在了以加工工业为主的轻工和电子工业上,而非桂柳以重工为主的工业模式,也让一些人造谣南宁没有工业,实际上南宁的食品工业是西南最主要的加工基地,央视业也报道了南南铝业研制的高性能铝材料将用于中国重型火箭,助力中国登月工程,南宁源正新能源公交车,也逐步发展起来,南宁电子工业去年产值也近千亿,成为广西重要的电子工业中心。
第四,南宁是广西 旅游 最发达的城市 ,2016年,南宁实现 旅游 总人数9555万人次, 旅游 总收入903亿元,超越老牌 旅游 城市桂林的5386万人次和637亿元,问鼎广西第一! 根据最新版全国 旅游 城市排行,南宁以第26名超越桂林第35名,成为广西唯一跻身全国前30的城市!
4、第五,南宁是广西最大的交通枢纽,为南广高铁、湘桂铁路、云桂高铁、广西沿海高铁、贵南高铁的交汇点以今年国庆为例,南宁站、南宁东站铁路发送旅客118万人次,超过广西另外两个枢纽——柳州站50多万人次和桂林站、桂林北站66.7万人次的总和。
今年上半年南宁国际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66万人次,增长超过22%,增速位居国内干线机场第一。2016年南宁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156万人次,桂林机场完成669万人次,柳州机场不足100万人次,在民航领悟南宁已经超过桂柳总和
个人觉得广西发展最快的城市是南宁,南宁作为广西的省府,具有区位优势,拥有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能够享受到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近年来南宁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领先其他城市,高楼大厦耸立,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发达。
桂林的发展速度还是很缓慢的,一直在重视 旅游 业发展,力争打造国际 旅游 名城,近年来 旅游 业竞争压力也挺大的,很多大城市也加大了对 旅游 业的发展,桂林去年才开始筹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创建经济开发区,加大资金投入,正属于起步阶段,想招聘各类精英人才,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入驻桂林发展。柳州的发展速度还是呈现出平稳状态吧,没有提速的趋势,依旧发展钢铁产业。现在的南宁今非昔比,逐步发展成为厉害的大都市,航洋国际、万象城比较出名了,南宁交通发展也挺快的,地铁的开通使用缓解了很多交通拥堵问题,造福市民。很多大型企业也积极入驻南宁,助力南宁城市发展,南宁发展遥遥领先广西其他城市。
“广西发展最快的是柳州还是桂林或南宁?” 毫无疑问是南宁,广西在八九十年代还是“三足鼎立”的局面,当时的梧州经济体量也还有一席地位。但如今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四市的经济体量已经处于四个不同的梯队,南宁一城独大。
桂林的衰落是可见的,在2010年以前桂林经济还能入全国百强,而如今连百强的“车灯”都看不见了;其经济体量更是在2000亿上下停留了四年之久。没有工业的支撑,仅依靠 旅游 业桂林很难做大做强,加上近些年各地都搞起了 旅游 ,竞争压力加大,桂林不转型面临的只有衰落。在21世纪初柳州看起来还很强盛,依靠雄厚的工业,经济还能得以维持;但随着全国产业、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崛起,柳州逐渐力不从心,与南宁的差距也是在这个时候逐渐拉大的。
不同于柳州和桂林,南宁有首府光环加身,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再加上南宁抓住了全国“大基建”的尾巴,大搞基建,高铁、高速、地产项目接连不断。依靠基建的拉动,南宁经济还是取得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城建上进步巨大;而如今南宁又在策划总部基地和广西金融中心,广西更是提出“强首府战略”。所以要论发展速度柳州和桂林是远远比不过南宁的,未来三市的差距大概率是进一步拉大。
你好,我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最快的应该是南宁。因为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每年的中国-东盟博览会都会在南宁举行,南宁的未来规划是建成特大城市。作为广西的首府,南宁的发展走在前列,2017年12月28日,南宁地铁2号线开通运营,前几天,南宁地铁5号线路线图新鲜出炉,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个拥有地铁轨道交通的城市。目前南宁的BRT(快速公交车)也开通了,东西向快速路也在修建中,五象新区也在建设中。南宁最热区域的房价平均值达到15000/平方米。
其实这几年,咱们玉林也在不断发展中,开通了南宁-玉林的动车,使得南宁到玉林的时间大大缩短,而玉林-梧州的城际铁路,玉林民用机场也在规划中,荔浦高速公路也在建设中。玉林的城市规划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街道也变得开阔干净,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不断开展,大大提高了老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我相信,无论是南宁还是柳州、桂林或是玉林,都会变得更好!咱们广西也会越来越好!
单讲发展速度,南宁第一。
我注意到有个帖子从几个角度谈三城市的综合比较,讲的比较全面。但是我从自己的两位八八级大学同学的再择业觉得,南宁真的变得有吸引力了!例一,一大学教授(游历香港、珠三角、大连等大学做教授)今年元月份回归广西民大;例二,一桂林国企高管(桂林人,恩爱的妻女均在桂林),今年三月投奔南宁某国企出任领导!
不管走到世界哪里,说到广西,人们只知道桂林,桂林风光甲天下。次之是柳州,柳州自古是棺木之城,棺木最有名气,到了现代,才出现工业之城的说法。至于南宁,并且南宁是广西的首府。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南宁有任何产业。说来实在有点哭笑不得。南宁作为广西的带头大哥,确是最没用存在感的城市。
作为一个桂林人,凭心而讲,这些年来,随着 社会 的改革和进步,桂林却一直在吃老本,城市建设、 旅游 、工业、教育、交通、经济增长开发、水利、通信 、就业,治安、绿化、基础设施、环保、民生事业以及持续的发展等方面,相对南宁,柳州却是发展最缓慢的一个。一直为傲的 旅游 业,而且近年还经常被出很多负面消息,严重损害了行业的发展,和城市名气,实在痛心。
近年,号称我国工业之都的柳州,在发展优势产业方面,成果显着。五菱微型神车,螺蛳粉等一个个网红产品,不断让柳州在世人面前露脸,一度要与南宁争带头大哥的椅子,但南宁毕竟是首府,各项政策都倾斜在南宁一边,所以这些年,在城市建设、 旅游 、工业、教育、交通、经济增长开发、水利、通信 、就业,治安、绿化、基础设施、环保、民生事业以及持续的发展等方面,柳州发展迅猛,但仍比不了南宁,只能次之,带老二。
带头大哥首府南宁,有着绿城的称号,非常宜居,气候宜人,绿化做的也非常好,城市非常干净,随着强首府政策的实施,南宁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当然目前房价也是增速惊人,让很多还没购房的小伙伴们感到压力十分大,不过工资方面南宁相对广西其它城市来说还是最高的,曾经也许南宁人会选择到桂林或者柳州工作,而如今南宁的飞速发展已经让越来越多的柳州人和桂林人选择到南宁生活和定居了。这些年,南宁作为广西的火车头,城市建设、 旅游 、工业、教育、交通、经济增长开发、水利、通信 、就业,治安、绿化、基础设施、环保、民生事业以及持续的发展有目共睹,让十年前爱理不理的人,如今高攀不起。
一张图看清哪里发展最快,哪里发展最慢
南宁其次柳州然后桂林
⑧ 有谁知道广西省各地级市2010年的经济排名
2010年广西城市经济排名:
1、南宁市(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的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后,经济飞速发展广西城市的老大)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简称"邕",拥有1680多年的历史。从远古到近代,这座城市都在不断的创新发展,时至今天,它是中国西部各省区唯一沿海的省会城市,是中国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重要中心城市,是沟通中国和东盟的前沿城市。2004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88.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财政收入74.63亿元,比上年增长22.23%。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76亿元,增长36.99%;实际利用外资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5.25亿美元,增长2.57%。内外资合同引进资金256.08亿元,增长101.15%;实际到位资金122.54亿元,增长105.19%。
2、柳州市(强大的工业体系使柳州屈居南宁稳居广西第二把手把交椅)
又称龙城,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是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六县四区,总面积18686平方公里,总人口351.3万人,居住有汉、壮、苗、瑶、侗等48个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构成了柳州的禀赋特色,日趋发展的工业经济彰显着柳州的时代特征。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7.82亿元,财政收入58.1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2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3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500.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2.64亿元。
3、桂林市(经过空前的城市改造和众多旅游新项目及高新科技的发展,排名接近并将超过柳州)
是世界着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它地处广西东北部,是桂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桂林市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在交通、通信、能源等方面过去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得到缓解,城市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构架初步形成。“十五”期争取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通过扩大投入,使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有重大进展。
4、玉林市(繁荣的民营经济,和众多的消费人口,支撑玉林保持桂东南老大广西四哥的位置)
所辖二区五县市的建成面积达 74.43平方公里;其中玉林市城区常驻人口近40万人;城市住宅人均居住面积10.42平方米。现在, 玉林市正在以玉林市城区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为纽带,以北流、容县、陆川、博白、福绵、兴业、玉州为卫星城,把玉林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组团式城市群。把玉林建设成为科技、运输、旅游、金融综合发展、区域性的交通枢纽、现代农业中心,工业基地、商贸中心、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旅游胜地,使玉林成为具有亚热带风光的园林式现代化城市。“八五”时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8.63%。1996年,国民生产总值达154.25亿元(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1.82%,农民人均纯收入2240 元。乡镇企业在广西、在全国享有盛名,是玉林经济具活力的增长点。
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形成了富有玉林特色的技术力量雄厚的工业格局,建立了以机械、建材、陶瓷、食品、制药、糖纸、化工、卷烟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培养出以玉柴机器、玉林制药、广西运美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1996年第二 产业增加值60.7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 53.36亿元,居广西前列。
5、北海市(从地产泡沫中走出,开始谋求新的机遇,西南出海大通道和大型临海工业造就北海迅猛发展使之超过老工业城市梧州,屈居第五)
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一年是200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8.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40.8亿元、52.9亿元、64.4亿元,分别增长4.7%、21.5%、10.2%。。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达44.21亿元,增长23.7%,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4.2%,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2.05亿元,增长27.4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 家,其中本年新增14家。工业产品结构继续改善。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46.9%;工业品出口交货值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9.47%;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43.99,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05亿元,增长35.13%;工业产销率95.58%,比上年提高0.36个百分点;实现利税8.61亿元,增长28.79%,其中利润3.22亿元,增长59.18%;亏损企业个数减少16个。
6、梧州市(随着铁路,高速公路,珠江航道改造的完成,接受广东辐射的效果初步显现成为两广枢纽,开始聚积底气准备超越沿海城市,完成其超越发展的第一步)
区位优势比较明显。梧州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台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东邻广东,南接玉林,西连贵港,北通贺州、桂林。浔江、桂江汇于市区为西江。三江交汇处黄绿分明,人称鸳鸯江。梧州集广西水流85%以上,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梧州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梧州市是广西最早的工业基地。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梧州市的火电、火柴、肥皂、电池、机械、纺织、治炼、医药、化工等行业就享有盛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梧州市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市拥有纺织、化工、食品、机械、电子、塑料、制革、制药、服装、造船、轻工、印刷、石材等10多个工业门类。林化林产工业、轻化工业、食品工业、房地产业、对外贸易已发展成为梧州的优势产业。广西红日、中恒集团已先后上市。梧州已拥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名优产品占全广西的14%左右。
7、钦州市(整合为一个经济体走廊逐步成熟,桂南小城市群飞速发展)
是广西沿海金三角上的一块宝地。这里气候温和宜人,河流水库众多,土壤肥沃,植物繁茂。自然资源丰富,依水临海,山川美丽,游览风景迷人,名优产品繁花似锦,有兴旺发达的农业。也有大有可为的海洋捕捞养殖业,城乡市场广阔,开发建设有着很大潜在优势。全市工业目前已形成制糖、医药、食品加工制造、建材、化工等为主的地方工业体系。制糖、医药工业是全市的两大支柱,医药工业以生产中药材及中成药加工为主。全市还拥有乡镇、村办工业1.94万个,从业人员13.38万人,产值达302548万元。全年实现工业不变价总产值817907万元,同比增长13.65%,实现工业增加值311021万元,同比增长12.73%,完成税金及附加34265万元,同比增长9.5%。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共131家,在职职工26932人,资产总额427979万元,负债总额320593万元,净资产(所有者权益)107386万元。2003年钦州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009元,人均财政收入为302元,工业利税占财政收入比重为30.4%,城镇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为11.2%。全市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3.8%、24.1%和32.2%,其中工业占GDP比重为18.41%,工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人口比重为7.8%。
8、防城港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是1993年5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沿海开放城市。防城港市因港而得名,依港而发展。全市拥有大小港口10多个,其中防城港是广西乃至中国西部第一大港,是全国枢纽港之一,以水深、避风、不淤积、航道短和可用岸线长而着称于世。至2003年已建成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4个,年吞吐量超过1300万吨,与71个国家和地区的227个港口通商通航,跻身全国大港行列。21世纪的防城港已成为大西南与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最现实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防城港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居于特殊的战略地位。
9、贵港市(经过十几年的工业建设,已经走上了工业强大稳定发展的道路)
地级市成立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建设日新月异,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极具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城市,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增长点。199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2亿元,比上年增长7.3%,财政收入8.08亿元,增长10.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4亿元,增长14%。目前,贵港市已建成富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工业新格局,是广西新兴的工业基地。形成了制糖、造纸、建材等支柱产业以及机电、化工、冶金、纺织、医药、皮革、食品、印刷等10多个门类的地方工业体系。迎着新世纪的曙光,贵港市将继续加快以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和外向型经济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一座现代化内河港口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将在祖国南疆崛起,西江河畔这颗璀璨的明珠将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10、百色市(新型的工业建设和南贵昆经济圈中心等优势开始化为百色发展的实际动力)
充分利用加快西部大开发、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等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项目为中心,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开放带动战略、项目带动战略和工业立市战略,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几年来,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99亿元,增长15.3%;财政收入完成24.7亿元,增长22.9%;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2.99亿元,增长34.97%。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把百色打造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铝工业基地。近年来,百色倾全市之力,围绕铝工业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建设,决心奋斗10年左右,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财政收入100亿元左右。百色正焕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百色经济社会正沿着高速发展的轨迹飞驰。
11、贺州市(挟新兴能源工业和交通要道等优势初次登场,开始踏上广西城市舞台)
近年来,贺州市发挥独特的区位、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企业化, 巩固提高商贸旅游业,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加工型的特色工业,突出发展市场潜力大的电力、林产、 造纸、制药、冶炼、建材、陶瓷、服装、食品等优势产业。开发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成了以合面狮电厂、昭平电厂、龟石电厂和中胜火电厂等 骨干电厂和100多个小水电站构成的独立电网,拥有上市电力企业——桂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不仅保证了贺州市工农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其 价廉质优的电能还输往广东省部分县(区),成为“西电东送”的通道和重要基地。近年来,贺州市共引进资金20亿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大大改善了贺州市经济发展的硬环境。目前,贺州市城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121条,总长73.68公里。贺州市交通运输以公路和水路航运为主。207、323国道和三条省道干线贯通境内;目前已开工建设的桂林至梧州高速公路和即将动工建设的洛阳至湛江铁路、汕头至昆明高速公路也都穿过贺州市。为承接粤港澳的区域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贺州市建立了旺高、西湾、信都工业区和贺州高科技工业园,以开放促开发,以开放促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招商引资增加经济总量。尤其是自治区级开发区旺高工业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首期开发3.85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 130多公顷土地的“六通一平”建设及主干道路的绿化。工业区实行低水费电费,低土地价格。目前已有7家企业落户工业区,投资总额5.5亿元,项目涉及制药、食品加工、服装、轻工等行业,另有一批项目也已达成投资意向。旺高工业区正以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优惠的投资政策、高效的管理服务,成为海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12、河池市(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县分别被划为区定和国定贫困县市。
现在正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制约,至1984年河池二市九县分别被划为区定和国定贫困县市。1985年后,扶贫攻坚战打响,全地区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中心,以解决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为重点,实施科技扶贫、对口扶贫战略。经过十多年奋战,全地区提前一年实现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规定的目标。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河池撤地设市,这是河池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地级市成立后河池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城市引领,矿电支撑,两翼齐飞,三化互动,全面发展。发挥水电、有色金属两大优势,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坚持改革开放,优势产业,重点项目和路桥经济带动,积极建设西南通道经济带和红水河经济带,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产品品位和市民素质,为实现富民兴市新跨越目标而努力奋斗。
13、崇左市(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
富有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加快发展工业是振兴崇左市经济的关键)
区位得天独厚,是中国走向东南亚地区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崇左市大力发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进出口加工型工业,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整合现有资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建优势明显、富有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加快发展工业是振兴崇左市经济的关键。崇左工业园、大新锰谷工业园、左江农产品加工园、凭祥边境经济合作区、扶绥华侨投资区、大新桃城乡镇企业工业区、天等特色产品加工园等工业园区。崇左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科学规划设计,扩大城市规模,加快新区开发,启动旧城改造,重点路楼建设,主攻标志工程,突出景观亮化,注重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加强经营管理,打造精品城市。要通过银行融资、国债投资、引进外资、鼓励社会投资、积极争取政府专项资金、搞好土地开发等多形式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今后5年计划投资35亿元,实施城市建设“9610”工程,开工和竣工100个项目,使城市初具规模。
14、来宾市(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地级市,至今还不满十周岁。
唯其古老,愈现底蕴魅力;唯其年轻,弥见朝气活力。暂时排于十四位)
位于广西中部的来宾市,素有"桂中"之称。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一批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相继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登台亮相。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全市13家大中型糖厂,总日榨能力5万吨;新规划的工业园区,以"高、新、强"为目标,按照功能齐全、科技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工业园区要求设计,目前已全面启动。 建市近两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进展突飞猛进,全市正在形成交通综合配套、水电供应充足、通信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新格局。同时,全市全面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对客商实行"保姆式"服务,为各方投资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乐园。法国北方电业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来宾,正成为客商投资置业的一方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