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重庆怎么发达呢
重庆为啥成为直辖市
首先四川的重庆和成都是两个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政治影响力,以及知名度上,都是比较接近的城市。这在中国这么多个省份里是不多见的。这就决定了,四川省可以脱离其中的哪个大城市,其中留下的都可以毫无争议的“蜀中王”。而广东省呢?虽然是个经济大省,但是政治影响力就其省内的其他城市而言,没有可以和广州市相比拟的,甚至相接近的。例如深圳。虽然粤B代表了深圳,可是就其作用而言,更多的考虑到的是他的地域性经济问题。说句冒然的话,就是深圳直辖的可能性都比广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3个直辖市都在东部,选择一个中部,或者西部城市做直辖市,是经济政策,政治作用上必要的。那么选择哪个城市呢?郑州,武汉,重庆,西安,甚至成都。根据上面总结,首先排除西安。然后是郑州。虽然河南的洛阳历史悠久世界文明,但是经济实力不够强,更重要的是他的城市规模太小,还不足以成为省会城市。然后就是成都,但是我要留在后面再说.现在说说武汉。
武汉其实一直在享受“准直辖市”待遇。那么多个中央直属大学,那么多个中科院下属的研究所,都设在武汉。去年更是经铁道部批准,阔别22年的“武汉铁路局”重回九省通衢武汉,成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但是正是这个“准直辖”,大量吸收周遍资源(行政资源,经济资源),以至湖北经济出现严重的不均衡,现在我们除了知道湖北有个武汉,湖北还能拿出什么响当当的城市名字吗?在中国,除了北京有这能耐(北京的外环都快要把天津圈进了),就数武汉。根据上面分析,不难看出,武汉对湖北的重要甚于广州对广东的重要,毕竟人家还有几个经济城市。所以重庆更有优势。
那么不是成都呢?首先从地域上看,重庆位于长江上流,可以和上海交相辉映,并且在交通上可以节制四川,陕西和贵州,而成都地处四川纵深之地,这样成都可以更好发挥省会优势,而重庆更能发挥一个直辖市的作用。成都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更有成都平原,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发展经济自然要容易得多。而地处川东的重庆有“山城”的美誉,在军事上更是依靠层层山峦,成为保护川西的有利屏障。可是在和平年代,却给重庆的发展带来了禁锢!为什么重庆穷?问题就在这里,全都是山,你叫人们怎么发展(广西的都安也是这个问题)?作为老工业区,重庆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由于国企效益不佳闲散着大量的下岗工人并且重庆是中国农村户口人数最多的城市,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偏底,而将重庆直辖,则由中央直接负责,国家扶贫事业将一大成功,而且可以有力地盘活老工业区的重庆,这样既扶贫而且发展了又一个生气勃勃的大城市,(可谓一箭双雕!)从而照耀中国的西部。
② 重庆的经济优势在那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特大城市,具有七大优势:
1.地域独特,政策扶持。
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西南工业、商业的重镇,产业基础雄厚。国家不断对重庆的支持,为重庆市提供高起点的政策支撑。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东西结合部,是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
交通四通八达
重庆具备区位优势,地处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是承东启西、南北沟通的结合部,是撬动中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战略支点。
重庆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17条跨省公路连接周边。作为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之一,9条铁路将重庆联入中国铁路网;全国十大机场之一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130多条国内外航线,2010年将成为旅客吞吐2000万人次,货物吞吐30万吨的西部空港口岸;作为长江上游最大港口,三峡工程完工,通航能力提升,重庆可利用黄金水道直接通江达海
2.基础设施功能完备。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重庆是中国西部电网的负荷中心之一,煤炭、天然气产量大,能源供应的保障程度高。 重庆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3000吨级船队可由长江溯江至重庆港,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干线机场。
3.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
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正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外贸大幅增长
作为西南最大的贸易口岸,重庆辐射着西南、西北和华中10多个省区,开建寸滩港等大型基础设施。2007年,重庆进出口总额为7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28%。截至去年底,重庆外贸经营企业超过2400家,比1996年增长了约20倍。
4.科技教育力量雄厚,人才相对富集。
重庆拥有1000多家科研机构,34所高等院校,60多万科技人员。
5.规划明确,整体上市。
目前,重庆市正在考虑从30多个国有控股集团中选择8家优质的集团公司实现整体上市。其中包括金融类资产,如西南证券和商业银行;工商产业类资产,如商社集团、重庆钢铁集团、机电控股、仪器仪表集团;基础设施类如能源集团和水务集团。
6.“四个一批”。
市委、市政府专项提出发展资本市场目标:改造一批———力争今后每年规范完成40家左右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工作;储备一批———建立上市公司储备库,争取每年有15家左右达到上市的条件;上市一批———力争每年有10家左右企业通过IPO或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做强一批———力争在3年左右时间通过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培育5~10家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大型蓝筹上市公司。
7.超越深圳模式。
如今,重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享有特殊政策,它的意义可媲美甚至超过当年的深圳、浦东、渤海新区。
市场潜力巨大。重庆人口众多,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和城镇工矿搬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升级都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重庆八大优势包括:一是我国处于重化工发展重要阶段,重庆的产业优势与此正相吻合;二是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明显,将有8条铁路和8条高速公路通过重庆辐射全国,这在中国尚属惟一,重庆还是长江上游航运枢纽;三是劳动力成本具有相对优势;四是金融匹配能力较好,中国的商业银行都在重庆设立了分支机构,便于融资;五是拥有大城市配套服务设施;六是在中国东部地区电力、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普遍紧张的情况下,重庆的土地和电力等资源拥有相对优势,重庆市政府对外来投资工业者承诺,不拉闸限电;七是高校科研机构众多,科研和人才优势突出;八是拥有西部开发、库区开发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系列优惠政策等,还有与深圳、浦东开发区类似的特殊税收优惠政策,即工业所得税率为15%,而不是其他众多地区的33%,适宜工业的强劲发展。
③ 重庆经济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1、是直辖市,国家不是重点发展西部经济吗,重庆正好是西部的一个中心,又有天时地理条件,重庆当选直辖市。发展西部肯定要先把西部的直辖市搞好。
2、其实这跟重庆是山城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是山城,它没有太多的地理资源可以利用,所以就有很多高楼大厦。因为重庆多山多水,所以重庆的桥很多,从而导致交通发达,交通好了就可以吸引入很多投资者入渝了。
3、直辖出来了,不受成都四川的制约了,经济宽松了。
④ 重庆区域经济的特点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和城镇化率均得到飞速发展,GDP年均增长11.4%,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73%,两者均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007年末重庆常住人口2,816万人,比上年增加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1.35万人,增加50.06万人,城镇化率48.3%,比上年提高1.6%,但同时重庆具有“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大工业与大农业并存”的格局,具有幅员面积大、城乡差距大、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重庆城镇化的特点。重庆城镇化发展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镇化绝对值偏低,但发展迅速
2007年重庆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22元,比上年增长15.2%。按同期汇率计算,人均GDP首次突破2,000美元。以世界相近发展水平国家(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作为参照,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60%以上。2007年重庆城镇化率仅为48.3%,与其应达到的水平相差十几个百分点。重庆城镇化发展水平绝对值偏低,但重庆城镇化率由直辖初的31%增加到2007年的48.3%,10年时间内增长17.3%,年均增长1.73%,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也高于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平均增速,重庆城镇化发展迅速。重庆城镇化绝对值偏低,但发展迅速,是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重庆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庆1小时经济圈、渝东北地区和渝东南地区三大经济圈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二是重庆三大经济圈内各区县之间发展不平衡。
按照基础条件较好、道路交通便捷、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水平接近的原则,将距内环高速公路1小时车程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区县,纳入1小时经济圈。1小时经济圈有23个区县,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8%,2006年末常住人口1,673.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6%,城镇化率达到59.7%,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充分考虑经济流向、发展水平、主要交通干线走向以及地理区位等因素,以重庆三峡库区为主体,将11个区县纳入渝东北地区范围,面积3.4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1.3%,2006年常住人口850.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3%,城镇化率仅为29.5%,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渝东南地区有6个区县,幅员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4.0%,2006年常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10.1%,城镇化率仅为21.5%,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46%。
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的另一个表现是重庆所辖的各区县之间的城镇化差异。1小时经济圈内各区县城镇化率差距明显:有6个区城镇化率达到100%,而同位于圈内的大足县城镇化率仅30.9%,刚步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两者相差3倍多。1小时经济圈内城镇化率高于60%的区县有11个,其余12区县的平均水平仅41.3%,尚未达到重庆平均水平。渝东北地区除了万州城镇化率为47.5%,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外,其余区县城镇化率均低于30%,最高仅为28.6%。渝东南地区的六区县均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前期,仅黔江区和武隆县城镇化率超过25%,其他四区县城镇化率仅为20%左右,最低的酉阳县才17.2%。
重庆城镇化三大经济圈之间、三大经济圈内各区县城镇化发展不平衡是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基本特点。
三、重庆城镇化发展出现断层
重庆2006年城镇化率为46.7%,达到城镇化平均水平的区县16个,占重庆总区县数的40%。超过平均水平的区县中,有6个是完全城镇化,城镇化率达到100%。另外,双桥区虽然总人口仅4.66万人,但其城镇化率达到89.5%,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此外,61%~68%之间有4个,47%~51%之间有5个,而区间51%~61%和61%~89%之间没有。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4个区县中,40%以上的仅有2个,区间30%~35%有5个,其余17个区县城镇化率均低于30%,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重庆城镇化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即各区县城镇化梯度发展的断层现象明显。
四、重庆城镇化水平虽然在西部有较强的优势,但和其他直辖市相比差距不小
将重庆城镇化水平和西部其他十一个省区,即内蒙、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比较可知:重庆城镇化水平在西部地区排第二,仅次于内蒙古自治区,重庆在西部优势地位明显。但和其他三个直辖市相比,重庆差距还不小。从直辖这个层面上讲,重庆的城镇化率偏低。北京城镇化率是其1.8倍,上海城镇化率几乎是其2倍,天津城镇化率也是其1.6倍。北京、上海、天津城镇化发展均超过70%,已经步入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重庆处于加速发展期的中期,未来发展形势看好。
五、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发展任务艰巨
重庆2007年常住人口为2,816万人,位列四个直辖市之首,远多于其他三个直辖市,分别是北京总人口的1.8倍、天津总人口的2.6倍、上海总人口的1.5倍。在总人口不变的情况下,重庆城镇化率提高一个百分点需转移28.2万乡村人口,而北京、上海、天津仅为15.8万人、18.2万人、10.8万人。
重庆人口基数大,城镇化处于加速发展中期,发展任务艰巨是其另一个特点,要提高到一个较高水平还需着眼于长远发展。作者:重庆大学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⑤ 谁知道重庆的经济发展方向
重庆的地位国家四个直辖市之一,联合国地图上仅有的中国四个主要城市之一。发展方向西部的经济中心。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金融中心。西三角经济圈中的重要一方。统筹城乡改革配套实验区。国家很多优惠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大。经济危机大背景下经济增长保持两位数增长。
⑥ 四川重庆经济发展靠什么
四川靠农业 四川电视广告一般打伺料什么的 重庆靠商业 电视一般都是什么医院 商品
⑦ 重庆经济在国内怎么样
在国内排名一直是第七位,第8位的杭州跟重庆相差3000亿的经济总量呢!重庆是中西部最大的城市(以前是成都和武汉),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中西部金融中心,中西部政治中心,被列为中国首批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中国城乡结合试验区,中国第三个开发新区,重庆税收是亚洲三大最低税收之一城市(新加坡,香港,重庆),中央给予重庆的使命是带动中西部发展,所以受到了国家很多优惠政策,现在重庆的经济正在上升,近5年来的增长平均速度位居中国第一。
⑧ 重庆的经济怎么样呢
重庆,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它虽没有北京上海那么富裕,但它是有足够潜力的,所以,重庆我的家乡,我永远相信他会变得更好!
⑨ 重庆经济怎么样
工业
1933
年重庆有近代工厂和手工工场415家;截止至1936年,四川同类工厂仅583家,重庆占四川省厂家总数的71%,资本数、工人数均占全四川省2/3以
上,在四川,乃至西南,重庆仍是工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城市;商业在重庆的主导地位,重庆城内有商业行业27个,店铺字号3058家,而同期各类工厂仅
400余家,重庆仍然是西南最大的商贸中心城市。[5] [30]
抗战初期,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将大量工业企业内迁至重庆。在短时间内,重庆工业企业数猛增到300多家。一时间,在重庆约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仅兵工厂就有17家,聚集了9万多兵工员工,接续着中国工业的命脉,也撑起了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工业脊梁。
据统计显示,从1938年相继复工至1945年抗战胜利止,重庆兵工厂共生产各种枪弹8.54亿发,步枪29.34万支,轻机关枪1.17万挺,马克沁重机枪1.8万挺,各种火炮1.5万门,各种炮弹598万颗,甲雷43万个,手榴弹956万颗,各式掷弹筒6.79万具,掷榴弹15.4万颗,炸药包376万个。
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重庆成为以军火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35]
2013年,工业增加值5249.65亿元,比2012年增长13.1%,占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1.5%。规模
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7.8,同比提高23.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683.42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利润878.43亿元,
同比增长42.5%;全员劳动生产率234155元/人年,同比增长11.6%。[28]
农业
2013
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2.68亿元,比2012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678.67亿元,增长4.3%;畜牧业246.96亿元,增长
3.5%;林业35.07亿元,增长8.0%;渔业41.98亿元,增长17.0%。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3380.9万亩,与2012年基本持平。粮
食综合单产339.6公斤/亩,增长1.1%。油料播种面积425.26万亩,增长4.6%。蔬菜播种面积1022.56万亩,增长4.5%。2013年
粮食总产量1148.13万吨,比2012年增长0.8%。其中,夏粮产量153.61万吨,减少0.4%;秋粮产量994.52万吨,增长1.0%。油
料总产量53.14万吨,增长6.0%。蔬菜总产量1600.64万吨,增长6.0%。肉类总产量207.85万吨,增长3.3%。[28]
截
止至1937年,除中央、中国、中国农民银行重庆分行外,重庆市共有银行13家(钱庄23家)。1937年8月,原在重庆设有支行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
中国农民银行三行成立了联合办事处。1938年1月10日,交通银行重庆支行正式开业。中央信托局迁入中央银行办公,邮政储金汇业局于1938年初迁
渝,4月在重庆设了重庆分局。改组后的“四联总处”设在重庆;11月,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行的总行或总管理处内迁到渝,中央信
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都设在重庆。
1943年底,重庆金融业总资本达到64725.8万元 ,是1937年1600万元的40.45倍。[36] [30]
2013年,重庆市共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40家,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44家。境内上市公司37家,保险法人机构3家,营业性保险分公司4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