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
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需求和生产骤降,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短期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规模流动和聚集,隔离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费需求。工人返城、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基本停滞。一旦被WHO认定为疫区,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2003年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较一季度大幅快速回落2个百分点。
2、对中观行业的影响:餐饮、旅游、电影、交运、教育培训等行业冲击最大,医药医疗、在线游戏等行业受益。2019年春节档票房58.59亿,2020年春节档颗粒无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2020年同期受损严重。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1月底交运行业出行人次减少约七成。房地产行业暂停销售活动。建筑业、金融业、农林牧渔等行业受波及。简单估算,电影票房70亿(市场预测)+餐饮零售5000亿(假设腰斩)+旅游市场5000亿(完全冻结),短短7天,仅这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1万亿,占2019年一季度GDP21.8万亿的4.6%,这还不包括其他行业。
3、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民企、小微企业、弹性薪酬制员工、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4、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短期利好债市,利空股市(医药、在线娱乐除外),但中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和趋势。
5、长期影响:政府治理将更透明,生产生活业态将朝着智能化、线上化发展,风险中酝酿机遇,或将催生新的业态。
Ⅱ 全球经济恶化到什么程度了会持续多长时间呢
全球经济恶化到堪比1998年的金融风暴,经济下滑也是受疫情的影响,很多资金断链,导致经济不可收拾,持续时间还要根据疫情来看,国家之间的关系来断定。
Ⅲ 外国专家:全球经济正走向衰退,这种糟糕情况会持续多久
这个情况可能会持续一年左右,也可能会持续10年时间。
如果是以乐观的角度来看待全球经济发展问题的话,有些专家认为全球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供应链断裂的问题。如果能够有效恢复已经被破坏的供应链的话,普通商品的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这会进一步缓解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问题。与此同时,有些人也会认为全球经济问题属于系统性的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可能会持续5年甚至10年时间。如果情况确实如此的话,很多国家和地区可能需要做好长期应对经济问题的准备。
总的来说,没有任何人可以精准预测全球经济今后的走向问题,更没有办法预测全球经济衰退的具体时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各种应对措施,同时也需要适当增加自己的储蓄,通过这种方式来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Ⅳ 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据日本“帝国数据银行”的调查结果,从去年2月到今年的3月,日本因为疫情影响正在办理破产手续的企业,已累计超过1100家。
这也是时刻在警醒着我们:
1、危机面前人人平等。
2、不要过度的去相信、迎合那些所谓的超前消费观。
3、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崩塌,无论是谁在做事情时会更加势利。
4、虽然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能结束,所有人都应该认真反省避免以后再陷入类似的灾难中。
Ⅳ 疫情三年对于实体经济有什么影响
三年的疫情对于线下实体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三年疫情导致线下实体经济个体商户面临着入不敷出、甚至倒闭的危险。对于制造业、工农业等大量依赖线下生产的行业,以及餐厅、商场等线下服务业而言,全社会进行居家隔离的行动使这些实体经济被按下了暂停键。
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伤害非常大。传统服务业几乎完全停摆,酒店旅游业整体上都已经处在停业的状态,而交通餐饮业也是如此,这些行业亏损都很大,都处在被动运行的阶段。就好比春节来说,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本来春节是我国的旅游高峰期,而从疫情情况来看,疫情基本上使得当时春节期间的旅游行业无法开业。而且,春节期间也是饮食消费的集中期,而疫情使得几乎所有大型聚餐聚会都无法举行,进而给餐饮行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对于工业的影响同样也很大,例如对于疫情爆发地或者是中、高风险地区来说,许多工厂停工停产,厂内的货物堆积无法销售或者买家的订单无法按照约定完成,导致买家也无法正常运营,厂内资金无法周转,工人工资无法按时发放。
由于新冠病毒的蔓延,国家或者省市级颁发的防控疫情报告,各大实体经营卖家都需要购买或者安装防控设施,对于入不敷出的实体经济更是难上加难。消费者严格执行个人疫情防控,居家隔离,外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高风险地区和疫情爆发地更是封城,封区,封村,对于实体经济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疫情对于实体经济的各个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新冠病毒的到来对于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巨大,一环挨着一环,环环相扣。
Ⅵ 新冠疫情在美国爆发会加速美国经济衰退吗
疫情持续时间越长,美国经济衰退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美国的衰退对中国的影响短期内负面,长期会有利。
股市是经济形势晴雨表,美股近来大跌,本周道琼斯累计下跌17.3%,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周跌幅,从2月12日的最高点用了1个多月就跌回了特朗普当选总统时的水平,涨到这个点位可是用了38个月的时间。
尽管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大行孤立主义、保护主义,但世界经济已连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美国的优势在于经济的基础、美元金融的特殊地位及高 科技 、能源、高端制造,但其优势的取得是建立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紧密的经济循环的基础上。
疫情让经济循环不得不暂停或减缓,疫情持续时间越长,迟滞全球的商品、服务和金融资本的循环流动的作用力就越大,作为靠美元从中收割获利的美国,平时获利越多,特殊时期吐回的也会越多;另外,就其国内的疫情防控措施来说,已经丧失防控的黄金时间窗口,疫情持续的时间估计会比中国长很多,美国国内的经济循环就不得不因此更长时间地受到阻断,恢复经济运行的难度也会越来越高,这会带来失业率提升、投资者信心降低及债务水平激增等一系列连锁问题, 而外部防水的经济刺激的边际效应也会逐步减少, 因此,经济衰退发生的概率就一定会增大。
中美经贸联系非常紧密,美国一旦经济出现问题,最直接的就是需求降低、对中国的进口数量减少,在短期内,给我们的外贸出口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但从长期看,一场危机后能加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调整,对已经存在的、不合理的秩序和规则进行改变,国与国的地位和主导权也会随之改变,虽然疫情对中国影响也很大,但变化的大势不会变,中国的崛起将会因此变得更为明确。
美国的经济不像我们国内有出口、房地产还有内需消费三大马车拖动。美国是一个消费型国家,其GDP贡献主要来源于国民的经济消费。美国第三产业占比高达82%以上。而工业仅占16%左右,而农业就更少了,仅占1%多一点。并且美国的经济增长87%来自国内市场,只有13%依赖国际贸易。一句话概括,美国经济主要是靠内需消费和服务业。新冠病毒在美国爆发最终的结果就是封城封国,而一旦封城封国那对消费和服务业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封起来暂停消费容易然而再让民众大胆消费就非常难了。
而在现在的接骨眼上,美国对于新冠疫情的防控其实是做得非常非常差的,活生生的耽误了两个月的防控时机,目前新冠病毒在除东亚以外的地区快速扩散,以欧洲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为代表的老牌发达国家都已经沦陷陆续封城封国,而防控不力的美国不可能独善其身。21日与美国防控防控相同的英国已经扛不住了,宣布封国,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新冠病毒将在美国大规模爆发。
3月20日美国纽约州,加州,伊利诺伊州三州宣布封城美国民众包括其总统特朗普对疫情的轻敌和不作为毫无疑问会导致新冠病毒在美国大规模爆发,并且有非常大的可能严重程度会远超欧洲。
而中国从爆发到最后控制住花了近两个月时间,而欧美人国家大部分人至今还不肯带口罩
Ⅶ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当前经济的影响
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当前经济的影响
作者:朱家禾
来源:《商情》2020年第32期【摘要】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乎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和社会前景。本文主要针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进行分析和判断。【关键词】新冠疫情 ; 经济影响 ; 一带一路2019年12月起,新冠疫情的突然出现和后来的集中爆发,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均带来了明显冲击。受疫情影响,各行业的经营状况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一、疫情的产生和对当前经济的主要影响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后称“新型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为了避免疫情快速扩散,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采取强力措施,升级疫情防控级别,除了武汉和湖北进行封城外,全国各地都采取了高级别的防控措施,从交通、人员流动、小区街道治理、公共场所封闭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防控,迅速有效地将疫情控制,极大的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对比当前国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和失控,我国采取的措施既坚决有力、效果明显。与此同时,由于防控措施的升级,各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活动、商业流通、社会娱乐、餐饮等以线下为主的活动全面大幅度压缩或者全面停止。这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具体分析如下:一是传统的以人流密集型行业受冲击最为明显。受防控措施影响,全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客运交通、旅游、餐饮、社会娱乐、KTV、商业场所都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大规模封闭或减少营业规模、压缩营业时间,这些行业的整体经营额均大幅度下降,相当数量的经营业主出现亏损或者停业。二是生产型企业的开工率不足。受内外需求影响以及人员限制流动等多方面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企业无法正常开工或者开工率不足。许多成本高启的企业无法维持正常的运行,部分企业让员工放假在家。这导致生产型企业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三是内外需出现下降。据相关专业人士分析,按新型肺炎疫情对生产要素供给的影响限于一个月,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供给将分别减少4650.2亿元和104.9亿元,2020年GDP总量减少5660.3亿元,GDP增速较基准模型降低0.61%。当疫情影响为两个月时,虽然生产要素成比例减少,但GDP总量将减少11633.8亿元,GDP增速降低1.25%。而当疫情影响为三个月和四个月时,GDP增速分别为3.79%和3.20%,这说明随着时间的增加,新型肺炎疫情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会在成比例增长的基础上会更加恶化。由此可见,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还是相当明显。
二、中国采取积极措施恢复经济运行效果明显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采取的措施非常明确而具体,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坚持防疫与恢复生产两手抓。一方面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严防疫情出现反复,另一方面抓经济活动的恢复。为了确保经济活动的快速恢复,中央将疫情进行分类处理,全国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种地区,以县域为单位进行划分,切实保障经济迅速恢复。同时,中央采取进一步下调企业增值税、延长汽车领域优惠政策等手段,扶持相关行业尽可能减少因为疫情而造成的损失,政府还会通过实行增值税税收优惠等方式缓解企业短期融资问题。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线上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疫情的影响,对传统线下产业来说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对于互联网企业,恰恰是一场千载难逢的机会,以网络购物、餐饮外卖、生鲜配送、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线上经济”更加火爆。以淘宝、京东、拼多多为主要代表的线上电子商务企业,营业额同比大幅上升接近50%。在疫情缓解后,线上线下结合的带货模式,也使得更多的生产厂家、农业产品得到迅速推广,线上明星人物加线下明星产品,使相当的企业快速走出了困境。推动医疗健康、快递物流等产业迅速发展。经过疫情的检验,中国的医疗产业、产品迅速发展企业,口罩、呼吸机、防护服等大量的医疗器械、产品成为国外的抢手产品。全球都在中国进行抢购,这使得医疗产业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得到基本稳定,避免了大幅度下降。三、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向好虽然经济受到短期的冲击,但中国具有着强劲的发展韧性,经济回复水平会迅速恢复。这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分析:
中国的经济体量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中国目前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GDP占全球的比例30%,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有着全产业链,除了个别的特殊高端产业,几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能够在中国完成。这使得中国既有着独立于世界的生产能力,又有着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一带一路”战略为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是中国审时度势、着眼长远,面向世界的一项重大战略,是中国向世界经济作出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经济走出去的重要步骤。当前,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程度受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力支持“一带一路”国家的抗疫工作,向“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医疗物资和技术、抗疫经验支持,在共同抗疫的过程中,进一步凝结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情谊,这将为疫情过后“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稳定的支撑,使中国经济有了更加长远的发展基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支形成对中国经济的有效支撑。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无论遇到多么困难的局面,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困难中站起来。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历经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地震、洪水、亚洲金融危机等等重重考验后,仍然在世界舞台上屹立不倒。此次疫情虽然短时期对中国的冲击较大,但在历史长河来看,依然只是前进道路上遇到的一次短暂的波折。中国经济就像一片汪洋大海,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会掀翻大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风浪,中国始终在这,这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保持长期繁荣的最根本的基础,更是中国经济长久发展的定海神针。总之,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向好的格局将不会改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
¥
5
网络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
立即获取
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当前经济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当前经济的影响
作者:朱家禾
来源:《商情》2020年第32期
【摘要】如何正确看待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关乎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正确走向和社会前景。本文主要针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向进行分析和判断。
【关键词】新冠疫情 ; 经济影响 ; 一带一路
2019年12月起,新冠疫情的突然出现和后来的集中爆发,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均带来了明显冲击。受疫情影响,各行业的经营状况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第 1 页
一、疫情的产生和对当前经济的主要影响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后称“新型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为了避免疫情快速扩散,党中央、国务院迅速采取强力措施,升级疫情防控级别,除了武汉和湖北进行封城外,全国各地都采取了高级别的防控措施,从交通、人员流动、小区街道治理、公共场所封闭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防控,迅速有效地将疫情控制,极大的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对比当前国外疫情的迅速蔓延和失控,我国采取的措施既坚决有力、效果明显。与此同时,由于防控措施的升级,各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活动、商业流通、社会娱乐、餐饮等以线下为主的活动全面大幅度压缩或者全面停止。这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
Ⅷ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疫情暴发导致中国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在疫情影响下,一季度中国经济将遭受重创,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保持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韧性、弹力和空间依然存在,不会因为突发疫情而发生改变。全年经济受到影响的程度,取决于疫情控制的时间点。
总的来说,疫情在越短时间内控制住,我们的主动性越大。争取一季度止损,二、三、四季度回归正常轨道的主动性就越大。
中国的疫情控制:
中国疫情已经接近尾声,欧洲、美国还没达到峰值,比中国严重。
但此次疫情总体看是太严重了,所以他的影响一定会溢出疫情本身,政治、经济、各类交流都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中国会比欧洲、美国严重得多。
现在欧美包括其他一些国家正在对中国就疫情有关问题进行起诉,这些起诉本身都将失败,但影响将是很严重的,中国的国家信誉和经贸将有巨大的损失。疫情可能会很快过去,而这些不好的影响将会长久存在,给中国带来持续的坏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疫情
Ⅸ 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控制疫情,国家采取了停工停产、居家隔离等一些政策,很多人面临失业,给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冲击。
实体经济,指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文化产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实体经济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产生的影响:
1.我国第一季度的GDP同比下降6.8%(国家统计局),开创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低的增幅。
2.调查结果显示,受疫情影响,超过5成的企业2020年营收下降20%以上。就现金维持时间而言,34.0%的企业最多维持1个月,33.1%的企业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企业可以维持3个月。就是说,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企业能维持半年以上。
3.2020年爆发疫情之初,传统服务业几乎完全停摆,酒店旅游业整体上都已经处在停业的状态,而交通餐饮业也是如此,这些行业亏损都很大,都处在被动运行的阶段。
4.由于疫情,不能出省甚至出市,有很多有疫情的地区采取就地隔离,对旅游业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5.在当时的疫情之下,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巨大的困难。疫情先是降低国民的消费热度,比如疫情造成国内服装需求量减少,于是服装行业陷入困境。零售品销售额巨幅下降,轻工业受影响。从需求端来看,纺织服装,电子商品、家具、家电需求量下降,从供给端来看,厂房劳动密集型高,所在地处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大省,这是制造业要面临的问题。
6.虽然在短期内,餐饮业会面临破产、倒闭等问题。但长期来看,餐饮、旅游、文娱这些服务业所受的长期影响不是特别大,毕竟,即便现有的企业亏损倒闭,也动摇不了服务业的根本,因为一旦疫情过去,这些行业的需求还是会重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