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萧山经济靠什么

萧山经济靠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23 02:13:46

Ⅰ 萧山的有关情况

先跟你说说我眼中的萧山(我是萧山人):

萧山是属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区,这里经济比较发达,人们条件也比较富裕,除了外来打工的,本地人几乎3户人家里2户有车,也比较会消费,农民也很有钱,在农村,几乎每家都自己盖三层的楼房....

特产:
萧山“三黄鸡”、萧山萝卜干、杜家杨梅、诸坞青梅、湘湖莼菜、浙江龙井茶、蚕丝、中药材、河鳗、胡瓜等产品驰名中外。
其中萝卜干、霉干菜、淡水河蟹、花卉苗木、大豆、青梅产量均居浙江省第一。
----------------------------------------------------
下面是有关于萧山的新闻:

萧山农民人均收入4742元农民“富”逼城里人

据称,今年春节前后,杭州大厦所售的10套高档顶级西装,有7套为萧山人所购,其中不少系萧山农民所为,萧山农民富甲一方从中可窥一斑。

2003年,萧山城乡居民储蓄余额高达209亿元,在浙江省县(市、区)中稳居第一。而200多亿元存款,农民占了近一半。这一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7960元、15076元,比例是1∶1.8。1至4月,萧山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4742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6774元,为1∶1.4,双方间差距在进一步缩小。而2003年国内同口径比,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是:1∶3.2。

萧山农民“富”逼居民,得益于这几年萧山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2年,萧山区工业总产值首次冲破千亿元大关,位列全国县(市、区)第一;今年1至5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长29%。工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一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厂务工从中受益。据统计,萧山有企业1万多家,99%为民营企业,拥有产业工人近60万人,其中7成系萧山本地的农民。

Ⅱ 请问:杭州萧山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经济和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超过15%的速度增长,多次荣获“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县(市)”、“全国十大财神县(市)”、“国家卫生城市”、 “浙江省品牌强县(市、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城市十强”、“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第一名”、“大陆极具投资地第一名”等称号,是浙江省的首批小康县(市)。近几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居浙江省县(市、区)级前位。2000年和2001年全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萧山分别列第9位和第7位,2002年到2006年再列第七位,浙江省第一位。被命名为中国园林绿化产业基地、中国纺织生产基地、中国羽绒之都、钢结构之乡、中国伞乡、中国镜乡、中国化纤名镇等称号。2006年,萧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9.81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8.7%。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依次为5%、65%和30%。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9257元,增长17.8%,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7400美元。完成财政总收入83.8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9.93亿元,分别增长30.5%和29.0%(原口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绩均保持全省县(市、区)级首位。�

农业基础日益稳固

全区平原约909平方公里、山地约259平方公里。2006年农业总产值54.70亿元,比上年增长8.21%。粮食复种面积50046公顷,总产量27.51万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畜牧、水产、蔬菜、花卉苗木、茶果等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5.1%,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生猪饲养量为144.68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达43232吨,比上年增长11.9%。蔬菜种植面积31677公顷,年产量1206577吨;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7929公顷。

围垦钱塘江滩涂是萧山人民的一大创举,自1965年以来,先后围涂30次,至2000年底,围垦造地面积达52.62万亩,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誉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工业经济发展强劲�

工业是萧山经济的支柱,截止2006年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50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工业销售产值2464.2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249.33亿元,增长25.7%,销售产值2213.14亿元,增长25.9%。

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29.89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实现工业利税总额203.2亿元,比上年增长27.25%,其中工业利润总额124.22亿元,增长33.0%;全员劳动生产率87070元/人,比上年提高11373元/人。

技术创新工作继续深化。全区新增企业技术中心25家,累计企业技术中心16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杭州市级54家。技术创新项目38个,其中省级以上11个。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430只,其中国家级4只。

规模以上企业优势明显。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834家,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为89.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产销超10亿元企业22家,超5亿元企业增至59家,超1亿元企业增至379家。新增2家上市公司,累计达到12家。另有22家企业准备上市。

企业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年末累计拥有名牌产品161只,其中:国家级名牌产品14只,增加4只,省级名牌产品54只;市级名牌产品66只。全区累计拥有着名商标162件,其中:国家级商标5件;省级着名商标66件;市级着名商标91件。

建筑业发展较快。年末拥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34家,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37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实现增加值26.12亿元,增长2.0%。各类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515.8万平方米,增长7.5%。

科技事业蓬勃发展

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科技综合实力连续5年名列全省县(市、区)第一名,2006年通过浙江省科技强区评审。年末拥有各类技术人员51802人,比上年增加3878人,高、中、初三级职称人员构成为1:7.4:19.5;全年实施科技项目252项,其中国家级38项、省级22项;全年申请专利1106件、授权专利715件;全年获各类科技进步奖73项;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17项;累计建有1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24家,其中国家级41家、省级50家、市级3家。

第三产业发展迅猛

消费品市场日益繁荣。以超市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业态结构继续巩固,连锁经营有了新的拓展,购物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天润发超市、乐购公司、世纪联华、五星电器、国美电器等知名商家落户萧山,全区已有连锁商场超市54家,连锁分店45家,加盟店99家。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5.33亿元,增长18.1%,超年度计划3.1个百分点。其中批零贸易业132.71亿元,增长17.1%;餐饮业12.17亿元,增长24.7%。总额中非国有经济140.27亿元,增长24.0%;非国有经济比重达到96.5%,提高4.6个百分点。

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商业城、新世纪市场园区、中国纺织采购博览城、钢材物流中心等四大百亿市场运展顺利。年末有各类专业市场139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09个;生产资料市场29个。新增星级市场6个,累计达38个,其中四星级4个、三星级5个、二星级23个。全年市场成交额401.45亿元,增长33.4%,其中十亿元以上市场4个。

旅游业

萧山作为东南沿海地区黄金旅游线的纽带,是国际大都市上海和东方大港宁波的中心点,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颇多。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8000年,2004年被正式命名,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有良渚文化遗址——蜀山,建于东晋的祗园寺,建于南朝的江寺,岳飞抗金时行军驻足、渴饮而名并刻有“宋岳武穆行军经此,饮潭水而欢”的欢潭,清代抗英名将葛云飞墓,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最早成立的农民协会——衙前农民协会旧址等。

2006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全国强镇论坛、第七届萧山杜家杨梅节、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等节庆活动。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13.32万人次,增长225.3%,其中海外游客55.3万人次,增长245.6%;实现旅游总收入81.33亿元,增长225.3%,其中营业收入18.37亿元,增长119.7%;旅行社接待16.62万人次,营业收入16970万元,分别增长48.1和62.5%;旅游景点接待656.86万人次,营业收入84701万元,分别增长5.1%和26.4倍;年末拥有涉外星级宾馆饭店23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8家、二星级6家;涉外宾馆饭店全年接待135.66万人次,营业收入74025万元,分别增长4.5%和19.3%,客房平均出租率68.3%。

对外交往不断增加�

萧山于1988年被国务院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地区,1993年经外交部批准,与日本山梨市建立了友好关系。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1.02亿美元,增长19.4%,其中进口20.06亿美元,出口40.96亿美元,分别增长9.8%和24.8%,实现贸易顺差20.89亿美元。企业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06年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99家,超2000万美元的企业39家,分别比上年增加16家和5家。出口队伍日趋壮大,产品出口企业达938家,累计有自营进出口权生产企业959家,外贸公司293家,境外公司43家。

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额增长23.2%;纺织品出口额增长25.1%;服装出口额增长14.2%;羽绒及其制品出口额增长27.7%;家具出口额增长25.7%;化工产品出口额增长11.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继续大幅增长,幅度为48.1%。

招商引资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2003、2004年度获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评选的大陆极力推荐投资城市第一位、2005年度为第二位。利用外资取得新成绩。把招商引资作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战略重点,加大东引台资力度,鼓励以民引外、民外合壁,进一步提高了利用外资的规模与质量。2006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60家,增资项目75个,总投资331676万美元。其中一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22个。当年合同利用外资11035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6962万美元,分别增长88.5%和47.6%。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95690万美元。累计有9家世界五百强企业落户萧山,投资领域涉及三次产业。全年引进区外内资项目228项,协议引进内资54.3亿元,实际引进内资28.7亿元。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老城区日益美化,新区建设发展迅猛,交通、通讯、电力、供水、排污、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全区建成通车里程达到2105.84公里,各类运输完成货运总量5600万吨,全社会旅客发运量15000万人次,比上年上升27.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7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0.91亿元,增长24.7%。移动通讯、互联网络、数据通信等新的业务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机73.06万户,增长9.0%;移动电话92.6万部,增长5.2%。全区电话主线普及率(含移动电话和小灵通)达到139.77线/百人。宽带网已基本覆盖城区和主要集镇,年末登记注册的因特网用户达14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13万户,比上年增长24.9%。

Ⅲ 杭州萧山这地方咋样,经济发不发达

萧山是一个县级市,在全国排名第7。萧山的工业在全国遥遥领先,年工业总产值三四千亿元,萧山是全国纺织中心,萧山是全国建筑之乡(上海浦东的近一半的房子是萧山人造的),萧山是钢结构老大,萧山又是全国卫浴基地,现在又将成为汽车零部件之地,中国重汽已在建设之中,投资35亿元的青年莲花也落户临江开发区,还有日本车桥之类的项目,萧山的开发区全国级的就有三个,大小开发区有二三十个,是台商发布的中国最好的投资地。

Ⅳ 为什么萧山的经济在杭州排在第一呢

萧山现在说起来是属于杭州一个市内区了,其实还是郊区地方,郊区当然就可以有很多工厂,杭州的工业基本都在那边,印染业,纺织业等等,污染性比较重,但经济效益当然会比其他不能建工厂的市区高了。
经济好坏的重点并不在于外企或者少数知名企业,杭州乃至浙江的外企相对不多的,浙江是本土产业很多,做的也都不错,浙商就是因此而闻名天下的。所以浙江的GDP高的都比较实在,不象某些省市GDP虽高,但其实钱都被外国人拿走了,GDP虚高,其实本地没什么钱。

Ⅳ 杭州经济主要靠什么行业

2018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35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5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632亿元,分别增长1.8%、5.8%和7.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34.6:62.9调整为2.3:33.8:63.9。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0180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1184美元) 。

(5)萧山经济靠什么扩展阅读

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因风景秀丽,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杭州得益于京杭运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发达的丝绸和粮食产业,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商业集散中心。

后来依托沪杭铁路等铁路线路的通车以及上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带动,轻工业发展迅速。新世纪以来,随着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业的带动,互联网经济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阅读全文

与萧山经济靠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陶瓷杯与骨瓷杯哪个更健康 浏览:724
310在爱情数字里什么意思 浏览:128
什么软件把自己变美女 浏览:387
美女和帅哥的全家福该怎么画 浏览:305
欧美女人穿什么衣服好看 浏览:814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诗句 浏览:31
幸福生活节节高的儿童舞蹈视频有哪些 浏览:373
老班长说幸福就是什么补充完整 浏览:70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3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299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18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59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49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85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2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05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09
灰太狼和叶太郎哪个更幸福一点 浏览:385
巨力神有哪些故事 浏览:212
拼多多16万步等于多少健康金 浏览: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