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为什么会出现环江西经济圈呀

为什么会出现环江西经济圈呀

发布时间:2022-11-22 02:30:51

⑴ 2015的两会提出了环鄱阳湖经济圈(还有那两个经济区重庆湖北)谁能科普一下

环鄱阳湖经济圈,即“环鄱湖经济圈规划区”,或“鄱阳湖经济圈”,是江西省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是鄱阳湖滨湖城市合力打造环鄱阳湖经济区,是江西着力推进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的《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目标,是环鄱阳湖经济圈规划的重点产业链。

环鄱阳湖经济圈功能定位为全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着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和国内外着名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重点发展工业、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特色生态农业。环鄱阳湖经济圈,未来五到十年是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江西省发改委公布的《环鄱阳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环鄱阳湖经济圈范围涉及南昌、九江、上饶、鹰潭、抚州和景德镇六个设区市,土地面积53000多平方公里,占江西全省总面积30%以上,重点规划范围为鄱阳湖地区15个滨湖县。九江,是环鄱湖经济圈规划重点。
你所说的经济区详细内容推荐: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9-07/02/content_11639779_2.htm

⑵ 什么叫环江西现象

环江西现象就是在江西周围的地区,高铁、985大学、5G试点、自贸区,甚至名菜都与江西无关,反而环绕江西的各个省份都有。

江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既没有自贸区,也不是国家战略覆盖的重点,与周边省份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人调侃江西已经沦为一个“城中村”。

书院文化

江西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唐代德安义门东佳书院和高安桂岩书院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书院之一。宋代白鹿洞书院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华林书院延四方讲席,鹅湖书院首创学术自由争辩之风,白鹭洲书院以人才辈出、延续办学800年而着称。

在明代1239所书院中,江西地区就有238所,占五分之一。据清光绪《江西通志·书院》记载,江西书院达526所。有学者根据其他各种史籍、志书、笔记、碑刻统计,认为江西古代书院足有千余所之多,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仍有85所。

⑶ 环江西经济圈是什么意思

环江西经济圈是指江西现在的发展水平不高,尤其是和东部的广东、浙江、福建等邻省比起来相形见绌。
近代的江西,特别是清朝末期,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已有一定基础的纺织、造纸、瓷器等手工业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导致了江西近代工业比较落后,只有煤矿和钨矿的开采略具规模。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从5年代开始逐步形成门类较齐全、布局较合理的工业体系:南昌成为中国飞机制造基地之一;南昌、临川、上饶等地兴建了汽车制造工业;瑞昌、九江、湖口崛起为重要的船舶工业基地;轻工业以纺织、造纸、制糖等为重要。此外有拖拉机、柴油机、电机、机床、矿山机械制造、精密光学仪器和仪表制造。在众多产业中,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制瓷等居全国前列。
江西的地理区位虽然有优势,但是经济发展却是一个短板。虽然,在南昌制造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批海防导弹、第一辆摩托车、拖拉机,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中心、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南昌虽然是省会,但是其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只能是中等水平,2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745.51亿元,无法形成区域内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⑷ 为什么江西省的政策和其他省的不一样

江西确实发展状况不如人意。
环江西一周的省份经济都比江西发达。广东、福建、浙江自不必说,湖南、湖北的经济总量也远高于江西,甚至经济水平与江西差不多的安徽也逐渐拉开身段。因此,针对江西的经济塌陷有一个说法,叫做环江西经济带。
江西除了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工业,比如,制药业、采矿业,更大的方向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福建广东的沿海地区,已经在向产业链上端转移,因此其会把利润相对微薄的下游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的省份。比如,着名的富士康,就已经开始从沿海地区逐步往中西部搬迁。仅仅依靠本土的企业很难做强做大,应该充分利用原海产业转移,以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

⑸ 全中国最受“冷落”的省份,为什么非江西莫属

⑹ 为什么中国政策老是绕开江西

江西确实发展状况不如人意。环江西一周的省份经济都比江西发达。广东、福建、浙江自不必说,湖南、湖北的经济总量也远高于江西,甚至经济水平与江西差不多的安徽也逐渐拉开身段。因此,针对江西的经济塌陷有一个说法,叫做环江西经济带。

江西地理位置其实很好,与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份相连,与湖南、湖北、安徽等内陆腹地接壤,自古就是江南胜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要历史有历史,要市场有市场,从来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域之一,那么,为什么现在的GDP只有18364.4亿元,位居全国十几二十的位次呢?

应该说,交通位置的不利是江西落后最重要因素。广东、福建、浙江,紧邻大海,交通便利自不用说。京广铁路串联湖南湖北,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与京广铁路相比,途经江西的京九铁路,无论从客运、货运等方面都相对落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小,并且通车的时间晚得多,发挥作用的时间并不太长。

江西除了南昌之外,有两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却没有发挥出该有的经济实力。

江西依然,必须战略放在工业化之上。江西除了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工业,比如,制药业、采矿业,更大的方向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福建广东的沿海地区,已经在向产业链上端转移,因此其会把利润相对微薄的下游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的省份。比如,着名的富士康,就已经开始从沿海地区逐步往中西部搬迁。仅仅依靠本土的企业很难做强做大,应该充分利用原海产业转移,以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

⑺ 为什么江西可以从”环江西高铁“蜕变成全国第4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江西已经是全国第4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也是在用交通建设加速奔跑,发展快车道。江西省公路的路网水平已经是全国先进的行列,信江高、赣江这些航道网都已经建成,而且在运行当中。江西的运输以及服务水平,在群众看来满意度是排名较前的。在2022年8月25日发布了新闻发布会,是“关于江西这10年”,江西省的交通运输厅负责人介绍了很多。

江西省也是在全面的改革,并且持续的创新和创造,行业的治理能力水平也是在提升。交通运输部门在深化的改革,对于营商的环境也是在优化。而且在绿色环保交通安全很多方面都突破了一些技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这样对于统筹发展,开放融合都是有效果的,而且总体的格局也都基本上形成了,所以江西就可以从环江西高铁蜕变成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⑻ 5g建设为什么会绕过江西

江西,总是发展不起来。在建设长江流域时,江西也被绕开了更有“环江西经济圈”的说法。作为位于中东部地区的江西,主体位于长江以南的省份,江西从地图上看其实是个区域位置不错的省份,除了不靠海,当今全国最发达的几个省份它大多能挨着点,几百年前鄱阳湖上的那场大战更是奠定了明王朝的基业。而从历史发展来看,江西有大量的红军革命根据地,当年的南昌起义更是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础。井冈山还被列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有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很多人知道井冈山瑞金等地有名,但是却不知道它属于江西,多人都背过的滕王阁序,却不知道滕王阁其实属于江西南昌,江西人也经常自嘲没有存在感,或许江西缺少的不是文化传承或经济,而是营销。江西的这种默默无闻也可能是5g建设绕开它的原因。

⑼ 南昌本没“环”,为什么要“强行”成“环”

南昌本没“环”,为什么要“强行”成“环”?笔者认为有以下有几个原因。

第一,南昌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南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以南,水陆交通发达,形势险要。南昌是江西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自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

南昌是江西最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十几条国道在南昌市交汇,多条出城快速通道联通周边,使得南昌市的交通四通八达。

南昌城内环路的建成,实现了多区之间无缝连接。地铁线路,高速公路,高架桥,隧道等立体串联起来,不仅仅解决了城市的拥堵,也给城市面貌带来了新鲜高端的变化。

⑽ 江西困在哪里

江西,位于中国的东南方,是中国红色革命的摇篮。这个16.69万平方公里的东部大省,近年来,经济总量一直在我国中等水平徘徊。省会城市南昌更是在全国城市中缺乏存在感,提起江西人们能想到的除了庐山和井冈山,恐怕就是景德镇的瓷器了,与其周围省份形成强大的落差。这样的成绩着实让人不解,为什么拥有如此良好的区位优势的江西,经济却发展不起来了?

1、江西经济差强人意

2020年,江西省GDP为2.67万亿元,在中国31个省市中排名第15位,比2019年上升一位。其省会城市南昌,2020年的GDP为5745.51 亿元,在31个省会中排名第16位,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36位。而纵观江西的周边省份,个个都是有钱的主,南边广东,GDP11.08万亿元,是江西的4.15倍,北边湖北4.34万亿元,是江西的1.6倍,安徽3.87万亿元,是江西的1.45倍;东边浙江6.46万亿元,是江西的2.4倍;福建4.39万亿元,是江西的1.6倍;西边湖南4.18万亿元,是江西的1.56倍。如果比较省会城市,江西的差距就更加明显,表现最佳的广州2.5万亿元,是南昌的5倍,表现最靠后的福州和合肥也有1万亿元,是南昌的两倍,形成了所谓的环江西经济圈。

按照国务院关于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划分标准,江西属于中部省份。江西在中东部地区中经济总量仅高于海南、天津和山西。鉴于海南和天津较小的规模,江西在中东部地区能打得过的就只有山西了。遥想建国初期,江西可是属于华东地区,1961年,华东经济协作区成立,包含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等六省一市,这六省一市的行政区划代码,也就是我们身份证的前六位,也均以“3”开头。还记得2006、2007年春节的时候电视台还曾举办过“华东六省一市春节联欢晚会”,那个时候江西可是名副其实的华东省份,但现如今,江西已经被其他五省一市的兄弟彻底拉开了距离,甚至在中部省份都要垫底了。

具有国家 科技 风向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资助的时候,也将江西省列为可申请地区基金的行列,与内蒙、宁夏、青海、新疆、西藏、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以及其他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享受同等待遇,这是除了海南之外,唯一获此“殊荣”中东部省份了,江西几乎可以被划入西部省份行列了。由此可见,江西的落后可算得上有目共睹。但是,按理来讲不应该啊,江西南接闽越,北邻鄂皖,西靠湖湘,东达沪杭,良好的区位优势让其他省份羡慕不已啊。同时江西自然资源丰富,赣州是全国出名的稀有金属产地,省内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长江八大支流之一的赣江。于此同时,江西也是人才辈出, 历史 上人文墨客云集,欧阳修、汤显祖、王阳明、王安石、无一不是名流之辈。江西如果发展经济,可以说是握得一手好牌啊,但为何会打成现在这副局面呢,这其中可谓暗藏玄机。

2、江西的穷与富

首先要注意的一个概念,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是江西的经济总量落后,但我们从来没有说江西穷,这可是两个问题。当我们说一个地方穷的时候,一定是指老百姓过得穷,人民的日子苦,如果我们的老百姓手里很有钱,日子过得很富足,而只是政府的手里没有钱,那叫什么穷呢,充其量只能是民富官穷,江西的问题大概就类似于此。

为什么说江西的老百姓不穷,我想只要到过江西,尤其是到过江西农村的人应该深有感触。在没到江西之前,我对江西的印象也是穷,但直到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江西之后才发现,江西老表的日子过得滋润啊。但凡去过江西农村地区的人会发现,江西的农村建设的非常好,几乎家家都是三层小洋楼。江西人的宗族观念很强,走得不远的人都有回农村老家盖房子的传统,所有在农村建设的新房几乎都是三层起,如果放在城市都是妥妥的别墅啊,有些条件好一点的家庭建设的房子甚至远比城市的别墅要豪华,游泳池、KTV、地下酒窖一应俱全。根据当地居民介绍,一个普通建设的三层楼房加上装修造价起码在40万左右,好一点的要接近60万,如果装修豪华一些可能要接近100万。大家知道,农村自建得房子肯定不能贷款30年的,一个普通家庭能拿出40-60万元存款建设一栋楼房,这绝对让很多农村人错愕不已,对比我的老家,甚至超乎想象。

我的老家在江苏北部,就是人们常说的苏北。从走出省有人知道我来自江苏,都会寒暄几句说江苏是好地方啊,富裕发达啊。不错,苏南确实是富裕发达,但是对于我这个来自来自农村的苏北人而言,却很少能感受到发达为何为。即使现在,每回到农村老家,一种不发达的感觉还是会迎面扑来,低矮的砖瓦房,长满杂草的乡间小路、房屋后面肮脏的茅房,除了村口新铺的水泥路,几乎感受不到和小时候的差异。这么多年,苏北的城市是越建越好了,但是农村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在苏北,农村人不崇尚于回村里盖房子,而是喜欢往城市走,至少走到县城。老家依然有人生活在村里,但时至今日,让他们拿出40-60万的存款到县城去买个房子那也是奢望啊,这对很多奋斗了几十年的农村家庭而言依然是个很大的数字。

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直观感受,我找来了关于江西和江苏两个省份的权威统计数据,做个对比。我重点对比的是三组数据,分别是GDP、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其中GDP反映了地区发展程度,人均GDP反映了地区的经济水平,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地区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是人民是否富裕的核心指标。江苏有13个地级市,分别是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苏中的扬州、泰州和南通以及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和盐城。13个地市号称13太保,外人常以为富裕而出名。江西虽然面积比江苏大,但是只有11个地级市,分别是南昌、新余、鹰潭、九江、景德镇、宜春、萍乡、吉安、赣州、抚州和上饶。多数地市可能在全国并不算知名。我们首先对比一下两省的GDP,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发现江苏真是有钱啊,就连苏北最垫底的宿迁跑到江西都能排第四,3099亿元,仅比九江差一点点。苏北的老大哥徐州更是不得了,7400亿,直接碾压江西省会南昌的5596亿。如果说苏北经济强劲可能是因为人口众多,那我们对比一下人均GDP你会发现,苏北垫底的宿迁到江西依然可以排到第五,而老大哥徐州也仅次于南昌,排名第二,这还得了,苏北可以说全方位超越了九江、景德镇等江西地级市。但是如果我们比较人均可支配收入,那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苏北老百姓的钱袋子瞬间憋了。以城镇居民为例,徐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36215,这个成绩在江西也只能排名第九,苏北垫底的宿迁就更不用说了,到了江西依然垫底,只有30614,比江西最靠后的抚州还少了4000元。这样的苏北能算是富么,但如果说苏北很穷,估计你们也不信,那同样,江西能算是很穷么?虽然统计数据显示苏北农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江西九江、上饶、赣州等地,但是深入到过江西和苏北农村地区就会发现,江西农村地区居民的住宿条件绝不是苏北农村可比的,出了三层楼房,老百姓的生活也是可圈可点,外出务工打零工比比皆是。但是在苏北,老百姓除了种地还是种地,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怎能不穷。因此苏北的穷是来自老百姓的穷,而江西的穷则表现为政府的穷。富政府不一定有富百姓,穷政府也不一定就出穷百姓。浙江的数据更好的验证了这一点。2019年,浙江11个地级市,GDP总量超过江苏徐州的只有杭州和宁波,最落后的衢州、丽水和舟山三市,GDP分别只有1400亿元上下,不足徐州的五分之一,但是以上三地城镇和农村地区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远远超过徐州,高达46437元和21931元,可以说是藏富于民的典范。

江西曾经固然也有过21个国家级贫困县,但是至少老百姓不用为吃饭而发愁,这与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赤贫式的穷截然不同的。当然,尽管如此,江西经济的落后也是不容置疑的,除了GDP的落后,还包括财政收入的不足,对教育、基础设施投资、城市建设等等方面的投资欠缺等等。不过时至今日,通过脱贫攻坚战,江西曾经的21个国家级贫困县都已经成为 历史 ,江西也开始慢慢由经济欠发达省份开始向全面强省转变,那么是什么导致江西经济一直在地位徘徊。那就是在国家战略规划和长期发展中迷失的江西工业。

3、江西如何突围

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能够顺应时代和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唯有如此才能获得发展的红利。对于国内各个省份而言,其经济的发展就要顺应国家的趋势和战略。而江西则在国家的战略发展背景下数次错失良机。

中国成立以来的70余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949-1978年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计划经济阶段;1978-2012以改革开放为主线的国际贸易阶段以及2012年至今以高 科技 产业为导向的新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一五时期,苏联援建了我国156个工业项目,奠定了此后我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分布。这156个项目大多分布于东北、华北,支撑了东三省30年的辉煌。中部的湖南、河南、山西也有部分项目落户,但江西除了建设了大吉山、 岿美山 等钨矿之外,其他重工业企业几乎没有,这直接导致了江西的工业基础先天薄弱,只能吃资源的饭。时至今日,江西省内最大的公司依然是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其年营收几乎是第二名江铃 汽车 集团的三倍。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作为世界的工厂,我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同时也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在国际贸易中赚取了充足的原始资金。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内各省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有的成为了制造业基地;有的在承接产业的转移;有的提供能源,而有的只能提供廉价劳动力。其中扮演制造业基地的省份无疑成为了最大的赢家,比如广东,一直高歌猛进,诞生了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一大批工业强劲的现代城市,长期稳坐国内省份第一把交椅。浙江和江苏的情况也类似。但是仅有能源输出的山西和内蒙就好不到哪里去了,长期依赖能源红利,弱化了工业基础,经济没有长期增长的动力。同样,只有劳务输出的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和江西也不容乐观,只能依靠外出务工来维持当地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不过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份在改革开放之前已经建立起了基础的工业体系,在改革之后的浪潮中不断崛起,支撑国家战略的同时也在承接沿海省份的产业转移,使得这些省份的经济也获得了一定的增长。北面武汉有武钢、武重、武船和东风 汽车 ,西边长沙有三一重工、中联重科、株洲南车集团等企业,无不为本省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江西非常遗憾,除了江铃 汽车 支撑的 汽车 工业,其他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工业体系。2000年以后,江西曾经一度发展光伏产业,新余曾被称为世界太阳能之都,但随着赛维集团这个亚洲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企业的衰败,江西光伏深受重创。一步慢,步步慢,江西因为没有在建国后及时地建立起工业体系,在改革开放的30年红利期中错失了诸多发展机遇。

2012年的新发展阶段,国家倡导创新驱动发展,要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要产业结构全面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于是,全国各省份都在加紧布局半导体、芯片、人工智能等产业,广东、浙江、山东等地都提出了机器换人计划,要加速智能制造的发展。在这一波的高 科技 产业发展中,江西的近邻福建和安徽抢占了先机,福建的半导体产业与安徽合肥的量子产业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那么江西能否顺势追赶呢?近年来,江西大力倡导发展ARVR产业,XR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该技术领域的应用目前尚未显现,江西是否能够在下一轮的技术变革中赢得发展先机,有待市场的考量。

除了产业基础薄弱,江西的发展还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制约,高铁就是其一。时至今日,我国高铁正由四纵四横走向八纵八横,但江西的高铁无论是省内连接和向外连接都落后一步,南北大通道昌赣高铁2019年才开通,解决了江西省内南北大通道的问题。但是由南昌出发,北上北京南下广州深圳都还没有直连的高铁,向北要借道武汉或合肥,向南则要借道长沙,江西原本紧邻广东,但是南昌到广深的时间比长沙还久,限制了江西与一线城市的连接与沟通。赣深高铁的开通将有望改变这一局面。

此外,人才也是江西发展的又一困境。江西乃人杰地灵之地,江西老表的口碑是响亮的。但是大多数江西人才都飞走了。南面赣州,距离南昌的距离与距离广州的距离相当,赣州人到广州深圳工作的居多;北面九江到武汉、合肥、杭州、南京甚至上海都在3小时车程;西面的萍乡紧邻湖南,长期与长沙保持暧昧关系,江西良好的区位优势反而成为了人才外流的驱动。赣深高铁的开通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加速江西人才的外流,促进发达省份对江西人才的虹吸。因此江西要留住人,吸引人才在赣工作,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引人留人的机制,就像武汉前两年推出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一样,南昌也需要在营商环境优化、人才就业创业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以吸收更多的人才为江西的发展献力献策。

任何国家、地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大环境而独善其身,否则将是无根之木。我们必须要看到大环境的发展趋势,在全球的发展背景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下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做出贡献进而从中获益。江西经济落后的同时,正是其他省份高速崛起的时期,更是我国经济的黄金发展期,回顾 历史 ,展望未来,要想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赢得先机,江西必须要能够把握住国家的战略大势,并从中进行清晰的自我定位,与时俱进,尤其是要“敢为天下先”勇气和决心,才能超越 历史 ,赢得未来。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会出现环江西经济圈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要等老了才明白幸福是什么 浏览:211
小美女你还好吗现在在哪里 浏览:469
怎么才能开创自己的事业 浏览:346
爱情这么难的东西为什么要放弃 浏览:608
属猴女和属牛婚姻怎么样 浏览:650
属龙的和什么婚姻相配 浏览:486
19中国经济增速多少 浏览:11
爱情什么价dj版完整版 浏览:392
香港美女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59
互联网事业群什么意思 浏览:817
美女大纸的纸经怎么写 浏览:538
黔西幸福村怎么去 浏览:379
什么是爱情中的分寸 浏览:287
腾讯视频怎么聊天才算爱情 浏览:514
事业单位换算是什么意思 浏览:253
舒茶哪个区的美女 浏览:362
咏叹调你可知道什么叫爱情 浏览:553
半途婚姻适合做什么 浏览:610
食神重叠婚姻如何 浏览:88
什么是白月光的故事 浏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