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计量经济学”讲的是什么
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
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
② 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建模是计量的灵魂,所以就从建模开始。大家不妨来看看推送的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计量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本书定位于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主要包括满足经典假设条件的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经典假设条件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虚拟变量、联立方程组模型及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等内容。讲述力求简明扼要、通俗易通,尽可能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并将EViews软件的学习与各章案例分析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学习EViews的操作方法。本书在编写中借鉴了国内外优秀教材的优点,并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经验和体会,符合经济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的实际要求。
简介:
计量经济学(英文:Econometrics),是以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为方法论基础,对于经济问题试图对理论上的数量接近和经验(实证)上的数量接近这两者进行综合而产生的经济学分支。
该分支的产生,使得经济学对于经济现象从以往只能定性研究,扩展到同时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新阶段。
“计量”的意思是“以统计方法做定量研究”,所以“量”字应读作“[liàng]”,而不读作“[liáng]”。
计量经济学基础
据说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的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的《政治算术》的问世(1676年)。
“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R.Frisch)在1926年仿照“生物计量学”一词提出的。随后1930年成立了国际计量经济学学会,在1933年创办了《计量经济学》杂志。
人们应如何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含义?弗里希在《计量经济学》的创刊词中说到:“用数学方法探讨经济学可以从好几个方面着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与计量经济学混为一谈。计量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决非一码事;它也不同于我们所说的一般经济理论,尽管经济理论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数量特征;计量经济学也不应视为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同义语。经验表明,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对于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各自并非是充分条件。而三者结合起来,就有力量,这种结合便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后来美国着名计量经济学家克莱因也认为:计量经济学是数学、统计技术和经济分析的综合。也可以说,计量经济学不仅是指对经济现象加以测量,而且表明是根据一定的经济理论进行计量的意思。
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一整套建立在数理统计理论上的计量方法,属于计量经济学的“硬件”,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理论检验。这是计量经济学用途最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这也是计量经济学本身的一个主要内容。
预测应用。从理论研究和方法的最终目的看,预测(包括政策评价)当然是计量经济学最终任务,必须注意学习和了解,但其预测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们应十分注意的。
特点
模型类型:采用随机模型。模型导向: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模型。模型结构:变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线性或者可以化为线性,属于因果分析模型,解释变量具有同等地位,模型具有明确的形式和参数。数据类型:以时间序列数据或者截面数据为样本,被解释变量为服从正态分布的连续随机变量。估计方法:仅利用样本信息,采用最小二乘法或者最大似然法估计变量。非经典计量经济学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展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模型,也称现代计量经济学。
③ 计量经济学对我们生活有什么作用
计量经济学对我们生活的作用:
计量经济学常被与经济统计学、数理经济学等概念所混淆,因而人们在对其作用的认知上面,也等同于这些科学,这是不正确的。
以上文所述,计量经济学着重强调经济理论的实证问题,而数理学家则是借助数学工具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表达为数学模型的形式,对前提的经济理论假设的对错并没有基于关注。诚然数理统计学中包含许多计量统计学使用的方法和工具,但并不等同于数理统计学。例如单位根和协整理论、广义矩估计等就是计量经济学所独有的方法和工具。
具体来讲,计量经济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计量经济学可以验证经济理论或模型是否可以就过往的经济数据进行解释,尤其是在具有经验特征的经济数据事实方面;
二、计量经济学可以验证经济理论和假说的准确性,从而解释经济现象;
三、计量经济学成为认为预测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刻画市场风险和波动性,根据计量经济学所得出的结果,进行经济政策方面的决断。
四、计量经济学的作用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经济领域方面,可以对其他人们生存发展所涉及到的“经济事件久期”进行分析。例如人们失业后再就业的预期时间,家庭致富脱贫的时间等。
与一般的数学方法相比,计量经济学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特点和意义:
研究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即从研究确定性问题转向非确定性问题,其对象的性质和意义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在方法的思路上、方法的性质上和方法的结果上,都将出现全新的变化。
研究方法发生根本变化。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基础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种新的数学形式。学习中要十分注意其基本概念和方法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要充分认识其方法与其它数学方法的根本不同之处。研究的结果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知道,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结论是概率意义上的,也可以说是不太确定的。但真正要理解其不确定性的含义,并不那么简单,学习中需要始终关注这一点。
④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什么学科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计量经济学是以数理经济学和数理统计学为方法论基础,对于经济问题试图对理论上的数量接近和经验(实证)上的数量接近这两者进行综合而产生的经济学分支。
⑤ 计量经济学
OLS是ordinary least square的简称,意思是普通最小二乘法。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就是寻找参数β1、β2……的估计值,使上式的离差平方和Q达极小。式中每个平方项的权数相同,是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参数估计方法。在误差项等方差、不相关的条件下,普通最小二乘估计是回归参数的最小方差的线性无偏估计。用这种方法可以算出计量模型中的参数,它是计量经济学中最基本,也是用的最多的方法。计算很复杂,你只要把原理搞清楚就可以了。现在都是将数据输入软件,由程序来计算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数学家高斯发明的方法,距今将近两百年历史,这个过程后来经过很多数学家改进。当然也有其局限性,当代的数学家又发明了一些新方法,比OLS要复杂很多。计量经济学是结合经济理论与数理统计,并以实际经济数据作定量分析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⑥ 怎样理解计量经济学的重要作用
计量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范畴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动规律的经济学,同时,计量经济学又是一门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论和方法学科。计量经济学通过把经济理论具体化、数量化,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经济规律,更好地按客观规律办事;通过经济数学模型和方法的研制和开发,获得经济发展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信息,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也为微观经济主体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由于计量经济学要用数学方法把经济理论表述为方程体系,再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估算,所以又常常被说成是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的结合。
尽管人们对计量经济学到底是一门学科、是一种学派还是一个分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争议,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也并不妨碍计量经济学家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
⑦ 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应用大体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1结构分析,即研究一个或几个经济变量发生变化及结构参数的变动对其他变量以致整个经济系统产生何种影响。其原理是弹性分析、乘数分析与比较静态分析;
2经济预测,即用其进行中短期经济的因果预测。其原理是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
3政策评价,即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政策变量变化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是对不同政策执行情况的模拟仿真;
4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即利用时机的统计资料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某个理论假说正确与否。其原理是如果按照某种经济理论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实际观察数据,则意味着该理论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反之则表明该理论不能解释客观事实。
⑧ 请问金融计量经济学是研究什么滴具体一点哈~~
和计量经济学差不多,主要是通过统计学上面的方法,比如线性回归,时间序列分析,通过这些方法来建立一些分析模型。当然数学上面地方法不限于此啊~~~~~~~~~~
但是这门课程比较偏向于金融方面,所以研究的模型,都是和金融相关,比如资产定价模型,投资组合之类。
另外重要的就是考察经济形式对于金融的影响,预测金融方面的变量,进行决策等。比如货币供给这些。
不知道你看这个书干什么啊,如果是学投资的,看这种书可以,但是千万不要相信它,不然工作了很麻烦的。。。 你会发现学的和用的完全脱节。。。 反正有自己的想法最好。。。
⑨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整理有哪些
计量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区别
①研究内容不同
数理经济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经济现象各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经济现象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②描述和模拟办法不同
数理经济模型的描述和模拟办法主要是确定性的数学形式,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描述和模拟办法主要是随机性的数学形式。
③位置和作用不同
数理经济模型可用于对研究对象的初步研究,计量经济学模型可用于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
2、理论模型的设计
理论模型的设计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选择模型的变量;第二步,选择模型的数学形式;第三步,设定模型的参数期望值。
(1)选择模型的变量
被解释变量,即作为研究对象的变量,其选择需考虑数据可得性。
解释变量,即解释研究对象的变量,其选择需要以经济理论和经济行为规律为基础,同时考虑数据可得性和解释变量间独立性。
(2)选择模型的数学形式
选择模型的数学形式的依据有:①经济行为理论;②散点图;③各种可能的数学形式的模拟结果比较。
(3)设定模型的参数期望值
根据参数的经济含义设定其估计期望值。
3、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
(1)从计量经济学的定义来看,弗里希将计量经济学定义为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
(2)截至2014年,有12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贡献在计量经济学领域。
(3)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只能应用于经济领域;数理统计学不仅可以应用于经济领域,还能应用于其他领域。
(4)计量经济学的基础是对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的研究和认识。可以说,没有经济理论和经济现象,就没有计量经济学。
4、根据内容深度划分
初级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
中级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传统的应用模型;高级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
5、计量经济学定义
计量经济学,又称经济计量学,是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
⑩ 经济计量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经济计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建立模型、估算参数、验证理论、预测未来和规划政策。它并没有自己独特的经济理论,各种有关的经济理论都可作为编制模型的依据,并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