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笔记
经济三大力
1.生产力的提高
2.短期财务周期
3.长期财务周期
支出总额=支出的货币+信用,是经济的驱动力,支出总额/货物=价格
央行通过影响利率和发行货币控制经济
信贷:
信贷一旦产生,是贷款人的资产,借款人的负债
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偿还能力好(收入债务比率高),抵押物
生产率可以提升,但是比较稳定,但是债务波动比较明显,有长短两个周期,分别是5-8年和75-100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wNjY4Nzg4.html
经济三大力
1.生产力的提高
2.短期财务周期
3.长期财务周期
支出总额=支出的货币+信用,是经济的驱动力,支出总额/货物=价格
央行通过影响利率和发行货币控制经济
信贷:
信贷一旦产生,是贷款人的资产,借款人的负债
信用良好的借款人:偿还能力好(收入债务比率高),抵押物
生产率可以提升,但是比较稳定,但是债务波动比较明显,有长短两个周期,分别是5-8年和75-100年
信贷可以凭空产生,于是信贷增加超过生产能力,等式效果可知价格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这时央行会提高利率,这时有贷款能力的借款人减少,已经产生的债务还款压力增大,于是信贷放缓,支出下降,收入因此下降,经济开始衰退。衰退到一定程度,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扩张。
如果信贷容易获得,经济扩张,信贷不容易获得,经济衰退
但是在长期来看,人们花的钱越来越多(在每次增长和低谷后,债务总额都超过前一个周期),这是人性,造成了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在繁荣期,贷款人放松贷款条件,过度借贷造成经济泡沫。债务与收入比率=债务负担,收入只要继续上升,债务负担就可以接受,因此资产价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投资,因为此时投资很划算。而且收入和资产价值的上升,能够长期内保持良好信用。
但是长期内,债务负担缓慢增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偿债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迫使人们减少支出来偿债,收入降低,信用降低,借贷减少,成本进一步增加,周期逆转,这时达到长期周期的顶峰,债务负担过重,进入去杠杆化过程。
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人们削减支出,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挤兑。随着收入下降和偿债成本增加,偿债人通过出卖资产偿还债务。市场充斥待售资产。价格下跌,抵押物价值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已经很低,无法通过降低利率起作用。
去杠杆化过程与衰退过程不同的是,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重,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减轻。贷款人停止放贷,借款人停止借贷,整个经济体都失去了信用。解决办法:个人政府都减少支出,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减少债务,财富再分配,央行多发行货币。
减少支出(紧缩),也造成收入减少,收入减少的速度大于债务减少的速度,实际上债务负担是更重了。另外企业等减少支出会造成工作机会减少,收入也会降低。
如果人们认为银行无法收回贷款,人们会担心银行无法支付其存款,产生挤兑,个人、企业、银行产生债务违约,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主要特征是,本来以为很多资产其实并不存在。很多贷款人不希望债务违约造成自己的资产消失,同意债务重组,削减债务。这会导致债务减少,但是也会导致收入和资产以更快的方式减少,导致通货紧缩。
中央政府这时税收减少,失业补助增多,预算赤字出现。
央行多发行货币(通货膨胀),购买政府债券,政府拿货币进行经济刺激计划;购买金融资产,抬高价格。
核心地采用这四种方式,平衡通缩和通胀,可以实现和谐的去杠杆化。
三条经济法制:
1.不要让债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会被债务压垮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会失去竞争力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信贷可以凭空产生,于是信贷增加超过生产能力,等式效果可知价格会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这时央行会提高利率,这时有贷款能力的借款人减少,已经产生的债务还款压力增大,于是信贷放缓,支出下降,收入因此下降,经济开始衰退。衰退到一定程度,降低利率,刺激经济扩张。
如果信贷容易获得,经济扩张,信贷不容易获得,经济衰退
但是在长期来看,人们花的钱越来越多(在每次增长和低谷后,债务总额都超过前一个周期),这是人性,造成了长期内,债务增加的速度超过收入,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在繁荣期,贷款人放松贷款条件,过度借贷造成经济泡沫。债务与收入比率=债务负担,收入只要继续上升,债务负担就可以接受,因此资产价值迅猛上升,人们大量借钱投资,因为此时投资很划算。而且收入和资产价值的上升,能够长期内保持良好信用。
但是长期内,债务负担缓慢增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偿债成本的增加速度超过收入,迫使人们减少支出来偿债,收入降低,信用降低,借贷减少,成本进一步增加,周期逆转,这时达到长期周期的顶峰,债务负担过重,进入去杠杆化过程。
在去杠杆化过程中,人们削减支出,收入下降,信贷消失,资产价格下跌,银行发生挤兑。随着收入下降和偿债成本增加,偿债人通过出卖资产偿还债务。市场充斥待售资产。价格下跌,抵押物价值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已经很低,无法通过降低利率起作用。
去杠杆化过程与衰退过程不同的是,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重,无法通过降低利率来减轻。贷款人停止放贷,借款人停止借贷,整个经济体都失去了信用。解决办法:个人政府都减少支出,通过债务违约和重组减少债务,财富再分配,央行多发行货币。
减少支出(紧缩),也造成收入减少,收入减少的速度大于债务减少的速度,实际上债务负担是更重了。另外企业等减少支出会造成工作机会减少,收入也会降低。
如果人们认为银行无法收回贷款,人们会担心银行无法支付其存款,产生挤兑,个人、企业、银行产生债务违约,这种严重的经济收缩就是萧条。主要特征是,本来以为很多资产其实并不存在。很多贷款人不希望债务违约造成自己的资产消失,同意债务重组,削减债务。这会导致债务减少,但是也会导致收入和资产以更快的方式减少,导致通货紧缩。
中央政府这时税收减少,失业补助增多,预算赤字出现。
央行多发行货币(通货膨胀),购买政府债券,政府拿货币进行经济刺激计划;购买金融资产,抬高价格。
核心地采用这四种方式,平衡通缩和通胀,可以实现和谐的去杠杆化。
三条经济法则:
1.不要让债务增长速度超过收入,会被债务压垮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会失去竞争力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②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你好,
经济是大量交易的总和,而每个交易都很简单。交易包括买方和卖方,买方支付货币(或者信贷)给卖方以换取商品、服务或者金融资产。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交换同一种商品,这就构成了市场,例如:小麦的市场包含了各种持有不同目的的买方和卖方,他们进行不同的交易方式。各种交易的市场便组成了经济。因此,现实中难以理解看似复杂的经济,其实仅仅是大量的简单的交易组合在一起而已。
对于一个市场(或者对于经济),如果你知道了支出货币以及信贷的总额、所卖商品的数量,你就是知道了理解经济的所有的事情。比方说,既然任何商品、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价格等于所有买方花费的支出(total$)除以卖出的总产量(Q),因此如果要了解或者预测商品的价格,你只需要预测出总支出($)以及总产量(Q)。然而,每一个市场有都大量的买方和卖方,并且这些买方和卖方交易的动机不一致,但是最主要的买卖动机总是很好理解,这样考虑理解经济就变得不那么困难。可以用下面的一个简单图表来说明。这种解释经济的视角比传统的解释方式要更容易理解,传统的解释视角是基于商品的供给、需求以及价格弹性。
③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宏观经济运转的三条经验法则:
1.不要让债务的增长速度超过收入的增长速度,否则,债务也把你压垮。
短期债务周期为5到8年,央行通过利率调节信贷,刺激经济。长期债务周期则长得多,经济下行时可能产生经济萧条,其根源是新增债务不能创造出至少等量的收入。比如,大量借款用于了消费性支出,或者大量借款用于了落后产能。
利率调整不足以应对经济萧条,往往需要多种调节手段的综合运用,包括货币发行(导致通货膨胀),和减少支出、减少债务、转移财富等通货紧缩手段。债务的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总有这样那样的办法来应对。
2.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否则,失去竞争力。
房价上涨,人工上涨(收入上涨),产业链转移。一方面,工作没有人干,因为提供的工资低,请不到人;另一方面,人们处于失业状态,抱怨找不到工作。
刚开始的失业,是假失业,因为产业链还在,只要有就业意愿,总能就业;等产业链转移后,假失业就变成了真失业,除非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而且该岗位产生更高生产率,来支撑更高收入。
3.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因为生产率在长时期内起最关键的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提高生产率,应该指全社会生产率,而不是局部生产率。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农民从半失业状态变成了比较充分的就业。无论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多低,全社会生产率依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经济的重要组成——信贷
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信贷。信贷就是贷款人相信借款人的承诺,并和借款人发生的货币借贷行为,不是指的信用贷款。
有信贷就会产生债务,贷款人通过债务来挣钱或资产,借款人的负债实际上是在向未来的自己借钱。
借贷的钱包括本金和利息(反过来说投资理财的钱包括本金和收益),利率升高会带来借贷减少。
④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时长30分钟,经济就像一部简单的机器那样运行,但很多人不懂得这点,或是对经济的运行方式持有不同观点,于是导致很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我深感有责任与大家分享我的简单,但是实用的经济分析模式,这个模式虽然不符合常规传统经济学,但是已经帮助我预测和躲避了全球金融危机,30多年来对我一直很有用。我们开始吧,经济虽然可能看起来复杂,但是其实是以简单和机械的方式运行,经济有几个简单的零部件和无数次重复的简单交易组成,这些交易首先是由人的天性所驱动,因而形成三股主要的经济动力,一、生产率的提高。
⑤ 三十分钟说清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
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机电一体化产品主要有商品生产用(如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和工厂等)、商品流通用(如数控包装机械及系统、微机控制交通运输机具和数控工程机械设备等)、商品贮存销售用(如自动仓库、自动称量和销售及现金处理系统等)、社会服务性(如自动化办公机械和医疗及环保等自动化设施等)和家庭、科研、农林牧渔、航空航天及国防等用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和构成、生产方式和管理体系等发生巨大变化。
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取
⑥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 纪录片
现在各国经济主要靠市场机制调节,偶尔需政府管理,经济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经济学中的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
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由于经济机制是在经济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功能的,因此它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机制一词最早来自希腊文mechane,意指机器、机械、机构。这一工程学概念相继为其他学科所采用。
大量的买方和卖方交换同一种商品,这就构成了市场,例如:小麦的市场包含了各种持有不同目的的买方和卖方,他们进行不同的交易方式。各种交易的市场便组成了经济。
纪录片简介: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推出,一套共8册的同名系列丛书也同步发行。这一部12集电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
并总结大国崛起的规律。该电视片在2006年11月13日—24日(CCTV-2)黄金时间21:30首播,每集大约50分钟。
⑦ 《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有感
来源 :桥水基金创始人、畅销书《原则》作者瑞·达利欧的视频《经济机器是如何运行的》(时长30分钟的动画)
他通过简单的动画和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人们揭示了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底层逻辑,连比尔·盖茨都赞叹不已:“无论是作为投资者还是普通人,这些知识对每个人都有帮助。这三十分钟的观看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的投资。”
主要内容:
1⃣️交易(最基本零件)和信贷(最重要组成部分)
2⃣️经济的三种驱动力:1 生产率的提高;2 短期债务周期;3 长期债务周期
3⃣️经济衰退以及去杠杆化
一、交易和信贷
(1)交易是经济的最基本零件
简单来说,交易就是买方付出货币或信用,从而从卖方那获得商品、服务或金融资产。例如,我们平时去超市和去美容店就是一次交易,只不过前者是用货币换商品,后者则是换服务;此外,有时候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钱,就和老板商量能不能先赊账,这就是用信用来换取商品。
一个市场,由买卖所有商品的所有买方和卖方构成。而 经济就是由所有市场内的全部交易构成。 个人、企业、银行和政府都在以上面提到的方式进行交易。而且 政府是最大的买方和卖方: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
(2)信贷是经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可能我们对信贷有所认识,毕竟08的信贷危机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信贷的具体是个什么东西,我们可能并不是很清楚。
但我们要注意到,交易是经济的最基本零件,因此信贷和市场交易没有多大区别。 信贷中的贷款人和借款人对应着市场交易中的买方和卖方。 贷款人通过自身的信用或者自己的某种抵押物从贷款人手里获得贷款,双方共同制定的约定就是信贷。
信贷一旦产生,既是借款人的债务又是贷款人的资产。同时,当借款人偿还了借款后,信贷消失并完成一次交易。
二、经济的三种驱动力
1 生产率的提高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想要获得一些东西,就得付出一些东西。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获得更多的东西,我们自身就得提供更多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得不断提高我们生产东西的效率。这一点也适合于经济的发展,长期来看,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率的提高。
2 短期债务周期
经济由交易构成, 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而由于 人类总想获得更多的天性,很多人总是借钱来消费 ,所以,相对应的一些人的收入就会提高。同时,借款人在支出的同时,也会从其他人那获得收入,其偿还能力也增强,贷款人也就更愿意将钱借给他,然后又开启了下一个正向循环。
根据 价格=总体支出/商品总量 ,而信贷产生的正向循环提高总体支出的时候,生产率则因为技术限制等不会有显着的提升,也就是说价格会大大上涨,通货膨胀就产生了。
然而,央行不希望通货膨胀过高,就会去提高贷款的利率,因此借钱的人就会变少。然后,由于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借款消费的人变少了代表一部分人的收入变少了,这会导致他们的偿还能力下降,贷款人更不愿意借钱出来,最终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信贷增加,经济进行正向循环,不断扩张,最终造成通货膨胀;信贷减少,经济进行恶性循环,不断衰退,最终造成通货紧缩。盛极则衰,衰极也会重新开始繁荣, 这种经济的短期的上下波动一般持续5-8年 。但是这种上下波动并不是围绕原点进行的,每一个周期的波动之后,经济增长部分以及债务部分都会高于前一个周期。达利欧认为这是由于人想要花更多钱和不想还钱的天性导致的。
因此,经过多次短期债务周期后,人们的债务水平会远大于他们的收入水平(想花钱,却不想还钱),最终形成长期债务周期。
3 长期债务周期
经过多次短期债务周期后,经济增长了,人们手头的钱变多了,看上去整个市场欣欣向荣,贷款人也就更愿意借钱出去。但人们没注意到,他们资产变多的同时,他们购买资产带来的债务也在增多。因此,他们沉浸在自己很有钱的假象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消费水平,导致债务水平严重高于收入水平。同时,一个市场有无数这样的人,他们推动整个经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也使债务达到相应的高峰。这个时候, 市场就会出现泡沫,最终因为某些事情的爆发而被戳破,经济不断衰退 。
这就是长期债务周期, 一般会持续75-100年 。例如08年的美国与欧洲、89年的日本以及29年的美国。
三、经济衰退和去杠杆化
泡沫破裂后,市场由盛转衰,经济以不可扭转之势直线下降。人们的资产大幅多缩水,不得不减少支出,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也就是说人们的收入也会减少。收入减少,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以及信用就会减弱,贷款人就不愿意在往外借钱。而借款人为了偿还债务,不得不出卖自己的资产,但由于这时急于出售自己资产的人太多了,市场上供应太大,人们的资产就变得更不值钱了。
个人如此,企业与银行也是如此。由于经济衰退,贷款人害怕银行拿不出钱来,就纷纷去银行把钱取出来,最终造成挤兑。
债务远大于收入,已经不能通过调节利率来改善的时候就被称作杠杆化。这个时候, 国家就会出面来“救火”,减少债务水平,这叫作去杠杆化。
一般来说,主要要 四种去杠杆化的方法 :
①削减支出
一个人削减支出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收入相应地变少。因此这会加剧债务的累积,导致情况更加恶劣,个人没有收入维持生活,企业没有钱来养这么多的人,只能裁员。周而复始,整个市场的债务水平进一步上升。
②债务违约与重组
市场行情如此,借款人没有能力偿还贷款,贷款人不想自己的钱一分都拿不回来,就只能做出妥协,只收取借款人的一部分钱。
③财务再分配
民众的收入急剧减少,政府的税收相应变少,也就没有足够的钱来减少债务水平。这个时候,政府会采取加大对富人征税的力度,将这些钱再通过社会救济或提供岗位的方式送给穷人。
但这有可能造成富人的极度不满,严重的时候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例如1930年代,这种情况导致希特勒掌权、欧洲战争。
④发行货币
上文提到,政府需要足够的钱来减少债务水平。这时,中央银行与政府就会进行合作,央行加大发行货币,用这些钱购买政府的债券,政府用这些钱来减少民众的债务水平。但是这个方法也有风险,例如发现过多的货币之后,会造成通货膨胀。
因此,需要结合使用这4个方法来达到和谐的去杠杆化。
⑧ 历史上机器大工业是怎样产生的
经过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资本家在生产中广泛采用机器的结果,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单位商品的劳动耗费大大减少,因而商品价值大大较低。资本主义正是凭借着机器生产的这种优越条件,彻底战胜了封建经济和小商品经济,而使自己变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
然而,资本主义并不是无条件地使用机器的。假如仅仅为了减少劳动耗费和降低商品价值,那么,只要生产机器所耗费的劳动少于使用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在生产中使用机器就是有利的。但是,由于雇佣工人的一部分劳动即剩余劳动是不给报酬的,劳动力的价值比工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小得多,因此,上述条件对资本家来说便远远不够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只有当机器的价值低于机器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时,资本家才会使用机器;否则,他宁肯多雇工人,而不使用机器。这就是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界限。
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给工人阶级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由于机器简化了操作过程,使得体质较弱的劳动力参加生产成为可能,因此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便有大批的妇女、儿童到工厂来做工。从前,工人为了活命不得不出卖自己;而现在,却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了。所以,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所引起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乃是工人阶级地位的明显下降。
资本主义使用机器,不仅使大批工人遭到排挤,被打入失业队伍,而且使广大中小生产者因抵挡不住廉价商品的竞争而陷于破产。这样,便造成了越来越庞大的失业工人队伍,而资本家则利用失业人口的存在,迫使在业工人降低工资和延长劳动时间,以加强对他们的剥削。
资本主义使用机器,还必然会大大加强工人的劳动强度。工人完全成了机器的附属品,他必须跟着机器的运转而动作,只要资本家加快机器的运转速度或增加工人看管机器的台数,就会大大提高工人劳动的紧张程度。由于劳动的过度紧张,工伤事故大量增加,使大批工人变成残废、或者未老先衰、过早死亡。
随着机器的广泛采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也更加尖锐了。脑力劳动几乎完全由少数与工人相对立的工程技术人员来进行,而压在工人肩上的则是沉重而单调的体力劳动。
本来,大机器工业的出现,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个巨大胜利,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却大大加强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统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机器就它本身考察会缩短劳动时间,但它按资本主义方式使用时会延长劳动日;因为机器本身会使劳动变得轻易,但它按资本主义方式使用时会加强劳动;因为机器本身是人类对于自然力的胜利,但它按资本主义方式使用时会使人类为自然力所征服;因为机器本身会增加生产者的财富,但它按资本主义方式使用时会使生产者变为需要救济的贫民”。
⑨ 三十分钟说清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的读后感
Ray Dalio 经典短篇 "经济是如何运行的"。经济的运行如同机器的运行,而且本质上来说,经济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机器,但是很 多人并不理解——或者说他们对于经济如何运行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这些引致了 非常多没有必要的经济上的痛苦。经济就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个过程,资本土地劳动三要素,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分配社会产品!经济危机牛奶倒进河沟,人们失去工作,但是没有钱去购买,就是财富分配和生产资源配置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