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攀枝花位于哪个省有多少人口
攀枝花市概况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处,是四川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8′~ 102°15′,北纬26°05′~ 27°21′。东、北两面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会理,德昌、盐源3县接壤,西、南两面与云南省的宁蒗、华坪、永仁3县为界。总面积7440平方千米。总人口107.98万人(2005年)。
市人民政府驻东区,邮编:617000。代码:510400。区号:0812。拼音:Panhua Shi。车牌编号:川D
市树:凤凰树
市花:攀枝花
原名:渡口市
B. 仁和区在攀枝花属于城区还是郊区
官方说法是这样:1975年改属郊区,近年,仁和区环境面貌日新月异,建成区面积从2001年的4.2平方公里,增长到目前的1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规模突破10万人;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38%,实现了从郊区到宜居生态城的华丽转身。
华丽转身了
C. 准备回老家发展了,攀枝花仁和新区那边咋样
规划得挺好的,现在就等发展了,那边银泰城商业综合体上盖的住宅,还比较安逸,网络希望可以采纳下。
D. 关于四川攀枝花市的经济怎么样
攀枝花市是攀西地区最大的城市(地级市)。是四川南部地区最富裕的城市,也是四川省重点打造的四座特大城市之一,人均GDP四川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川第二(仅次于成都),连续两年区域综合竞争力位居四川第二名,被称为“中国钒钛之都”,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7年被授予“国家卫生城市”“中国钒钛之都”称号,攀枝花位于中国西南川滇交界部.
E. 谁知道攀枝花怎么样啊
当老师不错,但来攀枝花欠佳。假如能去成都重庆昆明贵阳绵阳什么的,就最好别来攀枝花。攀枝花的发展速度太慢了,很多难处,主要是地形带来的,包括偏僻、交通不便、距省会遥远、建设成本高、周边县市群体落后、各种服务缺乏等等。今后估计会慢慢变好,但要很多年,也许到时候都老了,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最好直接去一个已经较发达的或者前途已经明朗的地方。假如是大学老师请避免去机电学院……沃尔玛什么的有,但关键还得看你住哪里,因为攀枝花在四川省普通地级市中算城区跨度很大的,而且城区分布较为不连续,又不能用自行车代步,要是你住得远也只能偶尔去逛逛,主要还得靠自家周边片区的购物场所。
F. 攀枝花仁和新区的银泰城值得投资吗
看需求吧,公寓是现房,买了就可以出租或者开工作室,楼下是商业,未来前景还是大大得可观。
G. 攀枝花的城市面积是多少,包含东区、西区、仁和区了吗
根据《攀枝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计划草案》,称“新区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新区建设加紧实施,城镇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新区建设前期工作强力推进。以行政办公区集中、高端服务业集聚、生态优美宜居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城区建设开始启动,面向全社会开展了攀枝花新区“名称”公开征集活动,“花城新区”被正式命名;攀枝花市城市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及城市设计已完成方案评审遴选,《攀枝花市城市新区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完成;核心区用地保障得到落实,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开始启动;新区发展建设资金筹措、新区机构筹建等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加大城市综合治理力度,城市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积极推进旧城改造,沉陷区、棚户区改造加快实施,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果;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及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实施花城景观打造,增强城市街道的道路景观效果。炳三区、炳四区建设初具规模,米易、仁和城市建设快步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宜居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2011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60.92km2,全市城镇人口达72.97万人,城镇化率达61%,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攀枝花城市包括东区、西区、仁和区。
H. 四川攀枝花人口流失严重吗为什么
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攀枝花的人口,到底是走的多?还是来的多。
第一,关于务工人员增没增多的情况
我已经本身也是一个外地人,五六年前来到攀枝花做生意,两三年前商场的人流量周一到周五还是可以,周末节假日就不用说了,人很多。进而来攀务工的人也多。我本来来攀的十有八九都是外地的,像泸州,自贡,内江,达州,等等。
中南充的人最多。到后来我发现我之前请的那些外地的小妹全都走了,要么去成都要么去老家或外地。到现在全是攀枝花本地的,所以现在攀枝花招人非常不好招,这是现在攀枝花商业的一个通病。做生意的都知道。
所以我的结论是务工人员走的多。来的少。
第二,关于车流量变大,是否代表人增多?
我能够感受到攀枝花的车流量变大就是在这两年改变的,而且还跟人流量变多没关系。记得两三年前,沃尔玛商场那时候人也多,逢年过节的人更多。那时候停车场没有像现在这么饱和,也没有像现在一样堵的水泄不通。现在是只要车稍微多一点最少堵个十几分钟,逢年过节一个小时很正常。那为什么现在人流量少。还有那么多车子呢?说到底就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都买了车,所以现在攀枝花的道路越走越窄。我认识的周边的几乎都是这两年买的车,包括我我自己。
所以我的结论是,攀枝花人变少了,车变多了。
综合以上两点,攀枝花现在走的人多,来的人少。而且现在招人非常难招。
在攀枝花生活了20多年,目前仍在攀枝花。所了解身边情况是:
1、攀枝花到外地读书的年轻人很多不再回攀(约70~80%)。
2、有门道的年轻人,有钱的中老人大多都去了一二线城市。这两条可能是很多三四五线城市共同的问题。
3、常往人口估计稍有下降,走的多,来的也不少。
4、冬季候鸟型人口有增长,川渝地区很多老年人愿意到攀枝花过冬,语言饮食习惯归属感强于海南三亚。
5、最大的问题是交通交通交通!!!成都重庆到攀枝花几百公里,时间比到北京都长。其次是环境,虽然说比前些年改善了很多,但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特别是市区距离厂区工业园区这么近,想短时间治理到周边旅游城市的状态是不可能的。一过完雨季进入到风季,我真的是不想在这待下去。
攀枝花的优势不仅是冬暖,而且夏凉,每年7月~次年3月的气候比盆地舒服,一年四季自然阳光下的瓜果蔬菜不断,城市居民绝大多数是移民不排外且为人友善。这些也是攀枝花的优点。
我感觉攀枝花人口不但没有少,而是比以前多了,从体育馆、台联、新宏国际路口、五十四交叉路口、西区星瑞时代广场、仁和新街口每天汹涌的堵车车流应该可见一斑。
致原因是以下几点:一、前几年攀钢实施了减人增效,下岗分流了部分职工,十九冶在攀项目减少,使这些人员有一部分离开了攀枝花;二、攀枝花市以环保先行政策导致很多小洗选矿,小煤矿关闭,使这些部分从业人员离开了攀枝花;三、以康养和钒钛立市的攀枝花却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康养服务业和钒钛深加工;四、周边县市人口迅速填补了攀枝花流出人口的空缺。
些人口中有本来就比较富裕了的农民,也有来攀寻找工作的年轻人,他(她)们从事的工作大多是男的做建筑,女的在夜场(ktv或花场)陪酒或者餐馆酒店做服务员。
我家三代人都在攀枝花,我父亲建设攀枝花,我把一生也献给了攀枝花,我儿子又在攀枝花成家工作生活。攀枝花是父辈和我们建设起来的,就像自已的孩子,咋样都喜欢。我不会离开的,死了也要埋在这片我热爱的第二故乡。
I. 攀枝花哪个区消费低
攀枝花西区消费低。根据相关公开资料查询的,最富裕的区还是属于东区,其次是仁和区,排名最后的可能是西区。攀枝花,四川省地级市,地处中国西南川滇结合部,位于四川最南端,北距成都749公里,南至昆明351公里,西连丽江,大理。
J. 很久没回家了,攀枝花仁和新区那边以后发展怎么样
攀枝花仁和新区那边发展前景不错的,近几年修建了很多新小区,房价一直在不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