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均年收入多少算贫困
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归为贫困家庭。
资料扩展:
人均年收入3750,保证每天每人有十多块钱的生活费。前提是在五项都有保障的情况下。非卡户在3750到5000之间,如果五项中存在没有被保障到的,不能视为脱贫户。如果是建档立卡户,就算年人均收入10万,只要有一项没保障就不能脱贫。五项有保障的情况下,收入低于3750,不管卡户还是非卡,都不能脱贫。五项里面计较突出的是教育和住房问题,卡户是不允许有适龄儿童辍学的,必须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算他家收入有几十万,他孩子再怎么不想读书,只要他智力没问题,他如果不读书就属于贫困户。
某些地方甚至出台政策吓小孩,只要辍学,家长就要坐牢。非卡户如果收入低于5000_8000,有孩子辍学也是不行的,国家要保证不能因为经济问题上不起学,但是高于8000就不管了。如果是3750的话,不管农村城市,只要家里有一个劳动力,并且不是残疾大病,就都能脱贫。但是事实是很多家庭的收入还是会算不足,或者能算到年人均收入10000左右的都是富豪人家,大部分都是5000左右。
国月入过万的人到底有多少
近日某知名招聘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平均薪酬再创新高,其中平均月收入过万的城市有三个:北京最高,平均月收入为11569元;上海、深圳随后,分别为11115元和10565元。薪酬水平最高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互联网、房地产和金融;平均工资最高的前6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南京、杭州、广州;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的平均月收入分别为8372元和8322元。
据北师大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的全国人群占比只有0.61%左右,大概在854万人。这也就是说月薪超过一万的人就已经超过全国99%的人了,你还会说月薪过万是要饭吗?这已经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但也有人说,我的收入并没有这么高,这下我肯定又和马云工资平均了。你说得没有错!把平均去掉,大部分人的月薪都不会超过5000元,你要知道,我国还有6亿人收入还只在1000元。曹德旺说过,全国真正有消费力的人不足2亿人,也就是说如果你月收入能有5000元的话,也已经超过90%的人了!
⑵ 一户人家月收入多少才算贫困户呢
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205元算家庭经济困难。
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即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的家庭人口统称为弱势群体。
退出标准:
贫困户的退出。贫困户指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的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为主要衡量指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超过当年国家贫困标准的低保家庭,视为脱贫人口。
⑶ 八个不变贫困人口脱贫标准
脱贫攻坚中“八个不变”为: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不变、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不变、五级书记一起抓不变、“双组长”责任制不变、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不变、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地县乡班子稳定不变、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扶机制不变、各级帮扶力量和帮扶关系不变。
贫困户指生活困难家庭,没有专门政策补助,通常把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的家庭。国家对贫困户的界定,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
1、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
2、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
3、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
4、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
困户、脱贫户的识别标准是什么?
以是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原则,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有保障、安全住房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为贫困户识别标准,以农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为脱贫户识别标准。
10月19日,地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0年第五次脱贫攻坚专题学习,聚焦脱贫攻坚工作,会议要求,要持续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制,落实“四个不摘”“八个不变”。
会议指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开展脱贫攻坚“冬季攻势”的重大意义。各乡镇、各单位、尤其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访惠聚”第一书记、村“两委”负责同志要深刻认识开展“冬季攻势”的重要意义和特殊作用。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八个不变”,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扎实推进“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全力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集中优势、集中力量、集中攻坚。把“冬季攻势”作为2021年脱贫攻坚工作新征程的关键性战役,全力抓紧抓细抓实抓好。
法律依据:《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七条申请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户主向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有关证明材料,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由其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初审,并将有关材料和初审意见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管理审批机关为审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需要,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⑷ 小康家庭的标准是什么
小康家庭的标准是什么
小康家庭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常说中国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我们的家庭也需要步入小康家庭,但是很多人对于小康家庭的标准是什么并不是很了解。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小康家庭的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末,我国的境内住户存款总额为72.4439万亿美元,按照14亿的人口计算,人均存款约为5.2万元,一家三口计算的话,家庭平均存款约为15.6万元,但这个被平均的数据,广大普通的家庭,其家庭存款别说15.6万元了,就是5.6万元都存在一定的困难。
真正的小康标准
按照十八大里对于小康的定义,其标准包括了以下十个方面:(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4)恩格尔系数低于40%;(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6)城镇化率达到50%;(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8)大学入学率20%;(9)每千人医生数2.8人;(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按照十八大的标准而言,目前应该主要在第(5)、(9)、(10)这三点存在难度,其余的标准大部分均已实现。
按照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的发言:当前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为城镇家庭年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万元。我认为这个数据相对合理一些,按照一家三口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应该约为6万元,2018年我国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所以说目前距离小康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至于说有多少存款算小康,这个没有定论,因为有太多的因素要考虑,一个没有房子但是有20万元存款的人,跟一个有房子但是只有2万元存款的人,谁是小康?如果单看存款,肯定第一个人是小康,但是我们要考虑的不可能只是存款这一个方面的因素。
如果说生活在一线城市,没有房贷、车贷等任何负债,年收入能达到30万以上,我认为算是达到了小康生活,要是有房贷和车贷要还,年收入达到50万以上也算是小康了。如果是生活在其他城市没有房贷、车贷要还,年收入能达到20万以上我也认为已经达到小康生活标准,有房贷、车贷要还的.话,那么年收入达到35万以上也能算是达到小康生活。
综上所述,小康生活其实并没有一个唯一标准,只要内心足够满足,活得开心,我认为这也算是小康生活,一些年收入几十几百万的人虽然物质上可能满足了小康生活标准,但是却活得并不开心,精神上并没有达到小康,那又有何意义呢?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比较重要,物质上的小康并不是最主要的,内心满足,活得幸福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我当前年收入和内心现在都还不满足,还没能达到小康标准,希望新的一年能达到理想中的小康生活。
家庭人均年收入划分标准是什么
1、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2800元,属于待解决温饱人群。全国大约有8200万人群,大约日收入低于1.29美元。
2、穷人:家庭年收入低于3万,人均年收入大于2800元人民币。按三口之家计算,人均年收入是2800到10000元。人均日收入在1.3美元到4.5美元。
3、低收入:家庭年收入3-8万。
4、小康:家庭年收入8-30万。
5、中高收入者:家庭年收入30-100万。
6、富人:家庭年收入100万以上。
7、富翁:拥有资产1000万以上,按拥有资产划分,区别于年收入划分。
8、富豪:拥有资产1亿以上,2014年大约有6、3万。
9、大富豪:拥有资产10亿以上,2014年大约有1800名。
10、超级富豪:拥有资产100亿以上,2014年大陆大约有90名。
备注:
按家庭年收入划分,小康与低收入人群、中产阶级有交集。
初级小康属于低收入人群,中级小康与高级小康属于中产阶级。
(4)家庭经济多少才可以脱贫扩展阅读
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通常有两个,一是职业,二是人均或家庭收入。以中产阶级职业区分中产阶级,存在较多争议,如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局长、处长与一般科员、办事员显然就难以相提并论,“重要”机关工作人员如工商局、税务局工作人员,与“一般”机关工作人员如地震局、档案局、老干部局工作人员,在收入与社会地位上的差距,恐怕亦不可同日而语。
同为IT技术人员,一些人可能住别墅开洋车,一些人则只能天天吃泡面挤公共汽车。更多的人,包括经济学家在内,倾向以收入作为中产阶级划分的惟一标准或主要标准。
但即使大家都以经济收入为标准区分谁是中产阶级,谁不是中产阶级,也仍旧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性和定量上的混淆。比如在美国,有人认为凡年均收入在3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人群都属于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衡量,美国95%以上的人都应该属于中产阶级。
另一些人则认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人年均收入标准应该在4万美元至25万美元,凡人年均收入在此区间的,都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以此标准而论,美国中产阶级大约占总人口的80%。
在号称中产阶级大本营的美国,区分中产阶级的标准尚如此混淆,世界其他地区就更不用提了。拿印度来说,按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说法,印度现有中产阶级约3亿人。
印度“国家应用经济研究理事会”是印度中产阶级标准的制订和发布者,其发布的印度中产阶级标准是: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目前美元对卢比的比价为1∶48、5左右)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阶级家庭。按此计算,2001年,印度有6000万个家庭已经跃升为中产阶级家庭。
以一家5口计算,印度目前有中产阶级3亿人。 以此看来,一个国家的中产阶级,是你说有多少就可以有多少的,因为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非常大。
以印度中产阶级的标准而论,倘若户年均收入700美元就可算为中产阶级家庭,700美元按现在我国的外汇比价,也就相当于6000元人民币左右,分摊到一家5口,年人均大约只有1200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人每月100元人民币。
新中产家庭的标准是什么
新中产家庭的水准比起前些年媒体发布的中产其实是有所降低的。这也更贴近于实际。
现在网上动辄月薪两万生活多么拮据,身边遍地都是几十上百万收入的说法,其实仅存于网络。我国14亿人口,纳税人群只有6000万。现在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也就是说,能达到5000元标准就已经足以跻身全国前20%的收入水平了。
因此5000元*2大概也就成为了标准中产阶层门槛。以下图为例,新兴中产阶层家庭月可支配收入是5200-8300元。标准中产则是8300-12500元。上层中产是12500-24000元。
新兴中产的意思是降低了中产门槛之后的可支配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顾名思义是可以用于主动消费的收入。因此家庭每月能有5K-8K的主动消费资金就可以达到中产的门槛了。
很多人认为中产是一个很高的门槛,一般人达不到。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在欧美发达国家,中产是指介于低收入与高收入之间的这部分,代表的是绝大多数。以北美为例,中产的范围是高于25%的低收入人群,又低于15%的高收入人群。这当中覆盖了60%的群体,这就是中产收入的区间。由于这个区间收入差别也很大,因此又被划分了新兴中产、中产、上层中产三个水平。
我记得2018年某媒体发布了一个内地中产家庭收入的门槛是年入50万。对此真是啼笑皆非。要知道加拿大2018年的中产门槛是3.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也才22.5万。难道内地收入水平领先发达国家这么多吗?
更离谱的是竟然有机构搞出了一个小康家庭标准排名,年收入要达到60-80万才能算小康家庭,这是成心给新闻联播拆台的吗?现在是攻坚脱贫,全面小康化的时代,这边就敢搞出一个60-80的门槛。试问除了做生意的,全国能达到这个收入的有多少?22.5万的家庭收入在发达国家都中产了,在内地竟然是贫困家庭。
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只为博眼球而不切实际的数据已经不能作为参考。从现实角度来说,在全国范围3K-6K基本涵盖了80%的群体,虽然一两千的和一两万的也有相当占比,但这以所有省区为范围来说依然是少数群体。要么偏远地区的基层行业,要么大城市的高端白领或者程序员之类,这个反差之大是不作为参考的。
⑸ 2021年贫困家庭年收入标准
贫困标准年收入2021为4000元/年。也就是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家庭会被认定为贫困户。贫困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缺乏起码的资源以维持最低的生活需求,甚至难以生存;另一种是相对贫困,是指个人或家庭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可以满足一般的生活需要,但是达不到社会的平均生活水平。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主要任务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关支持政策要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5)家庭经济多少才可以脱贫扩展阅读:
1.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巩固脱贫成果,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绝对贫困
2.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有: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贫困村全部实现通动力电,全面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和饮水安全问题,贫困村达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学生因贫失学辍学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贫困人口全覆盖,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全面脱贫任务。
3.总得来说,2021年家庭贫困标准根据你所在地区的上一年度人均收入来计算,若是未达到就算贫困。
⑹ 在农村年人均收入多少才算脱贫你知道吗
在农村人均收入达到每年5000元以上,应该就算脱贫,不同地方的农村人均收入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每年有5000元以上,肯定吃喝是不太愁的。
最后,各位只需要配合国家,听从国家的号召,就一定会快速实现脱贫,如果有想法的话也可以勇敢的去做。
⑺ 中国脱贫标准
法律分析:
贫困人口脱贫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指标是“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具体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共6项指标,全部达标后方可脱贫(2020年贫困人口脱贫验收的标准为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 4000元)。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测算,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具体标准为:1.家庭中有产业,但产业收入连续2年不持续稳定、不升反降、且有可能降到当前脱贫标准以下的。2.家庭中有就业人员,但就业收入连续2年不持续稳定、且有可能降到当前脱贫标准以下的。3.收入结构不合理、补贴性收入过高(占家庭总收入60%以上)且补贴政策到2020年结束或中期调整的。4.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因产业发展失败等原因造成刚性支出较大、导致收入有可能下降到当前脱贫标准以下的。5.2019年当年脱贫户原则上不标注脱贫监测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第三条 促进乡村振兴应当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在保障农产品供给和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
衍生问题:
贫困户申请条件是什么?
申请困难户的条件有: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扶养人的居民;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4、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⑻ 中国脱贫标准2020
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测算,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折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元。
脱贫原则标准:《扶贫刚要》规定: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县脱贫的主要标准为:贫困县贫困发生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8)家庭经济多少才可以脱贫扩展阅读:
农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原则标准:《扶贫刚要》规定: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即: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贫困户 “八有”:一是有安全住房;二是有安全饮水;三是有基本农田;四是有增收产业;五是至少一人有技能资质证书;六是有基本社会保障;七是实现家里有余粮;八是实现手头有余钱。
打攻坚战,实打才有胜算;啃硬骨头,实干方能破局。这既是源于实践的经验,也是进一步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要求。然而,在一些地方,精准识贫、扶贫异化成了繁琐表格,各种展板报表满墙挂,各种评比检查不停息,不仅基层干部苦不堪言,许多群众也被弄得云里雾里。这种只顾“面子”、不要里子的形式主义之风,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加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