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战略管理 简答题 什么是规模经济它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指在一定科技水平下生产能力的扩大,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趋势,即长期费用曲线呈下降趋势。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变化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含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同边际效益一样,在某一区域里才满足此规模经济性。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2. 规模经济是什么意思啊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
规模经济的特点:
长期费用曲线的下降不是无限的,曲线最低点称为最小最终规模;随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最终规模不断变化;不同产业因其生产技术特性不同,工厂及企业规模经济的利用途径和形式亦有所不同。现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并没有使规模经济因此而丧失。而是通过产品的系列化和高度完整的标准化,实行“多品种、少批量、大量生产体制”,使规模经济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对规模经济的研究,是地区工业合理布局和对某一产业在大范围进行调整的重要依据。
人们根据生产力因素数量组合方式变化规律的要求,自觉地选择和控制生产规模,求得生产量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而取得的最佳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或生产力规模的经济性,就是确定最佳生产规模的问题。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
3.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1、案例一
全球每四个微波炉就有一台格兰仕
面临着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每个企业都有两种战略选择:一是多产业、小规模,低 市场占有率;二是少产业,大规模,高市场占有率。格兰仕选择的是后者。格兰仕的微波炉,在国内已达到7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外已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格兰仕的成功就运用规模经济的理论,即某种产品的生产,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微波炉生产的最小经济规模为100万台。格兰仕的做法是,当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台时,将出厂价定在规模8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
当规模达到400万台时,将出厂价又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而现在规模达到1000万台以上时,又把出厂价降到规模为500万台企业的成本价以下。这种在成本下降的基础上所进行的降价,是一种合理的降价。
降价的结果是将价格平衡点以下的企业一次又一次大规模淘汰,使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使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断下降,进而带来整个行业的成本不断下降。
成本低价格必然就低,降价最大的受益者是广大消费者。从1993年格兰仕进入微波炉行业到现在的10年之内,微波炉的价格由每台3000元以上降到每台300元左右,降掉了90%以上,这不能不说是格兰仕的功劳,不能不说是格兰仕对中国广大消费者的巨大贡献。
2、案例二
斯密以制针工场为例,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揭示了制针工序细化之所以能提高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分工提高了每个工人的劳动技巧和熟练程度,节约了由变换工作而浪费的时间,并且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由于劳动分工的基础是一定规模的批量生产,因此,斯密的理论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真正意义的规模经济学起源于美国,揭示的是大批量生产的经济性规模。
(3)什么是规模经济它的主要来源有哪些扩展阅读:
规模经济是通过扩大规模来表现的,经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规模经济应通过对企业规模的分析。
确定的最佳经济规模,按照这个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以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使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生产能力。当经济效益达到最佳状态时所对应的经济规模,就规模经济。
4. 什么是规模经济
5. 简述什么是规模经济以及实现规模经济的意义
大规模生产导致的经济效益简称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6. 什么是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就是企业的某项业务做得比同行要大很多
~~因为这样可以减少成本
~~比如你有一间厂房,只有一条生产线,你的生产规模是一定的,厂房每月的折旧是一定的,这要摊到产品成本中的
~~当你增加多几条生产线,你的生产就扩大几倍,但你厂房的折旧费用还是不变,那摊到产品上的成本就会减少
~~另外,规模经济从采购上来说,由于量大,单位价格也会有优惠的,成本又进一步减少
~~而在市场上,你的企业产品会充斥大半个市场,会把同行给挤出局,进而有一定的垄断优势
~~这是经济发展的终级趋势
7. 什么是规模经济
这个定义网上随处可搜寻。如果只是简单的翻译,那挺简单的。我想把你的论点反过来说一下,我觉得这更有价值意义。中国的今天,“规模不一定经济”了。经营过程中确实存在规模经济,但若企业的自身素质尚未达到规模经济所要求的水平,企业的效益与利润不仅不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增长,反而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减少,这时就出现了所谓的“规模不经济”。规模不经济是来自于规模经济的一个概念。
规模经济,一般界定为初始阶段,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而当生产扩张到一定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会导致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与规模经济所表现的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的情况相反,规模经济递减则是指规模越大,成本越高的情况,导致公司利润率的缩小。 如果运用在投资方面
通常公司在进入某个行业时需要达到一定规模后,单位生产成本才会下降,形成竞争力,但如果规模继续扩大,有可能会让单位生产成本抬头,如必须新增大量人工成本、增加营销管理费用来支撑更大的销售规模,以及由于需求走高导致原材料供给出现紧张导致采购价格上涨等。在实际情况中,规模经济递减的现象出现不多,大多数行业和公司仍是以追求规模经济效应为主,来降低成本。 以上是通过生产理论来阐述“规模不经济”的观点。还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阐述,那就是国际化竞争的环境下,即使厂商做到了规模经济,但是多数也不能产生效用。为什么?因为目前中国的生产加工产品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整条产业链当中掌握最有价值的部分,叫做大物流环节、大服务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和零售,当掌握这六大块的时候,毛利率就超过了40%。但是仅仅掌握生产,也就是只掌握了产业链中最薄弱的那一部分,利润最少的那一部分,根本没有价值空间或定价权所言。这也是值得我们当今中国制造业所应该反思的问题。这足以说明中国制造业的今天,规模已经不一定经济了。希望从你的问题中能反思出更重要的问题,与你共勉。
8. 什么是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合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包括拉夫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num Optimal Scale以下简称MOS)”。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伸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