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经济状态 > 东北经济为什么行业高发不起来

东北经济为什么行业高发不起来

发布时间:2022-11-19 16:52:30

A. 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多。其中经济结构改革滞后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这里,以辽宁省经济结构为例,讲一讲东北经济是怎么从共和国的长子变成全国经济发展最缓慢的地区。

从1978年以来,从经济增速的角度看,是一部东北的经济地位下降的历史。1978-2017年,辽宁省GDP从229亿元增长到23942亿元,占全国比重从6.3%下滑到2.9%。

总结一下。东北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在国家减少财政资金投入后,重工业增速减速明显,价值轻工业和民营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导致东北发动机突然减速,经济发展慢于全国,尤其是南方地区。

B. 为什么东北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

东北经济不是发展不起来,而是盛极必衰。
东北的经济曾经占全国的80%,重工业曾经占全国的90%多。
现在内地制造业垮了,对资源的需求下降又找不到替代市场,东北重工业产品滞销了仅此而已。

C. 东北原本非常的发达,为什么这几年经济一蹶不振

首先,供东北发展的资金逐渐被其他地区所分散,部分历史原因也注定了东北走向衰落。

东北的重工业基地发展,还有铁路建设,最早是依靠外国的资本注入。例如早期日本建造的满洲里铁路。还有当年苏联对东北地区的投资建设都是依靠当时的地理位置原因。但是随着我国国家经济掌控能力的权力逐渐增大。还有我国对各地方的管理权限也逐步放开的原因,导致了其他国家对东北地区投资地区。另外一方面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使得东北整个体制变得僵硬,很多国企还有民办企业得不到快速发展,没办法快速的融入到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导致两种体制之间产生了差异,并且在适应这个阶段需要长时间的过渡。而在漫长的过渡等待时期,其他地区又开始迅猛发展,使得东北地区逐渐落后。

D. 东北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东北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1、失衡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是导致东北经济难以转身的主要原因,也是东北经济不断落后的根本原因。

2、僵化的体制和机制,是导致东北经济缺乏活力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东北以国有企业为主,即便在其他地区、尤其是沿海开放地区国有企业已经很少很少的情况下,东北仍然是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国有企业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很难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3、落后的观念和思维,滞后,是制约东北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东北引进投资难度很大的主要原因。东北重点存在两个方面的观念陈旧和思维落后。

4、流失的人才和劳动力,是东北经济趋势下降的主要原因。由于经济发展不好,员工收入难以增长,不仅无法吸引到人才,而且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

5、恶化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理念,是东北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

E. 东北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东北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第一,经济结构单一,增长方式欠缺。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不同于全国发达省份。东北地区传统的农业种植和加工,以及以装备和能源为主的重工业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基础,但是单一产业结构必然造成产品的有限性和附加值的局限性,结构简单致使产业竞争能力下降。

第二,人口数量下降,人才需求迫切。现在,东北地区劳动力数量下降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引发关注度较高,但这并不是核心要素,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问题所在。

在现有劳动力规模的情况下,应发掘劳动力的生产创造潜力,并借此机会摒弃传统的负担重的产业,开发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这时对劳动力的要求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因此与其侧重于对出生率的关注,还不如重视现有人才的使用。

第三,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与创造。独辟蹊径式的发展并不适合局部地区的长期增长。战略性的调整需要产业基础作为支撑,实现“再工业化”将是东北再振兴的核心选择。发展不能离开世界和中国的大环境。

新常态下,东北继续成为中国重工业的一面旗帜,需要迎合世界工厂的需求。以德国为榜样进行智能化改造,更适合东北重工业的发展。

F. 东北因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怎样才能发展起来

东北三省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辽吉黑是理所当然的。影响东北经济发展主要原因就是,无论国外还国内的大型企业投资的眼光都放在了山海关以内。这就是投资不过关的说法和根本原因。关内和关外是以山海关为界,恰恰这三省在山海关的关外。关外自古以来在关内人的眼里,野蛮不讲理山高皇帝远,而且恶劣寒冷的气候虎狼出没。过去的印象已代代相传,而且至今的南方人一直认为东北三省的人们大多都是野蛮的蒙古人和满族等少数民族的后人既使是汗族也是,与这些野蛮人通婚后人。就像人常说的谈虎色变一样,在心里就有恐惧感,再加上随着打工潮流的南下许多东北人,在南方持刀斧头打死打伤的现象频繁出现,给南方人没留下好印象。记得有一个南方机关招聘工人的内容里就有,东北人免谈的字样。没有大企业的投资,国有企业的倒闭给广茂的以种粮为生活来源的东北三,面临的是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

G. 东北因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怎样才能发展起来

我想有下面几个原因:一,当年东北像福建一样被放弃,不再“投资了”(我去过福州,完全不像一个省会城市,现在好多了)。二,曾经国家倚重东北,而东南沿海并未开放(才有香港的繁荣);当年东北是富饶之地,产业工人生活很不错,而沿海比如浙江人来到全国各地打工;可是在改开以后,东南沿海的优势逐步显现,直到今天。

三邻居经济不强,不但不能像当年带动东北,还时常让我们倒贴!四,草原文明的特性问题,人的思维观念改变需要百年。当年关外亦是蛮荒之地,别说读书人不如江浙多,是根本都没多少人。文化基本没有,都是外来文化,基本没有自己的文化传承(这点都不如西北!)。

五,交通运输,东北没有出海口,大大加大了成本附值,六,经济问题,东北一些企业的遗留是中国之最,很多人的思想还没有步入新型 经济的思维。

我对东北的发展,同很多主流观点并不相同,什么腐败、体制、人才等等,我个人觉得都是无稽之谈。事实上,这些问题哪里都有,不仅仅是东北地区,广东省也有类似的问题,其实广东省就是珠三角地区发达,其他地区也真心不强,甚至还不如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要发展,就解决三个问题足矣。1、降低取暖费,取暖费不仅降个人取暖费,还要降低商用房取暖费,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就会大幅下降;2、东北小城就搞“三来一补”模式的制造业,不追求大而精,追求小而多,简单理解就是在东北地区再走一次“改革开放”就行;3、保持同俄罗斯、朝鲜、蒙古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动摇,坚持“一带一路”基本国策,未来20年就是东北的天下。

总之,东北的发展,不仅仅是东北自身的问题,还涉及国际关系诸多问题。

我一朋友是吉林市人,前几年她说吉林年青人大学念完最大的愿望是两个,一是进入吉林石化工作,二是考个公务员,两类都是进入体制内,东北之所以难以发展,长期计划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东北曾号称是“共和国长子”,解放后,基于东北良好的工业基础,国家把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重型工业项目相当部分落户在东三省,加上东北有丰富的林木、煤炭、石油、铁矿石资源,所以东北几十年间成为中国比较发达和富裕的地区,也为全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

改革开放后,沿海地区纷纷发展起来,当时商品市场主要是为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轻工业品需求量大,刺激了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并很快占据了全国市场。东北三省大部分是国企,以重工业为主,市场需求量少,企业经营僵化,所以纷纷频临破产状态。

东北的发展既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问题,在改革大潮中,东北国企众多、重型装备制造业基础好的现状曾是发展包袱,但更是机会。但重要的是,长期躺在体制内的东北人观念一定要转变过来,政府的理念、效率也要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东北发展不起来依我看主要是政策问题。

先看看东北经济的特点,东北经济主要特点是资源型,如钢铁、机戒制造、 汽车 、石油、木材、煤炭、电子、粮食百分之九十都与原材料有关。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处于被封锁情况下,东北哺乳了全国的经济生存和发展。那时,东北经济没人可比。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有了飞速发展,国外 汽车 、石油、电子、粮食、包括特种钢材都进来了,东北不再是原材料的唯一来源,加上环保意识的提升,国家实施一系列环保政策,这些都对东北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东北经济开始下滑,直至谷底。

针对这一形势变化,没有适时调整东北发展思路,适时转型,还是抱着传统工业的思维做些往日辉煌的梦。“消极应对”采取“减员增效”的办法对抗日益衰落的经济,造成大批产业工人下岗失业。在这个时候国家没有及时引导和扶持工人创业,仅从生活上给予了帮助,失去了第一次转型的机会,荒废了二十年光阴。

近几年,东北经济滑倒了谷底,国家很着急,想尽一切办法拯救东北经济,北京在思考、东北人在思考、甚至全国人都在是看思考。“投资不过山海关”,难道这是东北唯一病灶吗?老朽拙眼说一点我的看法:拯救东北经济首先要从拯救东北官僚体系入手,东北官僚体系是在高度集中的国有经济基础上建立成长起来的,“审批”这个字眼再没有东北官僚体系更熟悉、更“威武”。在市场经济来临时候,曾经使“审批”为各部门、个别人赚取了不少利益,同时,也使他们的思想逐渐发生锐变,并蔓延到整个体系,人们甚至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体制内的“肥缺”。这些年,为改变这一现状,领导人虽然一换再换,但是,体系不变、思维习惯不变。即使多次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也没触动思想根本。如果说“投资不过山海关”是域外人的感受,其实,感受最深的还是东北人自己。天天围绕各级政府门前,门难进、脸难看这是东北的常态,至今变化不大。为什么东北上访的那么多?为什么东北人不愿意回东北?除了经济原因,关键是东北官僚体系桎梏了事物和人的理想。

要改变这一状态,一、南北干部大换血,像当年派十万干部到东北一样,推动东北干部的思想解放。二、中央不止要给钱、重要的是给政策。东北经济要走出困境,不能只修修补补,而是立足于新起点。

三,东北经济转型还是遥远的目标,道路坎坷,但必须坚持。因为东北大多数企业规模庞大,有的企业就是一个城市,或者半个城市,企业的改革对东北 社会 影响非常大,这也许是东北的领导不敢担风险的顾虑所在。为此,我认为东北传统工业转型需要“顶层设计”,给足政策,我相信东北为什么发展不起来的问题就解决了!

现在东北风大土肥,人黑土黑,多年前常出差东北,觉得东壮人厚道的,十年过后接触到离开了黑土地的东北人,感觉一个比一个会忽悠,一个比一个抖机灵,我对他们说,论智商情商没有哪个地方人比你们东北人低,人家以正常的人际交往方式对你并不是傻,人有人道,行有行规,改开从南往北,多年过去了,从大范围内讲南方已摒弃的不诚信耍无赖如一块乌云飘移到了东北上空而久久不走了,这就是东北难以正常发展从而恶性循环阻碍发展的根本原因。贪婪无分寸,忽悠无诚信,赶快弃糟粕吧,还东北本来面目,真,直,耐心与辛勤会让商机展示在经济大平台上的,祝东北不久约将来再现生机。

我不知道该怎么定义“发展”?是想重塑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辉煌还是怎么样?

但是如果是想重塑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辉煌,那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不可能,永远不可能了。

东北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辉煌是建立在两个时期不计成本的投入上的,投入产出是不成正比的。

东北在20世纪有两个辉煌时期,第一个就是众所周知的“伪满洲国”时期,根据日方史料,九一八之后,日本十四年里一共向东北投入了接近30亿美元的资金,而这笔资金如果拿到国际市场上购买煤、铁、粮食,远远多于日本从东北掠夺的这些资源的。

其实日本学界很早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日本九一八后开发东北在经济上是亏本的。

第二个时期就是1950年代—1980年代这30年。

但是这三十年东北经济上的辉煌是建立在国家不计成本的投入上的,而国家一旦减少投入,东北经济问题立刻就暴露出来。

东北经济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工人劳动生产率太低,太多无效增长。

到了1971年,东北工人劳动生产率仅仅只有上海的1/2,甚至落后于天津,60%的工业增长靠增人增产。而且更令人感到恐怖的是1971年东北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还是东北 历史 最高水平!

这才是东北经济发展不起来的真正原因,就像清朝GDP一样,农业国家GDP再高,GDP积累非常差;而工业国家比如英国就能做到高增长高积累。

当然,东北工人劳动生产率低原因有很多,比如东北独特的气候等等等等。

因此,东北没必要也不可能“发展”起来,除非国家再一次不计成本的投入,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我看见很多东北朋友念念不忘东北当年对全国的支援,但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谁没有受过其他地区的支援?

仅仅1950年,国家就把一半的大学生分配到东北;而1950—1960年,国家向鞍钢就调拨了十一万各种人才,这难道不是全国对东北的支援?

还有东北朋友说前三十年东北向全国调拨了大量的矿产资源, 但事实上从一五计划后,煤矿资源从入关变成出关,仅仅1980年,国家就向东北调拨了1415万吨煤炭。

总而言之,我觉得东北没必要非得重塑辉煌,根据东北实际情况,慢慢变成一个 旅游 和各种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地区不也挺好的吗?

东北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那就是“冻土经济”,由于东北比较寒冷,来东北投资取暖问题是必须考虑的,无形中给投资者增加了成本,再有东北一直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阴影,依赖性太强,总是想按框框办事,没有突破固定思维,去接触新生事物。说心里话,东北人无论从文化水平、个人素质在全国也能排到前几位,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曾经也一度辉煌,那时无论经济、教育、文化、 体育 等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所以现在也在影响着东北,曾经南方人为了生活来东北修鞋、弹棉花,如今东北人为了求生活、求发展去南方打工、打拼,东北人是有理想、有志向,也是非常勤劳的,不要把快手上所谓的那些网红,说脏话等低俗下流的行为看做所有东北人的行为,那些人不代表东北,只不过是为了个人利益不要脸面的,极少的一部分,别说东北,哪里都会有这些人的存在,所以不要以点带面,要正视东北,正视东北人,随着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和东北人的努力,东北经济一定会重新振兴。

亲身经历,2015年.沈阳高速扩宽,我们承接了中铁一局的桩基施工。找了北京的配货站,我们设备在徐州,从徐州拉设备到沈阳,价钱谈好,三辆9.6货车。货站人是东北的,车是山东的。装了车,我们要每辆车跟一个人,货站死活不让跟,我们有时跟有时不跟,没被骗过,所以最后就没跟。货车出发,我们紧跟着也做货车出发,我们到沈阳一天,按照约定时间该到了。就打电话询问。货站不接电话。给司机打电话,司机说货早到了,卸完了,卸北京了。我问司机你给我卸北京干嘛,司机说货站说卸北京的,我们找车把要求跟货站说的。给货站打电话不接,第二天接电话,说货在北京,打六万块钱来,给你送沈阳去,不打不给你送,也不告诉你货在哪。和工地约定时间到了该进厂了,不然超一天罚五千。没法子,给打六万,货送沈阳货场去了,我们自提的。这就是东北人。后来在工地和其他队伍聊天也有和我相同经历被骗的。

谢观察 社会 的气象学博士邀答!

问:东北为什么发展不起来,怎样才能发展起来?

看提问人我才发现,您一连给我提了两个问题,一个如何交友,一个如何展业,您太看得起我了,从提问让我悟到了,人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乘风翱翔。

想到东北,脑海就浮现了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还有那森林煤矿。东北,曾经的粮仓,重工业基地,在改革开放后这些年,名声确实不如以前响亮了,我所知道的曾赫赫有名的长春电影制片厂似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而中国第一 汽车 制造厂好像雄风也已远逝,还有高端大气的鞍钢,似乎也没了大哥的气派,倒是东北的曲艺,把全国人民忽悠得哈哈大笑,东北由物资的世界递延到了精神的世界,其中也可让我们领略到了些什么。

其实,不是东北没发展,只是速度比其他省份慢了点而已,其原因一是国家发展重点南移后,东北没了往日的凝聚力,国家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在东部造了浦东新区,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也酝酿着中部崛起,一带一路北部也不是重点,这一系列的发展战略,东北都没有唱到重头戏。二是元气受损后恢复慢,东北的老国有企业多,改制后,要从计划经济转化为市场经济,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在适应新环境时不可能那么顺畅。三是东北的地理环境缺乏优势,属于边缘地带,运输成本大,招商上引力小些。四是东北气候条件大多人不适宜,寒天冻地,不如温润的南方让人青睐。

东北虽有先天的不足,但有过全国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 汽车 制造业,甚至包括 体育 与艺术都令人瞩目的光荣 历史 ,当有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的信念,在如何破局,突破瓶颈上,我以为当转变观念,思路决定出路,新经济得有新思路;因地制宜,基础是已形成的格局,挖潜是最现实的,也是最容易见效的;吸收投资,市场经济要的是活,不是要守,一个好的摊子,自己收拾不成形,就请能人来收拾,中国不只一个马云,还有牛云,必须承认,世界是要靠英雄们创造的。

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若不正确,请批评

在东北的二三线城市呆上三个月你就有答案了。整个底层老百姓的价值红线太低,很多非常不公平的事他们安之如饴。很多在关内不可想象的事在那边都视做常事。举两个亲身经历。

第一个,超市买了四十多块钱东西,老板没有五毛钱找不开,告诉我差我五毛,让我明天来拿。

第二个,在网吧上网,突然电话让去工作,就下机了。出了网吧又接到电话说不用去了,就又回去开卡上网,前后最多两分钟。进去后发现我的身份证已经被用来给别人开卡用了。

这种地方你会想和它有很深的经济联系吗?没事你都不想去,连本地人都跑了那么多。

H. 为什么东北发展不起来

1。邻居不行。俄罗斯不如以前的苏联繁荣,现在俄罗斯很穷,边境贸易自然不如跟苏联,周边的国家,像朝鲜,蒙古,都穷得一逼。
2。国家战略问题。吉林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耕地面

399.91
万公顷
,占全省
土地面积的21.3%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
省林业用地
面积866.67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4%
。森林覆盖率为38.8%
。全省活立木蓄积量为7.11亿立方米
,居全国第六位。林业资源丰富,有红松、云杉、落叶松、臭松、樟子松、油松、赤松、水曲柳、柞树、椴树、榆树、白桦、色树、枫桦、山杨、胡桃楸等树种。吉林有72种矿产。油母页岩探明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列全国第一;石油居全国第八;镍居全国第三;钼储量占全国20%,居第二;金居全国第四位;冰洲石储量占全国的32%,列全国第二位;镓储量占全国的22%,居第二位;铼储量居全国第三;伴生硫储量居全国第二;石墨居全国第四。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
、大豆、高粱、谷子、小麦、薯类;主要经济作物有向日葵
、甜菜、烟草;主要特产有人参和其他中草药。1984年,木材产量为633.4万立方米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有1100多种;野生植物2700余种。特产有关东三宝——人参
、貂皮
、鹿茸角。吉林省有各种鱼类105种
,珍贵鱼类有七鳃鳗、大麻哈鱼、孟苏大麻哈鱼、石川哲罗鱼、细鳞鱼、红点鲑、茴鱼、池沼公鱼、狗鱼、滩头急和江鳕等。
通过介绍,你应该了解当初日本人为什么那么想要东北,并且把伪满洲国的都城建在长春了吧?说东北物产丰盈,一点也不为过。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全国恐怕没有几个省能比的。耕地面积和森林面积就占了全省的绝大多数地盘,野生动植物也很多。国家不傻,放着这么丰富的资源,肯定是要用的,所以吉林省这些自然资源是被重点开发的,此外国家也把污染最严重的化工企业,集中放在了吉林省,吉林市有十里化工城。这些对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本省人民来说,因为这些产业缺乏技术含量,不像电子信息等一类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那么赚钱,而且这里的人民朴实,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密度小,物价水平低,导致很多珍贵的自然资源以很低的价格卖了出去,当地百姓拿到的回报很少,所以经济不行。但是如果把吉林省去掉,我想国家的很多行业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3。国家乐得让这两个省保持这种状态,因为国家很多重工企业如军工在黑龙江,化工在吉林,都不希望太过招摇。却是国之根本,化工和军工都是关系到国防和国家工业水平的工业。所以中央派下来的省长也都不怎么得力,平庸之辈。

阅读全文

与东北经济为什么行业高发不起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浏览:532
肥城和宁阳事业编哪个好 浏览:298
美女组团偷项链是什么电影 浏览:717
对中医事业有什么追求 浏览:458
经济下行该如何面对 浏览:448
如何谈幸福恋爱 浏览:784
中国古代爱情电视剧有哪些 浏览:922
合肥和中山哪个经济发展好 浏览:304
红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开健康码 浏览:108
灰太狼和叶太郎哪个更幸福一点 浏览:384
巨力神有哪些故事 浏览:211
拼多多16万步等于多少健康金 浏览:823
煤田局所属有哪些事业单位 浏览:133
两位吃蝙蝠的美女现在怎么样 浏览:580
报考食药监事业单位怎么准备 浏览:724
银川婚姻中介有哪些 浏览:317
美女问我怎么没睡好该怎么回复 浏览:567
优质恋爱和婚姻需要的前提是什么 浏览:295
什么词语代表婚姻美好 浏览:49
爷爷的婚姻我该怎么选择 浏览:148